钢筋变筋从下一层开始还是从js返回上一层层开始变

在钢筋算量中,外边的柱子和梁的外边缘一般都是平齐的吗?如果平齐在多跨变截面的梁改_建筑学_英汉互译
在钢筋算量中,外边的柱子和梁的外边缘一般都是平齐的吗?如果平齐在多跨变截面的梁改
来源:|人气:408 ℃|类别:|时间: 10:05:49
问题:在钢筋算量中,外边的柱子和梁的外边缘一般都是平齐的吗?如果平齐在多跨变截面的梁改如何处理
见《03G101--1)修正版钢筋图集
你有钢筋平法图集的电子版没?能不能发一个给我啊
邮箱给我。
随便发点其他关于钢筋的资料 不胜感激
,请查收。顺便给你一个平法钢筋讨论。采纳当然也是必须的。关于钢筋分项平法讨论 有些钢筋工同行新手应用《平法》时常发懵,晕头转向,不得要领。本人从另一视角提取分类内容加以浅释,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使用《平法》。 && 因水平所限,必然有不当之处,希望同道加以补充或指正。 && 钢筋的锚固长度 && 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 “锚固长度”应成为钢筋工的第一概念。 &&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 && 锚固长度在101-1.3.4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 &&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 &&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直角钩。 && 当柱墙插筋的竖直锚固长度小于规定值时,需按照101-3图集32页右下角的表或45页右上角的表加弯直角钩。 &&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 加15d直角钩。& &&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 &&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是以锚固长度为先决条件,再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给出3个修正系数来计算。 &&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 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各类构件各有具体要求。 &&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 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 保护层厚度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均有详细规定。 && 一般情况下,无垫层基础是70mm;有垫层基础是35mm,柱是3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图纸中均有具体规定。 && 保护层问题 && 通常,钢筋工在绑扎大梁时,在梁下部纵筋之下,必须要垫好保护层,合理的保护层材料是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用大块石子垫也是常有的事,上级允许时,可用25mm的钢筋头垂直垫在主筋下,最好用16或18mm的钢筋头斜着垫在大梁的箍筋下面。 && 圈梁的保护层,一般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因为木工在支模时在圈梁钢筋上行走,事先垫了保护层更加容易跺倒箍筋。 && 板的保护层是最不容易保证的,如果按照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规 程,钢筋工应当事先把板的钢筋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垫好,但是,各个工地不一定都是规范的,好多工地,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各个工种的人员都在已经绑扎 好的钢筋上踩踏,这时,钢筋工完全有理由不给垫保护层,因为保护层垫起之后,更容易使绑扎好的钢筋网被踩得乱七八糟,不好修正,这时应由混凝土工随打随垫 才对。 && 架立筋 && 以前的架立筋与现在的架立筋,其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 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纵筋,现在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中间连接负弯矩筋的连接筋,在复合箍筋的内上角处,其非抗震搭接长度为150mm。 && 主筋 && 主筋以前是指梁的下部纵筋,板的下部纵筋,柱的立筋,楼梯板的下部纵筋,主筋的名称已经过时,内容已经变得含糊不清,今已减少了这样的称呼。 && 弯起筋 && 自从推广《平法》以来,弯起筋已经很少采用,但在个别的设计中依然可见,其要点是弯起角度,斜长的计算和减延伸率。 && 腰筋 && 腰筋包括两种,构造腰筋和抗扭腰筋,不同点是作用不一样,构造腰筋用G打头,抗扭腰筋用N打头,构造腰筋的锚固长度为15d,抗扭腰筋的锚固长度与下部纵筋相同。 腰筋位置的计算,是以该梁所含板的下皮到梁的下部第一排纵筋之间均分间距,而不是按梁的上下纵筋之间来分或按梁高来分。 && 负弯矩筋 && 一般框架梁端部负弯矩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加15d直角钩。 && 负弯矩筋位于第一排的取1/3净跨度ln,位于第二排的取1/4净跨度ln,但是其值要取左右两个跨度值之大的应用,这是理解负弯矩筋的关键点。 && 梁下部纵筋 && 框架梁下部纵筋,即以前所指的主筋,是钢筋作用的重点,其锚固长度是0.4laE加15d直角钩,非框架梁的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是12d,满足12d可不做弯钩。 && 箍筋 && 箍筋计算应以内皮尺寸为准,这样不易出错。 && 箍筋的弯钩角度和弯钩长度分抗震与非抗震,框架与非框架。 && 非抗震又非框架的梁柱箍筋,可以执行以前的现定,钩长按直径6;8;10分别取50mm;60mm;70mm,可不做135度角,即可以做成90度弯钩。这一说法有待探讨。 && 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必须执行《平法》,必须做成135度的弯钩。 && 框架和抗震用的梁柱箍筋,其钩长为10d与75mm中之大值。 && 即如箍筋直径为6mm,钩长为75mm,直径为8mm钩长为80mm,直径为10mm,钩长为100mm,依此类推。 && 箍筋按内皮尺寸下料时应加延伸率,加3d较准。 && 复合箍筋 && 复合箍筋分重叠复合与大小复合,现在要求大箍套小箍,不提倡重叠复合,但是,重叠复合也有其应用的场合与好处。 && 复合箍筋的计算,一般新手不知所措,应当努力精通,学会并不难。 && 按内皮尺寸,首先减去下角主筋的两个半径,再除以主筋之间的空数 之后再乘以所要箍住主筋的空数,最后再加上主筋的两个半径。注意空数的空是多音字,在此所用的是4声是空格的空,不是1声空间的空,是段的意思。 && 箍筋加密 && 在框架及有抗震要求的梁柱中,凡在受拉纵筋绑扎搭接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 && 在框架柱中,在底层的基础顶面及嵌固部位之上的柱净高度的下1/3内须加密,在除底层下部外,底层上部和以上各层的柱净高度的1/6内及不小于500mm的范围内的箍筋要加密。 && 框架柱箍筋在穿越各梁板中均要加密。 && 在梁中,箍筋加密区位于受剪力最大处,在梁端支座里皮50mm处起往梁中间方向算。 在框架梁中,分抗震强度等级一级和二至四级来决定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分2倍梁高和1.5倍梁高两个数值,最小不得小于500mm。 && 在主次梁交叉处的主梁上,有附加箍筋也需加密,单侧加密区的计算从距次梁边的50mm处算起,一个次梁宽度加上一个主次梁底皮的高差。其加密值为箍筋直径的8d,且不大于100mm。 && 吊筋 && 吊筋的全高度应设置到主梁的最下层纵筋处或者二排纵筋处。 && 吊筋的上平直部分的长度为其直径的20d。 && 吊筋的下平直部分的长度为次梁宽加两个50mm。 && 吊筋的斜长按梁高,当梁高小于800时为45度角,当梁高等于或大于800时为60度角。 45度角时,用其直角边乘以根号2,即乘以1.414系数,当为60度角时,用其直角长边乘以1.155系数。 && 吊筋下料时需减延伸率。 && 拉筋 && 又叫小拉钩,其钩长与弯钩角度同箍筋的弯钩。 && 拉筋必须钩住箍筋并紧靠梁或柱的纵筋。 && 柱内复合箍筋可全部采用拉筋。 && 梁中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一般为400mm。 && 梁中拉筋多于两排时,其位置应上下相互错开。 && 拉筋的计算不同于箍筋,应按内皮尺寸计算,按箍筋内皮尺寸再加上两个箍筋直径才对。 && 板主筋 && 板主筋的锚固长度为直径的5d,且不小于板厚。 && 板主筋的第一根起算位置是,距梁边上下纵筋连线1/2板主筋间距。 && 板主筋间距过密时,可以跳绑,即绑扎梅花扣。但板边的两排必须绑扎全扣。 && 板扣筋 && 板扣筋的直角钩只减上边保护层,通常减20mm,下边可直接立在模板上。 && 板扣筋在重叠时,有一个绑扎次序问题是必须注意的,同绑扎梁钢筋一样,先绑扎主梁方向的后绑扎次梁方向的,这样才不至于使扣筋加高一层,造成上边的保护层减小或者没有了。 && 楼梯筋 && 楼梯梁相当于简支梁。 && 楼梯平台板当于简支板。 && 楼梯踏步板主筋的计算,只用于钢筋进料计划。不能用于实际钢筋的下料。实际楼梯板主筋的准确尺寸,应当实际到模板上量尺。 && 楼梯板扣筋也应当通过实际量取板主筋的尺寸再按图集要求算出来。 && 如果图纸上给出了楼梯板筋的尺寸,只能作为参考,也应当实际量尺后再下料。 钢筋翻样之《平法》要领(之二) && 写此文的愿意,是想给我的徒弟们总结一下学习使用《平法》的参考资料,顺便发到论坛里,试图请坛友们帮助指导修改一下。 && 下面接着唠叨,只要读者不烦,我就高兴。 && 先讨论一下板扣筋重叠问题 && 很感谢一丁老师,提到板扣筋在重叠时,其上面的做成一字型,即只下料不打钩,由此进一步设想,把不打钩的直棍型的放到下面不是更好么?也不超高,算计好了,又省料又省工,我想,这在理论上只可以探讨,付诸实施恐怕不行,施工监理肯定不允许。监理只认规范。 && 至于扣筋的脚长,还是按板厚减去两公分最为实用,前些年我都是减10mm,当浇筑混凝土时,老板总是嫌混凝土超厚扣筋的钩超高,太浪费混凝土,经研究找出的 原因是,1.在成型扣筋的脚时常有偏差,2.混凝土经过震捣,有自动抬高板钢筋的现象,3.在板扣筋重叠处加高了一个扣筋直径。 && 为防止在扣筋重叠处超高,通常是把下一层的扣筋脚掰斜不使直立,这样就好了。再说混凝土工也在时刻控制板厚,超高了增加工作量他也不干。 && 搭接位置 && 主要是指绑扎搭接,关于搭接位置,各种构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有些重要构件,当受力纵筋直径超过规定值,16或22或25或28时,就不允许绑扎搭接而只许机械连接,甚至不允许出现连接点。 && 作为钢筋工,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知晓钢筋在各构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实是受拉的一种变形,再次起受扭作用。 && 钢筋的接头,是这根钢筋的薄弱点,往坏处想,便是危险点或者是事故点,所以要格外加小心,要注意,要把这个不良点放在不吃劲的地方。 && 钢筋的接点,一不能放在受拉最大处,二不能放在受剪处,三不能放在受扭最大处。 && 正弯矩梁的净跨度中段下部三分之一是受拉最大部位,越靠近跨中受拉力越大;净跨度距支座的三分之一区段内是受剪最大部位而且越靠近支座受剪力越大;净跨度下 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靠近支座这两小段受拉力最小受剪力也最小,所以这里被确定为连接区,跨中上部受拉力最小,也被确定为连接区。负弯矩梁即反梁的受 力道理与此相反,遇到反梁,您就倒过来思索,在脑子里过电影,便一目了然,如101-3《筏型基础》里面的基础梁则是。 && 在连接区,如果只有两根纵筋,我想可以把搭接头设在同一区段内,把锚固长度乘以1.6系数,即按100%接头面积百分率来取,如果超过4根筋,最好是隔一搭一或隔三搭一,搭接修正系数取1.4或1.2。 && 至于柱子钢筋的搭接部位,首先区分是什么柱,对于框架柱,要执行101-1图集,只要是“非连接区”,便可搭接。非连接区便是箍筋的加密区,在底层,不一定 是一层有可能是地下室,柱净高度下部三分之一,在底层柱净高度上部的六分之一及以上各层柱净高度靠近上下两头的六分之一不小于500mm范围,都是箍筋加 密区也是非连接区。 && 箍筋加密区等于非连接区是柱子偏心受拉力的集中处,钢筋连接点是薄弱处,所以这两处不可共存,文字理论之要领其实也很简单。 && 至于构造柱和普通柱,搭接位置就在嵌固部位之上,不适用于101图集。 && 剪力墙钢筋的搭接与众不同,竖向钢筋的搭接分两种类型,一二级抗震和钢筋直径大于28时的搭接头需要错开,中间隔500mm;三四级抗震和钢筋直径小于28时的搭接头可在同一区段内,搭接长度均为锚固长度的1.2倍。 && 集中标注 && 相对于原位标注而言,用一条直线引出,在梁中用水平或垂直线引出,在柱中用斜线引出。在剪力墙中用折线引出。 && 集中标注是大致的总体的注明,在梁的内容有:构件代号,跨数,截面尺寸,箍筋直径间距支数,上部或加下部贯通纵筋根数直径,腰筋根数直径等。在柱中纵筋有时表示全部根数直径,有时表示4角的根数直径。 && 原位标注 && 相对于集中标注而言,是集中标注的具体补充与细化。当这两种标注发生矛盾时,通常是以原位标注为准,但是从安全起见,还是钢筋多多益善。 && 值得注意的是,当原位标注负弯矩筋时,已经包含了梁上部的贯通纵筋在内,这一点在图纸上常常发生混淆,设计者最容易糊涂,施工者千万马虎不得,有疑问时,直接去问设计师最好,或者宁可多用钢筋也要确保工程质量免除后患。 && 锚固搭接 && 见101-1第35页右上角图,此构造做法的目的是要保证支座内受力纵筋的净距不小于25mm,从而保证纵筋在支座内有一定的握裹力,这一点很重要,通常不按此法施工而是直接在支座内搭接是错误的,应该加以改正。 && 至于那个1:12斜度,是否可以考虑不打弯,直接插入,因为那个弯度太小,不易弯准,当角度弯不准时反倒影响了质量,如果不打弯,干活可就省事多了,此事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如果支座两边纵筋直径相同,最好是直接通过,不在支座内设接头,想设接头时,最好是把接头设在净跨度中的三分之一与四分之一之间的区段处隔一搭一,美国建筑结构的经验确实值得借鉴。 && 弯折弧度 && 实践证明,钢筋设计弯钩,往往事与愿违,本来是想增加锚固坚固的程度,其结果是在陡弯处,钢筋内部结构已被破坏,陡弯处的内部出现了看不见的裂纹,成为了新 的薄弱点,当钢筋受到极限应力时,最容易在弯点断裂,所以在《平法》中,一再强调采用弯折半径4d;6d;8d,而不是弯折直径,确有一定的道理,不可轻 视。 && 在纵向受力钢筋端头的弯钩成型时,在钢筋弯曲机上切不可加挡板,而且中心卡桩要用粗一些的,中心卡桩用直径35mm以上的,宁可让其弯度大些。 && 但是,箍筋的角就成为新的问题了,普通箍筋倒是没的说,只是加密箍筋,是起受剪作用的,角度弯的不陡,会缩小纵向钢筋在构件中的截面尺寸,角度弯的过陡,也存在上述的破坏作用,解决的办法,只有牺牲保护层,把箍筋做得大一些。此事也有待于探讨。 土人无尘
承台梁在钢筋算量软件中如何定义-广联达服务新干线弧形梁在钢筋算量中怎么输入?钢筋是弯过去的关于钢筋算量软件计算地 梁钢筋 的问题-广联达服务新变截面梁钢筋算量-广联达服务新干线-答疑解惑请问各位大侠;广联达钢筋算量中斜柱怎么画
||||点击排行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6288|回复: 4
钢筋生锈对钢筋混凝土的影响
(110540号)
收到鲜花 朵
阅读权限70
主题好友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时钢材在露天放置按时间长了,上面的铁锈用手一抹就是一大片脱落,用于扎钢筋时也不经过除锈,将来和混凝土的结合能好么?
我不是土建专业,不知道标准的操作是怎么样的。
有一回看人家装修,瓷砖的背面有很厚的磁粉(比较便宜的墙砖,粉末是叫磁粉吧?),泡水后还是厚厚的一层,往墙上贴的时候我凭想象知道会粘不牢,可是工人师傅说没事。&&& & 到底有事没事呢?
(196602号)
收到鲜花 朵
阅读权限95
主题好友积分
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0 天&
发帖数超过2099个即可自领本徽章
TA在日19时19分获得了这枚徽章。 []
申领前提条件为5威望,对海川热心参与的会员
TA在日19时19分获得了这枚徽章。 []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与防护技术(1)
——钢筋腐蚀危害与对混凝土的破坏作用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大问题,被认为是当今影响 混凝 土结构耐久性的首要原因。钢筋锈蚀已经或正在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基于此,美 国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立足前期措施,着眼长远效益”,并强行实施基 建工程管理中的“全寿命经济分析法”(LCCA)。目前,我国正处于基本建设**时期,国内 外的经验教训应认真吸取,这已不是单纯技术问题。本讲座结合大量国内外新近资料与工程实例,以知识性和使用性为主分5讲系 统介绍了钢筋腐蚀危害及对混凝土的破坏作用、钢筋锈蚀的电化学过程及混凝土对钢筋的保 护、氯盐对钢筋的腐蚀、中性化的影响、钢筋防腐蚀技术、钢筋锈蚀的检测与判定技术等, 供业内人士参考。
——编 者
STEEL CORROSION AND PROTECTIVE TECHNOLOGY IN CONCRETE(1)
——DAMAGE OF STEEL CORROSION AND FAILURE EFFECT ON CONCRETE
Hong Naifeng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 Construction,MMI Beijing 10 0088)
1 钢筋锈蚀危害与经济损失
  世界一些国家的腐蚀损失,平均可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其中,被认为与钢筋腐蚀有 关者可占40%(至今我国尚无确切统计数据)。
  美国1984年报道,仅就桥梁而言,57.5万座钢筋混凝土桥,一半以上出现钢筋腐蚀破坏,4 0%承载力不足和必须修复与加固处理,当年的修复费为54亿美元;1998年报道钢筋混凝土腐 蚀 破坏的修复费,一年要2?500亿美元,其中桥梁修复费为1?550亿美元(是这些桥 初建费用的4倍 );还有报道说,到本世纪末,美国要花4?000亿美元用于修复和重建钢筋腐蚀破坏的 工程。 如此巨大的经济投入,引起美国朝野人士的震惊与高度重视,并制定法律法规,限制腐蚀破 坏的发生和挽回部分经济损失。加拿大早期大量使用“防冰盐”,使钢筋混凝土桥梁等破坏 严重。欧洲、英国、澳大利亚、海 湾国家等,都有以氯盐为主的钢筋腐蚀破坏问题(英国修复费为每年50亿英镑)。韩国曾发生 一系列建筑物破坏、倒塌事件,其中也与“盐害”有关。我国台湾重修澎湖大桥和不断发生 的“海砂屋”事件,也是氯盐腐蚀钢筋所造成的。
  混凝土耐久性已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在第二届国际混凝土耐久性会议上,梅塔教授指出 :“当今世界混凝土破坏原因,按递减顺序是:钢筋锈蚀、冻害、物理化学作用”。他明确 将“钢筋锈蚀”排在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因素的首位。而来自海洋环境和使用“防冰盐”中 的氯盐,又是造成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当然,混凝土中性化、冻融等也促进钢筋腐蚀破坏 。此外,“碱集料反应”也在钢筋混凝土破坏中占一定的比例(本文暂不讨论)。
  我国海港码头不能耐久,北方使用化冰盐,桥梁道路遭破坏。以北京立交桥为例,仅使用19 年的西直门立交桥(已重修),钢筋锈蚀破坏十分明显与严重。我国存在着广泛的腐蚀环境, 北方地区使用化冰盐有增无减,而桥梁道路却未采取应有的防护措施(甚至“规范”中无防 盐腐蚀要求);我国海岸线很长,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大都集中于沿海地区,以往的海港码 头等工程,多数达不到设计寿命要求;特别是沿海一带河砂已呈短缺现象,滥用海砂则其害 无 穷;我国还有广泛的盐碱地(石油基地),其腐蚀条件更为苛刻;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我国工 业 环境中的建筑物,其钢筋锈蚀破坏十分普遍与严重,有调查报告表明,大多数工业建筑达 不 到设计寿命的年限,目前正在进入大规模修复的时期。因此,我国钢筋锈蚀破坏的形势是严 峻的。
  “立足前期措施、着眼长远效益”,这是美国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可贵结 论。美国正在强行实施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全寿命经济分析法”(LCCA),其基本思想是,在 设计施工阶段,不论是事先采取防护措施还是以后“坏了再修”,都要做出经济预算和比较 ,承建者要对工程的“全寿命”负责到底,这样可避免“短期行为”给后人带来的麻烦与巨 大经济损失。“全寿命经济分析法”中曾有以下例举:工程处在氯盐腐蚀环境中,钢 筋混凝土结构物设计寿命为40年,前期实施措施(采用钢筋阻锈剂),附加费用为0.85美 元/m2(混凝土面板);若前期无措施,则15~20年开始修复,40年内累积费用为4.8美元/ m2(5倍于前者)。可见,推行“全寿命经济分析法”和倡导工程前期(设计、施工阶段)采 取 防钢筋腐蚀的措施,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其重大意义和长远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
2 钢筋腐蚀破坏的主要表征
  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旦具备了腐蚀条件,锈蚀便会发生和发展。钢筋锈蚀是一个电化学过程, 由铁变成氧化铁,其体积发生膨胀,根据最终产物的不同,可膨胀2~7倍。
  钢筋锈蚀破坏的主要破坏特征可归纳为:
  (1)混凝土顺钢筋开裂
  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其抗折、抗裂性差,尤其钢筋表面混凝土缺乏足够的厚度时 ,钢筋锈蚀产物体积发生膨胀,足以使钢筋表面发生混凝土顺钢筋开裂。大量试验研究和工 程实践表明,钢筋表面锈层厚度很薄时(如20~40μm),便可导致混凝土顺钢筋开裂。换言 之,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是容易发生的。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维护人员,认识到 这一点十分重要。欲使混凝土不发生顺钢筋开裂,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其着眼点就是要最 大限度地阻止钢筋生锈,而不应立足于锈蚀发生后再采取补救措施。
  混凝土一旦发生顺钢筋开裂,腐蚀介质更容易到达钢筋表面,钢筋锈蚀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这时钢筋锈蚀的速度,有可能快于裸露于大气中的钢筋。这是由于 裂缝处更易促成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和发展。由此引出两个重要观念:一是要阻止钢筋生锈, 二是钢筋锈蚀一旦发生或初见混凝土顺钢筋开裂时,就立即采取防护措施。这是被提高了的 新认识,对于防钢筋锈蚀破坏、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更具有巨大经济价 值。
  (2)“握裹力”下降与丧失
  初见混凝土发生顺钢筋开裂时,结构物物理力学性能、承载能力等,可能还没有发生明显变 化(这是人们不重视初始顺钢筋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随着裂缝的不断加宽,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握裹力)也随之下降(下降速度取决于钢筋锈蚀速度),滑移增大 ,构件变形。 当“握裹力”丧失到一定限度时,局部或整体失效便会发生。这时的钢筋锈蚀程度也并不一 定十分严重。那些对“握裹力”敏感的构件,更具重要性。
  (3)钢筋断面损失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一般分为局部腐蚀(如坑蚀)和全面腐蚀(均匀腐蚀),常常是局部腐蚀为 主而造成钢筋断面损失,其损失率达到极限时,构件便会发生破坏。应该说明的是,从钢筋 锈蚀、混凝土顺钢筋开裂到构件破坏,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不仅取决于钢筋锈蚀的发展 速度,也取决于构件的承载能力及钢筋的受力状态等。故有时钢筋锈蚀并不十分严重,构件 就破坏了,而有时钢筋出现明显的断面损失,构件却还在支撑着(有些人认为“钢筋锈蚀无 大妨害”就是依此为证)。对于钢筋断面损失与构件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
  (4)钢筋应力腐蚀断裂
  处在应力状态下的钢筋(包括预应力),在遭受腐蚀时有可能发生突然断裂。世界上曾发生过 此类事故,如钢筋混凝土桥梁突然倒塌,建筑物突然断裂等。柏林议会大厦屋顶突然塌 落,即与钢筋应力腐蚀断裂有关。
  应力腐蚀断裂可在钢筋未见明显锈蚀的情况下发生,断裂时钢筋属于脆断。这 是“腐蚀”与“应力”相互促进的结果:应力可使钢筋表面产生微裂纹、腐蚀沿裂纹深入、 应力再促裂纹开展。如此周而复始,直到突然断裂。这是一种危险的形式,应引起重视。此 外,应力腐蚀断裂与环境介质有关。
3 混凝土质量与钢筋锈蚀
  应该指出,钢筋混凝土过早破坏(或称耐久性不足)多半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在任何情况下工 程质量都是首要的。而工程质量又取决于正确设计、良好施工、精心管理与维护等。在腐蚀 环境中,不采取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当,更是导致钢筋腐蚀破坏过早出现的原因。而混凝土工 程质量不佳,则防护措施也难以奏效。钢筋首先是受混凝土保护的,因此,混凝土质量对防 止钢筋腐蚀是至关重要的。
3.1 设计与规范
  我国相关设计规范,多以混凝土“抗压强度”为主要甚至唯一标准,而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 能力,主要取决于“密实性”和钢筋表面混凝土层的厚度。实践中“抗压强度”与“密实性 ”并不是同步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强设计”也未必能实现对钢筋的良好保护。新 近修订的相关设计规范中,已引入“耐久性设计”的观念(与国际接轨),这是提高混凝土对 钢筋保护能力的重要方面。设计者除了强化“耐久性设计”的观念外,还要根据结构所处的 腐蚀环境的严酷程度,采取相应的防钢筋锈蚀的技术措施,才可实现结构耐久的目的。以往 ,人们对于钢筋锈蚀危害及混凝土耐久性认识不足、相关规范的欠完善和“修标”滞后,在 一定条件下没有采取相应的防钢筋锈蚀的技术措施等,是造成已有结构物过早出现钢筋锈蚀 的原因之一。
3.2 施工质量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已有工程的实践表明,钢筋过早的出现腐 蚀破坏,大多与混凝土质量欠佳有关。工程施工质量与众多人为因素密不可分(这里暂不讨 论)也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微裂纹与宏观缺陷,似在施工过程中是很难 完全避免,这就对钢筋保护不利;又如,目前特别强调建设速度,设法使混凝土“早强”, 其结果使“密实性”得不到保证,长期强度与耐久性受到不良影响。总之,施工质量对于保 护钢筋、保证结构物的耐久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起着关键作用。
3.3 原材料
3.3.1 水泥
  水泥水化的高碱度,使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这是混凝土之所以能保护钢筋的主要依据与基 本条件。任何削弱或丧失这个条件的因素,都将促进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 土的高碱度,主要来源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和少量氢氧化钠、氢氧化钾(pH>12.6 )。钾、钠离子含量高时,能刺激“碱集料反应”,因此,限制其含量十分必要。然而,认 为“水泥碱度越低越好”的看法,也是十分有害的。在为避免“碱集料反应”而寻求“低碱 度水泥”的同时,切莫忘记,长期保持混凝土的高碱度(至少pH>11.5),是钢筋得到保护 的起码条件,也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问题之一。碱度过低的水泥,对于钢筋混凝土应 限制使用,或使用时同时采取防腐蚀技术措施(如用耐腐蚀钢筋、涂层钢筋、掺钢筋阻锈剂 等)。
3.3.2 海砂
  由于海砂含有不等量的氯离子,能够刺激钢筋锈蚀,我国相关规范不推荐或严格限制使 用海砂。这是完全必要的,国内外滥用海砂造成的危害不乏实例。从另一个角度讲,海砂也 是可利用资源,日本即是成功开发利用海砂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同时采取防氯离子腐蚀的技 术措施(如掺加钢筋阻锈剂等)。在我国,如日本那样严格而合理地开发利用海砂资源已提到 日程上来(据悉宁波地区已经发布文件,采取加钢筋阻锈剂等措施后开放使用海砂)。总之, 严格界定海砂的使用,是我国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意义重大。
3.3.3 掺合料、外加剂
  各种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等,用于改善水泥性能,降低成本),正在大力发展中。凡是能提 高混凝土密实性、增强对钢筋保护能力者,均有利于结构物的耐久性;然而,一些掺合料能 降低混凝土的碱度和碱储量,这是不利于对钢筋的保护的,甚至可引起钢筋腐蚀 (与掺合料的性质、掺加量等有关)。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在掺合料的研究和应用中,考虑 其对混凝土作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对钢筋的影响。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繁多,特别是含氯盐的早强、防冻剂,已经给我国一批建筑物带来严 重的钢筋腐蚀危害(包括国家级重要建筑物)。尽管已经有使用限制规定,但此类工程事故仍 时有发生。含硫酸盐的外加剂种类更多,硫酸盐也刺激钢筋腐蚀(不及氯盐明显)。国外研究 表明,许多外加剂在短期内能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某些性能,但对其长期耐久性并无改善, 甚至明显降低其耐久性。在我国,通过不适当使用外加剂引发的问题,是影响钢筋腐蚀和混 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嘿嘿,搜索来的,大家一起学习学习。
(179641号)
收到鲜花 朵
阅读权限40
主题好友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回复 1楼 大愚若智 的帖子
未浇筑混凝土之前,钢筋如果产生轻微的锈蚀(指截面未有较大的削弱)确实有利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计学润教授曾经搞过一项课题-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课题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粘结和锚固、裂缝和耐久性有深入的研究和剖析,课题组的粘结机理试验表明,中等锈蚀的圆钢其粘结强度比未经锈蚀的圆钢高约三倍。因为锈蚀时钢筋体积膨胀、表面变得粗糙,摩擦力和咬合力都提高了。所以说构件混凝土浇筑之前,钢筋的锈蚀对粘结强度是有利的。如果构件已浇筑成型,并投入使用以后,构件内部钢筋产生锈蚀现象,则会削弱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计教授的课题成果对此现象也有详细的研究说明。
(287083号)
收到鲜花 朵
阅读权限30
主题好友积分
签到天数: 224 天连续签到: 2 天[LV.5]海川常住居民II&
2楼妹妹说的是混凝土内钢筋的锈蚀,其危害的确很大。
楼主说的是混凝土浇注前钢筋的锈蚀。
轻微锈蚀的钢筋对提高与混凝土的结合是有好处的,但表面氧化皮应去除(只有麻点),另外严重锈蚀的钢筋也不能用。(一般新钢筋要特意放在室外让其生点锈)
鼓励新会员发言 多参与才有收获
(110540号)
收到鲜花 朵
阅读权限70
主题好友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谢谢大家的回答,
我说的是不经除锈的情况,锈蚀但经过除锈的钢筋比光滑的好是一定的,想问的关键是灌注前是否需要除锈?&&什么程度的锈蚀需要除锈?
一般是在露天几天后,用手一摸就是一把铁锈渣,但是抹一遍后表面仅是有些麻点的情况,不知属于什么锈蚀程度?&&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是否可以将这种程度的铁锈除掉?
[ 本帖最后由 大愚若智 于
09:08 编辑 ]
海川化工论坛网化工技术交流第一社区,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广告投放/网站事务
QQ:视频专用活动 QQ: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丰行天下-海川化工论坛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返回上一层快捷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