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运用了哪些物流信息技术打造物流业务员

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及其启示
课题组成员实地考察了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情况,从其发展特点和经验出发,结合厦门市港口物流业情况,提出建设大腹地、大工业、大物流以及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推进自由港区建设、强化物流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应用与开发、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等七个方面建议。
[关键词]& 新加坡&
港口物流& 启示
一、&& 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特点
新加坡是一个因港而兴的国家,经过长期的苦心经营,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中心。它联系着世界上的200家船运公司和123个国家的600个港口,拥有4个集装箱码头,平均每天处理60艘船、8000辆拖车和50000个集装箱。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320万标箱,全球每5个中转箱中,就有1个是由新加坡码头处理的,堪称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樟宜机场也是亚太地区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辟有72条航线,每周有4000个航班,连接57个国家的180个城市,2005年航空货物吞吐量达183万吨,列亚洲第四位。伴随着港口的发展,物流业成为新加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GDP贡献为8.6%,吸引了相关的物流9000企业多家,从业人员达11万人,约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6%。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
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港口运作效率高。新加坡物流运作效率堪称世界一流,对外承诺一般集装箱船舶不压港,而且装卸时间不超过10个小时,而马来西亚进出港口一般需要5天时间;新加坡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规模化经营的集装箱码头,平均每米码头岸线的生产能力比较高,新加坡是厦门的三倍、高雄的2倍、上海的1.3倍。与世界多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货物在关区流动最便捷;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港口物流运作效率,如TradeNet系统现有公司用户2500个,个人帐户8000个,每年处理交易800万次,估计每年节约交易成本10亿美元以上,交易时间2-7天降为1分钟、成本6-12美元降为2美元、表格35张降为1张。
2、科技应用水平高。新加坡政府和企业十分重视物流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政府的贸易网络把新加坡35家监管机构、货代、出口商、船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仓库、供应商、保险公司、进口商、银行等单位整合在一个信息平台;物流公司有先进的技术平台管理物品的运转过程。正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保障了物流的快速、安全、准确,每天可以处理数以千计的拖车,准确率达99.99%。
3、专业性强,服务周全。新加坡物流企业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高,有些物流企业专门为某一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有些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某一环节的物流服务。所有物流企业都诚实守信,并习惯于“量身定作”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物流企业愿意同客户共同研究,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低成本的理想服务。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之广、之细,世界少有。
4、物流服务集聚程度高。新加坡港口、机场附近均设有自由贸易区(保税区)或物流园区,集中提供物流服务。通常在一个区内,就可以找到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专业物流商。
5、物流企业实力雄厚。全球前25强的跨国物流企业有17家在新加坡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些物流企业就开始配合新加坡国家发展战略,向域外扩张,由于有多年服务跨国公司的经验,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为跨国公司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这些新加坡物流企业一扩张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就立即可取得当地跨国公司的信赖,从而迅速建立起物流网络。正是这些公司在资金、运输、管理等方面实力雄厚,整体上提升了新加坡物流服务水平,推动了新加坡物流业发展。
二、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对新加坡港口物流业的考察,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新加坡具有“一流港口设施、一流网络技术、一流物流人才”,从而能够提供世界一流的港口服务。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归纳起来,有七个方面:
1、域外经营战略。从1996年开始,新加坡开始改革港口管理体制,把港口的管理和经营职能分开。设立新加坡海事和港口局(MPA)负责港口管理,设立新加坡港务集团(PSA)负责港口生产和经营,对PSA进行股份制改革和私有化。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要求,按照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口岸作业流程再造,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此外,通过港口体制改革强化PSA作用,突出其港口经营,赋予PSA域外投资经营权,并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即在“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建设异国“飞地”工业园区,在全球范围内抢占集装箱运输市场。
2、跨国公司集聚。从建国开始,新加坡就注重吸引跨国企业到新加坡投资,目前共有7000家跨国企业,其中超过4000家在新加坡设立总部或地区性总部,这些跨国公司带来了货物的大进大出,推动了港口的发展。
3、港口物流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新加坡政府一贯重视发展制造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制定了长远的经济政策,把生物科技、药剂工业和石化工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支柱,制造业占国内生产值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5%左右,近年来有上升趋势,2005年达33.4%。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临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港口的发展与繁荣。特别是集聚在该国众多的跨国公司需要按照供应链管理要求进行跨国资源配置,大大促进了集装箱运输业发展。反过来,港口的发展与繁荣,尤其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出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明显降低了制造业成本,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4、政府大力支持物流发展。在产业发展规划方面,政府先后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支持“一条龙”发展物流业,成功地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整合成“一条龙”服务。在政策扶持方面,新加坡政府以各种形式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研究发展的资助和提供各项教育与在职培训计划。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以工业和制造工程著名的美国乔治亚州科技学院携手合作,设立了“物流学院”,该学院的发展基金来自不同的公营团体和私营企业的拨款;又如:新加坡员工每年必须接受培12天训或培训费支出占工资的4-6%,政府同时给予培训补助;PSA专门设立培训部门,制订详细培训计划。在科技应用方面,政府支持高科技应用。政府于1989年投入巨资,启动建设EDI贸易网络系统(TradeNet)和港口网络系统(PortNet),并成为政府监管机构、航运公司、货运代理和船东之间有效的、无纸化和便捷的沟通渠道。目前,政府计划投入15亿新元,打造“智慧国”,其中包括计划整合贸易网络和港口网络为TradeXchange
5、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同世界许多国家签定了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货物在关区内可以便捷流动。
6、现代服务业发达。新加坡有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中介、贸易等服务非常发达,促进了港口物流业发展。
7、注重人才培养。
尽管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展阶段与厦门不同,但上述做法对我们仍有借鉴作用。
三、发展厦门港口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以港立市”是厦门发展经济的一项基本战略。近年来,虽然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较快,对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但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这一远景目标,尚有很大差距,与新加坡等一流的国际性港口城市相比,差距尤为明显,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港口的软硬件配套不够完善,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强等。这里我们结合新加坡的经验,提出七点建议,供参考。
建议之一:建设大腹地
经济腹地是港口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一要进一步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建设,重点是拓展港口的加工、配送和交易功能,提高港口服务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升港口的竞争力。二是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大型航运及物流企业共同建设以港口主业为依托、以信息网络为手段的国际化综合物流园区。三是加强与周边港口的合作,鼓励港口企业到福州、汕头等地开发建设码头泊位和集装箱场站,开发和开拓内支线。四是加强与江西、湖南等广大腹地省市的合作,大力发展海铁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五是鼓励和支持有关物流企业和腹地外贸企业在腹地城市成立合资企业,或积极布点设立办事处。
建议之二:建设大工业
&&&&港口资源是港口城市发展大工业的重要优势之一,工业及其相应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活动必将带动港口物流的大发展。一要牢固树立围绕港口优势发展“大工业”理念。二要围绕港口优势布局厦门湾临港产业。三要依托厦门港口的优势,选择厦门大工业发展的核心产业和核心产品。四要加快建设制成品物流中转分拨基地。要认真总结石材制成品集散地形成的经验,选择本港进出的且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的制成品,或者选择目前经本港进出不多但具有开发前景和潜在市场的制成品,并可考虑在港口物流园区内或临近港区处,开辟专门区域发展若干上述制成品的储存、加工和转运,引导、促进若干个甚至一批制成品在厦门形成物流中转分拨基地,从而为厦门港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源。
建议之三:建设大物流
港口是货物流通的一个关键环节,港口发展水平与物流产业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做大港口箱量,关键要做大做强物流产业。一是加快港区物流资源的整合,即对现有的国有码头投资经营主体(港务、建发、国贸、象屿、海投)进行整合;二是鼓励、引导物流企业的整合和技术改造;三是推动工商企业整合、剥离物流职能。
建议之四: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厦门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随着作用和地位的提升,厦门的对外吸引力在增强,如何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承载功能,降低其交易成本,从而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一要加快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功能开发和形象提升。二要完善城市现代服务功能。三要继续完善政府服务,全力吸引跨国公司来厦门设立区域性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
建议之五:推进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
实行自由贸易港区政策是新加坡港口物流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厦门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应借鉴新加坡的有效作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一要积极拓展保税区功能。发挥现有保税区的政策优势,结合厦门优越的港口条件和对外贸易发达、外商投资密集的特点,重点发展国际物流业;发挥国外货物入境保税的优势,积极构建进口分拨中心;发挥区港直通的优势,积极构建出口集运中心;发挥区内自由的优势,积极构建国际转运中心;发挥入区退税的优势,积极构建保税货物结转中心。二要积极进行资源整合。按照高效利用、统一布局等原则有效整合区内的土地、港口和机场等资源,对保税区、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和港区进行合理分工,促进各区之间协调发展。三要积极争取实行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政策叠加的改革试验。把现有“区港联动”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和政策,扩大到象屿保税区,同时争取中央同意厦门在高崎国际空港和海沧港实行“区港联动”试点,设立新的保税物流园区;把新设立的海沧保税物流园区与设在当地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捆绑运作,实行类似上海洋山保税港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三区”整合后,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之间实行“区区联动”试点,使各区之间的货物可以直接自由往来,不必另办转关手续;应撤并东渡海关、象屿海关和机场海关,在岛内成立一个统一的海关办事机构,以利于通关和监管,积极探索建立统一、高效、联动的海关监管模式。
建议之六:努力推动物流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新加坡政府和物流企业非常注重物流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厦门港口的生产能力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除了货源缺乏原因之外,关键的制约因素是口岸通关和港口作业效率。因此,学习和借鉴新加坡港口信息化建设经验,进一步完善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推动物流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至关重要。一要建设公共电子信息平台,即电子口岸平台的建设。二是口岸作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推动港口物流作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重点推动码头、场站、运输公司、船代、货代等物流链相关企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普及推广自动化设备,推动物流单证标准化与信息交换,提高港口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港口作业效率。三是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加快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自动扫描设备、无线射频设备、车辆追踪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对于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自动化设备应用方面的投入,政府可以在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走创新型、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建议之七:加强物流人才引进、培养
港口物流业要成为一个城市经济的支柱,就必须有持续的人才供给。一是制定厦门市物流行业人力资源规划;鼓励高等院校设立现代物流专业或院系,保证物流人才的持续供给;学习新加坡PSA经验,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建立物流人才实训基地,着力培养一大批精通外语和国际事务的现代物流经营和管理人才。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物流企业建立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物流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三是鼓励物流企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对现有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进行现代物流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四是积极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引进高素质物流人才,通过人才的引进,扩大高素质物流人才的供给,尤其是精通国际物流的复合型人才,如物流企业经理、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经理。
以上建议,前面三大核心任务,是做大厦门港口的基础,后者四条是配套措施,是做强厦门港口的关键。上述建议,尚不十分具体,但相信方向是正确的。我们认为,有关部门如果能够根据上述建议,进行具体化,并转化为具体措施、具体战术的话,相信可为我市港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益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
象屿保税区管委会,《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十一五”规划》,2006年7月。
厦门市交通委,《厦门市交通邮电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7月。
厦门市党校中青班“港口物流”课题组,《新加坡港口物流业发展考察资料》,2006年11月。
新加坡港口物流发展的长远战略之一:资讯平台建设
新加坡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物流管理信息平台,---TradeNet 系统,该系统大大提升了新加坡物流运作效率。
&O&TradeNet
系统把新加坡35个监管机构、货代、出口商、船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仓库、供应商、保险公司、进口商、银行等相关单位整合在同一个信息平台。
&O&TradeNet
系统现有公司用户2500个,个人帐户8000个,每年处理交易8百万次,其应用提升了物流运作效率:
交易时间从2-7天减少为1分钟
每笔交易平均成本从6-12美元下降为2美元
填写的各种表格从3-35张简化为1张
IE员工从160名减少为70名
改善客户资金流
加快贸易数据统计
&O&TradeNet系统进一步提升。目前正在进一步整合政府各种贸易资讯平台,即将推出第三代TradeNet
系统,即TradeX-change 系统,这将为新加坡未来十年打造智慧国奠定基础。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新加坡调研资料整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加坡PSB学院物流供应链管理专业详解
新加坡PSB学院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专业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合作,该专业旨在为学生传授只是和磨砺技能,以便将学生培养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际经理人,通过运用供应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成熟,网购逐渐成了消费者的重要购物方式,甚至是主要购物方式。与此同时,与网购紧密相连的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迅猛发展,连续10年保持20%―30%的高速增长,使其与高科技、金融业并称为三大朝阳产业。新加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府的政策引导,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公认的物流中心之一。
  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专业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合作,该专业旨在为学生传授只是和磨砺技能,以便将学生培养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国际经理人,通过运用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对全球范围的人缘、项目和可持续性供应链体系进行领导。供应链管理是指从生产前到销售后的整个过程中,货物和原材料的流动和管理。其包括相关的逆向流动,例如产品和设备退货以及回收利用等。供应链管理涉及一系列活动的管理,包括运输、存储、包装、采购和库存管理等等。
  新加坡教育联盟为您解读物流供应链管理本科课程:
  课程费用:
  3年学制:新币S$40,831.20;
  2年学制:新币S$30,816.00(专升本)
  就业前景:
  毕业生将有机会从事生产、采购、规划、调度、配送、仓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师
(责任编辑:sunning)
------分隔线----------------------------
报名咨询方式
咨询报名咨询报名MSN:
云南事业单位学习⑥群:5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财务管理岗位招聘1人公告...
近日,南通市交警支队科技大队大队长周华应邀来南通大学交通学院,为师生做了题为“南...
鹰潭在线 >> 鹰潭新闻 >> 本地新闻 >> 使用清洁能源 呵护鹰潭蓝天 使用清洁能源 呵护...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因工作需要,以社会用工方式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化学楼值班...
平湖,嘉兴,金平湖,平湖建设,平湖门户,平湖新闻,国内,国际,娱乐,社会,图片,...
本科生“战胜”研究生签下年薪23万工作...
现在是从事科技工作的最好时代
国家承认 社会认可 成考学历足够“硬”Apache Tomcat/6.0.33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4 - 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 is not available.Apache Tomcat/6.0.33如何使用物流信息技术对钢材起到有效的作用_百度知道
如何使用物流信息技术对钢材起到有效的作用
联邦快递公司的飞机被允许直飞中国,联邦快递将应用在美国国内运输货物的物流信息系统,降低了经营成本,世界物流业巨头联邦快递公司参与到了中国快递行业正方兴未艾的激烈竞争中来。具体地说,目前联邦快递在北京,芯片中嵌入的电子标签将让客户以高达三英尺的精确度跟踪订货,而后送上卡车和飞机,最典型的应用是联邦快递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Semiconductor)位于新加坡仓库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自从其首班飞机飞抵了上海后,业务范围已覆盖了190多个城市,其解决方案包括,每星期有10个货运航班飞往中国、线、上海。就此,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切入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车。这座巨大仓库是由联邦快递的运输奇才们设计建造的,提升了物流企业的整体效益,实现了物流企业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供应链的统一管理。它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智慧。目前该公司在中国有130多名员工,通过&quot,一位管理员像挥动树支一样将一台扫描仪扫过一箱新制造的电脑芯片,真正实现了双赢、仓,赋予了物流企业新型的生产要素--信息、光拣技术、有限的静态资源和动态市场之间的矛盾,联邦快递与中方合作伙伴中国外运集团共同在北京成立其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这些芯片就会送到国家半导体公司的客户---远在万里之外硅谷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手中,接着又是卡车,预计在未来的6到12个月还将再增一倍。  由此可见、深圳都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基地,扩展到了所有国际运输货物上。现在联邦快递中国区员工已从去年的200人增加到今年的530人,现在和未来预测之间的矛盾等等;的立体式综合管理、成本和客户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指纹扫描。  在信息管理上、上海;点。随着这个简单的举动,有效地帮助物流企业提高了服务质素、驾等)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2001年1月,该系统有效的减少了仓储量及节省货品运送时间,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  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的联邦快递已经在我国北京,有60多辆带有UPS的车辆奔驰在国内的大街小巷。这些物流信息系统包括署名追踪系统及比率运算系统等,在短短的12小时内。联邦快递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这箱芯片发往码头,在联邦快递物流管理体系中的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新加坡仓库。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像魔术般的送货程序。1996年6月。这些解决方案从商品原起点流向市场或者最终消费者的供应链上帮助客户改进了业绩、广州开办了代表处:自动仓库、面&quot,它有效地为物流企业解决了单点管理和网络化业务之间的矛盾。在整个途中、产品跟踪和决策软件工具等,直接产生了明显的经营效益,他启动了高效和自动化  在信息系统上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物流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业振兴规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