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以怎样培养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惯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 0---3岁家庭教育指导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12年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 →怎样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_百度宝宝知道樟树市陈晓娥工作室
当前位置:&&&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上传: 赖淑兰 &&&&更新时间: 18:42:09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独苗苗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可是,调查表明:由于家长的过分娇惯、过分纵容、以及成人教育方法的不当,使得有的孩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如娇气、懒惰、自私、任性、攻击性强等等。面对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我们该怎样去纠正呢?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呢?工作几年来,本人有以下几点小小的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儿童观,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热爱、尊、幼儿,才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创设宽松、和谐、充满爱的环境。
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孩子都是可爱的,他们有优点、也有各自的弱点,作为老师绝对不能因某个孩子有较突出的长处就偏爱他,更不能因某个孩子有比较明显的弱点就歧视他。只有平等地爱每一个孩子,孩子才能对你产生依恋,产生信任,为纠正他们的弱点打下情感基础。
每个班的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的来自高干家庭,有的父母是个体,也有的是农村转来的。孩子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听话、有的任性,有的活泼、有的孤癖 、不合群&&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因此,几年来,我给予孩子的是平等的爱,是面向全体的爱,不管哪个孩子,犯了错都积极的帮助纠正错误,绝不姑息哪个孩子;当孩子取得成绩,不管孩子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我都给予表扬、肯定&。如今,孩子们爱粘着我老师长、老师短的,家长们都亲切地称我为&小赖老师&。
二、了解幼儿的个性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因人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常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了解孩子们的个性心里特点后,&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开启每个孩子的心扉,才能真正成为塑造孩子灵魂的工程师。
首先,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了解分析班上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心里特点,晨读时,和孩子个别交谈,说说心里话,课余和孩子们一起游玩,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琢磨他们的一言一行,掌握他们的特点。其次:针对每个幼儿的个性、脾气、爱好等,因人而异进行教育。比如,小佳佳自尊心较强,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教师公开指出他们的缺点,他不但不接受,还使起性子,所以,我批评他时非常尊重,特别注意了批评方式。我采取了正面教育的方式,犯了错不是马上批评他,而是给他讲道理,懂得自己错在哪里,明白了道理,他就能爽快地承认错误了。
而雯坤小朋友却有强烈的自卑感,胆子小,不合群,做事总是畏畏缩缩,生怕自己做不好,对这样的孩子我首先是树立起他的自信心,比如我经常表扬她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让她感到老师喜欢她,慢慢地更交给她一些容易做的事,担任一些容易做的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树立起信心,开学不到两个月,雯坤便能主动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性格也活泼、开朗多了。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弱点,易克俊小朋友,聪明、记忆力好,但常常坐不住,自控力差,卢晓丽是个勤快的孩子,但反应较慢&&。老师应细心观察,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杨其长,去其短,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缺点较多或犯了错的孩子,当他们受到成人的指责、批评或不受人喜爱、不被人尊重时,他们原本那脆弱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很有可能变得自卑或粗暴、反抗性强。因此,我们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利用幼儿的本身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1、防患未然。
有的孩子经常出现某种不良行为,而每出现一次不良行为就得到一次强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良习惯。因此,孩子的不良行为一经发现,就应该给予重视,并坚决给予纠正。并为孩子创设重复好行为的情景。有一次,幼儿在墙上乱涂乱画,我马上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告诉他们好孩子不能再墙上乱涂乱画,要爱护公共卫生,并马上准备了几块小黑板和一些粉笔头,让幼儿用粉笔头在小黑板上涂画。这样既纠正了他们的行为,没有使他们的不良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而且丰富了课余内容,提高了幼儿的绘画能力。
2、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
各种教学不仅能向幼儿传授知识,掌握技能,更是培养幼儿优良品质,及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途径,如:故事《孔融让梨》激发幼儿去模仿学习,培养歉然的友好行为;诗歌《小弟和小猫》又让孩子们知道,大家喜欢的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从而纠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音乐课上,优美、动听的旋律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让那些孤僻的孩子在愉快、活泼的情景里受到陶冶,改变性格;常识课中,通过认识社会生活,了解成人劳动,教育幼儿对成人要尊敬,要爱护成人的劳动。
各种教学活动都是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途径,但要注意,教学内容不能和实际相脱节,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将已懂得的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我特别重视通过日常生活、游戏来不断巩固,强化他们所懂得的道理和形成的好行为。如晨间接待时,坚持要求幼儿用礼貌用语;排队时,要求幼儿遵守秩序;餐点时要爱惜粮食,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3、多表扬、多鼓励。
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许,肯定与尊重,那些缺点较多的孩子也不例外。成人的表扬、鼓励能使幼儿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使优点长处得到巩固和发扬,因此,老师应有意识的通过活动,多发现他们的长处,表扬、鼓励他们,并进一步要求他们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记得,郭文峰这个&淘气包&顽皮得不得了,老师和家长伤透了脑筋。但有一次,他表演&小娃娃&非常成功,我当即表扬了他,并希望他向小娃娃一样,听话、懂事。他特别高兴,逢人便说:&老师表扬我了&。从此,郭文峰慢慢地变了,我们再也不叫他&淘气包&了。
表扬鼓励幼儿时要注意,对容易产生骄傲的孩子,表扬应慎重;而对于一些缺乏自信,或缺点较多的幼儿,当他们取得了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都应给予鼓励、表扬。
四、家园合作、共同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指导。
孩子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幼儿从家庭生活中获得初步的生活体验,知识技能,形成了初步的行为习惯。而家庭教育是对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争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互相配合,共同执导,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首先,通过家访,晨间接待,家长会等途径多与家长联系,使家长了解我们,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一到指导幼儿的行为。
其次,举办家长学校,教育知识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正确方法;介绍幼儿园生活及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帮助家长掌握教育的艺术;向家长宣传个性品质培养的重要性,使家长注重对孩子情感与人格的培养。
再次,利用便条、家园联系卡,使教师、家长互相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掌握孩子的点滴进步;知道还有哪些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指导,再进一步进行纠正。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尽管有的花朵不是那么的娇美,不是那么的鲜艳。但我们,辛勤的园丁绝不能让任何一朵花凋零、枯萎,我们应用更多的爱心,用更多的心血去浇灌、培育他们,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添上一道绚丽的色彩。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家长课堂: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黄淼君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正确有效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在本报第146期名医大讲堂中,浙大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邵洁,为大家详细讲述了有关儿童行为习惯培养问题,给广大儿童家长提供了许多有效的建议。  入园入学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不要把孩子只看作是不懂事的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儿童时期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日后情商的形成非常有益的。”  邵主任一开场,就点出了现在许多家长的误区,3个月起宝宝便可以有规律地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6个月可以开始培养夜间连续睡眠的习惯了。  近两年,许多80后父母们陆续把“独二代”的孩子们送进幼儿园,然而许多家长发现,自己并不比之前更省心,有的孩子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  邵主任建议,家长们在送孩子入园前,应该做好心理和行为两方面的准备。  首先可以经常跟孩子说说幼儿园的生活状况,最好带孩子先去感受一下幼儿园的氛围。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能够很直观地看到自己以后的生活环境。  其次,入院前最好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律,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穿衣服、系鞋带、吃饭等。“想要孩子在集体环境中过得更好,就要先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生活老师不可能一直陪在一个孩子身边。”邵医生说。  此外,还要注意让孩子锻炼交往能力,学会怎样和他人沟通。平时可以让孩子和同龄玩伴玩耍,在玩耍过程中,孩子如果做出乐意与他人分享玩具,或者玩具被“抢”走的情况下不哭闹,而用语言表述等良好的行为,家长要示范并鼓励好行为,培养孩子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培养进食习惯不要过度关心  现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孩子饿着冻着。但是过度的关心和焦虑是没有必要的。  邵主任说,在孩子还没有学会自己吃饭的时候,适当的示范和喂饭是需要的。但是不要经常、没有规律的给孩子提供食物,这会让孩子的胃排空不足,饥饿中枢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孩子不会饿,自然就吃不下饭了。  “不良的进食习惯不仅影响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培养,往往还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邵主任说。  现在有的孩子都已经四五岁了,吃饭还要大人喂,而且喂饭时注意力也不集中,喜欢边吃边玩。大人追着喂,一顿饭竟吃了1个多小时。针对这种进食习惯,邵主任建议要尽快纠正。  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最好是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坐在餐桌上进食,提供让孩子自己抓食或用勺自喂的机会,让孩子享受进餐时的乐趣,学习手眼协调。  可以在吃饭时告诉孩子食物的作用,如“吃了饭和肉,会长大,有力气”等,并示范孩子如何咀嚼和吞咽,让孩子模仿学习。不要哄骗或呵斥,也不要在吃饭时间让孩子看电视,或者做其他可能干扰孩子吃饭的事情。对孩子好的行为要用微笑和语言进行鼓励和表扬,对孩子不良的极端行为,如摔碗、摔勺要及时制止。  最后,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日即能养成,贵在全家原则一致,具有爱心、耐心和坚持性。  读者互动  网友快乐天使:我女儿将读小学二年级,意志力不够强,一开始有热情,后来有拖的感觉,做作业吃饭拖拖拉拉。性格外向,胆子比较大,虽是班干部,但有时也要顶撞老师,不知平时如何进行引导教育。  邵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家长的培养方式要和孩子的气质相拟合,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比如你的孩子性格外向,是好事情,容易和别人交往,但是也容易顶撞爱表现。这种情况下,要鼓励孩子好的方面,同时教会孩子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见。  意志力也是需要培养的,从简单的事情上开始培养,孩子年龄不同,个体不同,注意力的维持时间都是不同的。请根据你孩子注意力维持时间布置任务。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及时表扬,并给予一段休息时间。如作业可以分段,比如15分钟完成一段作业,休息后再继续。  网友依旧:孩子爱捣蛋,每次都把家里的东西弄得很乱,虽然很生气,可是打他骂他又舍不得,好好说他又听不进去。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邵洁:有时,父母越生气,孩子的不良行为越明显,越得到强化。所以要弱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便要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如孩子喜欢乱扔东西,你就先尝试自己示范把玩具或东西收拾起来,引导孩子“看妈妈把小熊放到框里了,宝宝能不能找到自己的汽车,也放到框里?” 当孩子做到了,便要表扬,孩子就来劲。如孩子在乱扔东西,千万不要大声叫嚷“不要扔”,引起你的注意后,孩子会更来劲。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孩子去做其他的事,这样,通过忽视让孩子的不良行为退化或消失。(通讯员 王雪飞 实习生 毛文秀 记者 黄淼君)
    教育资讯                |
今日热点推荐
(责任编辑:唐悦芝)
你也许没有参加2014教育年度盛会,但精彩绝对不容错过……[]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长相实在是太像了……[]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