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缸开缸1个月,经历爆藻,现no3和no2都在标准范围,ph7.8为何刚进4鱼缸养几条鱼吉利,2天内就阵亡2

查看: 16263|回复: 25
500升海水珊瑚造景缸日记(转)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帖最后由 wdouj 于
13:22 编辑
在别的网上看到的感觉很好转来和大家分享下
前期工作:
图纸设计& & 工作内容:确定主缸和底滤缸的布局
& && && && &通常来说,大型的淡海水水族箱都是把溢流槽安装在鱼缸的一个角落,这无疑会在鱼缸内部人为地造成一个不自然的直角凸起。我以前的鱼缸也是这样制作的,其实自己对此一直觉得非常别扭。
  & && &&&在设计这个海水缸的初期,我就决定使用TUNZE的WAVEBOX造流盒系统,而在鱼缸里如果有突起的溢流槽,无疑会影响水流的强度和造浪的效果,所以我后来推翻了开始的设计,把溢流槽安装在& &鱼缸的背面,这样鱼缸的四面玻璃内部就是平滑的整体了。但这么做也牺牲了鱼缸的近15厘米的厚度,在堆活石造景的时候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是一个失误,应该在确定鱼缸厚度的时候就把这15厘米考虑进去。我对此一直抱有遗憾,但后来布置完底砂,减少了高度,我无意间发现鱼缸的侧切面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这倒符合现代水族箱对高度和厚度比例的要求,算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意外了。
  底缸的设计我尽可能的简单,蛋分和主泵选择的都是外置的型号,把尽可能多的空间让给藻缸,同时设计了配合自动补水器的淡水储水空间,控制盐度在一个稳定的范围。&&
& &1、主缸设计图纸。
2、底缸设计图纸,
  因为是自己用的,所以反而不如帮鱼友们画的详细,大家先看个大概。“小方块”代表在玻璃上打的孔,滤材只使用少量的生化棉和必要的化学吸附剂。具体的布置请看教程后面章节的照片吧!
选购玻璃、搬运和安装
& && & 玻璃方面近年的新技术主要集中在“超白玻璃”上,这种玻璃因为高透光率、高透明性的特点,产品晶莹剔透、是玻璃产品中最高档的品种。
  透光率决定玻璃的品质,普通浮法玻璃的透光率为86%,而超白玻璃透光率可达92%以上。通过我的观察,分辨超白玻璃与普通玻璃的方法就是观察它们的立面,普通玻璃的立面是绿色的,而超白玻璃的立面是浅蓝色的。
  以前超白玻璃的生产技术都掌握在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手里,造成了价格居高不下,一般只被用在最高档的建筑上。现在我们国家也建设了生产基地,尽管国产的超白玻璃的质量与进口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相对于减少的采购费用和大幅提高的视觉效果,还是成为了专业鱼友的不二选择。
  靠墙放置的鱼缸的正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玻璃可以选择超白玻璃;但如果是充当屏风的鱼缸,那么就再加上背面的玻璃。其他的玻璃,比如鱼缸底面和底滤缸里的玻璃,如果也使用超白玻璃就是无谓的浪费了。所以“超白玻璃鱼缸”比普通玻璃鱼缸的成本的增加是可以被接受的,一米左右的鱼缸也就增加几百元而已,当然随着面积和厚度的变化,价格的变化也非常大,那就具体情况具体计算吧
& & 虽然现在的鱼缸都用玻璃胶粘,再也不用象二十年前用角铁焊和用腻子粘了,但也千万不要把做鱼缸想得多容易。把玻璃粘起来简单,但把玻璃做成鱼缸,几十年不坏就难了,特别是结构复杂的海水缸,需要照顾的方方面面非常多,说不定哪儿就漏水了,各种尺寸的鱼缸要用不同厚度的玻璃等等这些事情也需要常年的经验和操作。
  我就曾经见过一个鱼市的师傅用8mm厚的玻璃做一米深的鱼缸(鱼缸非常薄是想当屏风用的所以用了薄玻璃)——放了一半水就炸了。我也见过有的人做鱼缸不懂得在玻璃中间留胶缝而炸缸的。我自己也吃过这种亏,以为只要料用得足就没问题,曾经自己粘过一个800mm长宽高的大方缸,试水没有问题,然后在里面做了溢流槽,打了孔,再放满水泡缸,第二天一看,水全漏出来了,把地下室都给泡了...我从此就再也不自己做缸了——改画图、纸上谈兵了。
  下面照片上这个戴眼镜的小赵师傅是我的好朋友,在北京鱼圈很有名,我们曾经合作过几年,我出图纸和设备,他做鱼缸和安装、维护。后来我们合作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他做大了,经常接那种一干干好几个月的大型工程,还经常跑外地。所以大家如果想找他做鱼缸我是可以告诉你他的电话,但能不能做就要看他的时间安排了——真不是装大个儿的,我现在有事都半年逮不着他一次。
& && && && && &&&这是小赵师傅出的主意,在鱼缸背面玻璃上粘整块的黑色PVC板,5mm厚,上面用电脑直接切割出溢流槽的入水口的拦鱼梳,还有上中下位置的入水孔,水孔用的圆型拦鱼梳是德国AB的产品。
& && && && && && && &&&溢流槽的结构:分两个隔断,右隔断是从上中下三个位置进水,然后溢流到左隔断。左隔断从上到下依次放置雨淋板、过滤棉和生物球。左隔断下部有两个出水口,大的入底缸,小的入蛋分。
& && && && && && && & 连接底缸主泵的上水管为冷水机预留了一个分支水管,用阀门控制流入冷水机的水流,记住:水是天下最不听话的东西,必须人为控制才能想让它流向哪儿才能流向哪儿!
& && && && && && &&&全实木底柜的左侧副柜与底柜其他空间是隔绝的,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放置在这里面的设备和仪器。这个副柜的门是玻璃的,可以清楚观察设备的数据和工作情况。照片中的外置水泵已经安装好了。
& && && && && && &&&底柜的背板用同样是实木的百页代替以方便散热,为了便于安装和维护蛋分和钙反,在右侧又开了一个百页门。
底柜内部结构
& && && &传统的海水缸过滤系统会尽可能多地使用下面这些滤材:天然的大粒珊瑚砂(珊瑚骨)、人工的陶瓷环(玻璃环)来培养硝化细菌,净化水质。但是这些滤材只能为细菌营造一个好氧性环境,而在这种环境里也只有好氧性的硝化细菌品种可以生存。好氧性硝化细菌的能力只被限制于把巨毒的氨/铵(NH3/NH4)转变成高毒性的亚硝酸盐(NO2),以及把亚硝酸盐转变成低毒辣性的硝酸盐(NO3)。硝酸盐含量过高,对鱼只和珊瑚(特别是SPS)来讲也是有害的。但能够将硝酸盐做无害处理的细菌属于厌氧性硝化细菌,必须在低氧含量甚至无氧环境里才能生存。
  自从柏林系统出现后,水族专家和爱好者终于找到了可以同时提供好氧性环境和厌氧性环境的滤材——就是活石。活石内部具有非常复杂、非常深的“孔洞”,这些孔洞就同时具有供好氧性细菌和好氧性细菌生存的条件(“孔洞”的入口部分的数厘米的氧含量高,“孔洞”的深处的氧含量低甚至无氧)。
  所以,依据柏林系统建造的新一代海水缸,都尽可能地少使用传统滤材。但因为活石过滤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也就是经常说的“养水期”),在大量有机物废物产生的时候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化解,所以我们还要使用大型的(能多大就用多大)的蛋白质分离器,将有机物不太理想哦直接排出水体,以降低活石的过滤压力。因为蛋分往往被连接臭氧机,所以还要在蛋分的下一级设计一个放置吸咐性化学滤材空间,以阻挡臭氧离子进入主缸,伤害生物。
  同时我们还要在底缸设计藻缸来用植物的方法分解硝酸盐,因为硝酸盐是海藻生长的营养源。
  为了稳定海水的比重,很多先进的海水缸还设计了自动补水装置,自动补充蒸发的淡水。
  所以在一个现代化的海水缸底柜里,至少应该设计有如下的空间:蛋白质分离器单元、化学性滤材单元、藻缸、自动补水器(液位开关)+淡水储水的空间、水泵单元。
& && && && && && && &主缸流向底缸的两根下水管:
  细管是连接蛋分的入水管,粗的连接底缸。细的入水管上安有阀门用来调整进入蛋分的水量。现在很多鱼缸和几乎所有水族馆,都是让水全部进入巨型蛋分甚至蛋分组,所有的水经过处理后再流向其它的过滤设备。但我这个缸论底柜空间有限,放不下更大的蛋分了,所以只能预处理部分海水。
& && && && && && && && && & 蛋白质分离器:
  收集杯上的细管是排污管,可以连接到污水瓶进行收集。蛋分中下部的红色阀门用来控制其内部水位,配合进水管上的阀门,双保险提高安全性
& && && && && && && && &&&底缸入水部分:
  水管上的各个接头,与玻璃的接口都要小心地密封,以免露水。
& && && && && && && && &&&进水单元和化学滤材单元:
  因为活石并不能马上工作,所以刚开缸的时候,我把照片上这两个单元放上生化棉,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更换成小块的活石(现在想想,其实让它空着就行了,因为生化棉也会产生硝酸盐)。
& && && && && && && && &底缸整体:
  中间最大的空间就是藻缸,后面和侧面我也粘上了黑色PVC板,避免其它空间长满褐藻。以后在正式使用的时候,底缸会上盖,只有藻缸上方开了个玻璃的“天窗”。藻缸容积100升。
& && && && && && && &&&藻缸照明:
  在这里我选用了70瓦、色温为10000K的金属卤素灯,其实用灯管也可以,但是因为我的藻缸不小,用三四根灯管的消耗也超过这个70W的金卤灯了,所以在这里,用金卤灯反而是最经济的办法。
& && && && && & 淡水储水缸:
  这个储水缸容积30升左右,蓝色的部件是自动补水器的浮子固定卡子,卡子是安装在连接水泵的出水单元里,因为那个单元是水位是整个主缸和底缸里唯一变化的地方。有了自动补水器,除了可以稳定盐度外,也减轻了每天补充蒸发淡水的工作。夏天的时候,水温低于室温,蒸发量非常小,所以我一两个星期才需要用纯净水灌满一次储水缸。冬天水温高于室温,空气也干燥,就需要三天灌满一次储水缸了。
& && && && && && && & 设备单元:
  这个空间以后要摆放很多设备,所以在做底柜的时候,这个空间与底滤缸是完全隔离的,只有一根水管穿过厚厚的实木隔板连接底滤缸和水泵。照片上白色的盒子是藻缸金卤灯的启动器。
&&底沙系统可能是在海水鱼养殖爱好者里最被争论的话题。用活石和蛋分为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的柏林系统里并不包含底沙,也就是说柏林系统是完全可以不铺设任何厚度的底沙的。但在美国的爱好者圈里,厚底沙系统(厚15厘米以上的均匀大小颗粒的底沙)却又是曾经的主流。
  充水层是最新的一种底沙系统(那其实自被一法国人发明后也过了十几年了),它的结构如下:
  1、最下面是用支架支撑起来的不超过3-5厘米高的中空层;
  2、然后是5厘米厚的粗菲律宾沙,
  3、最上面一层是2.5-5厘米厚的细菲律宾沙层。
  各层之间要用隔网严格区分,避免不同大小沙粒混合。
  充水层的原理是:
  两种粗细的沙子和最下面的充水层开成一个自然的渗透环境,水慢慢地渗透到底层。上层沙是好氧层去NO2,下层沙是厌氧层去NO3,所以最下面的充水层里是没有吸水或者吹水的泵的。这可能是最让大家迷惑和觉得最神奇的地方,但这正是最自然的过滤方式。但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是充水层的缸里的水流一定要强,这样方便更新表层沙里的含氧量。(当然不是让水泵直接冲沙子)因为如果表层沙形成厌氧层了,底层沙就“死”了,充水层也就宣告失败。
  充水层有效的降低水中的硝酸盐含量、促进营养盐的自然循环,缸中不会累积过多的营养盐;增加碱度与稳定pH值;使得水缸里的生物可以在最好的状态下活的更久等等。
  但充水层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成熟期时间过长,因为具体操作的不同,有的缸需要近一年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新鱼友不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而且有的时候因为小小的失误,也会造成充水层的失败。所以除非是对此特别感兴趣的老鱼友,我并不推荐每一个爱好者都来尝试这个非常“麻烦”的系统。
& && && && && && && &在缸底用玻璃胶粘住几十个5厘米长的PVC管子做为支架,管子的外径是2.5厘米左右。使用管子是为了保证充水层内底层水的流畅,同时可以对将来鱼缸里上百斤沙子和几百斤活石提供有力的支撑。
& && && && && & 一天后等粘接管子的玻璃胶彻底干透后,在管子上铺满格子板(灯格),装修市场有卖,只是最近几年不太好找了。
& && && && && && &&&在鱼缸顶部又粘了一个15厘米宽的拉带。因为这个缸长1米五,但采用了无四边拉带的设计,为了安全还需要再粘一道宽拉带。
& && && && && && &&&在格子板上铺过滤棉。这道工序国内很少有人搞,但我看过关于充水层的原版译书,上面是有这层过滤棉了,严防沙子进入充水层
& && && && && && &&&剪裁纱网:这不是普通的尼龙窗纱,而是到装修市场里买的细目滤网,因为尼龙窗纱的网孔太大,拦不住菲律宾沙。
& && && && && && && &在过滤棉上铺纱网
& && && && && && &&&铺第一层粗沙:这层沙的厚度5厘米,可以用粗粒珊瑚沙,因为我做这个缸的2007年,菲律宾沙还没有细分规格,所以我只好采用了最细的珊瑚沙,所以不是白色的,跟真正的菲律宾沙区别很大。
& && && && && && && & 再铺一层纱网。上下两层细粗纱一定要牢记不得混合,否则无法提供让水自然渗透的物理条件。
& && && && && && && &铺最上面的一层细菲律宾沙:厚度是下层粗沙的一半,2.5厘米左右。
& && && && && && && &&&还富裕一些菲律宾沙被子我铺在了藻缸里。照片上是开了藻缸灯的效果,非常洁白。
& && &采用柏林系统的鱼缸在配制海水时会出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当缸越大就越明显。因为活石对海水盐度的要求是跟生物一致的(事实上应该把活石直接看做生物),所以必须在放活石以前准备好一缸比重达标的海水。但几百斤活石来了,同体积的海水就要从缸中取出为活石腾出空间,如果没有别的鱼缸使用的话,这些海水就浪费了,因为第一次换水要等一个多月接近养水期结束的时候。
  我的办法是大概估计一下以后要使用的活石体积,然后用一大堆死石来“占地”,等活石来了再更换。其实这些死石以前也是活石,在搬家的时候没地放只好晒干了...没想到又派上了用场。
& && && && && &&&本来想瞎堆的,但越堆越越上瘾,还是摆了造型。“占缸死石”下缸前经过了仔细的冲洗
& && && && && &&&第三缸水吸出后,我将缸里注满纯净水,并下盐至比重达到标准的1.022。我用的盐是新加坡的Alex生物强化盐,市场上很少见,是厂家向我极力推荐的产品,我使用后发现融解很快,清水也快,残留很少。我对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只要能保证经常换水,用再一般的盐,也好过用所谓盐皇但却从来不换水。
& & 海水比重达标后,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有些人配制好海水没有几个小时就使用,甚至直接把盐倒到鱼缸里,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和极端错误的,除非是应急情况。
  请记住,人工海盐并不是直接用海水晒成的盐晶体,它其中加入了很多化学药品和添加剂。刚刚配好的海水内部在进行激烈的化学反应,这个时候的海水对生物是有害的。必须达到几天的充分混合和爆气才能达到饲养生物的要求。如果是新缸,一定要在配好水后开动所有的水泵。如果是在桶里,可以放个小潜水泵不停吹水,最差也要放个气泵不停打气。
& && && && && && &&&下盐一周后的鱼缸,海水清澈透明。
& && && && && && && &底缸:请注意我的底缸是加PVC盖的,只有藻缸上开了玻璃的天窗,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减少蒸发,因为相对于开放式主缸来说,藻缸这点蒸发就不算什么了。这么做的目的是避免海水溅得底柜哪儿都是,腐蚀底柜的金属配件和其它设备,效果非常好!右侧滤材缸已经放满了黑色硬质生化棉,现在看起来其实是多余的。
造景:10天
& & 柏林系统中,活石是决定成败最核心的因素,处理得不好,有的时候不光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甚至会成为系统主要的污染源。
  处理和使用活石必须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1、合乎标准的使用量:柏林系统要求每一百升水配40-45斤活石(注意:不是公斤)。但经过具体操作会发现活石的工作能力是会越来越强的,到后期,就算因为要摆置珊瑚必须要取出一部分活石,剩下的活石也能够承担相同甚至更多的工作。但刚开缸还是要以这个比例准备活石。活石使用量的原则就是:越多越好。
  2、必要的预处理:好的活石是多孔的,又有大量生物寄居,所以,当我们把新鲜活石搬回家后,由于运输过程(离水、融氧、温度…)或缸中环境(水质、光照、位置…)的“折腾”常常会造成其上大量寄居的生物死亡,不处理的话会污染缸水,甚至造成翻缸。所以活石到家后,要用中硬度毛的刷子仔细刷一遍活石的表面。如果有固着的大型藻或者其他生物,也不要心疼,用手工摘除。如果不是放在鱼缸中而是在桶里或者其他容器里,那至少要放一个冲浪泵和一个够大力的蛋白质分离器。
  3、光照的控制:活石进入人工环境里,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慢慢“复活”,而且活石在海里是处在生物的下层,并不会被太强的光线照射,所以马上对活石进行过强的人工照明是错误的。可能会造成弱小生物的死亡、或者部分生物的快速繁殖增加新过滤系统的负担,更严重的是过强的人工照明会造成褐藻、绿藻等低等膜状藻的暴发,这些低等藻会长满还没有恢复过来的活石表面,封住活石进行水交换的孔隙,把活石变成了死石。
  4、活石的后处理:活石入缸后,每隔一星期就应该用单独的潜水泵接水管进行表面冲洗,冲掉其表面的不太理想哦和灰尘,保持活石的活力和颜色,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5、活石和水流:活石缸对全方位的强大水流要求非常高,可以说强大的水流是决定活石系统成败的决定因素,因为活实其实就是柏林系统里的“滤材”,我们必须要保证时刻有新水在活石中流进流出。所以在活石缸里,造浪用的水泵越多越好,当然不用专业造浪泵用普通的潜水泵也是可以的,但要求数量更多。
  6、更换新活石:每隔数月或者半年,部分更换处理好的新活石也是保持活石系统活力的好办法。
& && && && && && && &&&取出配水期间放入缸里的“占缸死石”,水位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再抽出一桶水用于洗刷活石,有人用自来水洗刷活石,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 && && && && && && &&&在缸中摆放活石,水混得很厉害。
& && && && && && && && & 还富裕几块放在藻缸里。
& && && && && && && && &活石开始摆的时候就第一次启动蛋白质分离器。收集桶里马上开始出现黄色的“蛋分水”。
& && && && && && && && &蛋分要仔细调整,事实上,在开缸初期,每天都要尽量多检查几次蛋分,以便做出及时的调整。既不要直接打出水来,也不要水位太低打不出东西,要让黏性气泡慢慢堆积直到恰恰能够涌入收集杯即可。
& && && && && && && && &蛋分开始工作十分钟的情况。选择蛋分要选择气泡足够细(针叶泵)和蛋分的结构可以让这些气泡在水中保留的时间更长。我选用的这款是 && REEF OCTOPUS 针叶泵蛋白质分离器NW-150-6530的外置型号。
& && && && && && && && &因为蛋分、过滤棉的帮助,10小时后,缸里的水已经一清至此。
造景:12天
& && && && && && && && & 蛋分打出来的脏水越来越黑越来越浓,现在一天就打出这么一瓶子黑水
& && && && && && && &右侧视鱼缸。
& && && && && && && && &&&左侧视鱼缸,还没有在设备室安装更多的设备。没有多少年的磨练,很少有鱼友能这么沉得住气。
& && && && && && && && & 在人工环境中生存了两天的活石。
造景:13天
& && && && && && && &&&开缸初期,鱼缸中的造浪由一个SEIO M2600和一个SEIO M620负责。
& && && && && && && &&&照片左上角是准备用于以后每隔几天冲一次活石的普通潜水泵,一定要接根管子,方便冲洗活石的边边角角。
& && && && && && && &&&底缸。照片里右上角的白瓶子是硝化细菌,从活石入缸后,我每天都会放一勺细菌,连放半个月。但放细菌的时候一定要关上蛋分至少一个小时,否则就都被排出鱼缸了。
CPN商城最畅销的硝化细菌:&& MO-GEN 海水专用硝化细菌(粉沫)
& && &刚开缸就测水质没有必要也是浪费的,因为测水质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生化过滤系统的工作情况,刚开缸细菌根本没有开始工作。我在下活石后的第10天才第一次测试水质(平时我第一个月内根本不测),其实做为教程应该多测几次,才能让大家看出水质因为生化系统的成熟而发生的变化,这确实是我的疏漏。
& && && && && && && &亚硝酸盐 NO2 0ppm(mg/L)——采用美国API鱼博士系列产品&&&& CPN商城里的测试液和仪器
& && && && && && && & 硝酸盐 NO3 5ppm(mg/L)——采用美国API鱼博士系列产品&&&& CPN商城里的测试液和仪器
造景:26天
& && &放活石后的第二个星期,我就在藻缸里加入了海藻。海藻的工作主要是降低硝酸盐NO3等营养盐,我对此的理解是,不管是NO3去除器还是藻缸或者其它的什么降低NO3的办法,都应该在鱼缸中的NO3还没有开始大量积累的时候就加入系统,因为这些办法的处理速度都很慢(除非设备足够大),如果等NO3已经达到危险值了再加入,那这些设备每天所降低的NO3可能还抵消不了每天增加的量,那就何以再谈降低呢?
  现在海藻已经生长了10天,已经在藻缸中的沙子和石头上固定了,并长出了新的叶片。
  这里有一个小知识,红色系藻在开缸前期加入系统是很难长好的,因为它们必须有硝酸盐才能成长,而新开缸的NO3含量太低。但绿色系海藻就没有这种需求,只要有光照就可以成长,所以是首选。
& && && && && && && &&&藻缸的照明是一天8小时。
& && && && && && && && &主缸里的情况没有什么变化,继续等待吧!
造景:27天
& &&&对于大型珊瑚缸来讲,我认为强劲的照明、蛋分和冷水机缺一不可。本来想养水期快结束的时候再安冷水机,但是2007年北京的夏天太热了,而我原来的小缸的杂牌1/6匹冷水机已经撤了,所以还是快点安冷水机吧,过几天实在熬不过去就把小缸里的珊瑚先移到大缸里来避暑。好在没有几块,也不喂了,不太会对养水期的水质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活石上的生物已经很多了,比如各种贝类和小管虫,也不在乎多几块珊瑚。
  任何冷水机的散热孔都应该距墙40公分便于散热,很多人把冷水机安在底柜中是非常不好的选择,甚至很快冷水机就坏了,这还真不是人家冷水机的质量问题。
  不过我的这种安法也的确不好看,倍受家里人的讽刺和挖苦 :(
  有条件的人就把冷水机安到阳台或者室外吧不过那样水管太长又会造成热损失,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
  多聊几句水温的问题。在北京附近的海边玩的时候,我发现,到了下午水温会晒得很热,在礁石的水坑里,不到十厘米深的水,水温都可以说有些烫手了。但水坑里的小鱼、小螃蟹甚至小海葵都活得好好的,这是为什么?这可是北温带的生物呀!
  后来看了书才明白,其实到了夏天生物死去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水温过高,而是水温升高带来的融氧量的急剧降低。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用两个设备条件完全一样的缸,水温30度,一个缸里放10块珊瑚,一个缸里放3块,看看哪个缸的生物先出问题?——估计没人舍得做这个实验,哈哈!
  但我不是说只要溶氧量高就可以不怕水温高了,记住,那些40多度的礁石水坑里的生物只要扛最多6个小时就涨潮了,富含氧气的冷水就汹涌而至。在鱼缸中,如果长时间保持28-30度的高水温,就算溶氧量再高,珊瑚内部的钙将停止合成甚至溶解,珊瑚的主要营养源,与其亲密共生的虫黄藻也会脱离珊瑚,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珊瑚的白化。
  所以没条件的人还是买冷水机吧,有条件的24小时开空调吧!
  不过只养鱼的鱼缸不用这么在意水温,但如果密度过大,夏天一定要加氧打气!记得啊,没有热死的海水鱼,全是缺氧憋死的!
& && && && && && && && && &海利500A冷水机,这个型号是1/2匹的。&&&& CPN商城里的冷水机和降温设备
& && && && && && && && & 安好的状态。冷水机可以理解成空调的室外机,内有制冷压缩机,所以启动的时候肯定是有一定噪音的,只要垫平就可以降低音量。但如果为了听不到噪音而把它安在底柜或者其他密闭空间里,那就等着坏吧!&&
&& CPN商城里的冷水机和降温设备
造景:29天
& && &灯运到几天了,一直没有安装。今天有时间就安吧,也为马上开始的活石照明做好准备。灯的型号是新加坡的DYMAX 5FT,含三个150W金属卤素灯胆(HQI)和两根T8的40W蓝管(这个型号现在的配置里把T8换成了T5HO)。此灯自带定时器,可以分开控制T8和HQI的开启时间。并附有两侧遮光翼。提供了一套四脚支架和悬挂组件方便安装。
我的照明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个月:
活石下缸20天内除藻缸外无专门照明,以便处理活石和让活石“苏醒”。(这个不照明的时间可以缩短为1星期或者10天,时间越长活石处理得越干净)
20天后的第一周:
第1、2天:每天早晚各1小时照明,全天2小时。
第3、4天:每天早晚各2小时照明,全天4小时。
第5、6、7天:每天早晚各3小时照明,全天6小时。
第二周:全天不间断照明8小时。
第三周:全天不间断照明10小时。
从第三周开始:藻缸照明时间与主缸照明时间互补,改为14个小时
以后照明时间定为10小时。
放生物后,T8蓝管比HQI提前1小时开启及延后1小时关闭。减少HQI突然启动对生物的惊吓。
T8和HQI关闭时,藻缸照明开启,以稳定PH值。
另设一蓝色LED小灯做为夜间照明。
& && && && && && && && &&&组装
& && && && && && & 支架。
& && && && && && && && &&&定时器。
& && && && && && && && &&&一缸活石终于暴露在光照下了。
造景:39天
& && &从开始照明,又过去了10天,现在每天的照明时间已经达到了8小时,活石也慢慢显露出多彩的颜色。现在市场上的活石质量参差不齐,请大家参考照片上的活石来分辨。
& && && && && && && && && & 观赏藻开始长出来了。不要对刚刷过的活石担心,因为活石里有很多动物的卵和藻类的孢子,生存环境不好时,它们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开始生长。
& && && && && && && && && & 活石一角。照片中间那种黄色的藻也被证明无法生存于人工环境,属于昙花一现的类型。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无法适应人工照明。
造景:45天
& &&&我从今天开始给鱼缸换水,换水量是每隔一天换6升,占整个鱼缸总水量(主缸500升+藻缸100升)的1%,但因为有活石和底沙,其实水量是远远达不到600升的,所以这个换水量已经足够了。
  在养水期接近结束、放生物前的一周,一次换水40升。然后继续每隔一天换水6升,其实换多少水,怎么换水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有规律。
  再说说ORP:要简单解释地话,氧化还原电位值(ORP)就代表了水质的洁净程度,ORP值低说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多,从视觉上也就混浊,ORP值高说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低,水色看起来也就越洁净。
  我使用的是ORP和PH双用控制器,当ORP值低于我的设定值时,连接在这个仪器上的臭氧机就会被启动,源源不断地向蛋白质分离器中输入臭氧。而臭氧是众所周知的强氧化剂,它在蛋分中与水剧烈反应,把其中的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大多表现为缸里的灰尘),于是ORP值上升,达到设定值时仪器就会自动切断臭氧机的电源。
  开始使用臭氧以后,就要在蛋分出水口加入活性碳,用于吸咐游离状态的臭氧离子,避免伤害生物。(其实这种危险很小)
& && && && && && && && &照得不是很清楚,现在缸水的ORP值是360,而赤道附近的珊瑚海域的ORP值都在450以上,所以才能够在十几米水深的地方还那么清澈。照片上右下角很不清楚的地方是我使用的日生臭氧机。&&&& CPN商城里的ORP控制器& &&& CPN商城里的臭氧机
& && && && && && && && &再看看活石的状态,这是活石入缸的第35天
造景:47天
& & 钙反应器跟蛋分一样在鱼缸安装时就已经放在底柜里了,但一直没有连接到系统上,这是因为新开缸就启动钙反没有太大意义。而且钙反应器需要加入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会降低水的PH值,新开缸的PH值不隐定而且偏低,不宜加入二氧化碳。正确的作法是这样的,在PH自动控制器上设置一个PH值,比如8.4,当PH值高于这个值时,控制器自动向电磁阀通电,二氧化碳气体开始输进钙反应器。钙反应器中的水因为二氧化碳的加入,PH值直降到5-6,钙沙只有在这么低的PH值时才能开始溶解,同时富含二氧化碳的水进入藻缸,成为藻类光合作用的养料。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今天我观察到鱼缸PH值已经稳定在8.3左右,已经具备加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了,于是就下手安装了。
  折腾了半宵,终于安好,然后把二氧化碳输入量手工定为一秒一个泡,钙反应器水输出量为一秒钟一滴水。我就睡觉去了,这个时候藻缸里的灯是不关的。等我第二天醒来一看,不得了,PH值已经狂降到8.05了!忍着没关钙反,只是把二氧化碳输入量改为两秒一个泡,钙反应器出水改为两秒一滴水。经过一个主缸照明周期,PH值仍然继续下跌,就要跌破8.0了。看来新缸稳定PH值的能力还是弱一些,没办法,几乎没有生物呢。所以我还是乖乖地把二氧化碳钢瓶拧上吧!钙反的泵没有关,出水拧到最大,让它流着去吧,实在是懒得再折腾了,因为如果长时间不用还得把钙反里的水倒出来。
  还是照着书上说的,开缸三个月以后再考虑输入二氧化碳吧!
  在这里解释一下灯光照明和PH值的关系:
  当照明进行时,植物,包括各种藻类和珊瑚内部的共生性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产生氧气,PH值升高。当照明停止时,植物吸入氧气,产生二氧化碳,PH值就降低。这就是为什么水族箱里夜里的PH值比白天低很多的原因。所以对于海水缸来讲,稳定PH值的一个办法就是让藻缸照明时间与主缸照明时间交错开。
  今天又发现鱼缸背壁开始长出褐藻了,藻缸因为开灯早,所以更明显一些,我把别的缸里养的食藻螺和一个养了超过八年的虎斑贝放到藻缸了,帮忙清清褐藻(虽然它明显很不爱吃)。也不知道这个缸的褐藻期会保持多长时间,继续观察吧。
& && && && && && && && &钙反应器。型号:REEF OCTOPUS CR-100& &&& CPN商城里的钙反应器类产品
& && && && && && && && &PH值:8.32
& && && && && && && && &藻缸里面已经很茂盛了
造景:50天
& & 现在是开缸的第50天,并没有到我计划中的60天。原因就是我的老缸的冷水机撤掉了,而天气越来越热,必须把生物捞到大缸里来避暑了
& && && && && && && &&&照明全开的鱼缸。
& && && && && && && &&&这是香港人称为猪肉包的尼罗河,缸龄(也就是到我的鱼缸中的时间)已经9个月了,开始我还喂它,近半年都没有喂过了,喂一次长一圈,受不了。
& && && && && && && && &毛菇,缸龄10个月,在蓝灯下触须有绿色的莹光点,我也有半年没有喂过了,还生出不少小的来。
& && && && && && && && &奶嘴葵,缸龄11个月,还没有开放到最佳状态,也有半年没喂了,不见长个也没见小。右下角是活石上带的不太理想哦葵,繁殖快速需要尽快清除。
& && && && && && && && & 管虫,缸龄1年,是很普通的品种,也从来没有喂过,长了好几圈
& && && && && && && && & 草皮。也没有特别喂过,长得却很快,四周长出很多“肉皮”,被我切割成小块放在基实上,很快就变成了好几块草皮。
& && && && && && && && & 我一直追踪拍摄这块石头。可以看出它的变化了吧!
造景:60天
& && &今天并没有做什么事,但也单做了一章日记,因为今天是开缸第60天,我计划的养水期基本可以算是圆满结束,没有出什么特别情况,褐藻也已经彻底褪去。拍照留念一下!
  说我没有擦缸那是假的,但我只是把背景板上脱落得差不多但还没有掉干净的褐藻擦了擦,太难看了。
  时间已经进入2007年的7月,天气太热了,我虽然不担心生物在我鱼缸里的生存。但它们能否熬过运输中的十几个小时我就比较怀疑了,所以这个鱼缸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等待天气凉了再增加生物吧!
& && && && && && && &&&第60天养水期结束纪念
造景:100天
& &&&时间又过去40天,今天是开缸第100天,时间是2007年的8月中旬,天气依然酷热。
  订了几个月的Tunze Wavebox终于来货了,也算是鱼缸的百日礼物。
  水质在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尽管没有新生物,看着鱼缸也是一种享受。
& && && && && && && &&&Tunze Wavebox造浪盒,发烧友眼里的神器,价格也很神气...在这里不单独介绍了,我看说明书也看晕了好几次。
& && && && && && && && &Wavebox造浪盒的控制器
& && && && && && && && &水温25.2度
& && && && && && && && &PH值:8.26
& && && && && && && && & ORP值:380
& && && && && && && && &都长到石头和沙子缝里的葡萄藻
& && && && && && && && & 非常罕见的扇藻
& && && && && && && && &红鹿角藻。很多人以为这是红火焰,其实认错了。
& && && && && && && && &藻缸已经塞满了
造景:258天
& &&&时间已经是2008年1月了,距离开缸已经过去了258天。
  秋天购进的新生物已经生活了3个多月,一派欣欣向荣。蛋分已经很长时间打不出来脏水,说明鱼缸的自我净化程度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归功于活石、藻缸和充水层。也是我非常推崇的自然养鱼法的高境界。
  唯一出现的问题就是不太理想哦葵的大量繁殖,但经过每天坚持杀灭,用了半个月也解决了。
  鱼只是非常普通的品种,珊瑚都是LPS,也没有几个精品。SPS不会涉足,不是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要玩那个恐怕要升级很多器材,耗电也要大大超过现在的缸。可能过几年做个新缸专门去玩吧!
  我的日常工作只是补充蒸发掉的淡水,还有一个月擦一两次缸,喂鱼的工作都交给老妈和女儿了。甚至出差多少天也不会不放心,因为系统已经超级稳定了。
  有人问我海缸难伺候不难,我总是回答:只要你在开缸的时候有耐心,能够按步就班地、能够遵循生物的规律去做,海缸其实是所有鱼缸最不需要操心最不需要照顾的缸。
  希望您看完这个教程也能得出一样的结论,感谢您的阅读.
& && && && && && && && & 鱼缸正面
& && && && && && && && & 圆帽珊瑚和蓝海树
& && && && && && && && & 千手佛
& && && && && && && && & 彩色千手佛
& && && && && && && && & 蓝海树的触手
& && && && && && && && & 比较稀有品种的榔头珊瑚
& && && && && && && && &&&萤光绿榔头珊瑚
& && && && && && && && & 红海柳
图片弄的也很辛苦要是喜欢就给花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发帖分 +10
转帖很精彩。
本帖共收到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176 天连续签到: 2 天[LV.1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37 天连续签到: 2 天[LV.7]&
太帅气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4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8]&
太给力了.献花..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0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3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5]&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538 天连续签到: 5 天[LV.Master]&
很漂亮的缸 感谢分享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115 天连续签到: 2 天[LV.10]&
太给力拉..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0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
牛!!!!!!!!!!!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62 天连续签到: 6 天[LV.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00 天连续签到: 6 天[LV.7]&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3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
你太仔细了,向你学习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70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
还是海水缸漂亮呀。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7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
太漂亮了!你这个要几多钱啊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 & 是转的别人的,就是想和大家分享下。价钱我也不知道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92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0]&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4]&
够专业非常牛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高手中的高手。。。。。。。。。。。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5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5]&
真想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品。看来有空也要琢磨琢磨,,,,,这可是鱼友的最高境界了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
这不是老王的缸么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6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
神一样的开缸过程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31 天连续签到: 2 天[LV.9]&
先收藏了,慢慢看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3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
收藏了,谢谢分享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46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
漂亮,不是一般的爱好,也不是一般的有钱
在线时间 小时
签到天数: 229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
不是一般人玩的东西!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visu no1 no2 no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