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鸦胆子擦完脸怀孕半个月有啥反应应

&鸦胆子,又名老鸦胆、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解苦楝、小苦楝。拉丁文名Brucea&javanica.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株均被黄黄色柔毛。小枝具有黄白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通常7,对生,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偏斜,边缘具三角形粗锯齿,上面疏被、下面密彼伏柔毛,脉上尤密。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狭长,生于海拔950~1000m的石灰山疏林中。&中文学名鸦胆子拉丁学名Brucea&javanic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芸香目亚&&&&目芸香亚目科苦木科属鸦胆子属种鸦胆子分布区域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亚洲至大洋洲北部也有目录1形态特征2生长习性3物种分布4栽培技术?&育苗种植&?&田间管理&5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医用方&?&文献论述&?&用药禁忌&?&考证相关&?&史料记载&?&药材鉴定&?&主要成分&1形态特征编辑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色柔毛。叶长20-40厘米,有小叶3-15;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13)厘米,宽2.5-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通常略偏斜,边缘有粗齿,两面均被柔毛,背面较密;小叶柄短,长4-8毫米。花组成圆锥花序,雄花序长15-25(-40)厘米,雌花序长约为雄花序的一半;花细小,暗紫色,直径1.5-2毫米;雄花的花梗细弱,长约3毫米,萼片被微柔毛,长0.5-1毫米,宽0.3-0.5毫米;花瓣有稀疏的微柔毛或近于无毛,长1-2毫米,宽0.5-1毫米;花丝钻状,长0.6毫米,花药长0.4毫米;雌花的花梗长约2.5毫米,萼片与花瓣与雄花同,雄蕊退化或仅有痕迹。核果1-4,分离,长卵形,长6-8毫米,直径4-6毫米,成熟时灰黑色,干后有不规则多角形网纹,外壳硬骨质而脆,种仁黄白色,卵形,有薄膜,含油丰富,味极苦。花期夏季,果期8-10月。[1]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3(-8)m,全株均被黄黄色柔毛。小枝具有黄白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40cm;小叶5-11,通常7,对生,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偏斜,边缘具三角形粗锯齿,上面疏被、下面密彼伏柔毛,脉上尤密。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狭长,可达50cm;雄花序长过于叶,萼片4,卵形,长不及1mm,外面流被淡黄色硬伏毛,边缘疏生腺体,花瓣4,长圆状披针形,外面有硬毛,边缘有腺体,雄蕊4,花盘发达,半球形;雌花序短于叶,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发育的花药,花盘杯状,4浅裂,心皮通常4,卵圆形,无毛,花柱反折,紧贴子房。核果椭圆形,紫红色转黑色,长约8mm,宽5-6mm,干时具凸起的网状皱纹,略偏斜。花期4-6月,果期8-10月植物形态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鸦胆子全株(2张)鸦胆子枝叶(5张)鸦胆子花果(6张)2生长习性编辑生于海拔950~1000m的石灰山疏林中。[1]3物种分布编辑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云南生于海拔950-1&000米的旷野或山麓灌丛中或疏林中。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北部也有。[1]4栽培技术编辑以种子繁殖为主。育苗种植8-9月采收黑色成熟果实,洗去果肉,阴干后及时播种,或用湿沙贮藏,于9-10月播种,行距20-30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播人沟内,覆土、盖草、浇水,经常保持湿润,出苗后揭去盖草。平均温度26-29℃左右,约至15d左右出苗。苗高30cm时定植,按行株距1m×1.5开穴,穴径25-30cm,穴深25-30cm,每穴栽2-3株,填上压实,浇足水。田间管理栽种1-2年,每年中耕除草2次,追肥2次。春、夏季施氮肥,秋季施堆肥、过磷酸钙等。幼苗成活后,每穴留雌株1株,田块内适当留雄株,以供授粉用,需要适当摘心,促进分枝,早春或冬季进行修剪。5药理作用编辑本种之种子称鸦胆子,作中药,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止痢疾等功效。[1]鸦胆子含生物碱(鸦胆子碱Brucamarine和鸦胆宁Yatanine等)、糖甙(鸦胆灵Brucealin、鸦胆子甙Yatanoside等)、酚性成分(鸦胆子酚Brucenol等)和一种羟基羧酸称鸦胆子酸等。鸦胆子仁含脂肪油56.23%。油中不皂化物占1.36%,内含挥发油少许;皂化物92.7%,内含油酸(占原油的%~下同)81.87%、亚油酸3.37%、硬脂酸2.65%、棕榈酸6.62%等;还有熔点为152℃的绢丝状结晶体4.59%。种子中含多种结构上类似苦木素的苦味成分:鸦胆子苦醇、鸦胆子素A、B、C、D、E、F、G、H等。含鸦胆子甙。尚含多种苦味成分:鸦胆子苦素A,B,C,D,E,F,G,I,鸦胆子苦醇,以及生物碱鸦胆灵,4-ethoxycabonyl-2-quinolene。此外,含鸦胆子甙A,B,C,并含脂肪油56.23%。鸦胆子油中除去三油酸甘油酯的剩余部分,经气—质联用分析,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十七碳烷酸及花生酸。从茎中亦分离鉴定了鸦胆子苦醇,并有没食子酸乙酸大黄酚、大黄酚甙和β-谷甾醇,其中鸦胆子苦醇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又报道,尚分得鸦胆子苦烯。【抗肿瘤作用】&&鸦胆子-中药材鸦胆子油的水包油静脉乳液在体外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及腹水型肝癌细胞;整体试验水包油静脉乳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较好抗癌效果,对肉瘤局部给药也有一定疗效。鸦胆子水针剂(9mg/只睾丸)和水包油静脉乳酸(3mg只睾丸)对小鼠精原细胞有丝分裂有明显仰制作用。氏腹水癌细胞结构有明显破坏作用,主要为生物膜结构的破坏。轻者,细胞膜完整,细胞核结构存在,仅见该周围间隙增宽,线粒体肿胀、空化,粗面内质网扩张从局部脱粒,重者,细胞膜缺损、线粒体严重空化及部分细胞充全崩解。【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鸦胆子油对鼠脾重、溶血空斑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60Co照射后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鸦胆子乳剂静脉滴注治疗食管癌、胃癌、直肠癌和乳腺癌患者,对T细胞脂酶染包无明显影响,担示及对细胞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对体液免疫显示,IgG、IgM波动在正常范围,而IgA则高于正常值,可能对提高晚期肿瘤患者抗感染能力有一定意义。在体外,1:120稀释的鸦胆子乳剂并不能增强E玫瑰花环的形成,也未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表明鸦胆子在体内与体外的作用可能是不一致的。另有报道,鸦胆子油乳剂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没有促进吞噬的作用。【抗疟作用】鸡疟试验证明,鸦胆子仁口服或以其粗提物肌内注射都有显著的抗疟作用,使血中疟原虫减少乃至转阴。鸦胆子仁煎剂肌内注射有显著抗鸡疟作用,最小有效量为0.02g生药/kg,浸膏最小有效量为0.0025g/kg。口服较大剂量也同样有效。结果提示,其抗疟有效成分易溶于水、耐热鸦胆子叶也有抗疟作用。【阿米巴作用】去油鸦胆子水浸液和乙醚浸膏加入感染粪便,能杀灭阿米巴原虫,鸦胆子油无作用。鸦胆子仁水浸液(1%)在体外15~20min内可杀死阿米巴原虫,1:1000水溶液可抑制其生长,鸦胆子仁口服或浸剂灌肠对阿米巴痢疾有良好效果。在体外,鸦胆子丁醇提取物、苦木素、鸦胆子苦素C和鸦胆亭均有明显抑制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作用。【其它作用】鸦胆子粗提取物能驱除犬肠道线虫和绦虫。在治疗阿米巴痢疾过程中,也曾观察到鸦胆子对鞭虫和蛔虫有驱除作用。5%一10%鸦胆子冷浸液可杀灭蚊幼虫,其茎,叶放入积水缸内亦有效。鸦胆子甙A、C、F和G具抗病毒作用。【体内过程】利用氟标记油酸研究油酸静脉乳在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静脉注射后在小鼠和家兔药代动力学变化均表现为两室开放模型。家兔静脉注射后分布相半衰期为0.4h,消除相半衰期为12.6h。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以脾脏为最高,其次为肝、肺、肾,心等,脑内药物浓度亦较高,说明油酸可通过血脑屏障。药物经粪、尿排出,24h排出总量为46.46%,说明消除比较缓慢。临床应用1、治疗阿米巴痢疾:据50例和65例的观察,治愈率分别为72%和94%。其中50例组的复发率为6%。治愈病例大都在2-7天内症状消失,大便镜检多数在3-5天转为阴性。从大便转阴时间的长短看,鸦胆子对滋养体作用似较包囊为佳。或认为鸦胆子对急、慢性病例均有效果。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等,其中以腹泻较多见,但不影响治疗。用法:大多采取口服法与灌肠法并用,7-10天为一疗程。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用鸦胆子仁10-20粒,也有少至4粒的;小儿每岁l-2粒。装胶囊吞服。灌肠用鸦胆子仁15-20粒,打碎后浸于1%碳酸氢钠溶液200ml中2小时,然后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与口服法同时进行,或在口服4天后再单独使用。2、治疗疟疾:对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均有效果,多数病例服药后可控制发作。用法:成人每次用鸦胆子仁10粒装入胶囊吞服,每日3-4次,连服至第4、5天剂量减半,全治程为5天。小儿10岁以下每次6粒,14岁以下每次8粒。副作用较大,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上腹部不适,饱胀,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加,少数病人发生呕吐。3、治疗滴虫性及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用鸦胆子仁20粒加水100ml,煎成20ml,以注射器套导尿管注入阴道内,每日1次。治疗6例滴虫性阴道炎,经2-3次用药即获痊愈,随访年余未见复发。另一报告用鸦胆子仁40粒打碎后加水400ml,煎成40ml,行阴道灌洗,每日1次,治疗l例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经7天后亦获痊愈。4、治疗赘瘤:用鸦胆子油涂搽患部,对于外耳道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及寻常疣、扁平疣等均有治疗效果。外耳道乳头状瘤用鸦胆子油滴入,每日l-2次,3-7天即可脱落。单发性的喉乳头状瘤,可先将瘤体摘除,然后用鸦胆子油在基底部擦拭;多发性的先将易摘除的瘤体摘除,再用鸦胆子油在瘤体表面涂拭。小儿在直接喉镜下涂拭,成人在间接喉镜下涂拭,每周l-3次。一般施用5-6次后肿物即可消失,但最多有用至30次的。鸦胆子油对喉部无不良副作用,涂后局部无红肿或溃疡发现,乳头状瘤处形成瘢痕,对正常粘膜无破坏作用。经鸦胆子油治疗的病例未见复发。对于寻常疣、扁平疣等,可先用小刀将疣体表皮轻轻刮破(不宜刮得过深及损伤周围皮肤),将鸦胆子劈开直接在患部摩擦,或蘸少量鸦胆子油滴于疣上,每4-7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涂油后5-6小时内切勿用水或毛巾洗擦,以免拭去药油或波及周围皮肤;面部用药须防止进入眼内;再次用药如遇皮损结有痂膜时,须先将痂膜轻轻刮除再涂药油。用上法治疗扁平疣47例,治愈39例,大多在5次以内治愈。多数病人用药后皮损及健康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及灼热感等炎症现象,但对治疗无效病例则此现象很少出现。炎症反应出现后,继续涂擦,原来发炎之处逐渐变为棕黑色,数日后痂膜脱落而疣即消失。用鸦胆子油较鸦胆子仁效果迅速,但局部发炎也较剧烈。也可将鸦胆子捣成细末,加水调成糊状,涂于疣上,每日早晚各1次,涂至结痂为止。一般2周左右即可结痂而愈。鸦胆子油对于软而作线状之乳头状瘤较寻常疣、扁平疣作用迅速,其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它的毒性作用使细胞发生退行性变,细胞核固缩,最后坏死而脱落。5、治脚鸡跟:鸦胆子二十个,砸开取仁,用针尖戳住,放灯头以上少烤,烤至黄色,再放一小块胶布上,用刀将该药按成片,粘于患处(在粘前用开水将患处洗净,用刀将厚皮割去),每日换一次,二十天左右即痊愈。6、用鸦胆子仁内服,对于肛门裂和内痔等引起的出血。血吸虫病合并乙状结肠肉芽肿,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鸦胆子外敷曾引致过敏l例。患者于右足中趾上皮角化处敷药后20分钟突发呼吸困难,旋即进入半昏迷状态,经抢救后始恢复。恢复后以鸦胆子仁浸液作皮肤划痕试验,结果涂药后20秒钟局部发生红润,1分钟时出现直径1.2cm大的丘疹,并觉呼吸有紧迫感,持续12小时之久;同时以健康人用同法作对照,结果阴性。在此以前患者曾两次用鸦胆子仁外敷,亦均在用药后l-2小时左右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呼吸迫促、恶心呕吐等。[2]中医用方1.治痢:鸦胆子(去壳,捶去皮)5克,文蛤(醋炒)、枯矾、川连(炒)各1.5克。糊丸,朱砂为衣。或鸦胆霜、黄丹各5克,加木香1克亦可,乌梅肉丸,朱砂为衣。二方俱丸绿豆大,粥皮或盐梅皮,或圆眼干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立止。(《医碥》鸦胆丸)2.治热性赤痢,及二便因热下血:鸦胆子(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衷中参西录》)3.治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者:生山药(轧细)50克,三七(轧细)10克,鸭蛋子(去皮)五十粒。上药三味,先用水四盅,调和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箸搅之,50克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鸭蛋子。(《衷中参西录》三宝粥)4.治疟疾:鸦胆子仁10粒,入桂圆肉内吞服。每日3次,第3d后减少量,连服5d。(《广西中草药》)5.治早期血吸虫病:鸦胆子果仁10粒,每日2次,连服4、5d。(《广西中草药6.治滴虫性阴道炎:鸦胆子20个,去皮,水一茶杯半,用砂壶煎至半茶杯,倒入消毒碗内,用消过毒的大注射器将药注入阴道,每次注20~40ml,轻者1次,重者2~3次。(《河北中医药集锦》)7.治痔:鸦胆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纲目拾遗》)8.治疣:鸦胆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实者,杵为末,以烧酒和涂少许,小作疮即愈。(《衷中参西录》)9.治鸡眼,胼胝:先用热水烫洗患处,发软后用刀削去隆起处及表面硬的部分,贴上剪孔的胶布,孔的大小与病变相等,而后将捣烂的鸦胆子盖满患处,而以胶布敷盖,每隔6d换药1次,一般3次。(《中华皮肤科杂志》)治疗鸡眼更简单有效的方法:(1)取鸦胆子1粒,剥去坚硬外壳,用75%乙醇1滴滴于鸦胆子仁上。(2)用乙醇棉球对患处消毒,将处理后的鸦胆子压于鸡眼处,以创可贴(或胶布)贴牢,持续4天。后连续外敷1~2粒。鸡眼,若进行手术治疗不仅时间长,而且复发率高,常难以治愈。75%乙醇对皮肤有杀菌、消毒作用,滴于鸦胆子仁上起软化作用。鸦胆子与病灶充分接触,面积大小也相当。乙醇可使鸦胆子不变质。鸦胆子味极苦、性寒;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腐蚀。该方法用药量极少。安全无痛苦,费用低,无副作用及并发症、疗效可靠。10.治花柳毒淋,有热:丈菊子(即向日葵,捣碎)50克,鸭蛋子四十粒。将丈菊子蒸汤一盅,送服鸭蛋子仁。(《衷中参西录》消毒二仙丹)11.治毒蛇咬伤:鸦胆子、半边莲、七枝莲、对面针各适量。掏烂敷患处。(《岭南草药志》)12.治慢性鼻炎:将鸦胆子油涂于双鼻腔下、鼻腔粘膜前后端和游离缘,2~4d1次。(《中医外治杂志》)文献论述1.《医学衷中参西录》:鸦胆子,性善凉血止血,兼能化瘀生新。凡痢之偏于热者用之皆有捷效,而以治下鲜血之痢,泻血水之痢,则尤效。又善清胃腑之热,胃脘有实热充塞,噤口不食者,服之即可进食。审斯,则鸦胆子不但善利下焦,即上焦有虚热者,用之亦妙,此所以治噤口痢而有捷效也。2.《生草药性备要》:凉血,去脾家疮,理跌打。3.《纲目拾遗》:治痢,痔。4.《岭南采药录》:治冷痢,久泻。又能杀虫。5.《医学衷中参西录》:凉血解毒,善治热性赤痢,二便因热下血。治梅毒及花柳毒淋。捣烂醋调敷疔毒。善治疣。6.《科学的民间药草》:截疟和治阿米巴痢疾。制成油质,可治外耳道乳状瘤,乳头瘤,以及尖锐性湿疣。用药禁忌1、该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2、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3、不良反应: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临床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鸦胆子-中药材饮片。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引起出血。其挥发油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据临床报道,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腹痛,便血,胃肠道充血,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局部应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鸦胆子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口服时直接吞服或嚼服。因此,应用鸦胆子必须严格掌握好用量,且按正确方法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洗胃,口服牛奶或蛋清,酌用泻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盐水及注射维生素;在昏睡、呼吸困难时,酌情给予中枢兴奋剂,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考证相关1.《本草纲目拾遗》:鸦胆子,出闽、广,药肆中皆有之。形如梧子,其仁多油,生食令人吐,作霜,捶去油,入药佳。2.《岭南采药录》:鸦胆子,治牛患疔毒,捣汁饲之。3.《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鸦胆子,有毒部位:果壳和种子。中毒症状:成年人吃12粒有中毒危险。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全身无力,呼吸慢或困难,昏睡,最后四肢麻痹。解救方法:洗胃;内服蛋清或牛奶及活性炭;内服或注射维生素B1;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及维生素丙。腹剧痛时给止痛剂;昏睡时给兴奋剂等对症治疗。广州草药医师介绍:先用甘草三钱煎水服或嚼烂吞下原汁,后吃红糖和冻白粥。史料记载&&鸦胆子-中药材鸦胆子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鸦胆子,出闽、广,药肆中皆有之。形如梧子,其仁多油,生食令人吐,作霜,捶去油,入药佳。""此物出闽省云贵,虽诸家本草未收,而药肆皆有,其形似益智子而小,外壳苍褐色,内肉白,有油,其味至苦,用小铁锤轻敲其壳,壳破肉出,其大如米,敲碎者不用,专取全仁用之。”以上所述,与现时所用的植物鸦胆子果实一致。《岭南采药录》:“鸦胆子,治牛患疔毒,捣汁饲之。”《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鸦胆子,有毒部位:果壳和种子。中毒症状:成年人吃12粒有中毒危险。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全身无力,呼吸慢或困难,昏睡,最后四肢麻痹。解救方法:洗胃;内服蛋清或牛奶及活性炭;内服或注射维生素B1;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及维生素丙。腹剧痛时给止痛剂;昏睡时给兴奋剂等对症治疗。广州草药医师介绍:先用甘草三钱煎水服或嚼烂吞下原汁,后吃红糖和冻白粥。”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3m,全株均被黄色柔色小枝具有黄白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40cm;小叶5~11,通常7,对生,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偏斜,边缘具三角形粗锯齿,上面疏被、下面密被伏柔毛,脉上尤密。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狭长,可达50cm,雄花序长过于叶,萼片4,卵形,长不及1mm,外面疏被淡黄色硬伏毛,边缘疏生腺体,花瓣4,长圆状披针形,外面有硬毛。边缘有腺体,雄蕊4,花盘发达,半球形;雌花序短于叶,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发育的花药,花盘杯状,4浅裂,心皮通常4,卵圆形,无毛,花柱反折,紧贴子房。核果椭圆形,紫红色转黑色,长约8mm,宽5~6mm,干时具凸起的网状皱纹,略偏斜。花期4~6月,果期8~10月。本植物的根(老鸦胆根)、叶(老鸦胆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炮制】:1.鸦胆子除去果壳及杂质。2.鸦胆子霜,取净鸦胆子仁,炒热后研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松散成粉不再粘结成饼为度,取出碾细。贮干燥容器内,鸦胆子霜密闭,置阴凉干燥处。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核果卵形或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4-7mm,表面黑色,有隆起网状皱纹,顶端有鸟嘴状短尖的花柱残基,腹背两侧有较明显的棱线,基部钝圆,有凹点状果柄痕,果肉易剥落;果核坚硬,破开后内面灰棕色平滑,内含种子1颗。种子卵形,长4-7mm,直径3-5mm,表面乳白色或黄白色,有稍隆起的网纹,顶端短尖呈鸟嘴状,其下有长圆形种脐,近基部有棕色圆形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稍隆起的种脊;种皮薄,胚乳和胚富油性。气微特异,味极苦。以粒大、饱满、种仁白色、油性足者为佳。显微鉴别:粉末:棕色。1.内果皮外层石细胞淡黄棕色,多呈类圆多角形,直径13~63μm,壁厚6~18μm,孔沟较短或不明显,纹孔细小。2.内果皮内野石细胞淡黄色或无色。多呈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边缘波状,直径33~44μm,长约至84μm,壁厚10~28μm,有的不均匀,孔沟较短或不明显。3.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平直,稍厚或呈连珠状,内含红棕色色素,气孔少见;断面观类方形或长方形,外被较厚角质层。4.含晶厚壁细胞壁,微木化,内含草酸钙方晶。5.草酸钙簇晶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细胞,直径红至30μm。此外,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种皮细胞细长条形,壁薄。该品以质坚、仁白、油性足者为佳。理化鉴别:1.取样品粉末0.5g,用乙醇20ml回流提取10min,滤过。滤液数滴置瓷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残渣滴加浓硫酸3-5滴,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检查苦味素)2.薄层色谱脱脂样品粉末4g,于水浴上用水提取2次,合并水提取液并浓缩至10ml,用氯仿萃取2次(10ml,5ml),合并氯仿液,浓缩至1ml供点样用。以鸦胆子苦醇为对照品,点样于同一硅胶-G板上,用氯仿-甲醇(9:1)展开,干后喷5%三氯化铁乙醇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主要成分鸦胆子的主要成分是鸦胆子苦素A、B、C、D、E、F、G、H、I&(Bruceine&A、B、C、D、E、F、G、H、I)、鸦胆子苦内酯(Bruceolide)、鸦胆子苦醇(Brusatol);亦含生物碱,如鸦胆子碱(Brucamarine)、鸦胆宁(Yatanine);糖甙,如鸦胆灵(Brucealin)、鸦胆子甙(Yatanoside)以及鸦胆子酚(Brucenol)、鸦胆子酸(Bruceolic&acid)和香草酸(Vanillic&acid).鸦胆子仁含脂肪油(鸦胆子油)56.23%.油中不皂化物占1.36%,内含挥发油少许.油中皂化物占92.47%,内含油酸(Oleic&acid),占原油的81.87%;亚油酸(Linoleic&acid),占原油的3.37%;硬脂酸(Stearic&acid),占原油的2.65%;棕榈酸(Palmitic&acid),占原油的6.62%.还有熔点为152℃的绢丝状结晶体4.59%.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鸦胆子外用致药物过敏反应1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鸦胆子外用致药物过敏反应1例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鸦胆子擦寻常疣
悬赏20个健康币
健康咨询描述:
.3周主要症状:手指头长寻常疣发病时间:两年前化验检查结果:没有做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有人说用鸦胆子擦,又说鸦胆子有毒,擦了手会痛,小孩子受不了,我不懂得怎么办好,请医生们帮忙解释一下,我孩子才三周多,能不能擦呢?感谢了!
感谢医生为我——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21:40:55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833称赞:101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您好,寻常疣是可以用鸦胆子油来腐蚀的,但是普通人一般很难掌握用药的量,用药范围,用药时间等等,鸦胆子油具有腐蚀性,掌握不好的话,会腐蚀正常皮肤出现水泡,血泡.建议不要自行应用鸦胆子油外擦.现在治疗寻常疣的方法很多,临床多用冷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激光,如果害怕孩子受不了,怕疼,也可以采用一些抗病毒的中药外洗,临床见部分患者,效果还是不错的.
帮助网友:30352称赞:559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你好,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搔抓会引起自体接种.本病治疗可以采用激光,冷冻配合药物治疗.
帮助网友:535称赞:25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鸦胆子是有一定的毒性,可以腐蚀寻常疣,达到祛疣的作用,但临床实际操作有困难会损伤到正常皮肤,建议去医院治疗. 〖预防与治疗〗   说白了,瘊子根本无法预防.因为只要自身免疫力比较弱的话就会很容易传染上.传染上之后不及时治疗会继续传染.但是相对来说,一般都是手脚上容易传染到.  液氮冷冻治疗 最常用也最有效,最大可冷冻直径有1CM大小的瘊子.虽然冷冻时会有点疼痛,但是过2天就会不疼了.毕竟是把一小块肉冻死了,然后新肉就会长好,之后被冻掉的那块就会脱落.  激光 虽然也挺有效,但是只是面对面积比较小的瘊子,大了的话会不起效果,而且会复发.  其它外敷内服方法均不可靠,因为外敷一但没搞好就会恶化,是瘊子增大.  毕竟外敷是一点点,慢慢的腐蚀,效率很低会传染的.  其实治疗可以很简单,最方便最普遍的为液氮冷冻,基本冷冻后两个星期就会脱落,有些人需要3个星期.然而比较顽固的瘊子在第一次脱落之后还需要立即再去冷冻一次,不过这次只用短短的几秒就好了.主要是为了除根.  瘊子康(跖疣康)——全国首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效药.  瘊子康(跖疣康)是全国首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效药,一洗一擦,简单除瘊.登录:百度:输入;跖疣康,直接进入!“瘊子”是人们对寻常疣(或跖疣)的俗称,中医称“千日疮”.本病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外伤对HPV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长瘊子是感染病毒引起的,不是自身血液有病.但是本病发生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免疫缺陷状态者,如肾移植,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及红斑狼疮病人疣的发病率增高.   瘊子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最有用的只有2种.   物理疗法 包括冷冻,电灼,激光等方法.   瘊子虽不是什么大病,却会影响美观,并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患者多希望寻求简便而迅速的治疗方法.目前最受医生和患者青睐的要属冷冻和激光治疗,因其治疗迅速,彻底,简便易行而且副作用少.面积较大的瘊子也可以一小部分小部分来冷冻的.
帮助网友:515称赞:38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您好!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上常见的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及尖锐湿疣等.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皮损为针尖至豌豆大,半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触之略硬,呈灰黄,污褐或正常肤色,乳头样增殖,表面多呈花蕊或刺状寻常疣的外治法有以下几种:1,用鸦胆子捣烂如泥,外敷疣体(外敷前最好先用热水浸泡患部,并用刀片刮去表面的角质层),用玻璃纸及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 2,用木贼,香附,板蓝根各30克,大青叶15克,煎水浸泡患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碘酒注射法常规消毒患部后,取2%~3%碘酒0.2-1.0毫升,用皮试注射器注射在疣的根部,每次注射总量不宜超过1毫升.注射后约3~5日自行脱落.此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寻常疣. 4,推疣法适用于头大蒂较小并明显高出皮面的疣.在疣的根部用棉枝或刮匙(刮匙头部用棉花包裹),与皮肤成30度角度向前推之.用力不可过猛,即可将疣推除.推除后创面压迫止血,再掺上桃花散或生石灰少许,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所以,鸦胆子您可以放心用,有点疼,可能是刺激的,适应下就好了.如果还不行,再联系我们
百度智能推荐
相关问题推荐
网友治病经验分享
挂号科室皮肤科
常见症状、
并发疾病、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0· hot~
浏览:260·
参考价:32
参考价:180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适用于痤疮、扁平苔癣、白斑、毛发红糠疹和面部糠疹...
参考价格:¥32
本品用于各种疣的治疗(包括湿疣)。...
参考价格:¥180
疾病问题推荐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鸦胆子油软胶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