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麻雀的外貌,运用修辞手法的作文

人物的外貌描写教案 - 百度文库
人物的外貌描写教案
人物的外貌描写教案
教学目标:
一、实现作文教学“说、读、写、改”四个板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学会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外貌描写。
教学重点:
一、快速的作文,
二、交流探究,
三、修改、评议
教学难点:
一、快速的作文
二、修改、评议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这堂课呢是作文课,先不讲作文,给大家讲个笑话。话说呢,古代一个县官,他了贴出一张告示,抓一个小偷,这个小偷啊,个子呢上面是这样写的: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脸呢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请问这样的小偷抓得到吗?学生回答”捉不到”为什么呢? 也就是说这张告示没有抓住特点,写作也是一样,我们写人要抓住人的一些特点。那么,写外貌的时候,一般我们怎么写的?写人的脸部,是吧,鼻子呀什么,还有衣服等等。其实老师要说的,外貌描写不仅要写这些,还要写他的内心的世界。通过这个外貌,能够看出他的内心世界,看出他的生活,这样的外貌才有魅力,才有深度。
让学生思考:应该抓住人物的特征
二、考考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做个游戏,一三五朝后坐,不能看大屏幕,二、四、六的同学根据根据大屏幕上的这个照片,你用三句话描述这个人物的外貌特征,不能出现他的名字,最多提示一下他的职业!
三、经典回忆,合作探究:为什么这些外貌写得那么好?活灵活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结如何让人物在我们的笔下活灵活现?
汇总后明确:
第一、抓住人物的主要的特征。
第二、运用一些修辞的手法。
第三、抓住人物的细节。
第四、通过侧面的衬托。
四、实战演习:写一段人物的外貌描写,除了这三个图片之外,你可以选择你自己的同学,要求:外貌描写,写出人物的个性,或者他的内心世界,最好用刚才的一些手法。100字左右,5分钟完成。
五、修改、评议:
(一)同桌互相批阅,写上一些评语和修改的意见。要求:有没有反映这个人物的个性,是否融入了自己的真情?语言上是否通顺,有没有语病。
(二)班级交流
(三)出示教师下水文章
你深邃的目光如电,如剑,洞穿着整个中国历史;你直立的须发,灌注着正义之气,直逼霄汉,接日月之光芒,在天宇间回荡;你严肃的面庞,紧锁的眉宇凝固着历史的沉思。你默默
贡献者:laok5247描写的详细可爱点
Passer montanus
英文名: sparrow
鸟纲(Passeriforms)文鸟科(Motacidae)属鸟类的通称。嘴短而强健,呈圆锥形,稍向下弯;初级飞羽 9 枚,外缘具两道淡色横斑。世界共有19种。中国产5种;其中树为习见种 ,雌雄相似。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 , 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在南方 ,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 。巢简陋 ,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 4 ~ 6枚。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
分布:中国各地。
保护:二级保护。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又名家雀、琉麻雀。属鸟纲文鸟科属。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
一般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圆锥状;跗跖为浅褐色;头、颈处栗色较深,背部栗色较浅,饰以黑色条纹。脸颊部左右各一块黑色大斑,这是麻雀最易辨认的特征之一,肩羽有两条白色的带状纹。尾呈小叉状,浅褐色。幼鸟喉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成鸟则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雄鸟此处为褐红,雌鸟则为橄榄褐色。
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麻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这样在庄稼收获季节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
除繁殖、育雏阶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易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这种小生灵非常聪明机警,有较强的记忆力,这和其它许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麻雀在育雏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勇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说《麻雀》中记载过一只亲鸟为保护不慎坠地的幼鸟以其弱小的身体面对一只大狗而不退缩的感人场面。如果你愿意对麻雀进行连续观测,你会发现它们是非常可爱的小生命,特别是它们的集体行为是研究鸟类行为学的重要素材。
麻雀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加上和我们太熟悉了,反而使我们对它们了解得并不多。实事求是地讲,在以谷物为主要作物的粮食生产区域,麻雀的确能从人们那儿抢走很多的粮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害鸟也不为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麻雀对有害昆虫的控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在麻雀多的地区,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害虫的数量明显要少于其它地区,这方面它们对农业生产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当它们需要获得食物时,我们应当对这些大自然的生灵适当地慷慨一些。可惜的是由于过去我们在生态认识上的不全面,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的围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明的遗憾。
1958年,人们一度将它列为四害之一,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有些还是毁灭性的。
然而对这些生命造成真正威胁的不是我们曾经那样做过的,而是大规模地使用农药,是我们一些人令人恶心的饮食消费心理,这使得麻雀大面积地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到了绝种的程度,如我国的四川省,在短短几十里,这些曾经与人类相伴了数万年的鸟儿出现了大范围的绝迹。
麻雀是一个弱小的代名词,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它也有伟大的一面。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自己其中一篇随笔中曾写到过麻雀。文中的麻雀为了自己的子女,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与比自己高大几倍的猎狗怒目相对,无论猎狗的恐吓与怒斥,都不退缩。瞬间,一个高大无私的母爱形象在人们心中就已经栩栩如生。
记得小时候,我曾逮到过一只麻雀,想喂它吃喝,养着它,供着它。于是,我往箱子里抛了几粒米粒,可是,它看了看这些对于它来说是一顿美餐的米粒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哀鸣,哀鸣……
终于,这只麻雀经不住饥饿,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它死了。起初,我骂它不识好歹,可我错了,这个认识是在我了解麻雀后。
麻雀它不希望自己被限制生活圈,它渴望的是整个蓝天,它希望无忧无虑的在天空下飞翔,即使饿死也不愿蹲在人类自以为舒服的地方——鸟笼。
麻雀有着这样渴望自由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敬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Passer montanus
英文名: sparrow
鸟纲雀形目(Passeriforms)文鸟科(Motacidae)麻雀属鸟类的通称。嘴短而强健,呈圆锥形,稍向下弯;初级飞羽 9 枚,外缘具两道淡色横斑。世界共有19种。中国产5种;其中为习见种 ,雌雄相似。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 , 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在南方 ,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 。巢简陋 ,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 4 ~ 6枚。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
分布:中国各地。
保护:二级保护。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又名家雀、琉麻雀。属鸟纲雀形目文鸟科属。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
一般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圆锥状;跗跖为浅褐色;头、颈处栗色较深,背部栗色较浅,饰以黑色条纹。脸颊部左右各一块黑色大斑,这是麻雀最易辨认的特征之一,肩羽有两条白色的带状纹。尾呈小叉状,浅褐色。幼鸟喉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成鸟则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雄鸟此处为褐红,雌鸟则为橄榄褐色。
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麻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这样在庄稼收获季节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
除繁殖、育雏阶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易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这种小生灵非常聪明机警,有较强的记忆力,这和其它许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麻雀在育雏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勇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说《麻雀》中记载过一只亲鸟为保护不慎坠地的幼鸟以其弱小的身体面对一只大狗而不退缩的感人场面。如果你愿意对麻雀进行连续观测,你会发现它们是非常可爱的小生命,特别是它们的集体行为是研究鸟类行为学的重要素材。
麻雀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加上和我们太熟悉了,反而使我们对它们了解得并不多。实事求是地讲,在以谷物为主要作物的粮食生产区域,麻雀的确能从人们那儿抢走很多的粮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害鸟也不为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麻雀对有害昆虫的控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在麻雀多的地区,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害虫的数量明显要少于其它地区,这方面它们对农业生产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当它们需要获得食物时,我们应当对这些大自然的生灵适当地慷慨一些。可惜的是由于过去我们在生态认识上的不全面,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的围剿,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明的遗憾。
1958年,人们一度将它列为四害之一,政府动员全国城乡居民,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掏窝、捕打以及敲锣、打鼓、放鞭炮,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有些还是毁灭性的。
然而对这些生命造成真正威胁的不是我们曾经那样做过的,而是大规模地使用农药,是我们一些人令人恶心的饮食消费心理,这使得麻雀大面积地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到了绝种的程度,如我国的四川省,在短短几十里,这些曾经与人类相伴了数万年的鸟儿出现了大范围的绝迹。
麻雀是一个弱小的代名词,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它也有伟大的一面。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自己其中一篇随笔中曾写到过麻雀。文中的麻雀为了自己的子女,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与比自己高大几倍的猎狗怒目相对,无论猎狗的恐吓与怒斥,都不退缩。瞬间,一个高大无私的母爱形象在人们心中就已经栩栩如生。
记得小时候,我曾逮到过一只麻雀,想喂它吃喝,养着它,供着它。于是,我往箱子里抛了几粒米粒,可是,它看了看这些对于它来说是一顿美餐的米粒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哀鸣,哀鸣……
终于,这只麻雀经不住饥饿,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它死了。起初,我骂它不识好歹,可我错了,这个认识是在我了解麻雀后。
麻雀它不希望自己被限制生活圈,它渴望的是整个蓝天,它希望无忧无虑的在天空下飞翔,即使饿死也不愿蹲在人类自以为舒服的地方——鸟笼。
麻雀有着这样渴望自由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敬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dufu1212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2-15 13:50
鸟类网猜你喜欢:
鸟类网推荐阅读:
Copyright&
皖ICP备号.
Hosted on Aliyun | Cached at
11:53:48 | Processed in 0.56 秒
致力于普及鸟类知识,发布鸟类资讯,唤起更多的人来关爱鸟类、保护生态.
旗下网站: |请仔细观察鲁迅先生的黄香,然后选用正确的人物刻画方法,形神兼备,采用至少两种的修辞手法,对鲁迅先生进行肖像描写,不少于200字 - 同桌100学习网
您好,欢迎您来到![]或[]
在线解答时间:早上8:00-晚上22:30周六、日照常
请仔细观察鲁迅先生的黄香,然后选用正确的人物刻画方法,形神兼备,采用至少两种的修辞手法,对鲁迅先生进行肖像描写,不少于200字
请仔细观察鲁迅先生的黄香,然后选用正确的人物刻画方法,形神兼备,采用至少两种的修辞手法,对鲁迅先生进行肖像描写,不少于200字
追问:请仔细观察鲁迅先生的画像,然后选用正确的人物刻画方法,形神兼备,采用至少两种的修辞手法,对鲁迅先生进行肖像描写,不少于200字
补充:请参照以下方法学习。
上传:[注意:图片必须为JPG,GIF格式,大小不得超过100KB]
您好,欢迎来到同桌100!您想继续回答问题?您是新用户?
肖 像 描 写 如 何 形 神 兼 备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成功的范例:阿Q头上的旧毡帽,孔乙己身上的破长衫,赵七爷光滑油亮的大辫子,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无不表现了他们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可是,中学生在写作当中却很难从中吸取到精髓,往往既不能“绘其形”,更不能“传其神”。
那么,如何略作勾勒,就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细加描绘,就能使人物的神采风貌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来,做到形神兼备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作粗浅的尝试。
一、仔细观察,把握其“形”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也不能仅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以致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而应对人物的外貌进行细致地观察,把握特征。
客观事物原本千差万别,绝不雷同。可是,许多同学在进行肖像描写时,往往不能细致观察,而是拾人牙慧,随意套用别人的词句。孩子是甜甜的酒窝,青年男子是俊眉大眼,青年女子是苗条身材,白发老人是龙钟老态。这好吗?不可否认,某类人物有其自然的共性:从年龄上看,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有着各自的共性;从生理上看,男人、女人以及与年龄相关的其他生理特征,也有其共性;从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处境、种族上看,它们也会表现出某些相似甚至相同的外部特征。但是,就是同一职业、性别、年龄之间,也绝不会完全相同,总会有各自区别于他人的外部特征,就是孪生兄弟之间也不例外。
因此,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必须抓住人物外部特征,才能突出共性中的个性。例如“……生物老师踏着铃声走进我们的教室。他约三十四五岁,微胖的体形,黑里透红的皮肤,国字脸,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那透过圆圆镜片的目光亲切地打量着我们。声如洪钟地说:‘高三这一年的生物课是我教你们的……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这段文字紧扣住生物老师的体形 、肤色、脸型、鼻梁以及眼镜的特征来进行肖像描写,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清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二、用心体悟,感知其“神”
“画龙画虎难画骨”,要画出“龙虎”的“骨”来,确实很难。上文对生物老师的描写,抓住了人物的外在特征。说真的,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必须做到这一点,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写什么像什么,有的人称之为“地道”。事实上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对这段描写进行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习作者基本上是“照相机”式的静态描写,很难透过人物的外部形态看到内在的性格、品质、经历及丰富的内心世界。
画就应该画出龙虎的“骨”来。《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不但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包含着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服饰方面作者从头饰和服装入手,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暗示了她的贪婪和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空虚。容貌方面,着重写了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这充分地表现了在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刁钻、狡黠、善于机变以及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
当然,要想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并非朝夕之功,平时就要对人物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细致观察和精心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精神世界,并能“外化”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
三、运用“修辞”,生动再现
要想生动、传神地再现人物的外貌,必须贴切地运用修辞,特别是比喻修辞的运用。上文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正是成功运用修辞的典范。比喻修辞的运用,在细致观察,抓住人物外在特征的基础上,必须合理想象,选择适当喻体;否则,人物形象就会扭曲甚至变形。
例如:“……他有一双鹰的眼睛,能够明察秋毫,寻觅猎物,令同学们望而生畏。他有一双狼的耳朵,任何江湖上的小道消息,都能了如指掌;然后进行加工锤炼,便成为他上课大吹大擂的资本。再加上他有熊一般健壮的躯干,走起路来更是威风凛凛,耀武扬威,可以随时找人进行‘单挑’。睡觉前还要出去练习歌喉,有时半夜里还能听到他那雷鸣般的声音。真可以把他载入“狂人日记”中去……”
这段文字想象奇特,但比喻修辞运用不贴切,把老师描写成流里流气,甚至有点精神失常的人物。如再加上歪戴帽、花衣服、短匕首,岂不成了典型的地痞流氓了吗?事实上这位老师,身强体壮,目光敏锐,兴趣广泛,知识丰富,为人活泼热情。习作者似乎也能捕捉到某些特征,但写出来的肖像严重失实,失去了生活基础和人物基础,同时感情色彩也出现了严重偏差。
要克服这种情况,就必须细致观察,把握内外特征,合理想象,精心选择喻体,同时还要注意感情色彩。如果对人物是同情的、赞美的,常选用一些美好的、珍贵的、色彩鲜明的事物作喻体;是贬斥的、厌恶的,常常选用一些夸张的、丑恶的、畸形的带贬义色彩的事物作喻体。比喻修辞的恰当运用,是一种既能“绘其形”又能“传其神”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四、避免繁冗,“动态”刻画
肖像描写,是否做到形神兼备。不能以字数多寡论,不能以面面俱到论,关键看它是否符合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是否与文章的其他内容相得益彰。确须像《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贾宝玉肖像描写那样的“繁”,则非“繁”不足以达妙处。
但是,中学生作肖像描写,往往有许多水分,追求面面俱到,存在着滥加篇幅的现象。其实,“动人春色不须多”,只要抓住人物外部的主要特征,将人物的肖像和行状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特别是随着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改变及人物内心的变化而显露出来的人物外部的动态特征来刻画人物,就能很好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精神风貌,从而增加文章的厚度,增强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鲁迅在《祝福》中,就根据情节的发展和祥林嫂境遇的变化,紧扣她的眼睛,进行了三次肖像描写。初到鲁镇做工时“顺着眼”,表现了她安分的性格特点;丧夫失子后再到鲁镇仍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但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眼睛这个“窗口”的变化,反映了祥林嫂命运的恶化;到最后一次,已是“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表明祥林嫂身体濒临崩溃,精神完全麻木。而只有在探问灵魂的有无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深刻地表明了祥林嫂在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仍执着于一念。作者对祥林嫂的肖像,随着情节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的刻画,鲜明地表现了祥林嫂内心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祥林嫂也以她独特鲜明的人物形象载入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画廊。
当然,描写人物肖像时,做到繁简适宜,并能动态地描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对中学生来说,确有难度,要求也较高。但并非“难于上青天”。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很好把握人物内心细微的变化过程,把肖像描写放在全篇这个宏观背景下来考虑、来安排,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能绘其形,而且能在动态的描写中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只要我们平时能端正态度,认真对待,仔细观察,深入分析,精雕细琢,不断吸取,不断积累,就能逐步克服不足之处,提高自己肖像描写的能力,使之形神兼备。
—— 经典场面描写技巧浅析
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进行场面描写呢?请看《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中的精彩片段:
……众人先是一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A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B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C宝玉滚到贾母怀里,D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E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F薛姨妈也掌不住,嘴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G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H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一、推敲情境,把握氛围
任何的场面描写都是在特定情境中展开的,都笼罩在特定的氛围之中,离开了特定的情境和氛围,场面描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些特定的氛围通常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概括,可以是纷乱、喧闹、忙碌、紧张、沉闷、凄清、悲伤、凄惨、恐怖,也可以是宁静、轻松、友好、喜悦、激昂、繁荣、欢闹、热烈……不过场面的氛围最好不要由作者直接道出,而要让读者从你的描写当中体会出来。
例文中,特定的情境是刘姥姥观园赴宴,王熙凤等人存心捉弄她,说按照规矩,众人坐定后,客人必须先念一通“咒语”,才能开宴。哪知刘姥姥真的站起来念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言不语。这自我戏谑的言语,用心良苦的神态,自然引起众人的一场哄笑。这哄笑欢闹的场面紧紧围绕刘姥姥这个“焦点”展开。可以说刘姥姥的言行为下面的场面描写提供了契机和触发点,它就像落入池塘的一枚石子,引起了阵阵涟漪。
二、点面结合,布点撑面
场面写出的应该是一个面,而不是一条线。所以场面描写首先要考虑面的描写。面上能否铺开,决定场面描写的成功与否。例文中,“众人先是一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这里运用了动作、神态对面上进行了描写。内容上不仅前后呼应,而且设置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场面描写框架。
场面描写既要注意面的描写,更要注重点的描写,只有通过各个点的细致描写(有时还要根据需要,有所侧重,集中笔墨,突出某个点),才能很好支撑、突出这个面,才能把整个场面写活。例文中,作者紧扣氛围写了八个点,点和面和谐地结合,使点能很好地支撑体现这个面,面也能很好地统帅各个点。
上面所谈的两点是场面描写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例文的契机、氛围及点面结合的框架图如下:
(一)描写契机
刘姥姥的言行
(二)场面氛围
(三)点面结合的框架图
一怔•一想•大笑
弯腰屈背•有蹲着笑去•有忍笑替换衣裳
三、细节描写,同中求异
细节和情节并不完全相同,它是“生活情节”中最具典型意义的部分,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它描写的范围很广,人物、事件和景物都可成为它描写的对象。细节描写可起到刻画性格,连接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刘姥姥的言行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很好地刻画出她那屈辱的性格,体现出她那极低的社会地位。
场面描写要想活起来,就要重视这些细节描写,特别是各个点的细节描写。这些点在特定的氛围中肯定有某些相似的共性,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肯定也会存有差异,或姿态动作,或语言心理,或修养性格。场面描写要能从相似中描写出他们的异来。
刘姥姥赴宴的场面描写,在众人哄笑欢闹的氛围中,作者运用精当的语言写出了各自不同的笑态。例如,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惜春拉着奶母叫“揉揉肠子”。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些不同的笑态描写,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差异。黛玉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多病,母亲去世后,又无兄弟姐妹扶持,才不得已投奔外祖母家,寄人篱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因此,即使在欢笑近于忘乎所以的氛围下,仍能自然地流露出她的个性特点。根据她的身体、修养和一向谨慎的性格特点,她不太可能站着,也不太可能伏在别人身上,更不可能主动滚到贾母怀里,而伏在桌子上叫“嗳哟!”,是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正常逻辑。如果把描写黛玉的言行,用到宝玉的身上,显然违背了正常逻辑。宝玉是家里的“混世魔王”,王夫人的唯一儿子,自幼深受贾母的疼爱,在贾府中,有着无人可比的特殊地位。唯有他才能也才敢在众人哄笑欢闹的氛围中滚到贾母怀里撒娇。即使不滚,我想站在众人之中,昂首挺胸,纵声大笑的应该是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突出他的地位和个性。同样,也只有年龄尚幼的惜春才会拉着奶母的手,说出“揉揉肠子”这样稚气的话来。
由此可见,场面描写必须借助细节描写才能生动起来,这些细节描写必须做到同中见异,才能刻画出人物性格,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
四、有条不紊,层次清楚
场面描写的虽只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这个阶段本身也有一个时间和空间顺序问题。例文就是紧紧围绕刘姥姥言行这个触发点,抓住时间这条线索,注意点的空间有序布置,因而条理显得非常清楚。
场面描写,无论是宴会场面,还是大到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都要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以视觉转移为序。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层次清楚。
值得一说的是,例文中的触发点只有一个,只是落入平静池塘的一枚石子。但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常常不是一枚,而是二枚,甚至是多枚,一枚接一枚地落入池塘,逐步把场面推向高潮。这样的场面无论怎样宏大,怎样复杂,只要安排好顺序,设置好框架结构,注意点面和谐统一,就能够使场面描写生动起来。《鸿门宴》中那剑拔弩张、惊心动魄、波波相接的场面描写可为这一方面的典型范例。
场面描写形式多样,有全景式和特写式描写,有人物活动和情景氛围描写。无论哪种描写,往往是叙述议论相结合,全景特写相结合,群体个体相结合。要想写出合理有序、表达精粹的场面,并非难事。本文结合经典例文谈了以上四点。其实教材中的范例不胜枚举,《促织》《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记一辆纺车》《普通劳动者》《明胡居听书》等文章中的场面描写技巧也应值得学习和借鉴。只要肯借鉴、细琢磨、勤练笔,场面描写的水平就能有所提高,作文就能提升到更高的档次。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要塑造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人物形象。一个作品好不好,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成功地塑造了典型形象。古今中外的成功作品,无不成功地创造了艺术典型。例如:林黛玉、阿Q、马格丽特、加西莫多、阿巴贡、严监生、葛朗台、堂•吉诃德等等。 这里试以小说为例,探讨怎样描写人物。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小说的基本特点是:一、多方面细致地刻划人物。二、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三、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小说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因此,小说作者都调动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以图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这里以小说为主,谈谈怎样进行人物描写。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方法。作者对他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人物的精神世界,人物的生活环境,人物之间所发生的矛盾纠葛,乃至作者本人对事件、人物、人生、生活、世界的看法等等,都必须运用描写的手段,才能使生活转化为艺术。如果描写生动、准确、具体、鲜明,那么作家用语言描绘的艺术形象,就会在读者心目中唤起可感知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感受。因此,可以说,描写是生活到艺术的必须的桥梁。描写的种类很多,这里重点谈谈人物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部位。
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习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主体性作文教学法。
同学们,你想写出一篇篇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写人记叙文吗?你性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吗?要写人,首先必须学会人物的外貌描写。
二.写前指导
朗读下面两个文段。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他长的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李华,请多光照。”简单的开场白后,他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他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李华,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他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思考问题:
找出文段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
这两个文段同写一个人物,哪一种好?为什么?
第(2)文段中,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的?
你受到什么启发?
同桌交流、讨论思考结果。
全班交流。
教师进行小结,板书要点
观察人物的外貌,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再抓住最突出的独特之处,有重点的观察。
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有选择、有重点,选择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特征来写,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三.片段训练:
片段训练(一)
出示训练要求:观察教师指定的4位同学的体貌,运用以上所学的知识,把其中1位同学的外貌特征写下来。80字左右。
学生写片段。(选择1~2位中等程度的学生,要求把习作写在幻灯片上,备批改。)
评改片段习作。
出示评改要点。
能否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独特之处观察外貌?为什么?
外貌描写能否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有什么修改建议?理由是什么?
幻灯出示学生习作。
学生朗读评议。学生围绕评议要点发表看法。
作者自评。
要点:作者对自己习作有什么看法?同意同学们的哪些评议?不同意哪些?
教师小结。
要点:指出学生的评议是恰当的,补充学生没有提到的。然后再次明确教学目的。
学生自改。学生参照评改要点,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片段训练(二)
出示训练要点:描写自己家中某位长辈的外貌。注意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修养,结合自己对他(她)的感情。80字左右。
学生写片段
依照片段训练(一)的评改要点,同桌交流,互评互改。
自己修改习作。
四.成篇训练
布置成篇训练作业 。
自拟一个题目或参考下面题目,结合提示写一篇写人文章,500字以上。
A我的自画像 B皱纹 C 一位邻居 D同桌 E笑吧,姑娘 F爷爷的照片G教师的眼睛
提示:1。要注重人物外貌特征的描绘。可以采用集中一处描写,也可以在时间、情景变化中作逐步加深式的描写。
2.人物的外貌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爱好相联系,和情节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
板书设计 :
1观察{按一定顺序整体观察
抓住独特之处重点观察
抓住特征描写
选择重点描绘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衣着、身材、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
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外貌,从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状态。由于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这就会在表情、姿态、穿着等方面流露出来。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才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带一些伤痕;一步乱蓬蓬的花白胡子。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
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这段外貌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外部特征,勾画出了一个穷困潦倒、轻视劳动人民、好吃懒做、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二.要有选择性。著名作家老舍说的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故乡》一文中的杨二嫂外貌的精妙的描写:”我吃了一下,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一个女人,”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像个圆规似的立在你面前。作者抓住了杨二嫂的外貌重点来写,一个精妙的比喻,就把杨二嫂这种小市民毫无教养、倚老卖老、仪态丑陋的模样凸现出来。
三.要注意顺序
肖像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写作应按照合理的顺序来进行。赵树里的小说《老杨同志》中的肖像描写就体现这点。“他(老杨同志)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作者进行肖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非常清楚:它是从“头上”、“身上”到“脚上”,由上到下,有条不紊写的。
五.要在动态中展现人物肖像
人物多数是处在活动之中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在动态中或者说在情节发展中逐步 展现人物肖像。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高潮部分,便成功运用了动态中进行肖像描写。写菲利普时,随着情节的发展,从“神色不安”到“神色张皇”,再到“神色很狼狈”;脸色从苍白到煞白;两只眼睛从“不寻常”到呆滞。这样,人物的神态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即活现了菲利普从热望到失望的狼狈相,又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可鄙的嘴脸。总之,肖像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着眼于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结果。
猜猜他是谁——外貌描写
作文研究课
今天这节作文课上,我们来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你们有兴趣吗?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个人在我们班中选一位同学进行外貌描写(注意不能写出对方的姓名)。写好后,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根据文字的描写猜猜他写的是谁,找出描写对象。看谁写得最形象,能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猜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写形象,让大家很快猜出来呢?我们大家来学几招好吗?
请大家先看一段描写外貌的文字.
出示:“刘俊朗是我的同班同学,他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着一个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会说话的嘴巴……”
这段描写好不好?
老师告诉你,不好!虽然句子很通顺,但没写出特点来,把表现漂亮的词语全堆砌在一个人的身上,用这些句子去描写张小东,王小冬都是可以的,用词也缺乏变化,短短几句话就连用了三次有,(出示)写人应当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来写,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才能打动别人。
正如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外貌完全相同的人。要想写好人物的外貌就得仔细观察,去发现这个人的身材、衣着、长相、表情等方面与别人不同发地方,再把这些特殊之处写出来,也就是说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如:
他(小马)一副“圆饼”架在鼻梁上,显得有点文质彬彬;身子胖乎乎的,像一个肉球,一看就知道行动缓慢在班里是常受欺侮的对象……
师:这段外貌描写,突出了小马的外貌特征:一是近视眼,显得文质彬彬,二是身子像个肉球,行动缓慢,让人一读就可以了解到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不仅把人的外貌写“像”了,还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提示了人物的性格。(出示:写外貌还应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写出与众不同之处)
出示:例2: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读了这段话,你又知道了什么?
(这段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人物的发型、脸部、五官、衣着进行了有条理的描写)
(出示)小结: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可以先写整体再写局部,也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例4:我们再来看一段俄国作家果戈理在著名小说《死魂灵》中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那小小的眼睛还没呆滞,在浓眉底下转来转去,恰如两只小鼠子,把它的尖嘴钻出暗洞来,立起耳朵,动着胡须,看看是否藏着猫儿或者顽皮孩子,猜疑地嗅着空气。”
大家读读这段话,说说是抓住人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果戈理抓住了泼留希金眼神的特点,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对金钱高度敏感和贪婪的吝啬鬼的形象。
小结:结合人物的神态、表情进行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
写人物外貌除了我们刚刚讲的几个注意事项外,还应结合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等进行描写,不能张冠李戴。
同学们平时一定积累了好多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现在说出几个来让大家欣赏一下。我们班里哪几位同学的样子跟刚才描述的哪些词语一样?(交流,对比)
现在能把外貌写形象了吧!
开始挑一位同学进行外貌描写(记住不能写上名字)
猜谜语游戏(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课外作业:写一写自己亲朋好友的外貌特征。
人物的外貌描写----fengyongjian
同学们回忆一下,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提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作文,不论是记事还是写人,总离不开人物描写。因此,学会观察和描写人物外貌是写记叙文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基本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外貌描写。
二、什么叫人物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等进行的描写。
三、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
请看例子: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从例子总结出: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二)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描写。
猜猜他们是谁:
做游戏:猜猜他们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猪八戒)
2、他有三头八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哪吒)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孙悟空)
游戏小结:我们平时首先靠外貌把不同的人区分开来,因为不同的人在外貌上都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即每个人的外貌都有自己的特点。同学们之所以能很快地猜出以上三个人是谁,那是因为他们的外貌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作者也描写出了他们外貌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要把人物外貌的特点描写出来,使认识他(她)的人看到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他(她)是谁,不认识他(她)的人也能想象出他(她)的样子。
(三)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猜猜她们的性格: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怕羞但天真、活泼 )
2、她大概叫琅琅,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3、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聪明,纯真)
小结:同学们凭什么猜出她们的性格?(她们的外貌)。三个小女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性格决定了她们在穿着打扮等方面(即外貌上)与别人有不同。性格影响外貌,反过来说,根据一个人的外貌能猜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的时候,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描写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猜猜她们的心理活动:
1、 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幸福心情)
2、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着急发愁)
3、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伤心、悲痛)
小结:三个例段描写的是三位老人的外貌,反映了三种不同的内心感情:例一表达了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心情;例二反映了老人为老伴儿生病而着急发愁的心态;例三写出了老人伤心、悲痛的思想感情。由此说明,描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四、做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每个同学用3——5分钟的时间描写一个同班同学的外貌,不要把他(她)的名字写出来。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然后我们一起猜猜你写的同学是谁。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人物的外貌描写要注意四个问题,相信这会对同学们写作文有很大帮助。
回答者:teacher084
鲁迅与肖像艺术
人物肖像艺术是美术学必修科目中最为复杂的课题。头部表现了形体、结构、比例的精巧与微妙,一直成为美术学习者,乃至专业美术工作者的难点。对大多数人来说,画肖像不仅是自始至终的琢磨过程,而且是永无止境的锤炼工程。古人说,画鬼容易画人难。画人难的主要原因,是人有头部。所以鲁迅说:“鬼没有根据,容易欺人,要减少怪,先得基础上用功夫,不然则很难奏效。”
鲁迅先生一生很重视肖像艺术。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就描摹肖像,把《荡寇志》的百余幅绣像全部影写下来,并汇订成册。到日本留学学医学解剖学,又对肖像的各种比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来在写信指导罗清桢学木刻时,曾指出,“而人物不及,倘对于人体的美术解剖学,再加一番研究那就好了。”(日致罗清桢信)还收集了一些西欧著名的文艺作品的插画以及作家们的画像。三十年代,鲁迅致信友人多次,请求帮助搜集汉唐石刻画像,据陈漱渝在一篇文章中说,从1935年12月至1936年8 月,台静农通过友人替鲁迅拓印了南阳汉画像共231幅。鲁迅一生收藏了一大批肖像艺术作品,包括高尔基、巴尔扎克、凯绥"珂勒惠支、别林斯基等杰出文艺家的肖像。他提出了“我的想印行文学家像”的主张,并搜集了不少关于文学家的画像资料,在与文艺家的通讯中,有六封信专门谈到要印行文学家画像集子,可为“三种阅者而设,一、画家,尤其是肖像画家;二、收集文学史材料的人:三、好事之徒。所以想专印绘画,木刻,雕刻的像。”(日致孟远信)鲁迅在这里指出,印行肖像艺术作品集目的除了收集文学史料外,主要是给画家提供学习创作肖像艺术作参考,以不断提高艺术家的肖像艺术创作水平。
在鲁迅收藏的书画艺术作品中,还收藏了一批美术工作者以鲁迅形象为题材而创作的艺术作品。从1926年,鲁迅主动要求陶元庆为自己绘制肖像画,并给正在台州教书的陶元庆送去两张照片。许钦文当时也正在台州教书,是他穿着陶元庆的大衣为其做模特。像画好后,陶元庆将画像通过邮局寄给鲁迅。5月11日,鲁迅在致陶元庆的复信中说:“我觉得画得很好,我很感谢。”鲁迅把画像放在箱下压了几天,平直了以后,亲自镶嵌在镜框中悬挂起来,由此可见鲁迅对这幅肖像的珍爱。(如图)
此后,鲁迅收藏了共13幅艺术工作者创作的鲁迅头像,包括司徒乔、罗清桢、曹白、赖少其以及日本肖像漫画家堀尾纯一等人的作品。在收到作品以后,鲁迅往往通过回信、记日记等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写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指导青年艺术家提高创作水平。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一、肖像艺术要正确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即在画好“龙”的同时,更要突出“点睛”。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指出:“要极节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在这里既是谈文学艺术创作,也是谈绘画艺术创作。这种用最省俭的笔墨去刻画人物特征——“画眼睛”的方法,使鲁迅在文学艺术创作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创造了孔乙己、阿Q、杨二嫂等艺术典型。中国绘画艺术一直重视“神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如用意”,(田同之:《西圃词说》),以“形神兼备”的艺术品为上乘。鲁迅很欣赏司徒乔的肖像画,并请司徒乔到其上海的寓所画像,主要是司徒乔在画像中把捉了他“那既锐利又和蔼的目光,那既坚强又愉悦的神态”。1931年画家徐诗荃在德国创作的鲁迅像,也因是“刻的是中年时代的鲁迅,两眼炯炯有神”而受到鲁迅先生的喜欢,并将肖像画交给赵家璧用在《一天的工作》的包封上作广告用。
二、肖像艺术要正确处理好“我”与“他”的关系,即要画得既象“他”,又要突出“我”的画风,做到既画“人”又画“己”。肖像画除了自画像外,画的都上“他”。任何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不论其是画人画马,还是画花画草,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是“这一个”。鲁迅先生之所以十分欣赏陶元庆的肖像画,就是陶元庆的肖像画里有陶元庆的画风。1925年,鲁迅作《〈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盛赞陶氏绘画“满显出作者个人的主观和情绪,尤可以看见他对于笔触、色彩和趣味,是怎样的尽力与经心。”在《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我们要说的几句话》中又说陶元庆的绘画“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徐诗荃后来曾回忆评价说:“陶元庆昔年作了一幅鲁迅像,将鲁迅的精神形象成功地表达到相当的高度,凡人一见,已识为鲁迅之像,是陶元庆之笔。作风有定,未必优胜,有定而巳,这必异乎照相之纯摄取自然”。
三、肖像艺术要正确处理好“粗”与“细”的关系,该“粗”则“粗”,该“细”则“细”。肖像艺术特别讲究结构、明暗、线条、比例等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线条的“粗”与“细”来表达这些艺术效果的,尤其是五官的该画要准确、细致,所有该对称的地方应该对称,额头、眉、眼、鼻子、颧骨,塑造要准确。“细”的时候,连毫发也不能掉以轻心。鲁迅在一次谈到阿Q画像,特别是青年画家画辫子的问题时,曾说:“年轻的画家们去古已远,对辫子一道似乎不甚有研究,有的画家们把阿Q的辫子画得太下了。还得上去一点,因为从前的农民的辫子是四周围都剃得光光的,只剩下后脑上一个蒂的,在工作时往顶上一挽,很是干脆。”鲁迅先生喜欢罗清桢的肖像画,就是罗清桢用细腻的笔法较为真实地表现了鲁迅的形象。日,鲁迅收到罗清桢的《鲁迅像》两幅,当日即回信说:“顷又得惠函,并有像两幅,甚感。这一幅木刻我看是好的,……我的朋友亦有少数人欲得,故附奉宣纸少许,倘能用此纸印四五幅见寄,则幸甚。”日,罗清桢便给鲁迅回信并寄了十四幅木刻,其中包括鲁迅所要的肖像。鲁迅将它们分赠给朋友之后,还留下四幅,现存在上海鲁迅纪念馆。
四、肖像艺术要正确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通过“头像”的外形反映对象内在的气质。高明的艺术家,总是通过人物的外在形态来反映对象的内心世界的。一幅肖像画的高下优劣取于其自然结构与艺术结构是否完美统一,取决于能否通过“外形”去表现其内在本质,即象古人所说的“得意忘形”,“超然象外”,“会其形,得其韵”。通过对自然形貌的改造,重组,画面上的形迹成为一种精神的显现与心灵的图像,画面上的所有部分,都获得“另一形态”的自在生命。鲁迅非常喜欢《毁灭》作者的肖像,就是该肖像将作者的“内与外”十分贴切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他在《〈毁灭〉后记》中说:“卷头的作者肖像,是拉迪诺夫画的,已有佳作的定评。”现存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由日本肖像画家堀尾纯一所作的“鲁迅头像”,突出了鲁迅直立的头发与一字胡须,紧紧抓住鲁迅形象的特点与内在气质,简单几笔就把一个活生生的鲁迅勾画出来。作者在画像背后题词,大意是:以非凡的志气,伟大的心地,贯穿一代人物。画得十分准确,题词也写得十分准确。该肖像画也得到了鲁迅的充分肯定,并当场付润格两元。
鲁迅还把肖像画作为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工具,利用肖像画的匕首和投枪作用进行反文化围剿斗争。因为肖像画画的是真人像,一些青年文艺工作者出于对无产阶级革命家、文艺家的敬重,自然会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这些人物的光辉形象,比如马克思、高尔基、鲁迅等的形象,便经常成为广大青年文艺工作创作的对象,但在白色恐怖的时代,创作这些肖像属“赤化”的“共党分子”,是相当危险的,有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粤籍版画家陈卓坤因印马克思的肖像秘密发行,便被反动当局逮捕,判刑达四年之久。鲁迅知道后很痛心,指出要注意斗争的艺术,不要赤膊上阵拚命而作无谓的牺牲。1934年,鲁迅在写给前苏联版画家希仁斯基的信中说,“因为几乎所有(版画)‘爱好者’当时都是‘左翼人物’,倾向革命,搞了一些画着工人、红旗,写着‘五一’字样等等的作品,这当然就为白色政府所厌恶,他们只要看到真理的一点火星都要发抖。不久,所有版画研究会都遭封闭,有些学员被逮捕,迄今仍在狱中。”1933年,曹白雕刻了苏联文艺评论家卢那察尔斯基的像而被捕入狱两年,鲁迅为此十分愤慨,他在日致曹白的信中:“为了一张文学家的肖像,得了这样的罪,是大黑暗,也是大笑话,我想作一些短文,到外国去发表”。不久,鲁迅写下了杂文《写于深夜里》,用英译稿发表于英文期刊《中国呼声》日出版的第一卷第六期。在这篇文章里,鲁迅把无知凶残的反动警察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镇压无产阶级新兴艺术的凶残面目和虚弱本质。1935年初,曹白出狱后,又刻了《鲁迅像》,参加同年1月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在送审时,《鲁迅像》被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检查官删去。日,他将这幅木刻寄给了鲁迅,鲁迅收到后,复信给曹白,说“要保存这一幅画,一者是因为是遭过艰难的青年作品;二是因为留着党老爷的蹄痕;三,则由此也纪念一点现在的黑暗和挣扎”。并表示,“倘有机会,也想发表出来给他们看看。”(日复曹白信)鲁迅还在画像上写下了这样的话:“曹白刻。1935年夏天,全国木刻展览会在上海开会,作品先由党部审查,‘老爷’就指着这张木刻说‘这不行’,剔去了”。在信后和这题辞里,鲁迅对曹白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国民党反对派的黑暗统治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回答者:teacher084
鲁迅先生人物肖像描写的启示
千人有千面,描写循章法
——鲁迅先生人物肖像描写的启示
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神态等的描写。人物的年龄、职业、地位、喜怒哀乐、性格特征,等等,往往可以从外貌上表现出来。因此,对人物肖像的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显示人物身份、地位,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在特定场合下的内心活动。因此,好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丰满,富于立体感,使读者得到鲜明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一生难忘。
鲁迅先生是描写人物肖像的高手,他的许多经典人物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他的经典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抓住特点
人相貌千差万别,各有其特征。一般说来,地主商人是大腹便便,酒店老板是酒糟红脸,教师的每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顽劣的学生是敞衣襟、歪戴帽,老年人是银丝白发,少年儿童是红扑扑的脸蛋。这是某一类人物的一般特征,但仔细观察,每个商人、教师、老年人、少年儿童又各有其特征,如“某人的下巴如脚踵,脖子像一根鸡腿”,就突出地反映了某个人的肖像特征。只要抓住这些特征,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孔乙己》
从孔乙己站着喝酒、衣衫破旧、脸上常有伤痕,可以看出他穷困不堪的景况和被人侮辱的地位。尽管如此,他仍满口之乎者也,不想脱去长衫,充分表现了他的虚荣心;“身材高大”,说明他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长衫多年不洗不补,更可看出他懒于劳作;“乱蓬蓬”也说明他懒于修饰。这种好吃懒做的性格也从肖像中表现出来。此外,“花白的胡子”可以表明他的年龄,青白的脸色表明健康状况。读了这段文字,孔乙己“穷”“懒”“迂”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我们脑中络下深深的痕迹。
二、形神兼备
描写人物肖像,既要写出人物的形态,也要写出人物的神态,做到心神兼备,而后者又是更为重要的方面。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如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个乞丐了。——《祝福》
这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权、族权、夫权和神权的重重压迫下,一个四十上下年纪的农村妇女形象。通过头发、脸型、面色、竹篮、破碗、下端开裂的竹竿等的描写,从神态上描绘出一个备受生活折磨和精神打击之后,也已早衰的老年乞丐形象。通过脸部神态“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描写,画龙点睛地刻画出她精神上的痛苦,使这个原来还能表现出“悲哀”神色的人,完全变成了一个木偶。这里既从形态,又从神态上进行了刻画,有力地表现出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三、重视眼睛
人物的神态可以通过面部、嘴唇、眉头,眼神和体态等多方面来表现,然而,要刻画人物的神态“最好刻画人物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认得神情主要从眼睛这个窗口透露出来。鲁迅先生是最善于用眼睛来刻画人物的神态。
还拿《祝福》里的祥林嫂来说吧,第一次到鲁家时,在人们面前只是“顺着眼”;被迫第二次到鲁家时,“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当祥林嫂向人们诉说儿子被狼吃掉的悲惨遭遇时,是“直着眼看人”;当祥林嫂因为再嫁受人嘲笑后,“总是瞪着眼睛”;当祥林嫂捐了门槛但仍被禁止摆祭品时,“眼睛凹陷下去”;当祥林嫂离开人世之前,就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才能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了。这种眼神的变化,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人物内心活动所反映出的外部神态,深刻地记录了祥林嫂由顺从到悲叹,从悲哀到愤怒,从痛苦到绝望这种曲折而复杂的悲惨历程。
四、方法灵活
肖像描写的方法很多,与美术方法相一致,如工笔法、白描法、漫画法、速写法等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和优势。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藤野先生》
语言简洁的白描,但给人印象却很深刻,脸色、胡须、眼镜、几几简单的几笔,藤野先生严谨,精干的教师形象跃然纸上。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文字,鲁迅对中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就是工笔细描。它既写了闰土的整体“身材”,又写了五官细部,而又以后者为主,从脸色,到脸皱,从眼睛,到眼睛周围;既写了上端头部“破毡帽”,又写了中端身部“极薄的棉衣”;既写了手里的物件,又写了两手着实“像是松树皮了”;既写了静态,整体形象犹如一个“木偶人”,又写了动态,“浑身瑟索着”,而又以静态为主;既有现实闰土的精雕细刻,又有他过去外貌的顺带点墨,而又以前者为主,这样,我们看到的中年闰土,就是一个有头脸,有衣装,有细部,有全部的完整形象。
回答者:teacher08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用修辞手法的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