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文为什么神功盖世神功

遥感界泰斗、“布鞋院士”李小文离世 A07-中国-新闻晨报
& A07:中国
遥感界泰斗、“布鞋院士”李小文离世
曾被网友誉现实版“扫地僧”:沉默、不起眼,却有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日 & A07 :中国 &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
&&&&□晨报记者 舒晓程  昨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一则讣告,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于昨日13时05分于北京逝世,享年67岁。  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  李小文于日生于四川自贡。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小文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前任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此外,李小文还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其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曾主持过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网友:他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而作为遥感界泰斗级人物,李小文意外地因为他的形象成为了“网络红人”。去年4月,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时的一张照片被人转发至网络,体格消瘦且蓄着小胡子的他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还蹬着一双黑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模样像一个作脱贫报告的老人。  网友笑称李小文是现实版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而外形与成就的反差更是让网友不禁感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在遥感界有着卓越的成就,而在学校,李小文又是以德服人、一个受人爱戴的老师。李小文大学时期的校友戴绍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讣告,遵照李小文的遗愿,丧事从简,将不举行追悼会。其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友情链接:
解放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背景音乐 (开)
中科院布鞋院士李小文纪念馆
& & 生平简介
&&& 布鞋院士,本名李小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技术专家。2014年4月,因光脚穿布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演讲走红网络,被网友比喻为《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
&&& 记者10日从北京师范大学获悉,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 李小文走红,源自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的一张照片。那是4月18日这天,一张照片被贴到人人网上,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
&&& 李小文,日生于四川自贡,籍贯安徽贵池(今池州),遥感、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二十余年来,李小文院士致力于地物光学遥感和热红外遥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他创建了 Li-Strahler 几何光学模型,是我国遥感基础研究领域少数几位国际知名专家之一。
&&& 逝前一周仍在网上讨论学术问题
&&& 1月7日,北师大举行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李小文当选,颁奖词称&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因为身体原因,李小文并未出席典礼。
&&& &盼这热潮退却&是2014年4月李小文爆红网络后,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体采访请求他的感慨:&冷一冷&、&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那一周,他在科学网的博客点击量超过400万,名列第一。
&&& 虽然常不愿接受媒体采访,但李小文在网络上极为活跃。日,他在科学网注册开博,当时已有60岁高龄。此后7年多,他累计发文1878篇,平均3天2篇。直到逝世前一周,他仍在与网友讨论学术问题。
&&& 1月4日,李小文发文《【请教】逊克农场人口》,探讨东北人口流动问题,希望了解内情的网友介绍农场户籍人口和实际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网友&田青&回复称,他在过去10年多次赴东北考察,注意到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大豆市场逐渐为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占领,导致东北的大豆种植传统被破坏,之前种植大豆的土地开始转而种植转基因玉米,农场人口开始净流出。评论中,另一网友就转基因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
&&& 1月5日,李小文发布《【地图之问】答田青博主》,称转基因问题&容易&站队&(或被视作站队),一旦如此,就很难扯清了&。他探究农场人口外流问题,是打算弄清楚&究竟是因为农场环境的人口承载力不够,还是因为那里的人居环境太恶劣(或改善不足)&,只有清楚了原因,才能知道&能不能搞小城镇化,指望较大幅度改善?&他希望网友能够&指点一下可能的历史数据源&。遗憾的是,这竟成为李小文在科学网的最后一篇博文。
&&& 1月10日,科学网发表讣闻称&李小文老师见证了科学网近8年来的发展,为科学网的发展建设提出过多项宝贵的意见&,并表示其博文&将会永久保留&。
&&& 自称&黄老邪&,被誉为&扫地僧&
&&& 李小文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他主持过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但在学术圈外,让他成为网络红人的,却是脚上一双布鞋。
&&& &遥感&并不是一个常在生活中能听到的词,但其实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遥感是通过传感器或遥感器远距离对物体进行电磁波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其进行特征、状态分析的技术,常用于电子地图、导航、天气预报、灾害监控、军事侦探等领域。
&&& 日,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的一张照片爆红网络。照片中,他一身黑衣,光脚穿着布鞋,与大众眼中的院士形象大相径庭。虽然他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令狐冲,而在博客中,又自称&黄老邪&,但不少人更愿意将其称为现实版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 采访过李小文的记者贾鹏在手记中写道,&有网友说,关注李小文,更多的是一种借机抒怀,表达公众对时下科学界存在的浮夸与功利的失望;对中规中矩、棱角全无&学者&的不满和厌恶;对魏晋文人风骨与传统的追忆甚至是想象。李小文恰恰满足了公众的美好愿望。&李小文的大学同学戴绍基则表示,&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做出的贡献更可贵。&
&&& &布鞋院士&的那些逸事
&&& 以古文解释遥感理论
&&& 据新京报报道,李小文善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他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遥感的大气纠正,他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的诗:&夕阳方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 一边学遥感一边看小说
&&&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李小文1978年参加考研,还没被中科院录取就被通知去参加英文统考,然后就出国了。出国后才开始接触遥感学,而在美国求学期间,李小文称&好像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读小说。因为包括金庸武侠在内的很多小说,都是原来在国内根本看不到的&。当问到&一边学遥感,一边看小说,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李小文回答道:&也就是该做的事情做了,有时间就看看小说,这可能是知识分子最大的乐趣&。
&&& 被当做农民挡在门外
&&& 据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介绍,他第一次见到李小文时发现他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一双布鞋,&特别土&。谢云称,不管冬夏李小文都穿着布鞋,冬天穿的是大厚布棉鞋。而据同事回忆,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 曾因言获罪被安排到农场种田
&&& 李小文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其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是1965年的某天。当时他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心里不服气便写了一篇反驳文章寄给编辑部,并很快收到用稿通知。但没想到形势突变,那篇稿子不但不准发表,还作为严重的政治事件被退回大学,成为批判他的罪证。毕业分配时,他也因此被分为最低的四档,被安排至西昌的一个部队农场里种田。
&&& 从&李嘉诚奖&到&李谦奖&
&&& 李小文曾获李嘉诚基金会120万的奖励,随后他用这笔钱成立了&李谦奖&。李小文解释称,最初是打算叫&李嘉诚奖&的,但奖金额度太小,老先生亿万富翁,知道了怕他会不高兴。李小文曾写过一篇纪念李谦的文章,称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 &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他认为对李嘉诚而言,多这些钱&感觉好&的增量为零,社会效益增量为零,故钱对老先生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对自己而言,他只要有口二锅头喝,就能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进入非线性区;而对于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讲,这些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将该奖命名为&李谦奖&。&
馆长:rytaht&|&馆号:15733&
|&创建时间: 14:26:33&|
馆长在线陪护时长:
| 个性化馆说明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纷纷雨纪念网 皖ICP备B2-号
客服电话: 传 真: 客服邮箱:@
纪念子女群
综合纪念群||||||||||||||||
您的位置:&&&&&&& 正文
追忆李小文:三分侠义气 一颗朴素心
 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三分侠义气 一颗朴素心
――追忆“布鞋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文
  李小文院士身着素衣布鞋作报告。 (资料图片)
  李小文,1947年出生,四川人。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中科院院士,北师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
  1月10日,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2014年,李小文院士身着素衣布鞋作报告的照片爆红网络,有网友称李小文是现实版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如今,斯人已去,有媒体发表悼文称,“世间再无扫地僧”。
  就在不久前的1月7日,李小文刚刚获评“2014年感动师大人物”,但在颁奖典礼上,人们并未见到他的身影。因为那天,李小文正在进行手术。但当他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时,现场掌声雷动。那天,师大给了李小文这样的颁奖词:
  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梦也科研,成就“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的是你;酒里乾坤,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的,也是你。还是那双布鞋――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的颁奖词将李小文的传奇人生一层层剥开――
  边学遥感边读小说
  早年,李小文到美国留学。当时除了学遥感,他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读小说。
  一次接受采访时,李小文回忆,学校图书馆里专门有一层楼是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小说,“当时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小说”。图书馆是开架式的,借多少都没限制,他就每次都提着旅行袋去借书,一次借一袋。
  他说,当时最喜欢读金庸,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还觉得自己“在性格上还是有点像令狐冲的”。
  和他最喜欢的令狐冲一样,李小文喜欢喝酒,身上经常揣着酒壶。有媒体报道,61岁时的他每天能喝一斤二锅头。但近两年,因为肝硬化,他开始戒酒。
  李小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把酒当粮食,后来喝酒伤了身体。李小文逝世后,他的学生在他常去的科学网博客发文:恩师,一路走好。在天堂,您的身体再也不会阻止您喝酒了。
  挑战美国遥感权威
  在科学研究方面,李小文性格中的“固执”和“不跟风”糅杂起来,是一种“不盲从”的态度。他敢挑战美国遥感界的权威声音,提出遥感观测中“热点效应”更圆满的物理解释――1985年,一篇题为《针叶林冠层的几何光学模型》的论文发表在美国《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汇刊》上。这篇论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世界遥感科学界的极大震动,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该项研究成果还标志着当前国际遥感基础研究三大学派中“李―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诞生。当时他年仅38岁。
  “怎么晚上11点就锁门”
  “扫地僧”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学术上的修炼和勤勉。
  2005年,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
  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开会,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营养不良的院士
  李小文曾接连承担两个大的国家项目,作为其中的首席科学家,忙到2011年,最终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
  对于这次住院,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觉得是李小文太不关心自己。李小文的两个女儿在国外读书,妻子也在国外,他独自在家,没有严格的作息规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就行。
  在谢云印象里,李小文此前还住过一次院,医生诊断结果是营养不良,“这个年代了,院士还能得营养不良”。
  “钱是非线性的”
  李小文为科研呕心沥血,但在物质方面却要求得极少。
  他有自己的一套金钱观,认为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对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少一点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几年前,李小文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李谦”奖助学金。
  李谦是李小文的长女。她出生时家里条件差,营养不良,出麻疹并发了肺炎,不到2岁就去世了。
  对于这奖助学金,李小文解释“自己有口酒喝,就感觉进了‘非线性区’,没什么负担,就捐了”。
  自称“黄老邪”
  同事和学生们回忆,这么多年不管冬夏,李小文都穿布鞋,甚至裤腿也会挽起来。据说李小文第一次到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2014年,李小文因为这个形象爆红网络。“貌不惊人,盖世神功”――这是网友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面对外界给他贴上的各种标签,无论是武功盖世的“扫地僧”,还是淡泊明志的“五柳先生”,李小文不作争辩,但是也“不赞同”。他说,“有些说法都太拔高了”。
  李小文爱写博客,在博客里,他自称“黄老邪”;在北师大,他和所有学生都在一个QQ群里,群的名字叫“桃花岛”。他经常在博客里发表对热点新闻的看法,也会在遥感专业领域“和某某人掐一架”,或摆个擂台分胜负。而这个“桃花岛”,也成为了学生和同行答疑解惑的平台。
  而今,“岛主”已去,在李小文曾经活跃的科学网上,热门博文几乎全是网友缅怀他的文章:“愿在天国继续把酒言欢,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恐怕李小文更希望看到的,是在他的“桃花岛”上,学生和同行们在遥感江湖里继续快意驰骋吧!(本报1月11日综合报道 记者 唐琪 整理)
&&&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
{ 编辑:周玲玲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所在的位置:&&正文
| 邮件推荐 |
&布鞋院士&李小文病逝
早报记者 徐明徽
&&发表于 07:45
&世间再无扫地僧&,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于昨日13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日,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被拍的一张光脚穿布鞋照片走红网络。
  &世间再无扫地僧&,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于昨日13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李小文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在专业领域内硕果累累的李小文,却因其不拘一格的个性为行业外的人们所熟知。2014年4月,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被拍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小胡须,一身黑衣跷着二郎腿的李小文低头读着手中的发言稿。这个形象与外界想象的中科院院士形象相差甚远,而引起网民们一阵惊呼,不少网友认为李小文一身仙风道骨,就是金庸笔下那个不出世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
  一位中科院研究员告诉记者,生活中李小文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朴实。&因为不是同一个专业,没有很深的交流,在平时的交往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院士非常朴实,生活方式与治学态度都是这样。&
  李小文1947年出生于四川自贡,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自己从小比较调皮,做题快,交卷快,交完卷就出去玩,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及格就行&。1965年,还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读大学的李小文看到《光明日报》上一篇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心里很不服气,便洋洋洒洒写了一长篇反驳文章投给《光明日报》。那篇文章用词锐利,很快收到《光明日报》的用稿通知。然而,因为形势突变,那篇文章又很快闯下大祸,稿子不但不准发表,还作为严重的政治事件被退回大学,成为批判罪证。毕业时,李小文被安排到西昌的一个部队农场里种田。一年半后,因照顾夫妻关系被调到四川绵阳一家小无线电厂当技术员。1977年恢复招考研究生时,他报考了中科院遥感所杨世仁教授的研究生并一举成功。这之后,李小文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师从美国著名遥感专家strahler教授。
  李小文的出名,不仅因为他潇洒随性,不拘小节,更因为他在学术界德高望重。1985年,一篇题为《针叶林冠层的几何光学模型》的论文发表在美国《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汇刊》上,这篇论文因指出重要的四分量模型,找到了比福传输模型对遥感观测中的&热点效应&更圆满的物理解释,为创建植被遥感模型研究的几何光学(GO)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被国际遥感界专家誉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李小文的该项研究成果还标志着当前国际遥感基础研究三大学派中&Li&Straher&几何光学学派的诞生。
  此后他的研究不断地向追求模型的普适性深入,建立了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混合模型。1994年,他获得了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他获得了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李小文和他的科研团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定量遥感研究的发展,并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得知,为尊重李小文院士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录入编辑:崔彩云
李小文病逝
暂无相关新闻
正在加载...
文本地址:
即时新闻排行榜
a href="/node2/node168/index.shtml" target="_blank">广告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盖世神功八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