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并心衰的心衰病人能活多久否吃螺旋藻

心衰分级 心衰、房颤 心衰、房颤怎办?_百度知道
心衰分级 心衰、房颤 心衰、房颤怎办?
住院输液吃药监控,1,房颤,&gt,仍房颤,心衰,心率114次&#47,2,左心功能减低。治疗情况,疗 花季女患脑瘤耳聋眼盲 所就诊医院科室,三尖瓣少量反流,三甲医院 心内科检查及化验,左心功能减退。想得到怎样的帮助,2012,平日注意饮食和活动量,1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失常,但有所降低,30入院时,心房颤动心功能IV级(NYHA分级)左房右房增大,房颤 &gt,呼吸不痛快憋气。现已出院,当前回家休养。病史,分, 所患疾病,&gt,二尖瓣,房颤怎办,耳聋治,&gt,如何护理改善,&gt,心衰,,-血管炎 变应性血管炎鉴别诊断 &gt,
提问者采纳
同时至少有一个危险因素(心衰,血管性死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预防卒中方面获益最大。而两组在主要出血的副反应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李莉另外的问题是,糖尿病,阵发房颤对卒中的危险是否和持续房颤一样,应该和持续房颤一样重视。阵发房颤以节律控制为主,,持续房颤以室率控制为主,阵发房颤有相似的卒中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的危险。无论对于阵发和持续性房颤,氯比格雷对阵发和持续房颤是否有同样的效率和安全性。的确,&gt,无论是阵发还是持续房颤都应该服用华法林治疗。对于阵发房颤到什么程度(次数,阵发房颤患者处于低风险状态,无论是阵发房颤还是持续房颤,和持续性房颤一样,华法林在减少卒中,但是有更多的高血压发生率,要等ASSERT试验结果的发表。
查看原帖&gt,相对较少的心衰和糖尿病史,抗凝治疗优于阿司匹林加氯比格雷治疗。有关房颤的指南中说明,具有相同的血栓栓塞的并发症,在AFFIRM试验中前者血栓栓塞并发症高于后者,血栓,华法林或阿司匹林&#47,高血压,年龄,结果明显地显示出与阿司匹林加氯比格林相比,较短的房颤史,时间)可以引起和持续性房颤同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目前还没有结论,有卒中危险的患者应该口服抗凝剂,心梗,主要的解释是因为前者没有经过抗凝治疗。我们要强调的是,和持续房颤一样,卒中史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但是这一观点对于阵发房颤的患者来说证据不充分。因此对具有6706位患者的ACTIVE W研究进行了分析,年轻,如果你有房颤,相对少的瓣膜病,关于房颤的抗凝治疗 ACTIVE W试验显示,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孟自力大夫本人发表
您好 我们有一个病人得了扩张型心肌病 心衰 房颤 这种病在你们医院能否治疗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您好 我们有一个病人得了扩张型心肌病 心衰 房颤 这种病在你们医院能否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 心衰 房颤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男,41岁,以前身体状况良好。一个月前发现浑身无力,现在在唐山工人医院查出扩张型心肌病 心衰 房颤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能否给一些治疗建议
0***发表于
&& 可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衰治疗,并给予对症治疗。方便时请把有关资料发来,以便给您有针对性的回复。
& 或直接到诊进一步检查治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孟自力大夫本人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孟自力大夫的信息
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
孟自力,男,河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心胸外科博士,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学会高级会...
孟自力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心血管外科可通话专家
山东省立医院
心脏外科中心
副主任医师
成人外科中心
成人外科中心
成人外科中心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成人外科中心
心脏外科中心
成人外科中心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衰房颤病人能否补钙
来自内蒙古
健康咨询描述:
岁 瘦弱不能进食精神不振大便干小便正常20天前并发脑梗语言吞咽困难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强心扩冠溶栓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电话咨询怎样综合治疗(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21:44:15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3611称赞:267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病情分析: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发生350-600次/分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心室仅接受部分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的冲动,故心室率120-180次/分,节律不规则.房颤分阵发型和持续型,绝大多数房颤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和高心病最常见,指导意见:一,控制心室率在合理范围  有报道认为休息时心室率为60~80次/分,中度活动达90~115次/分为宜.根据病情不同治疗也不相同.  1,心室率快伴严重低血压或肺水肿的房颤病人,急用同步直流电转复,具体方法见后.  2,在心室率快伴心悸,胸闷等症状的房颤病人采用静脉给药,常用毛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如:西地兰0.4 ~ 0.8mg静推,美托洛尔5 ~ 15mg静推(心功能不全者慎用),硫氮?FDA7?酮10mg静推(对毛地黄类难以控制的肺部疾患,交感神经兴奋,发热等状态时的房颤心室率有较好的效果).  3,需长期控制心室率的房颤病人可用:维拉帕米120~480mg,qd,或氨酰心安25~100mg,qd(降低活动后心室率)或地高辛0.1~0.25mg,qd(降低休息时心室率).  4.对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性的心室率快的房颤病人采用介入治疗.  二,恢复窦性心律:  1,同步直流电转复:对于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心室率控制良好者以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不必考虑;对于恶性肿瘤,麻醉高危者,伴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房颤持续数年者,左房内径大于60mm者不予考虑.首次电转复能量为200焦,若不成功,可增加至360焦,可连续电击3次.应在心电监护和有良好抢救设备的条件下进行复律,复律前应空腹6小时,同时给予抗凝治疗(具体方法见后).转复率在90%左右.但是它的使用有时受到限制,如患者认为有痛苦,有风险不愿接受,还有基层医院缺乏除颤器等良好抢救设备.  2,药物转复:首先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因为是传统药物,使用上有许多经验,一般病例选择好后给药3天,从中午12点给药,第一天0.2g/次,第二天0.3g/次,第三天0.4g/次,间隔2小时给药一次,每天共5次,转为窦性心律后随时停药,第三天服药后仍未转复,停止给药.转复率约为75~88%.  也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转复房颤的报道:普罗帕酮70mg,30~45分钟静推一次,共1~3次或口服450~600mg,顿服,转复率可达70~80%.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150~300mg静推,或口服0.2g,3次/日,用5~7天,转复率也较高,能达80%左右.也有报道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10mg,3次/日转复房颤,转复率也较高.  三,维持窦性心律:  对于转复后的房颤病人, 维持窦性心律很重要, 因为房颤极易复发, 而且影响因素又多, 如病程, 病因, 年龄, 心功能, 房内径等, 因此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需要个体化, 可选的药物有:  1.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 它转复率高, 但长期应用可使QT间期延长, 导致尖端扭转室速, 现已减少用它维持.  2,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莫雷西嗪被发现对预防房颤复发具有较强的作用,其用法口服150~200mg,3次/日.  3,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它心外副作用少,口服200mg,3次/日.但能维持窦性心律一年者少于50%.  4.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对合并心梗,心衰的患者均可减少猝死和总病死率.一般用0.2g,3次/日,用5~7天后,改为0.2g,2次/日,用5~7天,最后0.2g,1次/日维持,但也有形成肺纤维化等副作用.  5,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12.5~25mg,2次/日,也能起到维持窦性心律作用.  6,对一些顽固性房颤,单独使用某一类药物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可在莫雷西嗪基础上加用胺碘酮.  四,抗凝治疗:  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多发生在脑部(90%以上),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用华法令治疗房颤病人每年脑卒中发生率可以从4.5%降至1.4%,危险度降低68%,阿斯匹林对栓塞的危险度降低36%,但由于阿斯匹林治疗时并发症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仍被广泛使用.  华法令使用剂量要使INR(国际标准化PT比值)保持在2~3为最适宜,阿斯匹林剂量75~325mg,1次/日,具体用法应个体化处理.  1,对于下述高危病人须用华法令:曾有栓塞史;有瓣膜病或心衰;左房血栓或云雾样回声;年龄大于75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梗,左房内径大于50mm中任何一项.  2,对于低危病人仅用阿斯匹林即可,如慢性房颤,年龄小于65岁,无上述高危病人危险因素者.  3,对于需要转复的房颤病人,房颤持续小于48小时的不抗凝,大于48小时的转复前抗凝治疗3周,复律后继续抗凝治疗4周.  五,介入治疗:  对于顽固性房颤,心室率及症状均不能控制的可以考虑点状射频消融,消除房早的发源地,进而消除房颤,有报道根治率达60%,房颤明显减少的20%,其余的用药物使消融前
不能控制的心房颤动得以控制;还可以考虑用导管射频阻断房室结和(或)希氏束,常规植入心脏起搏器,对心衰,心肌病的患者改善症状和心功能十分有效.
帮助网友:3753称赞:294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病情分析: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发生350-600次/分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心室仅接受部分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的冲动,故心室率120-180次/分,节律不规则.房颤分阵发型和持续型,绝大多数房颤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和高心病最常见,指导意见:一,控制心室率在合理范围  有报道认为休息时心室率为60~80次/分,中度活动达90~115次/分为宜.根据病情不同治疗也不相同.  1,心室率快伴严重低血压或肺水肿的房颤病人,急用同步直流电转复,具体方法见后.  2,在心室率快伴心悸,胸闷等症状的房颤病人采用静脉给药,常用毛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如:西地兰0.4 ~ 0.8mg静推,美托洛尔5 ~ 15mg静推(心功能不全者慎用),硫氮?FDA7?酮10mg静推(对毛地黄类难以控制的肺部疾患,交感神经兴奋,发热等状态时的房颤心室率有较好的效果).  3,需长期控制心室率的房颤病人可用:维拉帕米120~480mg,qd,或氨酰心安25~100mg,qd(降低活动后心室率)或地高辛0.1~0.25mg,qd(降低休息时心室率).  4.对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性的心室率快的房颤病人采用介入治疗.  二,恢复窦性心律:  1,同步直流电转复:对于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心室率控制良好者以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不必考虑;对于恶性肿瘤,麻醉高危者,伴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房颤持续数年者,左房内径大于60mm者不予考虑.首次电转复能量为200焦,若不成功,可增加至360焦,可连续电击3次.应在心电监护和有良好抢救设备的条件下进行复律,复律前应空腹6小时,同时给予抗凝治疗(具体方法见后).转复率在90%左右.但是它的使用有时受到限制,如患者认为有痛苦,有风险不愿接受,还有基层医院缺乏除颤器等良好抢救设备.  2,药物转复:首先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因为是传统药物,使用上有许多经验,一般病例选择好后给药3天,从中午12点给药,第一天0.2g/次,第二天0.3g/次,第三天0.4g/次,间隔2小时给药一次,每天共5次,转为窦性心律后随时停药,第三天服药后仍未转复,停止给药.转复率约为75~88%.  也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转复房颤的报道:普罗帕酮70mg,30~45分钟静推一次,共1~3次或口服450~600mg,顿服,转复率可达70~80%.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150~300mg静推,或口服0.2g,3次/日,用5~7天,转复率也较高,能达80%左右.也有报道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10mg,3次/日转复房颤,转复率也较高.  三,维持窦性心律:  对于转复后的房颤病人, 维持窦性心律很重要, 因为房颤极易复发, 而且影响因素又多, 如病程, 病因, 年龄, 心功能, 房内径等, 因此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需要个体化, 可选的药物有:  1.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 它转复率高, 但长期应用可使QT间期延长, 导致尖端扭转室速, 现已减少用它维持.  2,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莫雷西嗪被发现对预防房颤复发具有较强的作用,其用法口服150~200mg,3次/日.  3,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它心外副作用少,口服200mg,3次/日.但能维持窦性心律一年者少于50%.  4.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对合并心梗,心衰的患者均可减少猝死和总病死率.一般用0.2g,3次/日,用5~7天后,改为0.2g,2次/日,用5~7天,最后0.2g,1次/日维持,但也有形成肺纤维化等副作用.  5,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12.5~25mg,2次/日,也能起到维持窦性心律作用.  6,对一些顽固性房颤,单独使用某一类药物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可在莫雷西嗪基础上加用胺碘酮.  四,抗凝治疗:  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多发生在脑部(90%以上),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用华法令治疗房颤病人每年脑卒中发生率可以从4.5%降至1.4%,危险度降低68%,阿斯匹林对栓塞的危险度降低36%,但由于阿斯匹林治疗时并发症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仍被广泛使用.  华法令使用剂量要使INR(国际标准化PT比值)保持在2~3为最适宜,阿斯匹林剂量75~325mg,1次/日,具体用法应个体化处理.  1,对于下述高危病人须用华法令:曾有栓塞史;有瓣膜病或心衰;左房血栓或云雾样回声;年龄大于75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梗,左房内径大于50mm中任何一项.  2,对于低危病人仅用阿斯匹林即可,如慢性房颤,年龄小于65岁,无上述高危病人危险因素者.  3,对于需要转复的房颤病人,房颤持续小于48小时的不抗凝,大于48小时的转复前抗凝治疗3周,复律后继续抗凝治疗4周.  五,介入治疗:  对于顽固性房颤,心室率及症状均不能控制的可以考虑点状射频消融,消除房早的发源地,进而消除房颤,有报道根治率达60%,房颤明显减少的20%,其余的用药物使消融前
不能控制的心房颤动得以控制;还可以考虑用导管射频阻断房室结和(或)希氏束,常规植入心脏起搏器,对心衰,心肌病的患者改善症状和心功能十分有效.
帮助网友:4550称赞:461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病情分析:可以, 但不可以补太多.指导意见:不要那么好的东西去补,按中医多吃一些红色食物,最主要平时要多喝水,防止形成血栓,适量运到.
帮助网友:2749称赞:216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病情分析:患者男,73岁,瘦弱不能进食精神不振大便干小便正常指导意见:你好,可以的,心力衰竭病因治疗包括基本心脏疾病的治疗及其诱发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心力衰竭本身症状的一般治疗要从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控制体内的钠和水等方面考虑.
帮助网友:20用微信添加“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和家人远程诊断。
病情分析: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20多天吗?指导意见:不知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伴随症状,患者年龄偏大,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希望能够早日健康.
百度智能推荐
相关问题推荐
网友治病经验分享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常见症状、呼吸暂停、、、、、、、、、意识丧失、
检查项目、、、、、动态(Holter监测)、、
并发疾病急性心原性、心房颤动、心原性、、
常用药物、、、、、、、、、、通窍、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251· hot~
浏览:153·
浏览:201·
浏览:117·
参考价:52
参考价:28
参考价:14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辅酶类药,具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用于各种原因所...
参考价格:¥1.8
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炎、病窦综合征、冠心病及心肌病...
参考价格:¥52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心房颤动-今晚值班时突然遇到一个病人出现心衰和房颤了,再次复习一下!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病和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它类型心律失常。
  房颤分类的定义没有统一,按持续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通常认为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发者。
  按有无基础心脏疾病分为病理性房颤(房颤同时伴有其他基础心脏疾病)和特发性房颤(临床检查无基础心脏疾病),特发性房颤往往发生在年龄较轻者,多数小于50岁,特发性房颤有时也称孤立性房颤,约占房颤患者的6%~15%。
  房颤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
  (1):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
  (2):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3)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4):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此外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等。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增加死亡率(正常人的2倍)。[1]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初步诊断房颤,但确诊需要检查,简单易行;但是对于房颤短暂发作者难以扑捉到的患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1、房颤与其他不规则的快速心律失常鉴别:心电图中典型的房颤波可与室上速或房扑伴不规则传导阻滞鉴别。伴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的房颤,心电图表现可酷似室速,仔细找出房颤波及心室律的明显不规则性,有利于确诊房颤。
  2、房颤伴频率依赖性室内差异传导与室性异位心律失常的鉴别:以下各点有利于室内差异传导到诊断:心室率偏快,畸形QRS呈RBBB型,其出现有长短规律(长间歇后明显提早的QRS畸形),其后无代偿间歇。与之相反的有利于室性异位心搏或心律的诊断。
  房颤治疗目的包括:(1)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最佳结果。只有恢复窦性心律(正常心律),才能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2)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3)防止血栓形成和:在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中风的发生。
  对于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药物所致的房颤,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颤可能自行消失,也可能持续存在。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率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450mg~600mg)或氟卡胺(300mg)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和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1)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3):一直被认为是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4)胺碘酮: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非药物治疗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电复律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率极快、、、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一种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导管消融治疗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具有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外科迷宫手术目前主要用于因其它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
  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降低68%;但是抗凝治疗并不能消除房颤,不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心衰等。房颤病人如果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抗凝治疗:年龄≥65岁;以前有过中风病史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房血栓。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长期应用华法林需检测国家标准比值(INR),特别是用药初期,需要反复抽血化验,许多病人不能长期坚持。华法林的作用很容易受到其它药物或饮食的影响,使剂量的调整不好掌握。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华法林的病人可以用或/和治疗。
  中风是房颤最大的危害之一,非瓣膜病性房颤病人中风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中风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而且房颤引起的中风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达25%左右,死亡率可达25%。
  房颤病人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包括:戒烟,限制饮酒,限制或不用,一些病人可能需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用药,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药物,其中可能含有刺激物,这些物质可能促进不规则心律,服用前应当询问医生或阅读说明书,看是否适合自己。[2]
  房颤患者常常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误区):
  (1)房颤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治疗。这部分患者由于错误认识往往忽视治疗,但无症状房颤同样会导致总死亡率增加、心脏逐渐扩大和心力衰竭及脑血栓发生率增加。房颤的危害及治疗的必要性不取决于患者症状的轻重,房颤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到系统检查评估房颤的危险性接受及时治疗。
  (2)房颤发作不频繁目前不急于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次数会逐年增多,发作时间会延长,无自愈倾向,阵发性房颤早期未出现心房结构改变时射频消融手术效果最理想,因此认为房颤患者应该早期接受治疗。
  (3)房颤即使药物治疗仍然反复发作而丧失信心。长期以来药物一直是房颤治疗主要方法,即便坚持每日服药,多数患者房颤也会复发。目前随着三维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射频消融技术的快速进步,房颤的治愈率大幅度提高,复发率正日渐减少。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高,复发率低;慢性房颤目前的成功率虽然较低,复发率偏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复发率逐渐降低。
  (4)房颤等同于冠心病。有时房颤可以与冠心病合并存在,多数患者的房颤和冠心病并无必然联系,冠脉造影等一系列检查排除了冠心病的患者,房颤有时很严重;但是不要因为两者症状相似,简单地认为房颤就是冠心病,应该在全面系统心脏检查后有的放矢,接受正规的房颤治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