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1g101图集高清视频 求11g101-1图集视频,有的发我 3.6.4.9.6.0.2.5.8

我关注的版块:
查看: 3936|回复: 15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自己顶下!
二星高级工程师, 积分 35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7 积分
土木币13991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 积分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谢谢。楼主好人
技术员,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 积分
二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楼主为什么直接发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的地盘。
四星工程师, 积分 10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谢谢楼主,给小弟一份吧
技术员,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也给我一份吧大哥,
新人进步奖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工作人员会在10个工作日内向您提供的账号打款。
为您的账户&&充值&52(返现金额¥52*100)筑龙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指定网络教育机构
所在位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解读与应用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解读与应用
¥&&评论返现:¥
由国内著名造价专业教授、工程项目管理专家授课全面讲解2013版最新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全套内容及其应用详解新规范中的亮点与重点
施工造价预算、造价审计、工程咨询、招投标管理、招标代理相关人员想继续深化学习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人员
高级经济师、高级项目管理师、国内著名大学项目管理实务客座教授
注册造价师、招标师、房地产评估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
从事精装修造价工作三十年,担任过双甲装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等职。现为北京兴健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创办人。
《施工组织设计范例50篇》装饰部分定稿专家。国内设计管理和流程策划课程创导人。
&&& & &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通过新计价规范的学习,可以准确运用新规范,减少投资管理风险;& && && 对于咨询公司来讲,通过新计价规范的学习,能更准确地正解新规范的要求,更精准的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为我们的建设方更好地做好招标代理和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工作。&& && & 对于施工单位来讲,特别是从事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人员,通过新计价规范的学习,可以提高施工单位抗御整个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第一章: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本章主要介绍新旧规范之间的五点改变,新规范的基本内容描述,及新规范应用中的十大亮点&第二章:新《规范》的应用与操作解读&&&&&&&& 本章主要从新规范解读以及发承包操作实务、合同价款调整、合同履行非常态下的操作解读&&&&&&&& 1、新规范整体解读规定了计价方式、发包人提供材料和工程设备、承包人提供材料和工程设备及计价风险&&&&&&&& 2、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 3、工程价款的调整是新规范的重点内容,也是新规范的亮点&&&&&&&& 4、合同价款期中支付及竣工结算与支付&&&&&&&& 5、合同解除的价款结算与支付、合同价款争议的解决等非常态下的操作&第三章:新《规范》下我们面对的挑战&&&&&&&& 工程建设单位发包方、工程施工单位承包方、造价咨询企业的应对策略&筑龙教育结构设计交流QQ群等您来加入。在线讨论专业知识,每天推送精选优质帖子,免费资料分享,专家在线答疑、新课程免费试听和免费直播课程等服务,恭候您的到来。&
,其中免费试听共1节)
新《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亮点
第1节&新规范基本内容及十大亮点
新《规范》的应用与操作解读
第2节&新规范概论《总则、术语、一般规定》解读与实务
第3节&发包方操作实务《招标工程量清单 招标控制价》解读
第4节&承包方操作实务《投标价 合同价款约定 工程计量》解读
第5节&合同价款调整实务《合同价款调整》解读
第6节&价款支付实务《合同中期支付 竣工结算与支付》解读
第7节&合同履行非常态下的操作实务 解读
新《规范》下我们面对的挑战
第8节&《新规范》下我们面临的挑战
清单计价讨论组
发表评论获得原价15%金额返现,实名认证用户可获得20%金额返现,VIP用户额外享受8.9折优惠
请&&并购买后发表评论。还没有账号
评论数:75
权利声明:
筑龙教育上的所有课程信息、购买评价、留言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筑龙教育网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看了这门课程的人还看了
根据你浏览记录推荐的课程
为什么选择筑龙网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联系客服111G101-1图集 有没有要求剪力墙柱箍筋加密?
结构施工时,剪力墙柱箍筋未按11G101-1图集要求加密。小区房子没有按照图集进行加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请详细说明,现在房子已经竣工了。看下施工是否按照图纸要求做的&br&&img src=&/e2e705a2ca0d7e16f881492aac671629_b.pn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e2e705a2ca0d7e16f881492aac671629_r.png&&&img src=&/1ec8c383bc6e3e429fc3187_b.png& data-rawwidth=&462&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1ec8c383bc6e3e429fc3187_r.png&&&img src=&/e1dc1c3382fbfbf6d5b2e55ce25af8a7_b.png& data-rawwidth=&829&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9& data-original=&/e1dc1c3382fbfbf6d5b2e55ce25af8a7_r.png&&&img src=&/c469d3134cddc7f381a624ee_b.pn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8& data-original=&/c469d3134cddc7f381a624ee_r.png&&&img src=&/eb6ff18c9f0bd6_b.pn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eb6ff18c9f0bd6_r.png&&
结构施工时,剪力墙柱箍筋未按11G101-1图集要求加密。小区房子没有按照图集进行加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请详细说明,现在房子已经竣工了。看下施工是否按照图纸要求做的…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需要箍筋加密,构造边缘构件通常不需要箍筋加密。约束边缘构件设置在底部加强区(顺延到地下一层),对于底部加强区内满足规范轴压比要求的边缘构件可设为构造边缘构件,底部加强区以上的边缘构件为构造边缘构件。施工时边缘构件的箍筋间距依照结施图中的标注就可以。查看: 32150|回复: 4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P58~P59墙、柱插筋构造(变)所有墙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所有柱插筋,弯钩均不得小于6d且150;当hj≤lae(板厚不满足直锚长度)时,弯锚15d。当插筋部分保护层厚度小于5d(无外伸时,外部插筋),锚固区应设横向钢筋(或箍筋),间距不小于100mm。增。当设计指出墙外侧纵筋与底板纵筋搭接连接时,基础底板钢筋应伸至基础顶面。变。取消了原图集按插入长度的不同确定弯钩长度的做法。新提出了锚固区加水平钢筋的做法。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200mm时,或当柱为大偏心受压,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高度不小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四角插筋伸至底板钢筋网上(伸至底板钢筋网上的柱插筋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00mm),其它钢筋满足锚固长度lae即可。P60独立基础DJJ、DJP、BJJ、BJP底板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2、基础底板钢筋距边缘≤75且≤S/2处起设。3、坡形独立基础的上边缘每边超出柱边50mm。2.2.1设计时应注意:当独立基础截面形状为坡形时,其坡面应采用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的较缓坡度;当采用较陡坡度时,应要求施工采用在基础顶部坡面加模板等措施。P6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即“不设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伸出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2、顶部纵筋设置在下,分布筋设置在上。3、顶部纵筋的锚固长度统一从柱内边缘算起(不再分“柱内”和“柱外”)。(变。原06G101-6,P45:柱外顶部纵筋锚固长度从柱中心线算起)P62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图集注: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2、图集注:双柱独立基础所设置的基础梁宽度,宜比柱截面每边≥50mm。当设计的基础梁宽度小于柱截面宽度时,施工时应按第75页的构造规定增设梁包柱侧腋。3、基础梁范围内,底板分布筋可以省略,梁外侧50mm起设分布筋。(新增)4、基础梁外伸时,底部和顶部纵筋均弯锚12d。P16~17:2.3.6当双柱独立基础柱距较小时,通常仅配置基础底部钢筋;当柱距较大时,除基础底部配筋外,尚需在两柱间配置基础顶部钢筋或设置基础梁。基础梁可以为1跨(JLxx(1)),也可以一端有外伸(JLxx(1A))或两端有外伸(JLxx(1B)),通常情况下,双柱独立基础宜采用端部有外伸的基础梁。P63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1、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的0.9倍。2、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当该基础某侧从柱中心至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1250mm时,钢筋在该侧不应减短。P64杯口和双杯口独立基础构造1、柱插入杯口部分的表面应凿毛,柱子与杯口之间的空隙用比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先填底部,将柱校正后灌注振实四周。2、双杯口独立基础,当中间杯壁宽度ts<400时按构造配筋,设计不注。2.2.3杯口上口尺寸按柱截面变长两侧双向各加75mm;杯口下口尺寸为插入杯口的相应柱截面边长每边各加50mm,设计不注。P65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弯钩6d且≥150mm。(原为四角筋)P66双高杯口独立基础杯壁和基础短柱配筋构造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弯钩6d且≥150mm。(原为四角筋)P67单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弯钩6d且≥150mm。(原为四角筋)P68双柱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配筋构造短柱纵筋间距≤1m插至基底,支在底板钢筋网上。弯钩6d且≥150mm。(原为四角筋)P69条形基础底板TJBP和TJBJ配筋构造1、主要受力方向的底板筋贯通设置,另向搭接b/4。2、直角拐角处,双向受力钢筋贯通设置,分布筋省略。3、当条形基础设有基础梁时,基础底板的分布钢筋在梁宽内部设置。4、在两向受力钢筋交接处的网状部位,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钢筋的构造搭接长度为150mm。P70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的构造、条形基础板底不平构造、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对应06G101-6&&P59)(一)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的构造1、当条形基础底板长度≥2500mm时,底板配筋长度可取底板长度的0.9倍交错设置。2、图集注:底板交接区的受力钢筋和无交接底板时端部第一根钢筋不应减短。(要求同原图集)(二)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构造1、条形基础无交接底板端部设置双向受力钢筋,直径间距同基础底板受力钢筋。2、分布钢筋与同向受力钢筋的构造搭接长度为150mm。(三)条形基础板底不平构造底板受力筋沿坡长连续设置。在距梁边、拐点1000开始设置与底板受力筋设置直径、间距相同的附加分布筋,在拐点处互锚La。底板分布筋与附加分布筋搭接150mm。P71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对应06G101-6&&P56)(一)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1、基础梁JL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补注: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相对原图集,取消了基础圈梁JQL的说法,阀板、条形基础、双柱基础梁中的梁统称为基础梁。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3、图集注: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4、图集注:当两毗邻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配置较小的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5、图集注:钢筋连接要求见本图集第56页。4)当受拉钢筋直径>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6)纵向受力钢筋连接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6、图集注: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区内箍筋设置要求见第55页。P55: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搭接区内箍筋直径不小于d/4(d为搭接钢筋最大直径),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5d(d为搭接钢筋最小直径)。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本构造图用于梁、柱类构件搭接区箍筋设置。(二)附加(反扣)吊筋构造图集注:吊筋高度应根据基础梁高度推算,吊筋顶部平直段与基础梁顶部纵筋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当净距不足时应置于下一排。P72基础梁JL配置两种箍筋构造、基础梁JL竖向加腋钢筋构造1、节点区(柱下区域)按梁端第一种箍筋增加设置(不计入总道数)。加腋范围内箍筋随腋高的变化而变化。2、图集注:当具体设计未注明时,基础梁的外伸部位以及基础梁端部节点内按第一种箍筋设置。3、基础梁的梁柱结合部位所加侧腋顶面与基础梁非加腋段顶面一平,不随梁竖向加腋的升高而变化。4、加腋内纵筋分别锚入基础梁和柱内la。当柱两侧同时加腋时,在柱内直接贯通。P73基础梁J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一)端部外伸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补注:基础梁(包括设置基础梁的双柱普通独立基础的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端部外伸构造均为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图集注:基础梁外伸部位封边构造同筏型基础底板,见本图集第84页。补注: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端部外伸构造,均应按第84页封边。(84页取消了板边缘侧面无封边构造图)(二)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水平段≥0.4lab。基础梁JL顶部筋伸至尽端内侧弯折15d;顶部筋当直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图集注:在端部无外伸构造中,基础梁底部下排钢筋与顶部上排钢筋伸至梁包柱侧腋,与侧腋的水平构造钢筋绑扎在一起。(原04G101-3 P29端部无外伸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筋伸至尽端弯锚15d。顶部筋锚固≥12d且至少到中心线。(三)基础梁JL侧面构造纵筋和拉筋1、基础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搭接长度为15d。2、十字相交的基础梁,当相交位置有柱时,侧面构造钢筋锚入梁包柱侧腋内15d;当无柱时,侧面构造钢筋锚入交叉梁内15d。3、丁字交叉的基础梁,当相交位置无柱时,横梁外侧的构造纵筋应贯通,横梁内侧的构造纵筋锚入交叉梁内15d。4、拉筋直径为8mm,间距为箍筋间距的2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P74基础梁J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基础梁JL底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La。基础梁JL顶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La。柱两边梁宽不同钢筋构造:多出的钢筋同基础梁JL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尽端钢筋内侧弯折15d,水平段≥0.4lab。基础梁JL顶部筋伸至尽端内侧弯折15d;顶部钢筋当直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P75基础梁JL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1、图集注:除基础梁比柱宽且完全形成梁包柱的情况外,所有基础梁与柱结合部位均按需按构造加腋。2、当基础梁与柱等宽,或柱与梁的某一侧面相平时,存在因梁纵筋与柱纵筋同在一个平面内导致直通交叉遇阻情况,此时应适当调整基础梁宽度使纵筋直通。3、加腋宽度50mm。竖向筋Ø8@200,水平筋直径≥12且不小于柱箍筋直径,间距与柱箍筋间距相同,锚入梁内la。4、当柱与基础梁结合部位的梁顶面高度不同时,梁包柱侧腋顶面应与较高基础梁的顶面一平(即在同一平面上),较高侧腋顶面至较低梁顶面高差内的侧腋,参照角柱或丁字交叉基础梁包柱侧腋构造进行施工。注意:梁本位。本构造适用于条基基础梁、双柱独立基础梁、筏板基础主梁。(筏板基础次梁无此要求)P76基础次梁JC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基础次梁JCL端部外伸部位构造1、基础次梁JCL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补注: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原04G101-3 P36 JCL在支座处是锚固的概念(≥12d且至少到中心线),现改为连通的概念)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3、图集注: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梁相互交叉宽度内的箍筋按截面高度较大的基础梁设置。4、图集注:基础梁外伸部位构造同筏形基础底板。见本图集第84页。5、基础次梁JCL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基础主梁对边弯锚15d,顶部纵筋锚入主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筋伸至尽端弯锚15d。顶部筋锚固≥12d且至少到中心线。6、基础次梁JCL端部外伸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7、底部非贯通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ln/3(从柱边算起)。P78基础次梁JCL梁底不平和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1、基础次梁JCL底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La。2、基础次梁JCL顶面有高差:低的次梁顶部纵筋伸入主梁≥la且至少到梁中心线。高的次梁顶部纵筋伸至主梁尽端后弯锚15d。3、支座两边梁宽不同钢筋构造:宽出部位的顶部和底部纵筋伸至尽端后弯锚15d,当直线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P79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1、梁平板LPB顶部贯通纵筋在支座处是贯通的概念,而不是锚固的概念。补注:基础梁JL、基础次梁JCL、梁平板LPB、板平板BPB在支座处,顶部贯通纵筋均是连通的概念。(原04G101-3 P39 LPB在支座处是锚固的概念(≥12d且至少到中心线),现改为连通的概念)2、顶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支座两侧ln/4,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域在跨中ln/3。3、板的第一根筋,距基础梁边为1/2板筋间距,且不大于75mm(新增)。4、基础平板同一层面的交叉钢筋,何向纵筋在下,何向纵筋在上,应按具体设计说明。P80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一)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外伸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2、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梁对边弯锚15d,顶部纵筋锚入主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1、板底面有高差:以拐点起算互锚La。2、板顶面有高差:低的板顶部纵筋伸入≥la。高的板顶部纵筋伸至主梁尽端后弯锚15d,当直线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P81平板式筏基柱下板带ZXB与跨中板带KZB纵向钢筋构造1、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需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2、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净跨长度范围内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柱下板带及跨中板带的顶部贯通纵筋,可在柱网轴线附近1/4净跨长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焊接。3、基础平板同一层面的交叉钢筋,何向纵筋在下,何向纵筋在上,应按具体设计说明。P83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变截面部位钢筋构造上部、下部变截面均以拐点起算,互锚la。(同基础主梁JL)P84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ZXB、KZB、BPB)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一、端部无外伸构造:底部纵筋伸至墙(边梁)边,弯锚15d,顶部纵筋锚入墙(边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变:原04G101-3P43端部无外伸时,底部纵筋在墙身或柱宽内≥1.7lae,且至板顶。)图集注:当设计指定采用墙外侧纵筋与顶板纵筋搭接的做法时,基础底板下部钢筋弯折段应伸至基础顶面标高处(见本图集58页构造三)。二、端部外伸部位纵筋构造:底部和顶部纵筋均伸至尽端弯锚12d。板外边缘应封边,构造见本页。三、外伸部位边缘封边构造(适用于等截面外伸和变截面外伸):a.U形筋构造封边方式:U形筋弯钩≥15d,≥200。侧面构造纵筋设计指定。b.纵筋弯钩搭接封边方式:底部与顶部纵筋弯钩搭接150mm。交错150mm后应有一根侧面构造纵筋与两交错弯钩绑扎。侧面构造纵筋设计指定。取消了板边缘侧面无封边构造图。图集注:板边缘侧面封边构造同样用于基础梁外伸部位。补注:大总结——所有构件JL、JCL、LPB、BPB外伸构造均相同:底部和顶部纵筋均弯折12d。均需要封边。除JL外,JCL、LPB、BPB无外伸构造均相同:底部纵筋均弯折15d;顶部纵筋锚入墙(边梁)≥12d且至少到中心线。JL无外伸时,底部钢筋弯锚15d;顶部钢筋伸至近端弯折15d,当直段长度≥la时,可不弯折。所有构件JL(含条形基础的基础梁)、JCL、LPB、BPB(含ZXB、KZB)在中间支座处,底部和顶部纵筋均是贯通的概念(底部贯通纵筋在跨中1/3净跨长度范围内连接,顶部贯通纵筋在轴线附近1/4净跨长度范围内连接)。当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需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JL(含条形基础的基础梁)、JCL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延伸长度自支座边(柱边)向跨内伸出至ln/3位置;LPB、BPB(含ZXB、KZB)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延伸长度由设计标注(自中线算起)。JL、BPB、ZXB、KZB变截面要求严格,均是互锚la。JCL、LPB变截面各自锚入支座。P85矩形承台CTJ和CTP配筋构造、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构造(一)矩形承台构造矩形承台底板纵筋,伸至端部向上弯锚10d。当伸入边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时可不设弯钩。变。原图集:矩形承台底板纵筋,伸入边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向上弯锚10d。当伸至端部直段长度≥35d时可不设弯钩。(二)桩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构造1、当桩直径或桩界面边长<800mm时,桩顶嵌入承台50mm;承台底部受力纵筋最小保护层厚度为50mm。当桩直径或桩界面边长≥800mm时,桩顶嵌入承台100mm;承台底部受力纵筋最小保护层厚度为100mm。2、矩形承台底板纵筋,伸入边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向上弯锚10d。当伸至端部直段长度方桩≥35d或圆桩≥35d+0.1D时可不设弯钩。6.3.2当独立承台的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宜增加必要的文字注解。例如,当独立承台底部和顶部均配置钢筋时,注明承台板侧面是否采用钢筋封边以及采用何种形式的封边构造等。P86等边三桩承台CTJ配筋构造1、承台底板纵筋,伸入边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向上弯锚10d。当伸至端部直段长度方桩≥35d或圆桩≥35d+0.1D时可不设弯钩。2、等边三桩承台受力钢筋以“△”打头注写各边受力钢筋并×3,当需要时在斜线后注写分布钢筋。6.3.2设计和施工应注意:三桩承台的底部受力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P87等腰三桩承台CTJ配筋构造1、承台底板纵筋,伸入边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向上弯锚10d。当伸至端部直段长度方桩≥35d或圆桩≥35d+0.1D时可不设弯钩。2、等边三桩承台受力钢筋以“△”打头注写各边受力钢筋并×2,当需要时在斜线后注写分布钢筋。P88六边形承台CTJ配筋构造1、承台底板纵筋,伸入边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向上弯锚10d。当伸至端部直段长度方桩≥35d或圆桩≥35d+0.1D时可不设弯钩。P89六边形承台CTJ配筋构造1、承台底板纵筋,伸入边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向上弯锚10d。当伸至端部直段长度方桩≥35d或圆桩≥35d+0.1D时可不设弯钩。P90墙下单排桩承台梁CTL配筋构造承台梁端部纵筋伸过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弯锚10d(上下排均是)。当伸至端部直段长度方桩≥35d或圆桩≥35d+0.1D时可不设弯钩。6.4.2施工时应注意:在两向承台梁相交位置,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承台梁箍筋贯通设置;当两向承台梁等高时,可任选一向承台梁的箍筋贯通设置。6.4.3原位标注承台梁的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原位直接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的几何尺寸应参照第71页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P91墙下双排桩承台梁CTL配筋构造承台梁端部纵筋伸过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弯锚10d(上下排均是)。当伸至端部直段长度方桩≥35d或圆桩≥35d+0.1D时可不设弯钩。6.4.2施工时应注意:在两向承台梁相交位置,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承台梁箍筋贯通设置;当两向承台梁等高时,可任选一向承台梁的箍筋贯通设置。6.4.3原位标注承台梁的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原位直接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的几何尺寸应参照第71页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补注:综上——所有的桩基承台(包括独立承台和承台梁)底板纵筋构造均相同——纵筋伸入边桩直线长度≥25d(方桩)或≥25d+0.1D(圆桩),向上弯锚10d。当伸至端部直段长度方桩≥35d或圆桩≥35d+0.1D时可不设弯钩。P92基础联系梁JLL配筋构造1、06G101-6地下梁分为:地下室框架梁、地下框架梁、基础连梁。新图集统一为基础联系梁JLL。基础联系梁适用于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及桩基承台。其构造要求同非框架梁。2、基础连梁的纵筋锚入柱内lae(没有超出中心线5d的限制),基础联系梁的第一道箍筋距柱边缘50mm开始设置。(取消了原图集锚入独立基础的做法)3、当上部结构底层地面以下设置基础联系梁时,上部结构底层框架柱下端的箍筋加密高度从基础联系梁顶面开始计算(≥Hn/3),基础联系梁顶面至基础顶面短柱的箍筋见具体设计;当未设置基础联系梁时,上部结构底层框架柱下端的箍筋加密高度从基础顶面开始计算。P95上柱墩SZD(棱台与棱柱形)(04G101-3 P49、50)1、侧面筋(棱台的斜筋或棱柱的竖筋)下端锚入基础平板内Lae。2、侧面筋(棱台的斜筋或棱柱的竖筋)上端在柱宽范围内拉通(双向),四角筋弯折12d。纵筋总根数环周边均匀分布。(变:原图集均为伸入上柱截面5d)3、箍筋从基础平板上50mm处起设。制图规则7.2.3上柱墩SZD,系根据平板式筏形基础受剪或受冲切承载力的需要,在板顶面以上混凝土柱的根部设置的混凝土墩。上柱墩直接引注的内容规定如下:1.注写编号SZD××。2.注写几何尺寸。按“柱墩向上凸出基础平板高度hd/柱墩顶部突出柱边缘宽度c1/柱墩底部突出柱边缘宽度c2”的顺序注写,其表达形式为hd/c1/c2。当为棱柱形柱墩c1=c2时,c2不注,表达形式为hd/c1。3.注写配筋。按“竖向(c1=c2)或斜竖向(c1≠c2)纵筋的总根数、强度等级与直径/箍筋强度等级、直径、间距与肢数(X向排列肢数m×Y向排列肢数n)”的顺序注写(当分两行注写时,则可不用斜线“/”)。所注纵筋总根数环正方形柱截面均匀分布,环非正方形柱截面相对均匀分布(先放置柱角筋,其余按柱截面相对均匀分布)。P96下柱墩XZD构造(倒棱台与倒棱柱形)1、下柱墩的纵筋与平板式筏形基础的下层筋互锚La。当纵筋直锚长度不足时,可伸至基础平板之后水平弯折。2、倒棱柱形柱墩突出筏板范围内设置水平箍筋。制图规则7.2.4下柱墩XZD,系根据平板式筏形基础受剪或受冲切承载力的需要,在柱的所在位置、基础平板底面以下设置的混凝土墩。下柱墩直接引注的内容规定如下:1.注写编号XZD××。2.注写几何尺寸。按“柱墩向下凸出基础平板深度hd/柱墩顶部出柱投影宽度c1/柱墩底部出柱边缘宽度c2”的顺序注写,其表达形式为hd/c1/c2。当为棱柱形柱墩c1=c2时,c2不注,表达形式为hd/c1。3.注写配筋。倒棱柱下柱墩,按“X方向底部纵筋/Y方向底部纵筋/水平箍筋”的顺序注写(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其表达形式为:XCxx@xxx/YCxx@xxx/Axx@xxx;倒棱台下柱墩,其斜侧面由两向纵筋覆盖,不必配置水平箍筋,其表达形式为:XCxx@xxx/YCxx@xxx。P97防水底板JB与各类基础的链接构造1、低板位防水底板、中板位防水底板1)下层筋:伸入基础锚固La;2)上层筋:当基础顶部没有钢筋时,防水底板上层筋贯通;当基础顶部配有钢筋时,上层筋伸入基础锚固La。2、高板位防水底板1)防水底板上层筋贯通;2)防水底板下层筋互锚la。图集注:1、本图所示意的基础,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桩基承台梁以及基础连系梁等。2、防水底板以下的填充材料应按具体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学习了楼主。。。。
stec2009 发表于
学习了楼主。。。。
楼主帖子值得学习,提供很好说明。
weiyoufeng 发表于
楼主帖子值得学习,提供很好说明。
上面帖子说的很全,建议同行们复制学习。
这个是新旧图集对比吗?
Powered by
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1g101系列图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