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失利,考研能翻身吗?

可以!01高考查完成绩,离一本线差12分。很平静,因为这事意料之中的成绩,没有选择复读,选了省内的一所双非院校。为啥不复读?高中刚毕业的我是懵懂的,真的体会不到学校和平台的差距之大。以往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时间是在题海里,属实没有意识到第一学历的重要性。此外,高考是一锤子买卖,复读也没有把握考得更好,万一考得更差怎么办,没有勇气再经历一年了。对考试是畏惧的,而且高强度的复习压榨,真的不想再经历一年了。02在双非本考上了985研究生的回答下,经常能看到类似这样的评论,“考上了有什么用,还不是看第一学历”。是呀,必须承认,第一学历的歧视的确存在,我在秋招时也有过因为第一学历不好而直接简历被刷的遭遇。但是我看到了更多通过考研逆风翻盘的例子,通过考研走到了更高的平台更好的圈子,相比自己原来的圈子更有优势。985硕没办法改变我双非本的既定事实,但985硕让我享受到了这个平台所带来的红利。03大学四年,迷茫过、挣扎过,也拼搏过…大一,迷茫是主旋律大二,开始觉醒,刷科研大三,全力备战考研大四,完成初试和复试,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本科去了双非,与发挥失常无关,而是我的水平就只能考这么多分。我唯一能做的,或者说唯一能拼的就是努力,不断地努力学习。大学四年,在图书馆的角落,有一个属于我的位置。我相信,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很好的出路。“努力学习虽然难以保证你的上限,但是它一定能够拔高你的下限。”一、迷茫是大一的主旋律01.迷失在无尽的选择中高考结束,曾经伴随自己很久的“考大学”目标,随着高考结束的铃声也画上了句号,或圆满或遗憾。初入大学,一下子没了新的目标,没有了方向。也正是如此,迷茫也成了大一的关键词。看到室友报名参加社团面试,我也跟着去了。最后我录取了,舍友被刷了…看到室友报名参加比赛,想着咱也不能落后,转身填写了报名信息。一顿操作猛如虎,拿回了奖状。室友商业吹捧,我战术回复哪里哪里,运气好罢了…有了无尽可支配的时间,却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所有的选择,彷佛是在同辈压力的迫使下做出的无力回击。02.乱选专业带来的后果我的本科专业,是自己胡乱选的。是一个刚高中毕业18岁的懵懂少年,拿着几本学校发的选专业手册,又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专业的名字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听名字是不是很高级,又是建筑、又是环境,还有能源。好家伙,万金油专业啊。当年系主任在开学见面会上也是这么骗我的…后来才知道,这个专业以前有一个很土的名字,叫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对于好学校的毕业生还能努力去甲方,就是房地产商,而对于双非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工地。这可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生活呀。03.一次意外的第一名我们专业是学院最弱的专业,没有之一,常年只招一个班,32个人。我们学校有个传统,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有个保留节目:把成绩单寄给家长。至今清晰的记得,大一上学期的排名14/32,最差的一门66分。那年寒假正好搬家,没错,所以正好错过了成绩单的信封。大一开始接触知乎,那时候经常在知乎搜索类似“如何高质量的度过大学四年”之类的问题。提到最多的就是学习。一个个大学成长的小故事,给了我巨大的能量。在第二大一下学期开始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这学期结束能进前5。为什么定前5呢?我当时分析,有2个女生,每节课雷打不动坐在第一排,2个男生,感觉不用认真学习,都能考上令人羡慕的成绩。我估摸着,我这样一个普通人,要是努力努力,也许能够到第5的位置。开学的时候,我在图书馆的角落找了一个安静的位置,没课的时候都会在那儿出没。从那时候起,慢慢淡出了社团活动,不再漫无目的的参加可有可无的比赛。上课、图书馆、操场和食堂,每天规律的生活。学期结束,又到了出排名的时候了。这一次,我是满怀期待的,到了揭晓答案的时候了。虽然,平时出了成绩,大家会彼此探寻他人的成绩,感觉自己前5的目标有戏,但还是期待结果发布时的那一锤定音。正如标题写的那样,意外的第一名。那是第一次对达成目标上瘾。设定一个小目标,一点点积累和超越,直到实现目标。从那之后,不再是“我可以吗?”,而是“我可以的!”二、觉醒时刻1.考研进入到视线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一下子就能让大家关注到的人,而是那种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太大存在感的小人物。那次考了第一名后,班主任关注到了我,主动找我谈话,问我:有想过未来的出路吗?这个问题给了我当头一棒,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大概记得班主任说,你成绩挺好的,可以考虑考虑考研。从那时候起,我有意无意的会去了解考研,考研到底是个啥,考什么,考研和工作该怎么选。可以说,班主任给我“指出”了考研的道路。补充说一句,我们学校是没有保研资格的。要想读研,考研是唯一的出路。记得有一天晚上,偶然间在qq空间刷到了张雪峰的考研讲座视频。没错,就是那个让张雪峰火出圈的经典视频。虽然出名后他的一些观点我不太认同,而且身上资本气息浓烈,但不可否认,那时候的张老师对我的考研是有积极影响的。不知道为啥,他那亢奋激情的考研讲座,让我感受到了考研的魅力。2.“我要考研”我高中是在一个重点班,班里不少同学都上了985、211,我日常办理垫底,上了一所双非,这是前提。那是一次高中同学聚会,聚会的时候大家聊着SRTP、专利、论文和比赛,留我一人显得格格不入。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985和双非的差距。有一种小人物看到了一个更大世界的感觉,井底之蛙的觉醒。3.刷科研我刷科研是带着目的的。因为学长跟我说,如果双非想要在考研复试中不被刷,除了初试成绩要好,最好能有一些科研成果。虽然也不懂具体原因,我照做了。老师给了我几篇论文,让我看完了再去找他,我照做了。看完后,老师给了我一个专利的方向,给了我一个他之前发的专利,让我依葫芦画瓢,我照做了。一开始连专利的格式都不知道,硬着头皮写,写完后老师带着我一行一行改,第一版专利初稿被老师改的面目全非。几个月后,专利终于公开了。老师很直接的对我说:在我带过的本科生中,你不是最聪明的,但你是最踏实能干的。要走时,老师拍了拍我的肩,好好干,我看好你。慢慢的,SRTP、专利、比赛,我也都有了。4.不给自己设限这一切,缘起竞争国家奖学金。我们学院每年有2个奖学金的名额,大三和大四各一个,从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中选出。每个年级一共有5个特等奖学金名额,也就是五选一。五选一,听着也还行。但是呢,正如我在前文所说,我们专业是学院最边缘的专业,之前的学长学姐中,从来没有人拿到过国奖。“我可以的!”再次映入眼帘。我更加认真的准备答辩材料和答辩PPT,一遍遍的演练。最后以微弱的优势拿到了国家奖学金。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更加坚定:不要给自己设限,一切皆有可能。三、全力备战考研1.下决心考985大三,是大学生活的分水岭。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三不考研,天天像过年。身边的小伙伴也都开始思考是考研还是工作还是考公。我也一样,只不过早已决定要考研,只是考哪里是一直没有定的。我找了辅导员,要了一份学院之前学长学姐考研学校的名单,试图在那里寻找答案。结合历史考研数据,再加上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知,我认为考一个211希望还是很大的,但是要考985,难度和风险相当大。我们专业从来没人考上过985,学院内其他专业每年倒是能有几个学长学姐能考上985。那时候就觉得自己的野心又在骚动。反反复复,犹豫了很久,也找了很多小伙伴沟通,最后下定决定:考985,考不上大不了就去工作。2.埋下了一颗种子我当时列了一下,当时有这个专业的985不到10所。再筛选了每年统考找的人数,选择了东南大学。这是我认为在学校层次和难度之间取得的一个平衡。确定考东南大学后,在那年的秋天,跑到南京去看了一趟。那时候还没有疫情,学校还可以随意出入。在学校逛了好几圈,愈发坚定考东大的想法。拍了张学院的照片,发了条朋友圈。我的考研故事就此开始了,那是2017年的秋天,我埋下了一颗种子。3.从初试到复试,整整一年耐住了寂寞从18年春天正式开始复习,经历酷暑,到冬天进入初试的考场,再到来年春天结束复试整整一年,得熬得住寂寞。每天早起去食堂吃最爱的豇豆饼。学校豇豆饼限量供应,先到先得。每天自律简单的生活,三点一线,远离嘈杂,心中只有考研。每天晚上把todolist全部清掉的时候,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4.复习资料被偷,波折不断在备考过程中,我的一些重要的考研资料被偷了。那天是国庆节,是的,考研人哪有什么节假日。坐下来准备开始一天的学习时,发现要用的学习资料没有了,一开始以为又是哪个马大哈研友借走了没有告诉我。可是,问遍了身边的所有人,都没有借我的资料。一瞬间,自己就慌了神,18讲、线代讲义、1000题…那些可我这半年来的总结,标注着平时犯下的错误,标注着那些我还不熟悉的知识点。10月1号这一天,算是我考研过程中最黑暗的一天。很多研友都来安慰我,可我什么都听不进去。那天晚上,去学校操场跑了很久,直到实在跑不动了才停下来,停下来的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好受了很多。当天晚上,打开手机,选了一家离学校最近的店铺,买了那几本被偷的书。用了最短的时间补回了原来的笔记。5.复试完第二天,终于拿到了双选表拿到双选表,基本上可以说成功上岸了。一拿到双选表,立刻跑到导师办公室。签完字的那一刻,如释重负。也曾无数次幻想成功录取后的喜悦场景,真正录取后反倒很平静。买了张票就回去了可能是真的累了吧回去后,睡了一天一夜拟录取后,系主任要求给学习学妹们做一场关于考研的分享。我分享的关键词是:坚持、不设限、脚踏实地。这三个词也分享给知乎上的各位小伙伴们~6.被写进专业介绍里成为专业历史上第一个考上985的学生,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7.是终点也是起点大学毕业前夕,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到了。为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背起行囊,走上了新的征程。我知道,一切又刚刚开始…读研后的故事再慢慢给大家分享呀~四、写在最后大学四年,通过学习,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可以让我去到一个刚好的环境,可以更大的世界, 甚至可以改变我的世界观。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我,一直在向着目标奔跑。站起来,奔跑吧,少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复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