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是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不是溶液

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低温蒸发结晶,得到了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只有Na2CO3; 猜想Ⅱ: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猜想Ⅲ:____ 【査阅资料】 (1)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 (2)Na2CO3与NaOH的热稳定性较好 (3)CaCl2和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加热,若固体质量不变,猜想____错误;若固体质量减少,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____过量. 【交流讨论】 小方认为,要想知道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可将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后,直接用pH试纸测试即可作出判断,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理由是____. 【继续探究】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①取白色固体适量配制成溶液.往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除去白色固体中的____②取滤液,往滤液中滴入几滴________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 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____.-乐乐题库
& 知识点 & “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低温蒸发结晶,得到了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只有Na2CO3; 猜想Ⅱ: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猜想Ⅲ:可能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査阅资料】 (1)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 (2)Na2CO3与NaOH的热稳定性较好 (3)CaCl2和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加热,若固体质量不变,猜想Ⅲ&错误;若固体质量减少,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二氧化碳&过量. 【交流讨论】 小方认为,要想知道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可将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后,直接用pH试纸测试即可作出判断,你认为是否可行?不可行&;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溶液的pH值都大于7&. 【继续探究】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①取白色固体适量配制成溶液.往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除去白色固体中的碳酸钠&②取滤液,往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仍为无色&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 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密封保存&.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解:【作出猜想】二氧化碳过量还会生成碳酸氢钠,所以猜想Ⅲ:可能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故填:可能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若加热,若固体质量不变,猜想Ⅲ错误;若固体质量减少,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二氧化碳过量;故填:Ⅲ;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溶液的pH值都大于7,所以不能用pH试纸测试即可作出判断;故填:不可行;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溶液的pH值都大于7; 【继续探究】碳酸钠溶液能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实验方案是:
①取白色固体适量配制成溶液.往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除去白色固体中的碳酸钠
②取滤液,往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仍为无色
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氯化钙溶液
溶液仍为无色
; 【交流与反思】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
【作出猜想】根据二氧化碳过量还会生成碳酸氢钠进行解答; 【设计实验】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交流讨论】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进行解答; 【继续探究】根据碳酸钠溶液能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交流与反思】根据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密封保存进行解答.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主要考察你对“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与“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相似的题目:
某同学取一片洗净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考虑其他杂质参加反应),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探究鸡蛋壳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请你帮他完成下表中实验探究的相关内容. 残留固体的成分探究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1)可能有氧化钙取残留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结论:有氧化钙&&&&化学方程式:&&&&(2)还可能有碳酸钙另取残留固体滴加足量盐酸现象: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结论:&&&&化学方程式:&&&&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BNaCl(Na2CO3)盐酸加入过量的盐酸,将溶液蒸发结晶CNaOH(Na2SO4)稀硫酸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ABCD
将镁和碳酸钙的混合物粉末Ag放在氧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仍为Ag,则原混合物中镁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6:2512:2533:501:5
“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低温蒸发结晶,得到了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只有Na2CO3; 猜想Ⅱ: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猜想Ⅲ:____ 【査阅资料】 (1)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 (2)Na2CO3与NaOH的热稳定性较好 (3)CaCl2和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加热,若固体质量不变,猜想____错误;若固体质量减少,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____过量. 【交流讨论】 小方认为,要想知道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可将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后,直接用pH试纸测试即可作出判断,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理由是____. 【继续探究】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①取白色固体适量配制成溶液.往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除去白色固体中的____②取滤液,往滤液中滴入几滴________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 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小强在一次查阅资料时得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原理为:Na2CO3+CO2+H2O=2NaHCO3.出于好奇,他和同学一起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低温蒸发结晶,得到了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Ⅰ:只有Na2CO3; 猜想Ⅱ: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猜想Ⅲ:____ 【査阅资料】 (1)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 (2)Na2CO3与NaOH的热稳定性较好 (3)CaCl2和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加热,若固体质量不变,猜想____错误;若固体质量减少,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____过量. 【交流讨论】 小方认为,要想知道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可将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后,直接用pH试纸测试即可作出判断,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理由是____. 【继续探究】白色固体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①取白色固体适量配制成溶液.往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除去白色固体中的____②取滤液,往滤液中滴入几滴________白色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
【交流与反思】 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一定要注意____.”相似的习题。21.(1)氢氧化钙
MgCl2Mg+Cl2↑ (2)Na2SO4
除去Ba2+和Ca2+
解析:(1)要得到氢氧化镁,必须用碱与镁离子反应,常用氢氧化钙,可将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要使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可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由MgCl2制取镁通常通过电解的方法,生成Mg和Cl2。(2)要除去氯化钠中的CaCl2、Na2SO4等杂质,实际上是除去钙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一般采用沉淀法,即把两种离子转化为沉淀后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钡溶液可除去硫酸根离子,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BaCl2 Na2SO42NaCl BaSO4↓;然后再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让过量的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同时让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最终除去Ba2+、Ca2+。
22.(1)碱
Ca(OH)2 H2SO4CaSO4
(2)100.15
A
解析:(1)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它在水溶液中会离解产生金属离子(Ca2 )和氢氧根离子(OH—),因此它属于碱;硫酸厂废
下载完整版《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检测题》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与CO、CO2均不反应(3)铁粉为黑色粉末.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杂质不反应,每步反应均能完全进行)[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向A装置玻璃管中加入5g红色的赤铁矿粉末;②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分别加入B、C装置;③称量实验前相应装置的质量;④向A装置中持续缓缓通入纯净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⑤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CO;⑥称量实验后相应装置的质量和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用气球收集气体的原因是____.(3)实验步骤④中,先通入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是为了____.(4)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方法一:通过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可以通过比较实验前后____装置(填标号)的质量变化获得.方法二:通过比较实验前后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变化,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若实验后称得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3.8g,则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乐乐题库
& 知识点 & “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与CO、CO2均不反应(3)铁粉为黑色粉末.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杂质不反应,每步反应均能完全进行)[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向A装置玻璃管中加入5g红色的赤铁矿粉末;②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分别加入B、C装置;③称量实验前相应装置的质量;④向A装置中持续缓缓通入纯净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⑤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CO;⑥称量实验后相应装置的质量和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2)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用气球收集气体的原因是CO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3)实验步骤④中,先通入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是为了排出空气防止爆炸&.(4)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方法一:通过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可以通过比较实验前后BC&装置(填标号)的质量变化获得.方法二:通过比较实验前后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变化,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若实验后称得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3.8g,则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80%&.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与CO、CO2均不反应(3)铁粉为黑色粉末.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装置进行实...”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化学反应式,并判断现象;(2)氢氧化钠溶液能够较好的吸收二氧化碳,依据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分析解决(3)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有可能发生爆炸分析判断;(4)方法一:通过BC的质量变化可对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进行准确的测量;方法二:依据玻璃管中的质量变化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然后依据化学式的计算即可求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式是:Fe2O3+3CO\underline\;高温\;\;2Fe+3C02,其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2)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很好的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排放在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用气球收集没有反应的一氧化碳可有效地防止空气污染.(3)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一氧化碳也不例外,实验步骤④中,先通入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是为了,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可能发生的爆炸;(4)方法一:二氧化碳主要是由B装置吸收的,所以应选择B装置,而C装置则是吸收从B装置带出的水蒸气,测量BC装置的质量差,更能准确测量二氧化碳的质量.方法二:对于玻璃管来说减小的质量即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所以可设纯净的氧化铁的质量是x,则有:x×3×163×16+2×56=5g-3.8g,解得x=4g,所以则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4g5g×100%=80%故答案为:(1)红色固体变成黑色;3CO+Fe2O3\underline\;高温\;\;2Fe+3CO2(2)吸收二氧化碳;(3)排出空气防止爆炸;(4)方法一:B&C;方法二:80%;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与CO、CO2均不反应(3)铁粉为黑色粉末.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与CO、CO2均不反应(3)铁粉为黑色粉末.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装置进行实...”主要考察你对“10.1 常见的酸和碱”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0.1 常见的酸和碱
与“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与CO、CO2均不反应(3)铁粉为黑色粉末.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装置进行实...”相似的题目: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熟石灰食盐大理石
用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是利用了稀硫酸(  )与金属的反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与碱的反应与某些盐的反应
如图所示是有关盐酸的知识网络图,用化学用语回答:(1)&盐酸中的阳离子&&&&;(2)&括号中的物质可能是&&&&;(3)&纯碱中氧元素的化合价&&&&;(4)&网络图中物质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与CO、CO2均不反应(3)铁粉为黑色粉末.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杂质不反应,每步反应均能完全进行)[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向A装置玻璃管中加入5g红色的赤铁矿粉末;②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分别加入B、C装置;③称量实验前相应装置的质量;④向A装置中持续缓缓通入纯净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⑤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CO;⑥称量实验后相应装置的质量和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用气球收集气体的原因是____.(3)实验步骤④中,先通入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是为了____.(4)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方法一:通过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可以通过比较实验前后____装置(填标号)的质量变化获得.方法二:通过比较实验前后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变化,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若实验后称得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3.8g,则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资料:(1)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与CO、CO2均不反应(3)铁粉为黑色粉末.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杂质不反应,每步反应均能完全进行)[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向A装置玻璃管中加入5g红色的赤铁矿粉末;②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分别加入B、C装置;③称量实验前相应装置的质量;④向A装置中持续缓缓通入纯净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⑤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CO;⑥称量实验后相应装置的质量和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A装置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用气球收集气体的原因是____.(3)实验步骤④中,先通入CO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是为了____.(4)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方法一:通过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获取反应生成的CO2质量,可以通过比较实验前后____装置(填标号)的质量变化获得.方法二:通过比较实验前后玻璃管中固体质量变化,计算出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若实验后称得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3.8g,则赤铁矿粉末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相似的习题。Na2CO3+2HCl=2NaCl+H2O+CO2↑.(2)实验小组的同学队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②:只有NaCl猜想③:可能是NaCl、Na2CO3猜想④:可能是NaCl、HCl(3)同学们认为以上猜想①肯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碳酸钠和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或二者不能共存).(4)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该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猜想④正确实验说明:反应停止时,并不能说明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1)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书写方程式;(2)反应后溶液中会有哪些溶质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3)据碳酸钠和盐酸会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进行分析;(4)根据酸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与氢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设计实验.解答:解:(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2)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的溶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如果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说明溶质只能是氯化钠,如果反应物中盐酸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钠和盐酸的混合物,如果反应物碳酸钠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3)碳酸钠和盐酸会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4)要证明猜想④正确,可取少量该溶液,滴加石蕊,若变红,则猜想正确,也可加入锌,若有气体生成,则同样能证明猜想正确;故答案为:(1)Na2CO3+2HCl=2NaCl+H2O+CO2↑;(2)NaCl、Na2CO3;NaCl、HCl;(3)碳酸钠和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或二者不能共存);(4)
取少量该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猜想④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成分,解答本题关键是在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仅要看生成物中溶质,还要看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莱芜)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氢氧化钙,②是CaCl2.【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猜想三:NaOH(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理由是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若A中没有沉淀,B中产生沉淀
“猜想二”成立
若AB中都没有沉淀
“猜想三”成立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莱芜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
,②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_____;猜想三:NaOH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2溶液,B中加入&&&&&&&& 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
“猜想二”成立
&&&&&&&&&&&&&&&&&&&
“猜想三”成立
科目:初中化学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 ,②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 和Na2CO3
;猜想二:&&&&&&&&&&&&&&&&&&&&&&&&
猜想三:NaOH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
B中加入&&&&&&&&&& 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
“猜想二”成立
&&&&&&&&&&&&&&&&&&&&&&&&&&&&&&&&&
“猜想三”成立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百校联考九年级(下)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做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后,对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小组的同学队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②:只有NaCl猜想③:可能是&&& 猜想④:可能是&&& (3)同学们认为以上猜想①肯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4)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 猜想④正确实验说明:反应停止时,并不能说明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钠通入二氧化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