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滑与社会与经济的关系风气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存在的问题研究--《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礼物交换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礼物交换有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农村地区,“人情”往来更是被大家追崇,已经成为了社会交往的润滑剂。人情消费之所以长期存在于中国农村社会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适当的人情消费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效地配置资源,融洽乡村氛围,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三农政策的倾斜力度加大,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作为生活支出的一部分,农村居民人情消费支出比例占家庭生活支出比例,呈现出了上升趋势。不合理的人情消费已经严重影响了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甚至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现阶段我们应当给予农村人情消费问题更多的关注,提出合理化建议,倡导不攀比、不从众的人情消费观念。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文章的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依据和来源、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概括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并阐述了与农村人情消费相关的理论。第三部分,对吉林省S市内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村进行了实证调查,旨在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吉林省内农村人情消费的现状。第四部分,通过第三部分的实证研究,总结吉林省内人情消费不合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挖掘出致使目前农村人情消费不合理的原因。第五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引导农民进行合理人情消费的对策。第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农村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情消费氛围提供有益影响,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减少农民压力,还农村社会以和谐、健康的生产生活氛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C912.82【目录】:
摘要3-4Abstract4-6第一章 导论6-9 1.1 选题依据和来源6 1.2 选题意义6-7 1.3 研究方法7 1.4 概念界定7-9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9-12 2.1 国内外农村人情消费相关研究9-11 2.2 人情消费的社会学相关理论11-12第三章 我国农村人情消费的整体趋势与实证分析12-18 3.1 我国农村人情消费的整体趋势12-13 3.2 S 市的实证调查13-15 3.3 农村人情消费存在的问题15-18第四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18-22 4.1 农村不健康人情消费的负面影响18-19 4.2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情消费存在的问题分析19-22第五章 引导农民进行健康人情消费的建议22-26 5.1 克服市场经济理念22-23 5.2 用健康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23-24 5.3 坚持适度人情消费24-25 5.4 政府引导村民健康人情消费25-26结论26-27参考文献27-30附录:调查问卷30-31作者简介31-32致谢3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艳玲;屈锡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李晓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胡杰成;[J];调研世界;2004年12期
刘艺;;[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耿羽;王德福;;[J];青年研究;2010年04期
翟学伟;[J];社会学研究;1993年04期
戴慧思,卢汉龙;[J];社会学研究;2001年05期
黄玉琴;[J];社会学研究;2002年04期
沈静;姚本先;;[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崔明堂;王广金;;[J];商业时代;2009年3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史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张志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张君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孙强;杨秋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何志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赵芳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颜运秋;陈健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伏创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陈宏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全林;;[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邱国良;郑延恒;;[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高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李阳;;[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温俊彬;;[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白云;;[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刘月岭;;[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张燕;;[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吴秋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刘敏;;[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道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卢玲;[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晋入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高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刘卫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赵一强;[D];苏州大学;2010年
张广才;[D];兰州大学;2010年
周秋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陈春常;[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红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升菊;[D];贵州民族大学;2014年
马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4年
姜春秋;[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施勤;[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刘春芳;[D];云南民族大学;2014年
谷浩;[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张宸维;[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肖璐;[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聂伟雄;[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孙剑锋;[D];华侨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春晨;[J];道德与文明;1999年01期
蔡恩泽;[J];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02期
杨念群;[J];读书;1997年02期
胡杰成;[J];调研世界;2004年12期
刘艺;;[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宋丽娜;;[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赵延东;[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马春波,李少文;[J];青年研究;2004年12期
朱晓莹;[J];社会;2003年09期
卢汉龙;[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亮;;[J];社科纵横;2006年10期
孙杨生;;[J];瞭望;2007年11期
金晓彤;陈艺妮;;[J];消费经济;2008年05期
葛振兴;;[J];统计与咨询;2010年02期
张丽娜;;[J];南方论刊;2012年11期
李志友;;[J];中国农垦;1989年12期
;[J];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11期
岳强;;[J];公关世界;1999年08期
冯士军;蓝风;;[J];妇女生活;2014年06期
董业玲;曾琳;;[J];好家长;2006年1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山;[N];人民日报;2003年
袁建明;[N];江阴日报;2006年
顾克非;[N];消费日报;2007年
王新民;[N];抚顺日报;2007年
刘景洋;[N];经济参考报;2008年
华维;[N];人民日报;2010年
吕晶;[N];榆林日报;2011年
柳岳;[N];光明日报;2010年
本报通讯员
王文安;[N];山西日报;2012年
武子暄;[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海波;[D];吉林大学;2009年
牛娜;[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侯晓宁;[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庄琳;[D];吉林大学;2012年
于彬;[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席宝辉;[D];西北大学;2013年
张佳丽;[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姜飞;[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李祥忠;[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闫真;[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中国人幸福感为何下滑?_东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中国人幸福感为何下滑?收藏
作者: 王军来源: 金融时报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驱动力。不断改善和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应该是政府的重要使命,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尺码。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成就举世瞩目,目前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中华民族再一次的复兴似乎正向我们走来。依照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的观点,中华民族上一次执世界之牛耳应该是几百年前的明朝,那时中国的综合实力达到了世界之巅。三周前,美国学者发布的研究报告让人们再一次反思中国过去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得失。由经济学家伊斯特林(R. Easterlin)领衔发表的论文,《中国的生活满意度:》(China's Life Satisfaction, ),指出在过去20年里,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满意度呈急剧下滑的趋势。也就是说,多数人2010年的幸福感还不及1990年时的情况。这与同期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形成了强烈反差。这篇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充满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它印证了多数中国人的感受:尽管这20年中国的GDP增加了很多,但幸福感并未得到什么提升,反而下降了。作为“幸福经济学”的鼻祖和奠基人,伊斯特林1974年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即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这一主张后来被广泛称为“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许多人相信,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也会提高。经济增长得越快,人们就越幸福,但事实并非如此。伊斯特林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虽然飞快,却“丝毫没有迹象显示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也在增长”。迄今,来自世界各国的经验数据都显示,上述悖论具有顽强的适用性和强大的解释力,来自中国的新鲜证据无非是为“伊斯特林命题”的正确性提供再一次的佐证而已。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庞大的人口规模,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适合检测这一假说的有效性,于是,现在的佐证变得更有说服力了。对中国过去20年幸福感不升反降的一个简单解释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增加了,但中国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却打破了,新的福利制度未跟上建设的步伐。旧的废了新的未立,再加上体制上的痼疾,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许多人的工作和收入不再像以前一样有保证,尤其是“老有所养”和“病有所医”尚难以落实,让人们活得有尊严更多的还只是一句口号。这些亟待解决的顽症都因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所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就曾测算,中国社会发展比经济发展落后至少15年。有关幸福感的研究非常复杂,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幸福的感知和衡量既受绝对因素的影响,但更受主观和相对因素的左右。对此,中国古人早就一语道破,如《论语》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之说。患,苦也。这句话揭示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主观方面的感知,强调了分配不均和生活不安定对生活满意度的负面影响,这也恰是造成当今中国国民幸福感大幅减退的主要原因。收入分配本身属于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后果,但如果分配不均尤其是缺乏公平则极易导致政治不安和社会动荡。除去收入分配等经济因素以外,导致中国人不快乐的原因还有社会方面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入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都是导致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不幸福的具体表象。由于政府在提供这些基本公共物品方面的投入不足,欠账过多,使得一些社会群体无法获取这些基本社会服务。在中国许多偏远地区的低收入人群中,患了疾病尤其重病的人很难得到有效医治。除去缺乏医疗保险付不起医药费之外,医疗资源的可获得性也大成问题,因为医术高超的医师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而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
尽管目前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群的收入水平较20年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普通百姓对官员特权与腐败行为的不满情绪却在增加, 对富人的“羡慕嫉妒恨”也在不断积聚,仇官、仇富的社会心理郁结加之个人对美好生活预期的落空都让这些人充满了挫折感。如果我们撇开这些主观因素,那么,社会保障制度在确保和提升百姓生活满意度方面的重要性就变得十分凸显了。借用伊斯特林的话来说便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会带来幸福感,社会保障的安全感才会真正带来满意度。“无论是对中国政界还是对世界其它地方的政客们来说,中国的现实对谁都是一个教训。对于普通的中国人,特别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收入水平却很低的那些人来说,工作和收入的稳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医疗体系以及幼有所长老有所养才是决定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而言,公众对于因效率导致的不均大都能够理解和容忍,这好比百米赛跑只能有一个冠军一样。当前中国公众的不满情绪主要集中在由于程序不公和不透明导致的结果不公平上,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比赛注定会导致公众的不满和愤怒。由于程序不公通常伴随着特权和腐败,因此,公众的不满还与这些腐蚀社会公正的现象有关。依照主流政治哲学的观点,政府存在的理由就是要维持社会正义,政府的良治至少应该体现在矫正程序不公,同时通过一些调节工具如税收来抑制效率导致的收入不均,从而改善公众的主观感知上。这也是减少社会紧张情绪,改进公民生活满意度的根本之策。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尚未建立起让普通人感到安全的社会屏障,缺少一种有效的社会分摊机制,因此,普通百姓不得不自行应对自己的生老病死,这种担忧直接降低了人们的幸福程度。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中国百姓不敢花钱的心理非常普遍,这导致了消费不足。毕竟,需要花钱的场合太多了,生老病死的隐忧以及为孩子缴纳购房款等等,都使得普遍百姓不敢消费,难以轻松,无法快乐。由于储蓄率过高和消费不足都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如果社会安全网不能建立,政府旨在刺激消费提振经济增长的努力恐怕仅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策。另外,相当一部分人把中国人爱储蓄的习惯归结于节俭的美德,其实这不过是问题的表面,真正的原因应该是百姓不敢消费所致,与美德似乎关系不大。显然,一个诚惶诚恐,人人自危的社会注定不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更不可奢谈什么幸福和民族振兴。从长期来看,生活满意度的持续下降还将侵蚀社会凝聚力,减少社会资本,这或许是对一个社会机体最致命的冲击了。不同于我们熟悉的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衡量的是一个由文化和传统所规定的特质,社会风气如诚信等都属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依社会学大师帕特南(R. Putnam)的分析逻辑,社会资本不仅有助于促进公众的自发性合作与协调,改善社会行动与提升社会凝聚力,而且还可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形而下地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社会资本的下降不仅使社会凝聚力大打折扣,危害社会稳定,而且还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陷入各种发展怪圈。损耗和降低社会资本的不良力量包括尔虞我诈、腐败以及包括收入在内各种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等等。人人生而平等早已是许多国家的治国理念,也写进一些国家的宪法之中,但要实现人人平等,天下大同谈何容易。常言道,政治清明,则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政通人和,则政事通达,人心和顺。欲消除公众的不满情绪,改善和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就必须建立一个公平的法治社会,这既是政府当前的迫切任务,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不二选择。如此不懈努力不仅能舒缓社会压力,减轻社会矛盾和冲突,而且还可改善和提升公众的生活满意度,增加社会资本存量,为社会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永续的动力,这也才是民族振兴的真正之源。
登录百度帐号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中国社会的风气为什么这么差?  记得又一次看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节目,节目嘉宾陈丹青说,自己回国以后,看到中国年轻人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上级唯唯诺诺感到很失望,他说这也愿不到他们,无论在哪里,在什么单位,上级一句话就能让你走,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他对此的解释是这样的体制造成的。集权体制没有一点制约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上面对他的上面也是如此,所以自己上去也是这么对下面的,长此以往就造成了这种局面。  其实他只是说对了一个方面,是跟这个体制有关,没有这样的体制他们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但他忘了在改革的前半段也是这样的,也是这样的体制,那个时候怎么就没有现在这样的情况,领导看你不顺眼就让你走,领导看你抢自己喜欢的美女就直接让你走,没有拍好马屁领导不爽也直接让你走,其他部门的人就是知道个中原因,不是工作的原因,甚至纯粹是那个部门的主管的很卑鄙的自己的原因也不会管,也没有任何的制约。这样的情况在改革的前半段时间并不是这样的。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我的解释是成功学逻辑的流行造成的,以前如果有领导因为下面抢你喜欢的女人就搞你走,上面领导就不同意,同事的唾沫不淹死你才怪,最后走的可能不是别人,可能是你。但是据我观察,自从成功学流行以后这种情况就改变了,成功学讲什么,不是让环境适应你而是让你适应环境,这是前两年成功学最流行的一个狗屁逻辑,最后的结果就一直发展成了,下下面的人员出了问题就一定是下下面的人员自己的问题,不是他上级的问题,最高领导不会管,下面的领导和人员也会管。这样的结果最后就是当了领导就永远不会“犯错”,领导与下面冲突就一定是下面的问题,不管这个领导多么的狗逼,龌龊,二逼,还是靠关系上去的裙带关系二逼。  不要不相信,人的观念文化造成了一切结果,大到政治,小到社会风气,都是如此,就是这样一条成功学狗屁逻辑就造成了这一结果,特别是很多人都信奉的时候更是如此。成功学这些狗屁逻辑对中国社会的毒害有时候比厚黑学还狠。这样的逻辑发展到最后就到了有的人如果应聘新的公司的职位,只要你是跟领导冲突走的,就一定不会要你,也不看看原因,如果是以前他们一定问问原因,如果知道不是他的原因还会骂以前那个领导,什么垃圾都有。现在好了甚至到了如果知道你是跟以前单位的领导冲突走的,现在的领导就会直接搞你,好像是跟他有矛盾似得。当了领导永远都是对的哪怕他是个二逼。  这样我一直认为中国企业的招聘是最能反映中国人劣根性的一个事情,你看所有中国人人性的劣迹都能反映出来,还有一个就是电话就业履历查询,这对现单位也许是正确的,但对原单位来说很多就是瞎说了,他好还能走,查出来的很多都是假的,我曾经听我的一个上级经历说,电话问询查出来的说什么的都有,他也知道这个情况,后来一块儿来的那些同事很多也挺好啊。所以说在中国的这种社会环境下履历调查基本是扯淡。  正好昨天我又看《锵锵三人行》,这个节目也不怎么好看,我上来看基本没什么动机就是没有热点,上来看看他们怎么扯淡的,他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许子东说国外也是这样,在中国有些事情是上面已经搞好了的关系的,你只要执行就行了,不需要很能干,你让一个很能干的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去干,反而有可能把事情搞砸了,所以有人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说奴才就是人才。他说错了,这顶多说的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权力经济,寻租经济问题。不能说这样做就是对的。顶多反应了中国自己的问题。国外是找最可靠的人办事,这点全世界都一样,社会组织原则要求这样的,但并不一定是马屁精啊,中国的是只要马屁精,这似乎是社会风气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另外西方社会的准绳一是法律一是宗教,不违反这两点基本就没人找你,中国的是一一个中心为圆心的一个个的圈子,这是中国式的信任结构造成的,所以在西方企业里面基本还是任人唯贤的,中国的就是任人唯亲啦。
楼主发言:3次 发图:
  风气差就对了!难道你还指望在粪坑里喝到纯净水么?
  作者:坚强的四哥 时间: 20:40:35  风气差就对了!难道你还指望在粪坑里喝到纯净水么?
  宇宙真理之生存法则
  上梁不正下梁歪,风气能好么?
  原因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谁还去管道德?  原因二:三个代表 代表了一切,道德被代表了?  原因撒:河蟹+维稳,四字治天下,道德算个屁?
  @糖醋排骨肉
20:46:37  作者:坚强的四哥 时间: 20:40:35  风气差就对了!难道你还指望在粪坑里喝到纯净水么?  -----------------------------  +10086
  中国的社会风气为什么这么差?
  社会主义和谐美满
  @龙的河 8楼
22:28  社会主义和谐美满  -----------------------------  顶  
  腐儒的专制流毒从出生贯穿到进棺材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
  不能全怪领导,就拿我来说,我在国家垄断行业工作,我敢说,也愿意说,但周围那群群氓一样的同事,视我为异类,他们只愿意保全自己眼前的一点利益,管你说了是为群众长远利益的还是啥,他们统统无视,只看自己会不会眼前吃亏,有啥办法呢?统治者,当官的,就喜欢群氓,好管理  
  那个vngvn
  中国社会的风气自文革起就颠倒黑白混乱真假挑拨是非,一直没好起来过。一切向钱看向权看,为钱为权家庭解体,社会动荡,哪儿还能有好风气。  老人倒地不敢扶,路见不平不敢言,英雄流血再流泪。
  观而不语  笑看风云起!!!  
  @坚强的四哥
20:40:00  风气差就对了!难道你还指望在粪坑里喝到纯净水么?  —————————————————  
  风气越差,越有利于搞掉民生银行一类,越有利于它们的通知地位。  
  左愤歪理歪行是乱之源。
  房地产腐败是万恶之源。
  这个陈什么丹什么青的,已经被那个啥了吧,前几天才上了新闻的。  原因就是LZ说的。
  zf部门不作为,好了才怪呢。
  我都想杀人了,还谈什么公德,只等那一天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
  所有的信仰是金钱与权利。  
  问题是从上而下的,根源在于ZF残酷剥削压榨,为了生存就都不择手段了。
  教育出问题了,除了教人听话外还是听话
  春节快乐!恭喜发财!  
  和谐两字就说明所有问题了  
  猫论摸论矮子理论  
  很失望,真的,全民信任危机,到处都是一个骗字,为了一点提成可以至他人于死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有心_插柳 33楼
18:29  伟大复兴完成百分之六十五点六了,再坚持一下,到完成百分之九十九时,大家就会幸福得不知白天黑夜了!  -----------------------------  一千米比赛你跑九百九十九米,你还是零分!  
  嘿嘿,因为会抓老鼠就是好猫,
  谎言研究无耻 越是封建的 越是标榜先进 越是义正言辞的 越是人格扭曲!
  谎言造就无耻 越是封建的 越是标榜先进 越是义正言辞的 越是人格扭曲!
  @体制裱糊匠 6楼
22:13  @糖醋排骨肉
20:46:37  作者:坚强的四哥 时间: 20:40:35  风气差就对了!难道你还指望在粪坑里喝到纯净水么?  -----------------------------  +10086  -----------------------------  精屁  
  @坚强的四哥
20:40:35  风气差就对了!难道你还指望在粪坑里喝到纯净水么?  -----------------------------
  有的人说是因为这几年成功学的流行造成的,还包括以前的厚黑学,但以我的观察,成功学是对中国社会的风气变成起到了一定的,还有香港电影。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文革的影响。  以哥的年龄观察文革前一代人的行为,从80年代观察老一代人,那个年代的人们最起码有底线,有最起码的人性,再对比我96年工作以来的下一代人的行为,你就发现差异极大。我曾经在台资企业工作过,因为工作原因,跟台湾籍的高管有很多接触,我发现他们跟老一辈很相似,当然因为教育等原因他们受西方文化影响,但是底子是一样的。看看中国大陆的你就会发现,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正是由于文革的影响造成的。大陆的低劣,没底线也不是成功学流行以后才有的,而是文革以后就有的。  通过对大陆老一代人和台湾人及中国文革后一代的对比你就会发现是文革使得中国的社会风气变这么差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其他原因。
  病根是一切老佛爷说了算;封建专制的特点是有权才有理;中国是裆领导的封建专制社会;一般老百姓没有任何权力;封建专制的特点是权比法大;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