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力学小学怎么样理工大学动力力学专业毕业后干什么

课程目标:通过“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燃气流动问题,系统了解和熟练掌握气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课程性质与定位:“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基础,是火箭武器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火箭弹设计理论”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
专业岗位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
课程负责人
男,河南省南乐县人,1960年5月出生,汉族,民革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至1982年在华东工程学院火箭弹专业读本科,1984年至1987年在华东工学院火箭发动机专业读硕士,年在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专业读博士,1991年至1993年在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起在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航空宇航系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推进原理与简易控制技术”,从事计算流体力学、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火箭微推偏喷管理论与设计等。
获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国家教育...&
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
ISBN:7-118-04034-7
主编:武晓松 陈军 王栋
国防工业出版社
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
ISBN:978-7-
主编:武晓松 陈军 王栋
兵器工业出版社
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仿真
ISBN:7-04-
主编:武晓松 陈军 王栋 杨余旺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还有谁在学这门课: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2
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享有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信息网络传播的专有使用权 未经书面允许,请勿转播南理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工作网
友情链接——————————南京理工大学—钟声网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能动2013级年级网站能动2012级年级网站能动2011级年级网站
研究生动态0 目 录一、就业工作综述 ............................................................................................... 3 二、毕业生就业数据 .........................................................
.................................. 8(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 8 (二)毕业生就业率与升学出国率 ............................................................................... 9 1、初次就业率................................................................................................................. 9 2、年终就业率............................................................................................................... 10 3、升学出国率............................................................................................................... 11 4、各专业就业率与升学出国率 ................................................................................... 12 (三)毕业生创业数据 ............................................................................................... 18三、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20(一)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 20 1、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 ............................................................................................... 20 2、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 21 3、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 ............................................................................................... 22 4、毕业生服务国家基层就业项目 ............................................................................... 24 (二)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分析 ................................................................................. 24 1、升学情况分析 ........................................................................................................... 24 2、出国情况分析 ........................................................................................................... 25 (三)创业情况分析 ................................................................................................... 26四、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 ...................................................................................28(一)就业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 ................................................................................. 28 1、以“新三自”人才培养理念为引导,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 28 2、以科研训练为抓手,多途径实施“百千万”工程 ............................................... 28 3、以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为突破,构建“一体两翼三平台”的创业教育机制 ....... 28 4、以职业辅导全程化体系为纲要,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 29 5、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促进就业与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 ............................... 30 (二)就业能力评价 ................................................................................................... 31 1、就业现状满意度 ....................................................................................................... 31 2、月收入....................................................................................................................... 31 3、专业相关度............................................................................................................... 32 4、职业吻合度............................................................................................................... 33 5、离职率....................................................................................................................... 34五、就业满意度分析 ..........................................................................................351 (一)毕业生满意度评价 ............................................................................................ 35 1、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调查数据 ........................................................................... 35 2、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满意度调查 ............................................................... 36 (二)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 ........................................................................................ 37 1、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 ........................................................................... 37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的评价 ............................................................... 38六、就业反馈机制 ..............................................................................................39(一)成立“教育实验学院” ,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 39 (二)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推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39 (三)按大类招生进行通用人才培养,为学生就业创造广阔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39 (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40 (五)优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动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符合社会需求 40七、就业趋势分析 ..............................................................................................42(一)就业趋势研判 ................................................................................................... 42 1、形势趋势: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 42 2、招聘趋势:校园招聘主体地位愈发凸显 ............................................................... 42 3、求职趋势:学生就业期望值依旧偏高 ................................................................... 45 (二)学校近三年就业相关趋势分析 ......................................................................... 47 1、就业率趋于稳定 ....................................................................................................... 47 2、升学出国率稳中有升 ............................................................................................... 47 3、创业教育逐显成效 ................................................................................................... 48结 语 ..................................................................................................................502 一、就业工作综述1、学校概况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国家“211 工程”和“985 优势学 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国 防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学校由成立于 1953 年的“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历 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几个发展阶段,1993 年更名为南 京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 14 个专业学院和紫金学院、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建有研 究生院、教育实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 9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9 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16 个,博士学位点 49 个,硕 士学位点 116 个。现有教职工 3200 余人,专任教师 1900 余人,专任教师队伍博 士化率达到 65%;全日制在籍学生 24000 余人;院士、 “万人计划” 、 “千人计划” 、 “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40 余人,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 32 个。学校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质检中心、工程中心和大 学科技园。 2、就业工作思路及目标 南京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国民经济主战场,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形成了学校就业工 作的理念思路和目标: 工作理念和思路:以“国防优先,服务三化”为导引,以全面加强条件保障 为基础,以实施全程化职业辅导为核心,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突出两个 “坚持” ,达到三个“一流” 。即坚持把就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进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把就业工作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相结合, 促进就业工作机制创新。构建一流的指导服务体系,搭建一流的创新创业平台, 展现一流的工作业绩。 工作目标:具体目标, “五高,两确保” ,即实现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3 升学出国率、高创业成功率和高就业满意度,确保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确保毕业 生职业发展需要; 长期目标, 完成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未来在国家重要行业和领 域成长为杰出人才进行战略布点。 3、就业工作特色 行业特色鲜明。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面向国家重大 战略需要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国防优先,服务三化”为先导, 以服务国家战 略需求、 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 工作体系, 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三大领域的高层次人 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全校超过 60%的毕业生 到国家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就业。 服务面向广泛。南京理工大学地处江苏省,坚持“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的 服务面向,以点(各地区人才交流中心) 、线(重点行业及其他行业) 、面(职业 发展委员会和优秀校友资源)相结合的模式,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 区域逐渐形成了以长三角、 环渤海、 珠三角等经济区为主, 辐射全国的格局, 2014 届毕业生中62.90%的学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 12.09%的学生在环渤海经济区就业, 9.69%的学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 南京理工大学立足培养素质全面的高质量人才, 不断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 致力于培养基础宽厚, 知识、 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工程精英,造就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引 领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中坚,六十多年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6 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许多人成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 和骨干,包括11位两院院士、20多位省部级领导以及30多位将军等。 就业平台层次高。南京理工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学科 9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9 个,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专业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优势,同时依托独立校区和在宁 的核心地理位置,吸引大批高层次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每年还与江苏省、南京市 和其他地区人才中心联合举办各类校园大型和专场招聘会, 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了4 高效的就业平台。学校共计为 2014 届毕业生组织各类组团和大型招聘会 30 场, 宣讲会 677 场,笔试、面试 1000 余场,进校单位总计 2275 家,单位层次普遍较 高,全校 8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这个平台找到工作。 创业教育氛围浓。 南京理工大学注重完善创业教育顶层设计, 明确教育理念、 工作思路及目标,形成了“一体两翼三平台”的创业教育模式。成立创业教育学 院, 开设由必修课、 选修课与网络课程组成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积极开展创业 竞赛、创业课题研究等活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 成创新创业团队开展科技创新与创业模拟活动;突破了单一园区的模式,建成由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孵化器)、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转化器)和紫金常春藤大 学生创业园(加速器)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截至 2014 年,学校先后有 114 个创业团队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孵化,其中 28 家团队成功注册企业,12 个团队获得 180 万元的天使投资,23 家团队被推荐入驻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 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等高层次创业园区。 4、就业工作成果 学校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上级部门多次嘉奖,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国家级荣誉 6 项:先后获得“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 “全国毕业生就业 典型经验高校” ; “全国学习型优秀班组” ,两次荣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就业网站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百佳网站” 。2.省部级荣誉 12 项: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第八次被评为“江 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 首批 “江 苏省大学生创业实践示范基地” ;“工信部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单位”。5 3.理论研究成果:在扎实推进工作的同时,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以 ‘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培养理念为指导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体 系”的教育教学成果,荣获 2013 年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 奖;先后举办硅谷—斯坦福创业训练营、中国创新创业管理高峰论坛、第三届全 国创业教育研讨会、 南京理工大学创业大讲堂等活动,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创业教 育学术交流;发表各类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研究论文 82 篇,开展各类课题研究 47 项,编写教材 3 部。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兄弟院校和地方政府的关注与认可。 教育部、工信部和江苏省等各级领导先后莅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对学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40 多所高校和 20 余家政府单位先后到学校调研毕 业生就业工作; 江苏省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现场会与工信部“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建设现场工作交流会” 先后在学校召开, 对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专题报 道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 《南京日报》专版报道了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特色, 《中国6 青年报》 、 《新华日报》 、江苏卫视、新华网和中新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学校就业 工作都给予了报道。7 二、毕业生就业数据毕业生就业数据包含毕业生生源情况,就业和创业的基本情况。本章从毕业 生规模与结构, 毕业生就业率与升学出国率以及创业基本情况三个方面来进行阐 述。 (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2014 届毕业生共有 6744 人, 其中本科生 3916 人, 研究生 2828 人 (博士 779 人,硕士 2049 人) 。表 2-1 2014 届毕业生生源基本情况 学历 本科 硕士 博士 合计 毕业生数 9 6744 男生数 1 4574 女生数
2170从表 2-1 中可以看出,2014 届毕业生中,男生占 67.82%,女生占 32.18%; 本科毕业生中男生占 69.28%,女生占 30.72%;硕士毕业生中男生占 62.96%,女 生占 37.04%;博士毕业生中男生占 73.30%,女生占 26.70%。西南地区 6.51% 东北地区 5.03%西北地区 4.82% 华北地区 8.41% 华中地区 12.89%华东地区 60.31%华南地区 2.05%图 2-1 2014 届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1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 8 从图 2-1 可以看出,学校在华东地区招收的生源最多,占毕业生总数的 60.31%,其次分别是华中、华北、西南、东北、西北和华南地区。 (二)毕业生就业率与升学出国率 1、初次就业率教育实验学院 国防生学院 能动学院 自动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经管学院 电光学院 材料学院100% 100% 98.17% 97.71% 96.84% 95.41% 94.80% 94.71%计算机学院机械学院 化工学院 理学院 设传学院 环生学院 人文学院 80.00% 85.00%86.41% 89.17% 89.13%94.66%94.46% 93.13% 92.80%90.00%95.00%100.00%图 2-2 2014 届各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2014 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1为 94.43%。国防生学院专门为部队培养优秀 专业人才, 毕业生全部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接收;教育实验学院是学校推动拔尖创 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该 学院 2014 届毕业生全部升学。1初次就业率:指毕业生在离校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其就业形式还包括自主创业、考取研究生或双学位、出国留学及出国工作等。学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时间为毕业当年的 7 月 1 日,研究生为 4 月 1 日。 9 外语学院 能动学院 重点实验室 材料学院 机械学院 电光学院 化工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学院 环生学院 设传学院 经管学院 理学院 人文学院 80.00% 84.00% 88.00%100% 98.44% 97.78% 97.78% 97.41% 97.34% 97.22% 97.06% 95.87% 94.85% 92.86%92.81%91.43% 90.43%92.00%96.00%100.00%图 2-3 2014 届各学院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2014 届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 96.17%。各学院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均超 过 90%。 2、年终就业率教育实验学院 国防生学院 材料学院 外语学院 能动学院 电光学院 自动化学院 机械学院 计算机学院 经管学院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9.77% 99.64% 99.29% 99.24% 99.24% 98.91% 98.28%理学院人文学院 化工学院 环生学院 设传学院 80.00% 85.00% 90.00% 95.00%97.83%97.50%100.00%图 2-4 2014 届各学院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10 2014 届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1为 99.41%,有六个学院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 率为 100%。重点实验室 设传学院 材料学院 外语学院 自动化学院 电光学院 机械学院 理学院 经管学院 能动学院 计算机学院 化工学院 环生学院 人文学院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9.43% 99.32% 99.22% 99.08% 99.07%98.98%98.94%80.00%84.00%88.00%92.00%96.00%100.00%图 2-5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届各学院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2014 届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为 99.50%,有七个学院的毕业研究生年终就 业率为 100%。 3、升学出国率升学率 36.88% 就业比例 53.80%出国率 9.32%图 2-6 2014 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及出国率学校积极引导学生继续深造,努力营造升学和出国氛围,提高升学出国率。1年终就业率:指毕业生在年底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其就业形式还包括自主创业、双学位、出国留学及出国工作等,统计时间为毕业当年的 12 月 25 日。 11 由图 2-6 看出, 2014 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率1为 46.20% (其中升学率为 36.88%, 出国率为 9.32%) , 远高于全国“211”院校22013 届毕业生平均升学出国率 26.9%。教育实验学院 电光学院 环生学院 理学院 材料学院 62.08% 52.17% 51.89% 50.66% 47.77% 46.33% 46.32% 45.21% 41.07% 40.44% 39.22% 100%化工学院自动化学院 外语学院 能动学院 机械学院 人文学院 计算机学院 经管学院 设传学院 0.00% 20.00%36.71%35.83%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图 2-7 2014 届各学院本科生升学出国率根据图 2-7 数据显示, 除教育实验学院外,学校有 4 个学院的升学出国率超 过了 50%,其中电光学院的升学出国率达到 61.47%。 4、各专业就业率与升学出国率表 2-2 2014 届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与升学出国率 学院机械学院专业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武器系统与工程 工业工程出国 升学率30.30% 31.30% 51.72% 40% 37.43% 52.63% 69.23% 45% 56.52% 33.33%初次 就业率93.94% 94.72% 94.83% 88% 94.41% 100% 97.44% 87.50% 86.96% 92.31%年终 就业率100% 99.19% 98.28% 100% 98.88% 100% 100% 97.50% 95.65% 100%化工学院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安全工程1升学出国率:指毕业生在离校前考取研究生或双学位及出国留学的比例。学校升学出国率的统计时间为毕业当年的 12 月 25 日。 2 “211”院校:本报告中所有涉及到的全国统计数据均来自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4 年中国大学生就 业报告》 。 12 制药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 电光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电信息工程 真空电子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信息对抗技术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经管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会计学 能动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 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交通工程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 外语学院 人文学院 英语 法学 社会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 材料学院 材料物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环生学院 生物工程 环境工程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1344% 36.84% 48.89% 56.05% 61.35% 70.11% 67.03% 57.69% 57.50% 70.83% 48.67% 40.66% 24.05% 37.84% 51.09% 25.53% 23.40% 48.89% 17.24% 38.78% 52.22% 45.16% 33.33% 56.82% 41.34% 53.02% 54.55% 64.29% 53.33% 44.83% 54.05% 43.64% 56.25% 46.32% 30.91% 55.26% 39.53% 64% 57.53% 35.71% 74.07% 61.36% 9.52%100% 94.74% 95.56% 93.72% 95.71% 97.70% 93.41% 92.31% 97.50% 91.67% 96.46% 94.51% 86.08% 94.59% 95.65% 95.74% 97.87% 93.33% 89.66% 97.96% 100% 100% 94.44% 100% 98.03% 99.33% 87.88% 96.43% 83.33% 82.76% 91.89% 96.36% 100% 96.84% 74.55% 81.58% 86.05% 100% 95.89% 89.29% 92.59% 86.36% 90.48%100% 98.25% 97.7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90% 98.73% 100% 98.91% 100% 100% 97.7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6.97% 100% 100% 100% 98.65% 98.18% 100% 100% 96.36% 97.37% 100% 100% 100% 100% 100% 95.45% 100% 设传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 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37.84% 38.18% 2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4.89% 4.17%81.08% 94.55% 89.2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7.87% 68.75%97.30% 98.18% 96.4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7.87% 100%国防生学院财务管理 法学 车辆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对抗技术教育实验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光电信息工程 制药工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武器系统与工程 工程力学 生物工程 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经管双学位 知识产权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知识产权从表 2-2 可以看出,学校理工科专业的就业率普遍较高。56 个本科专业中 (不含国防生学院、教育实验学院以及双学位学生) ,41 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超 过了 90%,其中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工程等 23 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超过了 95%;通信 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25 个专业的升学出国 率超过了 50%,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生物工程 3 个专业的升学 出国率超过了 70%。表 2-3 2014 届毕业研究生各专业初次就业率 学院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14专业初次就业率98.59% 98.48% 98.46% 95% 95.65% 100%年终就业率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仪器仪表工程 精密仪器及机械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飞行器设计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兵器工程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工程力学 航空工程 航天工程 工业工程 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工程力学 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环境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应用化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力学 制药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电光学院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15100% 100% 94.44%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36% 100% 98.51% 96.30% 88.89% 96.43% 100% 90% 100% 100% 100% 100% 97.40% 100% 92.86% 100% 90%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2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81% 100% 9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技术 经管学院 金融学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 企业管理 工商管理硕士 情报学 能动学院 电气工程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兵器工程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动力工程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机与电器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16100% 100% 100% 98.13% 100% 88.89% 100% 93.22% 100% 100% 97.14% 100% 100% 100% 84.62% 100% 100% 96.30% 95.24% 96.67% 100% 75% 100% 100% 100% 100% 87.50% 100% 100% 100% 95.8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31% 100% 100% 99.2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6.67%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5.8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导航、制导与控制 理学院 金融学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等离子体物理 光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工程力学 光学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结构工程 外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英语笔译 人文学院 科学技术哲学 民商法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工作硕士 高等教育学 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硕士 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环生学院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1784.48% 97.01% 100% 100% 100% 100% 90% 75% 100% 75% 91.67% 100% 100% 100% 100% 81.82% 100% 75% 100% 79.49% 95.4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5.71% 83.33% 100% 93.55% 78.57% 100% 90% 100% 100% 96.67% 100% 100% 100% 100% 93.10% 95.83%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8.28% 100%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生物工程 设传学院 传播学 设计艺术学 工业设计工程 重点实验室 工程力学 仪器仪表工程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兵器工程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力学 动力工程 工程热物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导航、制导与控制90.91% 100% 100% 81.8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7.50% 100% 100%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由表 2-3 可以看出,全校 153 个研究生专业(专业方向)中,105 个专业的 就业率达到了 100%,研究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 (三)毕业生创业数据 2014 届毕业生中, 共有 1475 名学生参加过各类创业竞赛、 实训和实践活动, 其中 148 名学生组成或参加各类创业团队, 经过学校评审先后入驻学校大学生创 业孵化园开展创业活动。参加过各类创业竞赛、实 训和实践活动的学生 19.68%参加过创业实践 的学生 21.87%组建团队入驻学校创业 孵化园进行创业学生 2.19% 图 2-8 2014 届毕业生中成立创业团队参加创业实践学生比例18 由图 2-8 可以看出,2014 届毕业生中有 21.87%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 的各类创业竞赛、 实训和实践活动中,组成团队入驻学校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创业 的学生为 2.19%。机械学院 理学院 自动化学院 电光学院 化工学院 环生学院 计算机学院 能动学院 材料学院 经管学院 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设传学院9% 7% 6%10% 14%5%5% 4% 4% 3% 1% 17%15%图 2-9 2014 届各学院创业学生分布图由图 2-9 可以看出,2014 届参与创业实践学生中各学院的比例,占比前 5 名的学院为电光学院、设传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这 5 个学院占全校创业学生总数的 65%,其中有三个学院为工科学院,这与学校注重 科技创业的导向相符。 排名第三的学院为经管学院,这是由于各创业团队均需要 专业的营销及财务人员。 排名第二的学院为设传学院,学生结合专业进行创新创 意类创业占比达 15%。19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本章主要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性质、地域以及升学的高校、留学的国 家、创业的类型等方面来分析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 1、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卫生和社会工作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房地产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建筑业 制造业 农、林、牧、渔业3.27% 1.03% 1.44% 0.17% 1.09% 0.29% 1.03% 10.05% 2.47% 0.63% 5.80% 24.23% 0.34% 1.89% 2.12% 3.79% 7.81% 32.20% 0.17% 0.17%0.00%5.00%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图 3-1 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学校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使命,鼓励学生面向工业、 通信业以及国防科技行业就业。从图 3-1 可以看出,2014 届本科毕业生的单位 行业1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 服务业,分别占就业本科生的 32.20%、24.23%、10.05%。军队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教育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房地产业 金融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建筑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制造业0.47% 1.57% 0.58% 0.06%6.46%0.47% 0.99% 21.32% 0.99% 0.17% 4.89% 32.91% 0.35% 0.82% 1.81% 3.90% 22.25%0.00%5.00%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图 3-2 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1本报告中所涉及的单位行业分类、单位性质分类均以教育部教学厅[2004]7号、教学司[2004]25 号、教学司[2006]13 号及教学司[2009]15 号文件为标准。 20 从图 3-2 可以看出,2014 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行业主要为信息传输、软 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所占比例依次分 别为 32.91%、22.25%、21.32%、6.46%。 2、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政府机关及事业 单位 0.84% 三资企业 36.39% 高校及教育机构 0.51% 大型国有企业 37.57%民企及其他企业 17.49%军队 3.32%重点科研院所 3.88%图 3-3 2014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图 政府机关及事业 单位 2.96% 高校及教育机构 8.75%三资企业 27.68%大型国有企业 33.47%民企及其他企业 8.46% 军队 0.59% 重点科研院所 18.10% 图 3-4 2014 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图从图 3-3 和图 3-4 可以看出,学校到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 2014 届本科毕业 生占总就业人数的 37.57%,到三资企业、民营及其他企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 36.39%和 17.49%;到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 2014 届毕业研究生占总就业人数的 33.47%,到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及教育机构的比例分别为 18.10%和 8.75%。21 3、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地区 广州、深圳、香港、厦门等珠三角地区 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工业区 西安、兰州、天水等关中-天水经济区 3.05% 4.00% 4.95% 9.48% 60.92% 4.95% 1.16% 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环渤海经济区 郑州、武汉、长沙等中南经济区 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西南经济区 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经济开发区11.49%图 3-5 本科生就业地域分布图从图 3-5 可以看出, 2014 届已就业本科毕业生选择在长三角就业的占 60.92% (其中江苏为 44.98%) ,其次是环渤海经济区、珠三角等地区。长三角地区产业 实力雄厚、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是毕业生求职的首选地域。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地区 广州、深圳、香港、厦门等珠三角地区 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工业区 西安、兰州、天水等关中-天水经济区 1.99% 3.78% 9.85% 12.63% 2.88% 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环渤海经济区 郑州、武汉、长沙等中南经济区 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西南经济区 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经济开发区3.78% 0.45%64.65%图 3-6 研究生就业地域分布图从图 3-6 可以看出, 2014 届已就业毕业研究生选择在长三角就业的占 64.65%22 (其中江苏为 55.37%) ,其次是环渤海经济区、珠三角等地区。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苏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常州市 4.83% 4.73% 3.44% 2.58% 2.47% 1.29% 1.07% 0.97% 13.75% 63.69%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扬州市 江苏省镇江市 江苏省徐州市 江苏省泰州市 江苏省连云港市 江苏省盐城市 江苏省淮安市 江苏省宿迁市0.43%0.43% 0.32%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0.00%图 3-7 本科毕业生在江苏省就业地域分布在江苏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在南京市就业的占 63.69%,其次比例较 高的是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所占比例依次分别为 13.75%、4.83%、4.73%。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苏州市 江苏省南通市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常州市 江苏省镇江市 江苏省扬州市 江苏省泰州市 江苏省盐城市 江苏省连云港市 江苏省淮安市 7.54% 7.03% 5.24% 16.11% 54.99%2.17%2.05% 1.53% 1.15% 1.15% 0.51% 0.5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江苏省徐州市0.00%图 3-8 毕业研究生在江苏省就业地域分布在江苏就业的毕业研究生中,选择在南京市就业的占 54.99%,其次比例较 高的是苏州市、 南通市、 无锡市、 常州市, 所占比例依次分别为 16.11%、 7.54%、 7.03%、5.24%。23 4、毕业生服务国家基层就业项目 近年来, 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诸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 专门项目,包括:选调生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 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服务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实施就业项目管理制度,积极引导 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国防行、校友报告会、村官事迹报告会、人事局长校 园行、就业政策宣传周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表 3-1 2014 届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 项目名称 选调生 村官 三支一扶 西部计划 人数 21 6 10 2学校 2014 届毕业生中, 服务国家基层就业项目的学生合计 39 名,其中选调 21 人、村官 6 人、三支一扶 10 人、西部计划 2 人。 (二)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分析 1、升学情况分析表 3-2 2014 届本科生部分升学高校名单 高校南京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东南大学 中科院 中国人民大学 同济大学 …… 24人数 35 31 7 28 35 46 21 18 15 2014 届毕业生中共有 1460 名学生继续深造, 其中升学到本校的为 1068 人, 占总升学人数的 73.15%,其他升学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 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 高校。 2、出国情况分析表 3-3 2014 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及赴港澳台留学情况 所属国家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 港澳台地区 俄罗斯 法国 新加坡 德国 加拿大 意大利 白俄罗斯 韩国 荷兰 日本 瑞典人数114 77 52 51 16 13 8 6 6 6 2 2 2 2 2从表 3-3 可以看出, 2014 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及港澳台留学主要集中在美国、 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去美国留学人数达 114 人。留 学高校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国立大学、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法国矿业大学联盟、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 理工大学等世界名校。25 (三)创业情况分析博士研究生, 15.32% 本科, 47.04%硕士研究生, 37.64%图 3-9 创业学生学历分布图 3-9 反映了学校 2014 届创业学生学历层次分布情况,其中本科生学历占 比约为 47.04%, 研究生学历占比为 52.96% (其中博士占 15.32%, 硕士占 37.64%) 。加盟经营, 3.55% 技术转化创业, 36.88%网络营销, 4.25% 个体创业, 5.67% 项目孵化创业, 7.80%团队创业, 12.77%创意创业, 29.08%图 3-10 创业形式分类由图 3-10 可看出学校大学生创业形式主要有技术转化创业、创意创业、团 队创业、项目孵化创业等 7 种形式,其中最多的形式为技术转化创业。26 1.42% 2.84% 3.55% 3.55%1.42% 7.09% 电子信息软件类 29.79% 文化业 电子信息硬件类 机械技术类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新材料技术类 培训业 餐饮业 旅游业资源技术类 环保技术类 化工技术类 15.60% 其它方面1.42%7.09%12.05%14.18% 图 3-11 创业所属行业领域分类图 3-11 反映了学校大学生创业所属行业领域分类情况,其中最多的为电子 信息软件类、电子信息硬件类、机械技术类以及文化业。27 四、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学校以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切入点, 以推进特色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契机,构建了多维度、全程化、交叉融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提升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本章从就业能力提升体系构建、学生就业 能力评价两部分进行阐述。 (一)就业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 1、以“新三自”人才培养理念为引导,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牵引,改革教 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①提出 压缩讲课学时,实现精讲多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出发展空间;②教学组织形 式由单一课堂教学向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转变,共建 有网络课程 290 门;③为本科生开设了由 32 名知名教授、学者开设的新生研讨 课; ④鼓励教师根据各门课程和不同专业的特点,探索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 法; ⑤把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在科研训练以及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的学生可获得学分和加分奖励。 2、以科研训练为抓手,多途径实施“百千万”工程 学校启动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 “百 千万”计划,即每年立项百项重点科研 训练项目、带动千名教师参与、四年覆 盖万名大学生的科研训练计划。 学校制 定出台了 《南京理工大学关于本科生科 研训练管理规定》 ,举办了“南京理工 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 ( “百千万” 计划) 年会” 。一年来,学校投入 260 余万元经费,立项资助国家级科研训练项目 70 项、省级科研训练项目 50 项、校级科研训练项目 1013 项,推荐优秀作品入选参 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3、以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为突破,构建“一体两翼三平台”的创业教育机制 学校通过完善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明确教育理念、工作思路及目标,成立大 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制定并出台《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28 的意见》等 13 项有关政策文件。成立创业教育学院,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由必 修课、 选修课与网络课程组成的共计 2 个学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设立创业 教育专项研究课题; 依托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立了 创业沙盘模拟中心和 PTC 网络创业中心等模拟和实训平台, 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创 业;突破了单一园区的模式,建成由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孵化器)、科技园大学 生创业园(转化器)和紫金常春藤大学生创业园(加速器)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构建了“一校多园”的创业实践基地格局,建立了“三园联动助推”的 园区运行机制, 助推大学生创业企业快速成长。十二五以来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 集创业教育经费共计 1645.5 万元,其中用于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839.5 万元,创 新和创业教育活动开展 506 万元,设立创业基金资助优秀团队 300 万元,通过股 权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等方式,加大对具备发展潜力的学生创业项目的支 持力度;先后举办硅谷—斯坦福创业训练营、中国创新创业管理高峰论坛、第三 届全国创业教育研讨会、 南京理工大学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加强创业文化和学术 交流,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4、以职业辅导全程化体系为纲要,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职业辅导纲要》 ,面向不同群体和 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内容, 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贯穿于 大学四年, 并不断扩展就业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形成了从入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 到高年级的职业能力模型匹配, 再到毕业年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以及毕业后的 跟踪调查等。 利用职业能力模型,每年对大三和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能 力匹配度测试, 并将测试结果与本专业职业能力模型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用29 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把握职场动向,明晰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引导学生培养具 有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能力。图 4-1 全程化职业辅导体系5、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促进就业与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 学校构建了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 根据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 报告,反映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教学和招生部门,形成了“招 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把创业教育融入各学科专业教育中,以学校一流的 工科为主干,以强大的理科为基础,以优势的经管和社科为支撑,以创新创业平 台建设为载体,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的创业项目培育,形成了“创新驱动,实践 培养”的创业教育特色。将学院按照学科大类成立就业工作联盟,各联盟共享优 势资源,共同开拓就业市场、开展职业辅导,共同组织行业类专场招聘会,形成 了“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学科联盟”的就业工作新机制。图 4-2 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30 (二)就业能力评价 本节通过就业现状满意度1、月收入2、专业相关度3、职业吻合度4以及离职率5这五项指标反映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体现毕业生就业能力。2014 年,学校面向本科毕业生通过 E-mail 发放问卷 2311 份,回收有效问卷 1328 份,有效率达 57.46%。 1、就业现状满意度 就业现状满意度是毕业生的主观判断指标, 代表着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 学校 2014 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 69%,高于全国本科院校62013 届 毕业生 58%的就业满意度。不满意 28% 很不满意 3% 很满意 21%满意 48% 图 4-3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统计图2、月收入 收入的高低,是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市场价值体现。学校 2014 届毕业半 年后月收入为 4783 元,高于学校 2013 届、2012 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分别为 4546 元、4347 元) ,高于全国本科院校 2013 届毕业生 3560 元的平均月收入。如 图 4-4 所示,月收入人群分布较多的分别是
元区间段(33.91%) 、
元区间段(26.6%) 。1就业现状满意度:由被调查的2014 届就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现状进行满意度打分。2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 3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毕业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比例。 4职业期待吻合度:毕业生目前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百分比。 5离职率:从毕业时到 6全国本科高校:全国统计数据来自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4 年 12 月 25 日,有过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中有过离职经历的百分比。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 31 单位:元 .28%.33%7500以上 2.52%.36%.60%.91%图 4-4 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统计图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学院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5747 元) 。 如图 4-5 所示,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专业为软件工程(5594 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483 元) 、通信工程(5375 元) 、网络工程(5372 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279 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网络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75 00 50 00 50 图 4-5 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五个专业3、专业相关度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越高, 体现了专业培养帮助毕业生更多地得到了市场价值 的实现。 学校 2014 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是 76%, 高于全国本科院校 2013 届毕业生 69%的专业相关度。毕业生选择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如图 4-6 所 示: “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 (48%) ,其次是“专业工作岗位 招聘少” (25%) 。32 现有工作收入更高 11% 专业工作 岗位招聘少 25%专业工作的 环境不好 11%达不到专业 工作的要求 5%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不符合自己的职业 期待 48%图 4-6 毕业生选择无关工作的原因4、职业吻合度 职业吻合度,反映了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期待的差距。学校 2014 届毕业 生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 68%, 高于全国本科院校 2013 届毕业生 46%的职业吻 合度。认为目前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的毕业生中,47%的人是因为不符合自己 的职业愿景,与学校 2013 届(30%)相比有所上升;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兴 趣爱好的比例(22%)与学校 2013 届(35%)相比有所下降。2014届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不符合我的职业愿景 不符合我的兴趣爱好 不符合我的生活方式 图 4-7 毕业生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的原因分布 不符合我的性格 22% 19% 19% 12% 16% 30% 35% 47% 2013届33 5、离职率 离职率低,工作稳定性较强,反映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匹配度较高,毕业生 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也符合了毕业生的期望。学校 2014 届毕业半 年内的离职率为 12%, 低于全国本科院校 2013 届毕业生 24%的离职率。 其中, 96% 的离职毕业生为主动离职,与学校 2013 届(97%)基本持平;主动离职的最主要 原因是想改变职业或行业(35%) ,与学校 2013 届相比明显上升;其次是个人发 展空间不够(24%) 、追求更高薪资福利(24%) 。其中,因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而主 动离职的比例与学校 2013 届相比明显下降。2014届 40% 35% 35% 2013届 36%30% 25%20% 15% 10% 5% 0% 想改变职业或行业 个人发展空间不够 追求更高薪资福利 23% 24% 24% 20%图 4-8 毕业生主动离职的前三项原因34 五、就业满意度分析为了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 明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状况, 收集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每年都对 当年的毕业生和来校招聘的企事业单位开展问卷调查。2014 年,学校共发放毕 业生问卷 6744 份, 实际回收 6122 份, 其中有效问卷 5831 分, 有效率达 95.2%, 发放用人单位问卷 1231 份,实际回收 1150 份,其中有效问卷 1076 份,有效率 为 93.6%。 (一)毕业生满意度评价 1、毕业生就业工作满意度调查数据基本满意, 50.66% 不满意, 8.09%非常满意, 41.25%图 5-1 2014 届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整体满意度调查图 5-1 显示:2014 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总体满意度为 91.91%。进行就业技巧培训 进行就业政策和法律指导 加强就业心理辅导 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 导 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0.00%6.48% 5.10% 9.77%47.87% 45.65% 33.56% 36.00% 35.97% 61.34% 54.23% 52.15%11.88% 5.62%20.00%42.23% 52.15%40.00% 60.00% 80.00%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图 5-2 2014 届毕业生认为就业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调查35 图 5-2 显示:调查毕业生当中,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进行就业政策和法律指 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满意度较高,分别为 94.9%和 94.38%, 35.97%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不够,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满意度调查其他 动手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新知识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 理解与沟通能力 管理能力 专业技能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31.18% 56.28% 60.00%0.86% 33.72% 37.84% 38.12% 38.36% 45.57%图 5-3 毕业生认为就业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表中数据为多选项)图 5-3 显示:在就业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中, 56.28%的同学认为毕业生 的“专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最重要,45.57%的同学认为“理解与沟通能力”的 培养非常重要,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 “应用知识能力”、“学习新知识的 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的培养应当加强。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教学科研设备条件 课程设置 学科专业 师资水平 0.00% 5.00% 10.00% 14.36% 15.00% 20.00% 25.00% 30.00% 11.40% 20.61% 26.10% 9.80% 17.73%图 5-4 教育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表中数据为多选项)图 5-4 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学科专业是影响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其 余因素,如师资水平、课程设置、教学科研设备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均 具有一定的重要性。36 (二)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 1、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满意, 84.44%不满意, 1.97% 基本满意, 13.59%图 5-5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整体满意度调查图 5-5 显示:2014 年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总体满意度为 98.03%。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就业水平满意度 就业服务满意度 网站信息服务 人才推荐工作 招聘活动设施 招聘活动组织 就业基地建设 就业协议管理 职业生涯辅导0.00% 0.56% 13.89% 19.44% 15.00% 22.35% 28.49% 23.08% 18.78% 26.67% 18.89% 22.22% 20.00% 40.00% 60.00%86.11% 80.00% 83.89% 77.65%1.11%0.00% 1.12% 2.20% 2.21% 0.56% 1.67% 0.00%70.39%74.73% 79.01% 72.78% 79.44% 77.78% 80.00% 100.00%0.00%满意度:较低满意度:一般满意度:较高图 5-6 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评价图 5-6 显示: 约有 75%以上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特别是在就业服务满意度、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就业协议管理这三方面,受到用 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满意度较高的比例达 85%以上) 。27.22%和 29.61%的单位认 为学校在学生推荐和就业基地建设工作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37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的评价适应工作的情况 实际工作绩效 组织管理能力 综合知识培养 工作创新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岗位业务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挫折耐受能力 参与竞争意识 吃苦耐劳精神 稳定度 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技能 0.00% 0.00% 0.00% 0.00% 1.11% 0.00% 0.00% 0.00% 0.00% 0.00% 1.10% 0.00% 1.65% 0.00% 0.00% 21.23% 21.67% 29.44% 21.11% 25.56% 23.20% 20.56% 28.73% 21.43% 31.67% 21.55% 25.82% 27.47% 18.78% 14.36% 20.00% 40.00% 满意度:一般 60.00% 78.77% 78.33% 70.56% 78.89% 73.33% 76.80% 79.44% 71.27% 78.57% 68.33% 77.35% 74.18% 70.88% 81.22% 85.64% 80.00% 100.00%0.00%满意度:较低满意度:较高图 5-7 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图 5-7 显示:约有 70%以上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各项技能持绝对肯定 态度,满意度较高;对用人单位而言,学校毕业生受认可度较高的能力有:专业 知识技能、 敬业精神、 职业道德、 参与竞争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岗位业务能力、 综合知识培养、 实际工作绩效、 适应工作情况 (满意度较高的比例达 75%以上) ; 对学校毕业生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的能力有:挫折耐受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组 织管理能力(满意度较高的比例低于 65%) 。38 六、就业反馈机制建立人才培养与就业良性互动机制,能够及时修正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推 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因此,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 的就业反馈机制。学校通过成立教育实验学院、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施大 类招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招生-就业”联动机制等举措,优化拔尖创 新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培养、通用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形成了具有南理工特色 的就业反馈机制。 (一)成立“教育实验学院” ,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开辟人才特区,成立教育实验学院,进一步优化拔尖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学校制定了《实验班学生与导师互选工作方案 及工作办法》 , 在 2014 级教育实验学院学生中实施学生与导师双选制度,实现拔 尖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在教育实验学院的建设基础上,依托理学院组织完成了数 理力基础学科实验班建设方案的论证工作,强化学生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学 科知识,进一步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实验学院、基础学科实验班的 建设, 帮助学生构建了宽广厚实的数理力基础,加强了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 意识的培养, 为向高层次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生源,培养相关学科领域的 领军人才(科学家)打下坚实基础,开拓了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推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借鉴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确定了“互惠互利、做大规模、彰 显特色、引领示范”的建设思路,与校外企业合作共建具有示范效应的工程实践 教育中心。学校多次召开研讨会,依托 12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 个江 苏省实践教育中心以及 24 个校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研讨制定培养方 案,特别是企业培养阶段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框架,共同开展课程建设,编写实践 课程实施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针对工程实践课程、毕业设计各个主要环节 设置质量标准、考核要求以及评价方式等。通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以培 养具有引领科技工业发展潜质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程精英人才为目标, 推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三)按大类招生进行通用人才培养,为学生就业创造广阔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又有复合型能力的人才。而按大39 类招生、按大类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这样的办学理念。为了给大学生提供更为 广阔和自由的发展空间,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学校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 制度,设置了材料类、机械类、兵器类、工商管理类、化工与制药类、计算机类 和经济学类专业的大类招生。学生在前两年基础培养阶段,学习主要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强化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素 质的培养,注重知识结构的交叉与融合,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 再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就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促进学生在具体专业上 的学习和发展, 帮助学生拓宽基础, 增强适应能力,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提高不同岗位的就业竞争力。 (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注重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领域、 薄弱环节 和突出问题,以项目牵引,重点突破,示范引领,夯实基础,不断强化学校办学 优势和特色,积极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学校全面启动 2014 版人才培养 方案修订工作,制定出台了《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制定 2014 版本科培养计划的指 导意见》 ,按照“削枝强干,增强弹性;课程模块,多样选择;课内课外,加强 实践;学院平台,拓宽基础;学生自主,尊重个性”的原则,对各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进行修订,构建“宽基础、精专业、有特色、多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宽 厚的基础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的思维方 法;通过精深专业教育,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了解专业及行业领域的发 展前沿,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性;通过多模块、有特色的个性 发展课程,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通过优化人才培养 方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五)优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动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符合社会 需求 学校进一步优化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将学生的 就业质量反馈给学校人才培养和招生部门, 推动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符合社会需 求。 1、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学校制定了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 率适度挂钩制度,对就业较好的专业,增加招生规模,对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偏40 低的专业实行预警, 控制或减少招生规模,对于连续三年列入预警名单的专业暂 停招生。学校 2013 届毕业生就业初次就业率排名前八的专业,其中六个专业在 2014 年的招生人数较前一年有所增加,其他两个专业基本保持稳定。就业率在 学校招生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学校招生-就业联动的重要体 现。 2、增设紧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和国家发展战略。学校在设置和调整招生 专业时, 坚持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原则,面向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的主战场, 实施调整专业数量和发展专业内涵相结合的方针,对不能适应 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较少的专业进行调整、改造,同时有计划的增加就业前景广 阔、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教育资源协 调发展相统一。学校坚持“国防优先,服务三化”的方针,做好招生计划的制定 (以近五年为例) :为满足国防行业对于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结合学校传统军工 优势,学校于 2013 年增设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与装甲车辆工程两个紧缺国防专 业; 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 结合服务江苏经济发展, 特别是工业发展需求, 学校增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011 年) 、纳米材料与技术(2011 年) 、微电子学 (2011 年) 、智能电网(2012 年)等四个工业前沿专业;结合社会需求,增设就 业紧俏专业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根据用人单位对于部分紧缺专业有较大缺口, 依托优势学科,学校增设日语(2012 年) 、应用统计学(2012 年)等就业紧俏专 业。2013 年 9 月,学校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江苏省人民政府 共建知识产权学院, 成立了全国唯一一个由三家省部级单位共建的二级学院,成 立了“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 ,打造世界顶级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团队和研究 基地,加强材料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 这一系列举措, 使学校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走向了国家科技人才需求的最前沿。41 七、就业趋势分析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727万,比2013年增加28万,再次创下历 史新高; 与此同时, 国际经济发展态势不稳, 国内也进入改革的深水区, 转方式、 调结构、经济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都对就业工作产生影响。对此,学校充分认识 到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分析研判,进而 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就业这一民生之本的工作。 (一)就业趋势研判 1、形势趋势: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从国际环境来看,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国际经济结构发生着变 革,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具体来说,一方面,全球经济相对脆弱,发展前 景不太明朗,存在下行风险。很多发展中国家贸易出口下滑、投资需求减少,也 呈现低位运行, 部分国家长期失业率呈上升趋势。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直接 影响着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 纳就业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为维护竞争优势,各国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使得 我国已经连续十几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后危机时代我国外部经 济发展环境比较复杂,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从国内环境来看, 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我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 长步入中速增长的换挡期, 经济增长速度变缓对我国就业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挑战。 具体来说,一是就业的总量压力。虽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于2012年底达到顶峰, 之后开始出现下降,但20-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在增加,就业的总量压力依然不 小, 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再 就业三个方面。 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2014年我国经济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部 调整的拐点, 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带来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些新兴行业需 求人才、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行业却 出现大批失业人群。三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发展速度变缓,下行的压力短时 期内还难以改变, 用工整体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 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 2、招聘趋势:校园招聘主体地位愈发凸显 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以来, 学校积极搭建以校园招聘为主体的就业平42 台,主动邀请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单位来校选聘毕业生。学校共组织军工 及各类组团招聘会30场, 宣讲会677场, 笔试、 面试1000余场, 进校单位总计2275 家。 单位层次普遍较高, 全校8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这个平台找到工作。 在招聘活动组织过程中,呈现出如下招聘趋势: (1)进校时间整体提前 与往年相比, 各大军工集团、地方组团招聘以及企业专场宣讲进校时间普遍 提前。如图 7-1 所示,9 月份企业开始陆续进校,10 月至 11 月达到高峰,次年 3 月至 4 月份又有一个短暂的小高峰,5 月份学校举办暑期实习招聘会,有部分 企业进校招聘实习生。图 7-1
年度企业进校招聘时间分布图(2)单位需求保持旺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积极开拓市场,充分挖掘单位需求。学校对来校 招聘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域、重点单位的需求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如下图7-2所 示,2014届毕业生就业需求整体保持旺盛。学校通过就业网发布就业信息6320 余条,进校招聘单位达2275家,提供就业岗位6万余个,职位供需比达到10:1。图 7-2 近三年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情况43 总体来看,2014届毕业生的行业需求整体保持相对平稳,其中以国防、通讯 电子、制药等行业需求最为旺盛。从单位性质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用工仍然将 居于首位,行政事业单位招录需求有所减少。在岗位类型上,用人单位提供的工 作岗位将以技术和业务岗位占主要类型。在学历需求上,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 求比例会进一步提升,对本科生的需求将会缩减。 (3)校园招聘依旧火爆 从招聘途径和方式来看,如图 7-3, 用人单位比较青睐的方式依次为举办校 园宣讲会、学校推荐以及参加校园招聘会等。图 7-3 用人单位青睐的招聘方式从学生成功签约就业的途径来看, 主要还是来自于校园招聘, 共占 81.61%: 其中单位校内宣讲 (44.38%) 、 学校就业网站 (19.30%) 和辅导员直接通知 (17.93%) , 熟人介绍(6.69%) 、中介推荐(1.88%) 、兼职实习(1.88%)等其它渠道的相对 较少。图 7-4 学生成功签约途径分析44 (4)其他趋势 在学历层次方面, 随着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招聘单位对学历要求的门槛越 来越高, 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愈发严重;外企和合资企业仍是对性别关注度最低的 行业,国防企事业单位由于岗位要求、研究方向、企业性质等偏向选择男生依然 明显,性别因素在求职过程中的比例仍然存在。 3、求职趋势:学生就业期望值依旧偏高 (1)薪酬期望普遍较高图 7-5 实际收入与期望收入的对比2014 届本科毕业生期待月薪平均水平为 5365 元,高于毕业半年后月收入 4783 元。如图 7-5 所示,月薪低于 4500 元时,毕业生中期望的人群比例普遍低 于实际人群的比例,当月薪高于 4500 元时,期望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实 际人群的比例。通过对比分析,大部分毕业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月薪水平,较为 明显地是,仅有 5.37%的人期望月薪在 3500 元以下,而实际上月薪在 3500 元以 下的毕业生占到 15.36%, 而期望自己月薪达到 7500 元以上的毕业生占比为 9.86%, 但实际上月薪拿到 7500 元以上的毕业生仅占 2.52%。 (2)就业意向区域相对局限 2014 届毕业生十大期望就业城市依次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北京、 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其中南京以 48.1%的意向率居于首位。与 2013 年同期数据对比后发现,2014 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城市有所分散,北京和上海45 期望就业比例有所下降。 然而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就业意向区域仍主要集中在长 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对于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存在一定偏见,尤其是西部一些经 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学生并没有足够认识。 (3)国有企业仍是首选图 7-6 实际与期望就业单位性质的比较如图 7-6 所示, 国有企业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首选。期望与实际就业单位性质 差别比较大的在于国家机关和民营企业。期望去国家机关的毕业生比例为 5.1%, 而实际满足就业期望的本科生比例为 0.84%,研究生为 2.96%;期望去民营企业 工作的比例仅为 9.9%,但实际就业比例本科生达到了 17.49%。在毕业生选择就 业单位时,近四成的毕业生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到国企就业,33.5%的毕业生家 长希望子女去国家机关工作。46 (二)学校近三年就业相关趋势分析 1、就业率趋于稳定100.00% 97.08% 95.53% 93.22% 93.57% 93.81% 94.14% 94.43% 95.16% 96.17%95.00%90.00%全校初次就业率 85.00% 80.00% 75.00% 70.0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研究生初次就业率图 7-7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图 7-7 可以看出, 学校毕业生 2014 年初次就业率与 2012 年基本持平, 2013 年由于受到全国就业形势的影响有所下滑。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从 2013 年 开始呈现逐渐上升, 而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持续升高。纵观近三年学校毕业生 的就业情况,就业率一直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表 7-1
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年份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全校年终就业率 99.53% 99.33% 99.45% 本科生年终就业率 99.38% 99.24% 99.41% 研究生年终就业率 99.84% 99.45% 99.50%从表 7-1 可以看出,学校本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的年终就业率每年都在 99%以上。 2、升学出国率稳中有升50%45.17%45% 40% 35% 30% 2012年46.55%46.20%2013年 图 7-8
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率472014年 10% 8% 6% 4% 2% 0% 2012年 2013年 图 7-9
届本科毕业生出国率9.32% 7.56% 8.03%2014年从图 7-8、7-9 可以看出,学校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 出国率也逐年提升。 学校还将进一步营造升学出国的良好氛围,加强考研与留学 指导,提升出国率,力争学校升学出国率超过 50%。 3、创业教育逐显成效 400 200 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830 658951图 7-10
年有创业意向大学生数量图 7-11
年大学生创业情况48 表 7-2 创业企业运营状况运营情况 入驻高层次创业园区企业数 获得创业投资企业数 科技创新企业数 产值 10 万元以上的企业数 注册企业数数量 23 12 37 36 28从图 7-10、图 7-11 和表 7-2 可以看出,在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下,有创业 意向的学生逐年增多, 申请入驻学校创业实践基地的创业团队数量逐渐增加,越 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大学生创业取得成 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来自大学生自身、相关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大 学生创业的整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还需要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 等群体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等措施,出台健全完善的支持 政策,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 业知识,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49 结 语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供 需矛盾短期内仍难得到有效缓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 更高质量的就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 制机制” , 这些新的理念的提出,充分的反映了党和国家新时期对就业 创业工作的新要求。 南京理工大学将认真落实国家就业工作方针政策, 完善就业服 务体系, 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加大创业教育力度,突出重点,突破难 点,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努力实现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升学 出国率、高创业成功率和高满意度等突破,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 工作。50
南京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提供以文本文档的格式的各类文档免费下载和在线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力学小学学区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