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ck Bot 有什么扑克好玩的玩法法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举报与反馈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来自子话题:
心态就是:&br&&br&尽可能和世界上别的地方的人一样正常生活,以及承认自己过的是不正常的网络生活。&br&&br&Google是世界上最好用的搜索引擎,那么尽可能使用Google,不用百度,不用搜狗,不管Google是不是被封锁了,如果被封锁了,自己想办法。&br&&br&维基百科是世界上最好用的百科网站,那么尽可能使用维基百科,而不是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被封了自己想办法。&br&&br&不去假装Twitter、Facebook、YouTube全都不存在。&br&&br&它们就在那里,它们很有用,所以我用。&br&&br&如果一个需要引用的地方,明明维基百科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连不上你选择了百度百科,你是在主动降低自己以及读者的生活标准和智识标准。&br&&br&既然墙的存在是用来妨碍我们生活的,那么请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要让它得逞。
心态就是:尽可能和世界上别的地方的人一样正常生活,以及承认自己过的是不正常的网络生活。Google是世界上最好用的搜索引擎,那么尽可能使用Google,不用百度,不用搜狗,不管Google是不是被封锁了,如果被封锁了,自己想办法。维基百科是世界上最好用的百…
来自子话题:
说什么外国货、政治性之类的,恐怕只是读者而非编纂者。&br&说白了很简单:&br&&b&维基百科的编纂要求较高,最重要一点是“不抄袭”,然后是“可靠来源”,还有“中立性”“关注度”等方面详尽的要求。&/b&&br&维基百科的目的,是创造&b&有质量&/b&的百科条目。如果暂时没有人来写,就空着。&br&为此,维基百科的巡查员们(包括我在内)整天都在和新手“搏斗”,告诉他们不能这样写,不能那样写,最终能留下来的人,都得按照规矩办。&br&&br&&b&百度百科的编纂要求比较低,随便复制粘贴,有人关注的条目能吵吵闹闹争论一下,没人关注的条目爱怎么改就怎么改(除了特明显的广告)。&/b&&br&百度百科的目的,是成为收录大全,条目越多,内容越多越好。相关积分规则也主要是往数量方面激励的。&br&&br&&b&吐槽一句,想在维基百科上编写好条目,真的是太痛苦了!&/b&&br&比如我完成的&a href=&///?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8%%258D%258E%25E5%25A4%25A7%25E5%25AD%25A6%25E5%258E%%258F%25B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清华大学历史&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篇,在已经比较熟悉社群规则的情况下,从开始编写到最终评选为优良条目,花了近2个月时间,翻阅了CNKI上各方期刊文章,把《清华大学志》基本读完,翻阅民国时期的《清华周刊》,摘录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刊物上的资料,校对了几个关键问题的各方说法,才勉强完整。&br&&br&前些日子,教育部更新了全国高校名单之后(&a href=&///?target=http%3A//www./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4/201306/xxgk_1535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截至日)
_教育部门户网站_&i class=&icon-external&&&/i&&/a&)&br&我用了一周时间把&a href=&///?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9B%25BD%25E5%E5%259C%25B0%25E9%25AB%%25AD%%25AD%25A6%25E6%25A0%25A1%25E5%E8%25A1%25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内地高等学校列表&i class=&icon-external&&&/i&&/a&里面31个省市高校模板全部校对更新了一遍。&br&&br&总而言之,维基百科上的东西,都是扎扎实实过脑子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东西,所以质量高,条目数量缺。&br&百度百科也有一些质量相当好的条目,但通常取决于个人自控,由于门槛低、编辑要求低,贡献者和贡献内容要多。
说什么外国货、政治性之类的,恐怕只是读者而非编纂者。说白了很简单:维基百科的编纂要求较高,最重要一点是“不抄袭”,然后是“可靠来源”,还有“中立性”“关注度”等方面详尽的要求。维基百科的目的,是创造有质量的百科条目。如果暂时没有人来写,就…
&img src=&/d42e7abe267b6a022fb5_b.jpg& data-rawwidth=&887&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7& data-original=&/d42e7abe267b6a022fb5_r.jpg&&&br&我就是酱的女生诶,题主你跟我吃饭,绝对会把我踹飞~~&br&&br&因为是左撇子,左手持餐刀,就经历过题主这种尴尬的约会对象,非要忍不住提醒我,诶,西餐是右手拿刀。。。&br&真!的!非!常!扫!兴!&br&果断转路人。&br&&br&而事实上,我不仅左手拿餐刀,我不仅经常提出些奇怪的要求,我还是打包狂人。&br&老板,这个牛排酱也给我打包了哈,汁儿你也给我倒进去啊喂!&br&这个椒盐大虾的渣渣我也要,油炸蒜蓉脆脆香香的,回家边看电视边吃!啦啦啦!&br&等,这剩了一点没吃完,先别收!!别浪费嘛!&br&&br&还有还有,屋顶酒吧穿浴袍,你揍我啊~&br&&img src=&/0a36d654f90ab6ccf8d21a5f16d65da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0a36d654f90ab6ccf8d21a5f16d65da6_r.jpg&&&br&出去吃饭,贵也好,普通的也好,享受才是目的。&br&你是来享受服务的,不是来证明自己的。&br&首先要彼此舒服自然,没必要正襟危坐,手也不知道往哪摆,话也不知道怎么说了。&br&&br&&b&作为男生,你就拿出包鱼塘的气势!&br&&/b&&br&&b&在对面嘿嘿嘿,&/b&&b&满眼笑意、宠溺地看着我就好了!&br&保证满分,羡煞旁人!恩!&/b&&br&&br&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逗比。&br&酱。
我就是酱的女生诶,题主你跟我吃饭,绝对会把我踹飞~~因为是左撇子,左手持餐刀,就经历过题主这种尴尬的约会对象,非要忍不住提醒我,诶,西餐是右手拿刀。。。真!的!非!常!扫!兴!果断转路人。而事实上,我不仅左手拿餐刀,我不仅经常提出些奇怪的要…
来自子话题:
专注黑百度一生的人来回答了。&br&&br&在这里我只说一件事,曾经一个朋友写了一条微博,我现在搜不到了。大意是&br&&br&“因为是妇科医生的关系,经常需要在网上搜一些资料,发现百度百科有关“妇科”的内容有很多错误,所以决定花一晚上时间写了很详细的内容编辑上去了。过了一个礼拜,发现……全都被改了,以一个医生的专业性和敏感度我可以发现,那些内容都是被商业性妇科医院修改的。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可以付费修改的。”&br&&br&有人说百度百科实行审核制度,请问极度专业性的东西是如何审核的?或者说,审核有没有可操作性?
专注黑百度一生的人来回答了。在这里我只说一件事,曾经一个朋友写了一条微博,我现在搜不到了。大意是“因为是妇科医生的关系,经常需要在网上搜一些资料,发现百度百科有关“妇科”的内容有很多错误,所以决定花一晚上时间写了很详细的内容编辑上去了。过…
来自子话题:
大约七八年前,我参与创办并建设了一个类似Wikipedia的垂直领域百科,当时Wikipedia在国内不是特别好上,特别是中文版,所以很多人在国内建设各种替代品,整个过程我有这么一些感受:&br&&br&1、写维基条目太难了,比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难五倍以上。知乎上有的问题你可以分享自己的主观经验,想到什么说什么并不太难,但维基不行。维基的难不仅体现在它复杂的代码和格式,也体现在它严格的学术体例上。在知乎上,你经常是在和人解释一件事,而在维基上,是要定义一件事,定义比解释难太多。我敢说很多知乎上的专业大牛,也写不了维基,这是思维方式和学术训练决定的,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个基本功。同一个问题,达到在知乎上吹牛不穿帮的门槛是一回事,达到在维基上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全面叙述是另一回事。有时候写一个条目要查太多的资料,你需要了解这个领域过去、现在的发展概况,兴许它还存在争议,那你得不偏不倚地把争议呈现出来。一个「全」,一个「深」,就这两条基本要求可以过滤掉大部分写作者。&br&&br&2、在中国搞维基最令人丧气的是,你辛苦写好一个条目,转头就被百度百科、互动百科这两大流氓偷走。偷也不认真偷,经常是偷个半截,也不注意维护。你上百度百科,经常一看就知道哪些条目不是自己写的,是粘贴的。&br&&br&3、我觉得中文互联网上有意愿、有能力沉淀知识的人太少。别看在全球互联网上中文可能也是排前三的语言,但用中文写成的靠谱知识,可能连英文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也不及其他许多语言。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就不谈了。&br&&br&4、写维基非常枯燥,虽然每笔操作都有历史记录,但对读者来说,作者基本是匿名的,所以没有知乎上得几千赞那种成就感,也没有社交互动属性。当然大家愿意答题而不是去写条目。&br&&br&5、因为一些不言自明的原因,维基百科在中国的访问不太稳定。如果你写的东西朝不保夕,没准明天大家就看不到了,这一定会打击很多人去贡献的意愿。
大约七八年前,我参与创办并建设了一个类似Wikipedia的垂直领域百科,当时Wikipedia在国内不是特别好上,特别是中文版,所以很多人在国内建设各种替代品,整个过程我有这么一些感受:1、写维基条目太难了,比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难五倍以上。知乎上有的问题…
来自子话题:
我们可以下载任意网站的所有数据。&br&Offline Explorer Enterprise或者WinHTTrack都可以,譬如,我们可以用WinHTTrack下载整个网站的内容从而离线学习一个。&br&&br&我们接下来要去十万大山考察,那里没网,2G的也没有,可是我们还想学习,于是要拷贝整个知乎。&br&打开软件,建立新的工程。&br&&img src=&/8e65a2bb751ec_b.png& data-rawwidth=&836&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6& data-original=&/8e65a2bb751ec_r.png&&&img src=&/c045d76ed6eb93a9b3d4b0_b.png& data-rawwidth=&608&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8& data-original=&/c045d76ed6eb93a9b3d4b0_r.png&&&img src=&/c6ea8f347ca5cf66b662f_b.pn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c6ea8f347ca5cf66b662f_r.png&&当我们把整个网站复制完毕后,我们便可以在以后没网的时候再度打开该软件,点击文件里的浏览已镜像站点,便可以离线看网站:&br&&br&&img src=&/ad6a234de223_b.png& data-rawwidth=&155& data-rawheight=&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5&&在断网的情况下浏览。&br&&img src=&/d5ab2064a9dad44e31ca_b.pn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d5ab2064a9dad44e31ca_r.png&&&br&这是拷贝了两分钟的战况:&br&&img src=&/fb2d809fbf8e2_b.png& data-rawwidth=&859&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9& data-original=&/fb2d809fbf8e2_r.png&&&br&然后你点击该离线网页下的任何连接,都可以跳转到其他离线网页:&br&&img src=&/32a8a9aff1a45053b2ffa_b.png& data-rawwidth=&788& data-rawheight=&6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8& data-original=&/32a8a9aff1a45053b2ffa_r.png&&&br&比方说我们点击“足球”。&br&随后出现这个:&br&&img src=&/cbf58d9b20f403c9620fdf2_b.png& data-rawwidth=&663& data-rawheight=&6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3& data-original=&/cbf58d9b20f403c9620fdf2_r.png&&&br&再点击这个页面上的问题,还能跳转到详细页面:&br&&img src=&/b88ac8ece8c8a3f14d2f01ff5c6c1899_b.png& data-rawwidth=&762&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2& data-original=&/b88ac8ece8c8a3f14d2f01ff5c6c1899_r.png&&&br&呶:&br&&img src=&/e597a5efdb2eb20_b.png& data-rawwidth=&728&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8& data-original=&/e597a5efdb2eb20_r.png&&&br&我们还可以看用户:&br&&img src=&/941def1e048b5cdcc5034_b.png& data-rawwidth=&222& data-rawheight=&2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2&&&br&当然可能拷贝时间太短,所以还没有达到完全体。&br&&img src=&/34363cacd5bd3a3d23e66cf_b.png& data-rawwidth=&659& data-rawheight=&6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9& data-original=&/34363cacd5bd3a3d23e66cf_r.png&&&br&&br&&br&可惜在国内打不开的网站是下载不了的:&br&&img src=&/39c3c9e9d_b.pn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39c3c9e9d_r.png&&&br&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在能打开的情况下干完这件事,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br&&br&如果全下下来是多少?&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维基百科的数据库有多大? - 维基百科&/a&&br&&blockquote&英文维基百科在8月3日所有页面加上编辑历史的.bz2压缩文件为356GB,解压后大约是6.7TB。&br&中文维基百科对应的压缩文件是8.5GB,解压后大约是165GB。&/blockquote&也有这样说的:&br&&blockquote&中文词条截至2015年四月底约146w条,全文解压后约4.9G,大概每周更新一次。英文解压后约49G。&/blockquote&&br&文字和图片而已,并不算很大。
我们可以下载任意网站的所有数据。Offline Explorer Enterprise或者WinHTTrack都可以,譬如,我们可以用WinHTTrack下载整个网站的内容从而离线学习一个。我们接下来要去十万大山考察,那里没网,2G的也没有,可是我们还想学习,于是要拷贝整个知乎。打开软…
来自子话题:
因为无论你打不打得开,维基百科确实存在。&br&&br&知乎许多学术性问题下的优质答案如同其他学术文章一样,都会在文末附上参考文献。由于大部分学术期刊均需要付费浏览,我相信绝大多数用户都没有权限直接阅读这些参考文献,但这并不能成为学术文章不需要甚至不应该附上参考文献的理由。如果有读者有兴趣对其做深入学习或验证的话,他仍然有办法通过付费下载或者图书馆传递等方式获取到这些文献。而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可能只需要粗略浏览并理解其要旨,那么文末的参考文献直接忽略就好。&br&&br&其实维基百科的链接也是一样。一个合格的答案肯定也是将维基百科作为引证材料使用,而不是简单一个链接丢在那里。(虽然维基百科并不将其自身视作可靠来源,这是题外话,见注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仍有更进一步的求知欲,那么墙显然不该成为、也不会成为障碍。&br&&br&毕竟参考文献只是路标,路还是得你自己走。&br&&br&&br&----&br&注:很多人对维基百科是否能做参考文献存在疑问,虽然与题目无关,还是做下统一说明。上文提及学术参考文献仅仅是用作类比,并不是说维基百科也在其列。由于维基百科均为网络志愿者写就,并未经过专业的同行评审,而且内容随时处于变动之中,因此并不是合格的学术参考文献。正如上文所言,维基百科自身也不认为其是可靠来源,因此即便在维基百科内部引用也是不可接受的。但是知乎答案与学术文章毕竟不同,对于引用来源并无严格要求。学术文章列明参考文献是行文规范,而知乎答案列出哪些来源则基本取决于作者意愿。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在知乎引用维基百科,个人认为并无不可。
因为无论你打不打得开,维基百科确实存在。知乎许多学术性问题下的优质答案如同其他学术文章一样,都会在文末附上参考文献。由于大部分学术期刊均需要付费浏览,我相信绝大多数用户都没有权限直接阅读这些参考文献,但这并不能成为学术文章不需要甚至不应该…
来自子话题:
把 Wikipedia 打印出来的想法,在八九年前其实挺常见的。那时候的 Wikipedia 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限于单个语言范围的内容总量,似乎也还可以通过纸张来承载。据我所知欧美出现过不少付费打印邮寄 Wikipedia 的服务,尤其是欧洲,毕竟有很多小语种的 Wikipedia 内容总量比英文版要少几个数量级。&br&&br&但是如果我们要在 2014 年底讨论这个问题,涉及的数字就非常可观了。先看示意图,&b&仅限英文维基的文字内容&/b&,不包含任何图片,打印装订之后大致长这样:&br&&br&&img src=&/009daeca714c_b.jpg& data-rawwidth=&1875&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75& data-original=&/009daeca714c_r.jpg&&&br&本图来自 &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Size_in_volum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 上计算打印后的 Wikipedia 内容体积的专门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小字写的是「相当于 2071 卷大英百科全书(&i&&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Encyclop%25C3%25A6dia_Britannic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ncyclopaedia Britannica&i class=&icon-external&&&/i&&/a&&/i&),占据 11 个书架」(一套大英百科全书本身有 32 卷)。&br&&br&如果计算 Wikipedia 上&b&全部语言的文字内容&/b&,仍然&b&不包括图片&/b&,大致长这样:&br&&br&&img src=&/ca9c8c6c2ff6d9ab6c77_b.jpg& data-rawwidth=&1212& data-rawheight=&19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2& data-original=&/ca9c8c6c2ff6d9ab6c77_r.jpg&&&br&&br&上图小字是「相当于 15090 卷大英百科全书,占据 76 个书架」。这两幅图都来自 &a href=&///?target=https%3A//meta.wikimedia.org/wiki/User%3ATompw/bookshel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 用户 Tompw&i class=&icon-external&&&/i&&/a&。计算使用的数字依据如下:&br&&ul&&li&英文维基(截至 2014 年 9 月)有文章约 467.9 万,共 27.14 亿单词,考虑 Markup 语法和非英语字符后平均每个单词 6 个字符,共约 165.7 亿字符。&br&&/li&&li&大英百科全书高 25cm 厚 5cm,500 页双面双列打印,每页 80 行每行 50 字符,因此每卷可容纳约 8 百万字符。&br&&/li&&li&计算可得,英文维基的全部文本内容打印装订后相当于 2070.7 卷大英百科全书。&br&&/li&&li&验算复查,32 卷大英百科全书实际包含约 4400 万单词,依此计算英文维基对应 2007 卷大英百科全书,与前一步计算基本吻合。&br&&/li&&/ul&全部语种的维基打印成书的计算与上面的步骤类似。这两个维基页面和图片都会定期更新。如果你在其他地方见到这个图片,但是书架比上面少,那肯定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前的截图了。如果你在我回答(2014 年 12 月)之后几个月才看到这个问题,不妨到 Wikipedia 上看看最新的数据(链接在文末)。&br&&br&原问题问的是厚度,我们来算一下 5cm ? 15090 = 754.5m 。754 米,这已经是非常紧凑的排版下得到的结果了,而且还不包含哪怕一张图片。&br&&br&作为对比,通常认为世界范围内人类制作的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编纂耗时 5 年,2000 多名学者参与,包含大量其他文献的摘录等非原创内容,总长 11095 册共 3.7 亿汉字(共制作正副两份,无完整版本传世)。汉字和英文单词、字母并不能直接对应,所以完整的维基百科大致相当于至少 10 倍以上的永乐大典。&br&&br&下面我们再来看问题的第二小问「每年增长的厚度是多少」。&br&&br&要知道,Wikipedia 的内容不是单纯在「增长」的,而是不断地在被编辑修改。所以每年的增长不是今年年底的内容字数减去去年年底的字数,而是要把这一年过程中被编辑、增删的全部内容计算进去。幸好这个问题仍然不是第一次被人们想到,而且早就有了&a href=&///?target=https%3A//what-/5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非常详细的讨论&i class=&icon-external&&&/i&&/a&:「需要多少台打印机才能跟上 Wikipedia 的更新速度」,来自 xkcd 的 Randall 大神。&br&&br&根据 Randall 的计算,Wikipedia 每天有新增编辑 12-15 万次,只需要 6 台每分钟能打印 15 页的打印机就可以跟上 Wikipedia 的更新速度。看起来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不过别急,Randall 还顺便热心地帮你计算了打印这些更新的成本。墨水+打印纸+电费,轻轻松松每个月 50 万开外~&br&&br&&img src=&/affabf50d2cb1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affabf50d2cb1_r.jpg&&&br&那么如果不做增量更新,每年只印一次呢。2015 年底是未来的事不好说,先看看 Wikipedia 的历史增长曲线。&br&&br&&img src=&/e3c18caa0bc2be78bcd02ae_b.jpg&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2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e3c18caa0bc2be78bcd02ae_r.jpg&&&br&看起来英文维基明年继续增加两万篇以上文章的问题不大,那也意味着至少 10 卷大英百科全书,啧啧。&br&&br&打印维基百科,还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呢。如果在看到这篇回答之前,你以为打印出来会是这样&br&&br&&img src=&/be751c607fcc0eeda8e62b4e_b.jp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3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be751c607fcc0eeda8e62b4e_r.jpg&&&br&那可确实是太天真了,上面这样只是英文维基 0.01% 的内容,&a href=&///?target=http%3A//www.labnol.org/internet/wikipedia-printed-book/913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2 年由一位英国学生制作&i class=&icon-external&&&/i&&/a&,包含 400 多篇精选文章。&br&&br&今年 2 月,德国出版社 PediaPress 在 Indiegogo 上发起了众筹项目,目标是筹集 5 万美元打印 1000 本每本 1200 页一套英文维基,包括黑白配图。可惜的是,这次众筹并没有成功,项目页面也已经无法访问了,我只能找到这个项目宣传视频的 &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tWgA_3LRi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outube 链接&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虽然众筹失败了,这家公司至今仍然在提供打印 Wikipedia 装订成书+寄送的服务,而且是官方合作哦,在任何维基页面上都能找到打印链接。定价公道,100 页只要 9 美元,700 页只要 33 美元,还支持定制封面。你值得拥有!&br&&br&参考来源:&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Size_in_volum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Size in volum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Size_of_Wikipedi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Size of Wikipedia&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Size_comparison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Size comparisons&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0%25B8%25E4%25B9%%25A4%25A7%25E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永乐大典&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meta.wikimedia.org/wiki/User%3ATompw/bookshel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ser:Tompw/bookshelf&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what-/5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pdating a Printed Wikipedia&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www.wired.co.uk/news/archive//the-wikipedia-books-pro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 could become 1,193,014 page book (Wired UK)&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Help%3ABooks/Printed_boo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lp:Books/Printed book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图片来源:&br&&a href=&///?target=http%3A//Wikipedia.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ikipedia.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wired.co.u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ired.co.uk&/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把 Wikipedia 打印出来的想法,在八九年前其实挺常见的。那时候的 Wikipedia 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一定程度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限于单个语言范围的内容总量,似乎也还可以通过纸张来承载。据我所知欧美出现过不少付费打印邮寄 Wikipedia 的服务,尤其是欧洲…
来自子话题:
说实话都不是特别愿意。&br&&br&我是维基百科的内容专家+助理主编,九年前写过不少航天类的东西,维基上关于登月的文章当时九成都是我写的,估计现在也还有一半的比例。文章上首页三次吧。&br&&br&后来慢慢不玩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被哥哥提醒,他们给你多少钱?答无偿。&br&二是上面越来越多的港台中小学生开始编辑,写出来的东西能看出是孩子的笔触,他们的视角也就固定在那个幼稚的角度,我开始觉得不想跟这些人混。&br&&br&无偿本身没什么不可以,我使用维基强度很大,自己也喜欢这些内容,时间少了写慢一点就是。&br&&br&但一帮我看不惯的人瞎胡闹,就让我慢慢开始审视我花时间在这个上面到底值与不值的问题。&br&&br&基本决定以后不写之前在讨论区问过一次,全是小学生维基百科的严肃性何在?答案不太记得了,大约是从来没人规定过维基百科需要严肃性。&br&&br&在百度知道上问问题然后被别人全文抄我自己的东西来回答我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br&&br&我相信百度百科也没少搬我的东西。&br&&br&知乎其实也是类似。&br&&br&知乎被大陆这边的高中生占领了。&br&&br&其实知乎的论坛化虽然难以避免但是还是太可怕。&br&&br&摄影门类十有八九的问题不是问该买哪个相机/镜头就是你拍过最XX的照片是哪张。全是一帮没看过说明书的新手问你一些很容易找到的信息,别扭。&br&&br&每场球赛之后都有人会问怎么看待这场比赛,如果是只问经典比赛倒也无妨,每场联赛都有人问。前两天看到你心中记忆最深的米兰/切尔西阵容,预计不久所有强队的姐妹问题就都会出来。&br&&br&我答题倒也不是为了赞同或者感谢,但是知乎上偏爱简短的机灵,认真写的东西往往沉得很快。&br&&br&各类原因累积,知乎变成我无聊的时候看一眼找找有趣问题的地方,我一般喜欢看我不熟悉的门类的趣事。&br&&br&还有就是维基百科能避免的一个事情知乎做不到:同一个事情千遍万遍地问。
说实话都不是特别愿意。我是维基百科的内容专家+助理主编,九年前写过不少航天类的东西,维基上关于登月的文章当时九成都是我写的,估计现在也还有一半的比例。文章上首页三次吧。后来慢慢不玩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被哥哥提醒,他们给你多少钱?答无偿。二…
来自子话题:
&ul&&li&百度百科——只要你有钱,分分钟把一个无名草根包装成百度可以搜到的“网红”(这种包装出来的网红我可以给你扒一堆),你可以在词条里把各种资料进行虚构,严重的会有人以此去行骗欺诈。除了网红就是企业/产品营销了,企业&b&&u&可以在百科进行企业形象包装,删除负面信息,维护增添有利描述&/u&&/b&。然而在某宝轻而易举可以找到这些店铺,马省长并没有对这些店铺进行严格封禁:&br&&/li&&/ul&&img src=&/cec232f93b3eaa096facaf021bdc21f6_b.jp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7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cec232f93b3eaa096facaf021bdc21f6_r.jpg&&&br&&br&比如这个给我投过稿自称是“名人”的邮件:&br&&img src=&/9edd09e4900e_b.jpg& data-rawwidth=&1648& data-rawheight=&7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48& data-original=&/9edd09e4900e_r.jpg&&这就是一个过分夸大虚构通过营销包装出来的“自称网红名人”,实际上并无相称的影响力和能力。&br&&br&&b&可能有些朋友还没理解百科词条的潜在危害,我举个例子吧&/b&:&br&假如有一个骗子,他花了一千块在百度百科建立了个人词条,并添加了很多虚假信息如「伪造高学历」、「伪造荣誉奖项」、「伪造经历」、「伪造头衔」、「伪造身份」等,然后骗子再去花钱弄一个微博认证,认证信息全是虚假的(XX机构XX公司XX官方),然后这个骗子再去百度知道做几个问答营销以此增加信服力,最后骗子再花个几千块做个百度推广(竞价),进一步包装虚假身份。&br&&br&然后这个骗子有非常大的概率欺骗到许多小白,这些小白很可能就是某个村的村长,可能是一些有权的行政人员,也可能是各行各业的“你们”。骗子在获取“你们”的信任后,进行诈骗是很容易的事,比如骗子说我是XX的经纪人,我们想和你签一个约,要预付多少钱。什么你不信我?去百度一下,然后“你”就傻傻地百度了,一看哇塞,百度百科都有这个人耶,而且有头有脸有身份,签!&br&&br&&ul&&li&这个是最让我气愤的,某北京企业将无关人物的免冠照安插到了我已逝外曾祖父朱斐居士的百科头像上,以至于我&b&(当事人亲属)修改百度百科也不给通过&/b&,如此错误与不尊重实在是荒唐可笑:&br&&/li&&/ul&&img src=&/eade6e36d5ce5fd1a0622_b.jpg& data-rawwidth=&1324& data-rawheight=&8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4& data-original=&/eade6e36d5ce5fd1a0622_r.jpg&&&br&其实下图右三才是他本人的样貌:&br&&img src=&/925c98f38e0c100f971d1bd1b47251a4_b.jpg& data-rawwidth=&291&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1&&&ul&&li&最典型的是「百度百科」在对于历史、时政、人物、涉及企业利益等词条的描述是不客观的,存在明显的立场倾向,甚至将一些网友个人主观臆断的观点写入词条,&b&准确性和客观性整体偏低&/b&。除了历史时政是众所周知的偏颇范畴,重灾区就是明星百科里粉丝修改大战,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学那会某明星被粉丝与非粉丝之间因为修改偶像身高的问题连续数月进行词条修改,简直不要太激烈。&br&&/li&&/ul&然而百度百科对部分人的影响是:&b&权威印象,容易误导,&/b&尤其是在一些人没看过比百度百科更优质的产品内容时,他们会把百度百科认为是“学术权威”,认为百度百科是完全可信可参考的,甚至不去思考其正确性就完全照搬吸收,并在讨论产生争议时抛出“不信去看百度百科”的言论。&br&&br&&b&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百度百科存在的问题&/b&:&br&&ol&&li&&u&官方&/u&与&u&权力拥有者&/u&对词条内容拥有一定的左右权力,比如修改、审核、排挤、贪腐操作;&/li&&li&百度百科未对一些已知的负面行为进行强力治理,比如买卖词条、虚构信息、欺诈误导;&/li&&li&百度百科对待一些存在明显错误并含有误导内容的词条处于毫无判断力的状态,比如其他知友列举的例子,这种低级错误在请求修改后仍然不作为,那么百度百科的建设意义何在?&/li&&/ol&&br&其次,用商业行为去定义百度百科是比较欠妥的,当年百度做百科的时候喊过的slogan不要太高尚太有使命感,早期百度百科的UGC孵化期是各种复制粘帖,毫无秩序质量可言。&br&&br&有知友说这些都是“现象”,不是问题本质,那么:&br&百度全家桶误导驻留,百度自己不知道咯?&br&百度竞价的黑幕以及对网民的误导,百度自己不知道咯?&br&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长达数年之久的词条问答营销,百度自己不知道咯?&br&&br&我想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之间的差距是:它们中间不仅仅隔了一道厚厚的||||||||||||||||||||||||
百度百科——只要你有钱,分分钟把一个无名草根包装成百度可以搜到的“网红”(这种包装出来的网红我可以给你扒一堆),你可以在词条里把各种资料进行虚构,严重的会有人以此去行骗欺诈。除了网红就是企业/产品营销了,企业可以在百科进行企业形象包装,删…
来自子话题:
谢邀。一晃已经要近半年没上知乎了,但这个问题看来是逃不掉了。另外我也确实想再解释一下,因为记者或许想把故事写得看上去更「精彩」,在报道时省掉了我采访中对条目数量的解释。(另外抱歉我把题目中的实名隐去了,其实之前我也和记者说过不想要实名的,但。。)&br&&br&这16000多条目看上去很多,事实上并非如此。这里面有10000多条都是通过程序协助、以半人工半自动的方式批量创建的。像是一些行政区划类、生物类的内容,可以找到相关的专业数据库,因而能大批量地创建条目,介绍最基础的信息和数据。当然为了保证没有明显的错误,我没让程序全自动创建条目,而是在每次保存前都会简单的扫一遍。但即便这样,创建10000多条目也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把这些条目剔除之后,真正我自己写的,应该是不会到5000条的,而且其中大半也主要是简单介绍,花了比较多精力去仔细完善的条目大概就几百条吧。&br&&br&我知道这个回答挺无趣的,但事实也就是这样了。另外我就借这个回答表示回归知乎了吧。
谢邀。一晃已经要近半年没上知乎了,但这个问题看来是逃不掉了。另外我也确实想再解释一下,因为记者或许想把故事写得看上去更「精彩」,在报道时省掉了我采访中对条目数量的解释。(另外抱歉我把题目中的实名隐去了,其实之前我也和记者说过不想要实名的,…
来自子话题:
维基百科是这个星球上用户间协作做得好的产品之一,但是这和它的产品设计没有任何关系。相信任何一个产品设计者都能得出一个结论:Wikipedia 的产品设计绝对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之一。代码式编辑、糟糕的首页设计、无引导,连和协作息息相关的讨论区域也用着糟糕的布局……&br&&br&反观百度百科呢?优秀的布局和编辑器、用户激励体系、各种方便使用的模板、优秀的编辑引导、严格的权限控制……但为什么人们在这产品上有天壤之别两者之间似乎更偏向于维基百科呢?不客气的说,像维基百科这种垃圾一般的产品为什么有能力聚集到这样的一群狂热分子呢?照理说这样的的网站在现在这个时代早应该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那是什么让一个仅有着 142 名员工的网站 [1] 成为了全球第 6 大网站 [2] 呢?&br&&br&维基社群[3] 铸造了维基百科,他们是维基百科的建设者、灵魂、主人,他们愿意花很长的时间在维基百科上不遗余力的撰写每一个词条、检查每一次改动、帮助每一个新来的编辑者[4]。Jimmy Wales [5] 在创建这个网站的时候肯定也没有想到他能每天上线都有一帮来自各个国家在线的管理员告诉他维基百科的服务器是什么样的状况、每年都有人愿意为维基百科捐献他们的收入以支撑这个网站运行下去……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聚集在一个得不到任何积分、头衔、好处、甚至偶尔无法访问到的网站呢?&br&&br&&b&像对待「参与者」那样对待他们,而不是「消费者」&/b&。&br&&blockquote&维基的使命是将世上全部知识用当地语言传给这个星球的每一个人。&br&维基社群的唯一目的,就是通力协作,创作这部无偿、自由、具备最高品质的百科全书。&br&因着这些使命与目标,维基人对于维基社群的文明有高度的要求与基准,维基人需要彼此尊重、坦诚、沟通、友爱,来创设这个多元、自由、宽容、正直的维基社群与百科全书。[6]&/blockquote&维基百科清楚自己的理念和本质目的,而且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真心实意地符合这个理念。让一个产品强大的不是它的规模和力量,而是文化,一种牢固的价值观和信念,而这种东西上至这个产品的设计者,下到参与者每一个人都认同它并且能够清晰的传递给每一个人。维基百科的文化全都在他们的方针和指引 [7] 中,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编辑者,看过这些东西之后则会感受到这个社区散发出的善意和愿景,忍不住希望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情中来。&br&&br&只有当个人信任这种文化或组织的时候,他们才会愿意冒着个人风险去推动这个文化或组织的整体发展。因为信任,他们才会相信你会去做哪些事情,不会去做哪些事情。每一个事业需要的都是认同你理念的人,唯有这样,他们才会主动替你宣传,用不着提醒,也不需要什么奖励。如果他们真心认同你的理念,那他们根本无需激励。这种「激励」是真正的激励,而非胡萝卜式的激励,他们这么做,是因为自己愿意,这种愿意不是用积分、勋章或者头衔换来的。如果你奖励了这些人,这会让这些人背离了他所属的群体,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这人做出的推荐 & 贡献并不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是为了私人的牟利。信任一旦坍塌,这个人的价值也就没了。&br&&br&一个好的产品就像是一个人。有些产品只是名义上的领导者,而有些则是真正的领袖,那些领导者有影响力或者权利,但是真正的领袖会感召我们。不论这些真正的领袖是个人还是组织,我们会追随他们,不是因为我们必须这样做,相反,是因为我们想要这么做。我们追随真正的领袖,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自己。&br&&br&伟大的事业总是能够启发、鼓舞、唤起我们的热忱,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期望为之做些什么,可能是撤销一次不对的编辑、可能是撰写一个条目、可能是修改一个标点、可能是捐献 5 美元、可能是贡献一个 PV……这些人都是&b&&u&行动领袖&/u&&/b&,他们是维基百科灵魂,他们让维基百科成为「维基百科」。&br&&br&维基百科在创立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极端的开放:开放编辑、开放规则制定、开放首页设计、投票选举管理员……让每一个人维基人自由的参与进维基百科的建设中的来,让他们理解维基百科想要做什么事情,而维基人基于这个理念撰写大量的指引条目帮助后来的编辑者理解和认同这个理念。&br&&br&当然维基百科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前维基百科共同创始人拉里·桑格[8] 认为维基百科必须放弃他的反精英主义[9]、管理员/编辑者人数下降严重[10]、缺乏权威、不够可靠[11]……正是因为这些缺陷才驱使着维基人更加紧密团结合作,努力完成「将世上全部知识用当地语言传给这个星球的每一个人」这一伟大使命。&br&&br&经常有人问「维基百科是如何做到 / 改变 xxx 的?」其实改变世界的不是维基百科,而是受维基百科感召的编辑者们,正如改变美国的不是马丁·路德金,而是被他感召的数百万人;正如改变知乎的不是知乎员工,而是受知乎感召愿意花数百个小时写下数十万字在知乎帮助和解答他人的你们。&br&&br&&br&&b&&u&点击「编辑」,做些改变,按下「保存」,你将影响世界。&/u&&/b&&br&&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jA5MTAyNjg4.html& target=&_blank&&
&img class=&thumbnail& src=&/C9CBC4F51F57D47FC-AB56-25F0-4AB2-FD40B2C48E48&&&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Wikipedia – Edit button ※ 维基百科最新宣传片:编辑按钮&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jA5MTAyNjg4.html&/span&
&/a&&br&&br&[1]:&a href=&///?target=https%3A//wikimediafoundation.org/wiki/Staf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aff and contractors&i class=&icon-external&&&/i&&/a&&br&[2]:&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B%25B4%25E5%259F%25BA%25E7%2599%25BE%25E7%25A7%25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维基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3]:&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25E7%25BB%25B4%25E5%259F%25BA%25E4%25BA%25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维基百科人&i class=&icon-external&&&/i&&/a&&br&[4]:&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各位最近有没有看到或听到世界末日来临的征兆?&/a&&br&[5]:&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E7%25B1%25B3%25C2%25B7%25E5%25A8%%2588%25BE%25E6%2596%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吉米·威尔士&i class=&icon-external&&&/i&&/a&&br&[6]:&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25E6%E6%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明&i class=&icon-external&&&/i&&/a&&br&[7]:&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25E6%%25E9%E4%25B8%258E%25E6%258C%%25BC%25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方针与指引&i class=&icon-external&&&/i&&/a&&br&[8]:&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8B%%C2%25B7%25E6%25A1%%25A0%25B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拉里·桑格&i class=&icon-external&&&/i&&/a&&br&[9]:&a href=&///?target=http%3A//www.kuro5hin.org/sto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y Wikipedia Must Jettison Its Anti-Elitism&i class=&icon-external&&&/i&&/a&&br&[10]:&a href=&///?target=http%3A//jandan.net//wikipedia-running-ou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维基百科编辑和管理员告急&i class=&icon-external&&&/i&&/a&&br&[11]:&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B0%258D%25E7%25B6%25AD%25E5%259F%25BA%25E7%2599%25BE%25E7%25A7%%259A%%%25E8%25A9%25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对维基百科的批评&i class=&icon-external&&&/i&&/a&
维基百科是这个星球上用户间协作做得好的产品之一,但是这和它的产品设计没有任何关系。相信任何一个产品设计者都能得出一个结论:Wikipedia 的产品设计绝对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糟糕的之一。代码式编辑、糟糕的首页设计、无引导,连和协作息息相关的讨论区域也…
来自子话题:
我们学校的校辩论队,有次为了打比赛,为了有利于自己的定义,专门去修改了百度百科。。。。。
我们学校的校辩论队,有次为了打比赛,为了有利于自己的定义,专门去修改了百度百科。。。。。
来自子话题:
1.中立&br&这是维基百科最大的特点。&br&举个栗子,钓鱼岛。&br&百度百科: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距温州市约358千米、福州市约388千米、基隆市约188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公里,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b&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b&。&a href=&///?target=http%3A///subview/.htm%3Ffr%3D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钓鱼岛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维基百科:钓鱼岛又被称作钓鱼屿、钓鱼山、钓屿、钓台或者是钓鱼台岛,在日本则称呼为鱼钓岛(&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E8%25AF%25A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语&i class=&icon-external&&&/i&&/a&:魚釣島/うおつりしま&i&Uotsuri-shima&/i&),是位于&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5%259C%258B%25E5%25A4%25A7%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大陆&i class=&icon-external&&&/i&&/a&正东侧&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B1%25E6%25B5%25B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东海&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4%25A7%25E9%%25E6%25A3%259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陆架&i class=&icon-external&&&/i&&/a&以东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7%25BA%25E7%-%25E5%25AE%258D%25E9%E8%25A4%25B6%25E6%259B%25B2%25E5%25B8%25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台湾-宍道褶曲带&i class=&icon-external&&&/i&&/a&南端、&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7%25BA%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台湾&i class=&icon-external&&&/i&&/a&东北外海处&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7%E7%E6%25B2%259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琉界沟&i class=&icon-external&&&/i&&/a&西侧的一座&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D%%25B3%25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荒岛&i class=&icon-external&&&/i&&/a&。但就地质结构而言各方则有不同的解释,&b&&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8%258F%25AF%25E4%25BA%25BA%25E6%25B0%%%25E5%E5%259C%25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华人民共和国&i class=&icon-external&&&/i&&/a&与&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8%25AD%25E8%258F%25AF%25E6%25B0%%259C%25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华民国&i class=&icon-external&&&/i&&/a&认为钓鱼岛是台湾本岛附属岛屿东北诸岛&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B2%259B%25E9%2593%25B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岛链&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其中一部分,而日本则认为钓鱼岛为&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2%%25B9%25A9%25E7%25B8%25A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冲绳县&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E7%E7%25BE%25A4%25E5%25B3%25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琉球群岛&i class=&icon-external&&&/i&&/a&西南部分&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E5%25B3%25B6%25E7%25BE%25A4%25E5%25B3%25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先岛群岛&i class=&icon-external&&&/i&&/a&的的组成部分。&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9%%25E9%25AD%259A%25E5%25B3%25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钓鱼岛&i class=&icon-external&&&/i&&/a&&/b&&br&&br&虽然作为一个中国人,肯定是支持钓鱼岛是中国的。但作为一个供人学习了解知识的百科网站,任何主观的言论都会对学习者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中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个美国人上网查看钓鱼岛,如果他看到的是”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作为一个不明就里、或许压根就没听过钓鱼岛的人,可能潜意识里就会觉得钓鱼岛是日本的。&br&&br&(还有个恶搞网站——伪基百科&a href=&///?target=http%3A//uncyclopedia.tw/wiki/%25E7%25B6%25AD%25E5%259F%25BA%25E7%2599%25BE%25E7%25A7%25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維基百科 - 偽基百科,惡搞的百科全書&i class=&icon-external&&&/i&&/a&,他在上面对维基极尽恶搞之能事,把维基黑得体无完肤,(我还记得他在上面恶搞模仿维基“要中立要中立”,但这段我一时找不到了)但维基依旧保持着“中立”的高尚品行,对伪基百科极其中立的描写叙述——&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tw/%25E5%2581%25BD%25E5%259F%25BA%25E7%2599%25BE%25E7%25A7%25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偽基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可怜的小受维基啊……)&br&&br&2.多语种化&br&这完全不是劣势而是优势好么!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外来词汇或外国作品,再好的翻译也没有原版所要表达的意境好,就好比你让一个外国人解释西游记,你敢看么?&br&&b&英文不好完全不是借口好么!有中文版啊!&/b&&br&如果你英文不好,你可以看中文版。如果你有这个能力,想深入了解一下外国的词汇或作品,有那么多种语言供你选择,干嘛不选维基?&br&(不过有的词汇确实中文看的舒服,并且同为中文,百度更符合中国人说话习惯。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感受。)&br&&br&3.原创性和独立性&br&确实很多词汇百度是原封不动地&b&复制-黏贴&/b&过来的。作为一个&b&支持原创、鄙视抄袭&/b&的人,站在正义的角度,果断维基!(yeah~)&br&&br&4.敏感词汇&br&看到别的网友的答案,补充一下。维基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站、&b&不受政府控制的网站&/b&,他们确实有很多关于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敏感词汇,并且这些词汇都是站在&b&中立&/b&的角度,&b&相对不会因受政府控制而扭曲事实或掩盖事实只讲片面&/b&,因此更有价值。&br&&br&(目前只想到这么点,以后有机会(?)再补充)&br&(在ipad上打到一半断网了!再换到电脑上几乎重打了!!气死我了!!T-T)&br&(我觉得我答得真的很认真啊……!!)&br&---------------------------------------------------------------------------------------------------------------&br&4.21 回复更新&br&1.更改了一些错别字,并且根据@雨月(我想@TA但显示不出TA的名字)和 &a data-hash=&d808dc7d1a187d53ed3d5cf& href=&///people/d808dc7d1a187d53ed3d5c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ishan Li& data-tip=&p$b$d808dc7d1a187d53ed3d5cf&&@Yishan Li&/a& 的提醒把“&b&绝对不会因受政府控制而扭曲事实或掩盖事实只讲片面”&/b&改成了&b&“&/b&&b&相对不会因受政府控制而扭曲事实或掩盖事实只讲片面”&/b&&br&2. &a data-hash=&9fc71f6c0& href=&///people/9fc71f6c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陈桂雄& data-tip=&p$b$9fc71f6c0&&@陈桂雄&/a& 提到的大陆修改会封IP的事,首先下面已经有网友回复了并没有被封号,那么说明大陆人是可以编辑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你自己做了或改了不符合规则的事或词条。具体的我也不清楚,跟我钻牛角尖也没用。╮(╯_╰)╭&br&3. &a data-hash=&8e1b436e018faef709b57c20& href=&///people/8e1b436e018faef709b57c2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lowsolo& data-tip=&p$b$8e1b436e018faef709b57c20&&@slowsolo&/a&提到的可以随便编辑,就我个人编辑百度的经验来看,可以随便编辑不代表你就通过审核了,这种编辑肯定都是有审核的,否则即使自律好如维基也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好么?(目前我也没空去维基检测是否可以随便编辑,我还有好多作业要做的嗷。。。!!(╯﹏╰))&br&4.还有一些网友提到的,比如什么封了一个恶意修改的词条(你确定不是病句?!恶意修改还不封?你是想说恶意封了一个修改的词条么?)还有什么不是每个词条都有中文解释,我想说的是凡事都有特例性,再好的网站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我觉得维基整体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a data-hash=&408b3be87cbe858cb23bd2& href=&///people/408b3be87cbe858cb23bd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408b3be87cbe858cb23bd2&&@凤歌青天&/a&&a data-hash=&b82b1d6b2b64fe5339bf& href=&///people/b82b1d6b2b64fe5339b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82b1d6b2b64fe5339bf&&@夏夏moe&/a&&br&&br&咳咳,我基本都很认真的回了,第一次得到大家的认可,很开心也有些惶恐(原谅我的玻璃心)。总之我会认真看大家的意见,毕竟我觉得有争议是件好事。&br&并且作为学生不是时时刻刻都有时间上电脑回复的(因为格式的关系,ipad不能修改),所以请耐心等待,说不定等我期末考完我就回你了…=3=
1.中立这是维基百科最大的特点。举个栗子,钓鱼岛。百度百科: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距温州市约358千米、福州市约388千米、基隆市约188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公里,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其自古以来就…
来自子话题:
我是百度百科(不称职的) 蝌蚪团成员,也是维基百科的(马马虎虎的)巡查员。
&br&我觉得情况是这样的:
&br&&ol&&li&基础的价值观不同,甚至可以把一切问题归咎于这个价值观。&/li&&/ol&&ul&&li&百度百科本质上是一个&b&商业公司的产品&/b&,服务于百度公司的利益;而维基百科是一个&b&公益产品&/b&,它拒绝广告,同时运营费用的获得也仅仅靠捐赠来维持。商业产品的发展需要金钱来支撑,于是通过足够的条目数量来获取流量,几乎是百度百科发展的不二法门。实际上,百度百科的很多条目是难以写成”百科全书式“的条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百度百科的整体质量(换个说法,如果把百度百科里80%的劣质条目删去,百度百科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li&&li&商业产品有一个优势就是,有足够的资金去推动产品改进、吸引用户眼球、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相比之下,维基百科的改进(这点不仅是金钱的原因,也有维基计划涉及270多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和其他维基姊妹计划,牵一发而动全身)和活动(每年一次的维基媒体大会;地方分会向基金会申请资金要充足的理由)看起来就寒酸多了。可惜的是,百度百科的编辑平台搭建仍旧远远落后于维基百科的mediawiki系统。&/li&&li&这样的价值观不纯粹怪罪于百度,百度只是利用了整个中国大陆这种甚嚣尘上的、看起来让人所不齿却人人追逐的价值观而已。当然,百度利用搜索引擎的便利,和政府一道把互联网变成中华局域网或百度局域网,百度就难辞其咎了。&/li&&li&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维基百科是在做“&b&百科全书&/b&”;百度百科是在做“&b&内容大全&/b&”。百科性质不强的内容,维基百科是不收录的。而百度百科意在作为对搜索引擎的补充,完全可以来者不拒。这一点是我几年来对百度百科认识最大的转变。不能简单地说谁好谁不好,因为它们&b&服务于不同的受众,满足不同的需求&/b&。维基百科永远不会去收录某个不知名教授,某个无聊的网络小说,但这并不表示这些内容没有受众需要;而百度百科正是提供这种需要的一个场所。虽然百度百科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但实际上那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其真正的目标是&b&变成一个什么都能找到的互联网工具&/b&。&/li&&li&中文维基百科的质量是由这个链接所给出的方针所保证的:&b&&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25E6%%25E9%E5%E8%25A1%25A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W&/span&&span class=&invisible&&ikipedia:%E6%96%B9%E9%92%88%E5%88%97%E8%A1%A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但是百度百科有了这些方针就能做的跟维基百科一样好吗?能够一条一条贯彻执行吗?遇到侵权内容能够迅速通知编辑者改善吗?能够勇敢地删除广告条目吗?能够在条目内容忍对自己产品的批评吗?我认为在百度公司或者大多数百度百科编纂者的骨子里是没有这种想法和决心的。&/li&&/ul&2.
所处背景的不同:分成两部分来说,&b&产品所处背景&/b&和&b&用户所处背景&/b&。
&br&&ul&&li&维基百科的大部分服务器位于著作权保护苛刻的美国,虽然可能是道德、但更多的是&u&法律约束&/u&,使得维基百科对版权的把握极度苛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条目数量的发展,但也保护了条目质量的提高:条目的语句组织、逻辑性都需要编辑者来重新调整修改,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li&&li&&b&参考资料的加入是必要的&/b&。一个维基百科条目再怎么完善,如果没有可靠的参考资料,它绝对无法入选优良条目。为什么维基百科里的参考资料比较丰富准确?添加参考资料是一个相对繁琐的事情。举个例子,假设添加参考资料需要耗费时间t。相对于维基百科编辑者,他们编辑条目已经耗费了10t的时间,再用t时间来添加参考资料并不是大的工作量;但是对于百度百科编辑者,他们复制粘贴只需要0.5t的时间,他们愿意再花200%的时间(t/0.5t)去添加一个根本不影响条目通过、不影响他们赚取积分和奖品的参考资料么?&/li&&li&维基百科的用户位于全球,但如果要和百度百科有可比性的话,我们不妨拿中文维基百科来做比较。&b&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者大部分位于台湾 &/b&&b&、大陆&/b& 、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和欧美。这些用户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不同的观点能够有机会交织融合,在维基百科的中立性原则之下,可以得出对一个条目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而&b&百度百科的编者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b&,他们接受类似的教育,形成类似价值观,同时能够参考引用的资料也大多数限于国内或者“国家允许”的国外网站(但不否认,百度百科有一些很好的条目,甚至要超过中文维基百科;但这种条目的编辑者少之又少;他们既然有较宽广的视野,能够接受不同背景的信息,也容易认同维基百科的文化;这种编辑者往往也同时活跃在维基百科)。&/li&&li&这些用户所处的背景也往往是形成他们价值观的原因。中国大陆的多数用户对版权保护的意识相对淡漠,更加注重对物质的追求而忽视精神道德的力量。&/li&&li&用户价值观和所处背景的不同也决定了&b&不同的审核机制&/b&:维基百科使用善意推断,不对用户的编辑做审查,认为用户的本意都是好的,大部分编辑会经过同样也是普通用户的巡查员和回退员的巡查以消除破坏和侵权;同时&u&任何用户都可以回退破坏&/u&。而百度百科的审查是强制性的,&u&仅仅由百度的工作人员来操作&/u&的,其审核的细致程度根本无法与维基百科匹敌。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仅仅靠兴趣、爱好、道德、荣誉来维持整个社群的运作;而百度百科社群掺杂着积分、奖品、荣誉,相比前两者,荣誉仅仅是随时可以扯掉的遮羞布罢了。&/li&&/ul&上面说了很多点,说的是我认为两者差距的&b&本质原因&/b&。这些原因是互相交织,环环相扣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便是我们看起来两者差距出现的表面原因,如用户的责任心、审核的机制、版权的保护、改进的动力和频繁程度等。大致总结一下,区别在于:
&br&&br&(用→表示因果关系)
&br&&b&文化背景+产品性质 → 产品本身+用户编辑的方式(简单c+v / 再加工)+协作方式(竞争/协作)+审核方式 → 产品本身呈现+有益的编辑能否积累/有害的编辑能否剔除 → 呈现给浏览者的内容&/b&&b& &br&&/b& &br&=====以下乃牢骚=====
&br&实际上我认为百度百科在一个几乎无版权约束的国家,有着维基百科数倍的编辑者、更靠前的排名、更大的流量,理应比维基百科创造出更加丰富、高质量的百科内容来,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感情上我倾向于偏袒百度百科,&b&希望盲目喜欢她的人能清醒地认识到她的不足;跟风讨厌她的人也能够正视她所带来的便利和发展前景&/b&。我始终、由衷地希望百度百科有朝一日能够超越中文维基百科。
&br&=====以上乃牢骚=====
&br&&br&顺便,评论一下其他回答的一些观点:
&br&齐小七:百度百科蝌蚪团的成员身份较为复杂,既有白领、离退休员工,也有高中生、大学生等等。而英文维基百科的编辑团队相比来说在知识背景上更加高端。
&br&&ul&&li&蝌蚪团的初衷根本不是什么编辑团队,而是提出意见,相当于是一群谏言者;同时在后台也有一些帮助百度百科官方团队进行一些繁杂事务处理的工作。&/li&&li&维基百科真的没有什么编辑团队。其编辑者(不是团队)的知识背景也不比百度百科强多少。低质量的编辑都在第一时间被过滤掉,才是用户看到条目质量普遍较高的表象。&/li&&/ul&
我是百度百科(不称职的) 蝌蚪团成员,也是维基百科的(马马虎虎的)巡查员。 我觉得情况是这样的: 基础的价值观不同,甚至可以把一切问题归咎于这个价值观。百度百科本质上是一个商业公司的产品,服务于百度公司的利益;而维基百科是一个公益产品,它拒…
来自子话题:
我靠维基百科完成语音学入门,在不少领域也都了解了更深入的信息。感觉维基百科实在是个不错的学习平台。&br&维基百科的词条当然不是在每个领域都那么完善,但至少我经常查看的这些都很不错,值得推荐(以下都指英语维基百科):语音学(比如语音学概念和常见语音的介绍)、各语言音系(「* phonology」词条都是宝藏,比如「French phonology」)、typography、常见的生物科属……&br&&br&维基百科比词典/字典深入多了,而且语文这种学科恐怕用任何「一本」书都很难学好。所以恐怕「这就好比问“如何有效利用康熙字典学好语文一样”」这个比喻并不恰当。&br&有时你只是需要轻松地入门,或者只是迅速了解某学科中某一小块知识,那么维基百科比通常的课本好用。你一辈子又能「学好」多少门学科呢?能触及多少学科的深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迅速学习、查阅,了解一些够用的就好。&br&少有什么学科能靠一本书就从无知学到精通,所以你也不要指望维基百科能让你「学好」什么。但维基百科是个非常难得的入门平台。&br&如果你真的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一学科,你自然会进一步查阅更多著作的。&br&&br&如何有效利用:&br&&ul&&li&无处不在的链接不必再提。这是维基百科最美的一点。&br&&/li&&li&消歧义页很棒。&br&&/li&&li&很多词条的末尾都是该学科的 category、list 或 navigation template。利用好这些,可以让你对该领域知识有更宏观的认识。(前两天我看到有人完全不了解 Adobe After Effects 的同类产品,但这种事情其实花五秒钟去维基百科的词条页脚看一下就搞定。)&br&&/li&&li&尾注的参考文献更是你深入学习时不可错过的。&br&&/li&&li&对于没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学科,英语维基百科是首选。即使英语不那么好也没关系,因为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阅读英文并不枯燥,而且一个学科内常用的词汇也就那些。对于某些和某个地区相关的问题(比如各语言的拉丁化方案/拼音),英语词条说不定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常常西方世界比当地的研究还深入,或者能换个视角。&br&&/li&&li&如果你能读多种语言的维基百科,那么左边栏的语言跳转列表就是神器了。不过它至少也可以方便你在中英文词条间跳转。&br&&/li&&li&利用浏览器之类的工具,设定搜索维基百科的快捷手段。比如我在 Chrome 里设定(设置 > 管理搜索引擎…)用关键词「w」搜索英语维基百科,用「z」搜索中文维基百科,秒达。&/li&&li&如果你用 iOS,那么记得安装 Wikipanion 或 Articles 这样的维基百科阅读器,比网页方便多了。&/li&&li&如果不是想了解「屌丝」这样的中文互联网社会现象,那么通常没必要看百度百科之类的国内在线百科全书网站。百度百科上不负责任的抄袭和拼凑实在太多了。&/li&&/ul&&br&作为一个高二和高三每天晚自习都趴桌子上看维基百科的人,我对 @左昊诚 转的那幅漫画深有体会。一方面,我自制力太差,而好奇心又过剩;另一方面,(如果)既然还年轻,多了解一些各领域的事情未尝不是好事嘛。有限度就好。&br&&br&另外(尽管我觉得其实对于一个成年人(或者心智稍微健全一点的未成年人)其实没必要再强调这点):&br&不管读的是维基百科还是任何一本著作,学会分辨并做出判断,这是最基本的能力。某一个人的著作不一定比维基百科为你呈现的百家争鸣景象更可信或更有价值。如果随便看了一种观点就当成真理,那不管是看维基百科还是看经典文献,都很危险。
我靠维基百科完成语音学入门,在不少领域也都了解了更深入的信息。感觉维基百科实在是个不错的学习平台。维基百科的词条当然不是在每个领域都那么完善,但至少我经常查看的这些都很不错,值得推荐(以下都指英语维基百科):语音学(比如语音学概念和常见语…
来自子话题:
相信这封邮件能让你明白点什么。&br&尽管维基百科也有不少负面消息,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可我还是心甘情愿地捐款给它。&br&&br&&img src=&/29f22c099b0f627eaa1a3753282beb84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29f22c099b0f627eaa1a3753282beb84_r.jpg&&&br&&blockquote&您的行动是如此美妙。非常感谢您帮助负责运营维基百科及其姊妹基金会的非营利性机构——维基媒体基金会。&br&&br&您的捐款不仅仅会用于抵偿您自己使用维基百科的成本,还会用于其他的维基百科读者。&br&&br&像是退休的农夫在纽约北郊使用维基百科学习污泥处理的知识,吉隆坡的学生正使用着维基百科研究有机化学。英国的一位在事故中受了背伤的技师在用维基百科接受再教育,学习制作网页。芬兰的市政工作人员为加纳的一所小学校设立了一个离线版的维基百科。墨西哥城里的一位父亲正带着他的小女儿趁着周末逛博物馆,而他正使用着维基百科来帮助他们理解所看到的的每一件藏品。&br&&br&维基百科的任务是把人类所有的知识以大家各自不同的语言带给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这是一个非常无畏的任务,但凭着已有的超过3千万篇条目和287种语言,我想说:感谢您和许多和您一样的人们,因为你们,我们正在实现我们的梦想。&br&&br&我谨代表维基媒体基金会以及世界上其他5亿维基百科的读者向您表示感谢。您捐款帮助我们解决维基百科运营成本的这一善举确保了它能够保持无广告,中立,以及全心全意服务其读者。它本就该如此。&br&&br&您也许注意到了今年我们改变了一点募捐的策略,第一次使得绝大部分读者只会偶尔地看到几次募捐的标语,而不是持续数周看到。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我们不想让人们因为看到过多的捐款请求而不悦。但这同时也代表着只将有更少的人意识到我们是一个非盈利组织,意识到我们需要帮助。所以,我会非常感激,如果您愿意把这封邮件转发给您的一些朋友的话。&br&&br&此外,我也希望您愿意来尝试加入我们帮助编写维基百科。维基百科是完全由志愿者编写的——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就像你和我。如果你在维基百科里发现一个拼写或者其他小错误,请修改它。如果你知道还有其他值得加进的内容,请加入它。有一些人发现这种经历非常令人满足,希望您也会这么觉得。&br&&br&再次感谢您!我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而我也对您保证:我们会审慎而合理的使用您的捐助。&br&&br&谢谢,&br&Sue&br&&br&Sue Gardner&br&执行总监,&br&维基百科基金会&br&&a href=&///?target=http%3A//donate.wikimedia.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onate.wikimedia.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很多雇主会匹配其员工的捐款从而使您的捐款翻倍,请去您的公司查看他们是否有合作匹配捐助项目。您可以在 Twitter、&a href=&///?target=http%3A//identi.c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denti.ca&/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Google+、Facebook和read our blog上关注我们。这里是维基媒体基金会年度报告 2011-12, 维基媒体基金会年度规划 和 维基媒体基金会五年战略规划。您也可以在&a href=&///?target=http%3A//shop.wikimedia.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hop.wikimedia.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购买维基百科相关商品。&br&&br&供您记录:您的捐款___________。&br&&br&这封信是您捐款的记录。没有任何商品或是服务因为或是部分因为这笔捐款而被提供。维基百科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慈善组织,在美国持501(c)(3)免税身份。我们的地址是149 New Montgomery, 3rd Floor, San Francisco, CA, 94105. U.S. 免税编号: 20-0049703&/blockquote&
相信这封邮件能让你明白点什么。尽管维基百科也有不少负面消息,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可我还是心甘情愿地捐款给它。您的行动是如此美妙。非常感谢您帮助负责运营维基百科及其姊妹基金会的非营利性机构——维基媒体基金会。您的捐款不仅仅会用于抵偿您…
来自子话题:
Wikipedia有一个很有名的一直遵守的policy叫做Neutural point of view(NPOV),中文翻译成“中立的观点”,所有wiki上面的记录都要符合如此客观中立的最基本条件。题目中所谓的身高体重信息,身高是可以随着年龄增长的,体重更是可以随时改变。如此带有变化的事实需要大量的修改维护,而且在认证上面也会有诸多困难。像题主所说的例子,张国荣的身高,张国荣10岁时候的身高和30岁时候的身高肯定有所差异,那么标注身高是应该标注出道的时候的身高,还是应该标注最红的时候的身高,还是标注生命最后那一天的身高?那么标注的这个身高应该怎样认证呢?再举个反面的例子,百度百科标注了明星的身高,但是这个身高的参数对于我而言没有可信度,我会认为很多明星都虚报了身高,我也不愿意用它来作为任何判断依据的参考,那么这些身高体重的信息在网页上出现就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影视明星而言,作品可以作为了解明星更好的依据,也更是掷地有声的事实,汤姆克鲁斯虽然矮但是依然演了这么多部英雄的大片,所以wiki上不出现这些信息是符合wiki一向坚持的逻辑和原则的。&br&&br&引用wiki自己的一段解释,对于musicians,actors,books等等的表达有很谨慎的态度。&br&&blockquote&Describing aesthetic opinions[&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Wikipedia%3ANeutral_point_of_view%26action%3Dedit%26section%3D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dit&i class=&icon-external&&&/i&&/a&]&br&&p&Wikipedia articles about art and other creative topics (e.g., musicians, actors, books, etc.) have a tendency to become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PEACOC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ffusive&i class=&icon-external&&&/i&&/a&. This is out of place in an encyclopedia. Aesthetic opinions are diverse and subjective—we might not all agree about who the world's greatest soprano is. However, it is appropriate to note how an artist or a work has been received by prominent expert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For instance, the article on Shakespeare should note that he is widely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author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rticles should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ommon interpretations of a creative work, preferably with citations to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Notability_%28people%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table individuals&i class=&icon-external&&&/i&&/a& holding that interpretation. Verifiable public and scholarly critiques provide useful context for works of art.&/p&&/blockquote&&br&但是,对于体育明星,一般wiki上都会有身高和体重的标识,因为职业的原因,这些数据是影响体育明星们职业水平非常重要的参数。比如NBA球星科比,身高1.98m,体重96公斤就清清楚楚的写在wiki的personal information上。同时照片上也会注明拍摄的时间,用来判断明星当时的身体状况。&br&&img src=&/82caa28df9ac831c8a36cb_b.jp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7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82caa28df9ac831c8a36cb_r.jpg&&&br&&br&著名的NFL橄榄球明星Tom Brady,身高1.93m,体重102公斤也都写的清清楚楚。&img src=&/d75dfc2a0cc_b.jpg&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10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d75dfc2a0cc_r.jpg&&&br&最后,如果感兴趣,这里有两个详细解释wiki基本原则的链接,英文版:&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Neutral_point_of_vie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Neutral point of view&i class=&icon-external&&&/i&&/a&,中文版&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25E4%25B8%25AD%25E7%25AB%258B%25E7%259A%%25A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维基百科:中立的观点&i class=&icon-external&&&/i&&/a&,私以为英文版的内容更加详细充实,有能力的可以看看英文版教,也推荐看看怎样描述一个观点的条目&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3ADescribing_points_of_vie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kipedia:Describing points of view&i class=&icon-external&&&/i&&/a&,相信会对今后在知乎上游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所帮助。
Wikipedia有一个很有名的一直遵守的policy叫做Neutural point of view(NPOV),中文翻译成“中立的观点”,所有wiki上面的记录都要符合如此客观中立的最基本条件。题目中所谓的身高体重信息,身高是可以随着年龄增长的,体重更是可以随时改变。如此带有变化…
来自子话题:
维基跟百度百科哪有得比.....&br&语言太多,恶意侮辱没文化的用户。&br&没有医院联系方式,治死了好歹努力过,维基连试试的机会都不给别人。&br&没有养生词条。&br&太专业,根本看不下去。&br&版面差,放个鲜艳点的广告装饰一下很委屈你吗?&br&最后推荐使用wikiwand消灭维基百科。
维基跟百度百科哪有得比.....语言太多,恶意侮辱没文化的用户。没有医院联系方式,治死了好歹努力过,维基连试试的机会都不给别人。没有养生词条。太专业,根本看不下去。版面差,放个鲜艳点的广告装饰一下很委屈你吗?最后推荐使用wikiwand消灭维基百科。
来自子话题:
1、维基百科不盈利。&br&2、没钱了大家捐。&br&&br&&a href=&///?target=https%3A//donate.wikim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Special%3AFundraiserLandingPage%26country%3DCN%26uselang%3Dzh%26utm_medium%3Dsidebar%26utm_source%3Ddonate%26utm_campaign%3D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donate.wikimedia.org/w/&/span&&span class=&invisible&&index.php?title=Special:FundraiserLandingPage&country=CN&uselang=zh&utm_medium=sidebar&utm_source=donate&utm_campaign=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1、维基百科不盈利。2、没钱了大家捐。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虐杀原形2好玩的玩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