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性高频听力损失失

在线问答2013年2月
在最初阶段,听力损失者可能在理解词语方面出现困难。他/她一般能够听见声音,但无法辨认词语。如果背景噪音比较大的话(比如在餐馆里),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此人还可能会不自觉地以比平常大的声音说话。
耳内出现振铃感(耳鸣)和无法听到高音调声音或许也意味着老年性耳聋。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你应该去做耳科检查:
你总是要求别人重复他们说过的话;
发现自己把电视的声音开得比平常大;
总是漏掉部分谈话内容;
耳内有振铃感(耳鸣);
人们告诉你,你说话声音太大了。
与年龄有关的听力损失不能逆转,因为其原因是衰老造成感觉细胞退化。但是,可以通过使用助听器和其它沟通器械进行有效治疗。
照顾好自己的耳朵,做好耳保健和听力保健,如:
保护耳朵不听过大的声音;
不要把任何东西插入耳朵或注入任何液体,除非是专业卫生保健工作者开的药;
如有耳部疼痛或液体流出,立刻就医;
健康饮食并经常锻炼以避免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易导致听力损失的疾病;
在与听力损失者说话时,应确保:
说话时面对他们;
说话时不要遮挡脸部或让脸部处于背光处;
说话时嘴里不要含着东西;
语音洪亮清晰,但不要叫嚷;
尽量减少背景噪音,如关掉电视或收音机。
You are here:
帮助和服务
世卫组织区域办事处老年性耳聋 - 基本信息
疾病名称老年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疾病分类耳鼻喉科 症状体征是由高频向语频缓慢进行的双侧对称性聋,伴高调持续。多数有响度重振及言语识别率与纯音测听结果不成比例等。症状体征双侧对称,呈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听力曲线多呈以高频下降为主的斜坡形,有时呈平坦型,除听力下降外,往往还伴有眩晕,嗜睡,耳鸣,脾气较偏执等。 鼓膜正常,中年以后两耳进行性对称感音性耳聋,伴有高音耳鸣,先由3000Hz开始下降,逐渐波及Hz中频,亦可因基底膜破裂而高频音突然丧失,一般谈话中男人声比女人和小儿语言易听懂,纯音测听根据老年感音性,神经性,血管纹性(代谢性)与耳蜗“传导”性(机械性)聋四种病理变化,可有平坦,下降等不同感音性耳聋曲线,语言识别率差,有音衰。&&&
老年性耳聋 - 疾病概述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治疗:& 首先,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其次,多吃类食物。第三,老年性耳聋病人可适当多吃鱼类食物,尤其是青鱼。第四,老年性耳聋病人应戒烟禁酒,不喝浓茶、和其他刺激性食物。&第五:预防老年性耳聋&应多吃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黑木耳、豆类、菠菜等。
老年性耳聋 - 疾病预兆
  1、习惯将头转向讲话者一侧,同时身体向前倾,为了能够听清别人的讲话&&老年性耳聋的预兆。   2、由于患有耳聋,所以经常听错别人所说的话。   3、听得见声音,但是却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是什么。   4、经常要求别人重复刚刚说过的话,还不时发出啊啊的声音,易引起别人的误会。   5、经常将电视音量开得过大,但是却总是将旁人吵得心情郁闷
老年性耳聋 - 疾病描述
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老年性聋的出现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似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遭受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精神创伤等)影响有关。 听觉器官的老化性退行性改变涉及到听觉系统的所有部分,唯以内耳最明显。有人根据内耳损害的主要部位复将本病细分为老年感音性、神经性、血管纹性(代谢性)与耳蜗“传导”性(机械性)聋4类。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是由高频向语频缓慢进行的双侧对称性聋,伴高调持续耳鸣。多数有响度重振及言语识别率与纯音测听结果不成比例等。特点双侧对称、呈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听力曲线多呈以高频下降为主的斜坡形,有时呈平坦型。除听力下降外,往往还伴有、、、脾气较偏执等。
老年性耳聋 - 临床表现
鼓膜正常,中年以后两耳进行性对称感音性耳聋,伴有高音耳老年性耳聋鸣,先由3000Hz开始下降,逐渐波及Hz中频,亦可因基底膜破裂而高频音突然丧失。一般谈话中男人声比女人和小儿语言易听懂,纯音测听根据上述四种病理变化,可有平坦、下降等不同感音性耳聋曲线,语言识别率差,有音衰。Bunch(1931年)发现人类听力减退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加重。1957年美国Wisconsin州听力研究中心曾制成一标准老年性聋曲线图,可按图查出某年龄中正常听力概况,此图显示70~90岁以上听力比较稳定。专家建议,如果出现以下老年性聋的典型症状应进行相应的检查:(1)60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以高龄听力下降为主。(2)听力下降为缓慢的进行性加重,开始时常不被注意。随着高频听力的下降,对语言的分辨能力有所影响,此时患者有听得见声音,听不清内容的情况,常需别人重复。以后随着语言频率的受损,则要求说话者提高声音与之交谈。(3)常有听觉重振现象,即患者常述,“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觉得太吵。”(4)语言分辨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即称“音素衰退”。多数情况下纯音听力减退不及语言听力严重,年龄越大此种现象越明显,即在许多老年人尽管纯音听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讲话的内容。(5)在老年人中有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附加”听力丧失,导致他们在听阈水平相同时的言语功能较年轻者差。同时还存在着低估自身听力丧失的趋势。(6)在嘈杂的环境中,老年人对语言的理解更差。在老年人即使其听敏度损失不大,但在有噪声的混响环境中,其理解言语的困难度要比听力正常的年轻人大得多。对于有听力损坏的老年人,其理解言语的难度更大。(7)部分老年性聋的患者可以伴有耳鸣,常为声。开始时为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渐变为持续性,白天也可听见。耳鸣常始于30—40岁,其出现率随年龄而渐增,60—70岁时达到顶点,此后即迅速下降。多数伴有耳鸣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耳鸣感到“习惯”,以后耳鸣可以自动消失。
老年性耳聋 - 疾病病因
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有资料表明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促进老年聋,除因脂质沉积使外毛细胞和血管纹变性、血小板聚集及红细胞淤滞、微循环障碍外,还可能与过氧化脂对听觉感受器中生物膜和毛细胞的直接损害有关。耳蜗底周末端螺旋器和相关的神经萎缩,故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双侧性、高频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另外,老年人由于骨质增生和沉着,使内耳内听道及附近的骨性小孔和小管狭窄或闭塞,相应的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萎缩,神经细胞减少,这可能是老年性聋的又一病因。应当承认,老年性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基本上符合新陈代谢规律,任何治疗均无法改变这一规律和趋势。一.长期接触噪音& 据Rosen调查,苏丹地区偏僻部落人的听力,比城市居民听力好,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多能保持较好的高频听力。Weston(1964年)调查城市居民老年聋发病比乡村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音损伤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二.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 据苏联(1976年)普查莫斯科及格鲁吉亚两地区居民听力发现,后者地区多吃素食,发病率少,老年人听力多保持较好,而莫斯科居民以肉食为主,血较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高,老年人听力亦差。Rosen(1962年)发现吃低饱和脂肪饮食的老人平均血胆固醇为5.2mmol/L,而吃饱和脂肪饮食者血胆固醇可升高达6.76mmol/L。Weston(1964年)调查老年耳聋中70%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耳聋轻重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三.遗传因素& Lowell(1977年)将耳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65岁以下有家族耳聋史,为平坦型或盆式听力曲线;65岁以上无家族耳聋史,为下坡型听力曲线,语言识别率低,遗传基因占主导地位。在遗传上,男女性别亦有不同,女性组织耐受性比男性强,而且男性接受恶劣环境和噪音的损伤机会也比女性者多,吸烟饮酒比女性多,故老年性耳聋男比女多两倍。生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似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遭受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精神创伤等)影响有关。
老年性耳聋 - 疾病危害
耳聋对老人的影响   老年人耳聋会使老年人更加孤独,给心理造成创伤,反应迟钝,智力衰退。研究表明:老年性耳聋与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听力下降、听功能的废用,可能会加重萎缩、老年痴呆提前到来。
老年性耳聋 - 病理改变
一.中耳老年性退变 如鼓膜肥厚,弹性减少,听骨关节韧带松老年性耳聋弛或钙化,可造成传导性听力障碍。据Nixon等(1962年)报告,老人中耳退变在4kHz处听力仅丧失12dB,故影响不大。&二.内耳退变 老年内耳细胞变性表现为核分裂减少,核蛋白合成减少,细胞浆内色素及不溶性物质聚集,导致细胞变性萎缩。Schuknecht(1955年)根据不同部位之病理改变,将老年性聋分为四种:1.感音性聋 萎缩变性始于小儿或中年,慢性进展,多局限于蜗底基转数毫米的柯替器,早期扭曲变平,稍后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消失,仅残留基底膜,临床表现为高频听力突然下降,呈下降型曲线,语言识别率尚好。2.神经元性聋 听神经系统神经元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基底转明显,可能向上累及更高中枢,早期不影响听力,至神经元破坏到无法有效传导信息为止。主要表现为语言识别率损害严重而纯音听力功能相对较好,两者不成比例。据Otte(1978年)研究耳蜗神经节改变发现,1~10岁时神经元平均为37000,80岁后减少到20000,老年性聋者可减少到13000,这种现象可称之为老年性语言退化。3.血管纹性聋& 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聋,多在30~60岁间血管纹开始隐性进行性退变,呈斑点状萎缩,蜗尖处严重而且有囊性变,由于内淋巴循环障碍致血管纹三层细胞都萎缩变性,因此所有频率都听不到,呈低平听力损失曲线,早期语言识别率尚好,在纯音损失50dB之后,语言识别率亦明显下降。4.耳蜗传导性聋& 为Schuknecht(1974年)命名,尚无组织形态学改变证实,亦称机械性老年聋。最初出现于中年,可能为蜗管运动机制紊乱所致。主要是基底膜玻璃样变性和钙化,使膜变宽、变厚,运动僵硬而影响声波的传导。一生中如患过中耳炎、耳硬化和梅尼埃病等,则与老年性退变交织一起,形成混合性严重耳聋。&三.中枢病变& 老年听神经中枢亦发生退变。Hansen(1965年)曾发现老年聋人的耳蜗核、上橄榄核、下丘及内膝状体神经节细胞都发生萎缩。Arensen(1982年)曾发现老年聋人蜗神经核细胞数为50600,约为正常数96400之半数。此类耳聋为高频上升,语言识别率及辨音方向功能低下,并丧失回忆长句的能力。 检查:全面系统地收集病史,详尽的耳鼻部检查,严格的听功能、前庭功能和功能检测,必要的影像学和全身检查等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础。客观的综合分析则是其前提。
老年性耳聋 - 治疗方案
先天性神经性聋的治疗原则是:老年性耳聋(1)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2)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的听力。具体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 因致聋原因很多,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复杂,且不尽相同,故迄今尚无一个简单有效且适用于任何情况的药物或疗法。目前多在排除或治疗原因疾病的同时,尽早选用可扩张内耳血管的药物、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溶解小血栓的药物、维生素B族药物,能量制剂,必要时还可应用抗细菌、抗病毒及类固醇激素类药物。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配用助听器。 2.助听器 是一种帮助聋人听取声音的扩音装置。它主要由微型;放大器;耳机;耳模和电源等组成。助听器种类很多,就供个体应用者讲,就有气导和骨导、盒式与式(眼镜式、耳背式和耳内式)、单耳与双耳交联等。一般需要经过耳科医生或听力学家详细检查后才能正确选用。语频平均听力损失35-80dB者均可使用;听力损失60dB左右效果最好。单侧耳聋一般不需配用助听器。双侧耳聋者,若两耳损失程度大体相同,可用双耳助听器或将单耳轮换戴在左、右耳;若两耳听力损失程度差别较大,但都未超过50dB者,宜给听力较差耳配用;若有一耳听力损失超过50dB,则应给听力较好耳配戴。此外,还应考虑听力损害的特点;例如助听器应该现用于言语识别率较高,听力曲线较平坦,气骨导间距较大或动态听力范围较宽之耳。 传导性聋者气导、骨导助听器均可用。外耳道狭窄或长期有炎症者宜用骨导助听器。感音性聋伴有重振者需采用具备自动增益控制的助听器。合并屈光不正者可用眼镜式助听器。耳背式或耳内式助听器要根据患者的要求和耳聋的情况选用。初用助听器者要经调试和适应过程,否则难获满意效果。 3.耳蜗植入器 又称电子耳蜗或人工耳蜗。常用于心理精神正常、身体健康的中青年双侧极度学语后聋者。必须是应用高功率助听器无效,耳内无活动性病变,影像学检查证明内耳结构正常,耳蜗电图检不出而或蜗窗电刺激却可诱发出脑干反应者。电子耳蜗是基于感音性聋者的耳蜗螺旋神经纤维与节细胞大部分仍存活的事实,将连接到体外的声电换能器上的微电极经蜗窗插入耳蜗底周鼓阶内或贴附于耳蜗外面骨壁上,用以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将模拟的听觉信息传向中枢,以期使全聋者重新感知声响。配合以言语训练,可恢复部分言语功能。&&4.听觉和言语训练 前者是借助助听器利用聋人的残余听力,通过长期有计划的声响刺激,逐步培养其聆听习惯,提高听觉察觉、听觉注意、听觉定位及识别、记忆等方面之能力。言语训练是依据听觉、视觉和触觉等互补功能,借助适当的仪器(音频指示器、言语仪等),以科学的教学法训练聋儿发声、读唇、进而理解并积累词汇,掌握语法规则,灵活准确表达思想感情。发生训练包括呼吸方法、唇舌运动、运用,以及音素、音调、语调等项目的训练。听觉和言语训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能偏废,应尽早开始,穿插施行。若家属与教员能密切配合,持之以恒,定能达到聋而不哑之目的。
老年性耳聋 - 辨证施治
①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症见听力下降,耳鸣声细,时老年性耳聋有眩晕,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宜益肾填精,聪耳开窍。方用耳聋或杞菊地黄汤均可。常用处方为:熟地黄20g,山药15g,山萸肉15g,丹皮12g,泽泻15g,茯苓12g,杞果 12 g,怀菊花15g,女贞子20g,黄精15g,葛根15g,丹参15g,炒枣仁20g。水煎内服。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症见耳聋耳鸣,急躁易怒,听力每况愈下,头目眩晕,耳鸣尖细如蝉鸣,腰膝酸软无力;舌红苔少,脉弦细。治宜滋补肝肾,潜阳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钩藤20g,石决明20g,熟地黄20g,川断15g,杜仲15g,杞果20g,煅龙骨20g,煅牡蛎 20g,黄精20g,丹参20g。水煎内服。&③气虚血瘀,脉络阻塞型:耳聋耳鸣,眩晕或头内空虚感,倦怠乏力,劳则加重,时有头痛或耳内闷胀,手指尖痒麻;舌暗淡或有瘀斑,脉涩无力。治宜益气活血,通络开窍。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45g,当归15g,赤芍15g,地龙1 5g,桃仁12g,红花15g,丹参20g,全虫10g,葛根15g。水煎内服。若煎药不便,可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配以复方丹参片亦可。(4)西药治疗包括:①血管扩张剂:山莨菪碱5mg,每日3次,口服;脑嗌嗪50mg,每日3次,口服;或倍他啶8mg,每日3次,口服。②改善血液粘度:潘生丁10mg,每日3次,口服;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1000ml,静脉滴注,12天为一疗程。③营养神经,加强代谢类:?1 20mg,每日3次,口服;或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每日3次;三磷酸腺苷(ATP)40 mg,每日3次,口服。&(5)老年人当其耳聋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佩戴适当型号的助听器,使他们能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一般而言,语频平均听力损失35~80dB者均可使用;听力损失在60dB左右,效果最好。
老年性耳聋 - 疾病预防
1.广泛宣传杜绝近亲结婚,积极防治妊娠期疾病,减少产伤。早期发现婴幼儿耳聋,尽早治疗或尽早做听觉言语训练。2.提高生活水平,防治传染病,锻炼身体,保证身心健康,减慢老化过程。 3.严格掌握应用耳毒性药物的适应症,尽可能减少用量及疗程,特别对有家族药物中毒史者,肾功不全、孕妇、婴幼儿和已有耳聋者更应慎重。用药期间要随时了解并检查听力,发现有中毒征兆者尽快停药治疗。 4.避免颅损伤,尽量减少与强噪声等有害物理因素及化学物质接触,接触烟酒嗜好,不得已时应加强防护措施。保健贴士1、忌用食物:肥肉、动物肝、脑、肾、肺等内脏,、、、、、、、、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 2、宜用食物: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新鲜蔬菜、瓜果则为低脂饮食,比较适合中老年人;3、还应注意一下情况:&1)避免噪声刺激,不听打击乐器,听耳机、看电视要放较轻的音量。&2)积极防治高血压病、高血脂症、骨关节病和内分泌疾病,有条件者应定期检查身体,千万不要自以为健康,更不应讳疾忌医。&3)慎用耳毒性药物。老人代谢功能减弱,对药物所代谢的毒性物质的排泄也减弱,敏感性增强,如氨基糖甙类的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易致内耳中毒的药物。&& 4)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多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E的食物,以提高体内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清除致病的自由基。蔬菜、水果、葱、姜、蒜等都是有益于健康的食品。& 5)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6)坚持锻炼身体,每天应做一些耳、眼器官的保健操。& 7)发现听力有些减退时,可服神经营养药和血管扩张药,如呋喃硫胺、谷维素、尼莫地平和等。4、本疾病常以65岁者多见,男性患者较女性多,且更为严重。
老年性耳聋 - 预防
一、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为防止药物性耳聋的发生,用药 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是否有耳毒性,要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因此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将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药物过敏史者应慎重用药。 二、不要随便掏耳朵:俗话说“耳不掏不 聋”。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的缺乏,并有效地扩张微血管,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有效地防止听力减退,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要戒除烟酒。&四、经常按摩耳朵:经常按摩耳朵可促进内耳的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提捏耳垂,按摩风池穴等穴位。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置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离开两耳孔,如此连续做10次,此运动被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醒脑健智、聪耳明目的作用。 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可使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导致,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聋发生。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护理学报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1:06:04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老年耳聋与助听器
最新发布文章
推荐排行文章
客服热线:400-
服务监督:400-
老年耳聋与助听器您现在的位置: >
老年性听力损失及其原因
发布于: 9:08:27
& & & & 临床上将老年开始出现的,双耳对称的,渐进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称为老年性,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现象,老年性听力损失是因为听觉系统衰老而引发的听觉功能障碍。 & 据听力学的研究,男性约从45岁以后开始出现听力衰退,女性稍晚,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多,下降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研究数据表明,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老年性的发病率超过50%,中国现在老年性人数已超5000万人, 90%的老人出现听力损失后都没有加以干预。
& & & & 下降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导致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成两大类:一是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全身因素(情绪紧张,某些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另一类是外在因素,如环境噪声、高脂肪饮食、吸烟酗酒、接触耳毒性药物或化学试剂,感染等等,这些因素均会引发或加重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发生和发展。
北京:010-,广东:020-,江苏:025-,湖北:027-,上海:021-,天津:022-,安徽:9,山东:5,陕西:029-,深圳:8
服务监督电话:400- 免费咨询电话400- 海之声听力全国连锁
版权所有 @- Powered by
粤ICP备号-16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号:粤A0902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可高达60%左右。
治疗: 首先,要限制脂肪的摄入。
其次,多吃食物。
第三,老年性耳聋病人可适当多吃鱼类食物,尤其是。
第四,老年性耳聋病人应戒烟禁酒,不喝浓茶、和其他刺激性食物。  
聋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器官中的表现。的出现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似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遭受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等)影响有关。 听觉器官的老化性退行性改变涉及到听觉系统的所有部分,唯以内耳最明显。有人根据损害的主要部位复将本病细分为老年感音性、性、纹性(性)与“”性(机械性)聋4类。的共同特点是由高频向语频缓慢进行的双侧对称性聋,伴高调持续。多数有响度重振及言语识别率与纯音测听结果不成比例等。  
是由高频向语频缓慢进行的双侧对称性聋,伴高调持续耳鸣。多数有响度重振及言语识别率与纯音测听结果不成比例等。  
双侧对称、呈渐进性感音。其听力曲线多呈以高频下降为主的斜坡形,有时呈平坦型。除听力下降外,往往还伴有、、耳鸣、较偏执等。  
正常,中年以后两耳进行性对称感音性,伴有高音耳鸣,先由3000Hz开始下降,逐渐波及Hz中频,亦可因破裂而高频音突然丧失。一般谈话中男人声比女人和小儿语言易听懂,纯音测听根据上述四种变化,可有平坦、下降等不同感音性耳聋曲线,语言识别率差,有音衰。Bunch(1931年)发现人类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加重。1957年国Wisconsin州听力研究中心曾制成一标准老年性聋曲线图,可按图查出某年龄中正常听力概况,此图显示70~90岁以上听力比较稳定。
专家建议,如果出现以下老年性聋的典型症
状应进行相应的检查:
(1)60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以高龄听力下降为主。
(2)听力下降为缓慢的进行性加重,开始时常不被注意。随着高频听力的下降,对语言的分辨能力有所影响,此时患者有听得见声音,听不清内容的情况,常需别人重复。以后随着语言频率的受损,则要求说话者提高声音与之交谈。
(3)常有听觉重振现象,即患者常述,“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觉得太吵。”
(4)语言分辨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即称“音素衰退”。多数情况下纯音听力减退不及语言听力严重,年龄越大此种现象越明显,即在许多老年人尽管纯音听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讲话的内容。
(5)在老年人中有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附加”听力丧失,导致他们在听阈水平相同时的言语功能较年轻者差。同时还存在着低估自身听力丧失的趋势。
(6)在嘈杂的环境中,老年人对语言的理解更差。在老年人即使其听敏度损失不大,但在有噪声的环境中,其理解言语的困难度要比听力正常的年轻人大得多。对于有听力损坏的老年人,其理解言语的难度更大。
(7)部分老年性聋的患者可以伴有耳鸣,常为高频声。开始时为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渐变为持续性,白天也可听见。耳鸣常始于30—40岁,其出现率随年龄而渐增,60—70岁时达到顶点,此后即迅速下降。多数伴有耳鸣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耳鸣感到“习惯”,以后耳鸣可以自动消失。  
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有资料表明伴有的老年患者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促进老年聋,除因沉积使外和血管纹变性、及、障碍外,还可能与对中生物膜和毛细胞
相关治疗药物
的直接损害有关。耳蜗底周末端和相关的神经,故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双侧性、高频下降为主的感音。另外,老年人由于和沉着,使内耳内听道及附近的骨性小孔和小管狭窄或闭塞,相应的、螺旋萎缩,减少,这可能是老年性聋的又一病因。应当承认,老年性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现象,基本上符合新陈代谢规律,任何治疗均无法改变这一规律和趋势。
一.长期接触噪音 据Rosen调查,苏丹地区偏僻部落人的听力,比城市居民听力好,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多能保持较好的高频听力。Weston(1964年)调查城市居民老年聋发病比乡村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音损伤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二.不同饮食习惯的影响 据苏联(1976年)普查莫斯科及格鲁吉亚两地区居民听力发现,后者地区多吃素食,发病率少,老年人听力多保持较好,而莫斯科居民以肉食为主,血较高,病发病率高,老年人听力亦差。Rosen(1962年)发现吃低脂肪饮食的老人平均血胆固醇为5.2mmol/L,而吃饱和脂肪饮食者血胆固醇可升高达6.76mmol/L。Weston(1964年)调查老年耳聋中70%患有,耳聋轻重与程度呈。
三. Lowell(1977年)将耳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65岁以下有家族耳聋史,为平坦型或盆式听力曲线;65岁以上无家族耳聋史,为下坡型听力曲线,语言识别率低,遗传占主导地位。在遗传上,男女性别亦有不同,女性组织比男性强,而且男性接受恶劣环境和噪音的损伤机会也比女性者多,吸烟饮酒比女性多,故老年性耳聋男比女多两倍。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似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遭受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精神创伤等)影响有关。  
一.中耳老年性退变 如鼓膜肥厚,弹性减少,听骨或,可造成传导性听力障碍。据Nixon等(1962年)报告,老人退变在4kHz处听力仅丧失12dB,故影响不大。
二.内耳退变 老年内耳变性表现为减少,合成减少,内色素及不溶性物质聚集,导致细胞变性萎缩。Schuknecht(1955年)根据不同部位之病理改变,将老年性聋分为四种:
1. 萎缩变性始于小儿或中年,慢性进展,多局限于基转数毫米的柯替器,早期扭曲变平,稍后和毛细胞消失,仅残留基底膜,临床表现为高频听力突然下降,呈下降型曲线,语言识别率尚好。
2.性聋 系统神经元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基底转明显,可能向上累及更高中枢,早期不影响听力,至神经元破坏到无法有效传导信息为止。主要表现为语言识别率损害严重而纯音听力功能相对较好,两者不成比例。据Otte(1978年)研究耳蜗神经节改变发现,1~10岁时神经元细胞平均为37000,80岁后减少到20000,老年性聋者可减少到13000,这种现象可称之为老年性语言。
3.血管纹性聋 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聋,多在30~60岁间血管纹开始隐性进行性退变,呈斑点状萎缩,蜗尖处严重而且有囊性变,由于致血管纹三层细胞都萎缩变性,因此所有频率都听不到,呈低平听力损失曲线,早期语言识别率尚好,在纯音损失50dB之后,语言识别率亦明显下降。
4.耳蜗传导性聋 为Schuknecht(1974年)命名,尚无组织形态学改变证实,亦称机械性老年聋。最初出现于中年,可能为运动机制紊乱所致。主要是基底膜和钙化,使膜变宽、变厚,运动僵硬而影响声波的传导。一生中如患过、耳硬化和等,则与老年性退变交织一起,形成混合性严重耳聋。
三.中枢病变 老年听神经中枢亦发生退变。Hansen(1965年)曾发现老年聋人的耳蜗核、、及内膝状体神经都发生萎缩。Arensen(1982年)曾发现老年聋人细胞数为50600,约为正常数96400之半数。此类耳聋为高频上升,语言识别率及辨音方向功能低下,并丧失回忆长句的能力。  
全面系统地收集病史,详尽的耳鼻部检查,严格的听功能、功能和功能检测,必要的和全身检查等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础。客观的综合分析则是其前提。  
先天性神经性聋的治疗原则是:
(1)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
(2)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的听力。具体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 因致聋原因很多,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复杂,且不尽相同,故迄今尚无一个简单有效且适用于任何情况的药物或。目前多在排除或治疗原因疾病的同时,尽早选用可扩张内耳血管的药物、降低粘稠度和溶解小的药物、族药物,能量制剂,必要时还可应用抗、抗病毒及类药物。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配用助听器。
2.助听器 是一种帮助聋人听取声音的扩音装置。它主要由微型传音器、放大器、耳机、耳模和电源等组成。助听器种类很多,就供个体应用者讲,就有气导和骨导、盒式与耳级式(眼镜式、耳背式和耳内式)、单耳与双耳交联等。一般需要经过耳科医生或听力学家详细检查后才能正确选用。语频平均听力损失35-80dB者均可使用;听力损失60dB左右效果最好。单聋一般不需配用助听器。双侧耳聋者,若两耳损失程度大体相同,可用双耳助听器或将单耳助听器轮换戴在左、右耳;若两耳听力损失程度差别较大,但都未超过50dB者,宜给听力较差耳配用;若有一耳听力损失超过50dB,则应给听力较好耳配戴。此外,还应考虑听力损害的特点;例如助听器应该现用于言语识别率较高,听力曲线较平坦,气骨导间距较大或动态听力范围较宽之耳。 传导性聋者气导、骨导助听器均可用。或长期有者宜用骨导助听器。感音性聋伴有重振者需采用具备自动的助听器。合并者可用眼镜式助听器。耳背式或耳内式助听器要根据患者的要求和耳聋的情况选用。初用助听器者要经调试和适应过程,否则难获满意效果。
3.耳蜗器 又称电子耳蜗或蜗。常用于心理精神正常、身体健康的中青年双侧极度学语后聋者。必须是应用高功率助听器无效,耳内无活动性病变,影像学检查证明内耳结构正常,检不出而鼓岬或电刺激却可诱发出脑干反应者。电子耳蜗是基于感音性聋者的耳蜗螺旋神经纤维与节细胞大部分仍存活的事实,将连接到体外的声电换能器上的经蜗窗插入耳蜗底周内或贴附于耳蜗外面骨壁上,用以直接刺激,将模拟的听觉信息传向中枢,以期使全聋者重新感知声响。配合以,可恢复部分言语功能。
4.听觉和言语训练 前者是借助助听器利用聋人的残余听力,通过长期有计划的声响刺激,逐步培养其聆听习惯,提高听觉察觉、听觉注意、及识别、记忆等方面之能力。言语训练是依据听觉、和等互补功能,借助适当的仪器(音频指示器、言语仪等),以科学的教学法训练聋儿发声、读唇、进而理解并积累词汇,掌握语法规则,灵活准确表达思想感情。发生训练包括方法、唇舌运动、噪音运用,以及音素、音调、语调等项目的训练。听觉和言语训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能偏废,应尽早开始,穿插施行。若家属与教员能密切配合,持之以恒,定能达到聋而不哑之目的。  
①肾精不足,空虚型:症见听力下降,耳鸣声细,时有眩晕,,,;,脉细。治宜填精,聪耳开窍。方用或杞菊地黄汤均可。常用处方为:20g,山药15g,15g,12g,15g,12g,杞果 12 g,花15g,20g,15g,15g,15g,20g。水煎内服。
②,型:症见耳聋耳鸣,,听力每况愈下,,耳鸣尖细如蝉鸣,腰膝酸软无力;苔少,细。治宜,。方用加减:15g,20g,20g,熟地黄20g,15g,15g,杞果20g,20g, 20g,黄精20g,丹参20g。水煎内服。
③血瘀,脉络阻塞型:耳聋耳鸣,眩晕或头内空虚感,倦怠,劳则加重,时有或耳内闷胀,尖痒麻;舌暗淡或有,无力。治宜,通络开窍。方用加减:45g,15g,15g,1 5g,12g,红花15g,丹参20g,10g,葛根15g。水煎内服。若煎药不便,可长期服用或配以亦可。
(4)治疗包括:①:5mg,每日3次,口服;50mg,每日3次,口服;或8mg,每日3次,口服。②改善血液粘度:10mg,每日3次,口服;或,每日ml,,12天为一疗程。③,加强代谢类:维生素B?1 20mg,每日3次,口服;或,每次片,每日3次;(ATP)40 mg,每日3次,口服。
(5)老年人当其耳聋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佩戴适当型号的助听器,使他们能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一般而言,语频平均听力损失35~80dB者均可使用;听力损失在60dB左右,效果最好。  
1.广泛宣传杜绝,积极防治疾病,减少。早期发现婴幼儿耳聋,尽早治疗或尽早做听觉言语训练。
2.提高生活水平,防治,锻炼身体,保证身心健康,减慢老化过程。
3.严格掌握应用药物的,尽可能减少用量及疗程,特别对有家族史者,肾功不全、孕妇、婴幼儿和已有耳聋者更应慎重。用药期间要随时了解并检查听力,发现有征兆者尽快停药治疗。
4.避免颅损伤,尽量减少与强等有害物理因素及化学物质接触,接触烟酒嗜好,不得已时应加强防护措施。
老年人如何预防耳聋
1 尽量防止噪音。力求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防止和鼓膜的损伤。
2 不随便挖耳。 少吃含有高脂肪、的食物,
3 节制饮食。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以免内中的、成分对内耳的损害。
4 戒除烟酒。 适当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5 劳逸结合。防止和情绪激动,控制自己的感情。 如郊游、散步、打太极度拳和气功等,
6 经常参与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促进全身,加强内耳器官的血液供应,改善内耳器官的代谢。 或用手指不停地挤压
7 及鼓膜。经常用手按摩耳壳并轻轻地用掌心向内耳挤压和放松。可以对鼓膜起到按摩作用。 或燃放鞭炮时
8 遇到巨响。用手捂耳,维护鼓膜。 如、、和等。
9 尽可能防止使用对内耳听觉器官有毒性作用的药物  
1、忌用食物:肥肉、动物肝、脑、肾、肺等,鱿鱼、墨鱼、鳗鱼、、蛋黄、蟹黄、猪油、、奶油及其制品,、可可油等;
2、宜用食物:鱼肉、、各种瘦肉、、豆制品、新鲜、瓜果则为低脂饮食,比较适合中老年人;
3、还应注意一下情况:
1)避免噪声刺激,不听打击乐器,听耳机、看电视要放较轻的音量。
2)积极防治、、和疾病,有条件者应定期检查身体,千万不要自以为健康,更不应讳疾忌医。
3)慎用耳毒性药物。老人代谢功能减弱,对药物所代谢的毒性物质的也减弱,敏感性增强,如氨基糖甙类的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易致内耳中毒的药物。
4)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多吃富含和维生素C、E的食物,以提高体内SOD()的活性,清除致病的。蔬菜、水果、葱、姜、蒜等都是有益于健康的食品。
5)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6)坚持锻炼身体,每天应做一些耳、眼器官的。
7)发现听力有些减退时,可服神经营养药和药,如、、和等。
4、本疾病常以65岁者多见,男性患者较女性多,且更为严重。  
延缓老年性耳聋
1、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纤维素和较多的蔬菜、水果、鱼肉和牛羊肉。
2、戒除不良嗜好,特别是抽烟和饮酒的数量和频度要控制在最低程度,最好做到不抽不喝。
3、治疗和控制相应疾病:特别是的疾病。
4、避免接触噪声:年龄越大越要避免到有明显噪声的环境中去。
5、慎用耳毒药物:如必须使用要随时监控用药时和用药后一段时间内听力的变化,同时注意是否有耳鸣、麻木、面部蚁行感等,一旦发生要立刻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6、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7、适当体育活动,可选用与自己体力相适应的、、操等项目。
出自A+医学百科 “老年性耳聋”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老年性耳聋”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听力下降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