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英文系教授鲁伶俐

#清华教授人大博士涉嫌学术造假#&清华政治系博导张小劲,@人大张鸣&前同事,转给各位老师审阅评判
& 清华教授、人大博士为何也当“文抄公”?
——一篇传记作品的离奇遭遇
203见张晓霞:《&》,《中国高层智囊——影响当今中国发展进程的人》之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中国高层智囊》 第3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见周军:《》,《黄河.黄土.黄种人》[河南],2007年第6期;周军:《》,《文史天地》[贵州省政协办公厅],2007年第9期;安澜:《》,《党史纵横》[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2007年第8期;余玮:《儒雅“老虎”杨洁篪》,《中华儿女》[北京]&&;余玮:《杨洁篪:中国在世界面前的新“名片”》,《财经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10期;余玮:《杨洁篪:从学徒工到外交官》,《职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年第22 期;王建柱:《》, 《党员干部之友》[山东省出版总社],2007年第10期肖舟、童心射:《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朱邦造》,《今日青年》[浙江],2000年
第3期;肖舟、童心射《唇齿之间谁与争锋——记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今日名流》[湖北],2000年
第4期;&肖舟:《章启月:中国最年轻的女新闻发言人》,《上海滩》(上海),2000年 第3期;&详见《中华读书报》记者李颖:《“童心射”抽刀断文》,《中华读书报》,2000年5月24日10余玮
吴志菲:《周南:港澳回归那唇枪舌剑的背后》,原文见余玮
吴志菲:《中国高端访问(拾)亲历神秘外交背后的16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详见宗道一 彭娌娌:《如此“反映多彩的生活”》,《中华读书报》,2008年6月4日)。详见下文肖克芬:《》,《名人传记》,1998年第6期;戴健:《周恩来致龚澎父女的珍贵函电》,《中国政协》,2008年第11期
20《乔冠华和他的三个女性·上篇:相恋相失——钢琴家姚锦新》,《飘逝的风筝,遥远的爱——乔冠华与姚锦新的一段恋情》
如厕身于“上海东方新闻工作室”、“东方文化出版社”的周军、“肖舟”、“童心射”、“王百得”、
潘莹斌、钱晓岚,他们一伙曾剽窃宗道一有关传记作品投寄《天津青年报》、《共鸣》[广东]、《文史春秋》[广西]、《党史天地》[武汉]、《国际人才交流》[北京]等十数家报刊199420
& 独家采访姚锦新
笔者最初获悉乔冠华与姚锦新在香港的交往是在1991年早春。1989年12月,笔者在当年的第6期《收获》上读到著名作家徐迟先生自传体小说《江南小镇》,十分关注。徐迟三姐徐和(即徐曼虹)为著名将军外交家伍修权(前外交部副部长、首任驻南斯拉夫大使)的续弦夫人。我至迟在1984年就知悉徐迟和乔冠华为莫逆之交(详见徐迟应章含之之嘱而写的《祭于潮》一文,《人民日报》,1984年9月11日第8版;碍于当时的政治氛情势,徐迟在文中未明言出乔冠华之名)。徐迟先生和至今还健在的百岁大使杨公素(入党介绍人即龚澎,前驻尼泊尔、越南、希腊大使)、彭德怀秘书刘文华的旅德和太行山战友陆达(原名陆宗华,前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同为苏州东吴大学同学。果然,在1991年第2期的《收获》中,徐迟先生在《江南小镇》中谈到了姚锦新女士。同年暑期的第2次北京之行,笔者在对章含之女士的采访中证实其事。月日,笔者第二次拜访前驻民主德国、英国、日本大使宋之光夫妇。在此之前,我已知宋夫人张茹已病故;出使之前,宋之光大使已和著名歌唱家李清结婚。承李清女士帮助,我与姚锦新女士取得了联系。
同年月日上午,我前往南线阁中央音乐学院宿舍采访姚锦新女士,并翻阅她的早年影集,前后约个小时。姚锦新女士这天思维清晰,谈吐自然,临别时她赠笔者两张早期照片(一为少女时代,一为留德期间所摄)。年笔者写出《乔冠华与女钢琴家姚锦新的初恋》一文,投寄香港《广角镜》杂志发表。随后,笔者又先后拜访陆达和前外交部西欧非洲司副司长、首任驻日内瓦总领事温朋久(温家宝总理叔祖),了解旅德期间他们的战友刘文华的一些事迹。在陆达泛黄的影集中,笔者第一次看到英俊年少的刘文华。陆达和杨公素大使还向笔者介绍了刘文华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一些情况。同时,也在浙江图书馆查阅重庆版《新华日报》(影印本),读到龚澎题为《遥祭太行惜别人》的怀念新婚丈夫刘文华的长篇文字(那是她当年写给后来担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专员吴青女士信。吴青丈夫、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
[原名朱士翘]系刘文华战友)。笔者的长篇传记《乔冠华和他的三个女性》连载发表于年第、期湖北《今日名流》。其中上篇即《相恋相失——钢琴家姚锦新》。1995年,笔者根据搜集的最新材料,将旧作改写成《飘逝的风筝,遥远的爱——乔冠华与女钢琴家姚锦新的一段恋情》发表于《学习》(人民出版社)年第期。
& 抄袭剽窃者蜂起
即《乔冠华与女钢琴家姚锦新的初恋》1994年第9期刊出1999年第4期刊出90曹俊杰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罗银胜著,团结出版社,2006年第1版茆贵鸣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吴妙发著,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1版
《传记文学》,1994年第1期1991后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
一晃多年过去了,但是,有关姚锦新文字的抄袭剽窃还没完。年第期的《党史纵横》(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发表了周惠斌的《外交才子乔冠华香江遗恨》一文。周惠斌“大作”中将近一半的篇幅写到乔冠华与姚锦新的恋情(全部抄自笔者的相关文字)。
直到2010年10月,湖北《)》杂志还从罗银胜《才情人生乔冠华》一书中以《新中国外交巨子乔冠华的一段初恋》为题,摘编成文,介绍乔冠华与姚锦新的恋情。平心而论,罗银胜的抄袭较之鲁青等还算“手下留情”。但即便抄袭篇幅不长,仍逃不过《)》(湖北)杂志编辑的“慧眼”。
洋洋数十万“巨著”,唯独挑选拣出此段,相关责编可谓“情有独钟”!
姚锦新女士在接受笔者采访后不到1年就因病于1992年6月11日去世。要特别指出的是:除笔者以外,姚锦新女士生前并未接受任何媒体或作家的采访。在笔者发表有关介绍姚锦新早期人生经历及其与乔冠华恋情文章以前,各类报刊书籍均未见此类文字。迄今为止,本人是最早采访、披露姚锦新女士人生经历的作者。既然没有采访姚锦新本人,又不愿下苦功研究,如要成文,除了抄袭,别无二途。而可供抄袭的现成的文字只有笔者的那篇《乔冠华与女钢琴家的初恋》(《乔冠华和他的三个女性·上篇:相恋相失——钢琴家姚锦新》,《飘逝的风筝,遥远的爱——乔冠华与姚锦新的一段恋情》)。事实证明,所有介绍姚锦新、乔冠华恋情均抄自本人。这也就是拙作问世后,“抄家”蜂起的主要原因。
&博导、博士也抄
2011年第月号(第99卷第2期)的台湾《传记文学》发表谢喆平、张小劲《姚锦新:在政治与音乐之间》,这是该作者《清华百年政治学人》系列文章中的一篇。但此文的主体,即涉及姚锦新身世、与乔冠华恋情的内容,与笔者那篇《乔冠华与女钢琴家姚锦新的初恋》(《乔冠华和他的三个女性·上篇:相恋相失——钢琴家姚锦新》,《飘逝的风筝,遥远的爱——乔冠华与姚锦新的一段恋情》)基本雷同,甚至包括一些语句措辞也如出一辙。
笔者读到2011年8月号的台湾《传记文学》上《姚锦新:在政治与音乐之间》一文,理所当然地向张小劲先生提出质疑。张在复函中“惊讶”地否定笔者抄袭的指控,并振振有词地为自己和门生作了“辩解”:“我们在撰写这篇传记时竟未能看到您所提到的两篇文章(引案:指笔者《乔冠华与女钢琴家姚锦新的初恋》和《乔冠华和他的三个女性·上篇:相恋相失——钢琴家姚锦新》),尽管我们自以为已经尽可能全面地查找了资料。当然,香港方面的刊物在大陆仍属限制性借阅的范围,我们根本无法接触。”“我们以为,尽管相当费时费力地查找资料,但姚传仍是一篇大众通俗读物。因此,我们没有象写作一般科学论文那样,明确给出引证和引述,只是开列了主要参考书目。”“由于参考资料较多,且多人轮流执笔,交换修改,而且撰稿者分处各方,各自又有工作日程,相聚不易,因而我们至今还没有完成具体的对比,无法具体辨识现在的姚传文本中究竟何段是何人何时撰写,也无法具体说明究竟何段引证引述自何处。”
但是,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张小劲先生列出了关于姚锦新与乔冠华恋情的6篇(部)“参考文献”,竟是前文所述鲁青、萍聚、周惠斌、茆贵鸣、吴妙发、曹俊杰等人抄袭“杰作”!诚如张小劲先生所言,他与谢喆平女士有关姚锦新的“大作”并非直接抄自笔者,他们基本上是以鲁青的剽窃之作为抄袭“蓝本”(这也说明张小劲先生所谓“由于参考资料较多,且多人轮流执笔,交换修改”云云,纯属谎言)!尽管如此,依然可以清晰地发现并找到谢、张“大作”与笔者作品的类同之处。这就说明:没有“看到”原作并不等于不能抄袭。为了说明问题,现将笔者原文和鲁青、谢张抄袭之作择要逐段稍作对比,读者略加品味,即可明白了抄袭者们如何“创作”的:
1、“武昌起义爆发,营造了300多年的大清帝国的宫殿倾刻之间就土崩瓦解。……父亲姚健勋晚清时期做过大清王朝不大不小的海军军官,可惜英年早逝。他唯一的儿子一一后来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的姚依林先生在其去世的两个半月前降临人间。……那一年姚锦新刚好7岁。幼年失怙的姚锦新、姚依林姐弟曾随母亲寄居常州二伯父家(姚淑钦之父),孤儿寡母不时得到这位好心长者的关照和资助。嗣后,全家又搬回上海,母亲替人做家庭教师,姐弟俩苦度光阴。&&&&“在琴房里度过了大半辈子的姚锦新是在常州迈出了她艺术生涯的第一步。当父亲撤手西去时,姚锦新正好7岁一一这是一个充满天真烂漫的年龄。在常州一家美国人办的教会小学琴房里,那位和蔼可亲的美国校长把姚锦新轻轻地抱在琴凳上……从此,姚锦新和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姚锦新的整个中等教育是在宋氏三姐妹以及女科学家谢希德、著名女钢琴顾圣婴等人的母校一一上海中西女中(当时称中西女塾)完成的。她在这所素为各界名门闺秀所占据的贵族学校中前后呆了8年。靠着微薄的薪金,靠亡夫仅有的一点遗产,慈母供姚锦新读完了这所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的全部课程。很幸运的是,在恬静幽静的美丽校园里,姚锦新遇上了一位琴艺精湛的女钢琴教师邱真霭女士一一一个在檀香山长大、毕业于波士顿音乐学院的华侨。”(宗道一:《乔冠华和他的三个女性·上篇:相恋相失——钢琴家姚锦新》,《今日名流》,1994年第4期,下文简称《宗文》)
2、“武昌起义爆发,大清帝国的宫殿瞬间倒塌。……其父姚健勋做过晚清王朝不大不小的海军军官,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了,但在1917年他唯一的儿子姚依林降生70天时,英年早逝,那一年姚锦新刚满7岁……
“他们一度随母亲寄居在常州家境较好的二伯父家,在这里姚家孤儿寡母得到了这位长者的悉心照顾。后来全家又迁回上海,母亲靠为人做家庭教师和丈夫的遗产养活全家,并供姚锦新读完了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中西女中(当时称中西女塾)。  “姚锦新的钢琴生涯开始于常州,7岁正值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在常州的日子里,一家美国人办的学琴房内,那位和蔼可亲的美国校长把她轻轻抱上琴,从此这位在该校中外子弟中长得最聪颖伶俐的小姑娘,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姚锦新的整个中等教育是在上海中西女中完成的,那是当时的一所贵族学校,宋氏三姐妹都毕业于该校。在校的8年中,姚锦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更幸运的是,她遇上了一位琴艺精深的钢琴教师邱真霭——一位在檀香山长大、毕业于波士顿音乐学院的华侨。”(鲁青:《女钢琴家姚锦新和外交才子乔冠华的一段恋情》,《莫愁》,1994年第9期,下文简称《鲁文》)
3、“……1917年,在姚锦新刚满7岁、而她唯一的弟弟姚依林刚刚降生70天时,时年36岁的姚捷勋便因病去世了。……于是幼年丧父的姚氏姐弟随母亲……投奔……二伯父……孤儿寡母在这里得到了这位长者的悉心照顾,……”
“姚锦新小学毕业后不久,全家又迁回上海,母亲替人做家庭教师以及丈夫的少量遗产养活全家,并供姚锦新读完了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中西女中(时称中西女塾)。……宋氏三姐妹以及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都毕业于该校。……在中西女校就读的8年中,姚锦新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更幸运的是,她遇上了一位琴艺精深的钢琴教师邱真霭。这是一位在檀香山长大,毕业于波士顿音乐学院的华侨。在邱女士的悉心指导下,姚锦新的琴技很快得到了提高,这为她日后的钢琴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喆平、张小劲:《清华百年政治学人
姚锦新:在政治与音乐之间》,台湾《传记文学》,2011年8月号[第99卷第2期],下文简称《谢、张文》)
1、“&1934年姚锦新作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项重大决定:毅然中断清华大学学业,奔赴向往已久的音乐之乡一一哺育了巴赫、亨德尔、舒曼、贝多芬、门德尔松和华格纳等一大批星汉灿烂的艺术大师的德国。那一年姚锦新刚好22岁。&&&&
“姚锦新在柏林音乐学院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5年,这奠定了她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女钢琴家的全部基石。姚锦新也许是最早走出国门、主攻音乐的中国女性,故乡安徽贵池教育局每年为她提供120马克的奖学金。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政府为了吸取外汇,规定只要在德国消费,可兑换成240马克。故而姚锦新不愁温饱。”(《宗文》)
2、“1932年,姚锦新作出了她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决定,为了她所钟爱的钢琴艺术,她毅然中断了在清华大学的学业,漂洋过海,来到她向往已久的音乐之乡——哺育了巴赫、亨德尔、舒曼、贝多芬、门德尔松等世界艺术大师的德国,那一年姚锦新22岁。在柏林音乐学院5年的深造,奠定了她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女钢琴演奏家的基石。”&&
“姚锦新算得上最早出国学习音乐的中国女性之一,她是幸运的,故乡安徽贵池地方教育局每年为她提供120马克的奖学金。这些钱足够解决姚锦新每年的温饱,她不必像如今的一些留洋人员整日为打工而奔波,她可以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所爱的钢琴艺术中去。”(《鲁文》)&& 3、“姚锦新确实是幸运的,她算得上最早出国学习音乐的中国女性之一。……故乡安徽贵池地方教育局每月为她提供120马克的奖学金。这些钱足够解决姚锦新食宿温饱,……却不必像其他的的一些自费留学生那样半工半读,她可以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所爱的钢琴艺术中去。”(《谢、张文》)
1、“姚锦新于……1940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到达香港,生活似乎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姚锦新住在嫁给一位大银行家的姨母家里。她决定在香港举行一次钢琴独奏会,并为这次准毕业演出拟定了一张内容极为丰富的曲目。&&&&“在姨妈家豪华客厅里先举行了一个茶会一一实际上是即将举行的独奏会的一次‘彩排’。著名诗人、作家徐迟先生应邀参加了这次茶会。从小喜爱西洋音乐、在贫儿院的铜管乐中长大的徐迟对音乐非常懂行,造诣匪浅。他在大银行家的客厅里第一次见到年轻貌美、正当妙龄的姚锦新,请看徐迟笔下的姚锦新小姐出水芙蓉般的芳容:‘那时她的年岁,我现在估计,不到二十二三岁的样子(引案:实际年龄是28岁)。”
“几天后,姚锦新的钢琴独奏会在香江豪华的半岛酒店玫瑰厅举行。……那天,徐迟特意为姚锦新在《大公报》副刊、《星岛日报》娱乐版上写了介绍评论性的文章。姚锦新暗自庆幸自己能遇上徐迟这样热情而又有音乐素养的行家。她给了徐迟整整一排座位的订票。和姚锦新素昧平生的乔冠华自然没有可能得到姚锦新的免费招待票。尽管他对古典音乐的造诣远在徐迟之上。……实际上,在此之前,乔冠华和姚锦新完全应该有缘得以相识。无论是昔日皇园遗景‘水木清华’,还是柏林菩提树大街,他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机会,这样的缘份。但是,确确实实,他们在同一个校园,同一条大街却不曾结识。他们也许是真的无缘。&&&&&&&&&&&&&&&&&&&&
&&在乔冠华拿着好友徐迟馈赠送的那张招待券进入半岛酒店玫瑰厅的时候,他见到了后来为之钟情、为之痴迷的姚锦新。&&&&“这次大规模的钢琴独奏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姚锦新临场发挥得很好,感情非常饱满,弹奏极为自然流畅。当姚锦新在铮亮的钢琴上奏出的最后一个音符还在玫瑰厅里回荡的时候,在济济一堂的中外听众中便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姚锦新成功了!乔冠华对姚锦新的出众才华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台下拍手叫好的众多听众中,乔冠华那颀长的身躯显得鹤立鸡群。姚锦新向热情的听众频频挥手还礼的时候,她显然也看到了坐在最前排的乔冠华,特别是那张英俊而富于才气的脸。在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乔冠华与姚锦新同时向对方伸出了手。”&& &“情感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展开,姚锦新就去了美国。该时,流寓昆明的母亲希望姚锦新去云南教书,但是女儿还想进一步深造。姚锦新父亲当年曾资助过姨母——那位大银行家的夫人,姚锦新母亲的妹妹赴美留学,作为回报,姨母把姚锦新带到了美国。”(《宗文》)
2、“1940年春暖花开时节,姚锦新来到香港,……她住在嫁给一位大银行家的姨母家中,生活似乎为她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她决定在港举行一次钢琴独奏会,这也是她第一次举行音乐会,为此她做了精心的准备。  为了演出成功,她先在姨妈家豪华的客厅中举行了一个茶会——实际上是音乐会的一次‘彩排’,当时邀请了一些香港的知名人士参加,作家徐迟也在其中,他后来回忆道:‘那时她的年龄,我估计不过22、23岁的样子(实际为30岁)。”
“几天后,音乐会如期在香港九龙豪华的半岛酒店举行。当天徐迟特意在《大公报》副刊、《星岛时报》娱乐版上写了介绍评论性的文章,作为回报,徐迟得到了整整一排座位的入场券。当时同在香港的乔冠华自然不可能得到这位素不相识的女士的赠券,尽管他对古典音乐有颇深的造诣。  “命运似乎是故意这样安排,实际上无论是在清华校园,还是在柏林菩提树大街,他们都应该有相识相知的机会,因为两人无论在哪里都是出类拔萃的,但他们却每每‘擦肩而过’。这次靠着好友徐迟的赠券,乔冠华终于有机会在欣赏古典音乐的同时,结识了才貌出众的姚锦新。  “音乐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姚锦新高水平的临场发挥,如行云流水般的演奏和撼人肺腑的感染力,使大厅内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持久的掌声,她的成功给乔冠华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向观众谢礼致意时,姚锦新显然注意到了最前排那位身材挺拔、潇洒英俊的青年,在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乔冠华和姚锦新同时向对方伸出了手。”
“此后,住在昆明的母亲希望姚锦新去云南教书,但姚锦新却想进一步出国深造。就去了美国。她的姨妈曾在当年得到过她父亲的资助,作为回报,去美国留学的姨妈把她带到了美国。(引案:应是姚锦新父亲当年资助姨妈留学美国,鲁青剽窃时对拙文作了错误理解,)”(《鲁文》)
3、“姚锦新于1940年离开德国回到国内,但随即赴香港,投奔了嫁给银行家的姨母。在姨母的支持下,姚锦新计划在香港举行一次钢琴独奏的音乐会。而为筹办这次独奏会,她首先借用了姨母家的客厅举行了一次小型演奏会,专门邀请了音乐界和媒体界的人士参加,……作家徐迟应邀出席了这次小型演奏会,……在《大公报》副刊、《星岛时报》娱乐版上,徐迟发表了热情赞叹的介绍评论性文章,……他还回忆道:‘那时她的年龄,我估计不过22、23岁的样子(实际为30岁)。……作为回报,徐迟得到了整整一排座位的入场券,而徐迟又将其中一张入场券送给了朋友乔冠华。”
“在九龙著名的半岛酒店玫瑰厅举行的这场音乐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姚锦新高水准的临场发挥,如行云流水般的演奏和撼人肺腑的感染力,使大厅内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持久的掌声,她的成功给乔冠华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出身清华哲学系的乔冠华为女子的美貌与才华所痴迷,深叹相见恨晚:他们同在清华,却无缘结交。姚锦新想必也注意到了最前排那位身材挺拔、潇洒英俊的青年。”
“此时,已迁居昆明的母亲希望姚去云南任教,但姚锦新却想进一步出国深造。恰好她的姨妈为回报她父亲当年的资助,也愿意在自己留学美国的同时将姚锦新也带到美国。(引案:明明是姚锦新父亲当年资助姨妈留学美国,但谢喆平、张小劲只知一味抄袭,不动脑筋,遂不假思索将鲁青剽窃时的错误理解也一并抄入自己的“作品”)”(《谢、张文》)
1、“乔冠华与姚锦新的感情是在飞越大洋的鱼雁传书中加深的。倘若不是姚锦新生活发生变故,也许好事就成了。让我们细细道来。&&&&“姚锦新随姨母到达美国以后随即入耶鲁大学攻读音乐。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姨母……几个月后她撒手不管,一推了之。失去了往日的依靠,姚锦新象断了线的风筝。好在姚锦新并不喜欢耶鲁大学的校园氛围,她便决定立即返国。在等候船票的日子里,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姚锦新只好暂居在一位中国女友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遇到那位与著名动物学家陈世骧同名同姓的青年人,这改变了姚锦新的一生。
&&&&“专攻中国古典文学的陈世骧教授那个时候也是风流潇洒,一表人才,宛若一翩翩少年。这位极有才气的北京大学高材生比姚锦新小1岁,他能使姚锦新舍乔而与自己相恋,足见当年魅力不同一般。陈世骧给姚锦新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陈世骧差不多是与姚锦新同时来到美国留学的。在此之前,陈历任北京大学、湖北大学中文系讲师。陈世骧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教授,主讲中国古典文学及中西比较文学。陈世骧晚年致力先秦文学,还曾赴日本大学讲学,一生著述颇丰。就在容光焕发的乔冠华气宇轩昂在联合国刚刚恢复了的中国席位入座前5个月,这位昔日的‘情敌’在美国悄然病逝。 &&&&
“50年后,痛定思痛的姚锦新在其简陋的居室非常平静对笔者说:‘乔冠华、陈世骧两人都极有才华,但乔有书呆子气,而陈则自私。也许姚锦新过早地发现了乔冠华身上的‘不足之处’——倘若真是书呆子气,而对陈世骧的自私缺陷则看清得晚了些。须知,自私作为爱情的大敌,是绝对不能饶恕的,而书呆子气总还有可爱之处。这一认识上的反差导致了这桩错误婚姻的悲剧的必然性。&&&&“几个月后,姚锦新和陈世骧在华盛顿闪电式般地举行了婚礼。乔冠华在香港闻知姚锦新在大洋彼岩另有所爱,伤心欲绝,不堪一一。他好几次给姚锦新写信,并一再责问这是为什么?……& &&&&“婚后,邱真霭的丈夫给陈世骧介绍了一份工作。但是,初到美国的陈世骧水土不服,老生痢疾。于是两人就离开华盛顿来到旧金山。一位曾在燕京大学教过姚锦新唱歌的史密斯太太介绍他们夫妇进了美国战时情报局工作。姚锦新在旧金山对华广播电台主持每日5分钟的音乐战线节目,自编自撰英文广播稿,播送唱片,并介绍所有盟国的民歌。姚锦新还曾入加州大学音乐系学习作曲和作品分析。&&&&
“夫妇间的分歧很快产生,缝隙一天比一天大。分手似乎已不可避免。姚锦新首先提出离婚,陈世骧不同意。但姚锦新得到了正在旧金山的国民党要人、中央大学校长顾孟余的理解和支持,他赞成离婚,并认为这是反封建。顾孟余邀请陈世骧、姚锦新夫妇两人到自己家里吃饭——这真的是一顿‘最后的晚餐’。顾孟余还找来一位哲学家——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汤用彤先生,和自己一起为陈世骧、姚锦新‘证’离婚。”
“姚锦新把过去的一切都尘封起来,凝固在已消失的历史里。但是姚锦新为乔冠华&幸福美满的婚姻而由衷地感到高兴。她很感激&乔冠华在‘文革’期间为自己仗义执言。姚锦新间用英文写过一本薄薄的、题为《凤阳花鼓以及其他中国歌曲》的小册子。外国音乐界对这本在美国出版的音乐专著评价甚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给早有“特嫌”的姚锦新扣上了两顶风马牛不相及的大帽子:‘歌颂希特勒’、‘歌颂蒋介石’。其实这帮不学无术的家伙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乔冠华用最清楚的语言告诉前来调查取证的外调人员:‘绝对没有这种事!……’”(《宗文》)
&& 2、“乔冠华与姚锦新之间的感情,在飞越太平洋的鸿雁传书中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倘若不是姚锦新的生活发生变故,也许她就会成为日后的中国第一外交官夫人。   “去美后,姚锦新进入耶鲁大学学习音乐,但是几个月后,姨妈因自身的原因不能再为她提供生活保障,这使得从小在优越环境中生长的姚锦新如断了线的风筝,她难以想象自己怎样养活自己,加上她不喜欢耶鲁大学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决定立即回国。  “正在等候船票的日子里,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姚锦新只好暂居在一位华人女友家中,在那里她偶然遇到了文学家陈世骧,这次邂逅改变了姚锦新的一生。  “陈世骧是北大的高材生,年龄小姚锦新一岁,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他学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已获得教授头衔的陈世骧差不多是与姚锦新同时赴美留学的,此前他历任北京大学、湖南大学讲师。  “在短暂相处的日子里,陈世骧给姚锦新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姚锦新为陈的外貌和滔滔不绝的辩才所吸引,并第一次在感情上成为被征服者。乔冠华的才貌已非同凡响,但最终姚锦新选择了陈世骧,足见其当年的心计与魅力。仅仅几个月后,姚锦新与陈世骧在华盛顿举行了婚礼。消息传来,乔冠华伤心不已。他几次给姚锦新写信,痛诉衷肠,并一再责问这是为什么?…… 
“他(陈世骧)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授,主讲中国古典文学及中西比较文学。晚年致力于研究先秦文化,还应邀赴日本大学讲学,一生著述颇丰。1971年10月,就在乔冠华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前的5个月,陈世骧在美国悄然病逝。  “……对于乔冠华与陈世骧,姚锦新曾这样评论:乔、陈两人都极有才华,但前者有些书卷气,后者有些自私。也许是因为她过早地发现了前者的书卷气,而对后者的自私认识得晚些,于是导致了她与陈世骧的婚姻,但同时也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婚后,陈世骧经人介绍得到了一份工作,但他对当地水土不服,又患上了痢疾,两人只好离开华盛顿来到旧金山,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一位曾在燕京大学教过姚锦新唱歌的史密斯太太,史密斯太太把他们夫妇介绍进了美国战时情报局工作。  “姚锦新在旧金山对华广播电台,主持每日5分钟的音乐战线节目,她自编自撰英文广播稿,播送唱片,并介绍所有盟国的民歌,她还曾加入加州大学音乐系学习作曲和作品分析。  “生活中陈世骧的狭隘自私日益显露,夫妻的感情也因此蒙上了阴影,感情的裂痕逐渐加深,两人间的争执与侧目日渐频繁,最后终于导致了有一天姚锦新提出了离婚的要求。此时他们结婚只有四年多而且尚无子女,陈世骧不同意离婚,并百般阻挠。姚锦新的要求得到了在旧金山的国民党要人、中央大学校长顾孟馀的理解和支持,他认为解除不幸婚姻是对封建意识的叛逆。为此顾孟馀特邀请姚、陈夫妇到自己家里吃了一顿‘最后的晚餐’,在顾孟馀和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汤用彤主持下,姚、陈夫妇正式离婚。”
“她(姚锦新)已将往日的一切封存起来。当然乔冠华也并未忘记这位昔日的恋人,文革中,姚锦新因曾用英文写过一本题为《凤阳花鼓以及其他中国歌曲》的小册子,外国音乐界对此书评价很高,而被造反派扣上‘歌颂希特勒’、‘歌颂蒋介石’的帽子。乔冠华仗义执言,他对调查人员说:‘绝对没有这种事!……’”(《鲁文》)
3、“姚锦新的姨妈因自身的原因,不能再为她提供生活保障,这使得姚不得不决定马上回国。然而,正在等候船票的日子里,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姚锦新只好暂居在一位华人女友家中,因而邂逅了正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者陈世骧。陈是北大的高材生,小姚锦新1岁,他的专业是中国古典文学,曾历任北京大学、湖南大学讲师,差不多是与姚锦新同时赴美留学。陈的才学和风貌给姚锦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的追求和投入更使姚难以抗拒。相识几个月后,姚锦新与陈世骧在华盛顿举行了婚礼。据说这一消息传到乔冠华耳中,曾使他伤心不已……”
“婚后,陈世骧经人介绍得到了一份工作,但他对当地水土不服,又患上了痢疾,两人只好离开华盛顿来到三藩市(旧金山)。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一位曾在燕京大学教过姚锦新唱歌的史密斯太太,后者把他们夫妇介绍进了美国战时情报局工作。姚锦新在三藩市(旧金山)对华广播电台,主持每日5分钟的音乐战线节目,她自编自撰英文广播稿,播送唱片,并介绍盟国的民歌。”  “生活中陈世骧的狭隘自私日益显露,夫妻的感情也因此蒙上了阴影,两人间的争执逐渐频繁,最后终于导致了姚锦新提出了离婚的要求。此时他们结婚只有4年,且尚无子女,陈世骧不同意离婚,但姚锦新的要求得到了此时正在三藩市(旧金山)的国民党要人、中央大学校长顾孟余的理解和支持,他认为解除不幸婚姻是对封建意识的叛逆。为此顾孟馀特邀请姚、陈夫妇到自己家里吃了一顿‘最后的晚餐’,在顾孟馀和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汤用彤主持下,姚、陈夫妇正式离婚。”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不仅给整个中国造成了一场灾难,更给姚锦新带来了许多磨难。因为在美国滞留期间,姚锦新曾用英文写过一本题为《凤阳花鼓以及其他中国歌曲》的小册子,当时的美国友人曾对此有很高的评价,但此时却被造反派扣上‘歌颂希特勒’、‘歌颂蒋介石’的帽子。而此时正在平步青云的乔冠华(引案:彼时外交部一片打倒‘陈(毅)、姬(鹏飞)、乔(冠华)’之噪声,乔冠华正运交华盖、灰头土脸地在王府井卖造反小报,哪里是什么‘平步青云’?!)念及年少轻狂时与姚锦新的交往,对找上门来的调查人员说:‘绝对没有这种事!’……”(《谢、张文》)
& &传记应当怎样写?
大凡偷儿都有“贼喊捉贼”之习,文坛也如此,如厕身于“上海东方新闻工作室”、“东方文化出版社”的周军、“肖舟”、“童心射”之流,即便逮住也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最后逃之夭夭。或者百般辩解抵赖,或者躲躲闪闪,不肯老老实实痛快承认。以上引文实属无奈,因为读者也重确凿证据。读罢冗长引文,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鲁青等人是“二道贩子”,而张小劲、谢喆平至多只能算是“三道贩子”。
行笔至此,读着不禁生疑:谢喆平、张小劲何许人也?答曰:谢喆平女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讲师、博士。张小劲先生为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教授、博导。张先生原先供职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至今,张先生在中国人大荣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嗣后曾赴比、美、英、法、匈等国作访问学者。谢喆平女士2006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其导师即为时任人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劲先生。藉于此,谢喆平女士后来也是该研究中心的项目协调官员。她的博士论文为《中国与国际组织:从学习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
堂堂清华博导,人大博士,竟能如此委身居就,垂青钟情于文坛混混的剽窃文字,并以之为自己“创作”的素材,拼凑一篇打上“学者”印记的“新作”,这种无法见诸阳光的“创作”,这种并不光彩的抄袭行径,究竟是学者本人的浮躁变异,还是高校与学界的共同悲哀与耻辱?法不责众。正因为学者都要如此奉行“拿来主义”,急于求成地去炮制文化垃圾,所以文坛剽窃之风才如此盛行,大行其道!
出身清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前美国研究所所长资中筠在去年(2011年)10月8日在《自选集》首发式上直截了当地坦言:“我已经不认同现在的清华了,今年100周年要给我发请帖,我表示了婉拒,我觉得清华已经面目全非了。”“有点像是‘招天下英才而摧毁之’。”(韩晓东:《资中筠:知我者谓我心忧》,《中华读书报》,2011年12月21日,第18版)乍一听真是无法接受。现在读来,资先生“愤世嫉俗”一点不过分,她的“矫枉”远未“过正”。资先生当时“说是指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丧失,而转向趋炎附势的熏陶。”(出处同上)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而上文披露的那些清华博导,似乎为人的“人品”都成了问题,遑论思想自由、人格独立?!不知张小劲先生读之作何想?
人生无非“名、利、色”三字。以抄袭剽窃而言,大多数不外是追名逐利。如周军、鲁青等辈等辈,生吞活剥,如“翦径”强人,自不待言,只为区区“
阿堵”稿酬。而其他一些所谓“传记作者”,则多为虚名所累。他们有意无意隐去材料的出处,将别人的学术成果占有已有(也有一些作者篇末刊出“参考文献”后,堂而皇之抄袭),精心包装成自己的杰作。而像张小劲、谢喆平这样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学术造诣的学者教授,他们既有风光体面的工作,亦有衣食无忧的尊严生活。如此抄袭乃至流播境外又为何来?这是令人百思费解的。
张小劲、谢喆平是博导、博士,不会不懂学术规范。如何能以“没有像写作一般科学论文那样,明确给出引论引述”作为推卸搪塞之脱词?其实,张小劲先生的苍白辩解说明他心里还是清楚的,那就是已经犯了抄袭之忌。诚然,这是大学生毕业做论文时就知道的“游戏规则”,当了博导、博士更是不会不明白。
&按张小劲先生在自述邮件中直言不讳说:《谢、张文》一文系“多人轮流执笔,交换修改”而成。张小劲先生还承认:“由于参考资料较多,无法具体辨识现在姚锦新文本中究竟何段是何人何时撰写,也无法具体说明究竟何段引证、引述自何处。”这就是说,抄袭者自己习以为常,已是一本糊涂账。这是严肃传记作者的创作正道吗?其实,
这位张小劲先生在撒谎。《谢、张文》基本上抄自《鲁文》,怎么会“无法”“辨识”“何人何时撰写”,“究竟何段引证、引述自何处”呢?
吴虹非:《杨天石:讲出真相才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和谐》,《人物,2012尼年第3期》)关于这一点,也不妨去读读杨《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历史?——评金一南〈苦难辉煌〉》(2011年8月8日,《》,又见《“辉煌”莫建沙堆上——对〈苦难辉煌〉一书的正误与批评》,《读史求实:中代中国现代史读史札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而
? 1970 10 1 1972,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6期;参见:《史学新书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国史论丛〈当代中国史研究〉十年文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他几乎设计了所有奥林巴斯的经典机型
扶着这位饱经风霜、历尽磨难的耄耋老人缓步走向床铺,并替她掖好被子以后,回望着桌上那简单的饭食,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迷茫、伤感、沉重乃至酸楚。我和约好:明年再来拜访她。讵料遽闻1992年6月11柏林音乐学院不堪希特勒法西斯的迫害,1936年逃亡荷兰。希特勒占领荷兰后,参加反法西斯抵抗运动而被纳粹党判处死刑。判处死刑(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中国外交人物研究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大学排名2014排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