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得出水波是横波还是纵波和纵波在通过莫霍界面后速度加快?

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都明显下降
B.都明显增加
C_百度知道
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都明显下降
B.都明显增加
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都明显下降
B.都明显增加
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提问者采纳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波速比横波快。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都明显增加。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可以通过固、气体、液
本题考查地震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 S波、P波都明显增加B. 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C. S波、P波都完全消失D. 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iuHR51BC13
A、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故正确;B、由于莫霍界面以下为岩石圈的一部分为固体,所以横波不会消失,横波和纵波传播都明显增加,故不符合题意;C、莫霍界面以下为岩石圈的一部分为固体,所以无论是横波还是纵波都不可能消失,故不符合题意;D、纵波可以通过液体、固体和气体,所以纵波不可能消失,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迅速下降.
本题考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要清楚地震波在通过两个分界面是波速的变化情况.通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扫描下载二维码人类是如何知道地幔、地核的组成的?
目前人类钻的最深的井,位于俄罗斯科拉半岛,深度10000多米,地壳平均厚度17000米,其中大陆部分平均厚度33000米。人类通过什么手段得知地幔、地核的构成的?仅仅是通过熔岩还是其他方法呢?
按投票排序
知乎首答,科学和历史总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日凌晨5点12分左右,美国旧金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5到6千,经济损失将近1亿美元。对米国人民来说,这算是历史上的最大灾难之一。(虽然放到全世界不见得如此)正所谓天灾和人祸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催化剂。。。。但是,咱先把米国放到一边。在遥远的克罗地亚一个不知名的大学里,有个天才气象学及地震学家叫安德里亚 莫霍洛维奇:他知道旧金山发生地震后就想了很多。他在克罗地亚国内建了些地震台,想观测一些地震事件。说来也巧,就在日,克罗地亚国内就发生了地震。他拿到地震数据之后尝试着用地震波的走时来计算地下岩石的地震波传播速度,他也是(据我所知)第一个做这样的计算的人。他的计算结果表明,地下54公里处左右,岩石的纵波和横波速度有一个明显的、突然的增高。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地壳和地幔的边界。今天我们知道,那54公里是他呆的地方地壳的大概深度,地球上其它地方地壳的深度变化是很大的 (例如海洋上基本都在10公里以内),但是研究壳幔边界的方法还是基本上沿用莫霍洛维奇的套路。为了纪念他的发现,我们亲切的称这个地壳地幔边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界面,简称莫霍面。 从此,人类知道了跟自己脚下硬硬的岩石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就是个薄薄的皮,这之下的东西不一样,我们叫它地幔。至此,人类就知道这下面东西不一样,具体怎么不一样,还没人敢说。但是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知道地幔的构成很均匀,都是超基性岩石 (基本上都是纯橄岩)。怎么知道的呢?我们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放到后面再说。。。然后我们来说地震后的米国。米国不少知名大学的学者从此发粪涂墙,投身地震研究领域,其中就包括加州理工的哈利伍德和宾诺古登堡。伍德入行早一点,主要献身于地震仪器的研究。这些仪器在全世界很快得到应用,地震监测和记录从此蓬勃发展,这为之后古登堡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这个就是古登堡:比莫霍洛维奇高端一点,他用到了全世界的地震数据。然后,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比莫霍洛维奇高端一点,他用到了全世界的地震数据。然后,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这称作这称作纵波和横波的阴影带。具体说就是,以震中为0度,离开震中110°至140°观测不到直达纵波,110°以上都观测不到直达横波。举个栗子,就比如北极附近发生了个大地震,北美、天朝、欧洲都能测到纵横波的直达,但是,澳大利亚全国基本上都观测不到这次地震的直达纵波和横波,南极大陆上却能观测到直达的纵波,确不能观测到直达横波。想想,对于当时的人,他们不知道地球还有个地核,只知道地壳之下是地幔。而如果地壳下全是地幔的话,全世界哪里都应该观测的到这个地震。他们会说:好奇怪啊!为什么啊!古登堡就说了:因为有液态地核的存在。纵波是被低速度的液态地核折射出的阴影带,横波就是被直接挡住了,因为横波在液体内无法传播。这之后就有好多人投身在这地核和地幔的研究上,其中就包括丹麦女地球物理学家,英厄莱曼(她也是所谓软流圈的发现者):进一步研究就是根据全世界地震台的数据算地下岩石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听起来跟前面莫霍老爷爷干的事情差不多 (实际上有些区别,避免大家看睡着,这里就不多说)。但是莫霍老爷爷只有自己国家小小克罗地亚的资料,莱曼有了全世界的资料,所以他能算出整个地球的速度。她的结果差不多就张这个样子:进一步研究就是根据全世界地震台的数据算地下岩石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听起来跟前面莫霍老爷爷干的事情差不多 (实际上有些区别,避免大家看睡着,这里就不多说)。但是莫霍老爷爷只有自己国家小小克罗地亚的资料,莱曼有了全世界的资料,所以他能算出整个地球的速度。她的结果差不多就张这个样子:2000公里之下这个地方,纵波速度一下降了5-6千米每秒,横波速度没了!这就完全说明了古登堡的假设,有液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外核。地幔和外核的边界,后来也被命名为古登堡不连续界面。但是莱曼没停下,又再往下看了看。咦,4000公里之下的这个地方,横波速度又不是0了,纵波速度也增加了,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又变成固体了,这就叫内核。但是好多看客在这里质疑:你妹的,你说外面呢一层液体把固体包住了的,横波进不去,你咋搞出的横波速度?坑爹呢?有个东西叫转换波,似乎跟今天的问题差的有点远,就不说了。。。。但是,总的来说,上面这张图一出,标志着人类基本认识了地球的内部分层。题主看到这里应该抓狂了:我问的是组成!!!别急,人就是先认识到分层,再考虑组成的。知道了分层,组成实际上就简单多了。之后就有另一个人登场了:图佐威尔逊(答主校友,他一生的成就简直太多,不一一说了,我们总结他一般都说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奠基人。而且学地质的同学们应该都听说过以他名字命名的”威尔逊旋回“。)图佐威尔逊(答主校友,他一生的成就简直太多,不一一说了,我们总结他一般都说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奠基人。而且学地质的同学们应该都听说过以他名字命名的”威尔逊旋回“。)我们还是把回答集中到题主的问题上来。我们知道了有地幔这么个东西,(如题主说)但是给地球打洞我们人类连地壳上最薄的洋壳都打不穿,怎么才能亲密接触到地幔呢?威尔逊于1963年说了:地幔它自己会跑到地表来的。那些地幔涌出(这个词最形象)到地表来的地方,叫热点,就是很热很热的点,有很多温泉呢种。穿过地壳,涌出地表的地幔学名称为地幔柱。我们常常能听到的地幔柱热点的地方有冰岛,米国夏威夷,米国黄石等等。想要知道地幔组成,去这些热点看石头就行了。另外,大洋中脊也是地幔出现在地表的地方,不是太容易进去,所以这里不多说。经过对全球几十个热点的岩石的研究,结合地震波的速度数据,人类认识地幔应该是在不停地塑性对流中,使得其组成比较单一,基本上是超基性的纯橄岩。那么地核呢?人都说,地核基本上是铁镍合金构成的。人见过吗?答案是:没有。那是怎么知道的呢?答案是:猜的。猜的。猜的。猜的。猜的。。。。(吐血。。。。。)人类无法直接观测地核,现在对地核的认识来自于对宇宙其它天体(比如陨石)的认识,以及地球物理化学性质的推算。那这不是坑爹吗?有点,但是没办法。最后,请各位指正%%%%%%%%%%华丽丽的分割线%%%%%%%%%%%%%%第一次发也不知道图挂了。。。。这里补上。。。。请大家见谅哈
前面有答主介绍了地壳、地幔、地核之间的界面是如何发现的,我就来介绍下地壳和地幔的组成是如何确定的吧。我们在地表看到的岩石,都属于地壳物质。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地球深部的物质,但是可以测定各种岩石中弹性波的传递速度,并将之与地震波通过地壳和地幔时的传播速度进行比较,从而推断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从洋底取到的最常见的岩石是玄武岩。玄武岩是一种由火山熔岩固结而成的岩石,化学组成富铁富镁,属于镁铁质岩石。因为熔岩喷出海底很快发生冷却,故组成玄武岩的矿物都非常细,一般小于1mm。如果同样地熔岩在海底以下一两公里处的裂缝中慢慢凝结,其晶粒就可以长到几毫米。这种缓慢冷却形成的岩石,虽然成分和玄武岩一样,但是晶体结构却完全不一样,地质学上称为辉长岩。由于穿过洋壳的地震波速和玄武岩或辉长岩中测得的弹性波速度基本一致,地质学家就认为海洋地壳是由这类岩石组成的。陆壳又有所不同,沉积层下最常见的岩石是花岗岩和片麻岩,但陆壳深部也是镁铁质的岩石。地壳的岩石可以直接取心测试,但是地幔的组成物质又该如何确定呢?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地球科学家对于莫霍面以下的地幔究竟是何种岩石众说纷纭。能够传递弹性波而且具有更高波速的地幔岩石,肯定不是玄武岩或者辉长岩。当时,地质学界对此的认识分为两派。一派是认为地壳运动方向始终是垂直的“固定论”者,他们推测地幔的成分是化学成分与玄武岩相同,但矿物密度更大的榴辉岩;另一派是倡导地壳水平运动不可忽略的少数“活动论”者(比如魏格纳),他们倾向于是含硅、铝、钙较低,含氧化镁较高,密度也更大的橄榄岩。这两种岩石对地震波传播而言,效果是基本一样的。所以光靠弹性波的速度这一参数是无法确定地幔的组成的。那怎么办呢?自然地,人们想到用传统的钻探手段来验证。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莫霍孔(Mohole)计划。计划简单粗暴,就是打一个深孔直达地幔,取出一个岩心看看莫霍面以下究竟是什么岩石。在陆地上,莫霍面深30~50 km,要打穿是不可能的了;但洋底的莫霍面就要浅的多。如果把钻孔放在深海底,钻5km就能穿过洋壳进入地幔。莫霍孔计划由美国多学科研究会(AMSOC)提议,经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批准,上报国会申请财政拨款。那时,“阿波罗”登月计划还没启动,科研资金充裕,再加上听说苏联也要搞,计划很快就审核通过。在日,美国自然基金会与洛杉矶的环球海洋勘探公司签约,决定改装CUSS-I 钻探船,并定于1961年初进行第一次钻探。在钻探之前还有两个技术难题要解决。一是如何把解决深海上抛锚的钻探船只随海浪飘动不固定的问题;二是深海下如何更换钻头并重返原孔。有了资金,这些都不是问题。很快,这些地球科学家们就发明了动力定位系统和返孔钻进装置完美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动力定位系统就是在钻探船的前后左右装4个马达作为侧向推进器。钻探船到达预定地点后,就从甲板上丢一个信号装置到海底。在海底的信号装置是固定的,该装置不断发出信号,船上的计算机根据信号确认船体是否漂移,并根据数据自动校正发生的偏移。这样就能将偏移控制在方圆50m的范围内。解决了水平漂移,工程人员又设计了一套像可以吸收上下振动的“缓冲钻杆”消除了上下颠簸的问题。返孔钻进装置包括一个高分辨率的扫描声呐系统,一个直径5m的返孔锥和一套钻杆定位系统。返孔锥固定在海底,钻头进入取出都经过返孔锥。更换钻头时,通过定位系统确定返孔锥位置。到1965年时该计划费用达到了11200万美元,除了取一堆洋壳的样品,却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最后莫霍孔计划只能遗憾地夭折了。但是从莫霍孔计划发展起来的动力定位系统和其他深海钻探技术,为日后的“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铺平了道路。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是不知道地幔的组成。目前,地球科学家们探测地幔物质主要依靠地球物理学和实验矿物学、岩石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对于上地幔,Ringwood通过玄武岩(来自地幔的部分熔融)与橄榄岩(推测是部分熔融的残余)以适当比例混合重建了它的组成。后来的研究中根据火山岩中地幔岩石捕虏体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支持和完善了这个模型。过渡带和下地幔的物质组成,只能通过高温高压实验模拟或者理论计算来进行讨论。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只能靠猜想,在“猜想—证伪—修正或再猜想”的过程中完善我们的认识。另外, 2011年6月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 IODP)先后发布了年未来十年的科学计划和地幔莫霍钻探初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最终版,使得“莫霍孔”计划死而复生,成为未来十年大洋钻探的终极目标。可以想象该计划实现后,将会对莫霍界面以及地幔组成的研究产生重大的意义。
有点偏题,既然题主提到大陆深钻,给大家扒点深钻的趣闻。===================================="目前人类钻的最深的井,位于俄罗斯科拉半岛,深度10000多米"德国人表示不服,骄傲的德国人严重声明:地球上最深的洞在德国。德国人说,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长度11000米,但实际深度只有七八千米(因为不直);德国人打9000米的KTB深钻时,研发了专门的技术不断修正钻头的方向来保证井是垂直的,所以KTB才是目前大陆最深钻(据介绍德国当年打这个钻带动了很多工业技术的发展,所以使用的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KTB钻头,深度越深用的钻头越来越小,深部压力太大了(看看这个大小,就知道所谓的深钻钻到地狱飞出恶魔的说法多无稽了)钻头,深度越深用的钻头越来越小,深部压力太大了(看看这个大小,就知道所谓的深钻钻到地狱飞出恶魔的说法多无稽了)从钻井取出的岩芯样品从钻井取出的岩芯样品三千多米深处的岩石,还是完整的三千多米深处的岩石,还是完整的六千米的时候,就只能取出渣渣了。六千米的时候,就只能取出渣渣了。为了取出这些渣渣,还专门发明了一种材料静止的时候是像果冻一样的固态,使劲一摇晃就成了液态。这是我在KTB实习的时候最喜欢的玩具。============================================苏联科拉深钻计划源于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太空竞赛蔓延到了地下。美国在1972年至1974年挖了口深9583米的勃尔兹·罗杰斯一号井(按德国人的说法,长9583米)。苏联科拉超深井1966年开始设计,1970年开钻,井深12260米,其中1983年深度已经达到了12000米,年十年时间完成最后的262米。由于经费原因,2008年彻底废弃(有流言,真正的原因是超自然的现象出现。由于钻到了地狱,人们听到了来自地狱的哀号并且有“可怕”的妖魔从井里飞出来。很好奇这么小个洞里能飞出个啥)。前苏联的深钻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并没有为地学发展创造太大的价值。 倒是所有参加科拉计划的人都在莫斯科分到一套房,工作期间月工资相当于大学教授的年薪(真是高福利啊!!!)。德国KTB钻探计划在1977年提出,年完成先导孔施工,年完成主孔施工,主孔深度9101米,横向误差小于12米,该项目共耗费270,000,000欧元。1996年到2001年又在井里安装了地震仪。维护费用太昂贵,现在已经不运行了。KTB现在是一个旅游景点和科普教育基地,我在那里实习的时候,常常看到附近的居民带小孩去参观(再想想我国,心塞啊!!!我国第一台地震仪没有地方愿意接受,扔在南京大学的某个角落里生锈;云南大理的地震试验场只有在与中小学合作搞活动的时候才有人参观,从没有家长主动带小孩去科普)。目前,2008年卡塔尔的阿肖辛油井(12,289米)和2011年俄罗斯的库页岛的Odoptu OP-11井(12,345米)是最“长”的两口井。============================================维基提到中国8世纪就打出了1200米的井,实在难以想象,这个时间应该有误,难道唐朝中国人掌握了外星科技么。19世纪中国人在四川自贡凿了一口深千米的“桑海井”和1200米的“火井王”,是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世界最深井。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提到中国古代深井钻井技术于11世纪前后传入西方,20世纪以前世界上所有的深井基本都是采用中国技术打成的。    我国塔里木盆地的万米深钻不知道怎样了。============================================目前最前沿的应该是美国和日本牵头联合欧洲提出的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该计划由年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年的大洋钻探计划(ODP)发展而来,中国于2004年加入该计划。我国汶川地震以后在震中附近打6000米的深钻。日本东海大地震以后也在海底震中区开展自己的深海钻探计划。============================================有人把在深部记录的噪音编译成音频文件,听起来跟恐怖片似的,类似于深渊恐惧的感觉。有关于深钻的灵异故事流传,例如
补充一下洞石同学地幔柱这东西,不是永远年轻的,有的地幔柱会变老凝固。美国黄石公园火山9000平方公里(上海面积6000㎞?),这么大的火成岩,学名叫:火成岩省。那么问题来了,有现象就得有理论解释,地质学家思来想去觉得地幔柱理论解释最靠谱,因为只有核幔边界涌上来的岩浆才有这个量。所以火成岩省的主体岩石应该就代表地幔岩石还有一种岩石叫金伯利岩,产金刚石的。形成原因就是在高温高压的地幔结晶然后遇到深大断裂快速冲到地表浅层然后冷却,从地幔带上来的不仅是金刚石,还有一些地幔捕虏体,这些地幔捕虏体也可以用来研究地幔物质组成 洋中脊其实也是地幔物质喷出来的,但是洋脊我们釆不了标本怎么办。有种东西叫蛇绿岩套,是形成于洋中脊的东西,分三层,底层就是代表地幔物质,这种东西在一些古代的大陆边缘可以观察到(这些大陆边缘原来在海底,后来沧海桑田变成陆地了)至于地核是铁镍合金这个猜测,①密度,物探做出的资料计算出地核密度,结合地核所处温度压力,算出来大概就是铁镍成分才有这个密度。②地球化学丰度,地球元素含量排名铁氧硅镁硫镍钙铝(这个是综合了上地壳岩石、下地壳岩石、洋壳岩石、地幔物质岩石的地球化学数据得出的,第一个做做岩石分析的是地球化学祖师爷戈尔德斯密特),地球形成初期是一个超级热以至于是液态的球体,当时的温度地球成分均一,然后地球开始降温了,重的元素如铁,就开始往引力大的地心沉下去,然后由于铁最多,所以能形成一个巨大的铁核。③陨石,现在的陨石大致分类是铁陨石(含铁量很高,也就是陨铁啦),石陨石(二氧化硅含量高),石铁陨石,三种陨石一化验发现和地球的岩石组成元素一致,然后就有人认为我们地球的天文时代是由小的陨石撞啊撞拼成大块头星子,然后吸啊吸形成的 。这些陨石以前也是行星,后来炸了碎成陨石(小行星带成因解释之一),这个行星中心部分有个铁核,炸了就形成高铁含量的铁陨石,地球作为陨石的合体,而且演化了46亿年。应该也会有个高铁含量的核心ps:貌似写得不严谨啊,大神们轻点喷————————多谢RTKnight同学的提醒地质学上的东西很多没办法验证,比较前缘的就是岩石学实验室了,它能重现岩浆岩的形成,几百上千度的温度,上万帕斯卡的压力。所以很多理论,没办法用重复实验来验证,这也是地质学被人说不是科学的原因之一,比如很多人都说“大构造胡说八道”的区域地质,包括现在通用的板块漂移、用来补充板块漂移的地幔柱学说、已经淘汰的槽台说,都是理论,用来解释某些现象很合理,条条是道,但是对不对,谁也说不准。只能寻找越来越多证据来支持这个学说,谁也不能做一个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刚性板块去重复板块漂移运动。跑远了,我所提的地幔柱、地幔捕虏体、蛇绿岩套等,很多都是理论。不是定律,不能像质量守恒、动能定理那样严谨
酱油党觉得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我来说说一些自己对这个课题研究手段的理解,完全个人意见,看着玩玩。研究地球内部有两个轴要考虑,一个是距离地表深度,另一个是距离现在的时间。我们人类研究地球内部以及演化的信息来源基本都在(地表附近,此刻时间附近)这个坐标区域(点)附近,却要推知一个二维的(面)地球演化结构模型,难度可想而知。好在大牛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还有早期哲学家们)智慧无穷,给出了很多方法手段可以去探索讨论这个课题。地震学最为直接,因为不同物质状态(固体,液体,固液混合,超高压量子态物质),物质成分和晶体结构都会直接影响地震波传播的速度。所以乍一看通过地震波速度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关于地球内部的结论,例如固体还是液体,晶体结构等等。。。可是真实情况完全不是这么简单,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一直在随时间和深度演化着,内部物质高温高压下如同流体一般在运动着,混合着。哪怕是恒温恒压恒定组成的物质,也会因为内部细微成分分布不同而改变波速。地球化学和矿物物理给出了额外的信息来解释地震学不能解释的那些难点。因为地幔和板块运动,科学家可以采集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岩石样品;因为陨石,我们可以获得地球形成时飘散在太阳系的具有相同组成成分的样品。经过各种定量分析(比如利用同位素判断岩石经历过的熔融过程,利用高温高压试验判断不同物质在地球内部的流变性质),我们得到的信息又多了一些。但是这些研究仍然存在各种局限性,因为在地球的不同区域样品组成会有很大区别,那些共性的特质(组成,结构)有多有少,有必然也有偶然。究竟哪些结论是正确的,哪些是可行的,能被物理化学规律验证的,会有很多争论。地球动力学这时候就会给出更多的信息约束。简单说通过上面得到的信息我们可以构建地球的整体或者局部模型,然后用物理化学定律(比如质量,动量,能量和化学守恒)去观察模型演化,看得到的演化结果是否符合上面所有的信息规律。动力学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正确(大部分都不准确或者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它能证伪通过地震学和地球化学得到的信息给出的一些猜想。最终研究地球内部演化和结构这个课题,变成了各个领域科学家们合作(或对质)证伪的过程。但是因为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的进步,更多信息不断加入,真理越辩越明,就有了现在的地球内部的模型。这不代表我们就得到结论了,比如最近10年高压物理发现的post-perovskite(一种新的物质相变状态,在地幔和外地核交界处最有可能形成)会直接影响已经观测到的密度和波速结论,再比如从地表补货的地球中微子(geo-nutrino,一种极其难捕获的中性粒子,在放射性元素演变时产生),可以直接得到地核的温度构成演化信息。这些新信息的加入让研究地球内部变得越来越细致,也越来越有趣。
有只西瓜,如何判断好坏?不能切开的话,就要拍几下听声音地震的时候就可以判断地球内部结构。月亮也可以用类似方法探测,不过月球地质活动不活跃,只能人工制造月震
这学期教小学六年级科学,刚好有一课在讲这个问题,把课件涉及到问题相关的内容发上来。应该是比较通俗易懂的。(课件非原创,第一次教科学,从专职老师那儿拷过来的,然后自己修改调整了下)
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提到这个: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理论计算推测出在超高压条件下,气体氢有可能被压成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以后,就使人们猜想,在具有极大压力的地核里,也可能存在着金属态的氢。由此,库恩和里特曼提出了金属氢地核说。为了摆脱金属地核说的困难,有些相信氢在地球形成过程中曾起重要作用的学者,便在原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属氢化物地核说。他们指出,不仅在理论上可以设想聚集为地球时大量氢加入,而且客观上也可以观察到这种情况。例如,在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气体中就有许多氢;在冰岛,人们观察到氢气连续地从好几处地方的深部涌出;在地震前后,人们也发现一些活动断层有氢气的逸出。这些客观的证据使他们相信,地球内部仍含有大量的氢。一位苏联地质科学家认为地核是金属氢化物组成的,在高压下金属能够允许氢掺入,掺入的氢体积可以超过金属本身体积的几百到几千倍,不仅形成了金属氢化物,而且在地球的超高压下氢化物又会金属化,成为超高密度和高导电性的金属相,这个问题有80年的历史,在2015年才有了一些结果(参考资料3,注意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2015年大概也就80年……表示碉堡了),随着超高压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观察到了金属氢的转化反应,金属氢由于其高密度,具有很高的储氢能力,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火箭燃料,超导材料,聚变原料等等,金属氢的超导转变温度据计算为200-300K,接近室温,但是因为需要高压,所以它在室温下还不稳定),但是它的稳定性,制备条件,测试环境以及实现大体积高压环境的技术困难都制约着我们对其的进一步了解我们回答地核是什么的时候,也在回答我们是否能还原地核的问题,什么时候我们能制备出一个小型的地核,什么时候我们就能回答这个问题参考资料:1.2. 第一卷:氢3.
想要了解知乎答题手的水平,就看自己专业内的问题,获赞最多的是什么水平就可以了。江湖传言:“大构造胡说八道,小构造吵吵闹闹”
具体地幔地核的组成是什么,现在还是一种猜测,还是假说,因为我们无法直接获取深部地层的样品,最可靠的支撑就是地震波资料,根据地震解释以及陨石的组成,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现在占据主流的看法认为,地球内核和外核。内核可能是固态的,根据地球磁场的资料以及地震波资料,外核应当是液态或准液态的。至于地幔,根据深断裂上涌的岩浆可以获取一点资料,但是上部地幔应当是收到附近地壳以及洋壳消亡带的影响,所以不同地区的样品显示的上地幔物质应当是有差别的。关于地幔物质循环的机制,现在也是有小循环和大循环两种看法的,还有地幔柱学说,我个人感觉地幔柱学说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科技进步与资料的累积,当然优秀的科学家是最重要的,像米兰科维奇、瓦因、威尔逊这些优秀的科学家是地质学进步的重要保证。不过也离不了无数科技工作者的积累,也许我们提出一百个学说只有一个靠点谱,但是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值得的。
地球物理的方法,就是用物理的方法勘探地球内部(地震波,电磁波,重力异常,磁异常啥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波 纵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