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南阳理工学院招生网部部长是谁

变更记载:
版权所有: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 京ICP备号
本网站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制作维护,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 网易河南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13年录取流程及入学要求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13年分为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中英双学位)和学院自主招生(由英国合作大学颁发学士学位)。
一、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报考及录取要求: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13年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针对以下11个省市: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山东、河南、陕西、重庆、四川。
(注: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报考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的学生通过填报高考志愿,专业填写上海理工大学发布的中英合作的四大专业,并将该专业填报为上海理工大学的第一专业选择。
工商管理(中英合作)
·双联学位课程(2+1+1学士):2年国内+1年英国+1年国内;
·4年全日制本科,文理兼收,本科第一批次录取
会展经济与管理(中英合作)
·国内4年全日制本科,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文理兼收
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
·国内4年全日制本科,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只招收理科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英合作)
·国内4年全日制本科,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只招收理科生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各专业在全国均为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中英国际学院根据国家规定,按照高考成绩统一录取。
·具体录取批次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内容为准。
·工商管理(中英合作)为谢菲尔德大学在中英国际学院开设的双联学位课程(2+1+1学士),第三年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学习及生活的费用由学生自行承担。
中英国际学院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全国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自主招生面向全国,各个省市的学生均可报考。报考中英国际学院自主招生的学生须参加并通过学院的入学考试,学院根据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申请材料及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1、自主招生报考流程:
· 学生须先向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提交入学申请;
· 通过学院的初步审核后,报名参加考试、确认考试时间并领取准考证和模拟试卷;
· 参加学院的入学考试,分为英语笔试和英语面试(一天内完成);
· 考试后的两周内,学院根据学生入学考试成绩以及个人申请材料做出预录取,有条件预录取、正式录取或者拒绝录取的决定;
· 学生根据录取通知书办理注册手续并递交相关个人资料。
2、自主招生录取要求:
· 申请者须完成高中教育,其高考成绩须达到SBC的要求 (详情见招生部相关政策);
· 申请者须通过SBC一年级的入学英语考试或拥有雅思达到IEILS 5.0以上水平。
· 申请者须参加并最终通过学院的入学考试,并且在高考之后提交高考成绩,经学院学术部审核通过后,学院将向学生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
3、谢菲尔德大学工商管理本科学位课程录取要求:
·学生须达到当地本科第一批次分数线;
·参加学院英语入学考试且分数达到60分以上水平;
·英语高考单科分数115分(含115分)以上,口语(机考)须在B级以上水平(具体评分要求根据各地情况有所不同,详情请咨询招生办)。
网易河南整合
责任编辑:HN055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517条
评论2835条
评论2704条
评论2681条
评论2593条
评论2042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南访谈间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一本招生和自主招生能同时考吗?_百度知道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一本招生和自主招生能同时考吗?
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一本招生和自主招生能同时考,计划内和自主招生不冲突的。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包括国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与高职自主招生两大类。2003年,中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2014年11月,根据国务院考试招生改革整体精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应将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或将仍允许安排笔试环节上海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上理或上海理工,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教会大学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60年在沪江大学旧址上筹建了上海机械学院,1994 年更名为华东工业大学,1996年5月,华东工业大学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上海理工大学。1999年,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并入学校。2003年7月,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计划内自主招冲突计划内颁发英双位 自主招颁发英位 教育部涉外监管网核实我看经教育部批准办机构错校
提问者评价
想高考进必须填报海理工面英际院志愿才能录取自主招建议先参加自主招入考试考试费贵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听君句劝,德院我海,高考靠砸,结本原志愿都没进能补填志愿,德院没想德院理嘴nb院恩问题让我想起我,初选自愿都烦死....弟,加油顺其自,希望考,进第志愿,相信我别添海说实,海理工习氛围咬海理工德院,要做准备,德院习强度超乎想象,说句实,习强度强比复旦交低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入学要求
发布时间:
全国优秀高校推荐
  一、国家高考统招专业报考及录取要求: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15年国家高考统一招生针对以下10个省市: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河南、陕西、山西、四川。
  (注: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报考国家高考统一招生的学生通过填报高考志愿,专业填写上海理工大学发布的中英合作的四大专业。
工商管理(中英合作)
&双联学位课程(2+1+1学士):2年国内+1年英国+1年国内;
&4年全日制本科,文理兼收,本科第一批次录取
会展经济与管理(中英合作)
&国内4年全日制本科,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文理兼收
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
&国内4年全日制本科,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只招收理科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英合作)
&国内4年全日制本科,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只招收理科生
  &学院各专业在全国均为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中英国际学院根据国家规定,按照高考成绩统一录取。
  &具体录取批次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内容为准。
  &工商管理(中英合作)为谢菲尔德大学在中英国际学院开设的双联学位课程(2+1+1学士),第三年前往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学习及生活的费用由学生自行承担。
&&&&&&& 二、本科自主招生报考流程及录取要求:
  1、本科自主招生录取要求:
  & 学生须完成高中教育,且高考成绩达到当地本科线。(注: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本科线为准)
  & 提交入学考试申请,且通过学院组织的英语入学考试,考试分为英语笔试和英语面试(一天内完成)。或雅思成绩达到5.0以上。
  & 学院根据学生的英语入学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在不同时间段做出预录取、有条件录取、正式录取或者拒绝录取的决定。
  & 学生根据录取通知书办理注册手续并递交相关个人资料。
  2、谢菲尔德大学工商管理本科学位课程录取要求:
  &学生须完成高中教育,且达到当地本科第一批次分数线。
  &英语高考单科分数115分(含115分)以上(具体要求根据各地情况有所不同,详情请咨询招生办)。或参加学院英语入学考试且分数达到60分以上水平。
读国际本科、国际硕士,选择学校和专业很重要!
火学的优势:10余所上海著名高校国际项目,100余所国际院校,国际国内认可学历;
火学的学员:近10000名留学预科生的选择,每年1500人招生名额,留学率100%;
火学的课程:国际专科、国际本科、国际硕士、出国语言培训、专业课辅导;
火学的特色:预约参观校园,预约课程试听,免试入学指导,免费电话咨询;
火学的专题:
火学的电话:400-882-601797
留学预科简介及中外合作办学院校
1、留学预科是指国外大学基础课程,属预备教育,一般都要求海外毕业生读1年左右的预科,以适应国外的学习方式。留学生完成1年预科后,根据成绩决定能否升入原先选择的院校,或其他更好的大学。
2、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立信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立信AIA、泰尔弗等。
更多信息请访问:
上海高校招生咨询电话:02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课程搜索:
① 由于各方面情况不断调整与变化,火学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
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③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火学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
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
须注明“稿件来源:火学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专业:3+0 3+1 2+2 3+2
火学网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理工学院招生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