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是东南大学好一点还是四川大学好一点?因为不了解南京军区 东南战区和四川,我个人比较喜欢现代化发达的干净不

四川大学和东南大学哪个更强一些_百度知道
四川大学和东南大学哪个更强一些
提问者采纳
答:1论综合实力四川要强于东南两座各特点四川整体实力靠前科比较全尖端科少比较名皮革专业口腔医高数等2东南工科名尤其建筑电物医工程通信等热门科实力强录取数比四川高(部省份)总;考虑专业业等般选东南;考虑校名声选四川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7条回答
四川强哦东南东南凑合吧全行
想学什么,学电子建筑通信类的来东南,其他的就算了
东南,地理位置都好.学校也很强.
当然是四川大学
两个都好 但要看在哪方面 东南的建筑系很强 四川大学是综合性更强些
东南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题已关闭
投票、征集类问题
问题应当引发一定主题范围内具体、有深度的讨论。投票、征集信息、活动召集类问题不适宜在知乎提问。
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哪一个是正统的国立中央大学?
按投票排序
英国离开印度前,故意促成印度和今天的巴基斯坦分别独立,造成乱局以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有些事大家都懂得,前朝旧都已成往事,没有株连九族幸存下来已是万幸。反观今日之东大,南大何异于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一个个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在别人下的套里打转。最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是东大人,也许没考到南大或东大永远不会关心这个问题。但我确实为东大是工科强校,文理学科孱弱而感到叹息。至于正统不正统的问题,大概除了南大和东大外,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农,南医,南师,河海都有发言权。
最近在看历史,对本答案重新修改下(2015.9)。本人是交大的,以下是个人看法:新中国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仅仅是改名),需要和现在的南京大学区分开。1952年,旧的南京大学拆分。人数极少的文、理学院搬出四牌楼,并入汉口路金陵大学,且继续使用「南京大学」这一校名,也就是新的南京大学。而处于校内绝对地位的工学院,院内绝大部分专业继续留在四牌楼,并使用「南京工学院」这一校名。所以说,1952年后,「南京大学」这一校名实质上是给了当年中央大学的文、理学院与金陵大学合并后的新学校,而中央大学里面真正扛把子的工学院留在原址(却没有得到「南京大学」这一校名)。总之,一个是关防印信(相当于传国玉玺)和校舍传承(现在的东大),一个是档案(大部分,非全部档案)传承(现在的南大)。最后说下,我觉得东大继承了大印和家产,可以算是中央大学的正统,而新的南大其实主体是金陵大学,所以最多只能算是中央大学的旁系。虽然这么说,但这两个大学的人还是不要纠结于「正统论」了,再过些年,当年国立中央大学的老校友都逝世了。还是着眼于当下,好好建设自身,江南这一片地区牛校(上交复旦南大东大科大同济浙大)太多,再沉湎于昔日的辉煌,东大和南大就要被其余几个学校远远地抛到后头了。
作为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学生,我真为一部分南大人的所作所为感到恶心,请不要再挑事,不要再挑衅东大人了,这么多年下来,东大人都被你们逼急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些说出「如今的南京大学是国立中央大学的唯一继承人」这句话的人,是没有任何根据、没有任何底气的。任何法律文本、历史档案、政府公文、工商注册记录,以及南京大学校史档案馆里都没有这句话。
国立中央大学是现在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等等高校的共同财产,南京大学想要独吞无异于痴人说梦。不单上面这些高校有资格分享国立中央大学,而且西北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等高校也有资格。虽然说南大目前的排名在国内非常靠前,但过去的历史不会因为现在各个大学的情况而改变。现在的南京大学当初只得到了国立中央大学的文理学院(中央大学最重要和最大的学院是工学院),但是某些南大人利欲熏心,妄图篡改历史,以到达独吞国立中央大学的目的。另外,在几十年前的某个黑夜,某些南大人去四牌楼(东南大学校址)偷偷搬走了「两江师范学堂」这一石碑,这种行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对两校间的关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还好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门造得好,不然,还得让某些南大人从四牌楼偷偷搬走。最后再说一点,某些南大人请不要再篡改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了,看看那些词条都被改成什么样了,历史就是历史,不是你们能改出来的。———————————————————————————————————————————沉湎于金陵遗梦,这是毫无意义的。当下,清北复交占据全国TOP4的地位已经无可动摇了,再看看华东地区的其他强校,母校南大再不努力的话,要想占据全国第五名的位置简直是妄想。作为一个爱南大的学子,实在不愿意看到南大的排名在下降。对母校,袒护是爱,批评也是爱。
搞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时候 两校肯定说对方是正统————————————————————————————针对评论区的质疑,我说下我想表达的意思,都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教育事业,都是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共和国高校,不可能去争什么正统国立中央大学的。你校长的位置还要不要好了?你党委书记干嘛的?我十分尊重南京大学的一些教授,有两个教授的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我决定退役的重要推动力量,就是高华教授和任东来教授。但你要说,有这两个教授,南大就有民国高校的气节和风骨了。我不同意,两个院士候选人实名举报的事情也出在南大好不好。
Source: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校史馆”,Source: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校史馆”,
作为东大毕业生,说说自己的理解。都不是,东大、南大、复校的国立中央大学以及各个分支高校均是老中大的一部分,都继承了老中大的一部分衣钵。每当看到建国这段历史,不得不痛惜昔年中大作为民国的最高学府,竟然没有随国府迁走,反而欢天喜地地迎接共产党,最后迎来分拆的结局。纵使今日南大的人文理科,东大的电类和土建,河海的水利,江南的轻工均在国内有着一席之地,以及其他各分支高校的强势学科均获得学界好评。但是,昔年教育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名师济济,力压西南联大的国立中央大学,终究是不存在了。抚今追昔,现在再探讨东南、南大,或者台湾复校的国立中央大学孰为中大正统,意义不大了。我们这些今人,作为昔年创造辉煌中大学子的后辈,更应该努力拼搏,为母校争得更大的荣誉。而不是在这里做一些无用之争,让外人看了徒增笑柄。
谢邀。当年报考时(上世纪90年代初),我的实力可以上东大的建筑系和南大的物理系,最后因为自己热爱设计,选择了东大的建筑系。大学期间,因为某些原因,我结识了一位南大数学系的朋友,后来,我们成为了死党。现在,我在美国东海岸的一家建筑事务所搞设计,他在美国西海岸当教授,每年两家都会聚会一两次。据我了解,两校学子之间,有非常多的人关系都很好,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些人要争这种很虚的名号。国立中央大学已成为过去式了,名号的归属,难道有助于增加国家拨付给大学的经费?继承了当时国立中央大学中最重要学院以及校址校舍的东南大学,可以说是国立中央大学后代这个大家族的「大少爷」,而继承了文理学院和档案的的南京大学,可以说是「二少爷」。几十年过去了,从排名上看,「大少爷」东南大学比不过「二少爷」南京大学,但说句实话,两所大学的排名都在下滑。看看国立中央大学的辉煌,作为大少爷和二少爷的东大和南大在当下的排名不应该起码排在全国第五第六的位置吗?可现实呢,国内那么多的大学都崛起了,而一部分东大人和一部分南大人却还在为这种名号发生争执,学校的排名也在下降,你们有意思吗?如果国立中央大学这种名号真的那么有意义,我建议,(反正现在国内在大搞自主招生),当年国立中央大学拆分出的所有后代,搞一个「国立中央大学联盟」好了,顺带着把台湾的那所也拉进来。让一部分无聊人去争这种名号自娱自乐吧,其余的两校学生该干嘛干嘛去,好好学习,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本人东南毕业多年,冒昧来趟这滩浑水。读书时,自从见识到了东南和南大校史之争后就深深地感觉到历史之不可靠性。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个小问题。往大了说是两群知识分子按照专业划线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往小了说是个影响力很小,跟时局无关的问题。对我而言,在工作之余在巴黎大学历史系旁听课程也是受了在东南读书时的影响。-----------------先谈一则新闻------------------------上面一个链接转到台湾中央大学的一则有趣的新闻''中大百年校史徵集啟動  延續優良傳統''
里面有一段使用春秋笔法写了南大声张校史时的心路历程,摘抄如下:此行,透過大陸母校的熱心協助,拜訪了許多位德高望重的
老校友,如《南京大學百年史》、《南京大學史》主編王德滋院士(中大地質系1950年畢)。王院士指出,編寫南大百年史的過程中,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學
校有兩個源頭,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但請示教育部之後,決定採中央大學;二是抗戰時期西遷重慶,此時的南京有汪精衛偽政權下所成立的中央大學,在「政府有
偽、學校無偽」前提下,決定將汪偽這段校史也採列。南大編寫百年史,最可貴之處,在學校「高教研究所」的大力協助下有系統地完成,不但寫下高教史上輝煌一
頁,更具學術參考價值。也就是非常清楚的写出:在写南京大学校史的时候,主笔的南大院士也拿不准应该把中央大学还是金陵大学作为前身。也就是后来的双源头说的来源;接着是在得到教育部同意之后,才能用中央大学。这里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南大来讲,中央大学作为源头并不是那么自然而然,如果教育部不同意并坚持南大是旧金陵男子大学延续,或是南大教育部功课做不到位,南大是不能将中央大学作为源头的。也就是说,对于南大来讲,这不是一个仅仅从历史学出发考证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必须借助外界权威才能过关的事情。就教会主办的金陵大学来讲,其实有两个,一个男子一个女子; 在院系调整中,新南京大学于1952年筹办在男子金陵大学校址上,说今天的南京大学继承金陵大学也不是很严密,毕竟还是师范大学的校址和师生在。南京大学的历史系非常不错,但是其校史主编竟然不是历史系的教授,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毕竟内情外校是不好猜测的。-------------------------再谈一则事情--------------------------------------110年校庆的时候,时任总理温公题词的问题:东南大学是有把总理题词的墨宝公布出来;南京大学声称也收到了总理题词,但是从未公布墨宝。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总理题词是不可能不展示出来的,由此我当时怀疑,总理仅仅是给南大发了贺电,并没有题词。而南大为了不输面子,也就说有题词。这个事情可能和校庆争论有些远,也仅仅是一个细节,但是可以揣摩一个态度的问题,而态度在历史问题上还是很重要的。-----------------------1952年分校的事情----------------------------中央大学在的时候号称强过东京大学,然后呢,然后南京被灭城,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因为日本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虽然东京大学排名没有中央大学好,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和TG要分拆民国大学是有直接关系的,为什么要组建主力工学院,为什么要从苏联请那么多工业上的专家来?民国大学的确容易出大师,但是无法改变增强中国工业基础,中央大学最强的号称是工学院。但是工学院真正发展,真正有大的进步还是苏联专家到了之后。从此工学院可以说有什么发明什么技术,再也不用靠教授从国外著名大学毕业这个事情来充招牌了。1952年分拆的目的就是要把工学院做强,为后来的五年计划打工业基础。把工学院作强也就是把南京最好最大的资源留给工学院,这里面没有什么阴谋论。这是那个历史条件下最优化的结果,也是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有效手段。拆分中央大学,决不是因为它的历史,而是新中国建立后需要这个大学的丰富资源,更直白的讲是为了发展工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南京工学院。客观上讲:南京工学院成立于中央大学拆分之后。从当时的政策动机上讲:成立南京工学院是将其他学院从本部迁走的主要动机和目的。不要忘了,当时是要全力发展工业。---------------------------民国热------------------------------------------后来突然有了民国热,好像那是个黄金时代,也有很多知识分子很惋惜分校这件事情。其实中国的知识分子只是图虚名的老毛病,而不看今天还过得去的工业基础就是拜当年的分校。所以,争论这个事情在宏大的历史叙述上一个臆想,但是的的确确是一个话题,解决的办法不是上面诸位的四平八稳之论,而是两所大学正视这个历史阶段,赌上南京大学历史系的荣誉,来和东南大学合写一本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的共同历史。可惜,他们还是太爱惜自己名誉了,不愿意来做这个事情。任由校方随意宣传下去,成了现在无休无止的姨妈帖。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诸位也都见证了。
两校间没必要说某大比某大档次高,也没必要讲某大不屑于和某大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了。两校都有王牌专业,也有很打酱油的院系。凡是声称「自己大学为国立中央大学唯一继承人」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意淫。凡是声称「国立中央大学的后代实际上是从自己大学分出去」的行为,比上面一条更耍流氓+过度意淫。以上。本人是河海大学2000届水利工程系江苏籍毕业生。
帮我在知乎上找到潜水校友算是这个问题的唯一意义了。
当年东大宁愿把几个专科学校吞并,也不与南大合并,就是因为吞不下这口气。个中缘由,某校自己心里清楚。
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要合并的时候,在合并后的名字上起了分歧。南京大学的意见是取两校名字的各一个字,比如,取东南大学的南,取南京大学的京。而东南大学的意见是取东南大学的东,取南京大学的南。最后双方一听对方这态度,你tm逗我么。遂谈崩。
西交的,本校一直说自己是正统,还有奏折官防等法器为佐证,如今江河日下,反观他交蒸蒸日上。前事不忘,望南大东南两校能合并就赶紧合并,不能合并自己好好发展,可别扯这些没用的了。。。
中大本身是一堆学校合并起来的,持续时间不过20年。南大、东大(南工)等持续时间远比之长,不知道追究这种莫名其妙的“正统”有何意义。就像梁启超说的“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如果一定要说继承的话,三江-两江-东南-中大-南工-东南的校舍传承是最清楚的。
中央大学的文理学院成了南大,工学院部分成为东大,医学院成了南医......所以说南大和东大都是正统中央大学的一部分。但东大的本部是原来中央大学校址所在,以一个东大学子的私心而言,感觉东大更正统一些,哈哈。
继续有人关注这个问题,就有人继续无聊地争论下去!!世人就喜欢争个名头,虚!争到如何,争不到又如何?还不如拿出事实以实力说话!本人东大学生,但不站任何一边。历史共有,何必独享。
搞科研累了闲着没事干,把目前所有的答案以及评论都看完了,其实说谁是正统都有理,说拆的太分散,根本不存在正统,也有理,显然,这种问题很适合茶余饭后没事干大家扯扯。说点题外话,貌似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太小看东大了。作为帝都某校的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我想说的是,从学术圈的角度看,东大这几年的势头太猛了,受考生亲睐的热门专业有很多,而且实力都不俗,很有重现前面答案所说的辉煌的苗头。至于南大,你们相信吗,在大家嘴上经常念叨的「华五」当中,已经掉队了。正不正统,我回答不了。在国立中央大学那么多后代中,你若要问我更看好哪一所大学,我肯定会回答东大。匿名了就无法回答大家的评论了,所以我还是关了吧。无利益相关:本硕博所在学校都与国立中央大学的后代无关
先正式回答题目:这两个都不是正统,国立中央大学正朔在台湾。中央大学的政治意义跟清华北大有本质区别,如果说上承老东南大学,这两校各得表里。真要追本溯源:南京师范大学得其道统,本来最开始就是师范学堂嘛!=======吐槽时间========南京的这两个破学校为了一个所谓的正统,放弃两校合并的最好机会,一天到晚兄弟阋于墙。看看隔壁的浙江大学,一统天下何其逍遥。南大有东大路,东大有南大门。两校本是一家,兄弟两个还每天争谁是嫡出,谁是庶出,笑话。朝代早就变了,中央大学已经是历史了,政治上的传承,不如说是中央党校或者中国人民大学,前朝旧都的学校们一边凉快去。另外,一群毕业生在校生有啥好吵的,还黑来黑去,再黑这两校在国际上也排不上号。自己管好自己,别给母校丢人就够了。=======真话时间=======其实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南京作为旧都,加上地理位置等原因,最近这几十年成长得慢了。其实慢点也好,还来个市长砍树~南大势头正猛的时候,东大搞党委书记负责制,只是南大的势头是用青年教师拼论文换来的,属于自己搏命,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终是不够。不管这么说,这两个学校都是好学校,而且是有沉淀的低调的好学校,合并是没希望了,但兄弟联手,希望有一天能PK北大清华,交大复旦吧。PK不过,跟天大南开、武大华理为伍也不错嘛。不管怎么吐槽,青春都埋在那里了,希望年年春暖花开之时,学弟学妹们能开心的谈谈恋爱读读书,找个好工作,如是足矣。查了一下最近的排名,一个第8一个25,一米多高啊。。。
———看心情补充中———
其实在1952年发生了什么并没有争议,参《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合并调整方案》。不同的是大家对这个事件的解读:东大解读为两所学校(南大、金大,注意还有金陵大学)重组后的“新生”,所以不应该存在正统问题,也难说是继承南大还是金大,还是大家建校时间都是1952年比较好;南大解读为“剥离”,所以坚持只有自己是正统,你们都是晚辈。这个问题南京工学院和南京大学争了30多年,南工改名东大后两校依旧在争论这个问题。南大还在仙林造了个“二源广场”,并申请使用“中大”、“金大”等商标(不过申请“中大”商标失败了)试图表明自己是两个学校唯一的继承。
后来南工不能强行将南大建校时间定为1952,于是1988年改名的同时自己改了建校时间,追溯到了1902年。2002年几所学校百年校庆,利用江苏省政府送鼎这件事将建校时间一同追溯到1902年,大致意思就是,我们都是衍生出来的。南工改名东南而非其他名字是有原因的。在南京工学院所有的专业的建立时间都可以追溯到“国立东南大学”时代,在那个时候正是学校工科第一次迅猛发展的时候,而金陵大学的工科专业则弱小一些。
现在看来当时院系调整过程中,有这么些做法导致了今天的撕逼:1,档案资料与具有历史意义的校址(四牌楼有大礼堂)分开,而且还给了南大一个汉口路校区(当时还有随园校区可以用);2,院系大佬和校长分开,中央大学权力之争本来就暗流涌动,人艰不拆;3,人数最多的学院没有获得校名,大胆假设当时工学院部分叫“南京大学”后来会怎样。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4,从49年到52年时间过短,“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没有被校友、师生普遍接受。
顺便说一说规模问题,1952年底南京大学13系24(28)专业1772学生254老师,南京工学院7系20(23)专业1948学生265老师。规模算谁更大很难说。另外,既然有人提出来了,就说一下原来中央大学的规模,《梅庵史话》记载:1949年全校学生为2363人,其中文、理学院各200余人,法、医、农、师范学院各300余人,工学院却有634人;1951年全校7大学院35个系本科生共2545人,其中工学院976人,占全校的38%,是当时学校最大的学院。有人说,当时文理学院大师云集巴拉巴拉。事实上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每个学院都云集了当时国内的大师,只不过除了文学院的大师,其他学院的大师不太可能会出现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上,所以不怎么为人知。
本来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也争啊争的,热情不输南大南工,不过后来人家出了个NB校友,认祖归宗时搞了“按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章程规定,由新竹、西安、上海、成都、北京五所交通大学之校友组成。”定期举办峰会,不存在所谓正统,从此无争。话说这个NB校友,还在汉口路上过学,听说南大还保留了他当年的成绩单。
所以其实南大东大和其他几个有渊源的学校搞搞学分互认,相互开放小百合和虎踞龙蟠,拉上2002联合举办百年庆典的9所高校,一起发发征友帖,一起用PT下下电影,多好多和谐多大快人心。就两校目前的水平,还是低调点好。-------------------逗比分割线-----------------------
顺便说几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小道消息,真假不论,娱乐大众。
第一件是1988年合并的事。当时南工本来想合并南医成立新的东南大学。日———首次出版《南京工学院南京医学院》联字第1号,主题是庆祝南工和南医全面合作。一说地方主管部门反对未能成功。但是从韦钰女士的回忆来看,本来期待南大和南工联合成立一所大学(候选名字排名:中央大学,中国综合大学,东南大学),从此也不存在争议,后来南大因故未能参与,就从“联合成立”变成了“改名”。
第二件事情是2006年的合并。当时确实已经获得了多方面的支持,也确实是校名不过关,不过两校对叫什么并没有争议,报上去的名字据说就是“中央大学”。
第三件事情是,南京农业大学以金陵大学为源头于2004年举办90周年校庆(没错,2002年参加联合百年校庆)。请了一个老教授写了点纪念册,结果中大校友不高兴了。除了南京工学院以外,其他各个学校基本都有中大派和金大派的争斗。主要原因是,南京工学院虽然有来自各个学校相关院系,但是加起来依然不能形成派系。
第四,关于各种打压。在这里反对那个“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抖机灵答案。南大和南工从来没有放弃过名(nei)分(dou)。1952年之后,两校发展相对受限,80年代南大校长曲钦岳先生坐街沿石,最后“身心疲惫,万难继续”这事被一转再转,不多说了。相比南大“被轻视”,南京工学院则一而再再而三的“支援”建设,从“北有清华,南有南工”折腾到了“四大工学院之首”。在教授待遇方面,1956年的评级连位列仙班(建筑五宗师之一)的童雋和徐百川、金宝祯、陈章、钱凤章、时钧、吴大榕这样的领域内宗师级人物都只是二级教授。大师级的钱钟韩居然连二级教授都不是。两校如此境遇,依然保持着对这一虚名的执着不得不令人敬佩。
第五,对于“正统”问题最热情的是一个贴吧ID为豪情七蛟龙的某省三本学生,考东南大学研究生数次最终失败了。
作为一个东大人其实很不在乎谁是正统的问题。国立中央大学的辉煌早就如金陵这座城市一样丧失了些许的帝王之气。国立中央大学前身为民国4年(1915年)在两江师范学堂基础上创建的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往前可以追溯到光绪28年(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最早则可追溯到发端于永安元年(258年)的古代南京中央学府。1921年后先后易名为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民国17年(1928年)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在大陆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后,国立中央大学1962年在台湾复校,1979年恢复校名。所以在1921年至1949年间,东南和南京二字均被冠在国立中央大学头上过。显而易见,东南和南京均与其所在地理位置有关。民国17年(1928年)定名国立中央大学时,全校设文、理、法、商、工、农、医、教育八个学院。1932年,位于上海的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独立为国立上海商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35年在南京重建医学院。1937年抗战迁至四川开学,在重庆沙坪坝,曾蒙重庆大学相助,医学院另迁成都华西坝,有赖华西大学支援,1946年还宁。此时,国立中央大学设文、理、工、农、医、法、师范七个学院。在横的方面,中大拥有全国最多的科系;在纵的方面,从附属幼稚园、小学、中学,至大学研究院,一应俱全,自成体系。
这么复杂的身世让国立中央大学这棵大树的分枝长遍了全中国。然后呢,国立中央大学这个名字在大陆就再也不会出现了。因为,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国立中央大学。8月,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0年10月国立南京大学去掉国立二字成了南京大学。后来呢就是下面一段: 
南京大学文理学院划出,与 金陵大学的主体文理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京大学,设在金陵大学原址,即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南京大学工学院划出,与金陵大学电机、化工系合并,组建 南京工学院,设在原南京大学校址,1988年改名为 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划出,与金陵大学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部分和金陵大学师范、教育相关系科合并,组建南京师范学院,设在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旧址,1984年改名为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农学院划出,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 南京农学院,先设在原南京大学丁家桥部,后迁往东郊卫岗。1988年改名为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划出,与金陵大学森林科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先设在原南京大学丁家桥部,后迁往龙蟠路新庄。1985年改名为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划出(即1915年并入中央大学的河海工程专门学院),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共同组建 华东水利学院,先设在原南京大学旧址(今东南大学河海院),后迁往西康路。1985年改名为 河海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系划出,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浙江大学航空工程系在南京共同组建
华东航空学院,后迁至 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与西北工学院合并,组建 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体育系划出,与金陵大学体育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合并,在上海组建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名 上海体育学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在南京组建华东军区医学院,以后先后更名为第三军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迁至西安与原第四军医大学合组为新的 第四军医大学。    此外,改名为南京大学后,又有一些变迁。 1952年, 南京大学参与中国大陆高校院系调整,文理科以外的院系划分出去,在文理学院的基础上,并入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组建为文理综合性的新的南京大学,由原址迁至金陵大学旧址。
  划分出的院系组建的院校包括:   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师范学院,设在金陵女子大学旧址,1984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农学院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农学院,先设在原南京大学丁家桥部,后迁往东郊卫岗。1988年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林学院,先设在原南京大学丁家桥部,后迁往龙蟠路新庄。1985年改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工学院,设在南京大学旧址,1988年改名为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华东水利学院,先设在南京大学旧址,后迁往西康路。1985年改名为河海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系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华东航空学院,1957年并入组建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组建(南京)华东军区医学院,1954年迁至西安合组为第四军医大学。
  此外,以南京大学有关院系为主体,还组建了(上海)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名上海体育学院)诸校。
  1960年,中国气象局和南京大学合作建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为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改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医学院   1932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 1985年改名为 上海医科大学。 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并入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1952年,在调整出院系以外,南京大学接受金陵大学文、理学院以外,南京大学外文系接受了 同济大学外文组、 震旦大学法文组、复旦大学德文组,南京大学天文系接受了 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 中山大学天文系,南京大学地理系接受了 四川大学地理系、 浙江大学地理组。
   1956年,南京大学心理系迁至北京,组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60年, 中国气象局和南京大学合作建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
1963年独立为 南京气象学院, 2004年改名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后续历史: 华东军医学院
1951年,南京大学医学院划归军队系统,1952年1月正式独立改名为华东军区医学院,1952年3月改名为第三军医学院,1952年3月改名为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迁至西安,成为今日第四军医大学的主要前身。
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1956年至1960年,南京工学院的一些系科又被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院校。
  1956年,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三分之一师资西迁成都,同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相关系科共同组建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 电子科技大学)。
  1956年,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程系为基础组建 无锡轻工业学院,发展至
2001年合并有关院校改名为 江南大学。    1958年,以南京工学院化工系为基础组建南京化工学院,发展至2001年合并有关院校改名为 南京工业大学。   1960年,以南京工学院农业机械相关专业为基础组建农业机械学院, 1961年迁址 镇江, 1982年改名为江苏工学院,发展至2001年合并有关院校改名为 江苏大学。    1988年,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   2000年4月,东南大学和有关院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东南大学。   更多内容请参见南京工学院的历史和东南大学的历史。
南京化工学院  1978年,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成立;1981年,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 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 常州大学。 是不是有点混乱,我们来回顾一下。由南京大学(原国立南京大学)衍生的院校   国立中央大学(台湾中坜)   东南大学(江苏南京)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上海)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   江苏大学(江苏镇江)   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   国立南京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有关院系还分出演化而成其他一些院校系所,如 华东政法学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诸校的渊源,不是由有关院系直接分出组建,而是在其创建发展的过程中“国立南京大学”的师生校友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属及实验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原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附属小学)
  鼓楼幼儿园(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教育科实验幼稚园)后来的说法是南京大学占据了国立中央大学的资料和师源,东南大学带走了美丽的六朝松和它在的四牌楼。我试图去找南京大学百年校史等书籍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无法浏览。可是看一下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史,你说谁是正统呢?当年的校训是诚朴,谁继承了呢?在后期,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都试图并过一些学校,比如某几个医学院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也考虑过合并但是最后因为利益关联没有谈妥。身在东大,只能说东大的领导比南大的差远了,领导目前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把东大带向它应有的轨道,也没有昔日的光芒,某些强院的大牛因为内部分歧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两个学校在南京算的上学风很正了,姑且不论东大自黑是工科脏臭屌丝而南大自黑理科迂腐青年,在这两所学校读书的人都是幸福的,学校地处南京,已经给了学生一个能给予的最大的平台和眼界。所以,我不在乎谁是正统,做好现在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就是最重要的。不忍登高望远,望历史渺邈。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战区 南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