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失利,考研能翻盘吗?

ps:(一部分人在评论那边发表偷换概念说每年多少人辞职考研之类的话,你们可以退出去,我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没必要戾气那么大一上来就抨击人,他们为啥辞职考研呢?多少人是找不到工作,但又觉得不能无所事事,所以找了个借口,说自己在备战考研,考研大多数时候都是给自己不想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扯的一块遮羞布,没考上的话其中蹉跎的时间还有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不要说什么半工半读考上的,也不用说什么人家二本逆袭985了,你都知道人家叫半工半读了,叫逆袭985了,那难度你自己也清楚,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是各位身边的某个朋友,举例子真别说我的一个朋友我的一个亲戚怎么怎么样,别动不动就劝人考研,也别动不动劝人放弃考研,我不想和你抬杠,我发这个回答只是说想清楚自己读书到底是为了啥。又没叫你不要考研,我和我一些c9的同学聊天的时候他们也说,现在称心如意的工作不好找,经济下行,各行各业内卷严重,不只是国内,国外也是如此,英国今年是62年来首次负债比GDP多的一年,法国因为上调的工作时长频频爆发示威游行,环境和社会如此,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回报,可能还做了别人嫁衣,如果您觉得考上研就好找工作了,就一片坦途了,那您大抵可以花一年时间备考,再花三年时间读完,然后来告诉我我是错的,研究生就是好找好工作的,那么我会挺开心的,我挺希望看到一个努力就有回报的社会。)(还有些人说一些企业招聘的时候要求你是研究生学历,我说句实话,我也认识一些毕业了从事hr的同学,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是需要刷面试指标的,比如一个月要去面试一百个人还是多少的,他们所谓需要的研究生学历是指25岁以下,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毕业了的研究生,可是这种研究生有多少呢?为什么他们待遇条件写的那么好呢?废话不写的好一点谁去面试?他们怎么完成指标?他们就是专门写给你们看的,你只看到了人家想让你看到的,换句话来说,他们工作待遇那么好为什么迟迟招不到人?这个社会研究生虽然算是少数,但比起以前不知道多了多少人,如果你真的只信他们写的要求个研究生学历工作经验啊年龄都不要求,那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读完研了都是25 26了这个时候没有工作经验加上年龄稍微大一点,你去面试你看看人家愿意不愿意从头培养你,招你进去,相信我,大概率是沦为hr刷指标的工具。)(所以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为了啥要去读研,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不要觉得他考我也考,他如果考不上他家里可能有矿,无所谓浪费一年,那普通人被打鸡血了蹉跎了一年没考上谁又来负责?他们劝你考研的会以一种我是为了你好的角度出发,可如果你没考上他们又马上销声匿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需要就去考,确定了自己怎么走,就不要管他人言,不要人云亦云,书永远是读不完的,硕士完了还是博士,博士完了还有各种名誉头衔,那读到什么地步才是个头呢?)(每年劝你考研的人那么多,你看看那些说怎么二三本逆袭上岸的人的帖子,他们的帖子不像是机构组织写的?像只有一个人能写出来的帖子?为什么不想想他们是不是想叫你报班赚你的钱呢?)以下是原回答:我个人觉得,不会。其实要看你怎么定义翻盘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来题主是很明显的学生思维,大抵从小到大周围的人观念都是考上了一个好大学,人生就一片坦途了,光明了。可是你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你中考的时候,家里长辈是不是也这么说?考上个好高中,就好啦,大学就稳了,怎么给你规划蓝图之类的。还有那一句你现在多吃点学习的苦,以后就不用吃生活的苦了,就有选择的权利,可现实果真是如此吗?多少研究生被困在实验室没日没夜写报告调数据,结果成果还可能被窃取,要么还有人就是根本弄不出来老师给的课题方向的研究报告压力特别大,跳楼的新闻也不是少数了,熬过来了这些,你再去看看,研究生其实就业也没有那么容易。高薪的工作也并非是读了研就能找到,别和我说什么研究生找好工作概率大的数据嗷,有多少研究生其实是为了混学历,等到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读了三年研确实比不过人家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人家已经工作三年了,老板要他干啥基本人家都会,如果新招个研究生,老板培训他要不要花钱?老板不是什么大好人不会管你是不是研究生学历,能干活,能给他赚钱这是最实在的,他们可是资本家。所以题主的翻盘到底是指代什么呢?是没考上985 211人生就没希望了,还是说怕因为学历找不到个好工作呢?赚不到大钱呢?诚然,我不否认努力考上一个好大学确实会给你带来帮助,可随着你的年岁渐长,你会发现说,考上一个好大学是很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你左右不了,这个世界也早已不是当初的科举制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考上了研并不会一帆风顺,高考失利也不会把你钉死在耻辱柱上,把自己定义成一个什么都没用的废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问问自己,学习的初心是为了什么?从小到大老师们一直给你灌输要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的观念,因为你考上好大学了他们可以评好职称,领更高的工资,他们并不会和你说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差,什么专业适合一个人,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身份说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闲会比较木讷。有两句话我觉得对我来说受益匪浅。一句是余华前辈的,“总觉得忍一忍之后就会好起来,真笨,人家不就是觉得你会忍一忍,才这样对你吗? ”还有一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忍了学习的苦,生活的苦其实也没少,这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罗翔老师也说过,不要相信天道酬勤,这会让一个人焦躁。搞清楚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读书找个好工作多陪陪家人,还是要搞科研,亦或者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要失了自己的本心。编辑于 2023-06-27 10:30}
分情况。如果失利的成绩能上985,211那就可以等考研翻盘。如果失利的成绩能上专科,二三本院校建议复读。如果失利的成绩能读普通一本,那自己斟酌。为嘛呢?能上985,211,说明你学习能力还不错,但好像已经到自己的天花板了,再复习一年怕也提不了100分,还不如报个学校,好好学习,到时候保研推优什么的,就算考研也比别的学生优势大。如果高中认真学习了,不排斥学习或者某个学科,高考能上专科,二三本院校那种,如果智商正常,就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再复读一年可以专心琢磨这个事儿,怎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拿到更多的分数,是基础知识差,还是心态不好,还是学习习惯不好等等。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考研就考的上了吗?考研比高考辛苦多了,高考至少有老师同学,考研是孤军奋战,你有那个自控力吗?如果是没有认真学习高中知识,那更得复读了,初等教育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的,初等教育没学好,咋受高等教育?如果考普通一本,觉得特别不甘心,就复读,如果觉得还能接受,就考研。}
和费尽心机搞清楚末流985垃圾专业和第一梯队985之间对未来命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相比,现在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你未来究竟想要做什么 反而显得更有价值。因为前者是没办法算清楚的,就算给你举一万个你觉得很客观的对比案例,你也有可能成为那第一万零一个的例外,因为每个人的背景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就读和毕业时面临的时代也是不同的,时代砸在不同的个体上的命运更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你很难找到一个靠谱的数据来告诉你,究竟这两者会对你个人带来多大的差异。许多我的高中同学,他们觉得自己高考失利了,有的是从清北到985的差距,有的则是和题主一样,从第一梯队985到垫底985的差距,有的则是211和双非的差异。他们都会带着高中时代的那种一定要跟别人比出个高下的惯性去看待人生以后的竞争,觉得这次考得没你高,下次我一定要考过你,但是这些人忽略掉的最重要的一个事实就是,从大学开始,人生就逐渐走向了多线程多维度竞争的舞台,并没有一个像中考,月考,高考一样的东西来强制你们全部参与考试,然后再给一个标准化的分数让你们比一比高低。但是失去了这种单线程竞争环境的许多人会觉得很不适应,很不习惯,所以他们就会习惯性地找一些东西来强行把自己纳入到那个体系里,并且在粗略搞清楚一些评价体系后就埋头加入到这个体系的竞争里去,试图在这里面和身边的人一决高下,这些人心里面暗暗构建的最大的幻想就是几年后,自己站在了人生下一个节点的巅峰,笑傲江湖,大叹一口气,这次终于把他们都比下去了,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埋头和假想敌竞争的时候,许多他们预设的假想敌压根儿就不想和他们竞争,这些“假想敌们”根本就没有和他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目标。而他们追求的那个东西,只是你用来满足自己虚荣心的虚假目标。我有一个同学,高中一直名列前茅,默认自己就是清北的学生,后来发挥失误,去了某985工科专业,于是这个人在高三的暑假就报了一个托福培训班,买了新东方俞敏洪那本著名的GRE红宝书,暑假聚餐的时候就放下豪言,说自己未来目标是去MIT读博,而且要拿全奖直博offer。然后这位同学的校内网等社交账户的内容就全是一些感叹别人多成功,自己多失败,要努力啊铁子!之类的自卑感言。我当时觉得最扯淡的就是,他老是拿同龄的体育明星来自我感叹,说C罗和自己是同龄的,那时候C罗都已经在英超拿到多少年薪,赢取多少荣誉了,而自己还在一个垃圾985读大学。这个同学大学四年都用来刷绩点,GT成绩,搞出国申请了,在出国热的当年,他只拿到了几个普通大学的offer,最后权衡之下,留本校读了研,硕士毕业后,终于不负众望,拿到了美国Top30的博士offer,在出国的前一刻,忽然就放弃了。我至今记得那个夏天(2011年)他跟我聊天的那个场景,他说,他以前一直都沉浸在那种高考失利了,自己未来一定要在研究生阶段扳回一城的气氛中,自己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他说,他闷头读了七年的修飞机专业,才发现自己原来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更对这个专业的工业界和学术界所有的工作都不感兴趣,至于那些专业课和科研做的内容,都是把他们当做了高中的课程一样去学的,就是为了刷一个好看的分数而已。其实我内心也经历过类似的心理过程,只不过我读大学的时候没想那么多,没有那么强的“扳回一城的复仇心理”,但是我在大四毕业前夕面临出国读博问题的时候也犹豫了,也才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那么喜欢自己的专业,自己以后也不太喜欢从事这个行业。所以那个时候我就问他,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有了这种思考呢?他说,因为他觉得人生的学历大战,到博士这一步可能要告一段落,博士毕业之后就要面临工作的选择了,他在想自己博士毕业了还能拿什么去和别人比,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和行业。是啊,高中毕业的时候强行觉得读研可能是扳回一城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却因为过分沉浸于这个单线程的目标而忽略了所有其他更重要的东西,等猛然发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其实错过了好多更值得去思考和追求的东西。我还要重复一句我说过好多次的话:人生是多线程多维度的竞争,并不存在哪个东西是像高考一样线性地让你觉得,你比别人多考了几十分,你就天然比别人强了。所以,现在想清楚你未来想要做的事情,然后朝着自己的目标去一步步走,每一步都是为了接近你心中真正想要的目标,而不是去盲目追求为了和别人比而创造出来的“虚假目标”,才更重要。我读高二那时候,学校是把我当做省状元种子选手培养的,最后考得不好,去了一所普通的985,并且在那里读了七年。七年里我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只是随心所欲的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毕业之后到了一个央企,身边有北大的,也有二本的,过着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我还认识一个人,本科读的是二本学校,研究生和我同校,然后去了海外一所名校念博士,现在也算上知乎上的一个小V,前几天还办了一场LIVE。回头来看,我只是偶尔感慨,如果去了清北,也许会见到不一样的风景,但也未必能比今天好多少。至于我认识的那个人,我觉得他确实很让人钦佩,但也不是和我有什么天壤之别。不要轻易的认为,自己某一个经历就成了人生的分水岭。你人生的路径,是由你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而不是一两次偶然事件,即便是高考这种被中国人看的比天重的东西。只要你认真去对待每一个环节,在失意的时候不把时间花在怨天尤人上,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读大学也好,复读也好,选择让你心安理得的那一项吧。这是三年前的回答了,每到高考之后,这个回答都会多了一波赞和评论。三年前高考的孩子们,现在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也有了自己的答案。而我也在大人的世界里浮浮沉沉的又过了三年。我现在的回答,和三年前差不多,再补充两点吧。一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论你是什么学校的,毕业后到了什么地方,都会有你无法抵达的境界,学历很重要,但不是一切,北大清华剑桥牛津也不一定管用。二是人生无常。你的积累和努力,在命运面前,非常渺小。朋友们看开一点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复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