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容积单位只有升和毫升为100毫升的量桶充满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将量桶倒置在盛满水的

在标准状况下,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密度为10/7g/L)充满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为22。4L_百度知道
在标准状况下,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密度为10/7g/L)充满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为22。4L
7g&#47。4L),用间断的电火花引发至充分反应,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密度为10&#47,反应完成后.5molCOB存在0.125molO2C存在0;L)充满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为22在标准状况下.25molNa2CO3 D存在0,对容器里存在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在0
提问者采纳
Na2CO3和Na2O2。再根据方程式,CO的物质的量=0.4L气体=1mol)气体的质量=22.125molO2选B:44
12可得CO2的物质的量.75mol。因为Na2O2是足量的:CO的物质的量=1:3.根据C元素守恒.4*10&#47,那么最后容器中剩的只有O2,则原混合气体CO2的物质的量=0,2CO+O2=点火=2CO2计算可求最后剩0;7=32g:2Na2O2+2CO2=2Na2CO3+O2,即混合气体摩尔质量=32g&#47。(标况下22。根据十字交叉法.25mol:最后生成Na2CO3的物质的量=1mol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大量白烟产生,气球气球先变大后缩小.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正中(填“偏左”、“偏右”、“正中”.下同);若待打开瓶塞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偏左.
②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frac{1}{5}$.
③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取A、B、C三种物质各20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化合只能生成42g新物质D.若增加5gA,充分反应后原反应物中只有C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第一次反应停止后,C剩余14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5:4&&&&&&D.两次反应后,生成D的总质量为52.5g.
(1)根据用白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2)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而且两种物质每次参加反应的质量比是相等的.
(1)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白烟产生;气球先胀大,后慢慢变得非常瘪.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由于反应后锥形瓶内的物质既没有增多,有没有减少,因此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正中;若打开瓶塞后再称量,由于外界的空气进入锥形瓶中,使锥形瓶内的物质增多,因此天平的指针将会向左偏转.
②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frac{1}{5}$,故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观察到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 $\frac{1}{5}$.
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据题意可知:第二次增加5gA反应后只有C物质剩余,说明第一次反应后只有A物质20g完全反应,B、C都有剩余,又说明第二次反应后共用A物质25g,B物质20g,那么A物质两次反应的质量比为20g:25g=4:5.
A、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故属于化合反应,此项正确;
B、设第一次反应用B物质质量为x,则有x:20g=4:5,解得x=16g,即第一次反应用B物质16g.那么第一次反应用C物质的质量为42g-20g-16g=6g,即第一次反应停止后C剩余20g-6g=14g.故A选项正确;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C选项正确;
D、设两次反应后,生成D的总质量为y,则有42g:y=4:5,解得y=52.5g,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①大量白烟&&&&气球先变大后缩小&&&正中&&&偏左&&&②$\frac{1}{5}$
③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2)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是;(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4)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发现瓶中白磷过量,为了防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图,瓶口贴紧水面),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瓶的容积的,原因是:.
分析:本题只要结合书上实验内容和有关压强的知识.根据瓶内外压强的不平衡来解释就行.白磷燃烧时放热,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不塞紧瓶塞瓶内气体容易跑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会把塞子弹起,导致实验失败,上方系一瘪气球可以缓冲压力.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白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物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水会进入瓶内.解答:解:(1)结合白磷燃烧实验可以知道白磷燃烧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光(或答发出黄色火焰)放热,开始气球胀大冷却后缩小.(2)白磷燃烧时放热,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所以燃烧过程中不塞紧瓶塞瓶内气体容易跑出;冷却后瓶内气体被消耗,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使外界空气进入瓶中.故答案为:防止瓶中的气体逸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3)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会把塞子弹起,导致实验失败,上方系一瘪气球可以缓冲压力,故答案为:为了减压,防止塞子被弹起(4)因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白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物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水会进入瓶内,占的体积正好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故答案为:15& 白磷燃烧最多消耗瓶内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小于外部压强.故答案为:(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光(或答发出黄色火焰)放热,开始气球胀大冷却后缩小.(2)防止瓶中的气体逸出,冷却后空气进入瓶中(3)或为了减压,防止塞子被弹起(4)15;白磷燃烧最多消耗瓶内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小于外部压强.点评: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17、如图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是;(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是______;(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______.(4)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发现瓶中白磷过量,为了防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图,瓶口贴紧水面),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瓶的容积的______,原因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学年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是______;(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______.(4)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发现瓶中白磷过量,为了防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图,瓶口贴紧水面),拔下瓶塞,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瓶的容积的______,原因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是;(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当前位置:
>>>(1)一定温度、压强下,一盛满NO2的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
(1)一定温度、压强下,一盛满NO2的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水的体积占试管容积的________. (2)相同状况下,30&mLN2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里盛满水的量筒中,剩余气体16&mL,则原混合气体中N2与NO2的体积比是________. (3)NO和NO2盛满一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气体体积缩小为原来的3/5,则二者体积比是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NO2混合气体充满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O2和NO混合气体充满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________. (6)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O2和NO2混合气体充满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 (2) 3:7 (3) 2:3(4) (5) (6)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一定温度、压强下,一盛满NO2的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主要考查你对&&金属、非金属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非金属的有关计算
金属,非金属的相关计算:包括金属及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反应的计算,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写出反应方程式,明确物质间的等量关系。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正确写出方程式,此类题可迎刃而解。AlCl3与NaOH反应的相关计算:&1、求Al(OH)3沉淀的量2、求反应物碱的量
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原理:&(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 (2)足量的锅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 (3)一定量的铝分别和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则必定是: ①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解有关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题的技巧:1.灵活运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例如Cu与HNO3反应中就有以下等量关系: (1)N原子守恒:反应前所有的N只存在于HNO3中;反应后含N的物质有HNO3的还原产物(假设此处有NO3、NO)和Cu(NO3)3,若HNO3过量,则过量HNO3中也含一部分N,则有:n(N)=n(NO2)+ n(NO)+2n[Cu(NO3)3]+n剩(HNO3)。 (2)得失电子守恒: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是参加反应的Cu,;得到电子的是被还原的HNO3(假设还原产物为NO2、NO),NO3-+e→ NO2、NO3-+3e→N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有: (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在任何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在Cu与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若HNO3不过量,阳离子只有Cu2+,阴离子只有NO3-(此类计算不考虑H2O电离出的极少量的H+、OH-);若HNO3过量,溶液中阳离子有Cu2+和H+,阴离子只有NO3-。则有: ①若HNO3不过量:②若HNO3过量: 2.铁与稀HNO3的反应规律 (2)上述反应可以认为先发生反应①,若Fe有剩余则发生①×2+ ③即得反应②,所以,无论是反应①还是反应②,被还原的HNO3皆占参加反应的HNO3的。有关镁、铝的图像集锦:
Al(OH)3与Al3+、AlO2-之间的转化,是建立在 Al(OH)3两性基础上的,有关相互转化的配比和沉淀Al(OH)3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发现相似题
与“(1)一定温度、压强下,一盛满NO2的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87978811011581898593108782115967(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____产生;气球____.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____(填“偏左”、“偏右”、“正中”.下同);若打开瓶塞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____.②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____.③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小明设计了如图B装置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稀盐酸中,应后,你认为天平最终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你的理由是____.(3)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各物质的总质量.-乐乐题库
&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 & “(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习题详情
18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8.8%
(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白烟&产生;气球先胀大,后慢慢变得非常瘪&.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正中&(填“偏左”、“偏右”、“正中”.下同);若打开瓶塞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偏左&.②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15&.③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2)小明设计了如图B装置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稀盐酸中,应后,你认为天平最终不能&(填“能”或“不能”)平衡.你的理由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气球胀大,受到空气的作用,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使左端变轻&.(3)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②⑤⑥&(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各物质的总质量.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____产生;气球____.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只有熟悉用白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就能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
解:(1)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白烟产生;气球先胀大,后慢慢变得非常瘪.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由于反应后锥形瓶内的物质既没有增多,有没有减少,因此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正中;若打开瓶塞后再称量,由于外界的空气进入锥形瓶中,使锥形瓶内的物质增多,因此天平的指针将会向左偏转.②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观察到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15.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2)由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气球胀大,受到空气的作用,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使左端变轻,因此天平最终不能平衡.(3)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各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因此选①②⑤⑥.故答案为:(1)①白烟;先胀大,后慢慢变得非常瘪;正中;偏左;②15;③4P+5O2&点燃&&2P2O5(2)不能;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气球胀大,受到空气的作用,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使左端变轻.(3)①②⑤⑥
本题主要考查用白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度较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____产生;气球____.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天平...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____产生;气球____.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主要考察你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与“(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____产生;气球____.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相似的题目:
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D、E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B为黑色固体,C是红色金属单质,H为气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I&&&&.(2)反应①③④⑤中属于置换反应的为&&&&(填序号).(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Fe+3CO2&&&&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反应(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反应(3)工业炼铁;(4)已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可以把它看作由Cu(OH)2和CuCO3组成的物质.试写出Cu2(OH)2CO3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用一个方程式表示).&&&&
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C0+02C02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03CaO+C02↑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S+O2SO2&&&&
“(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2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3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1)金刚石&&&&.(2)碳酸氢铵&&&&.(3)氢氧根离子&&&&.(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5)天然气(沼气)的燃烧反应&&&&.
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30&17&2&反应后质量(g)&m&39&0&10&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3人类面临的三大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的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酸雨中的硫酸形成的途径之一是含硫燃料燃烧生成&&&&气体(写化学式),该气体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进而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由亚硫酸转化为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属于&&&&.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____产生;气球____.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____(填“偏左”、“偏右”、“正中”.下同);若打开瓶塞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____.②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____.③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小明设计了如图B装置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稀盐酸中,应后,你认为天平最终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你的理由是____.(3)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各物质的总质量.”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A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____产生;气球____.待白磷燃烧完毕,冷却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____(填“偏左”、“偏右”、“正中”.下同);若打开瓶塞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____.②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____.③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小明设计了如图B装置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稀盐酸中,应后,你认为天平最终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你的理由是____.(3)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各物质的总质量.”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气密度几克每毫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