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中年男人和14到15岁的青少年叛逆男孩一般叛逆期为多大年龄哪个脾气大打架能赢?


叛逆开始总是先在心里盘算,然后才公开行动。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陈学冬曾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中,实力表现了什么叫中年叛逆。
看这档节目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
直到最近,身边一位朋友也表现出了同样的行为,我才恍然大悟。
出于职业惯性,当时在看这档真人秀的时候,过程就好像在听我朋友,讲述他身上发生的事情一样。
镜头对着陈学冬时,我隐隐觉得哪里怪怪的,却也一时说不上来。
其他几位参与真人秀的嘉宾,就不会给我这样的感觉。
其他几位嘉宾在做什么呢?
相亲、组织朋友一起去旅行、健身、家庭聚会......
而陈学冬在做什么呢?
没有任何基础的他,一个人在荒野求生。
中年叛逆,很具有迷惑性,因为它很容易和我们所谓的“大人仍然保留一颗童心”之类的混为一谈,但其实这是两回事。
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几位嘉宾做的,几乎都是和这个年龄阶段相符的事情。
而陈学冬呢,他就不是这样。
他做的,更像是小孩子在探索世界的阶段,会做的事情。
带着很强烈的猎奇的色彩。
连他的大姨都说,这个小孩子,总是跟别人不一样,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让人担心的行为。
中年叛逆,从心理学层面上来说,可以算作一种“退行”。
退行,简单说,就是你退回到更小的时候,重新体验那个阶段,体验那时的感受和心理变化。
我的一位读者瑞秋,也有相似的经历。
瑞秋今年30岁,一向是个乖乖女,从小就懂事,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一切都是循规蹈矩的。
但最近,瑞秋有很多新奇大胆的想法冒出来:
她想去纹身;想使劲儿花钱(瑞秋一向节省,甚至抠门);想找回恋爱的感觉(瑞秋已婚);想辞职,想什么都不干在家躺着;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到底该做哪一类的工作;……
瑞秋在最近一年时间,都和我保持密切交流。
经过我俩一年的共同努力,不仅没有奔着咨询目标大踏步迈进,相反,还呈现出了退行这个结果。
看起来让人无法接受。
显然,瑞秋一反常态,出现了她这个年龄阶段,不该有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或者说,瑞秋现在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本该是她更早年龄阶段应该出现的。
比如说:使劲儿花钱的冲动。
这种冲动一般出现在刚开始工作的阶段到结婚之前。那个时候没有家庭压力,一个人相对比较简单和独立,刚开始有能力满足自己,很可能会有花钱冲动,去尽力满足自己的一些愿望。
再比如说:在家躺着什么都不做。
这种冲动更多见于幼儿期甚至更早,那个时期的幼儿心理仍在成长中,会受到自己本能更多的影响。
幼儿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游戏。
但这些行为,如时光倒流般,在瑞秋身上重现了。
为什么会发生“中年叛逆”这样的退行行为?
大多是因为过去某个时期的需求,没有被看到,没有被及时地照顾到,或者,没有被满足。
在这个个案中,不是说瑞秋真的就会做出辞职这样的举动,也不是说她真的会去花大把的钱买一堆奢侈品回来。
这更多的是她的一种心理活动和体验。
这种心理活动的背后,是她在试图找到她与一些事情“感觉”上的连接,而不是理性。
由于她过早的自律和克制,早已经切断了自己与世界“感觉”上的连接。
取而代之的,是理性上利益最大化的权衡。
所以,退行,多见于比较优秀和克制的人身上。
优秀和克制的人,会在他们成长的各个时期,表现出超出他们所在阶段的成熟。
代价呢,则是阉割了当时自己该有的需求的表达。
所以,就会落下这么一个病根。
在觉察缺席的情况下,隐忍和克制堆积出来的,必定是一个有阴暗面或者脆弱面的灵魂。
比如,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纹过身的人来说,纹身,更像是叛逆的青少年在刚开始萌生自我意识,并且与这个社会开始首次交锋时,自我态度的一种表达。
因为在青少年时期,太过懂事的孩子,会拒绝所有这些表达。
他们通过自我管理,让自己在各方面都能满足社会或者家庭要求。
但是,青少年时期的叛逆行为,并不能在“好”与“坏”这样二元对立的语境下,被简单粗暴地定义。
叛逆是成长的必然过程,背后藏着你尝试去找到自我、表达自我的渴望。
藏着你与世界,进行一次真实沟通的渴望。
所以,叛逆是青少年时期一个很重要的需求。
缺少这个过程,成年后,没有被表达的自我,总是尝试着冒出来。
它想让你看到它。
举另一个例子:
“我们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
这个问题,本应是我们高中或者大学时思考的问题。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照顾到这一点。
高中毕业,我们稀里糊涂地选了一个专业(因为既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也不知道大学的专业到底都是做什么的)。
大学毕业,我们慌不择路地参加各种校招,找了一个父母期望或者社会上认为体面或者高薪的工作,然后就慌慌张张地去打卡上班了。
就好像,这个过程不能耽误,更没时间让你思考。
然后工作个五年八年,你才突然回过味来——
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我的兴趣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就会再次绕上你的心头。
没有被看到的需求,就像一种能量,它不会因为你的忽视而消失不见。
相反,这种能量会因为你的忽视,越聚越大。
终归有一天,它会爆发式地宣泄出来,或者像幽灵一样,阴魂不散、潜移默化地打扰你的生活。
它让你感到不痛快,但你可能还不知道为什么。
既然“退行”行为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呢?
如果你身上出现了“中年叛逆”现象,你不必自责,也不必惊慌失措。
因为,这不是一件坏事。
退行的发生,会带领我们看看,防御机制的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
让你看到自己曾经没有被照顾到的需求是什么,等于给了你一个再次成长的机会。
所以,退行的发生,其实更像是一种“为了前进的倒退”,也像是一种对过去的哀悼。
一种被卡住的情绪,如果没有完成心理学意义上的哀悼,你是很难画上句号的,也是很难再次前进的。
哀悼是一种完结,是一种承认,是一种被看到,是一种爱。
需求一旦被看到,这股能量就得到了释放,它不会再阻碍你,反而会成为你前行的力量。
看到它,拥抱它,你才能放下它。
你就不会再卡在这个地方。
你就得以重新站在你现在的位置,重拾你这个年纪,应有的理性和智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孩一般叛逆期为多大年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