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专用直饮水机需要选购饮水机,有哪些好的品牌和型号推荐?

幼儿园识字教案篇(1)
我园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认识到,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对幼儿园的前进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我园共设立了五类档案,即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专业技术档案、照片档案、录像档案。为了与大家共同发掘档案中蕴藏的巨大价值,现将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幼教同仁分享。
由于编制紧缺,幼儿园档案管理大多是由分管教学或后勤的中层干部或班级教师兼职,无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缺少专业档案知识,在材料收集鉴定整理、档案立档归卷和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在整理1996年以来的办园历史资料时,建园初期的档案资料中,很多教职工人员的档案资料无法找齐,因年代久远,也无从查对核实,久远一点的人员流动使用情况、师生基本情况统计有遗漏。还有一些基础数据的统计不准确,以一学期为例,几次统计的学生人数都不一样;图片档案资料和声像资料缺乏精简、系统的编辑整理和有效使用存放,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档案资料或流失或闲置。
多数幼儿园档案分装、管理、使用技术比较落后。现阶段档案管理大多还是采取手写目录、文字记载等比较原始的手段,电子档案还没建立。由于档案管理起步晚,投入不足,管理专业水平低,造成档案管理上的很多漏洞和不足。有的借阅没有登记;有的纸质文档篇幅冗长,跟幼儿园发展没有直接关联的材料也被装入;有的纸质文档规格不一,凌乱不齐;有的档案目录、封面抄写字迹潦草。在使用中,有些需要的资料找不到,有些不需要的资料一大堆,档案的使用和利用率不高,未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学习,提高幼儿园管理者和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
幼儿园管理者要树立起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抓细抓实。档案工作者要自觉加强档案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把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做得科学合理、符合规范。
二、定期开展各级各类档案业务培训
要让全体所有教职工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并知晓档案分类归档的基本知识;让档案兼职人员知晓如何科学规范归档整理,保持分类编目符合实际,做到真实可信,无差错、无遗漏。
三、探索档案管理新思路
幼儿园档案管理除了按行政事业单位档案分类目录规范立卷外,还应结合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和管理使用实际,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建立特殊儿童档案、儿童保健档案、教育科研档案、教师成长档案、大事记录档案、人员进出档案、教职工职称、工资专卷等,让档案的创立和使用做到一致。搜集资料时要求相关人员不仅提交纸质文字材料,还要提交电子材料,并做到自己所提交的资料是真实准确的,材料和数据是精简有效的。
每期对幼儿园文档、图片做一次清理,按时收集、分类归档保存。建立健全基建项目专卷等各类档案资料,整理精简各类材料。所有图片资料必须要有文字说明和日期记录,做好防潮、防遗失工作。财务档案必须按年度装订,及时归档统一保管。所有档案利用借阅必须严格登记,严格按照保管使用年限保存。要建立使用台账,定期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定期开展档案年检和使用研讨,让档案资料在教育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四、保持幼儿园档案的个性
文字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幼儿园档案的创立和使用不仅要对眼前负责,更要对今后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比如,有关文书文件之类的档案资料,如果所有单位都可以找到的就不必存档,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性文件必须归档保存,反应幼儿园班级、规模、教师基本情况的文字材料必须准确复核,尤其职务职称、继续教育、入党、晋升、调资等方面的材料必须妥善存档保管。
五、注重档案人员管理
档案资源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人。我园办公室、教研室、会计室、医务室都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各类档案,我们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做到“二要三具备”: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要把“责任”二字永远记心中;具备奉献精神,深入实际,掌握全面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理论素质,档案学和相关学科知识,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园档案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幼儿园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档案建设与管理不能孤立地突出一点,也不能片面地标新立异,而要着重为现实工作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档案成为幼儿园的一笔宝贵财产,并在今后的岁月里积极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信息,为幼儿园工作提供便利,以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实际价值,促进幼儿园快速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娅,林琳.加强幼儿园档案管理之我见[J].山东档案.2003,(06).
[2]宁秋萍.理清思路实现幼儿园档案管理的规范化[J].山东教育. 2005,(33).
[3]孙丽.幼儿园档案管理人员的必备素质[J].山东教育.2007,(18).幼儿园识字教案篇(2)
(一)家庭读物与阅读氛围匮乏
某老师:班上有53个孩子,家里有图书的只有4个,其他孩子家里没有图书。在有书的4个家庭中,图书最多的一个家庭有6本。这个家庭的图书内容主要是关于拼音、数字、识字的,也有2本故事书。
某园长:我们园是乡村幼儿园,各班建图书角,老师向家长提过小朋友开学时带一本图书到幼儿园,放图书角,放假时还给孩子们。孩子们带来的书大都是现买的,农村不比城里,家里有书的很少,家长没有看书习惯,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大多都是祖辈带的,不识字的多。也有些是其他亲戚带的,父母在家带孩子的少,虽然我们知道幼儿园要避免小学化,多数家长还是关注识字的,提起阅读就是认字。
这两段农村基层老师园长描述的情况十分具有代表性。可见,农村家庭幼儿读物缺乏,家长不识字、没有阅读习惯,无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也无法为幼儿树立阅读的榜样。
(二)留守儿童多,隔代教养突出,阅读基础差
1.农村父母进城务工,家庭亲子阅读缺失。
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占比高,部分班级可高达70%。我们知道,亲子阅读和师幼共读是早期阅读开展最为有效的方式,家庭亲子教育的缺失无法为孩子提供亲子阅读的土壤。当前,城市经济远超农村经济水平,农村经济收入低,导致农村中青年人进城务工赚钱。多数父母将孩子的监护责任转移给了年迈的祖辈,未尽到家庭亲子教育的职责。许多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隔代教养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农村家庭的亲子阅读无疑成为了一种奢望。
2.隔代教养问题突出,家庭早期阅读受限。
一般而言,孩子阅读多数时间不是以学习为直接目的,而是在成人生动有趣的讲解、游戏式阅读活动中产生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逐步获得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隔代教养中,(曾)祖父母本身年龄较大,思维僵化,精力有限,教育孩子时更多表现出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等负面倾向。因此,有两种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老人心力不足,喜欢幼儿安静地活动。识字的祖辈给幼儿讲故事时严肃、不苟言笑,不会根据故事情节转换语气、音调,不会以游戏方式带领幼儿进行阅读。幼儿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无法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二是命令性语言多、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有些家长知道阅读对幼儿有益,常以命令口吻或是反复念叨要求幼儿阅读,缺少耐心引导。这种强制式的教育方式,常会带来负面影响,让幼儿抵触阅读。
另外,对比城市,农村地区的祖辈在家庭早期阅读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文化水平更低,识字少,自身没有能力阅读,更无法为幼儿树立阅读的榜样,或与幼儿一起阅读;家长存在阅读等于识字的错误观念,倾向为幼儿提供文字性读物,如儿歌、童话、识字等智力开发类读本,许多经典图画书因文字少而被家长排斥。对于尚未识字的幼儿,大量文字的读本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限制了幼儿的自主阅读活动,更无法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幼儿园进行家庭早期阅读指导的能力不足
家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与幼儿园的指导密切相关,但是,农村幼儿园对家庭早期阅读指导的现状并不乐观。接受访谈的园长、老师谈到:农村幼儿园里常是老师带孩子阅读,没有开展家庭阅读指导。究其原因,是农村许多幼儿园老师对如何开展家庭早期阅读指导没有清晰的认识。通常,城市幼儿园对家庭早期阅读的指导包括:(1)宣传早期阅读的重要性;(2)指导家庭营造阅读环境;(3)幼儿园向家庭开放图书借阅;(4)向家长介绍早期阅读的活动方式、方法,开展家庭交流活动。
这些方式农村幼儿园大多可以直接借鉴,但也存在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资源、家长三方面。首先,教师方面,农村幼儿园老师自身对早期阅读的指导意识不足、指导能力欠缺,比如老师自身不清楚:家庭早期阅读方式方法有哪些?哪些图书比较适合幼儿?其次,资源方面,农村幼儿园图书资源稀缺,幼儿园开放图书借阅问题多多。调查中发现农村民办幼儿园图书少,多在100本以下,甚至没有,公办乡村幼儿园图书约有100~200本,其中还有部分是教师参考书籍,可向家长开放的资源少。第三,家长缺乏阅读的能力和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这些都影响着家庭阅读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家庭中开展早期阅读的对策思考
(一)改善农村家庭早期阅读环境
1.家长自主、幼儿园辅助,扩充农村家庭读物。
目前,农村家庭读物不足,家长不知道如何选购适宜幼儿的图书,部分祖辈家长不识字,无法给幼儿选购适合的图书。幼儿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促进这种现状的改善:
一是列出建议选购书目,正面引导农村家长自主买书。许多家长并不清楚幼儿阶段该读什么书,哪些书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基于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编写家庭图书阅读指导手册,着重推荐适合幼儿年龄段的家庭阅读图书目录,用简短的导读语分析该图书的推荐理由或教育价值。不论家长是否识字,有条件的家庭都可以在节日、幼儿生日时,以图书作为幼儿的礼物;识字的家长多看书,带幼儿选购图书,和幼儿一起阅读,让幼儿喜欢并享受亲子阅读。
二是幼儿园实行图书借阅制度。如果家长没有条件购买图书,幼儿园可以开放图书借阅,以支持家庭早期阅读的开展。开放图书借阅的前提是要提高幼儿园的图书储备,建立图书借阅制度。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自主购买、募捐、与绘本机构合作免费共建绘本馆、家庭图书漂流等方式,提高幼儿园图书储备量。参考获奖图书、当当网童书排行榜、家长推荐图书等方式能帮助我们快速收集优质图书信息,从而购买到优质图书。另外,为了让图书借阅落到实处,幼儿园需做到:教师通过家长会、讲座、集体活动等途径,宣传亲子阅读的好处;教师对图书进行分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进行书籍的筛选推荐,减少家长和幼儿选择的时间。
2.指导家庭营造阅读氛围。
针对不识字,没有阅读习惯的家长,幼儿园可以建议家庭为幼儿提供专门放书的地方、创设固定的阅读时间。制订明确的幼儿早期阅读计划,如一周阅读一本图画书;每天安排在某个固定时间段开展阅读活动,保证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则提倡亲子阅读,成人与幼儿和谐配合,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树立科学阅读观念,重视家园共读
1.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早期阅读观念。
通过各种早期阅读宣传活动促进家长建立科学阅读观念。农村家长多存在阅读等于识字的观念,幼儿园可通过微讲座、黑板报、宣传册等方式分析早期大量识字的弊端,纠正家长要求幼儿大量识字的错误观念,引导家长认识到幼儿阅读是以图画为主。
家长不识字,可以和幼儿一起看图;祖辈家长看不清图,可以帮助幼儿建立阅读常规,教会幼儿如何翻书、如何看画面、如何用自己的话讲述所看画面内容等经验,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如果祖辈家长比较年轻、有精力,则可利用扮演游戏、操作、续编故事情节等策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利用复述策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记忆能力;通过看图说话,发展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不仅从文字,也可以通过画面获得信息,从而逐步实现自主阅读;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反思、预期、质疑、假设能力。
2.编写家庭早期阅读指导手册,加强家园共读。
幼儿阅读的图书应该是适应该年龄段和其生活经验的,幼儿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对于识字的家长,发放家庭早期阅读指导手册,可以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具体而言,农村幼儿园可以和各地方中心幼儿园合作,遴选适合本地幼儿的图书,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图书,列出推荐书目;各幼儿园教师合作编写阅读指导语,指导家长阅读的方式、方法,引导家长认识到早期阅读可以通过看、听、说、演等多种方式进行。
对于思维僵化的年老家长,家园共读能更直观地让家长认识到早期阅读的价值。家园共读还可组织隔代家长参与幼儿园阅读活动,通过讲座、现场示范、交流等方式使家庭阅读与幼儿园阅读有机结合,从而引导隔代家长走出幼儿早期阅读的误区。帮助家长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亲子阅读,掌握指导幼儿阅读的方法,提高家长亲子阅读的能力。
(三)提升教师、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指导能力
1.通过自主学习、讲座培训等方式,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指导能力。幼儿园识字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意识淡薄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任务的规定或设想[1]。它既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也对教师教学方向进行引导,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统领和支配作用。在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不清,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无效教学行为。
案例1:中班“认识、书写数字10”。教师在孩子们念完了数字儿歌之后,在黑板上画出了10,同时告诉孩子“10像铅笔加鸡蛋”。在整个认识数字10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诵读、请小老师教读等方式将“10像铅笔加鸡蛋”这句话反复了20次之多,在书写10的过程中,也让孩子边读边写。最后,教师以“请小朋友说说10像什么”结束了此次的数学活动。
案例中教师利用常见的“数字歌”,让幼儿认识数字。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将10的形象性特征作为“圣经”教给孩子,让孩子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理解”数字。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班的阶段目标之一——“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2]。由此可见,单纯从外形上对数字10进行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理解数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环境中的数字进行识别,并能正确的用数字表示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关系。该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集中在了“10像铅笔加鸡蛋”这样一个儿歌句式上,突出了10的形象认知,最终幼儿只学会了“10像铅笔加鸡蛋”这样一句儿歌句式,从本质上来说,幼儿并没有真正认识数字10,从而使得教学在幼儿丧失数学兴趣的过程中,渐渐地沦为了一次低级的表演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说起。
(二)教学具准备缺失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夸美纽斯鼓励教师用实事实物或用接近于儿童的观念去教育学生,不要只用形式或符号[3]。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直观形象的教学具,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案例2:小班“认识数字1、2、3”。认识数字1,教师的提问是“你们家有几个娃娃?”“几个爸爸?”“几个妈妈?”之后让孩子找找教室里哪些是一个的。幼儿在教室里找到了柜子、饮水机、风琴等。认识2和3,也同样让他们找找教室里、家里、墙壁上都有哪些东西可以用这些数字来表示。
案例中教师简单的将认识数字局限于教室里的某些物品及幼儿熟悉的经验,未为幼儿准备其他的教学具,反映了当前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中不用、少用教学具的现状。
教学具主要用于弥补语言和文字的真实性和形象性的不足,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为增加学习者的感性经验,直观教具首先被采用。直观教具有活体动植物、真实的用品、工具、模型、图片、标本、挂图、黑板等,也包括现代社会新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电视、电影、收音机、唱片、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语音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等。[4]幼儿获得数学概念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但因农村幼儿园硬件条件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数学活动主要由黑板和粉笔来完成,简单的“黑板画”或教室里的“实物”成为了幼儿认识数学概念的教具。同时由于农村幼儿园班额过大,在学具制作上也就无法做到人手一份,无法为幼儿提供足够的、适宜的、有层次的、多样化的“操作性”教学具,也使得整个幼儿园数学教学更显单调且呈现无效状态。
(三)教学内容选择错位
教师应为儿童发展选择哪些知识,自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之后,不同哲学家和课程学者进行深入探讨,都认为课程内容选择应符合“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要求。
案例3:大班“复于、小于、等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符号“>”、“
案例中将小学课程中的“大于、小于、等于”知识放在幼儿园大班来进行,反映了当前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呈现出小学化的趋势。
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选择应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导下,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知识特点等出发,选取具有启蒙性、生活化、可探索性以及系统性的知识。而案例中的“大于、小于、等于”知识对处于学前期的幼儿来讲,不具有发展意义。教师人为的“拔高”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力,虽然教师在教学中,将幼儿喜欢或接触较多的事物作为教学载体,但这并不能消除数学教学中重“知识性”轻“生活化”的嫌疑。
(四)教学方法适用不当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促使教学最优化,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案例4:大班“5的分解和组成”。教师用5个雪花片玩具,分别让幼儿分成2和3、1和4、3和2、4和1,同时在黑板上板书。以幼儿朗读这几种分解式(费时6分半钟)结束了5的分解学习。同样以这5个雪花片为教具,教师通过演示左右手分别有1个和4个、3个和2个、4个和1个、2个和3个雪花片,让幼儿学习5的组成。以教师板书组成式子并要求幼儿朗读练习。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的“分分合合”练习(练习不是5的组合,而是3和4的组合)。练习完成后,布置了6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此次数学活动结束。
案例4呈现了当前农村数学教学中的部分现实:单纯讲解演示,忽视了幼儿探究欲望,教学中更多的讲授,更少的操作与游戏介入;广泛采用运用于小学的习题式练习法,且所练习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符。
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5]尤其是在学前数学教育中,利用操作、游戏等方法更能为幼儿所接受、理解。但是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教学具严重缺位,幼儿没有可供操作的材料,只能通过教师的演示讲解学习数学知识。为了弥补演示之后的时间空白,很多教师不得不将其他的教学内容进行任意填充,这样看起来做到数学内容的内在整合,但是对幼儿来讲,既没有理解新知识,也没有将新旧知识进行很好的链接,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显得无效。
(五)教学评价简单化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教学行为及幼儿学习效果的判断。正确、有效的评价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案例5:学前班“比大小”。这是一次数学公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次数一共出现了10次。其中,同伴以掌声对个体幼儿进行行为评价有2次,其余均为教师的言语评价,在语言上表现为“真聪明”、“太聪明”、“好聪明”,期间也有实物图片“乖娃娃”作为礼物送给表现好的幼儿,但最后却是每个幼儿都有“乖娃娃”。
案例呈现了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表现:行为评价较少,言语评价较多;言语评价词语贫乏,具有固定性特点;以“聪明”与否作为评价标准,评价笼统,表明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情感投入较少;较多关注群体幼儿表现,较少关注个别幼儿发展;评价主体与评价实物不对称,存在评价偏见。
教师对幼儿能力发展的准确判断、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并最终影响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主要以“非正式评价”为主。该案例中教师以“聪明”与否作为其言语评价的关键词,简单的实物“乖娃娃”成为了“秀场”的配角,评价最终在混乱与纷杂中越来越单薄。
二、促进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一种启蒙、引导的教育,正确、有效的数学教学,能促进幼儿早期数学能力的发展,为他们进入小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此,作为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教师应明确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学目标——幼儿园数学为什么教
对于农村幼儿教师而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首先,深入研读教学内容。幼儿园数学教材中所涵盖的知识有哪些,这些知识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联,数学知识能否与其他的人文、自然、科技等知识进行融合,数学知识中有哪些知识可以与幼儿“现场”——农村直接或间接产生联系。如“认识数字”知识,可以随着农村季节的变换产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可能与幼儿熟识的语言、科学等知识有直接关联。其次,关注幼儿年龄与认知经验的差异。幼儿年龄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就不同,对同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有了差异。如“分类”知识,小班幼儿只能进行具体概念水平的分类,如物体名称、特征等,而大班幼儿可以进行层级分类。最后,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
(二)慎选教学内容——幼儿园数学应该教什么
幼儿数学学习内容涵盖了集合概念、数概念、时间与空间概念等。每一种概念的获得对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都很重要。农村幼儿教师应从理解数学概念开始数学教学。首先理解数学概念的深度,教师要做到对数学概念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理解,要分析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如何将概念进行具体化,从而能结合农村或家庭事务进行具体的数学教学,发展幼儿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其次理解数学概念的广度与整合,数学概念与人文、自然、科学等概念融合;数学概念自身也会有关联,如集合是数概念的基础。因此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应该认真处理数学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农村特定场景的关系,将数学概念与幼儿生活进行整合,从而确定教学内容。
(三)优选教学方法——幼儿园数学怎样教
按照巴班斯基的观点,教学方法的优选,是教师选择在规定时间内(或是在最少的必要时间内)能够取得现有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内容特点、班级特点等等)最佳教育效果的教学方法。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能利用恰当的“操作性”材料,能调动幼儿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能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农村幼儿无时无刻不与自然接触,如沙子、石头、树叶、贝壳、种子、蔬菜等,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物,进行有趣的层次组合,开展各种游戏,让幼儿探索、思考、动手,从而打破教学方法上单纯依靠粉笔与黑板的教学范式,引导幼儿由“被动”的依赖向“主动”探究转变。
(四)细化教学评价——重塑幼儿园数学课堂文化
“非正式教学评价”是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出的经常,这些行为是课堂文化的表现之一。所谓课堂文化通常被视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农村幼儿教师应关注教学评价中的课堂文化,既要关注评价的文化含量,也要关注评价的技术含量。评价的文化含量更多地关注教师评价中言语表达,农村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在课堂中的细微变化,用恰到好处的词语对幼儿进行具体的、形象的评价,用心于细微之处。评价的技术含量涉及到教师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对幼儿数学能力进行整体评价。幼儿课堂行为不可能完全展现其数学能力的高低,教师应结合幼儿在操作活动、回答问题、作业等多个数学活动环节,对幼儿数学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给予幼儿帮助,促进每个幼儿数学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2
[2]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幼儿园识字教案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全面、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全园教职员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扎实提高师幼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道德水平和文化品位,共筑语言文字中国梦。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5-9月21日
三、活动主题:
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四、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幼儿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幼儿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出贡献。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加强领导,落实管理
成立第18届推普周活动领导小组,对宣传、推广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组长
(二)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1、利用集中学习时间,带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关于开展第18节届全国推普周活动的通知,对全园教职工进行一次总动员,形成共识,进一步促进我园推普工作的深入开展。
2、在推普周期间,通过幼儿园橱窗、网站等形式展示宣传标语横幅,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3、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广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三)活动安排
1、加强幼儿园使用普通话的督查力度,教师组织活动、幼儿园交际语言必须使用普通话。
2、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我的教育梦钢笔字比赛活动。
3、开展教师讲故事比赛、家长给幼儿讲故事、幼儿朗诵会活动
4、开展自愿纠错行动,对幼儿园内外橱窗、指示牌、广告牌等不规范字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用字马上予以纠正。
小班推普周活动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第18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为契机,把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及安徽省实施方案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推广普通话对我区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精神家园。
二、宣传主题
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
三、组织机构
为做好本届推普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力度,特成立推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朝晖
副组长:吴健萍、江欢
成员:王赛群、徐珍凤、张晓琴、刘虹
四、活动内容
(一)学习语言文字政策
深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进一步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提高语言文字能力,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为主体的和谐语言生活与工作有机结合。
(二)宣传推普内容
利用电子屏幕宣传语言文字工作为内容的横幅或张贴推普周宣传海报;利用校园网、板报、广播、家园联系栏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推普氛围。
(三)开展相应活动
1、举行国旗下讲话,向全园师幼发出倡议。
2、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四)总结活动经验。
各班级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责任落实。各年级组要通力合作,明确分工,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抓好普通话在校园的推广使用,抓好规范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工作,以推普周为契机,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营造氛围,并总结活动经验,特色鲜明,重点突出。
各班在9月20日前,将本次推普周的活动内容、活动照片(不得多于2张)报送办公室。
小班推普周活动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共筑语言文字中国梦。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1日20XX年9月17日
三、活动主题
本届推普宣传周的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四、主要活动安排
1、布置校园环境,营造宣传氛围强化环境建设,通过宣传专栏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
(1)校园内布置宣传专栏、等进行广泛宣传。
(2)做推普周专题讲话。
(3)向全园家长发放《推广普通话倡议书》,倡导全园家长讲普通话。
(4)开展童谣诵读活动。
2、在年段内统一思路,明确以推普周为契机,各个年段、各班围绕推普主题,开展各类活动,延伸相关语言活动,贯穿整个学年,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3、各段推普周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小班段
(1)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环节,鼓励幼儿主动说普通话,努力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用普通话交谈,培养幼儿听讲普通话的习惯,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落实一天学一句普通话的活动方案,
如小班的我们一起玩;我上幼儿园;老师好!老师再见等。在活动中注重和谐情景的创设,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主动参与到说普通话,爱说普通话的活动中,增进幼儿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其社会交往。
中班段:
(1)推广中班幼儿进行口述的语言活动,发动家长,宣传引导做好配合工作。利用家园联系本,幼儿向家长记录口述在园的活动、感受、趣事等,家长帮助整理记录。教师每天及时阅读幼儿口述本内容,与家长回应、互动。
(2)开展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的活动,幼儿与老师一起玩童谣游戏。
大班段:
(1)在主题墙面、区域创设、教学记录等活动和环境创设中注意与幼儿生动的语言、丰富的作品等积极结合,并与教师的语言、提示有机互动、巧妙展示,积极创设与幼儿语言密切联系的活动区域:如阅读区,从而引导幼儿说好普通话,有兴趣的认识生活中的文字,养成阅读兴趣。
(2)积极营造浓郁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开展幼儿讲故事表演。
(3)大班幼儿每周利用一天主持小喇叭广播。(内容:讲故事、念儿歌、颂童谣等等)
五、活动要求:幼儿园识字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70-03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装备应用于教育教学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亮点。经过不断创新与改革,交互式电子白板已成为信息化教育最有力的辅助工具,特别是在幼儿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性、兼容性、功能性备受幼儿园教师和孩子们的欢迎。它符合幼儿直现形象思维和动手动脑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和推广,幼儿园的教学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计算机和投影仪连接后,将教学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电子白板软件支持下,可以建构屏幕更大、交互性更强、协作讨论更方便的教与学的环境。利用配套的定位笔在白板上进行各种操作,运行与幼儿教学相关的应用程序,可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事实上也可以像在计算机上用键盘和鼠标操作一样,更方便、直观、高效1。
笔者在宁夏大学幼儿园应用交互式白板进行幼儿英语教学,结合案例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与幼儿教学活动整合过程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让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幼儿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优势,真正成为幼儿教学的好帮手和工具。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幼儿教学整合的优势
1.电子白板为幼儿园教学活动提供“支架”
“支架理论”由建构主义理论衍生,建构主义把学习定义为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对外部信息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进行建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支架正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个教学工具,它有强大的交互性和存储能力,又有缩放、旋转、聚焦、拉幕、遮罩、切换等特效和应用技能,利用这些工具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操作和应用,解决了PPT或Flash中难以实现的交互;笔者所用的另一个支架是电子白板与幼儿园教学整合而生成的一种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幼儿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各种工具菜单,巧妙构思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教师通过使用聚光灯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电子白板中幕布的自由横竖伸缩,将部分或整体覆盖,从而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在呈现教学材料的动态和细节时,必要时可以回放教学过程和细节;在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活动时,教师根据需要,可以对白板内的素材库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积件库,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支架”等。
2.电子白板为幼儿园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教学情境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电子白板能创设出更方便、快捷和全新的课堂教学情境。它突出了声音、动画、视频等的整合效果,教师在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活动中能创设出具有声画并茂、动静结合、感染力更强的教学情境,恰到好处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让幼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使幼儿更容易入境。比如:在幼儿园英语教学中,要求幼儿掌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单词,简单的对话和英语儿歌。以往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大多会出现幼儿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现象。笔者使用电子白板进行同样的教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白板的超语言、超文本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方便自然地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和环境,实现了高效互动的教学场景,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自动性和合作学习增强,从而提高了幼儿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巧妙结合游戏,使教学活动更有趣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在幼儿每日活动中,游戏更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幼儿的很多智力和能力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的目的不仅是让幼儿“玩”,而是要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达到做中学、玩中学的目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恰好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多种游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新颖的活动游戏,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记忆训练,把趣味性、知识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比如:在幼儿园要求大班孩子会写一些简单的生活中常用的字,传统教学方法是将这些识字教学设计到儿歌中让幼儿学习,同时,利用造句让幼儿加深印象,但在后期复习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幼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当运用电子白板进行同样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字写在白板的田字格中,通过对写这个字的笔划进行回放,同时利用白板的缩放和旋转巧妙相结合的游戏,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根据字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在白板上自己选择,让幼儿亲自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幼儿园英语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当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已展开和深入,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幼儿园课堂教学整合教学示范与观模过程中发现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案例:幼儿园教学观摩活动。幼儿园教师在中班数学《会写1-5》的教学中,为了让幼儿能在田字格中正确地书写数字,教师利用电子白板事先做好了课件,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只是将书写的过程进行了回放,播放结束就要求幼儿进行书写练习,在多数幼儿不会的情况下教师又进行了回放。
分析:显然,教师利用白板工具自带的田字格进行数字书写时,考虑到了数字书写本身的特点,避免了运用黑板进行书写数字时不规范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数字书写的回放掌握了数字书写的格式,这就是利用交互式白板的优势,让复杂的变得简单,使教学更具直观性。但教学中的不足是教师只将电子白板当成了教学展示工具,通过触摸的方式播放课件,课件播放完,白板也使用结束,教师对白板的基本功能都未使用。其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点和功能及软件使用不了解,在运用白板进行教学时,认为只要是用了白板就算是进行教学了,忽略了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白板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考虑到如何将白板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让电子白板发挥其更大的优势。
四、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方法和对策
1.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任何一种媒体和技术,都有自己特有的功能,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新媒体、新技术,只有在既能承载和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又能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时,才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才能得到普及和发展2。由此可见,针对幼儿园教师开展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迫在眉睫,培训主要从理论认识与实际操作技能两方面来加强。
(1)加深理论与理念理解。从实际案例中发现,多数教师对电子白板的认识还停留在使用传统教学媒体的阶段,没有认识到电子白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整合的意义和重要性,甚至对“整合”不太理解,因此,要转变观念,加强对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理论指导,同时,帮助教师理解“整合”的概念与意义,让电子白板能够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
(2)加强教师操作技能的训练。首先,对电子白板的功能和工具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和认识,便于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能熟练应用,节省教师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的时间,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熟练应用的基础上,加强教师对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整合水平,提高教师对电子白板应用深层次开发与设计能力。可以结合具体的课件和课例进行示范讲解,让教师深入理解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电子白板功能及工具,将媒体与内容有机而恰当地整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3)传统教学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有效结合。让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中把握好“度”,虽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很强大,但并不是在每次设计教学活动时其功能用得越多就越好;让教师自己去认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范围。比如:根据所在班级幼儿的特点考虑教学时间和功能等。另外,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具对幼儿个体发展仍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将传统教学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有效地结合,正是当前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和契机。
2.开展园内各项教学活动,激励教师对电子白板的功能进行挖掘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中,不能仅靠培训期望教师能全部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技能,应该鼓励教师主动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去挖掘电子白板的有效教学功能,最终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和教学成果。
(1)园内组织开展“优秀课件大赛”。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的探索,在园内开展“优秀课件大赛”,组织全园教师研讨应用电子白板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步聚,对教学课件反复推敲,反复修改,不断提高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水平。幼儿园识字教案篇(6)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4―0088―02
当前,幼儿教育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尽力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尽最大可能地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更好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各园纷纷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真正把幼儿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去追求、去引导、去支持。但是我园通过对市场上的“幼儿成长档案”及很多幼儿园制作的“成长记录”、“成长足迹”、“成长档案”等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记录随意性大,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二是内容和形式陈旧、单一,小、中、大班模式重复,缺乏年龄特点和适宜性;有的同年龄段的内容编排以月或半月循环重复,没有层次性和递进性;三是评价主观性强,对较多的幼儿发展状况的观察及评价是在设计好的项目表格里标记“优、良、差”或“√、”等符号,笼统单一且没有意义,虽然操作容易,但不能体现个体差异,流于形式,缺乏可推广性;四是整理、记录的工作量很大,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感。我园从实际问题出发,纳百家之长,精心设计并制作了具有本园特色的《3~6岁在园幼儿成长档案》,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实现了“成长档案”的真正使用价值。
二、设计理念和特色
1.内容科学全面,呈现一个“新”字。为真实记录幼儿成长轨迹,我园以幼儿自然成长、学习发展为经线,以幼儿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为纬线来设计定位各页面的内容,使之成为一本将幼儿作品、活动照片、相关资料和文字记录汇集在一起的画册。它展现了3~6岁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进步和收获。其中幼儿的作品包括幼儿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等在幼儿园内完成的或在家长指导帮助下完成的作品;活动照片包括幼儿在园内外参加的各类主题活动照片以及家长收集的反映幼儿成长过程很有意义的精彩瞬间的照片;相关资料包括幼儿家庭及个人档案资料,幼儿在园、在家发展情况评价记录表、主题活动背景介绍说明等;文字记录包括家长记录幼儿口述的文字资料,教师、幼儿对作品的分析评价,家长对幼儿在家的观察记录及评价,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记录和某一时段的综合评价等。设计中综合了教师的操作需求、家长的了解需要、幼儿的发展特点等因素,力求科学全面,典型新颖。
2.家长、幼儿、幼儿园共同参与,体现一个“实”字。幼儿、家长、幼儿园的共同参与能更好地发挥幼儿成长档案的价值:幼儿篇,有“看看我最满意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活动”、“难忘您,老师”等;家长篇,有“宝宝趣事”、“童言无忌”、“温馨驿站”等;教师篇,有“爱的传递”、“观察记录”等,并且各篇的编排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均衡分配,有效减缓了教师因整理、记录工作繁杂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疲于应付的敷衍行为。
通篇不仅可以看见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和最有意义的时刻,比较系统地展现出了幼儿的进步与成长足迹,而且还可以看出多种教育资源综合利用与整合的过程和老师为幼儿个性化成长所付出的努力;还调动了家长参与和关心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家长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加大对幼儿教育和幼儿成长的关注,达成家园共育的共识,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
3.可操作性强,凸现一个“便”字。从页面的设计制作上看,分为图表类、文字类、作品类、照片加注解类,都是设计好的模板,只需要按照注解说明完成。插图凸显童趣、突出主题、页面美观,便于教师使用,便于家长操作,便于幼儿参与,具有可推广性。
4. 记录评价具体,表现一个“真”字。从各页面主题的记录形式上看,体现出了多样化,有行为描述式(观察记录)、对话交流式、分析解读式、建议指导式等,都要求客观真实地描述和专业的评析。如,档案中呈现的不同时段的美术作品等就真实地反映了幼儿的发展水平;还有家园双方就幼儿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悄悄话等栏目(如,老师说我最棒的方面,老师说我要加油的方面,老师给爸爸妈妈的建议,我在家最棒的方面,最大的进步,爸爸妈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老师说等主题),传递着家园双方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记录的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真实信息。这些信息对评价幼儿的发展都极有价值,突出了过程性和发展性,使得家园双方的沟通更加便捷,真正体现出成长档案的发展性评价功能,动态展现着幼儿的发展水平,改变了过去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受教师主观影响严重、评价标准统一等问题。这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估提供了全面、丰富、生动的信息,而且也保证了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5.三年成长记录汇集一册,展现一个“易”字。我园的成长档案序列是这样编排的:首页是卷首语,然后是园长寄语,接下来是小班目录、中班目录和大班目录,每个年龄段的档案内容除了呈现一些共性的(如,我的生日、有趣的亲子活动)主题外,还添加设计了一些有年龄特色、层次性和递进性的内容,如,小班的档案里有“我的第一次”,记录着幼儿第一次入园时哇哇大哭或好奇新鲜的瞬间;中班的档案中呈现更多的是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学习能力的初步形成,如“智慧树”,通过文字记录着幼儿在幼儿园学会的故事、儿歌等;“能干的我”记录着幼儿学会做的许多事情;而在大班的档案中,更多的是记录幼儿第一次的书写作业或者是幼儿的毕业照,等等。这些都有效解决了档案记录随意性大、缺乏针对性等方面的问题。我园还依据目录将三个年龄段的内容装订成册,把每个幼儿的三年跟踪记录汇聚在一起,系统性强,便于教师、家长更客观地了解幼儿的成长变化、个性特点和发展现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
三、使用成效
设计制作完成后,经过这几年的使用,在发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挖掘幼儿的潜能,使教育评价科学化、准确化,促进家园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幼儿成长档案进一步促进幼儿自我认识、自我发展与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幼儿成长档案”是幼儿成长过程的真实记录。对幼儿来说,成长档案是一幅自画像,它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真实反映,而且幼儿在与教师、家长一起收集作品、描述作品、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当中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幼儿通过翻看成长档案,回顾活动过程,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幼儿最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小时候做的!那时我小,现在我长大了。”可见,幼儿对自己的成长也是非常关注的,对自己的进步更是充满喜悦的。幼儿通过成长档案更客观地了解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享受到了成长的乐趣。
2.成长档案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不断地自我成长。幼儿成长档案是帮助教师真正走进幼儿心里的途径和载体。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发展状况进行细微的关注,观察幼儿已成了教师的工作习惯。教师只要用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眼光看幼儿,就会发现幼儿是那么的可爱,他们在不断地成长进步着,教师自己也会从中获得一份喜悦,能感受到工作的幸福和快乐。这样教师的视角就会从关注结果转为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过程。成长档案不仅成为了师幼有效互动的平台,而且也促进了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实践中进步。幼儿园识字教案篇(7)
二、具体措施和要求
为了切实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形成我园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使之与精神文明建设、幼儿素质教育和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特制定本计划,具体措施和要求如下:
一积极争创“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园”,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
1.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园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2.认真做好“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园”的验收工作,全体教职工全力以赴为验收做好各项准备。
3.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开辟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家长及社会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4.加强幼儿园园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有利的宣传阵地,进行广泛的宣传。
5.加强环境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语言文字工作的良好氛围。保证拥有良好的长期性的宣传环境,幼儿园中、走廊上随处可见永久性的宣传标语、口号,让幼儿、家长、教师认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加强管理,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工作规范性。
1.加强制度建设,措施得力抓落实。幼儿园要全面审视、修改、补充、完善各项语言文字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的有关规定,在幼儿常规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评优、教职员工考核、评选先进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充分体现,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严格各项制度,大力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保证幼儿园所有的教育教学用字使用规范汉字,符合汉语的语法要求,包括板书、幼儿园的各种文件、通知、标语、标牌等,并将语言文字纳入幼儿园常规管理,平日检查督促,期末认真总结并制定改进措施。
3.加强档案建设,日积月累见成效。建立语言文字工作专项档案,做到专人专管、分类明确、内容充实、及时整理,注意保留原始资料,充分体现日常工作的细致与扎实,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以普通话测试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1.抓好教师普通话水平过关率。为真正有效地规范全校教师的语言文字行为,幼儿园规定教师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中,凡涉及语言文字时,必须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计划、有组织认真搞好教职工的普通话培训,首先园里测试,之后参加市里测试,成绩及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不论是语言教师,还是非语言教师及其他人员,争取全部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教学、集体活动、会议中100%使用普通话。教职员工同幼儿及家长交谈100%使用普通话。
2.继续结合教学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国旗下讲话”及演讲比赛等活动。
3.在丰富多彩的学科教学活动中,传统的幼儿园活动如儿童节、新年联谊节等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幼儿园识字教案篇(8)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整体现状根据样本在各维度的均值与满分的差距可以看出,幼儿在视—动转换、细微差异识别、空间知觉、前阅读技能上面表现较好;在听—动转换、汉字结构意识方面的表现次之;在故事理解以及图画理解与讲述方面的表现最差。(见图1)听—动转换任务(听指令做动作)要求幼儿按照所听到的指令做出相应的手部和上肢动作,以考查幼儿将听觉信息转化为肢体动作的能力。理解指令并能按指令行事是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也是幼儿入学适应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是幼儿入学适应重要的预测性指标之一。从心理过程来看,听指令做动作是听—动转换过程;从语言发展角度来看,是幼儿言语倾听和言语理解能力的表现。在本研究中,多数幼儿能够听懂指令,但一半以上的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较弱。细微差异识别任务(形近字识别—找字)考查幼儿对汉字字形结构细微差异的识别能力。笔划、部件、方位等的细微差异形成了汉字之间在字形结构上的细微差异。能够感知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细微差异是幼儿识字、写字的重要心理基础。该任务不要求幼儿能认读汉字,只要求幼儿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差异。在本研究中,70%以上的幼儿都能正确识别,表明多数幼儿能够注意到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细微差异。汉字结构意识任务(识别缺失部件—补字)是向幼儿呈现不同结构(包括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既有左中右又有上下结构)的汉字,要求幼儿通过比较找到指定汉字的缺失部分。汉字的特点是每个字都具有自身的字形结构。该任务只要求幼儿能够感知和识别汉字的字形结构,不要求认读汉字。在本研究中,约有60%的幼儿能够正确感知和识别汉字的字形结构。故事理解任务(听故事回答问题)要求幼儿在听完一个小故事后回答问题,以考查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听力理解是幼儿口头言语能力的成分之一,是幼儿语言能力测验或入学语言准备测验的重要维度。在本研究中,有70%多的幼儿能够回答只需要简单推理的问题,但只有一半幼儿能够根据故事中的线索进行间接推理。空间知觉任务(听指令画图)是要求幼儿按照指令在特定位置画出某种形状,考查幼儿的听力理解和精细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是读写准备能力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在本研究中,80%的幼儿能够画出正确的形状,但只有30%的幼儿能够在正确的位置画出要求的形状,表明幼儿在理解较复杂的方位语言时存在一定困难。视—动转换任务(记图画图)是要求幼儿先观看图案,然后凭记忆画出看到的图案。对图形的记忆与加工是汉字书写的心理学基础。汉字的特点是写字比识字难,原因在于识字是图形再认的过程,写字是图形识记和再现的过程。本研究将视—动转换(图形识记和再现)作为幼儿入学语言准备的测查维度之一。在本研究中,约70%多的幼儿能够正确画出所看到的图案的结构和形状。排图讲述任务(排图讲故事)要求幼儿将可以任意排列的3张图片进行排序并讲述故事,从句子、讲述的连贯性和讲述的生动性等三个方面以考查幼儿图画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本研究中,有17.2%的幼儿不会主动讲述;45.8%的幼儿仅能罗列一些个别对象,讲述线索断续、不衔接;只有1.5%的幼儿能够生动、富有想象力地讲述一个完整故事;19.6%的幼儿在讲述中能够加入人物之间的对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前阅读技能任务(翻看图书)是要求幼儿会正确拿书、识别书的封面、知道书的书名、会翻到指定的页码;知道阅读顺序等。在本研究中,多数幼儿都能正确判断书名和页码,了解阅读的顺序,但仅有半数幼儿知道封面。相比较其他方面,幼儿对封面的认知较弱。(二)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的城乡差异1.总体差异按幼儿的测验总分和各维度上的得分高低进行排序,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幼儿的得分呈依次降低趋势。城市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总分均值为19.65,县城幼儿为17.88,乡镇幼儿为15.34,农村幼儿为12.42。其中,城市幼儿语言总分均值几乎比农村幼儿高出一半。这种随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依次呈递减的趋势存在于每个测查维度上。(见表4)以幼儿园所在地为自变量,以城乡不同地区学前一年幼儿语言总分及各维度均值为因变量,对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园或学前班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学前一年幼儿在测验总分以及各具体维度上,市、县、乡、村两两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1)。2.具体差异为进一步了解城乡幼儿在入学语言准备上的具体差异,对城乡幼儿在各题目上的得分进行分差分析(见表5),研究结果如下。(1)听—动转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幼儿在听—动转换任务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两两比较发现,城市与县城幼儿、县城与乡镇幼儿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行政级别的降低,市与乡、村之间,县与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表4可见城乡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均值介于1.22~0.74之间。市辖区幼儿园幼儿均分显著高于县城、乡镇和村幼儿园幼儿。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幼儿得分低于总体平均值。农村有较高比例的幼儿在顺序、部位和数量上存在错误,不能按照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2)细微差异识别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学前一年幼儿在细微差异识别任务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由表4可见城乡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均值介于1.79~1.36之间。其中,市辖区幼儿园幼儿均分显著高于县城、乡镇和村幼儿园幼儿,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幼儿在该维度得分都低于总体平均值。但两两比较发现,乡镇与农村幼儿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和县城都有80%多的幼儿能够正确识别,但乡镇和农村幼儿中有70%多能正确找出简单的独体字“天”字,能够正确识别较复杂的“部”字的幼儿不足70%。(3)汉字结构意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之间在不同结构汉字的识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幼儿的得分均值介于1.43~0.96,其中近70%的城市幼儿能够正确识别,但能够完成任务的农村幼儿比例不足半数。(4)故事理解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幼儿两两之间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城乡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的均值介于4.56~2.79之间,城市幼儿的得分近乎是农村幼儿的两倍。在第一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城市幼儿完全答对4个小动物的频数比例为44.4%,但接近一半的农村幼儿最多只能答对两个小动物。第三问和第四问考察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程度,城市和县城超过一半的幼儿都能正确回答出来,但是乡镇和农村的人数比例都不超过50%。可见,随着问题难度的上升,城乡之间的差异渐趋显著。(5)空间知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县城和乡镇、乡镇和农村幼儿在这个任务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城乡幼儿的均值得分介于1.01~0.74。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幼儿中能够按照语言提示找到正确位置的人数比例依次为47%、22.7%、21.2%、9.1%,能够正确画出所要求的圆形的人数比例依次为39.5%、22.0%、26.6%、12.0%。(6)视—动转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城乡幼儿的得分均值介于1.54~1.14,其中,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中能够完全正确画出图案的人数比例依次是46.3%、22.0%、22.0%、9.6%,城市幼儿的人数约是农村幼儿人数的5倍。(7)排图讲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句子和讲述的生动性上,仅城市和县城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两两之间差异显著;在讲述的连贯性方面,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幼儿的均值介于5~2.82,其中城市幼儿得分几乎是农村幼儿的两倍,幼儿在所有子维度上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均是城市、县城、乡镇、农村。(8)前阅读技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之间在识别封面、找到书名、找到页码、了解阅读顺序四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幼儿的得分均值介于3.11~1.88,城市幼儿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在这四个方面均有80%多的城市幼儿能够正确完成任务,但只有约1/3的农村幼儿能够完成任务。
讨论与建议
(一)学前一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存在着发展不同步现象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县城、乡镇、农村的幼儿,在细微差异识别能力、前阅读技能、汉字结构意识、听—动转换等维度上的发展水平都优于其他维度,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水平最差。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相符。[12-13]这种不同步、不均衡现象表明,虽然由于教育环境不同,城乡幼儿在每个维度上的均值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都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表现出一致的发展顺序。与其他几个维度相比,幼儿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发展相对较缓。这一现象的产生既有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征的影响,也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作用。本课题组在对城乡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中发现,总体上,许多幼儿园班级为幼儿提供的图书不足;教师较少与幼儿进行个别交流,但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较少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教师较少给幼儿阅读图书或讲故事,在阅读和讲故事过程中不注意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推理,因此,不利于幼儿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转变语言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材料,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重视幼儿的独立阅读及成人参与的共同阅读,以培养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早期阅读能力。(二)学前一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本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在入学语言准备测查各维度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距,乡镇和农村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和县城学前一年幼儿。国内有研究发现,87.6%的城市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处于优秀或中上水平,87.7%的农村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处于中、下水平,城乡幼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城乡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差距是导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国外关于托幼机构教育环境质量和幼儿发展结果(包括入学语言准备)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使幼儿入学语言准备状态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14-15]本课题组关于城乡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的比较研究发现,就总体水平而言,城市幼儿园的语言课程质量优于县城、乡镇和农村。城市幼儿园能提供一些供幼儿阅读的图书,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能注意倾听幼儿并鼓励幼儿表达,并会每周给幼儿讲1~2次故事。但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在图书提供、倾听与表达、早期读写等方面都表现较差。“缩小在入学前就已经存在的学习和发展上的差距涉及到后续的义务教育效益、阻断贫困在代际间的恶性循环、种族平等及社会和谐发展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16]。我国政府应该优先有质量地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推动城乡学前一年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地缩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城乡差距,缩小学前幼儿在入学语言准备水平上的城乡差距,以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本文作者:刘焱秦金亮潘月娟石晓波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识字教案篇(9)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的民办幼儿园在中班阶段就对幼儿进行识字、写字和数学加减法教学,甚至学习5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
在一间活动室的黑板上,秦莉看到幼儿园教师给幼儿布置的家庭作业:背诵6首古诗,复习书写汉字,还有数道算术题。她说:“应试教育已经渗透进幼儿园,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没有本质区别了。 ”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游永恒说,家长们平常津津乐道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很容易导致孩子厌学。幼儿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过早小学化。
分析:小学化倾向源于对家长要求的盲目迎合
从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小晴成为巴中市一所民办幼儿园教师。最初,小晴按照所学的教育理念和知识,设计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可是,刚上了两周课,小晴就遭到家长的投诉。原来,家长从自己孩子口中得知:在幼儿园,老师只是带孩子们在玩,而不是学识字和算术。有位家长非常生气地找到园长质问:“你们的老师怎么只带着孩子玩,不教识字和算术呢?你们不换教师,我们就换幼儿园。 ”迫于无奈,园长只得要求小晴适当缩减游戏内容,增加识字和算术。“3岁宝宝90天学会1500个汉字”“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
“3岁识3000字,4岁识4000字,5岁通读幼儿绘本” ……多数民办园和少数公办园为吸引生源,四处张贴广告,散发传单。这些广告的内容几乎都是在向家长进行应试教育宣传。
秦莉说:“这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学习应该是孩子的自然成长需要被满足的过程,而不是心灵被知识塞满的过程。 ”
巴中市一位民办园园长无奈地说,没有公办园的办学经验可以借鉴,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幼教管理者对幼儿教育也不太熟悉,办园的方向完全是为了迎合家长。
对策: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江油市欢欢幼儿园是2009年9月1日开始运行的一所新办幼儿园。办园不到两年时间,幼儿园已从6个班发展到10个班,在园幼儿从100名增加到350余名。园长陆谨认为,对于家长,要积极引导。欢欢幼儿园经常通过家长会、宣传画册等形式,传播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还将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请到幼儿园,为教师和家长讲课。欢欢幼儿园虽然没有开设加减法和识字教育等课程,但家长接受了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理念。陆谨说:“对家长的引导要不失时机、潜移默化,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幼儿园识字教案篇(10)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科学做好在园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过渡,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我县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在幼儿园和小学分别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秋季学期起,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县创建市级实验园(校)1组,探索推进在园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县幼儿园和小学全面推行。
三、重点任务
(一)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幼儿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
(二)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
(三)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家长参与的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四、主要举措
(一)示范引领,整体推进。
1.积极开展实验园(校)、试点园(校)创建。根据我县教育教学实际,今年确定第一幼儿园和世纪小学为我县第一批实验园(校)。其它幼儿园和小学要根据本园(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行幼小衔接积累工作经验。
2.加强教研培训。各幼儿园、小学要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教研培训体系,建立联合教研机制,为幼儿园和小学交流互动搭建平台。定期开展专题教研和教师培训,探索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策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改进教育行为,提高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水平。教研人员要深入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实际确定幼小衔接研究专题,指导幼儿园、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总结推广好的入学准备、入学适应经验和做法。各小学要和幼儿园“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交流,每年6月下旬,各小学要派本校即将担任一年级的教师到各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观摩学习,让小学老师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常规,为零起点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3.完善家校(园)共育机制。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指导幼儿园和小学主动与家长沟通合作,及时了解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及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园(校)做好衔接。
(二)在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
1.游戏是幼儿园保教活动的基本形式,要切实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结合在我县已经全面推广的安吉游戏、利津游戏,因地制宜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条件,开展科学保教。要将入学准备教育科学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得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不得开设“学前班”、“大大班”。
2.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大班第二学期要进行入学准备专项教育,各幼儿园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大班幼儿和家长开展到小学进行参观、访谈小学生等幼小衔接活动,通过听取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讲解,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与小学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渴望,提高家长对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的认知,让家长与幼儿充分做好入学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准备。
3.坚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保育教育,通过游戏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会话、交流、倾听等保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让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听懂、会说普通话。
(三)在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
1.要把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一年级开学后一个月内要集中开展适应教育,重点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环境,熟悉学校学习、生活设施位置,习惯学校的作息时间,熟悉课堂规范、学校生活规范。
2.科学调整课程安排,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要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在一年级上学期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方式实施国家主要课程,实行教学进度公示制,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要求,强化儿童探索性、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的习惯。
3.改革评价方式。学校要关注一年级新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加强过程性评价,重在学生对小学学习生活的逐步适应,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增加学生负担。
五、组织实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专用直饮水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