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ppt感受200字

七月的天山中除了景物,作者还写了鱼儿的活动,你认为有什么好处?_百度知道
七月的天山中除了景物,作者还写了鱼儿的活动,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让我受溪水缓流寂静山限机游鱼跃衬托山寂静同构山脚独特风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七月的天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七月的天山的主要内容_百度知道
七月的天山的主要内容
七月山主要内容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组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这篇课文讲述了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的天山。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三是描绘天山深处的美景: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组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这篇课文讲述了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的天山。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三是描绘天山深处的美景: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七月的天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七月的天山》中描写鱼儿的好处_百度知道
《七月的天山》中描写鱼儿的好处
好处: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溪水缓流时寂静的天山无限的生机,以游鱼的活跃来衬托天山的寂静,同时构成天山脚下独特的风景。《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笔下的一篇佳作,节选自散文《天山景物记》,现被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中。被编入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的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进入山戈壁滩炎暑远远撇边迎面送雪山寒气立刻使像秋似凉爽山融化雪水高悬山涧、峭壁断崖飞泻像千百条闪耀银链飞泻雪水山脚汇冲激溪流浪花往抛形千万...
其他1条回答
游鱼跃衬托山寂静欢快鱼飞溅浪花构山脚独特风景
七月的天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七月的天山》改写作文500字15篇
第1篇:《七月的天山》改写七月的天山,/秋天般清凉。/那雪峰间云影,/在白缎上绣就银灰色的花;/那直泻的雪水,/激起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还有,/那斑斓的溪水与石子间,/往来穿梭的鱼群。/寂静的天山,/生机无限。
七月的天山,/春天般灿烂。/那翠绿的原始森林,/塔松爷爷撑开无数把巨伞;/那漫流岩上的水声,/在密林间敲出了叮叮当当。/还有,还有/那高过马头的野花,/宛如锦缎,/灿若朝霞,/绚烂如同彩虹。/幽静的天山,/春意无边。(
第2篇:改写天沙净秋风瑟瑟,树叶枯黄,随阵阵秋风纷纷飘落,洛阳城内,冷风飕飕,让人感觉到秋天的一片凄凉景象。
一个夜晚,我来到窗前,一轮明月撒下淡淡的荧光,遥望远方的家乡,我心里涌起一股思乡之情,他随手拾起飘落在窗前的一片落叶,仔细端详着,他的思绪随着落叶飘向远方的家乡,他不禁思念起家乡的父母、亲人&&
我坐在桌前,铺纸磨墨,正准备给家里父母写信,提起笔,千言万言不知从何写起,顿时,我脑海里浮现出童年时与父母相聚的快乐时光,与弟弟妹妹嬉戏玩耍的快乐场面&想着,想着,他不禁热泪盈眶,一时间,他心中的情感犹如泉水般涌出,把所有的思念之情倾诉于笔端,寄托于这封家书中,我一边写,一边感慨,写写改改,改改写写,终于写完了。他把信封好来,齐整整地放桌上。(
第二天早晨,我拿着家书,匆匆跑去找老乡,叫老乡帮捎信回家。当我经过大树下,恰逢这位老乡正要启程返乡,于是,我连忙将信交给老乡。突然,我又人朋友手中要回了信,生怕信中漏写了什么,又检查了多遍,将拆开的信封好之后,再将信郑重地交给老乡,千叮咛,万嘱咐,真可谓&家书抵万金&呀!
老乡便接过信,细心装好,跨身上马,&驾&-&老乡扬鞭而,我在原地久久地伫立着,眼睛中满足泪水,一阵秋风拂过,吹落他的泪水。
第3篇:山乡,六月十五夜
写景作文:山乡,六月十五夜
山乡的夏夜,静谧,宁静。
天,幽蓝幽蓝的,没有一丝儿云彩。只有玉盘高高地挂着,默默地向大地倾洒她的清辉、她的温存。河风轻轻地吹拂着。远处的田野中,有几只青蛙,正用铜号般的雄浑乐音,奏出夜的主旋律;近处草丛里,无数只蛐蛐的轻吟,恰又增添了夜的温馨,恍如乐队在深情地呼应着&&
我,终于不肯忍受屋中沉寂,缓缓地踱出河边小屋,沐浴着明月的朗朗清辉,慢慢地走到屋前小堤上,幽幽地变成了一块柔软颀长的石块,依依地卧在了另一块平展展的青石板上,渐渐地合上了眼皮,飘飘悠悠地升上了迷离虚缈的幻梦天国&&
&你要每天每天辛勤地劳作;你要时时刻刻努力改变你的环境;你要&&&
这是仙人在训导么?我不知道,但我很想知道。可是,当我悄悄启开朦胧睡眼时,耳畔,竟只有青蛙和蛐蛐的更深沉、更多情的应和;仙乐一般的讲话声早已消逝;眼前,天国的明净,也早已不再奉献给我们&&西山后飘过来的、恍如淡淡轻雾一般的、白纱巾似的云朵,笼住了明月,只让它透下一点点、一缕缕更加柔和、更加恬淡的微光来。
山乡,更清幽了。
啊,山乡的夏夜,宁静,静谧。
第4篇:七月七日当最后一缕瑰红的霞光悄悄退去,夜的前奏正式响起&&
茫茫太空,默然无语地注视下界,越发现出它的高深莫测,月亮露出灰白的脸庞。夜空中长长的银河在薄雾中隐隐闪现,只只喜鹊牵动着遥远的爱情。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会在今夜相会,然而现在两人仍天各一方,那只是一个美好而残酷的传说么?月儿感叹着、叹息着,缓缓挪动步履。
星空下,许多人仰首翘盼,多么希望那两颗饱受磨砺的心能碰撞在一起。但是,牛郎、织女呀,当年的海誓山盟,你们已经淡忘了吗?宽阔的银河阻隔了两个相爱的人,也阻隔了两颗互相依偎的心。
月儿行至当空,高高地悬着,冷冷地绽放一天清俊的光华。似乎自古的爱情都不能圆满。罗密欧与朱莉叶相爱,却让溶进毒药中,伴随着灵魂的消逝而埋进泥土里。宝黛的爱情也因错生在封建的旧王朝中而被扼杀。所有的那些凄婉而唯美的故事,都在梁祝幻化的蝴蝶飞走后随风消散。世上没有永恒的爱情。连天上的星辰都不能永远闪烁,终有一天划开天幕,点亮瞬间,化为流星,然后沉默于永恒的黑暗。
渐渐的,月儿终于走完她的行程,于满天星斗悄悄隐没在旷野的边沿。牛郎和织女始终站在天河两岸相望,剩下的只是一片青灰色的光亮在天际荡漾,少倾,又见那神秘的鱼白色从东方蔓延&&
第5篇:改写《山市》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个,但是经常多年看不见一次。
有一天,孙禹年公子和朋友一起在茶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塔耸立着,高指青天。朋友说:&看,那儿有一座高塔!&孙禹年说:&咦?这里怎么有座塔?近处没有这样的佛寺啊!&这时,又出现了几十所宫殿,绿瓦飞檐,非常漂亮。&哦,这原来是山市呀。&两人相视一笑。
过了一会儿,山上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六七里。&居然是一座城市!&朋友惊讶地说,&还有楼阁、厅堂、街巷!&忽然间刮起了大风,使得城市变得隐隐约约。风停了,一切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座高楼,直入云霄。
禹年说:&看那高楼,每层有五间房,窗门皆开;每一行有五处灯。我们何不数数它的层数?&&好!&两人开始数起那高楼的层数。层层往上数,楼愈高,则亮处愈少。数到第八层的时候,才像星星一般。再往上看,楼层若有若无,且黯淡。禹年说:&唉,这可计算不了它的层次了。&&别恼,看那楼上人,来往匆匆忙忙。&朋友说。孙禹年一看,那些人有的依着栏杆,有的站着,没有一样的姿态。过了一会儿,楼渐渐降低了,可以看见它的顶部;一会儿又渐渐像平常的楼房一样;一会儿又像高高的平房;突然,那楼如拳头、豆粒一样大小。禹年喃喃自语:&终于看不见了。&
朋友问道:&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人家、集市、店铺,和尘世无别。刚刚我们看到的莫非是就是那景象?&禹年笑答:&是呀,所以人们又把山市叫&鬼市&,久不闻一见。今日却被你我二人碰上了。&
第6篇:改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夏季来了,天闷热得很。在杭州府衙里,我&&苏轼,正在书房里为公事所烦。酷热又使我坐卧不安,真是雪上加霜。突然,我想起来一件事:&望湖楼是本地一大名楼,我何不去痛饮一番,解解愁呢?&想到这里,我转忧为喜,立刻来到望湖楼。
我迈步刚上楼,便遇到了店小二,他笑嘻嘻地向我打了个招呼,把我请到一个靠窗的地方。我坐了下来,吩咐道:&小二,拿酒布菜!&&好哩!&伙计答应一声,下去后,很快就布置好了。我倒了一杯酒,喝了下去。接着吃了几块菜,便放下了筷子。
我朝窗外一望,西湖水平如镜,偶尔有一丝风吹来,真是凉爽至极。我又喝了好几杯酒,&借酒浇愁&嘛!
真是&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我刚喝完那几杯酒,一阵大风刮了过来,我心里闪现一丝欣喜:要下雨喽!果然,一瞬间黑云出现了。刚开始只是片片乌云,还没遮住山头,可眨眼间,天空黑成一片,像打翻地墨水洒在天幕上。白色地雨点立刻就下来了,像珍珠一般,蹦跳着胡乱地落进湖上的渔船里,湖面上涌现一圈圈涟漪。我扭头一瞧,楼上的人都惊恐万状,为回不了家而着急。而我却拍掌大笑:&好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我兴奋地盯着窗外地雨花。雨,正在稀里哗啦地往地面上打,如黄豆粒大小。&凉快极了!&我高兴地又喝了十几杯酒。
可俗话说:&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忽然,从地上卷来大风一阵,风过之后,雨也被一起吹散了。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挂在天边。我更加惊喜了,大自然真是奇妙啊!我俯身一望窗外,西湖与天连成一片。我又大喝特喝了几杯酒表示我满心地愉快。
此时我已醉了,我让伙计拿来纸笔,挥笔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南京市砺志实验小学五年级:叶子雅
第7篇:改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苏轼来到望湖楼上欣赏风景,希望在这里能消除一点忧虑。远方的三峦犹如亲兄弟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淡淡的白云仿佛给他们戴上了一顶帽子。望着西湖就仿佛望见了西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动人。
好景不长,老天爷翻脸比翻书还快。乌云密布,像打翻了墨水一样,笼罩了一大片天空,没等乌云遮住山峦顶上的天空。淘气的雨水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人间,落进了湖中都会漾起一圈一圈的水纹,好像弹奏着欢乐的歌曲,很块山峦上的&帽子&被染成了黑色,看不出来戴还是没戴。
忽然,从地上卷起一阵风,犹如一块抹布把天空打翻的墨水擦的一干二净。才解决掉乌云,白雾笼罩了整个西湖,仿佛它们俩已经串通好了一样。白雾的到来就像给西湖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隐约能看见湖水,让人感觉白雾后面会走出一位西施呢!渐渐的,从西湖到山峦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虹桥,若隐若现,却十分美丽。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公公爬上了山顶,白雾立刻就散了好像在说:&太阳来了,我闪!&太阳出来了,西湖美丽的一面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啊,真美!苏轼不禁赞叹道,他端起酒杯大喝了几口,灵感突发写下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看样子,苏轼已经把忧虑抛到九霄云外了呢!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五年级:杨伊凡
第8篇:改写《望天门山》各位旅客、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门去参观美丽的天门山。
相传古时候,孙悟空用三打白骨精时使用的金箍棒,一下就把山辟成两半了。因而,楚江水奔腾咆哮着,从天门山中间一泻而下。
有一天,李白坐着一叶扁舟饮着酒,看着波浪滚滚的江水,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看,水面上小鱼儿不停的跳跃,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就能看见一条美丽鱼儿跳到你的手心里,使你欣喜若狂,笑得合不上嘴。
看,河两岸的青山魏峨屹立,非常壮观;树木郁郁葱葱,风景异常秀丽。瞧,树林里的小松鼠爬在松树上,摘松果的样子,真是太可笑了;金丝猴爬到一棵桃树上,东摘一个西摘一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今天我们运气可真好,小松鼠把松果仍给我们,真好玩;金丝猴把桃子仍过来,差一点连它都一起下来了。小鸟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在给我们唱着欢乐的歌曲。
看到这样的风景,是不是有机会还想来看这人间仙境?
第9篇:改写《次北固山下》船家摇橹的声音将我吵醒,睡眼朦胧地瞧了瞧远方的景象,江面上一层薄雾使远处的青山忽隐忽现。山好似那样的遥远,甚至看不清那本有的青黑色,而我路途终点可能还在山那边的那边。
山的倒影拉的好长,小舟悄悄地在翠绿色的明镜似的湖面上行驶,好像生怕把什么惊醒似的。晚霞映照着湖面,一切都成了火红色。这一些好像都变得太快,水里的鱼儿也好奇地把头露出来瞧个明白。
潮水这时已涨了起来,江面显得更为宽阔,此刻长江之上只有我一叶孤舟。我站在船头,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看着这宽阔的江面,望着那火红的天空,有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感。
微风吹来,船帆满起。小舟奋力向前驶去。耳旁鸟、虫的鸣叫时高时低,时缓时急。躺下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我的一切。
再次醒来时已是黎明,但月亮仍还在天空挂了半边。昨晚的一切都显现在眼前。再看看那初生的太阳,心中不禁感到黑暗过后便是黎明,一种希望之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突然想起新年将至,想起家中老母、妻儿,想起家中黄牛、黑狗,想起往年此时已全家团圆、互敬祝福。而此时自己却孤身在外,不能与亲人团聚,心中不免有些悲伤,但一想到自己正为国家而奔波、忙碌,悲伤之感也就渐渐淡下。
每当这时,就会动手写一封家书。此时家书已写了好几封了,只是不知怎样寄回给家乡。
大雁正好北归,书信带我情回。只请大雁送信归。
&儿远行在外,望母勿恐儿不归。大雁南飞家在北,儿我远行不久归。&
第10篇:《次北固山下》改写一条弯曲幽深的小路,蜿蜒伸向初春的青山,我的小船漂浮在山前澄清的碧水上,悠闲自得,随意游荡。潮水漫涨起来,却让江岸显得逾发宽阔,水面被风吹皱,摇荡轻轻的一片孤帆。阳光从海上弥漫起来,犹如光的芒刺,点破残夜,拂去黑暗,吐露霞光,江南的春啊,你来得这么早,去年的冬意仿佛瞬间被你驱走,一丝儿都感觉不到了。我有一封满载浓情的信,写在心里,写在水波,写在春的意象,可它如何才能暖回家乡?北飞洛阳的归雁们,只好拜托你们,做一次匆匆的传递,让千里之外的家园,也能感受此时此刻,我的淡淡的喜悦。
第11篇:《次北固山下》改写两岸是青山,我被锁在这一汪碧绿之中。辨不太清东南西北,没有家的庇护,哪儿都是迷茫。云,临于我的头顶,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这么近又那么远,正如我思乡的愁绪一样。家在很远的地方,可却从来没离过我的心,那么远又这么近。
潮涨了,满到几乎要溢出来。我放眼望去,是一种不着边际的辽阔,澹澹的水波,漾在心中,随着我的乡愁起伏。不着边际的寂寞中,唯有我这一叶孤舟在漂泊。
我本不该在这儿的,是吗?就要过年了,人人都回家与家人团聚,大概也只有我会在这个本该回家的日子里与家背道而驰吧?
但是,我并不后悔!这就是我的使命,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夜晚的纱要被揭开了,那是黎明透过第一缕晨曦的希望。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还挽留什么?我只是静静地期待新春的到来,等待我的希望萌发。
回归的大雁啊,先停下你匆匆的脚步,请等等。待我写好家书,请为我传达对家的思念吧!
第12篇:《七步诗》改写&噔噔&&&一阵急速的脚步声,曹植急忙来到富丽堂皇的大殿:大理石柱子,汉白玉地板,曹丕坐在龙椅上,双手搭在椅把上,死死地盯着殿门口。曹植迈入殿内,顿时气氛变得很不自在,充满杀气。
曹丕待曹植行完礼后,马上说:&你这畜牲,竟敢勾引大嫂!本王要置你于死地,但念你我兄弟情深,姑且放你一马。听闻三弟文采好,如今若能在我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便免死。&曹植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心想:这是我哥哥吗?为什么非把我整死不可。
曹丕瞟了曹植一眼,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说:&三弟,开始了。&曹植心想:如果让爹看见了,这是何等伤心?眼泪直在他眼内打转。曹丕说:&一步!&曹植咬着嘴唇没作声,当曹植喊&两步!&时,曹植终于开口了,吟:&煮豆持作羹&这时两颗伤心的泪珠滴落在晶莹的汉白玉地面上,汉白玉变得不再晶莹。&三步!&&漉菽以为汁。&曹丕冷冷地斜了曹植一眼,说:&四步!&曹植无可奈何地仰望天穹,两行泪挂在他脸上,心如刀宛,声音颤抖地答&萁在釜下燃。&&五步!&&豆在釜中泣。&&六步!&&本是同根生。&曹丕把头扭向一边说:&七步!&曹植叹说:&相煎何太急?&曹丕一愣神,望着大理映入石柱子里的自己,好像看到了狼心狗肺,他失去了人性。
曹植扔下一句&大王,在下告辞!&匆匆离开大殿,他对此地绝望了,曹丕连亲情也不顾,祝亲兄弟为敌人,难道他的江山还可以保住吗?
第13篇:改写《望天门山》清晨,我拿上几两银子,来到楚江边。看见附近有一个小船经过,我就大声把它叫来了,然后给了船夫几两银子,上了船观赏风景。
我先抬头看看前面这天门山,立刻感叹道:&好雄伟啊!&只见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大门。两座山像巨人一样守护着这里,楚江就从它们脚下流过。岸的两边还有几片枫林,叶子火红火红的,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它们&哗哗&地舞动叶子,仿佛在迎接人们的到来。
再一低头,我又发现了水面的几只白天鹅,它们优雅地游着,还不时地伸一伸脖子,真令人赏心悦目。这里的山都是绿油油的,大片大片的树林挺立在山上。还有许多好看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着,唱着自己的歌曲,这可真美啊!
转眼间,船就驶到了&大门&的中间。在这里,水形成了巨大的漩涡。这些漩涡不时地飞出许多水珠,在太阳的照射下亮晶晶的,让人感觉仿佛是在仙境一样。我觉得,楚江真是个调皮的娃娃,他故意制造出这些漩涡用来玩耍,他可真顽皮啊!这时,几条银色的小鱼游到了我们的船边,跟着我们的船尽情游着。可能,它们也知道,这里有漩涡,所以才跟着我们的船,想平平安安地游过这里吧。
终于,我们离开了这个&大门&。这时,太阳伯伯也升起来了,它发出耀眼的光芒,把水面都照的亮晶晶的。扭头一看,我才发现岸两边有许多清秀的山,它们像早就商量好了似的相对出现在我们眼前,仿佛在迎接我们。看那个山,它仿佛在翩翩起舞呢!再看看这个山,它就像一个圆形的绿球,可爱极了!哇,那边的山更是美丽呢,它们一个个形态各异,有的像在踢球,有的像在跑步,还有的&&我开心极了,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些美丽的山。
&哗哗&,远方传来一阵划水的声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孤零零的小船正在从太阳升起的地方向我们行驶来。在它上面坐着的,正是大诗人李白!他看到这一切,有感而发,于是写出了一首千古名诗《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本文地址:http://www./4123_qiyuedetianshangaixie_zuowen_500/
更多相关文章
注:《七月的天山》改写作文500字15篇系列作文为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欢迎访问励志天下网,如果您喜欢不妨
您现在的位置:
200字冬天的雪作文(9)
编辑: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类别:作文精选
第41篇 我爱冬天 我爱雪
一年中有四个季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面就让我来个你介绍介绍我这最喜欢的季节&&冬天吧!
我从小就对冬天有种特别的情感,因为我爱那洁白无瑕的雪,下雪了,那调皮的小雪花像个会跳舞的小姑娘,从空中飘飘扬扬的落到马路上、屋顶上、光秃秃的树枝上;人们也早早的起来扫雪,这时孩子们是最快乐的,他们匆匆的穿好衣服,出来堆雪人、打雪仗。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好漂亮呀!
我爱冬天,但更爱那洁白无瑕的雪!冬天,我爱你!雪,我爱你!
河北省定州市北车寄小学六年级:郑瑞杰第42篇 我爱冬天的雪
我喜欢冬天是因为有漫天飞舞的雪花。喜欢她的洁白无瑕,喜欢她的轻歌曼舞,喜欢她的无私奉献。我盼望已久的雪,终于在今年腊月二十八日这一天让我如愿以偿了和她见面了。
刚开始雪花又小、又薄。调皮的她有时钻进我的脖子里,有时钻进我的眼睛里,有时钻进我进的嘴巴里,她们几乎都被我融化了,可她也不甘示弱,不一会儿她鼓足了劲儿,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一大片一大片的落到田野里、大树上、房屋上、还有我们的身上。我用手接过一片雪花,一看,她真美呀!白白的、是个六角形,还是个轴对称图形呢!漂亮可爱的雪花,下吧,下吧,让你下个够,小朋友们正好可以用你来堆个雪人、打雪仗,叔叔阿姨们正好可以用你来增添他们甜蜜浪漫的生活,农民伯伯正好用你来滋润和温暖他们的庄稼。我一路走一路欣赏着这雪花,他像是天上的仙女洒下的朵朵梨花,又像是在给人间洒栽棉花树,等待着人们丰收。好一片瑞雪兆丰年的景色啊!
&&&&六年级:汤孜瑞第43篇 《冬天的雪乡》
分享两句话。《道德经》里有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高明的人听到道理了,就赶紧努力而行了。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人听到你这个道理、这个方法了,一会儿有信心,一会儿信心又没了。若存若亡&&一会儿觉得你说得对,一会儿又觉得没道理。你老是在这个地方纠结,一点意义都没有。
讲一个故事:一帮人上MBA的课,老师就给他们一本书去看,说你们自己看一个月,看完后给我交一篇论文。学生就老老实实回去了,交上了论文。有一个学生就不同,他拿了书对老师说:我认认真真地研究了这本书一个月,您这本书里面,有多少个语法是错误的,有多少个标点是错误的,有多少个字是错误的。您觉得这样学起来有意义吗?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如果你还是在那左顾右盼地挑错别字,你学啥啊?下士闻道,大笑之。下等人一闻,大笑,什么都不是。真正的道是不笑不足以为道。
我在这里就是勤勉大家,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人家能做到一,你就做到十;人家做到十,你就做到百,肯定能行。特别是《基础篇》多读几遍。为什么我一直在讲,大作文,小道理。作文不分体裁,只有这样去学,你才能把作文变成一种能力。
《中庸》里还有一句话&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讲的是颜回得乎中庸,能够发现一个进步的地方,就像握着一个东西放在胸前,&拳拳服膺&,把手放在胸前捧着东西,就怕它丢掉一样。勤而行之,大家要抱着这种学习态度,没有不成功的。
有很多妈妈才听了十天课,就感悟很深。可有很多妈妈还在那左顾右盼呢?这个作文群建立快两年了,这么多的孩子都在进步,人家能做到、能进步的,你就做不到?好多人都在抱怨,我的孩子二年级、三年级,听不懂、看不懂。我说不是孩子看不懂,是你自己没看。这个板子得打在妈妈身上,打在家长身上。为什么有的一年级的孩子写得特别棒?妈妈们都知道,一群的、三群的、四群的,到现在都跟着学,这些孩子的作文都排在后面呢。我都不去点评了,作文写出来,按照他的这个年龄、这个年级来讲,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再挑剔就属于吹毛求疵了。人家跟了一年,那她的孩子收获有多大啊?
开始讲正文。
冬天的雪乡
冬天的雪乡,最美丽的是皑皑的雪山,是屋顶上垂落的&白云&,是雪地里孩子们的笑声&&
眺望雪山,只见在这幅极为珍贵的画卷中,作为背景的湛蓝的天空中照映着白而发亮的雪上,映衬着来往的洁白如雪的云,可是云已经比以往要显得暗灰了一些了。
走近雪山,我触摸了一下雪,只感觉雪粒&沙沙&的立即溶化了,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白得刺眼,有的白得明艳,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牛乳,又仿佛是一张张白纸。
走进雪山深处,我惊诧于雪山的白了,我看见过洁白如雪的白云,见过纯天然的牛奶,却从没看见过雪山的白,雪山的雪白如牛乳,雪山的白如墙壁,雪山的白甚至胜过白云。
继续前行,我们看见一座座坐落于环山中的村庄,这座村庄周围都是山,升起的袅袅炊烟,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白。看那屋顶上的雪,有的飘悬在房檐边;有些干脆挂在屋顶上卷一个圈,像一大坨奶油,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
在雪地上,常常可以看见孩子们已经在雪地上大打出手,打成一团。&这片雪地给你,这片雪地归我们。&&凭什么嘛?我们先看到的&&我说的,你快来,这里有大雪地哦!&&不、就不!&&好啦、好啦,哎呀,大小姐,我让给你,不行吗?&这是一堆男生和一堆女生在争&白地&,然后,&女首领&扬长而去,&男首领&扫兴而归,男生们一见,都挽起了袖子,亮起了胳膊在那里打雪仗。我心里想:&他们不怕冷吗?&&&在这冰冷的雪地上,孩子们的气息,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让冬天的雪乡增添了更多的欢笑声。
如果我再去雪山,我会抓一把雪上的雪粒,抓一捧雪乡的奶油,带一片孩子们的欢笑声,送给你&&
我们这次边讲边提升了,讲到了这一段:
眺望雪山,只见在这幅极为珍贵的画卷中,作为背景的湛蓝的天空中照映着白而发亮的雪上,映衬着来往的洁白如雪的云,可是云已经比以往要显得暗灰了一些了。
孩子可能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我们从技法上看,这一段表达的是一个相片相框的关系。讲意境、摆关系,大家一定要把这关系吃透。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回去指导孩子把相片相框、摆关系、讲意境这个技法讲透了,你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大家也可以看一下《基础篇》,我举个例子:
天打雷了,下雨了。这是两句话,分别讲的是打雷、下雨,但是这是一种孤立的表达,我们重新摆一下雷、雨的关系,或者是雨、雷的关系:打雷了,下雨了,雷声促着雨丝,大雨下得哗哗哗,雨丝又促着雷声,雷声就轰隆隆。这样字多了,意境也出来了。
《基础篇》还讲到一个,&春天到了,天蓝蓝的,树绿绿的,&这只是讲到了两个单独的方面,如果重新摆一下关系:&天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更蓝了,绿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绿了。&这就是摆关系,A是什么,B是什么,A对于B的影响,B对于A的影响。不仅写景可以用,叙事也可以用。一定要让孩子吃透这个技法。
议论文能不能这样写?我们来看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大致来说,写的是日本是小国,日本资源少,人口少,它就必须要速战,不能持久;然后讲中国是大国,人口多,资源多,所以要持久。一个小国来打大国,一个资源少、人口少的国家和我们来打,它们是打不过我们的;反过来说,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雄厚的大国,我们要跟它打,我们是必胜的。这就是议论文的写法、议论文里面的摆关系。大道至简,都是一样的。
再举个例子,小朋友写《我的妈妈》:今天我生气了,妈妈揍我了,她越揍我,我就哭得越凶,我哭得越凶,我妈就越揍我。还是摆关系。回过头来我再跟大家讲理论,一个事物永远不会是单独存在的,它永远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组成的。因为是两个以上,所以可以去摆。
最典型的就是杜甫的那首诗《绝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只黄鹂鸣翠柳,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两只黄色的鸟叫着,似乎就把绿树叫得越来越绿了。因为绿树的绿,让小鸟叫得更加欢似的。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往青天上冲去,在蓝天下更显出了白鹭的白,也正是因为有白鹭的白,就更显出了青天的青。所以说,没有一个东西是单独存在的。
《实战篇》里还举过一个例子:我的妈妈脸特白,妈妈的脸上有一个黑痦子,因为有这个黑痦子,我妈的脸显得比别人更白。我妈的脸更白,所以显得这个痦子更黑。正因为我妈的脸比别人白,这个痦子比别人黑,所以我妈就显得与众不同。让孩子用这样的思维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再比如:今天我去郊游去了,天气特别好,我心情也特别好。然后就完了。我们能不能写一点,因为今天天气那么好,所以我心情特别好。因为我心情特别好,所以就觉得今天玩得特别开心。这样写的话,还有什么不能写啊!写的东西到处都是。
再回来看本文,小朋友在这里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画,这个非常好。但是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第一就是要把一个东西写实。写实是什么概念呢?拿本文来讲:这是一幅极为珍贵的画,不用你说珍贵,我们都知道它珍贵了。或者说不用你写珍贵,因为你给我们描述的蓝天、白云,已经很美了。所以不用说这是一幅极为珍贵的画了。这是其中的一个要点。
再往下看,作为背景的湛蓝的天空,这个地方读得有点累,这个是细节方面的问题。湛蓝的天空映衬着发亮的白雪,显得天空更加的清澈高远。白雪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熠熠发光。与湛蓝的天空和洁白如云的雪相比,云就逊色了许多,暗淡了许多。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啊!除了刚才的摆关系,讲意境外,再来一个相片与相框的关系。把蓝天、白雪和灰色的云放在一个相框里,或者叫放到一个兜子里面。蓝天、白雪和灰色的云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
相片与相框的技法,可以用数学字母来表示。摆关系、讲意境,再往上提升就是相片、相框的关系。这是在我们《提高篇》中讲得很详细的内容,这两个核心是一样的。一样在什么地方?就是摆关系。但是相片、相框的关系不一样,它写了三样东西,A、B、C,我们把这三样东西,装在D里面。原来我们讲的摆关系、讲意境是什么?是A和B的关系,是A对B的关系、B对A的关系,现在不一样,现在是A、B、C装在一个D的相框里面。所以,妈妈要先把这些基础技法搞明白,把写景先搞明白,虽然咱们还没有遇到高中作文、大学作文,但是写人或者记事都可以这样写。
比如写妈妈:妈妈有个茵碜印⒙杪璧牧澈馨祝蛘呗杪栌懈龃笱劬Α⒙杪栌懈龊熳齑剑杪璧暮熳齑皆诼杪璧拇笱劬ο拢缘眯∏闪徵纾杪璧拇笱劬υ诤熳齑降某耐邢拢窒缘蒙辽练⒐狻⒕季加猩瘛⑦瓦捅迫&&这不就是写人?
议论文也是一样: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必胜;一个正义的、资源和人口众多的国家,去打一个人口少、资源少的国家,必胜。反过来,可以再说:一个人口少、资源少的国家,一个不正义的国家与一个人口多、资源多的国家比,必败。写出来,不就是议论文吗?还不懂的妈妈,先去弄懂写景的这个道理。
再往下看原文:
走近雪山,我触摸了一下雪,只感觉雪粒&沙沙&的立即溶化了,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白得刺眼,有的白得明艳,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牛乳,又仿佛是一张张白纸。
这里用了意法、色法、触法,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意、言之有色、言之有觉,整个感觉是很棒的。如果要把它写得更丰富一些,比如感觉雪粒&沙沙的&,这个&沙沙的&用了引号,孩子好像用了一些声法。但是你再往下读,像是雪粒沙沙的感觉,并不是声音。所以这个地方就有些小问题,让人不明白到底是沙子的沙,还是踩在脚下的&沙沙&作响的&沙&。
从尊重孩子的角度,我们了解孩子是想写白雪松软的感觉,那就应该还是沙子的沙,不是&沙沙&作响的&沙&。因为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所以把顺序调整一下,改成:走近雪山,我们踩在松软的雪上,能听见&嘎吱嘎吱&的声响,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身后留下了一串一串深深浅浅、弯弯曲曲的脚印。这样就把踩在雪上的触觉写出来了,将踩着松软的感觉写出来了。
接下来的原文是:
走近雪山,我触摸了一下雪,只感觉雪粒&沙沙&的立即溶化了,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
这里,&像闪电般离去&似乎不太恰当,但是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这种意法的大量运用,我们经常强调五句话内必有一个意法,而且讲对称的意法。如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这个意识非常好,一定要保留下去。
我们改成:我又触摸一下雪,抓起一把雪,只觉得雪是凉凉的、松软的,在我手的温暖下,随即就隐形般地消失,变成了水。
再往下原文: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白得刺眼,有的白得明艳,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牛乳,又仿佛是一张张白纸。
这里写得真的太美了,证明孩子体会得深,真的很好,有点驴头不对马嘴的味道:&均匀&用在&雪色&上,非常到位。&有的白得刺眼、有的白得明艳&,对称意识很好,希望孩子一定要保持下去。就学习而言,孩子的一只脚已经踏进去了。但是刺眼和明艳,表现得不是很内在,从通常感受来说,刺眼就是明艳的另外一种说法,这里感觉就不是很准确、有点重叠,如果我们再去夸张一点理解的话,就是这个&明艳&,好像有点带色彩的感觉,那我们这样去写:
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很刺眼、有的很沉暗;(这里是从光的角度,从颜色上讲)有的是大块大块抹上去的,有的又如一粒一粒点缀上去的。特别是在大片白色的雪地上,偶尔看到一大片林子(或长出一丛丛的绿树、小草),东露一块石头、西出一块石头,给雪山又增添了丰富的景色。这样写出了雪山的平地和陡峭、雪地的大片与小片、雪色的刺眼与沉暗;而且又从大片白色中写出了黑色,用到了写黑以白、写白以黑的技法。请大家翻开《基础篇》135页《冰雪北海》:
若由北岸看南岸,更有趣。琼岛高拥,真是一座琼岛。山上的老柏树,被雪反映成了黑色。黑树林子里那些亭阁上面是白的,下面是阴黯的,活像是水墨画。北海塔涂上了银漆,有一丛丛的黑点绕着飞,是乌鸦在闹雪。岛下那半圆形的长栏,夹着那一个红漆栏杆、雕梁画栋的漪澜堂。又是素绢上画了一个古装美人,颜色是格外鲜明。
写冰雪北海,冰雪是白的,但在这里面就是写白以黑,它并没有大篇的笔墨写在雪上面,而是写黑:老柏树、黑林子、小黑点&&然后再是明和暗的关系。用黑来衬托白。
再往下,我们再翻到下一页,136页:
五龙亭中间一座亭子,四面装上玻璃窗户,雪光冰光反射进来,那种柔和悦目的光线,也是别处寻找不到的景观。亭子正中,茶社生好了熊熊红火的铁炉,这里并没有一点寒气。游客脱下了臃肿的大衣,摘下罩额的暖帽,身子先轻松了。靠玻璃窗下,要一碟羊膏,来二两白干,再吃几个这里的名产肉末夹烧饼。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写冷以热?第一个特点,是写冰雪是白的,作者写的是黑;第二个特点,冰雪是冷的,但在这一页里面,作者写的是热。写的是熊熊的炉火、铁炉,脱下臃肿的大衣,又是怎么吃肉、喝酒,怎么个玩法。
孩子的文章在这个地方有点遗憾,就是已经写了&有的刺眼、有的明艳&。你就可以来点有些是不刺眼的、有些是黑色的,因为你已经写到了雪色并不均匀了。刚才《冰雪北海》中是不是还写到了乌鸦在飞?那我们走在雪地里面,我们是不是再写一写:走着走着,从草丛里面、从树林里面,惊飞起一两只小麻雀。这样就有静有动,就写活了,要展开思维,运用六根六尘、用写黑以白的技法。
再看《江雪》,把《江雪》学清楚了,作文也就搞明白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动静、高低、有无都有。假设使用这个技法,文中的场景太有东西可写了。从顺序上,我们从远处看到雪山是什么样的;走近雪山,看到雪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走进了雪山,写雪是什么样子的。
来看原文:
走进雪山深处,我惊诧于雪山的白了,我看见过洁白如雪的白云,见过纯天然的牛奶,却从没看见过雪山的白,雪山的雪白如牛乳,雪山的白如墙壁,雪山的白甚至胜过白云。
在原文中,对称句展开得很好,对称句方式再结合意法,用得非常好。要是从提升角度来讲的话,就是要把这个关键词&惊诧&写出来,改成:我见过如雪的云,我见过纯色的牛奶,但是我被雪山的白所惊诧了。要让&惊诧&更高于这个境界,不再写雪的白了,而是写别的更高于它的内容。
走进雪山深处,我惊诧了。我惊诧于雪山的空旷,我惊诧于雪山的寂静,我就在想:它的空旷和寂静来源于哪里呢?我明白了,雪山的空旷来源于它的白、雪山的寂静来源于它的白,所以,我更惊诧于雪山的白了。
大家去体会&于无声处听惊雷&、&此处无声胜有声&,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写,礼堂里面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见似的。也就是掉了一根针,才能显得真的静了。写东西一定要写出意境来,我们一直讲天空不是蓝色的,写天空不只是写蓝天、白云,你还可以写写小鸟,还有其他,这不就更有意境了吗?
杜甫的《望岳》:
荡胸生层云,决眦(z&)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才有意境在里面。有的妈妈问:学这样东西会不会局限孩子的思维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这个写作手法只会开拓你的视野,怎么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呢?在这里,还可以写写风吹过的声音。
继续前行,我们看见一座座坐落于环山中的村庄,这座村庄周围都是山,升起的袅袅炊烟,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白。看那屋顶上的雪,有的飘悬在房檐边;有些干脆挂在屋顶上,卷一个圈,像一大坨奶油,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
这段写得不错。但是我们还是往提升的角度来说,来看这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话里面,点、线、面全都有了,所以借鉴一下,这个地方可以这样改:
继续前行,我们看见空旷的山野中,点缀着一个个的村庄,远远望去,村庄里升起一缕、两缕、三缕的袅袅炊烟。我不知道这个炊烟是云,还是烟?是烟,还是雪?烟、雪、云,互相交织、如梦如幻,让人感觉像走入了仙境一般。再往里走,屋顶上的雪,有的平铺在房顶上,四四方方;有的挂在房檐上,像冰激凌似的,有的挂在树梢上、窗户上,我们就像置身于桃花胜地、童话世界一样。
再往下看:
在雪地上,常常可以看见孩子们已经在雪地上大打出手,打成一团。&这片雪地给你,这片雪地归我们。&&凭什么嘛?我们先看到的&&我说的,你快来,这里有大雪地哦!&&不、就不!&&好啦、好啦,哎呀,大小姐,我让给你,不行吗?&这是一堆男生和一堆女生在争&白地&,然后,&女首领&扬长而去,&男首领&扫兴而归,男生们一见,都挽起了袖子,亮起了胳膊在那里打雪仗。我心里想:&他们不怕冷吗?&&&在这冰冷的雪地上,孩子们的气息,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让冬天的雪乡增添了更多的欢笑声。
这一段是小朋友写得非常好的地方,为什么说写得非常好呢?第一个,咱们参考一下《冰雪北海》,找到写冷以热的地方、136页:
走过这整个北海,在琼岛前面,又有一弯湖冰。北国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的,在冰面上溜冰。男子是单薄的西装,女子穿了细条儿的旗袍,各人肩上,搭了一条围脖,风飘飘的吹了多长,他们在冰上歪斜驰骋,做出各种姿势,忘了是在冰点以下的温度过活了。在北海公园门口,你可以看到穿戴整齐的摩登男女,各人肩上像搭梢马裢子似的,挂了一双有冰刀的皮鞋,这是上海香港摩登世界所没有的。
这里面写到了人,咱们这篇文章像游记,如果没有人,景色就缺乏活力。前面写寂静、空旷、无声,这里写出村庄里的活力,这就与张恨水《冰雪北海》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冰雪北海却非冰雪北海,写了人才能让它活起来。中国人讲五行:金木水火土;讲五脏:心肝脾肺肾,就是对应着金木水火土的。中国人为什么聪明和智慧,就是能从自然中找到自己,在自己中又找到自然。有的妈妈可能开始觉着这个部分是无所谓的,但是其实这就是文章写得非常好的地方,小朋友思路是很开阔的。但是这里有些不足,原来文章对话,是一个接一个、一句接一句,没有断出来的。我们再调整一下:
在雪地上,一群孩子大打出手,打成一团,发出了阵阵喧哗声。
&这片雪地给你,这片雪地归我们。&
&凭什么嘛?我们先看到的。&
&我说的,你快来,这里有大雪地哦!&
&不、就不!&
&好啦、好啦,哎呀,大小姐,我让给你,不行吗?&
咱们在写作文中间一直没有写语言描写,这里面语言描写很有趣,很有童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掉多余的部分,改成:
这是一堆男生和一堆女生在争&白地&,(用了借代手法)然后,&女首领&扬长而去,&男首领&却没有扫兴而归,他们趁兴都挽起了袖子、亮起了胳膊,在那里打雪仗。在这片冰冷的雪地上,孩子们的气息,让这个冰凉的雪地有了生机和热气,孩子们奔跑着,嬉戏着,在雪乡上空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让冬天的雪乡增添了更多的欢笑声。
这就把雪乡写&热&了,但这里不是&热气&的&热&,而是&热闹&的&热&。刚才一直在讲空旷、雪白,这里写打雪仗,有欢笑声、哈气声、也有奔跑的弧线,就让雪乡增加了更多的气息。
最后的结尾:
如果我再去雪山,我会抓一把雪山的雪粒,抓一捧雪乡的奶油,带一片孩子们的欢笑声,送给你&&
上面写了半天,我们都还没有搞清楚雪乡这个地方在哪里?经了解,雪乡说的是哈尔滨,所以我们可以改成:
冬天的雪乡在哈尔滨,那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希望您也能去雪乡,希望我们能在雪乡相遇。
如果我们在那相遇的话,说不定在一片孩子的欢笑声中有我,说不定能抓起一把雪山的雪粒、抓一捧雪乡的奶油、带一片孩子们的欢笑声,送给你的就是我。
这样文章就变成雪乡的一篇介绍了,小作者和读者互动:如果能在雪乡偶然相遇的话,说不定那个抓起雪粒送给你、带回欢笑的就是我了。文章以主人的身份来写,也像一个导游对雪乡的介绍。
冬天的雪乡(根据老师讲评自行修改)
冬天的哈尔滨,最美丽的是雪乡。雪乡里最洁白的是皑皑的雪山,是屋顶上垂落的&白云&,最难忘的是雪地里孩子们的笑声&&
眺望雪山,在这张&照片&中,作为相框的湛蓝的天空照映在白而发亮的雪上,这里的雪经过多年的沉积,已经不会融化,白雪映衬着来往的白如墙壁的云,可是云显然比以往要显得逊色、灰暗一些了。
走近雪山,我触摸了一下雪,只感觉雪粒快速地从我手中&咻咻&地划过,一瞬间便立即溶化了,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
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像明珠,一粒一粒,闪闪发亮、娇贵可爱;有的好似牛乳,从山上一路泼洒开来,漫山遍野、四面散开;又像白纸、像墙壁,晃得我睁不开眼。远远地,山野上也能零星看到一些黑黑的树丛和枯黄的树枝,这里一块、那里一丛,突然间,不知被什么惊扰,树丛里飞起一两只麻雀,&嗖&地一下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寂寞的雪色里摇晃。
走进雪山深处,我惊诧了。我惊诧于雪山的空旷和寂静,它的空旷和寂静来源于哪里?是来源于它的白吗?是,却不仅仅是。我想,雪山的空旷来源于它的宽广,来源于它宽广无边的胸怀,雪山的寂静来源于它的高耸,来源于它高耸入云的体魄,所以,我更惊诧于雪山的宽广与高耸了。
继续&微服私访&,我看见空旷的山中,装点着一座座的村庄,远远望去,村庄里袅袅升起一缕淡淡的炊烟,我不知道这个炊烟是云,还是烟?是烟,还是雪?云、烟、雪,互相交织、如梦如幻,让人感觉像走入了虚幻世界一般。再往里走,屋顶上的雪,有的直接挂在屋檐上,有的飘悬在房檐边,有的也挂在树梢上、窗户上,有的则干脆在屋顶上卷一个圈,像奶油似的,好好玩呀!身在雪乡的我们,这时就像置身于世外桃园、童话仙境一样。
雪地上,看见一个个黑影,原来是一群孩子正在大打出手,打成一团,发出了一阵阵喧哗与欢笑声。
&这片雪地给你,这片雪地归我们。&
&凭什么嘛?我们先看到的。&
&我说的,你快来,这里有大雪地哦!&
&不、就不!&
&好啦、好啦,哎呀,大小姐,我让给你,不行吗?&
这是一堆男生和一堆女生在争&白地&。然后,&女首领&扬长而去,&男首领&却没有扫兴而归,他们趁着兴致,都挽起袖子、亮起胳膊在那里打雪仗。在这片冰冷的雪地上,孩子们的奔跑,让这个冰雪的白地又有了生机与热气,孩子们奔跑时、耍雪时,在雪乡上空划出的一道道美丽弧线,让冬天的雪乡增添了更多的欢乐。
冬天的雪乡在哈尔滨,那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雪乡相遇,如果在那里相遇,说不定那片孩子的欢笑声中就有我,而那个抓起一把雪山的雪粒、捧起一捧雪乡的奶油、怀揣一片喜乐与欢笑声,送给你的人就是我。第44篇 《冬天的雪乡》
冬天的雪乡
冬天的雪乡,最美丽的是皑皑的雪山,是屋顶上垂落的&白云&,是雪地里孩子们的笑声&&
眺望雪山,只见在这幅极为珍贵的画卷中,作为背景的湛蓝的天空中照映着白而发亮的雪上,映衬着来往的洁白如雪的云,可是云已经比以往要显得暗灰了一些了。
走进雪山,我触摸了一下雪,只感觉雪粒&沙沙&的立即溶化了,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白得刺眼,有的白得明艳,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牛乳,又仿佛是一张张白纸。
走进雪山深处,我惊诧于雪山的白了,我看见过洁白如雪的白云,见过纯天然的牛奶,却从没看见过雪山的白,雪山的雪白如牛乳,雪山的白如墙壁,雪山的白甚至胜过白云。
继续前行,我们看见一座座坐落于环山中的村庄,这座村庄周围都是山,升起的袅袅炊烟,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白。看那屋顶上的雪,有的飘悬在房檐边;有些干脆挂在屋顶上卷一个圈,像一大坨奶油,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
在雪地上,常常可以看见孩子们已经在雪地上大打出手,打成一团。&这片雪地给你,这片雪地归我们。&&凭什么嘛?我们先看到的&&我说的,你快来,这里有大雪地哦!&&不、就不!&&好啦、好啦,哎呀,大小姐,我让给你,不行吗?&这是一堆男生和一堆女生在争&白地&,然后,&女首领&扬长而去,&男首领&扫兴而归,男生们一见,都挽起了袖子,亮起了胳膊在那里打雪仗。我心里想:&他们不怕冷吗?&&&在这冰冷的雪地上,孩子们的气息,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让冬天的雪乡增添了更多的欢笑声。
如果我再去雪山,我会抓一把雪山的雪粒,抓一捧雪乡的奶油,带一片孩子们的欢笑声,送给你&&
昨天,我们分析了孩子的作文在结构与顺序方面的优点。总的来说,孩子在这篇作文中是通过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顺序来写的。因为有了顺序感,所以就体现出思路明确、有章有法。这是我们昨天下午讲的重点。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与介绍第二个方面,就是摆关系、讲意境。先来看原文:眺望雪山,只见在这幅极为珍贵的画卷中,作为背景的湛蓝的天空中照映着白而发亮的雪上,映衬着来往的洁白如雪的云,可是云已经比以往要显得暗灰了一些了。在本段中小朋友写得非常棒,用文字画出了一幅画。我们在《基础篇》的前言中提到过,作文就是用文字作画。那么怎么样用文字作画?这里就有一个基础的技法叫:摆关系、讲意境。摆关系、讲意境,再提高,就是相片相框的技法。换句话来讲,相片相框的技法,是摆关系、讲意境技法的进一步提高。这一个技法大家可以参考《提高篇》的第八章。我们在这里就讲摆关系、讲意境。
在《基础篇》中,我们曾经做过一段文字的游戏:
举个简单的例子:天是蓝色的,树是绿色的。这是两句话,一个是讲天,一个是讲树;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绿色的。如果把这两句简单一放,还显得不够力。可以再摆一下这两者的关系。可以写成:天是蓝色的,树是绿色的。绿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出那一份绿的生机。
好,我们再来看下一个例子&&
我们再来做两个文字游戏。描写下雨:天,打雷了。一个声法,一个色法。要是把这个关系再搭配一下,就可以这样写:天,打雷了,下雨了。雨丝催着雷声,雷声促着雨丝,好像一首交响曲。这样就成了三句话了。写马路上的景:马路上,一辆辆的车飞驰而过,自行车相互追逐,还有在便道上慢行着的人们。车的速度、自行车的穿梭与行人的悠闲,构成了一个城市道路上快慢交错的动感组合。这样辅导孩子,就有得可写,一句可以变两句,两句可以变四句。文字就是游戏。
所谓的摆关系、讲意境,就是一开始分别写两样东西。正如我们讲的第二个例子一样,写了两样东西,一个是雷,一个是雨。如果分别写,只是写到一半,但我们可以把这个关系再搭配一下。就可以写成:天,打雷了,下雨了。雨丝催着雷声,雷声促着雨丝。这样不仅增加了字数,且增加了画面感、意境美,与文字的立体性。
在《实战篇》中,很多小朋友就运用了这样的技法,在书中随处可见。我们来看一个小朋友写的《海洋世界一日游》。大家有书的,可以参考一下书中的114页。特别是大家要看到截图中划线的部分:小鱼儿一会儿游到我的左边,一会儿游到我的右边,一会儿又游到我的头顶。有的鱼一动不动地看着我,有的鱼慢条斯理地散着步,还有一些鱼忽而在我的眼前窜过。看到它们,我会想,我是不是水中的鱼?鱼是不是空中的我?是鱼在我身边动,还是我在鱼四周游?
在文中,小朋友写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我,一个是鱼。这是分开来写的。而下划线的部分,小朋友就运用了摆关系的技法:我是不是水中的鱼?鱼是不是水中的我?是鱼在我身边动,还是我在鱼四周游?---
刚才有妈妈问:&这个技法,是不是好难?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学会?&可以说,这个技法与难度无关,而是与思维的习惯有关。这个技法,无处不在。再试举一例:就拿我们今天讲课来写&&今天,我们在QQ群里讲课,我认真地讲,大家热情地听。大家表现得越热情,我就讲得越认真。我讲得越认真,大家就表现得越热情。
回到孩子的原文中来:
眺望雪山,只见在这幅极为珍贵的画卷中,作为背景的湛蓝的天空中照映着白而发亮的雪上,映衬着来往的洁白如雪的云,可是云已经比以往要显得暗灰了一些了。在本文中小朋友写到了这样的关系,我们稍作简化,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白雪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更白,蓝天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蓝。在本文中,小朋友还接着运用了一个相片相框的技法,把蓝天与白云重新组装在了一幅画中。
接下来看第二个自然段:走进雪山,我触摸了一下雪,只感觉雪粒&沙沙&的立即溶化了,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白得刺眼,有的白得明艳,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牛乳,又仿佛是一张张白纸。
在本段生动从何而来?从六根六尘中而来。小朋友写得也极为生动。一是触法运用:我触摸了一下雪,只感觉雪粒&沙沙&的立即溶化了。二是意法的运用: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同时也是一个对称句。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白得刺眼,有的白得明艳&&色法的运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牛乳,又仿佛是一张张白纸。&&意法的运用。
所以概括来讲,在本段中关于雪的描写,运用了:色法、触法与意法。因此就实现了:色法&&言之有物;触法&&言之有觉;意法&&言之有意。这样,就把雪的整体写了出来,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雪,感触到了雪,还想象到了雪。
好,我们接着再看几个孩子写的作文的片段:
云是一位本领高强的画家。有时,给自己涂上鲜艳的红色,远远望去就像火在燃烧,仔细一看还带着点太阳金黄的光芒,绚丽多彩。有时,给自己倒上浓浓的黑墨水,一瞬间,像天女散花似的雨点,乘着降落伞,飘飘摇摇地跳到地上,滋润了大地,带来了一份清香。当画家心血来潮的时候,把云涂成粉色,象征梦想;把云抹成青色,象征开端;也会把云画成紫色,象征高贵&&
雨一滴一滴地落下来,有的时候纯洁无瑕,像晶莹的珍珠,像一层透明的膜;觉得很冰爽,很凉快。有的时候,雨里面掺有一些灰尘,有点脏。原来是神奇的雨以自己一身之污,来荡涤自然,换来世间的干净清亮。
以上是两个小朋友写的,一个写的是《雨》。一个写的是《云》。大家去体会其中六根六尘的技法。
在本段中,我们还要重点讲一个问题,主要是对称句的运用。对于初学作文的小朋友来讲,并列型的关联词格外重要。不管是从本文中,还是《云》与《雨》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并列型的关联词:有的&&有的&&;象什么&&象什么&&;一边&&一边&&;同时&&同时&&
在《实战篇》中,我们教大家这样一个办法。先来看一个民国作文:动静结合:《中秋日》
今天是中秋节。
早上我们照常到学校里去。
下午放学回家,看到院子里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排列着许多果品,像梨、柿子、苹果、月饼等。还有一支香斗,香烟正一缕缕向上吹着。
我想,晚上,还要同弟弟妹妹出去赏月呢。
这篇民国作文,我们可以加上关联词。大家来感受一下:
上面排列着许多果品。(不仅)有梨,有柿子,(还)有苹果、有月饼,还有一支香斗,(还有)一缕烟。这些对称的句子一下子就把文章的架构支撑了起来。因为有了这些对称的词、句、段,文章就有了逻辑、章法,同时也就有了深度与趣味。
低年级孩子写对称的&笨&办法:如果我们不知怎么跟孩子讲对称,我们就让孩子记住几个关联词:有的&&有的&&,有&&还有&&,有些&&有些&&,一面&&一面&&,有的&&有的&&,一边&&一边&&。这些关联词,只是一个外在的表现,其内在,就是对称。由这些关联词组成的句子就是对称句。
有妈妈喊:&好难啊!好难啊!&您真的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吗?还是您真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差不多都是喝那么一口水,吃那么一口饭,凭什么您说自己的孩子就学不会?刚才有一位妈妈说得好:&如果别的孩子能学会,而自己的孩子学不会,要追问的不是孩子,而是妈妈!&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前几天,我们讲了一课:为孩子输入正能量,在我们自己都觉得好难,不好懂、不好学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我们都在作文面前皱着眉,苦着脸,大声叫喊难难难,难于上青天,那孩子还能跟着您学作文吗?您在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文难,难于上蜀道。&小朋友是不是更有理由对您说,作文写不好情有可原?
自信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个自信的妈妈。一个成天抱怨的孩子后面,也必定有一个抱怨的妈妈。我们这么掰开了揉碎了跟您讲作文,您还觉得难,那最好就是不学,或是去报别的作文班吧。
讲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算是结尾:
非洲有一个地方人们都不穿鞋。有一个鞋厂的业务员来这里开拓业务,看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就打电报回总部,说:此地没有市场,因为本地人没有穿鞋的习惯。另一个鞋厂的业务员来到此地,异常激动,打电报回总部:&此地市场巨大,潜力非常,因为此地还没有人开发鞋的市场,所有的人都没有鞋。&
这就是正知正见正能量与偏知偏见负能量的对比。不穿鞋是事实,是客观。不同的是,有人愿意开拓市场主动积极,有的人却选择逃避,消极退后。作文的问题是事实,但有的妈妈愿意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有的妈妈却选择怨声载道。TO BE OR NOT TO BE?第45篇 《冬天的雪乡》
今天讲一个四年级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冬天的雪乡》。
先来分享几位妈妈的喜报:
东阳快乐四年级:报告喜讯,我儿子的那篇《雷雨》荣获浙江省课内作文大赛一等奖了。(就是上次老师点评的那篇。)另外还有一篇&&《难忘的一次活动》,按照老师的六根六尘和对称法,荣获了全国三等奖。谢谢老师和转播们的辛勤付出!孩子们将以优异的成绩与喜讯来回报你们。谢谢!
46群玉妈:非常老师,分享一个我家孩子作文的好消息:单元考试作文第一次没扣分,并且当作范文当堂朗读。二个月的付出,大大的收获。想当初,她的作文只能写2-3句话,二个月后竟然能成范文。作文里&头身脚&、对称用得很好。
27群北京-姗妈:看到老师书上的那篇《小螃蟹》,我想到老师还讲过一篇关于鱼的文章,我教女儿仿写了一个《水蜗牛》,感觉很好,我们这次在&高思杯&作文赛中得了一等奖,作文满分!孩子很高兴。
上海-君:在这里,要谢谢老师!我家丫头的作文被他们语文老师推荐参加2012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了!这是老师对小家伙的认可,也是孩子进步的表现。
下面来看一下《冬天的雪乡》的小作者妈妈感言:
老师,我是以前8群的虫妈,现在转到了48群了,从去年开始一直听您的课,和孩子坚持读课堂记录。
孩子本来就对语文比较感兴趣,也很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口头表达能力很强,语文老师总认为他口头能力强于书面,之前,我也很着急他的作文如何能提升档次,也着急他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看的那么多书里的东西都倒出来呢?
自从跟您学习,明白了:孩子读再多的书,关键是要学会如何读书、如何阅读;也明白了就因为孩子口水多,妈妈更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如何将&口水&变成&油水&;要珍惜和孩子一起的时光,&扶上马,送一程&,要当亲子妈妈,建立好的亲子关系,不能亲自作文、不能动不动就给孩子脸色看;知道要克服焦虑,要&坚持浇水、静等花开&,不能做拔苗助长的妈妈,要做坚持浇水、施肥的花农,多关注孩子的成长。
感谢老师!感谢您教会我和孩子成长与做人的道理。
再来说作文。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明白了&头身脚&和&帽衣鞋&,也知道在作文中主动用上&对称&和&六根六尘&了(作文八法,我们觉得目前还不能一一地体现在作文里,但我们会继续熏习、继续理解再运用的)。
孩子也越来越喜欢语文了。这个学期,班主任老师一直都表扬他,作文越来越好、表现越来越棒。
这篇文章是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去了雪乡后,回来作为寒假作业完成的,基本上都是孩子自己的原话。有些句子,我觉得很有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绿》的味道,应该是听经典、读经典、熏习经典的效果(之前我们虽然也听过,但真正分析和阅读朱自清的作品,还是看了您的分析讲解之后,我们还一起背了下来)。
文章大量用了色法和意法,中间关于孩子的玩乐部分用了借代法,整体来说,是孩子和非常老师学习之后,我认为这是体现他进步的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文。因为文章是开学就写了,这里我是今天补的,所以辅导的细节我就没有一一介绍了,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也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从感言中也看到,这位妈妈是八群的&老人&,一直坚持听课到现在,有如初心,很让人赞叹。特别是妈妈提到的认识:明白了:孩子读再多的书,关键是要学会如何读书、如何阅读;也明白了正因为孩子口水多,妈妈就更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如何将&口水&变成&油水&;要珍惜和孩子一起的时光,&扶上马,送一程&,要当亲子妈妈,建立好的亲子关系,不能亲自作文、不能动不动就给孩子脸色看;知道要克服焦虑,要&坚持浇水、静等花开&,不能做拔苗助长的妈妈,要做坚持浇水、施肥的花农,多关注孩子的成长。
希望大家从这位妈妈的认识中,去体会亲子的意义,体会如何读书、如何积累的方法,体会如何克服急躁的心态,体会&坚持浇水、静等花开&的意义。在孩子学习作文之前,让孩子先感兴趣,很重要;在妈妈亲子之前,先调整好心态,很重要。有好的心态,才能有好的学态;有好的学态,才会有好的结果。
看一下孩子的原文:
冬天的雪乡
冬天的雪乡,最美丽的是皑皑的雪山,是屋顶上垂落的&白云&,是雪地里孩子们的笑声&&
眺望雪山,只见在这幅极为珍贵的画卷中,作为背景的湛蓝的天空中照映着白而发亮的雪上,映衬着来往的洁白如雪的云,可是云已经比以往要显得暗灰了一些了。
走近雪山,我触摸了一下雪,只感觉雪粒&沙沙&的立即溶化了,像闪电般离去,像隐形般消失&&。山上的雪色并不均匀,有的白得刺眼,有的白得明艳,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牛乳,又仿佛是一张张白纸。
走进雪山深处,我惊诧于雪山的白了,我看见过洁白如雪的白云,见过纯天然的牛奶,却从没看见过雪山的白,雪山的雪白如牛乳,雪山的白如墙壁,雪山的白甚至胜过白云。
继续前行,我们看见一座座坐落于环山中的村庄,这周村庄周围都是山,升起的袅袅炊烟,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白。看那屋顶上的雪,有的飘悬在房檐边;有些干脆挂在屋顶上卷一个圈,像一大坨奶油,让人口水直下三千尺。
在雪地上,常常可以看见孩子们已经在雪地上大打出手,打成一团。&这片雪地给你,这片雪地归我们。&&凭什么嘛?我们先看到的&&我说的,你快来,这里有大雪地哦!&&不、就不!&&好啦、好啦,哎呀,大小姐,我让给你,不行吗?&这是一堆男生和一堆女生在争&白地&,然后,&女首领&扬长而去,&男首领&扫兴而归,男生们一见,都挽起了袖子,亮起了胳膊在那里打雪仗。我心里想:&他们不怕冷吗?&&&在这冰冷的雪地上,孩子们的气息,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让冬天的雪乡增添了更多的欢笑声。
如果我再去雪山,我会抓一把雪山的雪粒,抓一捧雪乡的奶油,带一片孩子们的欢笑声,送给你&&
刚才大家在讨论中提到了对称,提到了相片相框、六根六尘、写黑以白,还提到了由远及近,提到了人动景移,提到了抬头收腹。可见,这一段时间的熏习,还是很有作用的。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孩子作文的亮点。
一是结构。关于结构的问题,我们基本上是每篇作文都在讲。因为结构就是思路,就是章法,就是表达的秩序。结构是孩子们学习作文,第一步需要实现的目标。《实战篇》中也一直在讲,孩子作文观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作文观,就是结构观。孩子们有了作文观就能明白:一篇作文该如何表达,如何体现。有了作文观,也就加强了表达、沟通的能力。
本文的题目是《冬天的雪乡》,而本文的头是:
冬天的雪乡,最美丽的是皑皑的雪山,是屋顶上垂落的&白云&,是雪地里孩子们的笑声&&
可见,本文的&头&是开门见&雪&的头,开得直接明了。作文的主题是&冬天的雪乡&,如果头一个自然段中,没有&雪乡&出现,说不定就写成了&梦乡&。开门见山,能达到直接明了、直奔主题、言简意赅的作用;是保证作文不跑题、不偏离方向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头&中,孩子运用了三个对称句:
最美丽的是皑皑的雪山,是屋顶上垂落的&白云&,是雪地里孩子们的笑声&&
这三个对称句,与&身子&是相互呼应的。这也是我们一直讲的&头身脚&要保持一致、要步调一致的要求。
我们讲:读书、积累、写作是一回事。其实,当我们看到这个&头&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对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
比如我们学《中庸》,如果能把《中庸》的第一章学懂,可以说后面的内容就不用学了,就全懂了。《中庸》的第一章是: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同样,我们读《大学》,如果真能把《大学》的第一章读懂了,那后面的内容也就懂了。《大学》的第一章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的开头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三纲八目&。
我们之所以讲这个,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文章开头的&头&,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开卷有益之意。古人写文章,开头就把全文的主旨讲出来了。这是我们读书的一个方法,也是写作的一个方法,这是一回事。我们读书,一个是题目,一个是开头,格外重要。但有很多人,往往懒得看题目,开头随意看,直奔&身子&而去。如果直奔&身子&而去,表面上看似乎内容很多,看着很过瘾,但很难了解主旨,把书读薄。
大家如果有陈忠实的《白鹿原》,可以回去看一下第一页写的是什么?这本书,我在二十年前左右看过。记得扉页上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讲的是什么?讲的就是清末至文革的一部历史。
本文的开头,用三个对称、三个角度,提到了雪山、&白云&、笑声。这样,我们基本上就把全文的主旨,或者说把全文的线路摸清了。所以,孩子的这个&头&开得好,很有章法。不仅实现了开门见山,而且实现了开宗明义。通过以上的乱讲,大家理解开头的重要性了吗?
我们刚才讲到了本文的&头&写的是雪山、&白云&还有笑声。&身子&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写的。一脉相承、前呼后应,很有章法。
最后的&脚&写得也特别有味道&&如果我再去雪山,我会抓一把雪山的雪粒,抓一捧雪乡的奶油,带一片孩子们的欢笑声,送给你&&
所以从结构上来看,小朋友的军姿站得很棒&&头正、身挺、脚稳。
下面,我们再来讲第二个主题:顺序。在讲课前我让大家预习了《提高篇》中第一章&&顺序的技法。在这一章中讲到写作的顺序有几个:一是时间变化的顺序;二是空间变化的顺序;三是故事变化的顺序。其它的顺序还有:人物出场的顺序、景物变化的顺序、情感变化的顺序、因果变化的顺序,以及由写景、抒情到议论的顺序。希望大家课后再去认真体会第一章的相关内容。
本文是一篇集写景与叙述为一体的作文。本文中时间的顺序、景物的顺序、空间的顺序,以及由写景到记事的顺序都十分到位。因为有了顺序,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结构,体现了思路,体现了章法。结构、思路、章法、对称,这四者是一回事。这是我们从理论上来讲的。
本文中的一个大顺序就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从远处的高山写到稍近处的小村;再由小村写到了更近处的人物。最近反复讲的一首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就是按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写的。我们再来体会前不久讲过的一篇小学四年级的课文&&《七月的天山》。大家来看看这两篇文章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月的天山(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水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水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锻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大家结合《七月的天山》与本文,体会从大到小从远及近的顺序。
因为时间的原因,今天只能讲到这里了。请大家做好如下的预习:《基础篇》87页的&文字游戏&;《基础篇》133页的《冰雪北海》;《实战篇》114页的《海洋世界一日游》;还有《提高篇》中第一章&顺序的技法&、第四章&反差对比&的技法、第七章&移花接木&的技法,以及第八章&相片相框&的技法。
猜您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月的天山ppt课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