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能可产生什么引超畜禽营养与饲料课件饲料中毒

玉米等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危害及防除--新农村
您所在的位置:
玉米等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危害及防除
中国养殖信息网&1/5/:23 PM&点击次数:3269&录入:李清
&&& 黄曲霉素是一种高度致癌性物质,它不但危害畜禽的生长、健康和生育,而且还可以通过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内,影响人的健康。 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原因 &&& 黄曲霉毒素是本世纪6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真菌的有毒代谢产物。在自然界,黄曲霉的生长要求不高,在有氧条件下,花生和玉米是最好的繁殖场所,这可能与其富含微量元素锌及能够刺激黄曲霉繁殖的生长因子有关。玉米染病在胚部生出地毯状或絮状菌落,初为黄色,后变为黄绿色,最后变成棕绿色。 &&& 1、&环境温度和湿度:黄曲霉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温度25-30℃、相对湿度80%-90%是黄曲霉最适生长条件。一般南方地区黄曲霉发生率要高于北方。这是因为南方的气温、湿度更适合于黄曲霉的生长繁殖,特别是梅雨季节,黄曲霉容易生长。 &&& 2、&饲料原料水分含量:玉米、麦类、稻谷等谷实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为17%-18%时是黄曲霉生长繁殖的最适条件。 &&& 3、&仓储和运输管理:如果饲料原料长时间仓储或仓库潮湿、漏雨,库存过多且不注意通风、干燥、打扫卫生,特别是已经粉碎的物料,由于它颗粒小,容易吸收周围的水分,就很可能为黄曲霉的生长繁殖创造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另外,&饲料运输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如饲料受淋、受潮、曝晒、通气不当、堆压时间过长也会为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创造有利的条件。&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 黄曲霉毒素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有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在剧毒化学药品氰化钾的10倍以上,是巨毒药砒霜的68倍,一粒严重发霉含黄曲霉毒素40微克的玉米,可使2只小鸭中毒死亡。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因种属、性别、年龄及营养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比较敏感的动物为雏鸭、雏鸡和小猪等。黄曲霉毒素主要是对动物的肝脏造成伤害,它可导致肝功能下降、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胆管和肝细胞增生,引起腹水、脾肿大、体质衰竭等病症,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此外,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 &&& 1、&疾病概述:黄曲霉菌毒素中毒是人畜禽共患而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一种疾病,对禽类有较大的毒害。禽类采食了这些被黄曲霉菌污染的发霉变质饲料后,就可发生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常见于幼龄的鸡、鸭和火鸡,特别是以2~6周龄的雏鸡和幼鸭敏感性最高。 &&& 2、&临床症状:&幼禽中毒多呈急性,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嗜眠、消瘦、冠苍白、贫血、排血色稀粪、叫声嘶哑、最后衰竭而死。雏鸭还表现鸣叫、脱毛、生长缓慢、步态不稳、跛行、呈企鹅状行走,腿和脚由于皮下出血而呈淡紫色。死亡前出现共济失调,头颈呈角弓反张等症状,慢性中毒者主要表现食欲减少、消瘦、衰弱、贫血,严重者呈全身恶病质等现象。成年禽耐受性稍高,中毒后多呈慢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精神沉郁、翅下垂、羽毛松乱、缩颈、食欲减退、产蛋减少、产蛋期推迟、呼吸困难,有的可听到沙哑的水泡声,少数可见浆液性鼻液。& &&&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以亚急性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渐进性食欲减退、口渴、便血和黄疸,组织器官广泛出血,尤以臀部明显,腿臀部肌肉不能活动,常呈犬坐式,生长发育迟缓;慢性表现为精神沉郁,低头拱背,食欲减退,饲料转化率下降,繁殖性能降低,异食癖,消瘦,背毛粗乱。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 &&& 3、&病理变化:&剖检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在肝脏、肺与气囊。肝脏急性中毒时肿大,色泽苍白变淡,质变硬,有出血斑点,胆囊扩张充盈。肾脏苍白、肿大、质地变脆,胰腺也有出血点。胸部皮下和肌肉常见出血。慢性中毒时,可见肝脏硬化萎缩,肝脏中可见白色小点状或结节状的增生病灶,时间长的可见肝癌结节,肾出血,心包和腹腔有积水。肺和气囊,呈弥漫性或局限性病理变化。 &&& 4、&药物治疗及处理: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现中毒,立即更换饲料加强护理。对早期发现的中毒禽可投服硫酸镁、人工盐等盐类泻药,同时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和维生素A、D、E、K,以缓解中毒效应;或者灌服绿豆汤、甘草水或高锰酸钾水溶液,可缓解中毒。另外可用制霉菌素治疗,每羽口服3~5单位,每天3次连用2~3天。中毒死禽因器官组织均含毒素,不能食用应该深埋或烧毁。病禽的粪便也含有毒素,应彻底清除集中用漂白粉处理,以防止污染水源和饲料。 防霉措施 &&& 最主要的防霉措施是控制原料及贮存时的温、湿度,即原料中水分和储存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其方法主要有:& &&& 1、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 &&& 一般要求玉米、高粱、稻谷中的水分不超过14%;大豆及其饼粕、麦类、次粉、糠麸类、甘薯干、木薯干不超过13%;棉籽饼粕、菜籽饼粕、向日葵仁饼粕、亚麻仁饼粕、花生仁饼粕、鱼粉、骨粉及肉骨粉不超过12%。 &&& 2、原料贮存时的防治措施& &&& 在原料贮存中,一定要注意空气、湿度、温度等的控制,要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使用原则,要及时清理已被污染的原料,可使用的方法有:控制贮存环境的温度、封闭隔氧贮存、气调贮存、低温通风贮存及辐射法,例如把脱粒后的湿玉米装入内衬塑料袋的麻袋,装满并扎紧袋口可抑制黄曲霉的生长,也可以添加防霉剂(如丙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双乙酸钠等)。 &&& 3、饲料贮存中的防治措施& &&& 仓库要通风、阴凉、干燥、清洁,没有霉积料。其次堆入要规范,应与窗、壁保持一定的距离,贮存时间长的话还要定期翻动通风。再次是防霉剂的使用。 &&& 在饲料中添加的化学防霉剂种类很多,可分为单方和复方两大类,单方多用丙酸盐类防霉剂,如克霉灵、除霉净、霉敌101、露保细、万路保、克霉霸、露保细盐、露保细NC,具体使用方法是:密封包装的含水量12.5%~13.5%的颗粒料贮存1个月以上,应添加0.3%的丙酸钙。水分在11.55%~12.5%的粉料贮存2月以上的则加丙酸钙0.15%。南方地区由于雨水较多,3~5月间最好添加0.2%~0.4%的丙酸钙或丙酸钠。除丙酸及其盐类外,还可用山梨酸及其盐类、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甲酸和甲酸钠、甲酸钙、马酸二甲酯及大蒜素等。这些防霉剂具有破坏或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但又不会阻碍消化道中正常有益菌群和酶的活动,有的还能改善饲料的口味和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品质。为了提高防霉剂的防霉能力和综合品质,除了使用单方防霉剂以外,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复合型的防霉剂,如万香保、克霉霸等。& &&& 复方防霉剂的广谱抗菌防霉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宽。日本在饲料中经常使用的复方防霉剂有: &&& a.&用92%海藻物、4%碘酸钙、4%丙酸钙组成,使用时按8%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这种防霉剂除了防霉效果好以外,最大特点是增加了海藻物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碘、铜等,使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更丰富。 &&& b.&用1份醋酸钠和2份醛酸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1%的山梨酸,充分搅拌并干燥即可。使用时按1%比例加入到饲料中。 &&& c.&用1份碳酸钠和2份醛酸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1%的山梨酸,充分拌匀并干燥,使用时按1%的比例加入到饲料中。 &&& 不管使用单方或复方防霉剂,一般都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增强防霉的效果。& 黄曲霉毒素的去除 &&& 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应该废弃。对轻度污染的饲料,经适当的处理后可以达到饲用标准的可以利用,主要的脱毒方法有:& &&& 1、物理脱毒法 &&&&&&水洗法:此法适用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其方法是:先将发霉的饲料磨成碎粉,将其倒进缸中,加入3-4倍水,然后进行搅拌静置浸泡,每日换水搅拌两次,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变成无色为止。& &&& 挑除法:其方法是把饲料中有霉变的部分挑除。可适用于秸秆、颗粒饲料的去毒处理。& &&& 晾晒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其方法是:先将发霉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干,然后进行通风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孢,使其变得无害而达到无毒的目的。& &&& 脱胚去毒法:此法主要用于玉米的去毒,因为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其方法是:先将玉米磨成1.5-4.5毫米的小颗粒,再加5-6倍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或随水倒掉,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 石灰水浸法:此法适宜对玉米、高粱等籽实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其方法是:先将玉米等大粒发霉饲料粉碎成直径1.5-5毫米的小粒,然后将过120目筛后的石灰粉按0.8%-1%的比例掺入发霉饲料中,最后将掺入石灰粉的料和水按1: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搅拌1分钟,然后静止5-8小时,将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一般去毒率可达91%以上。& 热处理法: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高热或高压可破坏毒素,如用260℃处理污染玉米,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下降85%。& &&& 辐射法:紫外线和等离子体发射可以杀死霉菌也可破坏霉菌产生的毒素,但同时也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将污染黄曲霉毒素的饲料铺成薄层,用高压汞灯紫外线大剂量照射,去毒率可达97%-99%。& &&& 吸咐法:在饲料中加霉菌吸附剂是最常用的方法。& &&& A.&添加无机吸附剂 &&& 一些矿物质能够吸附并捕获霉菌毒素分子。如蒙脱石、微生物发酵、硅酸铝盐、沸石、膨润土、活性炭、硅藻土等,但大量添加这类吸附剂会降低养分浓度。 &&& (1)沸石&沸石对黄曲霉毒素有吸附和降低毒性的作用,解毒的效果与沸石的来源与结构有密切关系。据研究表明,沸石可以明显减少蛋鸡肝脏中黄曲霉毒素的蓄积。 &&& (2)膨润土&膨润土可以与肠道中的黄曲霉毒素结合,减少黄曲霉毒素在肠道中的吸收时间,促进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 (3)活性碳&活性碳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很强&,但是对其解毒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添加活性碳可导致饲料颜色变黑,影响其商品外观。& &&& B.&添加有机吸附剂 &&& (1)蛋氨酸&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解毒过程主要依靠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蛋氨酸是合成谷胱甘肽的原料,所以在饲料中额外添加蛋氨酸可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 (2)PVPP& PVPP是一种树脂,可以结合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据报道,饲料中添加0.4g/kg&PVPP可有效结合饲料中高达50μg/kg的黄曲霉毒素。 &&& (3)牛血清白蛋白可以抵抗黄曲霉毒素对雏鸡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通过在消化道吸附黄曲霉毒素而发挥作用。 &&& C.&添加生物吸附剂 &&& (1)酯化甘露寡糖(商品名为霉可吸)& 酯化甘露寡糖对黄曲霉毒素的结合率为95%,对蛋鸡的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0.1%的酯化甘露寡糖可以将肝脏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由4μg/kg降低到2μg/kg。 &&& (2)活菌制剂(益生素) 肠道中的一些有益菌如乳酸菌、酵母菌等都可以降解和转化消化道中的黄曲霉毒素,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益生素产品有助于缓解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 2、化学方法& &&& 碱煮处理法:此法适用于对籽实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其方法是:按每100克发霉饲料加入3倍的水,再加入500克苏打粉或1000克石灰共煮,待煮到饲料裂开时,让其冷却,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到没有碱味时即可使用。& &&& 中草药熏蒸法:用含芳香油的中草药如山苍子油在60℃条件下熏蒸饲料,对黄曲霉毒素B1有解毒去毒的作用。& &&& 氧化剂法:氧化剂是有效的黄曲霉毒素钝化剂;过氧化氢能有效抑制饲料中的毒素。&
&&& 3、微生物方法& &&&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转化作用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常用的微生物菌种有乳酸菌、黑曲霉、米根霉、葡萄梨头菌、灰蓝毛菌、橙色黄杆菌等。&
&&& 4、营养素法& &&& 由于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通过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胞膜,所以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物质如VA、VE、VC以及微量元素硒等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补充维生素:叶酸具有破坏黄曲霉毒素的能力,把叶酸加入到轻度发霉的饲料中,可以有效去除黄曲霉毒素。& &&& 补充硒:硒对于火鸡、猪具有抗黄曲霉毒素作用,因为硒可以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 补加蛋白质或氨基酸:肝脏能够净化被动物吸收的霉菌毒素,此净化的过程基于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蛋氨酸有利于谷胱甘肽的组成,因而额外添加蛋氨酸可以减少对动物生长和其它性能产生的不利作用。&
微生物技术应用订阅号
本栏目相关内容阅读
中国养殖信息网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猪霉变饲料中毒及其防控措施
霉菌的种类很多,常寄生在牧草、青贮饲料、玉米、小麦、豆粕、花生粕等饲料中。目前已证明有几十种霉菌都能产生毒素,其中最少有十三种能使畜禽中毒,如曲霉菌、镰刀菌、T-2毒素、青霉菌、丝核菌、葡萄状穗菌以及麦角生物碱等。在这些霉菌中曲霉菌属的黄曲霉菌毒害最大,毒力最强。当猪采食了有霉菌污染的饲料后就会引起中毒,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临床上猪霉变饲料中毒通常是多种霉菌混合污染饲料,引起“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复合霉菌毒素中毒症是多种实质脏器与免疫系统受到慢性进行性损伤,形成多器官系统的慢性功能衰竭,引起一系列免疫抑制。在猪病学上扮演了“底色病”或基础病的角色。据统计,猪霉玉米中毒死亡率可达66%,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
四川省大竹县八渡乡动物防疫检疫站,四川大竹,635113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京公网安备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基因工程的应用
分析:黄曲霉毒素B1(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说明黄曲霉毒素B1是化学致癌因子.
解:(1)黄曲霉毒素AFB1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类致癌因子.引起癌变的基因是黄曲霉毒素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癌变.(2)①由于甲菌液细胞密度小、细胞含解毒酶,说明甲菌中的DNA分子中含有控制解毒酶的基因,并完成了基因表达,所以过程l应选择甲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②由于解毒酶属于蛋白质,所以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3)①本实验的两个自主量,分别是AFB1的有无和AFB1解毒酶的含量.本实验中反映AFB1解毒酶的解毒效果的对照组是B组.②经测定,某污染饲料中AFB1含量是100μg/kg,则每千克饲料应添加5克AFB1解毒酶,解毒效果最好,同时节约了成本.(4)蛋白质工程的本质是通过基因改造或基因合成,所以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从而提高酶的活性.故答案为:(1)化学&&&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2)①甲&&&甲菌液细胞含解毒酶,意味着完成了基因表达&&&&&②抗原---抗体杂交&&&&(3)①B&&&&②5&&&&(4)脱氧核苷酸序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过程的理解程度,提升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恒定的实质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C、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也随之增加D、感觉口渴时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
科目:高中生物
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某些物质,医学上常用一些化学试剂进行疾病的辅助诊断.下列关于一些试剂诊断疾病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单克隆抗体
抗体与抗原基因特异性结合
本尼迪特试剂
与本尼迪特试剂显色反应
尿液葡萄糖
双缩脲试剂
与双缩脲试剂显色反应
尿液蛋白质
DNA 分子探针
DNA分子杂交
血液乙肝病毒
A、AB、BC、CD、D
科目:高中生物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正常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B、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C、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D、Smac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Ⅰ~Ⅴ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图中物质b和g分别是和.(2)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过程Ⅳ、Ⅴ发生的场所依次是.(3)上述Ⅰ~Ⅴ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填序号),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填序号).
科目:高中生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植物的光合速率可以作为一个地区选种育种的重要生理指标.将下图实验甲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某一晴天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图乙所示曲线:请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曲线表明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小,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将处于b点光照下的大豆幼苗移到黑暗中,其细胞中叶绿体内C3的含量变化是.(2)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图乙曲线中a点将如何移动?,其理由是.(3)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新疆地区的葡萄又大又甜,而将该品种移栽到临沂地区,所结的葡萄小了而且味道也差了,造成这种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列举两个).
科目:高中生物
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消耗氧气生成水的过程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酵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D、需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细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故其内氧气的浓度一般比细胞溶胶中要高B、菠菜根尖分生区内高尔基体受破坏后会影响细胞分裂,可能会形成多核细胞C、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D、在光学显微镜下,经染色后仍无法观察到细胞核的细胞肯定是原核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某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的碱基比率为0.3,那么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为(  )
A、1:1:1:1B、1:1:1.5:1.5C、1.5:1.5:5:5D、5:5:1.5:1.5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3285|回复: 6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与预防控制
职业网站编辑
  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该毒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已危及到人类的健康。近几年区内有的企业也出现过因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浓度超标而造成的养鸭户的雏鸭中毒死亡的事件,给饲料企业和养殖户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黄曲霉毒素对的危害也应引起饲料和家禽养殖业的高度重视。
  1、黄曲霉毒素的起源,毒性1.1 起源1960 年英国发生10 万只火鸡中毒死亡事件,最后证实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引起的, 故命名该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1961 年英国科学工作者分离到了第一组--黄曲霉毒素,并对它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从而拉开了人类对黄曲霉毒素的了解、认识和研究。
  1.2 毒性目前已被发现证实的黄曲霉毒素有 20 多种(如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P1 等),其衍生物中以黄曲霉毒素B1 的毒性及致癌性最强。据报道:黄曲霉毒素B1 的毒性为氰化钾的10 倍,是砒霜的68 倍,其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 倍。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后在肝脏分布最多,含量可为其它器官组织的5~15 倍,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因动物的种类、日龄、性别、营养状况、摄取剂量、时间长短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最敏感的动物是雏鸭,鸡、火鸡、其它水禽类也较敏感。
  2部分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LD50(见表一)动物 黄曲霉毒素 B1 的LD50(mg/kg 体重)雏鸭 0.24~0.36大鼠(雄,体重100g) 7.2大鼠(雌,体重100g) 17.9兔 0.30猫 0.55猪 0.62狗 1.0猴 7.8小白鼠 9.0地鼠 10.2鳟鱼 6.0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 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 也有严格规定,见表二卫生指标项目 产品名称 指标花生饼(粕)、棉籽饼(粕)、菜籽饼(粕)≤50≤30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0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20肉用仔鸡前期、雏鸡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0肉用仔鸡后期、生长鸡、产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20肉用仔鸭前期、雏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0肉用仔鸭后期、生长鸭、产蛋鸭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15鹌鹑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20精料补充料≤10黄曲霉毒素B1 允许量ug/kg (ppb)精料补充料≤502、黄曲霉毒素结构理化性质黄曲霉毒素是结构类似的一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在长波紫外光照下产生蓝绿色荧光的为黄曲霉毒素B1 和B2,产生黄绿色荧光的为黄曲霉毒素G1 和G2.黄曲霉毒素B1 的相对分子量为312,难溶于水,可溶于三氯甲烷、醇类及丙酮,熔点为268~269℃,耐高温性好,在通常加热温度时破坏极少,至少在280℃以上才发生裂解,毒素在弱酸性及中性环境中很稳定,遇强酸可稍分解,遇强碱、强氧化剂能迅速分解,但又具有可逆性,在酸性条件下又可复原。
  3、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毒副作用表现3.1 急慢性毒理表现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毒性损害主要集中在肝脏,如饲料中一次微小剂量浓度则肝脏病变可以恢复,如中毒浓度大或多次重复摄入,则肝脏病变不能恢复,转为慢性病理或中毒死亡,急性中毒时,动物食欲明显减退,体重下降,雏鸭在一次采食中毒剂量的黄曲霉毒素B1 后,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上皮增生(24 小时即可出现)。肝脏出血(以中毒致死时更为明显)。慢性中毒可表现为下降,生长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低,体重下降、运动失调、角弓反张、黄胆等。种禽还表现为产蛋率下降等。生长速度下降是慢性黄曲霉毒素中毒最敏感的临床症状。
  3.2 中毒的共性特点动物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时,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 毒素中毒不是由曲霉菌本身引起的,因此没有传染性。
  * 中毒的发生与某些饲料有关,中毒家禽都采食了相同的饲料或其中某一相同成分原料,因此中毒可表现为爆发(集约化饲养),也可表现为散发(家庭散养)。
  * 发病往往有地方区域性或季节性,某一季节地区(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很适合黄曲霉菌的大量生长繁殖和产毒又有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
  * 使用了某一种或几种已经受到过黄曲霉菌污染并且已经产生残留有一定浓度的黄曲霉毒素的大宗原材料(如南方地区本地玉米等),这样使用该批料的用户均有可能出现家禽中毒的现象。
  * 中毒家禽用药物及抗菌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
  * 中毒家禽往往并发缺乏症,但使用维生素治疗无效或效果很不明显。
  * 检测饲料或返查饲料原料可发现有明显黄曲霉菌污染,或定量测定已经有一定浓度的黄曲霉毒素。
  4、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来源4.1 毒素的产生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有毒的二次代谢产物,黄曲霉菌是分布最广的菌种之一,它的生长繁殖、产毒均需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水分、营养源等)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宜毒素的产生。但并不是一有黄曲霉菌或寄生曲霉菌就马上产生毒素。
  4.2 毒素来源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生长、繁殖及其在天然基质中产生黄曲霉毒素所需的相对湿度为80%左右,相当于小麦、玉米中的水分含量18%,稻谷中为16.5%,花生及其它坚果为9~10%,所需温度为12~42℃,最适宜温度25~32℃。据报道,在实验室条件下,温度25~30℃时湿的花生、大米中的黄曲霉菌在48 小时内即可产生黄曲霉毒素。刘兴阶等(1981)测定了我国17 个省粮食中分离到的黄曲霉菌株的产毒性能,共检测1660 株黄曲霉菌,其中广西产毒的黄曲霉菌株最多,检5出率为58%,华中、华南、华东地区产毒菌株多,产毒量高,东北、西北地区较少,产毒量最高的一株是从广西玉米中分离到的NO·宣546菌株,在大米培养基上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量高达2000mg/kg.
  5、曲霉菌的生长繁殖、传播曲霉菌的生长繁殖能力相当强,而且方式多样,主要靠形成无性和有性孢子来繁殖。无性繁殖是主要繁殖方式。曲霉菌的生长是通过菌丝体的延伸来完成的,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常常生出无数的分枝,因而使它与营养基质的接触面增大,提高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霉菌的生长产生大量的孢子,孢子又形成菌丝体,深入基质内部。如棒曲霉的一个孢子长成的菌丝在4 天内可产生5×107个孢子,再过6 天又可增加5 倍,假如1 粒小麦受此污染,一周内可产生1.2×108个孢子。霉菌的传播主要靠孢子传播,使传播方式有风力、水力、动物、人为传播等,如20g 发霉的干草在风速为1.2m/s 时,三分钟吹散的孢子数就可达1.3×108 个。如有的养殖户在冬天使用霉变的稻草作家禽(尤其幼龄家禽)的垫料而造成禽类曲霉菌病(曲霉菌性肺炎),一些管理控制不严的孵化厂也很容易出现曲霉菌病,主要是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菌孢子传播、扩散而引起的。烟曲霉菌病的传播对家禽具有区域传染性。
  6、不同地区原料黄曲霉菌污染状况6.1 南方地区玉米污染状况南方地区(两广、湖南、四川等)的原料因在种植、收获、干燥、贮存过程中多处于高温高湿多雨天气(湿度多在75%以上,温度20~37℃),特别适合黄曲霉菌的生长,尤其是玉米、花生极易感染黄曲霉6菌,有很适宜的产毒环境条件及基质,这些地区的玉米种植不是规模化种植,基本都是分散小型家庭种植,种植的品种、收获干燥的条件,成品的水分、玉米质量的均匀性都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干燥方式多采用在太阳下露天高温曝晒,很容易受到短时阵雨的淋湿,这为黄曲霉菌的快速繁殖、产毒提供了极佳条件。每年九月份区内一些企业会收购使用本地玉米,从收购的玉米抽样发现有时一批玉米中袋与袋玉米之间的水分可相差4%以上。如有的水分为12%,有的又可达16%以上。一袋玉米中有时也有干湿两种玉米。外观好,水分低,可达国标一级水平的玉米,抽样测定霉菌总数往往会达到105 个/g 以上(超过GB 玉米禁用标准),而且80%以上是曲霉菌属。由于分散种植、干燥、收购、水分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取综合样检测很难判定整批玉米的污染水平,曾有一个企业检测本地玉米综合样中的黄曲霉毒素B1没有超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出现了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死亡的事件。笔者认为在家禽料中使用本地玉米存在极大的风险性,建议最好别在家禽料中使用。
  6.2 南方地区花生粕、陈化大米、稻谷的污染南方地区的花生感染黄曲霉菌是比较严重的,花生粕往往带有较多的黄曲霉菌及一定浓度的黄曲霉毒素。南方地区的陈化大米、稻谷,由于受种植、收购贮存条件影响,曲霉菌也容易生长繁殖,并且会产生一定浓度的毒素,2004 年在广东地区曾出现过“陈化毒大米”事件,就是黄曲霉毒素的残留引起的。因此在家禽料中使用陈化粮也必须严格控制。
  7、毒素的去除黄曲霉毒素在饲料(或原料)中一经产生,就很难去除。目前,报道的脱毒方法很多,如物理分离,高温灭活,辐照、化学方法(酸、碱、氧化剂、氨化等),微生物降解、酶解、脱毒剂、吸附剂等,有的方法确实有效果,如氨化、强氧化剂、强碱浸泡等可去除90%以上黄曲霉毒素,但在饲料生产实际操作过程中实用可操性难以达到,如问题、营养价值、安全性、成本等,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安全、经济、有效的脱毒处理方法。
  8、预防控制措施黄曲霉菌产毒的先决条件是该菌在饲料或基质上的大量繁殖,繁殖旺盛的时期一般也就是产毒较多的时期,要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首先要想办法尽可能抑制黄曲霉菌在饲料(原料)上的繁殖。
  * 了解大宗原料收获期间当地天气变化状况,这对了解原材料受何种菌属的污染及污染水平很重要。
  * 建议大宗原料供应商在原料收购、贮存时加入一定量的防霉保鲜剂,防止霉菌的大量繁殖及产毒。
  * 采购含水量低、新鲜程度较好的原材料进行贮存,贮存期间根据仓贮条件、环境、气候及原材料的变化等决定贮存周期。
  * 根据不同动物对不同霉菌毒素的敏感度及承耐力而有针对性调整(或搭配稀释)不同产地的原材料的使用。
  * 做好原材料、饲料在贮运、销售过程中的辅助防霉措施,防止霉菌的大量繁殖。
  * 根据不同产地原料、不同饲料品种类型及不同霉菌污染而有针对性挑选使用好的防霉保鲜剂。
  * 加强饲料生产企业的现场管理,杜绝高带菌量及高水分的原料或半成品混入成品料中。
  * 动物一旦出现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可疑似症状,应立即停喂该批被污染的饲料,更换可确定的高品质饲料,并采取相应的治疗解毒措施。
微信公众号:
爱畜牧(搜索" ixumu-com "长按复制)
有附件您需要
没有帐号?
欢迎赐稿,QQ:
xiexiefenxiang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级会员, 积分 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 积分
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系列检测产品,检测卡、试剂盒及标准品,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仪的简称,在临床检验和试剂说明书中常称为ELISA法检测黄曲霉毒素,酶标仪生产厂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仪,在检验和试剂说明书中常称为ELISA法检测黄曲霉毒素,酶标仪生产厂家
普瑞邦年终大促!回馈客户!买就送!
采购或预定真菌毒素系列产品,光化学柱后衍生器,真菌毒素浓缩器,真菌毒素亲和柱,净化柱,试剂盒,检测卡,标准品等等,就有机会获取各类礼品。
礼品有:暖腰宝,小米红米手机Note 2,iPad, iPhone 6, iPhone 6s
普瑞邦是专业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案供应商,整整12月,礼物在这里等候您!&&联系电话:400-688 5349
普瑞邦的客户代表:
事业单位:国家粮食局,云南疾控,云南质检,贵州疾控,内蒙粮油等;
第 三 方:SGS,天祥,谱尼,华测,格林,云测等;
饲& & 料:正大,盛达、佑润,宝来利来,益客,桂柳,长江等;
粮& & 油:中粮,益海嘉里,金龙鱼等;
中& & 药:同仁堂,太极,天士力等,;
调& & 料:海天,味达美 等,
方 便 面:五谷道场,今麦郎等。
普瑞邦年终大促!回馈客户!买就送!
采购或预定真菌毒素系列产品,光化学柱后衍生器,真菌毒素浓缩器,真菌毒素亲和柱,净化柱,试剂盒,检测卡,标准品等等,就有机会获取各类礼品。
礼品有:暖腰宝,小米红米手机Note 2,iPad, iPhone 6, iPhone 6s
普瑞邦是专业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案供应商,整整12月,礼物在这里等候您!&&联系电话:400-688 5349
普瑞邦的客户代表:
事业单位:国家粮食局,云南疾控,云南质检,贵州疾控,内蒙粮油等;
第 三 方:SGS,天祥,谱尼,华测,格林,云测等;
饲& & 料:正大,盛达、佑润,宝来利来,益客,桂柳,长江等;
粮& & 油:中粮,益海嘉里,金龙鱼等;
中& & 药:同仁堂,太极,天士力等,;
调& & 料:海天,味达美 等,
方 便 面:五谷道场,今麦郎等。
社区QQ达人
使用QQ帐号登录论坛的用户
完成完善个人资料的任务,获得该勋章!
经常帮助其他会员答疑
长期对论坛的繁荣而不断努力,或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
注册账号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经常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发帖内容较有主见
特邀新闻评论员
特邀新闻评论员
您好!畜牧同行 /1
、京公网安备32号、北京爱牧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畜禽饲料颗粒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