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职位级别咨询里VP和Director哪个级别高

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转】真实的投资银行世界(MD&ED&D&SVP&VP&SA&AS&A名词扫盲)
==========================================
现在好多国内券商也采用这样的级别划分(大概8个职级):
Analyst(AN)[分析师]、Associate(AS)[经理]、Senior
Associate(SA)[高级经理]、Vice President(VP)[副总裁]、Senior Vice
President(SVP)[高级副总裁]、Director(总经理、董事、总监)[D]、Executive
Director(执行总经理、执行董事、执行总监)[ED]、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MD]
==========================================
真实的投资银行世界
投资银行定义
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由于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投资银行的界定也显得十分困难。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国际上对投资银行的定义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可以称为投资银行。
  第二种: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
  第三种:把从事证券承销和企业并购的金融机构称为投资银行。
  第四种:仅把在一级市场上承销证券和二级市场交易证券的金融机构称为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现代金融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它区别于其他相关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其一,它属于金融服务业,这是区别一般性咨询、中介服务业的标志;其二,它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其三,它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这是区别其他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标志。
投资银行在中国
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务是从满足证券发行与交易的需要不断发展起来的。从我国的实践看,投资银行业务最初是由商业银行来完成的,商业银行不仅是金融工具的主要发行者,也是掌管金融资产量最大的金融机构。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开放证券流通市场,原有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逐渐被分离出来,各地区先后成立了一大批证券公司,形成了以证券公司为主的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体系。在随后的十余年里,券商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但是,除了专业的证券公司以外,还有一大批业务范围较为宽泛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公司、产权交易与经纪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在从事投资银行的其他业务。
  我国的投资银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国性的,第二种是地区性的,第三种是民营性的。全国性的投资银行又分为两类:其一是以银行系统为背景的证券公司;其二是以国务院直属或国务院各部委为背景的信托投资公司。地区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省市两级的专业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以上两种类型的投资银行依托国家在证券业务方面的特许经营权在我国投资银行业中占据了主体地位。第三类民营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一些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他们绝大多数是从过去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和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起来的,并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在企业并购、项目融资和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正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领域的又一支中坚力量。
  我国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从发展到现在只有短短不到十五年的时间,还存在着诸如规模过小、业务范围狭窄、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过度竞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国的投资银行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生活中对投融资的需求会日益旺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和民营企业谋求未来发展等方面也将越来越依靠资本市场的作用,这些都将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20年来,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投资银行业完全跳开了传统证券承销和证券经纪狭窄的业务框架,并已形成多样化、国际化、专业化、集中化和合业经营的趋势。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这对处于发展初期的投资银行业是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为了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我国投资银行业必将向着规模化、全面化、专业化、国际化、混业型发展。
1.Managing Director(董事总经理)MD
鬓发整齐,指甲修过,足下的鞋子比一般人家的家具还贵。是投行业务的发起者,四处奔波,寻求潜在的为公司也为他们赚钱的任何渠道。通常这些人舔过的客户屁股要比公共厕所马桶一年沾过的屁股还要多.
2.Executive Director(执行董事)ED
基本和MD差不多,只不过呢,这些人舔屁股的本事还没到顶,因此呢,接到的生意也要少,负责的team也要小。但是基本上来说,他们的base
salary也要过千万了。
3.Vice President (副总裁)VP
光鲜的名字,其实呢,他就和军队里的排长差不多一个等级,属于业务处理机器,没有什么办公以外的生活。不用出什么太多idea,平时就是带着一群associate或是analysts替md/ed卖命,离开办公室一般就是睡觉。因为这些人基本没有额外的时间出去交际,认识俊男靓女,即便他们的base
salary有过500万,但是他们最大限量,也就是泡泡办公室里面的实习生,或者小秘书,比较萎缩。脾气通常极其暴躁,基本就像公寓大楼里面的下水管道
,不断地把MD那边对他的谩骂,以及愤怒转移给他下面的Associate和Analyst.
4.Associate(主任)AS
这一层人比较多,也是受压榨的一族,饱受vp每天的欺负与虐待。直到这些associate被提升为vp了,或是辞职了,要么就是自杀了,苦难才可能结束。他们每天就像奴隶一样不得不向vp们献媚,因为vp决定了他们的奖金数额。这些人虽然被对待得像一只狗,但同客户见面时,他们又得像衣冠禽兽一般人模狗样地坐在那里,替md和client充当高级侍从。
5.analyst(分析师)
这是最低一层了,基本就是我这种刚毕业的学生去干的。他们呢,基本就不算人在投行里,最多也就是associate那帮奴隶手上掌管的畜生。虽然他们的薪水很高,但是他们没有生活,没有睡眠,没有“幸”(性)福。成天在公司最最阴暗的角落,风景最差的座位上,做最最低等的活,改改字体,换换颜色啦,查查资料啦,“拷贝”,
“粘贴”的按钮按按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自己青春交给了他们上面的那些衣冠禽兽。有些analyst比较有做investment
banker的天份,因此不用教,他们就会舔老板的屁股,或者坐md的大腿(这不是夸张),通常这些“天才”就会在三年后升做“奴隶”去当associate,至于其他的那帮人就去什么“哈弗”啊,“沃顿”啊,这些个“动物收容所”混混,希望等个两年,会有其他的雇主让他们升级为奴隶。
1.recruitment talk and cocktail
reception(宣讲会与鸡尾酒会)&
在香港,一般一流的大学,如港大,科大以及中大,每年开学一个月学校会组织很多所谓的“相亲会”,招聘者在这里首次与那些潜在的被招聘对象“巧遇”。虽然说叫巧遇,但其实就像追求女生时玩的把戏,事先总会有线人替你报信,譬如说在哪候着一样,每周学校的“婚姻介绍所”(career
center)都会发email给每位学生说,今天来校的有Morgan
在RHT教室,还有P&G(保洁公司)在T1教室。
潜意识里,这里传达的信息是:想挣大钱的,直接到RHT候着,可能让你榜上大款;对学习橡皮奶头,避孕套,卫生护垫营销感兴趣的人,可以上T1教室呆着。这时候多数人,譬如说我,就会认为跑去上日常的专业课万万没有抓住这种傍大款的机会重要。因此通常那些大款所在的教室基本上晚去了几分钟,就得坐在教室最最右后方,那个垃圾筒旁的小角落里。
通常这些大款搞这种相亲会,都很卖力,会请很多后援团,象“相约星期六”一样,再配以那种超级完美的“征婚短片”。主要意思就是说,看看嫁给我吧,嫁给我,你会衣食无忧,就算对我失去性趣了,我还有那么多帅哥美女后援团供你享用。
通常来游说的都是那种“情场老手”,在这里老色鬼或者风骚女人的挑逗下,急不可待的少男少女学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问:“你们公司今年有多少空缺啊?我愿意从搽皮鞋,倒洗脚水,跪搓衣板开始干,只要让我加盟做你的奴隶,干什么都行!!”
在宣讲会之后,会有一些提问的环节,通常都在教室外面举行,弄一点学校餐厅淘汰下来准备进垃圾桶的水果,甜品放在那,美之名日,鸡尾酒会,在这个时间,通常就是象我这样的马屁精们大放异彩的时候。马屁精会借此机会向公司的高层展示自己有多么聪明,多么博学,多么有实力进入“马屁精的圣殿”.
谢谢你精彩的演说,我体会超深,我想请问下在美国次级债券危机过后,你如何看待未来公司的发展?亚洲emerging
market对贵公司来讲是否是新的机遇?“
“您好,先生,我想请问下,贵公司是如何通过您刚才所说那些公司价值去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与华尔街其他投行竞争?我们如何更好得利用我们的客户网络,balance
sheet替我们的客户做IPO,做M&A或者LBO?”
这些马屁精其实每次都会提前准备好这些勾引大款的问题,并屡试不爽,即便知道答案,但还是会问,而那些深井百战的老色鬼,对这些挑逗也早已厌烦,但为了逢场作戏,还是会回答说“good
question!”然后把他们早就准备好的”百搭回答“弄一遍,一大堆极其深奥的专业术语一个一个从他们的口中蹦出来,但其实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他们说的全是废话,说了等于没说。双方为了勾引到对方,都在眉飞色舞得胡言乱语,虽然大家都觉得恶心,头疼,但还得装作“高潮迭起”时那种享受的神情.
其实呢,每个这样做的同学都深切地知道这是多么的下贱,但是他们的梦想就是客服前方难以预料的困难,获得成功,享受到胜利彼岸的喜悦。那是一种傲视群雄的伟人才能有的自豪,那样,他们就能走进贝沙湾说:我要买这套虽然漂亮的售楼小姐通常都会不消地说,这套非常贵,快要50万一平方了,但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打断到:“这是支票,你写上总数,我要了,如果愿意,可以到我那共进晚餐。”(不得不承认,在这一方面我和他们是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是,我可能会买下几栋书店经营,而不是买一座豪宅)他们有钱,有权,有能力,非常快乐.
怀揣这样的理想,他们决定不能错过任何能进投行的的面试机会,高盛,大摩根,小摩根,美林,瑞银,瑞信,德银,荷银,汇丰,花旗,雷曼,巴黎百富勤,一个也不能放过,他们一定要加入到银行家的大军中,走上铺满黄金的大道。
由于很多读者反映上面一篇过于露骨,因此“引诱篇”下暂时先不公布。
今天我还是谈谈关于公司估价(valuation)的一些方法。
基本上来讲,analyst和associate很多工作都和company
valuation有关。不管是IPO,还M&A或是LBO(杠杆收购)都离不开valuation.而且Investment
bank里面每个人每年最关心的bonus(年终奖金)从哪儿来,就是从每次交易那个valuation所得估值的3%-7%提成儿来。因此呢,valuation这个部分就是每家投资银行最最关心,也是最会玩花头的地方。
其实呢,一般商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都应该在一门叫做“corporate
finance”公司财务的课上学过几种估值的方法。每年进入投行部的那些个“天之骄子”“精英”其实早就已经熟练掌握那些课堂上学的估值模型,但他们不清楚的就是实际在工作中我们估值究竟会遵循什么样的常规方法。然而往往在做过几个deal后大家其实都会心知肚明,学校学的那些全是“乌托邦”理想主义的方法,真正能让自己赚大钱的方法只有一种,称为“doggy-style
valuation”(狗刨式)估计法,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因为整个估值过程都是颠倒过来进行的。
Managing Director先会根据客户,以及当时deal所处的情况,从大脑里最最贪婪的那个部位,冒出一个数字(语言如此之生动!),这个数字,往往是客户看到以后能接受的最贵的那个价钱。接下来就是我们analyst和associate的活了,我们需要绞尽脑汁编写出相应的理论,吹出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背景分析,以印证估计的有效和合理性。刚开始,那些新来的analyst或者实习生都会觉得道德上很内疚,真想立即去找神父忏悔,但是慢慢的,大家就会用这么样的一句话安慰自己:这些分析其实都是我们创造的“附加值”,只是我们对事实的论述罢了,没什么难的,这不是进行空洞的逻辑推理或者在高难度的变金融魔术,我们没有错,只是稍微充分发扬了下“乐观主义”精神.因此一个个如同天文数字一般的估值都不在话下,这些怀揣着崇高理想的20多岁的孩子们,就这样把他们的人格以及灵魂进行了二次抵押,仿佛如同美国的次级按揭一般,日复一日,不断累加,值到他们失去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
接下来,我就稍微阐述下几种我们曾经学过的valuation
method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被应用的。
<parable Company Valuation (多项类比法)
这个方法,我们通常都会亲切的称之为comps,这个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最常用的一种。首先,bankers会找出很多同行业,或者同地区的公司,统计这些类比公司的公开市场价格,或者当初交易执行时的价格。例如,类比公司的平均PE(市盈率)是30,那么被股价公司的价值就是他们去年earnings(盈利)乘以30,很快就得出这家公司的估算结果。是不是很简单呢,感觉就像下岗阿姨在那边为今天晚上家中的小菜算价钱一样容易。
这种估价法的问题在于,那些贪婪的bankers通常会挑那些pe(或者其他比率)很高的公司做类比,一切pe很低的公司,不管他们的主营业务和我们的客户多么相近,统统都会因为undervalued(被市场低估价值)而被blacklist掉。因此这样无节制地挑选下去,出来的公司早就和被估计的公司毫无相似之处。这样的过程,就像今天家庭聚餐,那些个名望显赫或者发了大财的,继子,还是再婚以后托油瓶过来的第二代的表兄妹,八杆子打不着的“家人”都被邀请,而那些因为没什么本事的,或者残疾的老爸老妈,亲生兄弟姐妹都被拒之门外。
2.Discounte Cash Flow Method (未来现金流折现法)
这个名字挺起来似乎很亲切吧,但是在投行这可是变魔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能让林志玲她那干匾的老妈变成跟她一样受成功男士们欢迎,或者说让一个智障的儿子变得拥有跟他聪明的老爸一样的智慧。
这个方法对于那些没有什么实际业务的皮包公司,或者利润年年是负数的公司估值时特别派用处。为什么呢?因为前面提到的那个comps方法,前提是这个被估值公司至少得有可观的销售额,或者纯利润,这样乘上那些个30,40的pe才有用。但DCF则不然,因为他的估算完全是建立在对这家公司未来业绩的期望上。就好比那个“阿里巴巴”,谁都知道这种公司没什么利润,但是为什么他还能得到如此高的IPO价格呢,因为那些analyst变了魔术,他们通常会说“介于公司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不断完善的管理理念,未来收入年年都会大幅度增加,cost总是在进一步消减”,所以呢,算出的公司价值总归相当可观,不管这家公司多么垃圾,不管这家公司已经有了多少个亿的亏损,他永远能风光在媒体的报道中,因为无知的老百姓永远都会把血汗钱拿出来给这些banker出的价格买单(没有基金经理的狼狈为奸,banker们行么)。
而且每一次,从analyst到associate,再到vp,再到md,每一层,每个老板,都会将下属设定的revenue(收入)增长率调高几个百分点,或者把cost所占的比率调低几个基数点,这样的调整就是每一层“老板”为这次交易所带来的附加值了。然而其实有点智商的人只要看过他们估值的方法,就会发觉,在他们的鼓吹下,这些个皮包公司,只要持续这样经营,过不了一代人,就能膨胀成业务遍及全球的500强企业了。--而这些就是DCF方法创造的奇迹。
1.Training(培训)
所有新来的analyst或者associate在刚进firm的头几天里都要经过一个培训的过程,但是这里我不想谈论那些枯燥的理论培训,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下关于“生活”培训的一部分。
通常生活培训这part只有20分钟到半小时,但所有重要而有用的信息几乎都已经传达给新人了:可以凭借一张高级信用卡享受公司位于28层可以饱览维多利亚港海景的executive
canteen,在几点过后可以任意打车报销,晚餐以及周末加班工作餐的报销数额以及手续,或者是出差时如何享受到头等舱等等。。通常这个part,每个人不管之前理论培训时是打着呼噜的或是流着口水的,一般到这个时候都格外清醒并认真做着笔记。。。
直到培训结束的那天,我不敢保证每个人都对那些valuation
model是否掌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非常精通一件事情---想法设法充分利用公司的钱享受那“穷奢极糜”的生活。
2.Blackberry (黑莓手机)
这个似乎是banker的象征,每个刚进来的analyst都会人手一部,这玩意没玩过的人,肯定觉得特别好奇,特别想拥有一部拿来把玩。然而在我看来,这个花俏的玩意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为什么这么说呢?想想一个场景,一群20多岁的banker,身上Zegana或者Armani西装笔挺,走进一间兰桂坊酒吧坐下,缓缓的把最最新款的blackberry手机放在吧台上,拿起一杯Martini,这时候无论怎样,在场所有的“美人儿”的目光都会被吸引过来。但是如果突然这时,那个宝贝blackberry突然振响,弹出老板让你在今晚交出一份新的pitch
book的email,是不是非常得少兴呢。。。
3.午餐,晚餐以及budget
Junior investment banker有个外号,叫做“夜行者”,这就意味着他们很少能在早上九点以前到达办公室。而且他们一天的生活大概有四个“分水岭”:午饭前,午饭后,晚饭后和午夜后。
午饭可能对于那些刚来的banker是一天里除了睡觉以外感觉最好的一段时光。为什么呢?因为这群20多岁的小屁孩可以进入公司最最高级的executive
canteen享受非常丰盛的自助大餐。通常这里只有公司高级行政人员,或者front
office的banker或者trader可以在这进餐,其他那些mid-to-back
office的人连进来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说每天这群孩子拿着公司发的那张信用卡在机器上一刷徐徐步入餐厅的时候,那种超级爽的感觉就会把他们前一晚所有对工作,对老板的抱怨统统冲走。
基本上每天晚饭时间一到,那些MD或者Vp就下班找他们的情妇去了,而这些analyst或者associate才会3,5成群结队去周围那些个高档餐厅享用他们一天中最大的“权力”-用公司的钱享受生活。通常投行给予每个人一顿餐饭的budget是150-200块左右,如果你能再办一张“American
Express”的信用卡,通常在中环那的餐厅都能享受到50%的折扣优惠,这就意味着,这帮家伙,每个人每顿饭最多可以吃到300-400块。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奇怪的“天才”本事。他们往往都能在中环任何一家高级餐厅,在不看菜单的情况下,报出一串串菜名,而加起来的数目正正好好就是budget的总数,这样他们就能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尽情的享受公司给予他们的“淫乐”生活。
然而,整个晚饭通常都在谩骂和侮辱的话语中度过。没有人用真实的姓名称呼叫他们那些“xx”的上司,每个人想尽侮辱之能事以报复折磨过他们的MD.晚饭中的这种“自由论坛”气氛通常都能把在座的人紧紧团结在一起。一个又一个晚上,这些年轻的孩子们互相劝慰着不要放弃心中的梦想,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共同体为着现实的苦涩,毕竟他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的是投资银行里的“机器人”。(也许这种同甘共苦和生生不息的气氛才是我想进投行的根本理由)而晚餐通常就是他们进行“集体心理治疗”的最好时机。
4.工作时间(Hours)
这个词,在ibd里,没有一个人愿意提,非常忌讳。客观的说,一个banker每个星期工作100个小时是很保守的了。一周总共168个小时,100多个小时在工作,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天都在工作,没有一天可以休息。每天清晨坐taxi回家,冲上个澡,努力帮助自己冲刷掉前一个未眠之夜的疲乏-这些时间加在一起,每周也不能超过20个小时。偶尔与异性吃个饭,或者暧昧一下,每周大约15个小时,这样一来还剩33个小时,这就意味平均每天我们加上洗手间和睡觉总共4。5个小时。所以说在投行里,经常会在厕所门口等半天,为什么呢,因为里面的家伙正坐在马桶上打盹呢。。。
然而呢,就像所有虐待狂,这些投行总是能想出各种方法从每位analyst和associate身上榨干每一滴血汗。比如说,办公室里总是灯火通明,仿若白昼,空调开的很大,和澳门那些大小赌场一样。白纸灯亮的让人显得晃眼,空调使空气变得非常干爽,即使凌成5点,也好比大中午一般。这些疲惫不堪的孩子们,只要在这样的办公室里就会兢兢业业地埋头苦干,效率出奇的高。这就好比实验室笼子里的小白鼠,各个都好像神经质似的不断乱蹦乱跳,直到他们心脏停止的那一刻,那些变态的雇主就会再换上新的血液,诱骗新的年轻学生进入这个人肉搅拌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投行和商行的 VP 或者 SVP 算什么级别的 title ?
看到推特上有人问到Chase的VP算个什么职位。结果被告知一抓一大把有几千个。所以顿时对商行和投行的titile感兴趣了。和industry相比哪些titile是虚高的?能否系统的介绍下投行 商行 VC PE 不同层级title的分量。谢谢!
按投票排序
我觉得是. 出于pitch客户的时候,让客户有种自己被重视的感觉,所以一般投行给title都给的很高,不像industry里,VP就是非常高的title了。在投行可能工作个五年,差不多就到VP level了。但是在PEVC,VP并不是很低的级别,算是中层了。PEVC里面的话,一般来说,从低往高的级别是analyst, associate, VP, director, partner。各个机构的title叫法略有不同,比如partner这个级别,也有叫MD(managing director的),然后associate和VP这两个level可能还会有各种细分什么的,比如有senior associate什么的。个人观点和观察,仅供参考
就说一下在高盛的情况吧。 我在总部Securities Division,一个大组(20-30人)的人员构成大概是这样的: MD (董事总经理): 1到3名。MD是GS最高的title,就算是CEO Blankfein的头衔也是MD。资历最浅的MD负责管理一个组,他们的直接上司一般都是高盛合伙人(Partner MD,全公司大概八百人)。合伙人PMD的上司一般就是一个部门的头目或者副头目了,比如head of equity sales甚至head of securities这些。假如一个组没有MD的话,那领头的VP基本上可以断定马上要升MD了。 VP (副总):10到15人。VP在一个组里面是主要战斗力,有点像是谷歌家的Senior SDE。VP这个职位是熬年头就可以得到的,也就是说只要你一直在高盛待下去,六七年一定能升VP。同时,大多数VP这辈子也就升到头了,有很多头发花白比blankfein年纪还大的VP。同时要注意的是同样都是VP,职权资历收入都可能大相径庭,但由于GS没有ED或者SVP,他们统统都是VP。 Associate:4到8名。跟VP不一样,大多数Asso都是24到28岁之间的年轻人。博士/硕士/MBA毕业生,以及大多数从别的公司挖来的年轻人都从Asso做起。不出意外的话三年升VP。 Analyst:2到5名。Analyst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本科生,也有少数硕士会作为third-year analyst招进来。不出意外的话三年升Asso。 所以可以看出来,在我们部门,VP占了接近60%的人口。 其他部门: 在IBD里面,VP的数量一般要少很多,因为大多数Analyst都会投向其他行业(PE)。 在后台部门,MD的比例大大降低。有一个伦敦office转来的哥们告诉我伦敦一个tech MD要管100人(多数VP)。HR也差不多,只不过HR里面Asso多于VP(因为不停的要招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裁掉VP大妈们啦)。 Asset Management的情况不太了解。总人数上来讲,高盛有35000员工,其中大约2000MD,15000VP,其余的是Asso和Analyst。
谢邀, 多。JPM和Chase的ranking是一样的,象Tech,我觉得起码有一半是VP,我们team70%是VP or Above,前台比例相对较低,但不是少数,基本VP就是一个senior stuff的意思,只要能力和阅历得到认可就能升到。再纠正一个上面不少人犯的错误,Goldman我不清楚,有没有partner,就算有的话这根他们的合伙制有关,至少在JPM是没有partner这种title的,其他的绝大多数投行都没有partner,另外C level也不是Title,是Position,这是两个并列的称谓,跟学校里的正副教授跟办公室系主任,校长什么是平行称谓一样不再一个Hierarchy里面。比如我们 Hierarchy是 Analyst-&Asso-&VP-&ED-&MD,再senior就是member of board.但其实他们的title也是MD包括C Level,可见,到了senior level, title和实权没什么关系,跟从属也没有关系,VP可能report tp VP,ED可能report to ED, MD基本report to MD.
投行各种职级比例,我们这边大概是这样的:MD
10%VP及SVP合计
1/3SA及A合计
一半投行各个职级的工作方式,大概是这样:D以上职级对接——客户的董事长、总经理SVP/VP职级
——客户的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SA以下职级
——客户执行人员对四大行、三大油这种重量级客户,投行高层会亲自出动:投行董事长、创始合伙人之类的大老板——客户的董事长、总经理MD
——客户的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ED/D/SVP/VP/SA等等——客户执行人员VP是资深执行人员,多数工作5年左右。SVP是更资深的执行人员,或者是比较初级的客户服务人员,工作7、8年的应该比较常见。
要具体看哪个行了阿。大部分投行都是SVP比VP高一级或者没有这个title,商行很多SVP都是非常高的title,一般一个部门的global head就是SVP。顺便一提,我们公司的级别非常奇葩,从低到高是associate 1, associate 2, sr. associate, officer, AVP, VP, MD, SVP, EVP. 一般SVP就是各部门的global head,EVP就是各种C。
我是勤劳的搬运工。VP在投行界不是高级职务,投行的职务序列式Analyst, Associast, VP, Executive Director, Managing Director, Partner, CXO. MD级别以上算是高级管理者。 做个类比想当我我党的科级干部。可以把VP这类title当作中国的“职称”,Junior、Senior、Officer、AVP( assistant vice president)、VP、SVP(Senior Vice President),再上去就是各个区域级的O而在一般的行业中,VP是高级职务。 记得很多年前, 外资投行刚进入中国,和中国的四大行谈业务,对方来个VP,四大行要出个副行长以示对等。 出了几次洋相之后,才发现你们来的渣VP就想对我们的大VP那可不行,现在整体金融行业的序列国际国内是接轨的,虽然叫法仍不一样,但谁对应什么级别是很清楚的了。
我对投行VP的情况不甚了解,看了上面的回答,也是一种学习受益。国内商业银行的VP,通常指银行各层级机构的副行长(从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一级支行到二级支行等),这种头衔和投行的称谓当然是有些区别,银行的VP属于该机构的高管人员,获得这种职务需要属地银监机构以至中国银监会的批准。
国内中游券商,级别是Analyst-Associate-VP-SVP-D-ED-MD,顺利的话应届毕业生大概工作五六年可以到
正好我在一家外资投行IBD部门。我身边是这样的。刚毕业的本科,master呢,进入公司一般就是analyst的title。如果是MBA或者有几年经验的,是associate。在向上就是VP。过了是ManagingDirector也就是MD,然后最高应该就是WD了。当然,每个投行内部的title都会有一些区别。但是大体会是这样。这里贴一个具体的工作。(我懒)Business Analyst: 分析师主要是负责例如行业调查,报告等等等等
Associate:第一轮接触,处理,分析
VP/ED:VP for internal , ED for external,其实这个级别能力级别比较强,有较强的执行力,主要在于技能和执行力上,有一定独立项目带领分析能力。
MD Level:VP上来是MD Level, MD级别更偏重管理,风险把控,大级别项目。
Par:合伙人级别,现在的大投行里面因为是上市公司,所以Par荣耀意义比较大
Core-Management Level:这个是牵涉到管理上,需要有专业技能,同时是管理任务类型,各种O,分管各种不同的部门。
其中每一个title平均需要3-5年,才能达到下一个title的level。不过在外资投行里,亚洲人做到最高的也就只是MD啦。
外资中资商业银行对应:Analyst:助理经理Associate:经理VP:中级经理D:高级经理ED:副总经理MD:总经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p级别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