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阴山港农村公路养护计划2014年有计划没有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回复: 12
我的故乡阴山港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映日菡萏 于
10:49 编辑
我的故乡阴山港
& && && && &我的故乡阴山港,坐落在攸县县城西南方向十公里开外处,原隶属于鸭塘铺乡,今划归江桥街道办事处。清澈透亮的阴山江,由北向南贯穿全村,以丰富的乳汁哺育着两岸的儿女,孕育出了一个青山绿水、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村庄。& & 惭愧的是,今日之前,我对于故乡的历史了解甚少。这主要源于父亲的孤儿身世。父亲10几岁就走出村庄,参加了革命,我们姐弟仨都是在县城长大,儿时记忆最多的是寒暑假被舅舅、表兄们用箩筐挑着去的外婆的家。即便如此,故乡依然是父亲闲来与我们聊得最多最动情的牵挂。阴山港,你在我的心里既亲切又陌生﹗无论怎样,我的血脉里流淌的是你赋予的血液;无论怎样,我都不能把你遗忘!& & 一个久雨初晴的日子,阳光正在酝酿,我们开始去故乡寻访。& & 汽车行进在通往故乡的道路上,随着汽车的颠簸,纷至沓来的记忆开始在我的头脑中闪烁……& & 最让父亲津津乐道的是:阴山港在历史上曾经是古阴山县县治所在地。据乾隆版《攸县志》(沿革)中记载:秦初,置守令,建县治,名阴山县。汉高帝五年,初置长沙国,改阴山县为攸县。据清人陈启畴《阴山港怀古并序》引《水经》洣水条下云:“西北过攸县南,又西北过阴山县南。攸县与阴山,各自为县,初不相混。挹郦注所云:毗邻湘潭界,皆属阴山。”从这段史料看出,阴山建县较早,因为与攸县紧邻,有些人认为阴山县就是古代的攸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陈启畴写过两首《阴山港怀古》诗,其一:“同寻旧县溯隋唐,欲问阴山路渺茫。鹤龄云浮天北极,洋湖浪拍水中央。六朝版籍归湘郡,百里屏藩扼楚疆。吟罢黍离声未竭,渔歌哀怨满回塘。”其二:“此邦接壤古攸舆,击柝相闻信有诸。讵假北门严锁钥,无妨南亩互菑畬。堑山堙谷人何在,奉檄分符事已虚。两县称名争袭取,只因未读道元书。”可以佐证。《水经注》又谓:“阴山即古阳山县”,是长沙孝王子宗之邑也。言其势王堑山堙谷,改为阴山县。后来有位名叫陈玉川的学者写有《阴山非阳山考》的文章,选取了很多论据,反复考证。但由于历史久远,尚无定论。《攸县志(1871——1949)》综合史料,在“阴山县问题”栏目中认为:“阴山县的存在时间早于攸县。在秦代始皇置郡县时就已设置阴山县。明代以前的攸县志和《湖南百科全书》皆记有阴山县,经过800多年(公元前250——627)几次撤并分合,至唐贞观元年废南云州,阴山县才正式并入攸县。”由史志推测,当时古阴山县大致管辖包括今衡东县大部,攸县西南乡及株洲、湘潭、安仁县等部分地方。& & 如此久远的历史且有史可查——作为阴山港人,这不失为一种荣耀。历史经过几千年的风雨飘摇,时代更替发展至今,古阴山县留有可考据的遗址,一为其南面至今有大量汉墓群出露表面,或可作一佐证;还有那依然巍立于阴山港马鞍山上的凌云塔,似乎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漫长历史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 & 唐·刘禹锡曾在《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的故乡阴山港,竟占齐山水之灵秀,不能不叫我深感幸运。& & 不能忘记,爸爸在病床上还不时叮嘱我们:你们要记住阴山港啊!爸爸深情的叮嘱犹在耳边响起,车子已行驶到了阴山江桥头。早已等候在桥边的村支书亲切地迎上来,带着我们来到桥头岸边。李书记兴奋地告诉我,目前已知考证古阴山县历史最久远的地理位置就在我们的脚下——桥头左岸边的大义渡港口。历史上,这个港口曾经是人们出行往来,上下船舶的主要码头。在古代,陆上交通不及水上交通便利,所以古阴山县选择了拥有古阴山江地理优势的阴山港作为县治所在地,从而繁衍后代,发达商贾。站在这个位置上,谈古论今,遥想当年古阴山县民众安居乐业,商贸往来,人声鼎沸的景象,我对于故乡历史的印象又一次生动而深刻起来。清朝乾隆朝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参与四库全书编纂的攸县才子陈梦元当年乘船就在此处停泊过,他在《舟泊阴山港》一诗中描写道:“登舟何处泊,断港任流萍。樵径回头认,渔歌攲枕听。萃书来馆阁,布藻映星辰。擘破鲲鹏浪,逍遥看北溟。”他在停泊阴山港的船上读《墨香阁文集》,写有《舟中读墨香阁文集率题》诗。历史名人的诗句,更积淀了阴山港的历史厚重。& & “走,带你看阴山江汇入洣江的入口处”,李书记兴奋地招呼我。一行人来到了两江相汇的入口处,景观立显高大、开阔、壮观起来!由北汇入洣江的阴山江(当地阴山港人一直传统称之为阴山江仔江),真像一条小江汇入浩浩大河,又像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跃入善良仁慈母亲的宽阔胸膛——情景甚为佳妙!湛蓝而高远的天空下,洣水河浩浩汤汤,水势壮阔而平缓,稳持而大气!两岸绵延的绿色植被中点缀着的红砖绿瓦和广袤田野,犹显温馨和生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一览无遗,尽收眼底。山头清风徐徐,微微地吹拂着我的脸庞,柔缓着我激动而喜悦的心情,又好像爸爸微笑的眼神在赞许我:小青,你终于晓得来看阴山港了!& & 来到故乡阴山港,每处每景都点化上了父亲的音容笑貌。我的父亲事实上堪称一位严父。也许是他孤儿身世的烙印成就了他一世刚毅坚韧的性格,也许是60多年来党的培养和自身严格要求,塑造了他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品质,总之,我的父亲,你只要远远地望见他的背影,也能从中看到一种坚韧、严谨和持重的精神。爸爸走后,县委组织部对他给予了“高风亮节、德高望重”的高度评价。爸爸,您的在天之灵可以得到告慰了!不知何时,泪水挂满了我的脸颊。李书记善解人意地说:“去看看你们老屋的地址吧,也是个念想”。好的,今天我来,确实特别想找一找父亲的老屋旧址,我想重新体会一下犹如父亲过去的那种游子返乡贴近亲情的温暖感。一路上,李书记如数家珍地把父亲退休后近20年来为家乡修路、架桥、筑水塘、建学校等等善举一一道来……听着这些父亲为家乡建设所做的贡献,不由令我震撼,这一桩桩一件件需要费尽多少心力啊,以他退休后年事已高的身体,竟也一件一件地办好了,好像一位虔诚的孩子致力为母亲尽孝似的努力!此时,我终于明白了,阴山港:是父亲一生不舍的牵挂,是父亲闲聊不老的话题,是父亲身体和灵魂永远的归宿。我知道了,爸爸!所以,今天我又来看您了,来看看这块您永远不能舍弃的故乡热土。为了不忘记,为了更好地传承!& & 我们的祖屋在阴山港村的葫芦港组,相传因组里有两口一大一小的水塘刚好上下相连,形似葫芦而得名,都说这是块福地,应该是!& & 由于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兴建在阴山港也是方兴未艾。正在我们几个人寻找祖屋犯迷糊之时,我的一位堂叔从田里作业回来了,寒暄后,他指着我一个劲拍照的那栋老屋说:这是你的老老爷爷的房子,已经分给正林家,起码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了。然后指着面对水塘的一排新房子告诉我:“这里,过去就是咱们家的老房子地址了。我的父亲和你父亲的父亲是亲弟兄,一排八间,四兄弟居住,你爸爸家就在东面那两间。”——哦,这下,我记起来了,是的,10多年前,爸爸曾带着我们全家来看过祖屋,就是这里。它是一栋一字排开的房屋,坐北朝南,前面还有较宽大的草坪,草坪前面就是水塘,屋子开门视线很宽阔,处上坡位置,不会被水淹,想必祖上爷爷们还是蛮聪明蛮能干的啊!& & 正在此时,远在外地读书的女儿打电话来了,真能巧成这样吗?我的心立马想到了传承历史的寓意——这真正是巧合啊!女儿问我在哪里,我告诉孩子我在老家阴山港寻根,而且特别告知女儿今后无论作为大小,一定要记住攸县,记住阴山港。& & 这时李书记又告知,县电视台记者来了,采访阴山港村城乡同治的成功举措。我不由抿嘴一笑,今天的巧,或许真是天意啊!& & 我们探访阴山港村历史文明的队伍又扩大了,一行人向凌云塔进发。& & 凌云塔位于阴山港马鞍山上,史载记录于清嘉庆丙子年(1816年)由知县赵勷倡建。来到马鞍山脚下,只见此山状如马鞍,突兀于众山之上,雄峙于洣水之滨,甚是奇丽!清时邑人王缉熙有诗赞曰:“屹立雄郊外,魏然一大观。何人曾驻马,此地尚留鞍。烟草添缨饰,长江作带槃。西流看滚滚,千古障回澜。”& & 山脚下有一新修缮的寺庙——新阳观。据说曾是阳升观住持的兄弟们在此处修道行善的所在,百姓皆仰慕之,故为之修庙,一直敬奉。由此也可佐证阴山港作为古县治所在地,其地理位置和山水风光之独特,甚至能够吸引仙风道骨居之留之。& & 从新阳观到凌云塔有368层台阶,据李书记介绍,阴山港久远的历史文化早已引起了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发和挖掘古阴山县文化工作已列入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2010年,阴山港村被纳入攸县洣水风光带建设总体规划,鸭塘铺乡人民政府确立了阴山港村为全乡农村旅游休闲产业试点村,公路拓宽硬化,马鞍山景区整修一新,加之现在村里城乡同治工作措施得力,全村田舍阡陌,皆令人感觉干净清爽、井然有序,景区美化、净化、亮化,使人心情怡然舒畅。& & 上得山来,凌云塔赫然展示于眼前,给人带来一片亮丽和惊喜!& & 该塔八方七层,高16米,基磴边长4.6米,占地102平方米,气势宏伟,美观大方。一层以下为红条石砌,二层以上为青砖结构。各层内有石刻龙、狮浮雕。第一层楣额“凌云”二字,下镶二龙戏珠浮雕,工艺精湛,塔尖葫芦精美圆润,保存完好。201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登临塔顶,极目百里,云雾轻绕,飘然有凌云之气。凌云塔素有“砥柱当中,作全城之锁钥”之称。塔名“凌云”,乃时任知县赵勷所题,其用意在其所作《新建马鞍山凌云塔记》里说得很清楚:“昔司马相如奏罢大人之赋,飘飘有凌云之气,攸之人士,何独不然!”。清道光年间本县诗人贺德宗写有著名的《凌云塔赋》,其中有“稽攸舆之胜迹,访近古之遗闻。山接衡而挺峙,水汇洣而中分。西汉时建置之都,星衢塞雾;定王子分封之邑,雉堞排云。论形势则地举上游,百里将穷远目;挹秀灵则人怀乐土,千秋未丧斯文。......涌现浮图,疑是天龙之指。 “入于汉而见位之尊,上于天而占德之健”“收东江北江之秀,揽文清文浦之雄”“鸿钧气转,邑运偕世运俱享;福地阳回,天文与人文互映。”之佳句。凌云塔与文明三塔遥相呼应,成为县城洣水河两岸的一道风景线。& & 在凌云塔观景台上,李书记指着相邻的衡东县高湖镇区域告诉我,他们的万亩枇杷基地、省油茶示范基地都开始挂果了。我们乡、村也已经规划:村里将积极利用退耕还林项目鼓励村民大面积种植沙田蜜柚,鼓励支持村民外出务工,致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油茶产业及麻鸭养殖产业,尽力帮助村民创收致富。相信今后的阴山港村的建设和发展一定会更加美丽,阴山港村民的生活将会更加富足。& & 美丽的阴山港——我的故乡,我深深地爱着你!我虔诚地为你祈祷,为你祝福:愿你永远青山绿水,愿你永远福佑民众,愿你的历史传承久远,愿你的人脉世代贲张,生生不息……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p id="rate_31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点赞&红网币 + 30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 小时
真挚,朴实,欣赏美文!
在线时间 小时
悠悠故乡情,字字爱乡真。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欣赏美文!
在线时间 小时
美丽的阴山港——我的故乡,我深深地爱着你!我虔诚地为你祈祷,为你祝福:愿你永远青山绿水,愿你永远福佑民众,愿你的历史传承久远,愿你的人脉世代贲张,生生不息……
在线时间 小时
多谢,慢慢看看。站内搜索:&
贺德足:攸州梦泽万众
攸县公众信息网 www.&&&&&[]&[]&[]&字号【&&】
  攸县民心所向的撤县设市,经国家民政部组织专家论证的用名——攸州市,已报国务院审批。那是因为:一座座城乡同治、干净漂亮的城镇,成为中央肯定,全国参观的圣地。一批批攸州特色的经济、文化成为湘东南、赣西北的耀眼明珠。一颗颗闪光的亮点,成为大地神鹰向往的幸福家园。
  古今的攸州。唐·“武德四年,于攸置南云州。又折置茶陵、安乐、阴山、新兴、建宁五县,隶南云州。贞观元年,废州。”元·“元贞元年,以民至万户升为州,故改攸水县为攸州。洪武二年,因改潭州路为潭州府,加上战乱,时因州民不满万,复改为县。”“攸”字含义深刻,形容过去“流水”的地貌,形容现在“迅疾”的发展。“州”属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陆地,州也是洲的本人,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叠,本义为“水中陆地”。虽然攸水于1986年断航,不再体现攸水名称本义。但是,酒埠江蓄水3.9亿立方米的水库,以及东、南、西、北、总等干渠,加上洣水、永乐江和10多座大、中型水库,形成了人造“水立方”工程,巧夺天空,旱涝保收,到处都是水中陆地。不仅体现了攸州地貌的本义,更体现了人们赖以生存、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水和土。如今,地球一角的攸州大道、攸州(水)大桥、攸州公园、攸州工业园、攸州农贸市场、攸州网站、攸州文学、攸州大讲堂、攸州大金行、攸州大都市、攸州商城、攸州机电城、攸州百货大楼、攸州医院等等,一批批标杆性杰作、标志性建筑,是美丽攸州的象征和名片。攸州用名早已成为攸县的替代名,遍及城乡,深入人心。
  通衢的攸州。攸县的公路和运输,由过去的“湘东奥区”一跃成为全国先进县。1973年、1978年、1993年,在全国分别率先实现社社(乡镇)、队队(村)、组组通公路的目标。2000年,又在全国率先实现乡乡、村村、组组和大部分农户通水泥路或油路的目标。如今,两条铁路(醴茶、吉衡)形成“T”型,计70公里,两条高速公路(平汝、衡炎)形成“T”型,计68公里,一条国道(G106)62.4公里,贯穿县境。七条省道(其中建成的S212、S340、S206、S339共计175公里,在建和待建的S345、S205、S216,共计约150公里)。还有8000多公里各类公路,纵横境内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的各个角落,辐射城乡千家万户。已经形成“321”交通圈。即:从老县城出发,经安仁到衡阳飞北京仅3个小时,汽车到郴州3小时,到长、株、潭分别2小时。北到醴陵上长杭高铁,西到衡阳上武广高铁,到境内最远的乡镇,分别只需1小时。攸县南站的火车至广州、上海、广西等地四通八达,畅通便捷。已经规划的长株攸快速通道70多公里,株攸莲一级公路60多公里,有望在“十三五”开工建设。规划待建的渝、长、厦快速铁路,已入攸州大地,并设火车东站。
  由于铁路公路和交通运输的有机结合,机动车的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境内有各种机动车254800多辆,其中高中档小轿车26000多辆。乡、村通大小客车率100。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和拥有机动车数量,均排全省首位,全国前茅。
  腾飞的攸州。改革开放以后,攸州已经成为湘东南、赣西北经济、文化耀眼的明珠。201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08.8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25.25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189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873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98.1亿元,县域综合实力连续10年居全省10强,经济强县在全省排名第六位,全国排名第140位。并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国家平安畅通县、国家农村电汽化试点县、国家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县、国家农资管理示范县。全省首批小康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省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县。攸州工业园升级为省级工业园以及省文明县、省绿化县等一系列殊荣。2014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测评排第一位。2015年荣获全国“最美小城”第17位。特别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这一串串夺目的光环,一个个闪光的亮点,无不展示美丽攸州、幸福家园的辉煌。
  爱拼的攸州。一直以来,省市不少领导称攸州人为“犹太人”,有着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诚信厚德、科学机智的攸县勉力。1997年,攸县在深“的士”出租车达3676辆,占该市8805辆的43.3,遍及该市106家的士公司的96,还有27辆大客车往返攸县与深圳之间。攸县当时有5万多人成为建设深圳的创客。“攸县的哥、深圳竟风流”传遍湖广,震憾全国。日,湖南省政府授权湖南卫视报导:攸县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士车达35000多辆,是湖南十大品牌。攸县超市、攸县布市、攸县宾馆、攸县挖机……像雨后春笋势如破竹的发展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10多万劳务大军,在长沙、江浙、上海、北京、彼得堡、莫斯科等国内外大中城市占有一席,独具特色。
  境内22米宽的县道网酒公路;60米宽的攸州大道;50米宽的内环路;100米宽的迎宾大道;1000米长、33米宽的攸州(水)大桥;100多公里的旅游环形公路等超省市项目工程数不胜数。繁荣兴旺的湘东大市场、宏伟辽阔的文化广场、优美迷人的洣江风光带、肃穆优雅的攸州公园、人气旺盛的灵龟峰、8万平方米的火车南站、历史人文的石山书院、文昌阁……。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商住楼、县级首个沃尔玛、肯德基落户攸州,望云国际购物中心,攸州浙江义乌商品城……昭示着攸州人的胆识和开拓。举世瞩目,理念超前的东城新区和发展中心,既体现了决策者的卓越智慧和攸州人民的聪明才智。更为撤县设市、今后设置地级市、创建长株潭次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富绕的攸州。攸州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境内探明煤、铁、玄武岩等矿藏20多种。江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黄兰煤田,储煤3亿多吨、铁矿1亿多吨、玄武岩2亿多吨。有麻鸭、香干、米粉等三个中国地理标志。攸州还是全国商品粮、速生林、瘦肉型猪和煤炭生产基地,还是中国油茶之乡,巩固了“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的丰硕成果。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人无我有。古有“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美称。今为“西有张家界,东有酒埠江”的殊荣。踏遍罗霄山、景数酒埠江、水灵酒埠江、港澳后花园。有国家4A级酒仙湖、白龙洞,有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级地质博物馆,有胜过许多旅游区的人间仙景,即:16公里的地下阴河,千年红豆杉群,洞中漂流的皮家洞,苏维埃和红军兵工厂遗址,心旷神怡的仙人桥,唐代古刹宝宁寺等70多处奇观异景。2012年被国际旅游组织在香港的会议上宣布:酒埠江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区。2015年,享有旅游景区价格诚信单位的白龙洞,是全国1801个、湖南108个、株洲市唯一的景区圣地。2015年,全球首届“钢索竞赛”在酒仙湖上空翱翔,“钢索王”被清晰的湖水倒影在太空行走。
  幸福的攸州。攸州地处罗宵山脉,气侯宜人、风景如画,风调雨顺。无地震、无灾难,是天地赏赐的宜居福地。在新时代、新常态下,攸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创建幸福家园,为民兴办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事,让广大市民饱享了改革开放和国泰民安的实惠。环境卫生健康保障,城乡一体惠及民生。过去“灰尘等风刮,污水靠蒸发,垃圾到处见,大小便随地拉”的不文明现象一去不复返。园林绿化尉然成风,封山育林深得民心。如今:“蓝天+白云,江河见底清,人在树下走,车在绿中行”。文明教化形成良风,道德模范层出不穷。今有“赤脚教授夏昭炎,模范典型何新建,助人为乐志愿军,见义勇为敢争先。”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适宜人群各取所需。乡村大舞台、歌舞升平,处处有声。老年学校、老年体协、老年服务站处处皆有。让每一个市民都能成为社会命运的共同体。大型企业落户攸州,助推实现“三大梦想”。近年来,有10多家过10亿元的招商项目落地攸州。特别是工业园、旭日陶瓷、云龙花卉等诸多大中、微小企业安排就业劳力数万人。初步形成了“工作不需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的良好氛围。因而,人人都夸家乡好,个个都赞家乡美!
  攸州80万儿女,正怀拥撤县设市的攸州梦、笃定大道、阔步前进。秉持着初心,誓将攸州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一个文明开放的城市,一个和谐美丽的城市!
  稿源:攸县公众信息网
   文:贺德足
   编:刘亚云
·········
美图共享               
主办:中共攸县县委、攸县人民政府
主管:中共攸县县委办公室、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管:攸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政协攸县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攸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网站办公地址:攸县人民政府综合楼一楼 电话:9 邮箱:  QQ群:
法律顾问:何小明() 技术支持:公众信息网 站内搜索:&
2015年攸县交通运输年鉴
攸县公众信息网 www.    &[]&[]&[]&字号:【&&】
2015年攸县交通运输年鉴
【交通基础设施】全县公路总里程达7990公里,公路桥梁520座,按技术等级划分,有一级公路18.767公里、二级公路248.036公里、三级公路22.652公里、四级公路公里。衡炎(G72)高速公路境内长13.2公里,醴茶(S11)高速公路境内长54.3公里。省道S340、S339、S209、S345、S206、S205、S210、S204、S337过境。有民间义渡渡口17处。有客运站4个、农村客运站场2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162个。
【交通运输发展】2014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7.85亿元,占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5%。全县有客运公司3家、客运车辆439辆。开通省际、地际、县际、县内各类客运班线108条,其中,农村客运班线65条。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8%。有货运公司11家、货运车辆6345辆,有机动车维修厂家229家,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8所。投入城区运营的公交车68台,运营线路8条(含沃乐玛专线和火车南站专线),日客运量达2万人次。有4家出租车公司、260台出租车。有渡船20艘。全县完成公路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分别为908.535万人、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分别为776.685万吨、64931.16万吨公里,完成水路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分别为78.75万人、1666.35万人公里,城市公交、出租车客运量分别完成676.095万人次、698.775万人次。保证了春节、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段的旅客和物资运输任务,2014年春运共运送旅客265万人次。
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建设】酒埠江旅游环线柘桑至社田段(S206)公路5.123公里新建工程、皇图岭绕镇公路2.96公里新建工程、106国道宁家坪至网岭镇区段11.58公里大修工程全面竣工通车;酒埠江旅游环线东塘至柏市段(S339)公路31.581公里项目、茶陵和吕至攸县高和(S345)公路11.883公里项目开展了征地拆迁,启动了工程建设。全县共启动357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完成了县乡道62公里、村主道122公里、村组道173公里提质改造任务。6.8公里万大线、2.1公里柘巨线路面大修工程建成了8米宽的路基和6米宽的沥青路面;6.8公里丫严线、11.03公里香山仙(下洞—东院)公路、9.7公里杉阴线(杉园-阴山港)、4.3公里江大线等已建成了8米宽的水泥路面。为民办实事(通畅工程)3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了阴泉村4.8公里、上湖村2.5公里、潘塘村1.6公里等45.79公里,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0.2%。打通村组“断头路”,建成了连通工程31公里。依托“养护管理年”活动,创建了5条13公里文明示范路,S206(高楼至大坪)、X188(冯家坳至高车头)公路已全面修复到位,X112(大同桥镇区至桃水盘塘)公路完成了坑洼填平任务,Y309(皇图岭镇高枧村至江西省萍乡市东桥乡界头村)公路争取列入“十三五”国省干线改造计划。完成了X112线21公里安保工程建设任务。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常养里程县道达100%、乡道达75%、村道达67%,年末路况优良率86.5%,公路绿化率85.5%。
【危桥改造】严格执行危桥改造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抓紧时间、抓好程序、抓住质量、抓牢安全,完成了庙湾桥、明月桥、燕子窝桥、东塘桥、Y167三桥、北江桥、大塘沿桥、荷塘桥、搏上桥、司毛桥、台上桥等17座危桥改造任务。
【站场建设】公交总站项目划定了用地红线,完成了规划审批、土地征用以及设计等前期工作。建成了莲塘坳农村客运站以及鸾山镇7个、湖南坳乡8个农村客运招呼站。
【渡口建设】改造了马鞍山、马芷陂、春塘3处渡口码头。在马鞍山渡口、马芏陂渡口、春塘渡口、胡鸭渡渡口建成了5个候船亭。
交通运输管理
【城乡客运】第三轮出租车经营权出让工作依法有序推进。举行了新增出租车运力听证会;对4家出租汽车公司实施了经营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广泛征求驾驶员意见,选择使用了捷达油气混用车型;出租汽车计价器、北斗导航车载监控系统等设备依法依规采购到位;及时签订了经营权转让合同;在春节前,260台新下线出租车投入运营。积极拓展道路客运网络,加快与其他运输方式相衔接,新开通了攸县至衡阳高铁站、攸县至长沙东站客运线路。通过实施道路运输经营年度审验、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办法,道路运力结构不断优化,更新和新增客车76台,省际、市际、县际线路的高等级客车达到了67台。全县客运班线日均发班2270次,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8%。华昌公交公司对公交站点进行了重新命名,紧跟县城提质扩容步伐,开通了县城至火车南站公交线路,挖掘企业增收潜力,加强包车经营管理,与去年同期相比,公交经营收入略有增长。
【维修驾培】239家维修厂家维修机动车19.7万辆次,8所驾校培训驾驶员5386人次,举办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班12期,培训货运驾驶员2030人次,有12790台次客货运输车辆通过安全性能综合检测,评定攸县东海汽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和攸县鸾山镇驰誉汽车修配厂为质量信誉AAA机动车维修企业。18台危货运输车辆和439台客运车辆二级维护率达到了100%。
【物流】湖南星都物流公司积极实施甩挂运输,精心经营省内外48条线路,大力发展煤炭、化工产品、粮食、蔬果等配送运输,业务辐射全国14个省市,成功进入全国物流信息平台,与星都物流园38家货运站团结协作,共同壮大物流产业规模,星都物流园月货物吞吐量达25万吨。
【规划编制】启动了“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初步规划思路,开展了“十三五”农村公路基础数据补充调查工作,采集了农村公路数据,为成功争取“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奠定了可靠基础。
【行政执法】突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13项行政许可事项、6项非行政许可事项、8项服务事项集中到政务中心窗口办理。巡查公路5200公里,更新公路安全警示标志牌10块,清除路障11处。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96辆。作出行政许可决定1252项,实施行政处罚案件2310例,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安全管理】依托“四大三基”(大宣传、大培训、大检查、大整治、基本建设、基础工作、基层创建)行动计划,以“平安交通”建设为主线,严格执行签单发航制度,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关,严把客运驾驶员资格关;交警及交通部门对客运车辆进行“一监督”,严格按照客运车辆排班制度发车,严禁超员超速,确保客运车辆行驶400公里以上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职责,积极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无关车辆不进站;超载客车不出站,安全例检不合格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高速公路客车旅客不系安全带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审核签字不出站)规定。突出加强工程建设安全防护。共排查校车通行道路安全隐患35处,日安检客运车辆11.2万辆次,承运人责任险投保率达到了100%。交通运输行业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趋好。
【信访维稳】明确了综治工作职责,完善了信访维稳机制,及时处理了6件市长热线、75封书记县长信箱信件,积极协调原局属企业职工遗留问题,做好了稳控工作。交通运输系统未出现越级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局党组领导班子、7个基层党组织、97名党员参加了教育实践活动。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通过抓集中培训、学先进典型、搞专题讨论、写心得体会、拍系列报道、做集中采访等多种形式,补精神之钙,立为民之志,摆正了自己与群众的位置,拉近了自己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突出问题切实整改。落实了12项专项整治任务,从上班纪律、人情消费、服务态度等抓起,从压缩“三公经费”、规范公务用车、制止公款吃喝、杜绝吃拿卡要、减少迎来送往等改起,破除了形式主义的假大空,打掉了官僚主义的特权感,抑制了享乐主义的慵懒散,刹住了铺张浪费的奢靡风。优良传统返朴归真。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提批评意见3条以上,刨根问底的对照检查,辣味十足的民主生活会,让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了久违而严肃的党内生活锻炼,收到了“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治治病”的效果,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建章立制有力有效。围绕厉行勤俭节约、约束权力运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出台了9项富有操作性的制度,推出了《违反作风建设规定行为的处理办法》、《攸县交通运输局工作规则》等,党员干部的守规用权意识明显增强、越界犯规行为明显减少。群众呼声及时回应。坚持真开门、开大门,开展“三个十”(抓好十件民生实事、联系十家运输企业、评选十佳客运司机)活动,召开座谈会9场次,答复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0件,群众关心的乡村公路无人管养、执法不够公正、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办理程序过于复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得到缓解,非法营运、道路运输协会会费收取违背自愿原则等突出问题得到整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得到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干扰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治。抓好了党建工作,发展了5名新党员。启动为民办实事项目5项,解决实际困难49个。向困难群众开展送温暖活动15人次。
【文明创建】全力配合创建国家文明县城工作,组织开展了上街规劝活动,踊跃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会,积极服务“爱心送考”。在公交和出租车行业涌现的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195件。周赞东、王劲松被评为“2014年度县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落实,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局纪检组监督检查工程建设项目5次,现场监督交通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5次。严格遵守农村公路“七公开”工作要求,落实入企检查备案报批制,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照中央省市县作风建设新规,严格考勤管理,做到不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违规驾车,不公车私用,不参与赌博。
【宣传】组织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湖南红网、《株洲日报》、株洲市政府网站等宣传媒体上刊登综合文章多篇、政务信息50多条。广泛宣传《湖南省乡村公路条例》,营造了爱路护路的浓厚氛围。
攸县交通运输局领导名录
姓 &名 职 &务 备 &注
刘文庚 党组书记、局长
陈立新 党组成员、副局长
颜海航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文平 党组成员、副局长
皮晓彬 党组成员、副局长
洪家兰 党组副书记
肖正伟 党组成员、副局长
彭 &辉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杨立岗 农村公路管理站站长
陈朝辉 城区客运管理处主任
何三忠 道路运输管理所党支部书记
陈 &俭 道路运输管理所所长 2014年12月止
主办:中共攸县县委、攸县人民政府
主管:中共攸县县委办公室、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管:攸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政协攸县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攸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网站办公地址:攸县人民政府综合楼一楼 电话:9 邮箱:  QQ群:
法律顾问:何小明() 技术支持:公众信息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计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