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提高质量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质量建设开启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里程(上)-中国青年报"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质量建设开启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里程(上)-中国青年报
08版:共青视点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 往期回顾 & &&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质量建设开启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里程(上)
中国青年报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方针。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的贴合度日益紧密,如何克服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需要高校思考的问题。
&&&&位于国家示范性软件基地——大连软件园内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这方面做出了独具特色的探索:在国内率先引进国际先进工程教育模式CDIO,并结合本校实际,创新设立了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在仿真工程环境下学习,不断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为IT产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先进理念引领人才培养
&&&&2009年6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校长温涛从当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入手,为全院教师做了一次长达4个小时、105页幻灯片的报告:学校为何全方位引入CDIO?CDIO如何与学校的实际教学相结合?如何从根本上改造学校的教学体系?
&&&&CDIO是来自欧美地区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囊括了从产品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的全部工程周期,用于缩小大学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的间隙,解决了大学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练就什么技能以及提升什么素质的问题。
&&&&之所以引入CDIO教育模式,源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办学中始终葆有着危机意识。温涛表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办学中始终思索一个教育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考察国外著名工科院校时,他受到强烈震撼并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我国工程教育长期存在着的泛科学化、过于理论化的问题,改善工程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实际的工程经验,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经过反复论证和探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决定引入已在国际应用多年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为国际工程教育最流行的模式,CDIO尽管已经在国外不少著名工科大学进行了应用,温涛却并没有简单地将之套用过来。实际上,为全校教师做CDIO公开报告前,温涛“消失”了三个星期,专心研究如何将CDIO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实际教学相结合,从根本上改造既有的教学体系。
&&&&在潜心研究CDIO中国化、本校化模式后,温涛提出了适合学校现状的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TOPCARES代表着技术知识与推理、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社会价值等八个方面的能力。针对学生的这8类能力的培养,也构成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最高关注”。
&&&&只有让学生拥有了这些能力,才能够真正适应当下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让学生拥有核心竞争力。温涛甚至从一线教师的视角,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为例,构建了基于TOPCARES-CDIO模式的完整课改方案。
&&&&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的办学理念,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掀起了一股围绕CDIO模式的教改之风,由此成为国内最早应用CDIO理念办学的高校之一。
&&&&一体化教改提升人才培养内涵
&&&&TOPCARES-CDIO强调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综合的、一体的框架,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贯穿于4年大学学习的各个方面。例如在表达能力的培养上,TOPCARES-CDIO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在所有的课程教学里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和发言,请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这种模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课程,成为一种常态的教学形式。
&&&&TOPCARES-CDIO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差异是以项目驱动教学,以项目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每个专业都有精心策划的项目,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学生经历工程实践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工程实践能力。
&&&&据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郭权介绍,过去的教学模式更多是单个知识点的一一传授,系统性不强,TOPCARES-CDIO模式则是用一个工程项目串起各个知识点,让学生通过项目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将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践融合到一起。郭权强调,为了紧密贴合产业实际需求,TOPCARES-CDIO模式下的教学项目几乎全部是企业的一线项目,在进行了必要的教学化处理后,就放手让学生去操作。
&&&&TOPCARES-CDIO的项目有4级,其中,一级项目(基石项目及压顶石项目)是指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综合项目;二级项目是指基于多门课程、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能力要求的课程群项目;三级项目是指为增强单门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而设的课程项目;四级项目是指基于1门课程的两个以上单元(模块)能力要求的项目。而不同级别的项目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涵盖学生专业要求的各项能力。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校长温涛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TOPCARES-CDIO项目设计与传统项目设计的最大差别在于‘一体化’。如同盖一座大楼,不同的项目就像基石、支柱、压顶石,这些项目会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高质量地做完所有的项目就意味着整座大楼的完工,意味着可以为学生贴上‘准工程师’的标签。”
&&&&大一学生一入学,老师会通过“项目导引”让学生了解经过大学4年学习后,自己将具备怎样的能力,能开发出什么样的实用软件,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让大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升,体会学习的乐趣。
&&&&在这种一体化、导向式的教学模式下,过去一些学生认为无聊的基础课也变得有趣起来。该校计算机系大二学生刘慧超说,他们现在正在上操作系统课,自己在其他高校的同学都反映这门课程很枯燥,但他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却学得津津有味,因为“可以边学边用”,不是纯粹地学理论知识。“高中同学经常打电话问我操作系统的编程问题,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除此之外,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教材建设也实行了一体化,即由教师结合项目的要点和难点自己开发,系里统筹,最终搭建起整个课程体系。“过去,一般是三四年修订一次教材。在TOPCARES-CDIO模式下,因为要紧贴工程实践,我们每年都要修订一次教材。”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孙伟说。
&&&&质量监控体系为教改保驾护航
&&&&作为国内率先引进CDIO教学理念的高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项目设计、教材建设等方面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全部需要依靠自己摸索。那么,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如何保证教学改革取得成功,从而确保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
&&&&早在实施教改前的2006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就设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该部部长董玮说:“学校大部分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都放在教务处,而我们独立出来,体现了我们学校对于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我们这个部门的职责就是对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保障并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客观评价,质量保障线和教学运行线就是‘同根同源,相辅相承’的关系。”
&&&&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仅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教学质量管理整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环。在学校层面,除了校长外,该校专门设置了主管教学质量的副校长。在基层教学单位,学校在各系部、各专业教育团队中均设置了质量工作实施小组,负责各系部的教育质量评估与改善。
&&&&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该校实施了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写、考核评价等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校长温涛介绍说,要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首先要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应用性、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自己首先要能够胜任项目研发,并利用假期深入企业实践。学校重视从产业一线引进高级研发人才,同时要求教师要有国际化视野。未来5年内,要有三成以上的教师能用英语授课。
&&&&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从4个不同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估。这4个评价角度分别是:学生评价,所有学生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网上评价,评价指标共20个;专家评价,相当于教学督导,由该校教学质量监控委员通过听课进行评价;同行评价,主要是同一个专业教育团队中的老师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教学单位评价,是由各系部领导或专业团队主任,根据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听课记录进行评价。
&&&&在教材编写方面,任何一本教材的成形,都要经过“专业教育管理团队-教学系部-学校”三级论证流程,并经过三级组织机构的审核,通过校级答辩后的教材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教学质量管理的目的不是对教师进行监控和评价,而是要让质量成为教师自觉遵守的一种习惯,不论做什么事,想的不仅是如何完成这件事,而且要想着怎样才能按照质量标准和要求完成好任务。”谈及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愿景,董玮充满了信心。
&&&&(苍一粟)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您的位置:&
合肥师范学院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合肥师范学院2007年改建为普通本科以来,紧紧围绕“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保障,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入推进办学转型,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认可度不断提升。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发展 凸显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学校认真研究安徽省《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主动对接、积极适应我省普及15年基础教育和加快电子信息、文化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制定学校《“十二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明确了“立足应用,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培育特色,提升品质”的专业建设思路,加快专业布局调整,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积极构建布局结构合理、优势鲜明的专业体系。学校采取“增停扩减”的方式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初步建立了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对部分就业困难、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的专业调减或停止招生;积极论证和申报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加强集群布局,初步形成教师教育类、电子信息类和文化产业类3个专业群。目前,学校有本科专业44个,应用型专业比例达75%,初步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能力导向学校紧紧围绕“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明确了“三新三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面向基础教育一线,培养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和“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的新型师资;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备“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和“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的应用人才。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召开了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了“一个全程、两方合作培养、三线协调育人”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学生能力培养全程化为主线,实行校企(地)两方合作培养,促进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拓展教育体系三线协同育人,有效的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育人模式,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围绕“三新三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和分析,邀请行(企)业专家来校论证和指导,全面制(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能力导向、注重应用”的应用性课程体系,以行业和岗位群技能标准为基础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以实验、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为主要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邀请专家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召开以“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题的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整体规划和建设实践教学工作,结合专业特点,将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配置,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由简单到复杂、由验证到应用、由单一到综合、由一般到创新,循序渐进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融通,课内育人和课外育人相互融通,突出体现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的协调性。重构课程体系 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步改革学校制定《“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召开“深化课程改革、推进课程建设”为主题的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课程建设思路,积极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平台,设置通识必修、通识选修、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专业实践、校园文化与实践、创新创业与学术科技等课程模块,将行业需求课程植入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网络课程建设学校大力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实施“教师全员课改计划”、“ 合格课程建设计划”和“重点课程建设计划”,全面推进课程内涵建设和改革,目前已分批建设和验收合格课程343门,立项建设教改示范课程、专业新课程等17门,专业核心课程21门,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12门;立足更新,建立省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项目19门;重视素质拓展,建设教师教育、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体育4个板块的通识选修课程385门,每学期平均开设通识选修课程60门。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研修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聚焦、实践取向、合作育人”的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大力实施“行知计划”,推进教师深入企业(基础教育)一线见习服务,了解行业发展,提高实践指导能力,近两年有555名教师深入企业和基础教育一线,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学校以省级“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创新实验区”为平台,举办卓越教师试点班,探索优质师资培养路径;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普通话》分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针对性;试点进行网络辅导答疑和网络模式课程考核,积极推进课程网络建设,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拓宽教学途径。目前,已有网络平台辅导课程122门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案例42门,省级立项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育人学校注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全面加强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确立“推进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深度合作”、“提高与合肥市及安徽省电子信息类、文化产业类行业密切合作”两个建设重点;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校内外专家、企事业人士组成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领导和指导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开展;制定《加强和改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意见》、《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建设方案》,配套出台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将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成效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初步建立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推进机制。与新华发行集团开展校企合作为深化合作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注重打破学校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与合肥市庐阳区、包河区、经开区等建立教师教育合作育人实验区,积极开展“行知计划”和“博士教授企业行”活动,仅2012年即有390名教师走进基础教育和生产管理一线蹲点实践,22名校外技术人员受聘成为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教师承担企业技术研发、项目攻关等横向研究项目,学年立项42项,到账经费124.14万元。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专利15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2项,其中省科学技术奖3项,省教学成果奖14项。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按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化”的建设思路,学校加强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合肥一中、六中等中小学以及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安徽电影集团等省内外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生产基地,与北京幸星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动漫制作实训中心,与中电38所合作共建“魂芯”DSP实验室和PCB、SMT,和安徽徽王集团合作共建蓝莓研发基地及酿酒等生产线。现已建设94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创新中心)。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协同创新是提高质量的灵魂。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有机结合。2012年,学校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与和台湾铭传大学,成立“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促进皖台两地基础教育界的深入交流合作,共享研究与实践成果,该中心是继2011年原省长王三运在铭传大学揭牌成立“安徽教育中心”之后,海峡两岸深化教育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学校还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办学,与美国特洛伊大学联合举办生物科学本科教育,选拔学生去希尔德斯海姆大学、台湾铭传大学进行专业交流与研修。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充分发挥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内涵发展的引领作用,初步构建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了教学管理决策体系、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教学资源管理体系、教学过程管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监测与改进体系等五个子系统;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组建校、院(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目前,共有校督导团专家19名,院(系部)教学质量管理小组成员66人;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实行教研室质量管理员自查,院(系部)教学质量管理小组检查,校督导团督查的三级联动体制,形成了以二级单位内部自查为主,学校督查为辅,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的三级教学质量保障闭环系统。校领导深入课堂检查教学质量为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发挥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加强了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目前学生教学信息员达到270名,基本覆盖到每个教学班级。2012年以来,学生信息员通过教务管理系统、信箱、邮箱等多种方式反馈教学信息1400余条,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处向教学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发放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及整改反馈通知单169份,并督促及时整改落实。校领导带队到金寨指导产学研合作校内自我评估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开展“三期”教学检查、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秩序、产学研合作基地、实验教学、年度教学评估等专项检查和评估方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整改;学校对职能部门服务教学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并通过召开专题汇报会、专项督促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职能部门服务教学、保障教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校上下形成了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的良好工作机制和氛围。&内涵建设带动了质量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满意度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生源良好。近三年,报考生源逐年增加,高考录取线逐年提升,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均为100%,文科最低录取线高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15分、18分、26分,理科最低录取线高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17分、28分、26分,新生报到率97%、98%、98%。在“挑战杯”上获奖学风优良。近三年学校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飞思卡尔智能汽车、机器人、单片机设计、大学生英语竞赛、创意展演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60人次、省级奖项576人次;2011年和2012年分获“挑战杯”全国银奖和铜奖各一项,学生合唱团获“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银奖两项,获2012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80名学生参与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合作制作的4集爱国主义教育动画宣传片《旗帜》;在2012年全国举重锦标赛上获得3枚金牌、香港国际武术大奖赛中获得4枚金牌。学生和社会满意度高。学校开展常态的满意度调查,从学风建设、教学服务、图书馆服务、后勤服务等六个维度调查学生意见,学生满意率达96.4%;对294家社会用人单位进行了回访,就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在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等8个方面进行调查,94%以上用人单位认为该校毕业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岗位适应性较强,综合素质突出。就业质量好。学校先后5次获评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年获评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3年,本科生就业率为96.05%,就业对口率达到65.95%。近三年,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等媒体多次对该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特约通讯员:刁文彬)
单位新闻点击排行榜
单位新闻发布排行榜
备案号 : 皖ICP备案号
主办单位 :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安徽省教育厅
技术支持 : 安徽省教育厅信息中心
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321号教科大楼 邮政编码 : 230061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加快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嘉应学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会议.doc20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嘉应学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会议资料
加快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嘉 应 学 院
二一一年十月
一:嘉应学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会议方案 1
二:加快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高质量
嘉应学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会议
总体工作方案
一、会议任务和主题
会议的任务是回顾总结学校三年来人才培养工作的成绩,安排部署今后三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时  间:日~11月2日
三、地  点:德龙会堂、国际会议中心、各教学单位会议室
四、主办单位:嘉应学院
五、承办单位:教务处
校长办公室
具体实施方案
一、开幕式安排
(一)时间:日(第七周星期四)下午14:45
(二)地点:德龙会堂
(三)主持人:党委书记丘小宏
(四)参加对象:校本部中层以上干部、全体教师,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学生处、财务处、外事处科级以上干部,梅师分院和医学院中层以上干部和副高以上教师
(五)主要文件:
1.嘉应学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会议方案
2.《加快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高质量 10月14日
(星期五) 8:00-20:00 报到、办理住宿、领取资料等 张晨处长 校长办
教务处 迎宾馆
(星期六) 8:30-11:30 研讨 刘明贵
副校长 学校领导
会议代表 德龙会堂
一号会议室
14:30-17:00 交流学习
(星期日) 8:30-11:30 交流学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重点推荐:
热点项目:
当前位置: >> &教育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设计导向
教育思想探析
来源: 发布时间: 编辑:xwzx2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李振富&&王琪
摘要: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为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探析了设计导向教育思想的内涵和起源,并从成功实践中找到了规律性内容,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最后提出了教育必须反对被动的适应,而必须主动地参与到发展设计之中。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设计导向&教育思想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人类社会走向知识社会的进程中,基于技术进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性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面对挑战并如何发现挑战所蕴含的机遇,本文通过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研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一、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的内涵
所谓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其基本含义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这意味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不能简单地适应技术的发展及职业工作任务一时的要求,必须更多地关注工作、技术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但职业工作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设计这三者却是相对独立的三极,其某一极的存在形式并不完全由其他两极决定。这意味着,观察的视野将从教育的效果转向工作和技术的设计,需要关注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对工作和技术的设计所蕴含的重大意义〔1〕。
对此,著名的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劳耐尔教授把技术、劳动组织和教育三者的辩证关系看作设计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关注的中心,如图1所示〔2〕。
图1&技术发展、劳动组织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上述辩证关系说明,不能根据现有的生产技术以及与之相应的劳动组织方式简单地确定技术工人的工作内容,并由此确定技术工人的资格和培训课程。但是,这却恰恰是经典的资格研究和课程开发中最常见的现象。在生产技术、劳动组织和工作岗位的设计中,新设备新技术的性能固然非常重要,而多元文化取向的教育对社会愿景也产生影响,这就创造了技术发展的可能性。由此,新技术的设计就要有意识地关注劳动者的能力。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则应成为技术、劳动和教育复杂的三极关系中的独立变量。有意识地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劳动组织、工作内容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就成为设计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的重要内涵。
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应把学生仅仅视为未来的劳动者,而应视其为技术设计的潜在参与者。从学生自身的利益来看,这可能是矛盾的: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实现了自动化,就会对其未来的就业岗位产生威胁,但作为消费者也可能因此而消费更便宜的商品。这意味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必须关注个人与社会之间,亦即个人前景与社会前景之间的复杂的辩证关系。
显然,在确定技术发展的能力时,不同的利益集团(如资方和劳方)的权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技术的设计实际上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这就既为一般意义上的、又为特殊意义上的技术教育,即职业的技术教育,拓展了广阔空间。人们不仅会更现实地去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功利性的任务,而且会更理性地去追求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教育性要求。
二、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劳耐尔教授和英国学者考波特领导的,由工程学家、社会学家、工业心理学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家组成的多国科研小组,在当时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资助下,执行“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大型研究与发展项目,目的是探索和开发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以有效地发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并实现生产的人性化,使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不再处于从属地位。这对当时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以技术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制造方案具有革命性的意义。1988年,该项目的研究报告《对技术和工作的社会设计:以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由著名的英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该报告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培养具有参与设计工作和技术的能力”,其所凸现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导向”思想,对社会学界、应用型人才培养界、工程技术界以及西欧社会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是在这一时期的1984年,德国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通过了关于“人与技术——受社会约束的技术设计”的一揽子发展纲要钆在该纲要框架内,劳耐尔领导下的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与汉堡大学合作,开展了题为“2000年的职业”的系列研究项目,旨在以“设计导向"思想为基础确定现代职业的职业内容。德国联邦议院调查委员会发表的《未来的教育政策—2000年的教育》报告,强调“设计的意愿”和“设计能力”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基本要素。
近年来,设计导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流指导思想,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20世纪末,劳耐尔针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技术决定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提出将“设计劳动和技术的发展"作为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回溯这一思想的产生过程,可以梳理出涉及工业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五条理论线索。这五条理论线索涉及:
·工业社会学理论;
·经典教育学理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理论;
·行动学习理论;
·心理学理论。
这五条理论线索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的五条理论线索
(1)工业社会学理论
以著名社会学家凯恩和舒曼为代表的工业社会学家,在“工业劳动和工作意识”研究基础上进行的职业资格研究,其一,自动化技术的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简单辅助劳动被自动化设备取代,在小批量生产和预防性维修方面,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取决于“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就地’接受过高水平培训”的技术工人团队,高智能的工作又重新返回到了生产领域。其二,扁平化生产模式的普遍采用,以精益生产为突出代表的劳动组织变革已经显示,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的劳动组织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这表明在劳动与技术的关系中,技术可能被劳动组织所左右,就是说,它是可以被设计的。这些成果对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对设计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产生了特殊影响。这是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产生的第一条理论线索。
(2)经典教育学理论背景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的研究,历史上总是围绕着与过程有关和与过程无关的资格进行的。凯恩和舒曼对资格就具体地描写为技术智慧、技术敏感性、感知性、灵活性与责任感等,这为关键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奠定了基础。凯兴斯泰纳和施普朗格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看作“对人的教育的人口”,施普朗格关于普通的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是紧随其后的最重要的教育阶段,以及普通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且是在其接受全部教育历程中得到的理念,是重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统治地位不可放弃的基础〔3〕。然而,从劳动者主体的观点出发,怎样把与工作过程有关的和无关的资格联系起来并从中得出个性化的职业资格要求,却一直未能成为工业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因此,前述工业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的贡献是积极的。
(3)职业教育理论背景
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必须既要关注它的功利性又要关注它的教育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就必须确定自己的科学方向,甚至应深化为某种科学。这一思想对德国乃至世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理论上,它为后来的职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实践上,它为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传统意义的普通教育的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劳耐尔制定的“电气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不仅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开发的经典案例,而且对在理论上确定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4〕。
(4)行动学习理论背景
企业工作任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巨大影响,但是与专业能力相比被认为是次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其重要性却被严重低估。工作过程知识不仅对高要求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工作和技术的设计”这一教育目标的确立,都有着重要意义。由此引出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产生的第四条理论线索,即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行动学习”方案〔6〕。
行动导向学习同样起源于改革教育学理论。所谓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通过主动和整体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统一的学习方式。这里,行动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可从多种可能的行动方式中选择自己的方式;学生在行动前可对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预测并通过有计划的行动,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影响行动的后果。
(5)心理学理论背景
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产生的第五条理论线索是学习心理学的两个经典理论。
其一,是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平衡理论。皮亚杰强调应在一种积极的平衡过程中促进行动和思维的相互发展。他认为,思维是内化的行动。尽管较高级的思维能够脱离具体行动的制约而发展,但其仍必须通过具体的行动过程进行相应的自我调节,并由此变得更有可实现性。
其二,是所谓“理解性认识”理论。应用型人才培养学者霍尔茨坎普根据心理学家维高茨基和列昂耶夫开发并由加尔培林应用于教育学上的这一理论,提出了“理解性认识"的概念〔5〕,它从历史形成的角度,对社会现实(特别是技术和劳动)的思维重构进行研究,指出了构成工作过程要素的职业活动与职业活动产品使用价值的意义。霍尔茨坎普提出个体的思想意识是通过人的具体活动促成的,并因此带有社会历史的烙印。这样,学习作为对社会现实的“透彻理解",就意味着必须视技术为社会劳动的结果、手段和条件,而在这里个性发展与主体个人的、自主的积极性紧密相关。
这些理论为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启示。基于此,劳耐尔提出应辩证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在外延上相互依存,在内涵上彼此相通〔6〕。
四、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的实践
设计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对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学和职业科学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实践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开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法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是劳耐尔教授从五个维度对技术教育的理解:一是工艺的维度,它是关于技术的结构、功能与构成的学说;二是历史形成的维度,它是关于技术作为历史过程陈述的学说;三是使用价值的维度,它是关于技术及其应用物化的目标和价值的学说;四是社会工作的维度,它是关于技术作为社会工作的结果、手段与条件的学说;五是生态的维度,它是关于技术作为生态循环要素的学说。
另外,基于设计导向思想教育实践如下所述:(1)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方面,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应该使劳动者尽可能自主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2)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法方面,高等学校开始把设计导向的教学置于中心地位,尽管学校存在各种不同的职业专业方向,但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寻求为完成共同工作任务所做出各种抉择的可能性;(3)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普通教育等值方面,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等学校入学资格"的典型试验中得以体现〔7〕;(4)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方面,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发展到对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和企业组织的设计,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工作和技术产生影响,从而强化了与企业紧密合作的深度;(5)在学习化社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设计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尽可能利用并促进劳动者和求职者的能力以发挥其潜能的思想,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创新社会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的前景展望
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世界范围内极端的技术决定论思想又重新主宰了大众媒体和公众讨论。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竞争逐渐取代“提供有益的产品”和“从事有意义的劳动”〔8〕,成为决定成败甚至一切的标准。由于技术决定论和不受任何责任约束的技术进步的思想盛行,一切在技术上可行的或可能可行的东西,甚至包括那些涉及重要伦理问题的生态技术和克隆技术,都被冠以社会进步的标志。最典型的观点就是认为国际互联网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劳动状况,会导致产生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有人认为,“商业到商业”的信息交流,也就是供货商与服务业企业间的信息交换,必定会推进“旧经济”的改革和合理化进程。还有人认为,与电子商务联系在一起的发送贸易,即“从贸易到消费”,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根本的变化〔9〕。
毫无疑问,技术越来越多地把专业知识融于自身,但问题在于:人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互联网中的信息变成主观上有用的知识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来说,如何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满足多数从业者的提高素质的要求,如何尽量使更多人有能力在有计划地边学习边工作的情况下,参与设计一种具有积极价值取向的技术呢?
为此,需要重新树立起一种坚定的政治信念来对劳动和技术进行设计,使人们能够更强有力地支配其生活和工作环境,并参与促成社会向着积极的方向改变。
面对着这新一轮的挑战,劳耐尔创立的设计导向的、批判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想,将能够为实现上述目标做出贡献,因而也就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让尽量多的人能够积极地影响工作、技术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愿望。前景是:教育必须反对被动的适应,而必须主动地参与到发展设计之中〔10〕。
〔〕:.:,/,.:,...,,.
〔〕赵志群.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培训学习新概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
〔〕,.:,,:,./,..:,...,,.
〔〕,.:...
〔〕施余兵.完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C].北京:高教会高职研究会论文集2010,149-153.
〔〕,.:.,
〔〕徐理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12-13.
〔〕,.:,,:,。/,..:,...,,.
〔〕胡恩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5—88.
〔〕吴岩.我国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政策背景与发展过[J].北京:职业技术研究,2009(6):20-25.
作者简介:&李振富(1956.10--),男,硕士,教授,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王琪&(1966.05--),女,学士,工程师,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服务区域经济是独立学院
实现充分就业的突破口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赵秉真&张伟&雷骥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第八条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的短线专业。”该文件从宏观层面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了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是独立学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也是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在千帆竞发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仅要以人为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培养目标定位必须要体现培养的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体现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和申办学校的办学优势,并在所为的领域形成鲜明的特色。
&&&一、找准定位,抓住机遇。独立学院总体的发展定位至关重要,定位不准确就会迷失自我。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不能脱离赖以生长的地方区域环境。发展观念和办学理念的创新、办学质量和教育资源的追求卓越、人才队伍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协调推进、学科建设等等都必须和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因此,确立独立学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知识较扎实,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和模式,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核心。
独立学院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区域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自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思想,大力开展地方区域经济科技研究,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只有从发展地方区域经济,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培养所缺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独立学院才能拥有自身的存在意义。立足于本地区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就是在充分考虑市场化条件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中长期需求,利用独立学院相对灵活的办学机制,设置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专业。特别是要根据地方经济特点,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近年来一些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特色人才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经验。由于这些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面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当地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符合“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要求,因此,所培养学生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其特点表现在,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与专科(高职)学生相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的理论能力。也正由于这些独立学院的培养模式新、机制活、定位准、毕业生质量好,所以,其就业情况和就业率甚至好过一般普通高校。
二、充分发扬母体院校专业优势,&办出特色。独立学院要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于增强学校的独特性差异,并把这种差异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能力。对独立学院自身而言,为区域经济服务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在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的过程中,在解决区域科技课题的问题时,可以了解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水平,使办学特色得以彰显,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在服务中加强了与地方社会、经济部门的联系,能够得到地方党政及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使培养的人才能够用得上、留得住。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正确选定学科建设战略&,避免与其他学校在强势、特色学科的培育和竞争中直接交锋&,发挥好比较优势的地位。从而实现教学研究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进而不断推动独立学院的发展。
同时,除了要发挥母体院校的专业优势外,还要与母体院校培养目标“错开定位”。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应用学科,&扬长避短,正确评估学院的学科建设总体能力,权衡各个相关层面的优势&,确定学科建设的优先级,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增强自身的学科特色及核心竞争力,以学科特色促进充分就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发展能力的问题,已引起众多独立学院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办出特色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已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认同。 &&三、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变生源集中的劣势为优势。当前市场竞争机制已进入了高等教育领域,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智力支持是独立学院最基本的任务,也是办好独立学院的落脚点和生长点。独立学院的发展除了必须要争取地方党政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外,还要依赖于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信誉。通过各方的合作,调动学院和社会双方的积极性,才能拓展独立学院的发展空间。而独立学院能否赢得这一切,取决于是否能够富有成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使之快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解决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为地方区域教育发展服务,提高当地的教学水平和教育培养规格的适应性,把当地的人培养成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近年来,独立学院的招生基本上以学院所在地的生源为主,基本符合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由此而带来的是毕业生生源相对集中,在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人才培养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人才需求还未能够完全对接的前提下,这种毕业生生源相对过于集中的情况,势必给目前的就业工作带来困难和挑战。那么,如何使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毕业生生源相对集中的劣势,转变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实用人才的优势,是值得独立学院就业工作部门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首先,我们对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界定进行了新的思考。区域性地方高校的独立学院&,是根据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创办的。因此,独立学院的价值也应在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中而展示&,它的发展也应在为地方区域服务中而推进。但是,我们认为不宜狭隘地理解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概念。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不仅仅局限于服务高校所在地的地方区域经济,同时也应服务于学生生源地所在的地方区域经济。以我校为例,我校是全国招生,毕业生毕业后的主要工作地域是回到生源所在地。我们必须要考虑学生生源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能力要求,特别是生源相对集中地域的人才需求,只有为广义的地方区域经济服务,才是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
为此,我院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地方经济竞争力为目标的办学方针。从2008年开始,学院组织部分专家和就业工作一线的人员到我校生源相对集中的省份、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分别走访了山西、陕西、江苏、浙江、黑龙江、广西、广东、天津等地。一方面,走进人才市场了解当地人才需求状况;另一方面,走访和我院专业相关的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当地的人才需求规格、毕业生接收基本技能要求等进行深入了解和对接。并和当地相关的企业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实行了通过实习让用人单位了解学院人才培养情况,通过实习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以带动就业的实习--就业直通车模式。这些举措不仅加强了学院就业基地的建设,也架起了校内教育与社会需求沟通的桥梁。近几年来,我院就业工作一直紧跟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刻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理念,拓展就业市场,基本实现了就业层次多样化,就业领域宽泛化,为我院就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我院秉承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毕业生要为社会需求的各岗位层次服务。这不是一句套话,而是实实落实在了教学管理和专业设置中。学院的教学基本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宽厚基础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就业市场要靠自己创品牌打拼,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特别是实行了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了让毕业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求职定位,不在一线城市与优质生源毕业生“打拼”,学院动员教师、校友、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参与就业工作,给毕业生提供充足而准确的就业信息。努力拓展二、三线城市就业市场,这些城市不仅涵盖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发展中城市,还包括广东、广西的二、三线城市。依托于当地的企业和政要部门,建立起有形人才市场(专场招聘会等)与无形人才市场(就业信息网、网上招聘会)相结合的新格局。此外,还在当地加强就业基地建设,以带动就业。派专职人员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与,开展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同时,在进行人才市场调研和进企业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到地方(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量相当大。而目前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关注,是否应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了。
四、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注重就业理念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由于独立学院的学费收缴较高,学生的家境一般经济条件都好于普通高校,因此,学生的求职期望值也较高。很多独立学院的毕业生都存在毕业时就希望到社会上寻求到自我理想的工作岗位,否则情愿“有业不就”“等、靠”的就业观念和现象。为了尽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必须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在这方面我院的做法是根据教育部【2007】7号文件的要求,&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到学院的教学计划中,实行了贯穿大学四个学年,2学分,38学时的教学安排。一方面,积极为学生提供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在全面提升毕业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对毕业生择业观念、就业观念的转变。在学生进入学院以后,就以入学教育为契机,教育学生做到树立学习为就业的思想意识。大一、大二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找准就业定位;大三以整体就业形势及专业就业状况和专业就业拓展领域、所需能力为重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所应具备的创业知识和就业能力;大四以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毕业教育为主体,加强就业政策、求职策略和面试实训等的个性化指导。以上的做法使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帮助学生从就业--择业--职业--创业--事业的角度,找寻到自身的求职定位和发展定位。就业指导以个性化指导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对面辅导与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力争不流于形式。
不可否认,由于传统观念及目前就业形式的双重压力,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面临着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本土化和实用性的研究和探讨,使其更适合独立学院毕业生的需求,是就业指导课程具有实效性的关键所在。由于笔者能力所限,这方面的探讨还在进行中,希望得到同仁的不吝赐教。
诚然,独立学院现实发展中一些根本性问题需要依靠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来逐步解决,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独立学院也不例外。学生的就业状况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和需求,也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独立学院应在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特色化,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无论从办学的专业和特色,还是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的领域都应该更具个性化。
作者简介:
赵秉真:副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张&&伟: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干事
雷&&骥: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干事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山西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厅|||甘肃省教育厅|
||||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湖北省民办教育协会|||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
||||新华网教育频道|||大学杂志社|
||江苏省民办教育协会||
||||黄河科技学院|||潇湘职业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更多
||||出出国|||华人信息门户网|||中国招生考试网|||233考试大|||山东招生网|||思途校园|||IMHR人力资源|||朗训少儿英语|||阳光高等教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才培养及提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