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十一中石峰有校庆吗

共大是一首动情难忘的歌

   在中国有这么一所半工半读的劳动大学大学,它先后培养了22万学员,曾红极三个时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对它深切关注与扶持。

1959年8月,周恩来总理为共大题写校名  图为共大总校大门

   它就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为:江西共大。现在这所举世瞩目大学,已改制不复存在。1980年11月20日,正式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此后,教育部仍将江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江西共大是继“黄埔军校”“延安抗大”之后,第三所名校。1963年,共大被列为对外开放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共大接待了89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567批、7496人次;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考察团2691批、55424次。

    7月30日凌晨,主席彻夜工作后刚刚就寝,还没有入睡,又起床了。他对身边的警卫人员张仙朋说:

   “睡不着还有一件事没有办完,要写几个字。”

   原来主席惦记着要给共大师生员工题字。题几个什么字呢?天际东方,有了一线光亮。主席坐在临窗办公桌前的藤椅上,铺开宣纸,拿着毛笔,略加思索,猛然灵泉如涌!于是,他顺着这个思路,一口气写了许多字!然后,他嘱咐张仙朋说: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要我给他们写几个字,我看还是写封信好。你现在就把这封信送给汪东兴同志看看,然后退给我,我再看看。”

周总理1961年9月17日上午视察庐山共大分校

   汪东兴一接到张仙朋的电话就立即起床,马上赶到了主席住处,迫不及待想看主席为共大题的字。拿起一看,原来主席写的是《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

 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收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再则党、政、民(工、青、妇)机关,也要办学校,半工半学。不过同江西这类的半工半学不同。江西的工,是农业、林业、牧业这一类的工,学是农林牧这一类的学。而党政民机关的工,则是党政民机关的工,学是文化科学、时事、马列主义理论这样一些学,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中央机关已办的两个学校,一个是中央警卫团的,办了六、七年了,战士干部们从初识文字进小学,然后进中学,然后进大学,1960年,他们已进大学部门了。他们很高兴,写了一封信给我。这封信,可以印给你们看一看。另一个是去年(1960年)办起的,是中南海党的各种机关办的,同样是半工半读,工是机关的工,无非是机要人员、生活服务人员、招待人员、医务人员、保卫人员及其他人员。警卫团是军队,他们也有警卫职务,即是站岗守卫,这是他们的工。他们还有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些,与文职机关的学校是不同的。1961年8月1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三周年纪念,主持者要我写几个字。这是一件大事,因为他们写了如上的一些话。

   毛主席的信,对共大的事业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共大三年来的办学经验,作了科学、精辟、全面而系统的总结。

   这所劳动大学除总校外,每个县都有分校。笔者今生有幸,在江西共大修水分校学习了两年,现在回想起来,共大一首动情难忘的歌!

   四十多年前,命运微笑地望着我,让我在一个新的时空点上,去结识一场新的情缘。许许多多的往事如烟,如烟的往事很难唤醒沉睡的记忆。但我们相逢在小斗岭上那场情缘,却刀一般地刻在我的心灵深处,那场尘封的往事并不如烟……

   当 70 年代的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候,小斗岭就在向我们召唤了!

 初到小斗岭,遍地都是荒山,荒山上长满了毛草,却并不显得荒凉,让人还倍感亲切!因为,这里四周散发着那种原始的、新清的、明快的、充满生机的、蓬勃向上的信息!同学们结伴而行,师生间相互问好。食堂饭香扑鼻,水房一片繁忙……连附近农家大院的黄狗,也十分友善地司空见惯地半眯着眼或稍带兴奋地暗摇着尾巴,静静注视着那三五成群端着脸盆奔向小溪洗衣的少男少女们……

   从此,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了!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两年时间的学习与劳动,我们的身份也变了,由一名初中生,成为一名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学员。

   是的,小斗岭的宁静因我们而打破,小斗岭的旧貌因我们变新颜!小斗岭啊小斗岭!您张开臂膀将我们拥抱,我们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您的怀抱……

  填报志愿时,我没有多加考虑,有点像随大流,见多数男同学想学“农机”,我便报填“农机”,如愿以偿。当时都是以部队的编制,三个专业系为三个连,农机为一连,茶林为二连,医务为三连。下面各个班称“排”。农机连开始设三个排,后来并为两个排,我在一连一排。

   不像一所学校,有点像外世个桃源。宿舍前面就是教室,教室与宿舍都是平房,整个校园都没有围墙。教室与宿舍的隔离带是一个晒衣服的坪,两边竖着铁管,铁管上绑着铁丝,衣服晒在上面,还是一道风景线。用现代建筑师的目光,中间这片空间无疑能砌上一栋高楼。

当年共大修水分校教室与学员宿舍布局

    每个连一幢平房,每幢平房有几间教室。三栋平房依序由东向西排下去,分别为:农机连(一连)、茶林连(二连)、医务连(三连)。

   小斗岭有好几片桃树林,它的边缘处还有野茶树林,桃花与野茶花形成了这里特有的景观。岭上还有农田,还有菜地与茶园,老农与耕牛,偶尔还能听到猪的尖叫……草丛里,有时能遇到野兔,公路上,时常能看到被汽车压扁的大蛇……

   学校有校办工厂,自己用柴油机发电。有一台丰收二七拖拉机和一台手扶拖拉机,它们显得格外繁忙,带有主人公的姿态在小斗岭上横冲直闯,增添校园的活力。记不清楚母校当时是不是还有汽车?

 初到共大给我们来个下马威的是这里的路,最代表小斗岭的特色。那是一种黄泥巴路,颜色还比较鲜艳,估计做砖是上等材料。形容这种黄泥巴路,有一句俗语:天晴一块铜,下雨一包脓。是的,这种黄泥巴路,经过雨水的浸泡,无数双脚的踩捻,就成了恰似水田中的稀泥,一脚可以陷进去挺深,又非常溜滑,必须穿高筒套鞋才能行走。稍不留神,便会仰天一跤。在从水房到宿舍的两百多米途中,我曾连人带盆摔倒过,弄得满身是泥,还要重新去打热水洗脸……

小斗岭共大蓝球队员 

    后排左起:高浔、倪忠民、黄良木、陈醒凡、张修溪

 天刚放晴,经强烈的太阳暴晒,稀泥巴会迅速收缩,形成了坑坑洼洼的各种造型,变得极富有黏性。这时,即使你穿上高筒套鞋,也很难往前迈出步子,紧粘在套鞋上的黄泥巴,会从容跟随着您行遍天涯海角。后来黄泥道上垫了一层厚石头,是那种大个大个光滑的青颜色的鹅卵石,如今要见到这种石头,恐怕比寻找稀世珍宝还困难!这是当时对付烂黄泥路的良方。一度学校水房试烧过一种“岩石”,想借此取代烧木柴,“岩石”小块码放在锅下燃烧。明火不大,还飘有硫磺味。据讲这叫“水炭”。烧完后的“炭碴”呈灰白色,然后学校便废物利用,再将它铺到路上,下雨天基本上就能告别高筒套鞋了。

   再后来,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大会战,挑土填平了一个大坑,铺通一条从公路连接到校办公大楼的路,为了庆贺这次胜利,将这条路取名叫“七三○大道”……

   路顺了,满山遍野的桃花开了!向荒山进军的号角也吹响了!我们开辟了不少茶园,紧接着,校茶叶加工的机器响起来了!这时,我们就不再要交三块钱的伙食费,学校每月还补助发给我们五块钱……

   进小斗岭不久,巧遇到一位名叫魏习连的女同学,我们住在一条街,估计只有五十米左右,她家住在一条小巷里,也算是邻居吧。两家还走得比较近,尤其她哥哥与我两个老兄关系特别好,而且都在大地方工作。那天在操坪上见到我,她有些吃惊地跟我打招呼,她分在医务连。

   说洗被子就找她。当时天气还很寒冷,我感到被子该洗时,一天在路上碰到她,与她讲了洗被子的事。她要我明天一早将被单给她。那是一个星期天,还有好大的太阳。我与她一同到小溪去,因为她自己也洗被子,还有好些衣服,一个人确实挺费劲。洗好被子后,我帮她一起拧干水,可减轻她一些负担。

   我跟她来到小溪的下游,意外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长长的小溪,恰似一张顽童读书的课桌,有道明显的男女分界线。当时臊得我浑身不自在,那片较宽阔的地带,竟全是洗衣的女生!她们一个个回过头,用那种惊愕的新奇的眼神挑战性地打量着我,似乎在说,你一个男生跑到我们的天地来呀!不怕我们将你吃掉呀……

   原来,潜规则中这里是女同胞的洗衣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这道“男女分界线”的呢?至今仍是一个谜。

   那个时候,我们半个月打次小牙祭,一个月打次大牙祭。平时心里都盼着这两个“牙祭”到来,就像渴盼过年一样。打牙祭并不是到食堂吃,而是以排为单位进行。排又具体落实到小组,每个组一大桌。

左起:陈祖元、张晓林、唐瑞国

 开餐前,各小组就独立做些准备工作了!组长往往要选几个女同学帮忙,先收集几个男同学的脸盆(忌讳女同学的脸盆),拿到小溪去洗干净,开餐时就用这些脸盆到食堂去端饭菜。有的小组定在教室开餐,有的小组选在某个宿舍进行。一个个都充满着热情;具有那种为各自的小组打好牙祭的责任感。这时就有羡人的红烧肉吃了!还有辣椒炒肥肉,非常非常可口!一方面,当时肚子缺油很想吃肉,准确地说,很想吃肥肉;另一方面,那个时候的猪由于纯粹是吃绿色食料,肉也格外鲜嫩!猪是学校自己养的,打牙祭就要喜气洋洋杀猪,所以与过年没有什么两样。开餐时,大家都讲着客套话,要对方多吃菜。我注意到,尤其是那些农村来的同学,还更注重一些礼节。饭菜上桌后,他们兴奋地喊着:吃!吃!筷子却停顿在空中半天不落下,要等着别人先挟起菜,自己才开始吃。当时自然没有酒喝,但白米饭添了一碗又一碗,那些肥肉吃了一块又一块,吃得满嘴都是油……然后,又齐心协力打扫“战场”,将装饭菜的脸盆拿到小溪细心洗干净……

 农机是我们专业的主课,我们学的是柴油机与拖拉机,当时都是很吃香的技术。这门技术尤其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前景。因为每个公社都有农机厂,农机厂都有柴油机与拖拉机。我们学了这门技术,毕业后就能直接派上用场,特别是那些农村的同学,学了这门专业实用性更大。因此,他们上专业课往往比城里的学员更加全神贯注地听讲,非常珍惜两年宝贵的时间。我们排里,记得那位名叫石祖坚的农村同学,就有着一股格外的钻劲,上农机课时非常爱提问,当然他的学习成绩也格外好。

2007年12月20日“掀开共大尘封的岁月”修水片区采访组专访老校长肖宪章

左起:朱希玉、朱美玲、张修溪、肖宪章、傅唯力、肖批修

 教我们农机课的老师有几个,余老师原是开柴油机的,与我母亲还有点熟。还有一个好像是沈老师,也是开柴油机的老师傅,严格地讲,他们讲课实际有余理论不足。带实际操作性的东西,讲得有板有眼,涉及到理论性较强的机械原理,他们讲起来就感到有些费劲。或者我们听起来有些吃力。我印象最深的张秀清老师,他给我们上农机课,似乎有一种品牌的力量!既有理论性的高度,又有实际操作的分量。

   讲起课来,不单是向你灌输农机知识,让你能够听懂,而是将他传播的知识,演变成一种讲课的艺术!让你听他的课,有一种美的享受!

   他讲课不紧不缓,语气不轻不重,深入浅出,条理性强……

   所以,我们特别喜欢听他讲农机专业课,同学们都夸赞他讲课水平高。其实,他人也挺有学者的风度,在那文静而又谦和的外表中,细心的人仍能察觉到,还是透着一丝自豪与傲骨。

   给我们上农技课的杨老师,是广东人。主要给我们讲授一些田间管理知识,以及益虫与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他带有浓厚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讲起来十分吃力,我们听起来也感到费劲,但他始终面带微笑。

   这种微笑不是后天训练出来的,而是他那忠厚的个性决定的。他性格非常温和,讲课有足够的耐心。他的敬业精神是发自内心的,不管课堂上的纪律怎么差,始终是那个节奏比较快的语速,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农技基本知识:水稻上的害虫病主要有: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象甲、稻水象甲、稻螟蛉、水稻潜叶蝇、稻蓟马……

2007年12月22日“掀开共大尘封的岁月”九江片区采访组专访老校长夏鎔川

左起:胡德年、蒋小青、夏鎔川、占历程、李秀荣、黎伟建

 从他的语气、眼神都看得出,他总想多传授些知识给我们,尽到他作为农技专业老师的职责。他显然是科班出身,理论知识也是一套一套的。但两个致命的因素制约着他讲课的效果:一是他所讲的课与今后我们的命运似乎没有任何关联,就算农村同学掌握了这些知识,有些实用价值,却并不希望掌握这些农技知识。因为他们来读共大,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想学到一门技术,回乡成为一名拖拉机手,或进农机厂开柴油机,并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务农。二是杨老师讲课的口音,严重制约了他水平的正常发挥。如果台下听讲的是一帮广东学员,显然效果要好得多。不过,同学们一方面不喜欢听农技课,另一方面,打心眼里感到杨老师是个大好人,又很敬重他……

 食堂窗户还没推开,交响乐就奏起来了!有点像拉拉队,也有点像在搞恶作剧。强烈的食欲感,像根无形的鞭子,在催赶着同学们用饭勺敲打着陶瓷碗。食堂工友准备工作就绪,突然窗户一开,就像打开了一扇命运之门!一场战斗打响了!香喷喷的饭在极大地诱惑着我们!尽管瞄一眼菜盆,仍是海带汤、豆腐渣、萝卜丝之类,稍有点儿扫兴,我们仍是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当时我就在想,这所毛主席“完全赞成”的学校,为什么非要等到打牙祭才有肉吃呢?平时也应弄一点主席最喜欢的红烧肉吃啊……

2008年4月6日笔者(右)共大同学傅唯力修水合影

   一次,在排队打饭的人流中,我偶尔遇到了他。我不显眼,他似乎更不引人注目。他个子比较矮小,加上面庞瘦削,真有点像个小学生混进共大学员中来的!他名叫占历程,别人都亲切呼他为占矮。

   他挺热情地露了一笑,我不由眼睛一亮!遇到老同学了!原来在县城二小读书时,三年级我们是同班同学!当时的班主任是戴美华。

   那时相互交往不深,都记不太清楚了。加上五年级下学期,我又转校到离家不远的红星小学去了。这么一来,我们就有好几年没见面了!

   眼下,我们又一道分在农机连一排……

2008年4月6日笔者(右)与共大同学占历程、朱希玉修水合影

   他在同学之间穿梭,有点像一条快活的小鱼儿。尽管他看上去不引人注目,他那充满活力的细胞,却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占矮、占矮!”同学们呼他听起来怪亲切。但他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并不随波逐流,而是选准了排里那个威望较高又显得十分沉静的排长卢俊清,卢排长像带小弟弟似的带着他。他比我们高一届,早一年进共大。

   只是当时没有学专业,我们来了,学校才正式开始分为农机、茶林、医务三个专业。我们就跟他们插在一起了。他们在我们面前,还有点老大哥的味道。占矮攀上了这么一个权威似的“老大哥”,就显得更活跃了!

 我结识同窗学友朱希玉,其实也很偶然。一天,他站在小斗岭食堂不远的一角,老远悄悄招手叫我过来。满面含笑,笑得有些尴尬,原来是问我借饭票。他底气不足,对我没抱多少希望。他说就借一餐,三两四两都行。他似乎做好了又碰钉子的充分思想准备,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我不仅答应借给他这一餐的饭票,还主动提出管他一段时期的伙食,与他共度难关!直等到他家里寄钱来,重新买了下个月的饭票为止……

   他当时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主要是家里不能按时寄钱来,吃完了身上的饭票就“断炊”了!加上当时肚子缺油,饭量非常大。那阵子,我们几乎天天的菜都是海带汤、豆腐渣、萝卜丝,吃得人肚子只想用猪油当开水喝!朱希玉往往一个月的饭票,半个月左右就吃完了!剩下的日子就靠四处借,形成了恶性循环。

2009年11月28日笔者(右三)与共大师生九江合影

   他告诉我,由于家庭困难,他过年都没有回去,在小斗岭“留校”,为同学们看守行李。他说大年三十食堂会为他们几个人打牙祭,油水足伙食好!所以,选择不回家过年是上策。他还主动要求进到大山里为学校烧炭,他告诉我,当然很辛苦,但饭有吃,而且能吃饱,能解决肚子问题,他就很知足了。他还感慨地说,如果不是遇上我,他的学业很难坚持下去……

   他文思敏捷,写作文是排里的第一支笔,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惊赞,但“肚子里头闹革命”却将他弄得焦头烂额!我则“计划经济”学得好,一个月的饭票到月底,往往还有少量节余。

   朱希玉在患难中遇到我,我带着他搞好“计划经济”,由我保管着两人的饭票,早晨一般吃三两,中午晚上各四两,遇好菜才加点饭。

2008年4月7日笔者(中)与共大同学王玲、蔡平九江合影

 他解决了肚子的问题,就带我去搞精神的会餐。他带有神秘色彩地向我透露,校办公楼有上海的《文汇报》看,他说里面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他就将我带去,脸上露出自豪的微笑。我们往往在里面一待就是几个小时,静静地坐在那间办公室,细细的看着里面的报纸。《文汇报》他已经看过了。他推荐给我看,自己却长者风度般信手翻翻其他报纸。有一天,我们刚从办公楼出来,恰好遇到班主任卢洪生老师,他冲着他说:朱希玉硬是将《文汇报》给嚼烂了!

 当时,他爱穿着一件衣袖口稍带有油腻的薄薄的黄棉袄,习惯裹紧它,有时还略弯着腰,嘴唇是乌的,顶住小斗岭刺骨的寒流。除了吃饭钟声响,一度对他略感不安之外,他实则是个风趣幽默的人。他那机智调皮的语言,常常能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他留着一个“大包头”,有点像个艺术家。在老师、同学的一片赞扬声中,他狡黠地向我露了一笑,具有大师风范地指点着我写文章“开门见山”的妙法。他将军似地指着教室学习栏中一篇文章,向我打了一个有力的手势:要是我来写它,上面这大段过渡性的废话统统不要!……

   我印象最深的同窗学友还有黄雪明,我们曾住一个宿舍。他是农村来的学生,有两颗“金门牙”,调皮的同学就给他取个绰号叫“发报机”,含义他是美蒋派来的特务,金牙齿里藏有发报机。我们不仅有相识恨晚的感觉,他还主动提出要教我武功。

   在那个谁也找不到的野茶树林深处,他冲着我狡黠一笑:光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人太老实,没有点功夫,就容易遭人欺负。我可以教你几招祖传的杨家拳,但你千万不要在外张扬……

   2008年4月5日笔者(左二)与共大同学陈醒凡、袁红、匡俊武、冯晓峰修水合影

   说罢,他从容先行一个“侠客礼”。猛然,腾空而起,一番跳跃,大喝一声,拳头生风……

   当时他告诉我,从拳术上讲,现在民间主要流行两个门派,一个是杨家拳,一个是岳家拳。所谓杨家拳,就是“杨家将”家族中流传下来的拳术。所谓岳家拳,就是从民族英雄岳飞家族中流传下来的拳术。

   他所要教我的是杨家拳。他一招一式挺认真地教:学我的姿势,先练站桩子!对,这样蹲下去!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这个桩子叫马步。用我们乡里的土话讲,这叫屙屎桩。看上去就像屙屎的样子!桩子很关键,桩子稳,别人就不容易将你击倒!这里的要领是,眼睛目视前方,微微握拳,几个脚指要稍弯,使暗劲!

   想象将大地按住!这样站桩,非常吃力,脚板心会站出汗来!脚劲就练出来了!

2010年12月18日笔者参加修水四中45周年校庆(原共大修水分校)

   紧接着,他又要我学会“服气”,他说这是训练硬气功的基本功。

   你这样,深吸一口气,吞下去。就想象吃一口饭吞下去一样!古时候服气辟谷就是这样进行的。对!吞下去!你看,肚子是不是鼓起来了?长久训练下去,那里就会形成一个气团,以后再将这个气团在全身运作!哪里需要,它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握拳要紧,四指紧贴掌心,拇指夹紧食指、中指,蹋腿要快,要用爆发力!脚伸出去快,收缩也要快!这里面的动作要连贯,不能顾此失彼。击拳也一样,要用闪电般的速度!这里面很有讲究,节奏哪怕是慢了半拍,就容易给对方抓住战机,为自己留下隐患……

   再后来,黄雪明就教我摔跤的训练。什么“大背包”、“小背包”呀,他说乡里的土话叫“老虎肩猪”。怎么进攻别人,又如何防守呀等等。

   从那天起,只要一有空,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就带我到野茶树林去练拳。练拳之前,还必须喝三口酒,这样才能练出劲来!酒是奔到学校几里外的代销店买的那种散装烧酒,我装在一个家里带菜来的瓶子里。尤其是那个“屙屎桩”,我不知反复训练了多少次,他才满意……

   但好景不长,我进共大第一年的下学期,黄雪明就参军了。

   的确,那时我处在同学中一个极不显眼的位置,在默默仰视着我们的班主任卢洪生老师,还有我的同窗学友朱希玉。他们才华横溢,思路敏捷,文采飞扬,都有那么一股锐气与闯劲!突然有那么一天,卢老师充满激情地为我们朗读一篇散文,这是一篇高考试题,标题为:《唱国际歌所想起来》,毛主席讲这篇作文可以打九十五分!

   这对我的震动确实太大了!日后我还抄下了这篇作文。我至今几乎还能全文背出:“是太阳快要东升的时候;是一轮红日喷薄欲出的时候;早晨就是一首雄浑的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多么雄浑,多么熟悉的声音啊!刹那间,寂静里,蕴藏着最激烈的爆发!……”

   卢老师将我引入到一片新天地,我非常喜欢这篇优美的散文!平生以来,还是头一回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同学们听卢老师朗读这篇散文时,一个个眼睛都睁得溜圆贼亮!从这一天开始,我酷爱上了文学!从这一天开始,卢老师身边孕育潜伏着一个作家!

    2010年12月18日笔者在修水四中45周年校庆(原共大修水分校)代表同学发言

 卢老师脸庞比较清瘦,目光炯炯有神。如果他打着手势,在课堂上宣讲着什么,具有导师列宁的风度!如果他抨击某种不良现象,还具有着高尔基那种“让革命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激情!他对我们这些同学“一逗到底”的文风看不惯,共大的学生了,标点符号都打不好,一封信都写不好,写信的基本格式都不懂呵!等等。于是,他上语文课就教我们怎么写信,怎么打标点符号。他向我们布置作文,自己也坐在教室的一角,与我们一起做……

   这个时候,我也像位“斗士”,接过卢老师的奋进精神,在沉静外表的心灵深处,开始朝前努力奋斗了!

   在小斗岭短短两年的岁月里,好些往事记忆犹新,有位名叫吴文胜的农村同学,当时非常好学上进,是排里的学习委员,后来又是团支部副书记,还乐意成为我的入团介绍人。尽管在共大没有能够解决团组织的问题,但我仍然很感谢他。

2008年4月6日笔者(右一)与共大同学占历程、肖批修 修水合影

   吴文胜个子不高,人显得挺精干,有一种山里孩子的风度。他厚道而又外向,与排里好些城里同学都有交往。不像有的农村同学,交谊的圈子挺小。他既充满着活力,又有一定的内涵,并不有意张扬自己。我后来观察到,他是那种生存能力很强的人。我们居住在一个宿舍,他睡在我的下面。我们结成“一帮一一对红”后,他有意与我亲近,多次与我谈心,鼓励我积极要求上进。

   一天,他提出一个新思路,要与我共铺。将他的棉絮、被子都放到我床铺上来。下面垫两床棉絮,盖两床被子,这样就更好度过小斗岭的寒冬。他那张下铺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放我俩的箱子以及脸盆等生活用品。这个想法固然可以,但两个大男人睡在比列车上的卧铺宽不了多少的单人床上安全吗?而且是在上铺!

   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各睡一头,你睡里面我睡外面,你绝对没事!我嘛,有个习惯,只要躺下去睡好,一个晚上就再不会动了,一觉睡到大天亮,连身都不翻!

   他确实睡觉有这个功夫,就睡在床的边缘,竟真的纹丝不动!我忘记这样睡了多长时间,他睡在外面一直平安无事,确实是个奇迹……

 进山砍柴,是三天劳动中最辛苦的,而我却认为是最开心的。因为砍柴是我的强项。尽管我在县城长大,砍柴的水平绝对不会亚于农村来的同学。因为当时城里居民都是烧柴,我们家烧的柴都是我进山去砍来的。读中学后,身个属于中游水准。进入共大,我则处在矮子行列,因此也被安排坐在前面第二排。邻里老辈们讲我变“石”了,而且讲是扁担压矮的,劝我砍柴少挑一点,估计我是永远长不高了。

2011年11月5日笔者(左三)与共大同学唐瑞国、邹润香、匡俊武广州合影

 我来到小斗岭,似乎对砍柴的兴趣更浓了!心灵深处,总在想暗暗露一手,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小斗岭虽然属于农村,没想到这里进山砍柴也像县城一样,要走十多二十里路!有些遗憾的是,排里强手如林。我砍柴中的表现,并没引起同学们的多大注意。顶多只处于排里的中上游水准,比那些劳动力好的农村同学还是差一把火。他们一担柴往往能挑一百多斤!我只能七八十斤,算个什么呢?当时进山砍柴成了一种劳动竞赛,连与连进行竞赛,排与排进行竞赛,个人与个人进行竞赛。每人砍了多少柴,回校都要过称,进行登记,第二天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公布,就像公布考试成绩一样。力气大的男同学,砍得柴多,当老师念着他的“佳绩”时,会博得同学们的赞叹,自己也会有一种荣誉感。老师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对整个砍柴劳动中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一番评价。对那些团结友爱做得好的同学,给予重点表扬。

   尤其是不少砍柴先回校的同学,往往放下担子,还要返回山里去,接那些还没回校同学的柴。我就多次接过同学的柴。在强手如林的同学中,还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记得有一次,我破例砍了九十八斤柴,终于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排里丁建平与吴淑成是最好的朋友。吴淑成是我中学的同班同学,丁建平则是我从小学到中学的同班同学,有段时期,我也插进他们中间一起玩。他们家庭条件都非常好,在同学中他们无疑是属于上流阶层。

   吴淑成极爱干净,甚至可以讲是“洁癖”。裤子上如果沾有一星点灰尘,他也要用手指潇洒地弹掉,那姿势显得挺优美!

    2008年4月6日笔者(左二)在与同学占历程、朱美玲、冯晓峰、傅唯力修水合影

   一天晚上,我们三人在学校前面的公路上散步,天挺闷热,月光朦胧。我们顺着公路往前走着,享受着野外的微微清风,尽情地聊着天。丁建平走中间,一路高谈阔论,不时放声大笑。突然,他尖叫了一声,声音不大,却挺恐怖:

   不好!我踩到一条蛇了!遭蛇咬了!

   等我们蹲下去察看时,那条蛇已经跑掉了。

   那,快!快到卫生所去!吴淑成说。

   我们先用根带子在他脚那个关节处绑了一下,防止毒血上升。就背着他直奔校医务室。吴淑成反应敏捷,这个平时劳动很一般化的“花花公子”,关键时刻竟像一个吃过大苦的农村同学,背起丁建平飞奔时,劲显得非常大!他一口气奔了好长一段路,才换给我背……丁建平那只脚明显肿了,但医生说毒性还不算太大。吃药打针,几天功夫就痊愈了。

   那时连老师戴手表的都极少,学生更不要去想那个事了。但也有例外,我们排里有位叫吴淑成的同学,他家庭条件好,父亲是县城商业局批发部门的负责人,母亲据讲也是国家干部。进共大的第二年,他就戴起了一块手表,在全校同学中非常醒目。

   记得那阵子,我们正在小斗岭进行开荒大会战,劳动的进程中,卢老师往往一边看太阳,一边还不时问吴淑成,现在多少钟了?他就比较老练地伸手看了看表,带有贵族派头报出准确的时间。我们开荒劳动的地方离校园内还有些路,不一定非要等到学校吃饭铃声响再回去。快到吃饭时间了,卢老师就会果然下令:收工!

   有一次,吴淑成吃了豹子胆,竟谎报“军情”,将时间往前跃了二十分钟。他不露声色地暗笑着,我们回到宿舍也觉得奇怪,怎么吃饭铃还不响呢?但同学们并不深究,没有往“谎报军情”那层想。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但却瞒不过卢老师。他不便当众批评他,几天后,只悄悄朝他含笑点手,暗示着在讲他,你那天谎报军情呀。

2008年4月6日笔者(后排左三)与共大同学修水合影

   卢老师是个精明人,不能吊死在这棵“树”上,劳动中由一个戴表的学生来掌握时间,不免自己太窝囊了!于是,他决心自己砸锅卖铁,也要买块手表!买块手表,当时真不容易呵!

   卢老师没有手表,掌握时间要求他,现在要买块手表,还得要求他。因为他父亲在城里商业局批发部负责,外面不好买的抢手货,在他这里就能批发到。这里是个最炫耀的部门呵,估计比县长还吃香。卢老师准备托他买一块手表,他便请假回城跟父亲打好招呼。当时买手表也要凭证。

   记得那是傍晚时分,卢老师得知我要请假回城,我刚吃过晚饭不久,就将我叫进他宿舍,他房间在学校大礼堂舞台一角。好一阵,他从箱里拿出一叠钱交给我,那是十二张十块的钞票,多数钞票都显得很旧了。

   他满面微笑小声告诉我,吴淑成父亲与他弄到了一块上海牌全钢防震表!价钱就比较贵,要一百二十块钱!

2016年4月7日笔者(中)与共大同学张小琴、刘碧云九江合影

  第二天,我临去赶车时,卢老师再一次叮嘱我,钱放好了吗?我便掀开里面的衣服给他看。我不仅将钱放在最里面那件贴心衣口袋里,还用针线将口袋牢牢缝死了!就是遇到国际一流的大盗,也无法将我口袋里面的钱偷去!卢老师这才放心。机警的目光中,闪烁着赞许兴奋的光芒,直夸我办事真细心。

   在共大开荒的劳动中,有两件事印象比较深。一次劳动到中途“歇工”时,一位同学眼尖,突然惊叫起来:

   “大家都不要动!不要惊动它!”老师打着手势,轻声叮嘱我们。

   我不由定睛朝同学手指的方向看,也惊出一身冷汗!我没有看到这条蛇的头,也没有看到它的尾。但呈现在我眼底的这一段蛇身,足有两米多长!它在草丛中慢慢滑行,有碗口那么粗,呈暗红色!平生以来,我真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蛇!它从容地渐渐消失在杂草丛中,只见前面的毛草在左右晃动……

   开荒劳动中,还有件事也印象很深。当众人都比较疲惫,而且快到吃饭的时候,卢老师往往能巧妙地寻找战机,再组织一场“两百锄大会战”。就是说,每个人心里数数,挖完两百锄就收工!

   那时人都非常虔诚,心里暗数“两百锄”,一般只会超过这个数,决不会偷奸耍滑。

   “两百锄大会战”效果非常好,转眼就能看到一大片荒地开垦好。然后大家一路有说有笑,像打了一个漂亮大胜仗,精神十足,凯旋而归……

   那次,我们全排集体行动,进山二十多里路,到校林场附近的山上去砍柴,柴并不立即挑回来,而是将担柴砍好挑到林场路上,等以后再慢慢挑回学校。这样的好处是防止大雪封山,不能进山砍柴。柴堆放在校林场的路边,就好像粮食入库一样,高枕无忧了。

2008年4月6日笔者(右二)与共大同学:

朱希玉、袁红、汪春晓、许福连、占历程修水合影

   我们带着扁担、柴刀、绳子,一个个精神十足,进山砍柴的队伍显得非常壮观!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一路有说有笑,很是热闹。几位大个子男同学用箩筐挑着米菜油盐,还有锅碗瓢盆走在队伍的后面。

   沿途同学们都爱说着笑话,原来分组进山砍柴,显然没有这么热闹。到达砍柴的目的地,分管后勤的几个女同学就开始忙乎起来。她们在山腰的小溪边,选择一个比较开阔的地带就地取材,用石头砌个灶,架起一口大铁锅煮饭,用另一口大铁锅炒菜。大山深处,煮饭炒菜的干柴,遍地都能拾到。我们在山上砍的柴,也是比较粗壮经烧的优等的杂木。

   我们这次来要砍两担柴,每担柴要比原来多砍很多。因为不要挑回校,只要担到附近校林场就行了。第一担柴挑下山,就在那个山腰吃中饭,然后将柴担到校林场,又上山再砍担柴……在大山里吃过晚饭,我们就空着手有说有笑,伴随着月亮、星星,非常开心地返回校园……

   清泉水煮的柴火饭,又是我们自己炒的菜,尽管没有肉,菜也无非是茄子、辣椒什么的,不知道有多好吃!至今美美回味起来,也会直吞口水!记得吃中饭时,有几个山民经过想讨点锅巴吃,管后勤的女同学非常心善,就将大锅里的锅巴全部细心铲起来,统统分给了他们吃。估计怕有一两斤米饭,他们每个人握在手上的锅巴都有一大块。

   这样的大锅煮饭还是第一次,烧柴火候不好控制,下面一层的都烧焦,锅巴格外厚。那几个山民非常感激,露出满面憨厚的笑容,用当地的土话连声道谢……

   读共大的第二年,大概是五六月,我们开始走出校园,学校安排我们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务连的同学分到全县各大医院,实习医务方面的临床知识;茶林连的同学分到县城茶厂与茶试站还有农村的林管所实习;我们农机连是分到全县各农机厂学习开拖拉机。

 几天后,我们九名同学,就分别跟了三辆拖拉机,学习开拖拉机。我与同排同学占历程、肖批修跟一辆车,司机名叫万佰志,是一位上了年纪满脸挂面胡子的老师傅,他已经带了一个徒弟,加上我们三人,一下子就有四个徒弟了。万师傅教我们开拖拉机时,我们三人不可能都坐在车上。只有轮着上。这趟车是你,下趟车是我。万师傅看起来非常温和,平时爱跟我们开玩笑。一旦坐上驾驶室,他教你开车时,两眼就不时喷着凶光,要求非常严厉。你坐的姿势、挂挡的动作都特别讲究,稍弄不好就会挨他的骂。不过,下车他就判若两人,又与我们有说有笑,没有半点师傅的架子。

共大修水分校农机连毕业纪念照 1972年元月

 真正带徒弟耐心的是另一位名叫万华明的师傅。一次记不清因什么事,我跟了他一趟车,他含笑望着我操作,坐在我旁边并不多言。当车子在公路上行驶时,他还鼓励我,你开车还蛮稳,就这样开!我一下子觉得精神上很放松,胆子更大了。记得冲那个陡坡,车子一下没挂上挡,开始往后退。节骨眼上,他并没有责骂我,神态还非常冷静。仍含笑道,不要慌,继续挂!我将挡挂上,车子冲上坡后,他又鼓励我,这样的坡,换了两次档,你都独立能开上来,你开拖拉机没有问题了!

   的确,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实习,我们基本上都能独自开着拖拉机在公路上跑了。

   1972年我们从共大修水分校毕业,分配到修水三都茶场。制过茶,也搞过机务工,后来任场部文书。

2008年4月6日笔者与共大老同学修水三都茶场机关门口合影

    前排左起:钟奋生、匡英碧、汪春晓、袁红、石祖坚

    后排左起:占历程、张修溪、匡俊武、陈开贵、汪承忠、丁建平

   1976年12月23日,我离开故乡远行,命运促使我踏上人生新的征途,我从江西修水三都茶场,调进湖南怀化铁路分局工作,当时我恰好二十三岁。

   一晃三十多个春秋没与同学联系了! 2007年5月29日下午,老同学占历程在互联网上偶尔发现我,经他的极力推崇,将我与原来小斗岭共大的师生紧密联系起来了!

2007年11月24日占历程同学在首届同学联谊会上隆重推出笔者

   当我重新回到同学联谊圈的时候,同学联谊会会张修溪同学,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

 学生时代,他好象并不十分出众,共大毕业与我一道分在修水三都茶场,我们还在一个机务班工作过。修溪同学平时言语不多,不善张扬,神态沉稳,在单位没有担任过任何领导职务,也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怎么能在藏龙卧虎的同学中脱颖而出?压得住台说得起话?能够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以及在同学间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呢?!后来我明白了,他是用自己那颗热诚的心感召大家!他在积极行动,他在默默付出,他在四周奔波,他在精心策划……象一股暧流在不断浸进同学中的心灵深处!所以,连同学中的一县之长,也绝对服从他的领导!由他们组织的同学联谊活动,每次开展得都井井有条。非常遗憾,我因当时在京开一个文学笔会,没有能够参加2007年在修城举办的共大修水分校六九届、七一届同学联谊会,修溪同学则将他自己一本《难忘的记忆》纪念册送给了我。

2016年4月7日笔者与共大同学联谊会会长张修林(左)九江合影

   我们相逢小斗岭,形成了一股很浓的永远割不去的情缘!老同学周荷花在同学谊会中的寄语:盈眶的热泪淡开了昨日的记忆,热情的拥抱又托起明天的相思……

   是啊,追忆那段尘封的岁月,穿越历史时空的隧道,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许多时候想起同学相逢不易,尤其是在小斗岭,那个特殊背景下与同学的情缘。离开母校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多年了!何况我们的母校还不复存在了呢!

 那次同学联谊会会务组组长黄良福,在共大时因表现十分突出,曾留校任教以及负责校办工厂的工作。后来他上了共大总校,总校毕业后,还担任过修水县义宁镇的镇长。2008年4月那次我们见面,他精神状态还极好,没想到竟是一别!2009年3月病故……2015年清明回故乡扫墓,肖批修同学告诉我,他父亲肖宪章(1968年至1971任修水共大革委会主任),2013年8月23日去世,享年89岁。这些年病故的同学还有吴淑成、严忠彬、石祖坚、彭润生……

2015年4月4日晚上,一帮共大的同学在马家洲茶座相聚,一直聊到十点多钟才散。我在返回旅社途中与修溪同路,他这时患病(据讲是喉癌),已不再担任同学联谊会会长,大家推举张修林同学为联谊会会长,他为名誉会长。当年我们在三都茶场共事时,他意气风发,一表人材,非常帅气,体魄健壮!活跃在蓝球场上是打中锋投篮的神手!没想到眼下病魔将他折磨成这样,人明显瘦了。而且嘴巴歪了……

 他向我谈到了他的病情,现在基本上不到同学相聚场所去。去了也吃不了什么东西,酒是点滴不尝。这是你远道回来了。不然,同学相聚喝茶他都不来。我只有一些安慰的话,保重身体要紧!我知道他病得不轻,心里暗暗为望他能闯过这道难关。他为同学联谊的事付出的太多太多!他则淡淡一笑,冲着我说:义务搞同学联谊我乐意呀!为串起同学这份友情,我花了一万多块钱了,但是我乐意呀!快到那个路口,我们分别时他又说:明天晚上,我请你们几个外地来……我赶快劝阻,心意领了!千万别请!你都病成这样……

   我向他挥手告别,走老远了。他仍冲着我说了一句:

   光林:你明天等我电话,现在店子还没有想好……

   第二天晚上,他又请了一大桌的同学。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他只是礼貌性的挟点菜吃,基本上都是在听同学交谈,自己偶尔插几句话。这应该是他最后一次请客。或者说是他最后一次与同学们宴席上相聚。

2008年4月6日笔者与原共大同学联谊会会长张修溪同学(左)在修水合影

 2017年4月4日晚上,我回故乡祭祖又专程到他家去看望他,正是他病情恢复最好的日子。此刻我才清楚,他患的是腮腺癌转移。他坐在客厅沙上看电视,还尽情与我闲聊,声音底气挺足。精神状况甚至比两年前还好!从这个态势看,估计他身体会慢慢康复。他原来的体魄就非常好,应该能够挺过这场劫难呵!万万想不到的是,6月21日,我从微信“修水共大同学群”中惊悉:

   我们的老会长张修溪同学因病医治无效,今天早晨6:300时与世长辞,深表沉痛悼念。

   这条“讣告”是早晨八点四十三分,共大同学联谊会秘书长查忠如发出的。

   何祥兴:沉痛悼念老会长张修溪同学,愿他一路走好!

   正呀(余栋生):沉痛悼念老会长张修溪同学,愿他一路走好!

   韩奇霞:沉痛悼念老会长张修溪同学,愿他一路走好!

   余一:天堂没有苦难,修哥一路走好!

   钟奋生:沉痛悼念老会长张修溪同学,愿他一路走好!这次清明回故乡扫墓,我与修林去看望他,见他精神状况还蛮好!与我还尽兴聊着天,我心想怕能够再坚持几年,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9:04:58

   一天夜深,我透过窗前的翠竹,凝望着静静挂在上空的一轮明月,猛然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那天晚上,我与同桌一位名叫夏献秋的女同学,值班看护着学校的桃园,小斗岭的上空不也静静挂着这么一轮明月么?!连四周闪烁的星星都一模一样!心头突然一阵涌动!来了灵感,鼻子不由有些发酸,泪水随之夺眶涌出!于是,我奋笔疾书,写下了这么一首抒情诗——

笔者与占历程(左)同学九江合影

  老天开眼透一个神秘的微笑

2008年4月7日笔者(后排左二)与共大师生九江合影

2016年4月7日笔者(中)与共大同学九江合影

左起:岳玉珍、刘碧云、夏献秋、周荷花、荣祝贤

69、71届共大同学联谊会轨迹

   2007年11月24日修城聚会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同学都沉浸在那短暂相会的喜悦中。重聚的欢乐、真情的问候、母校的温謦、盛大的场景……

  聚会记念册一一《难忘的记忆》,其设计编印,无论是编排质量和印刷水平都是比较高的,后都争相被很多同学、战友等聚会制作纪念册借去当范本,因此,更激起了很多同学想要成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帮助同学间相互沟通的办事机构的想法。

 于是,2013年4月间,部份同学在县城“青云大酒店”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组建同学会的相关事宜。当时有张修溪、张修林、查忠如、胡训友、陈醒凡、冯小峰、朱美玲、许福连、袁红、陈丙生、陈祖元、黄金宝、汪承忠、李道林等20来个同学参与。会上推举张修溪同学为联谊会筹备负责人,委托查忠如同学草拟联谊会章程,确定了每年正月初十为联谊会同学新春团拜日等事宜。

 2014年农历正月初十,那天下着鹅毛大雪,踏着马年新春的第一场瑞雪,共大修水分校69、71届同学联谊会首次新春团拜,在“修水宾馆”八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有60来位同学参与。除了畅叙友情外,本次团拜还选出了联谊会理事,由于修溪同学那时巳染疾,大家推举张修林同学为联谊会会长,查忠如同学为秘书长,修溪为名誉会长,并通过了“同学联谊会章程”。该章程对联谊会的性质、任务、职责、会员、会费等都有明确规定,共五章有30多条。

   自那以后,连续六年,每年的正月初十,联谊会的新春团拜都如期举行,参加人数为30一60人不等。我们有一个愿望,不管参与的人多人少,同学这份情不能少。就我们的身体状况,联谊会的活动争取坚持到70岁。

 这六年间,联谊会作为同学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和纽带,为同学间增进友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先后组织了在修同学赴湖北通山隐水洞、永修拓林湖、井岗山二日等联谊、踏青、旅游活动。还协助组织了修水共大同学九江大联欢活动,部份同学应邀赴广州祝贺邹润香同学的“润博医院”成立活动。在此期间,受联谊会影响,共大医务连、茶林连等各自组织了自己的同学会,并正常开展了活动。

   九江共大同学联谊会是上次九江联欢后,在九江的同学约三十来人发起组建的,也是便于同学联系。他们推举了胡德年为头,黎伟建辅佐,还有蒋小青等几个人协助,九江同学的活动也很经常。

 共大南昌同学群是2016年组建的。因本人2016年要来南昌帮女儿他们接送、照料小孩,在修时间就比较少了。来南昌和历程、谢明等同学联系后,发现南昌也有十来个共大同学,为便于联系,便由历程牵头拉起了这个“共大南昌同学群”,并推举谢明为群主,历程为秘书长。南昌同学每年也组织了很多活动,市内的踏青、游园、联谊和郊游较为丰富,特别是成功组织了“南昌同学赴九江”、“九江同学赴南昌”的两场大型联谊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两地同学间的友情和交流。2017年下半年,应周小荣同学的邀请,南昌同学一行十二人还远赴浙江金华进行了旅游、交谊活动,受到了小荣夫妇的热情款待和精心组织。程小春、龚武云也专程从上海赶到金华与我们欢聚。

  引几多皓首热泪垂

敬礼   半个世纪的回响

   公元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卄五日,在我们这一群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情殇。

   那天是星期一,紫花墩硕大的操场上,人声鼎沸,红旗猎猎,一帮涉世未深的懞懂少年,怀揣着激情与蒙眬,满载着希冀与迷茫,朝着距县城八十里开外的小斗岭,朝着一个完全未知的新境地,犹豫地、执着地迈开了我们沉重的、青纯的求学之步。

   从那一天开始,我们离开了父母的呵护,离开了温馨的家,住进了四面进风的工棚、车间、庙里、板房,忍受着穿堂而过的刺骨寒风,流下了出自内心的涓涓泪水。拭问: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命运之吻吗?远离家人的第一夜哟,沉淀了多少深深的情思,爆发了多少不尽的抽泣,又积攒了多少友谊的厚重,融汇了多少砥砺的源泉。

   从那一天开始,我们叩击了“半工半读  勤工俭学"的求学之门,向自我挑战,向大自然挑战。烈日炎炎下,我们挥汗如雨开垦荒地,凛冽寒风里,我们号子声声动手打井,顶着鹅毛大雪我们要上山砍柴,踏着绵绵细雨我们在深山烧炭,风雨的侵袭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岁月的风霜铸就了我们的坚强。

   在那几栋平矮的教室里,我们在接受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在打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感召下,在"七三O指示"的旗帜下,如饥似渴地吮吸着那少得可怜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乳液,点点星光下是处可见孜孜不倦的学子们的身影摇曳,书声琅琅。

   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那个年代,我们尽情享受着丰硕的劳动果实,创造了一百多人一个冬天吃了一千多斤干萝卜絲和堆满学校大礼堂后庭的青南瓜的"奇迹“,"萝卜絲、海带汤“也成为了我们这一帮人的"梦魇"和"魔咒",现在想来,好像还有那么一股"余香"。

   从那一天开始,我们这一帮人昼夜相伴,朝夕相处,我们在春天里播种友情,收获感动,结下的是不解的同窗情,酿出的是浓馥的真情蜜。时至今日,这份情依然在延续、在发酵、在散发出愈来愈浓的醉人清香。

   半个世纪的斗转星移,我们历尽艰辛,饱经沧桑,我们目睹了共和国的伟大变革,我们交出的学费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我们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一一没有惊天伟业,却也不老大悲伤。我们为“小斗岭情怀"自豪,我们为有一大帮小斗岭的学友们三击掌。

 这次修水共大同学结伴而行的山西之旅,有张修林、朱美玲、查忠如、张运华、许福莲、陈先英、熊青利、黄国珍、张丹香等10人,修水36人独立成团。4月25日至5月1日共七天,从最北端的运城到最南端的大同,再折返运城登机。行程一千多公里,穿越了整个山西,沿途观赏游览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北岳恒山、悬空寺、云岗石窟、宁武冰洞、壶口瀑布、广胜寺、关帝庙等景点,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四大感受是:一、震撼一一黄河壶口瀑布那一往无前,奔腾咆哮的英雄气概;二、惊叹一一宁武万年冰洞那美仑美奐,令人拍案叫绝的千古谜踪;三、骄傲一一云岗石窟、悬空寺那闪耀着中华古代文化灿烂光辉的惊世之作;四、折服一一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那结构严谨、匠心独具的建筑艺术精品。身处其中,一种自豪感令你油然而生!

2019年清明共大同学相聚

    注:笔者刚从长沙返回故乡江西修水,这天晚上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整个马家洲茶楼一条街空空荡荡,无一“茶客”。只有36号茶楼一线生机。已是夜深十点多钟,我们还在谈笑风生,追忆往昔……

    左起:丁建平、张修林、朱美玲、钟奋生

何祥兴同学盛情设宴——

老同学们,大家中午好!

   老天爷特别眷顾我,好象知道有朋自远方来,生怕亏久同学们,为迎接你们的到来留下惊喜。淅淅沥沥的春雨似过大年一样,将“凤竹园”周围的环境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扑鼻而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无不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愉快开心的美好享受!

   借光林同学返乡祭祖省亲访友之机,尽地主之谊,略备粗肴淡酒,聊表寸心;故相邀会长修林、秘书长忠如为首的一行共大部分学友和本届同窗好友相聚“凤竹园酒楼”,小酌耳叙阔别之情。

   忆往昔,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少年欢聚在渣津小斗岭,同窗共读情深浓浓!

   看今朝,过花甲近古稀的我们,重聚修河“凤竹园”互诉衷肠话话滔滔情义长!

   此时此景,此景此情,万语千言,千言万语尽在杯中酒里。

   来,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同学友谊地久天长干杯!

笔者夫妇与老同学占历程(右)南昌艾溪湖合影

        2016年7月7日,在分别四十四年之后,经肖修梅、谢明等热心同学的多方联络,应占历程同学宴请,部分居住南昌的共大老同学在南昌市南京东路“修江味道”酒店举行了首次联谊活动。 这次活动架起了同学之间友谊的桥梁,拉开了“向快乐出发”的序幕。同时,为南昌同学微信群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加首次联谊活动的有:左起:樊启秀、周绪毛、谢明、肖修梅、龚武云、罗茶英、占历程七位同学。

2016年10月29日周绪毛、谢明两位同学盛情宴请,在福州路“向塘土鸡总店”举行了第二次在昌同学联谊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有:罗茶英、胡家杏、樊启秀、谢明、肖修梅、古雪芬、张修林、徐有明、周绪毛、占历程、汪承忠。

  在第二次联谊会上,正式建立了共大同学南昌微信群,经占历程同学提名,会长张修林同学支持,全体与会同学一致通过,谢明同学当选为南昌群群主。从此,南昌群同学互帮互助,情同手足,向着快乐扬帆启航。

  2016年9月,“69、71届”修水共大同学联谊会会长张修林同学移居南昌,落户南昌群,给南昌群带来了莫大的鼓舞与支持。

      一年以来,先后陆续加入南昌群的有胡家杏、陈建芳、王花兰、朱铭英、何金梅、沈媛华、魏长秀、徐友明、汪承忠、付唯力、龚兼佐等几位老同学同学们的积极加入,给南昌群增加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6年11月12日,应会长张修林同学盛情宴请,在三经路“醉湘楼”举行了第三次同学联谊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有:胡家杏、罗茶英、谢明、肖修梅、陈建芳、樊启秀、张修林、古雪芬(会长夫人)、占历程、周绪毛、,徐友明等人。

  2016年12月3日罗茶英同学盛情宴请,在江大南路“一觉”酒店举行了第四次同学联谊活动,餐后组织游览了艾溪湖湿地公园。

  2016年12月3日下午,在艾溪湖湿地公园游玩,下图为男同学在天鹅湖留影。

    左起: 周细毛、汪承忠、张修林、占历程、徐友明

    2016年12月3日下午,在艾溪湖湿地公园游玩,下图为女同学在大雁岛留影。

      左起:香草(承忠夫人)、肖修梅、陈建芳、罗茶英、樊启秀、谢明、古雪芬(会长夫人)。

  2016年12月11日,第五次同学联谊活动在素有南昌马尔代夫之称的瑶湖郊野森林公园举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有:谢明、陈建芳、肖修梅、罗茶英、张修林、徐友明、周绪毛、占历程、建芳同学爱人。

       2016年12月17日,受九江同学邀请,在昌部分同学代表南昌群全体同学首访九江同学群。昌九两地同学举行了第一届联谊活动,本届联谊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昌九两地同学兄弟姐妹情谊。

      2016年12月17日,在昌九两地同学联谊活动上,部分男同学在南山公园合影。

        2016年12月13日,在昌九两地同学联谊会上,从杨梅山上走出来的靓男倩女合影于九江玻璃栈桥上。

       2017年3月16日,第六次同学联谊活动在新建象山郊野森林公园举行。同时参观了海昏候墓遗址和汪山土库,中午在公园野餐。

树影斑驳绿意浓,小楼吊脚隐林中。

携来好友寻春梦,却见巢园锁半空。

        2017年3月16日,参观汪山土库时集体合影。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前排左起:朱铭英、谢明、罗茶英、肖修梅、后排左起:占历程、周绪毛、徐友明、张修林。

     2017年3月28日,肖修梅同学盛情宴请,第七次同学联谊活动在京东大道“吃铺”举行,餐后组织游览了青山湖燕鸣岛。

  2017年3月28日下午同学们游览了青山湖雁呜岛公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朱铭英、香草、陈建芳、肖修梅、罗茶英、谢明、何金梅、张修林、徐友明、占历程、周绪毛、汪承忠共12人。

  2017年4月,为照顾群主谢明同学身体,减轻其工作压力,经占历程同学提议,成立“南昌同学群管理服务组”,组成了由会长张修林同学兼任组长,群主谢明同学任副组长,占历程同学任组员的三人负责小组,并由占历程同学协助群主谢明负责处理群里日常事务工作。

  2017年4月25日,在南昌梅湖景区,成功举办了《相约南昌,相聚花博会》南昌、九江两地同学第二届联谊会。进一步丰富了两地同学文化生活,加深了两地同学感情交流。

   参加陪同九江同学观看花博会的有:张修林、谢明、占历程、徐友明、汪承忠、罗茶英、肖修梅、陈建芳、朱明英、何金梅、周绪毛等人。图为陪同人员与花博会吉祥物“洪洪”合影。

 2017年5月10日,应何金梅同学盛情宴请,第八次同学联谊活动在胜利路“柴米油盐”酒店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有:沈媛华、魏长秀、陈建芳、肖修梅、朱铭英、罗茶英、何金梅、张修林、占历程、徐友明共十人。

  2017年5月23日,应陈建芳同学盛情宴请,第九次同学联谊活动在红谷滩建芳同学家中举行。

      前排左起:魏长秀、陈建芳、何金梅、罗茶英、肖修梅、周铭英、谢明。后排左起:周绪毛、徐友明、占历程、汪承忠、张修林。

       2017年6月10日,应朱铭英同学盛情宴请,第十次同学联谊活动在三经路“醉湘楼”举行。当天下午,在会长修林和群主谢明的率领下,与会同学十余人来到南大三附院集体探望了占历程同学病中的老伴。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周绪毛、张修林、朱铭英、铭英爱人、陈建芳、古雪芬、罗茶英、何金梅、肖修梅、谢明、徐友明、高跃飞、小卢夫妇、占历程等人。

 钟奋生(原名:彭光林),江西修水县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广铁分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杂志重点签约作家,中国策划学院签约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发表文学作品约三百多万字。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红玫瑰》、《蓝玫瑰》;长篇记实文学《江西共大风云录》、《赞助营销密码》等。小说、散文多次获奖,中篇小说《天边滚动的闷雷》荣获全球首届国际有奖征文大赛一等奖。

}


张旋,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级研究生,知行宣讲团成员,研习会副会长,江西思政公众号编辑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21级心理委员,在“我是中国研究生,强国复兴有我”暨“弦歌不辍七十载,奋进共赢二十大”文艺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得“优秀作品”奖。爱好广泛,积极乐观,座右铭: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大家好,我是知行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1级研究生张旋。峥嵘岁月、薪火相传,今年是校庆70周年,70载光阴流转,70载弦歌不辍。南昌航空大学的校史,仿佛是一本深沉厚重的书。今天我们要翻开的是这本书的第一章“汉口起步走,南昌腾飞时”。
接下来我主要从创办学校、搬迁新校、南迁精神这三个方面分别来展开讲述。谈到南昌航空大学,从校名上一听,我们就知道是在南昌,但是大家知道南昌航空大学最初是在什么地方吗?是的,就是在汉口,那为什么会选在武汉呢?1952年3月1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中,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承载着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的梦想诞生了! 南昌航空大学从这里启航,从此开启了学校第一次创业的征程,成为全国首批航空中等学校的佼佼者和培养航空中等技术人才的摇篮之一。
汉口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的筹建工作十分艰苦。这里南临张公堤,西接大铁路,工厂狭窄,面积只有四五十亩。当时,全厂职工21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人,配有几栋矮小的厂房、少量宿舍及其它附属设施,房屋建筑面积仅17408平方米。但却戒备森严,四周被铁丝网围着,门口有荷枪实弹的解放军站岗,晚上还有持枪的工人护厂队四处巡逻。它对外联络一律称148信箱或33航空区队。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小飞机修理工厂,在抗美援朝烽烟正浓的特殊时期,被选为汉口航专的原始校址,承载着新中国航空事业的梦想,开始了艰难的初创。
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少的情况下,学校为了做好首届学生入校的准备工作,对原有的厂房,除保留一部分作为学生实习车间外,其余厂房用2米多高的墙分隔出教室、实验室、图书室。
当时条件简陋,没有阅览室,仅设了一个图书借阅处。教师备课室和干部办公室多是利用原来车间的办公室、库房等改造而成。条件艰苦,教师们只能在办公室里工作休息。为了赶课程进度,早日将学生培养成材,刚分配来的教师通常是还没来得及收拾行李就去给学生补课,不分白天黑夜,天气太热时,晚上就拉着电灯到操场补课。课余时间,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劳动,除杂草、平场地、建操场、盖校舍。多少次读书声与劳动号声交替,多少回汗水与笑脸相随。条件虽差,但是为祖国航空工业培养人才的责任心和紧迫感,鼓舞着全校教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困难,开拓前进。虽然当时的学生多数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且参差不齐,但在老师们不辞辛劳,诲人不倦的辅导中,在同学们你追我赶,奋力拼搏的氛围中,师生携手共进,融洽互助,使汉口航空工业学校迅速发展,为国家输送了大批航空工业的专业人才。也就是从那时起,南昌航空大学良好的教风与学风开始形成,并成为昌航的文化之源,凝结为昌航的文化之魂。

汉口校址干部宿舍楼原貌

经过一年的筹建,教室、宿舍、实验室、实习车间等在数量上基本能满足要求。

首届627名学生是脱下戎装的人民解放军和

从抗美援朝烽火中走出来的志愿军战士和干部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特别是政治质量,首届学生从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志愿军干部、战士中选拔,共录取627人,加上后来由学校工人中转入学习的2人,共计629人。

12班党小组1953年合影

内有党员27人,团员358人,党团员占学员总数的61%。他们带着军徽的豪迈与光荣走进了汉口航校的校园。这些年轻的军人,为了延续祖先的梦想,为了振兴祖国的航空事业,为了捍卫祖国美丽的蓝天,他们放下手中的钢枪,重拾久违的教科书,成为新中国最早的航空工业学校的学生。

学校正式启用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印章

尽管航空工业管理局决定创建汉口航空工业专科学校,但在筹建过程中,学校启用的是汉口航空工业学校的校名。1952年3月15日,学校正式启用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印章。这标志着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正式成立。

昔日的汉口航校已改为军工厂

今日尚存的汉口航校干部宿舍楼

这是昔日的汉口航校已改为军工厂以及今日尚存的汉口航校干部宿舍楼,为什么南昌航空大学要从武汉搬迁到南昌,搬迁的原因是什么呢?
随着中共中央组织机构的变更和国家航空工业布局的调整,汉口航空工业学校选址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范围狭小,不利于保密又无法向四周扩大发展,而且原址还处在一个地势低洼的小盆地,若遇洪水,学校就会被淹没,原有学校用房大多为工厂的厂房改建而成,不符合办学条件,学校另择校址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学校对于新校址的选择非常重视,提出了两种迁校方案:一种是从节约经费的角度出发,就近迁到武昌珞珈山和东湖之间一块依山傍水的空地上,与武汉大学毗邻;另一种是从方便学生实习角度出发,认为迁往南昌320厂附近较好。
两种方案争执不下,之后上报航空工业管理局,时任二机部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的赵尔陆上将一锤定音,确定将学校迁到南昌。参加过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建设 、后半生献身国防工业的赵尔陆将军之所以决定将汉航迁至南昌,是因为他有着深深的江西情节,深深了解江西人心系国防、圆梦航空的情怀。因为,江西这块红土地是缔造军队、圆梦航空的发源地。

江西省省长邵式平亲自作出批示

江西省省长邵式平非常关心学校新校址的选择,亲自作出批示。决定迁校后,张时超副校长立即带人到南昌选择校址。通过实地勘察,决定在南昌市东郊第六区肖坊乡第二交通路以北地区(即学校上海路校区)建校。
1953年1月30日,航空工业管理局通知学校,正式将学校从汉口迁至南昌,并指示学校立即进行筹备,派人前往南昌选择校址,做好搬迁的各项准备工作,1954年8月底前完成迁校任务,以确保1954级新生按时入校。1954年4月13日,学校成立了迁校委员会,安排组织学校由汉口迁往南昌的各项工作。5月研究迁校计划及具体安排,6月正式开始迁校,最先搬迁实习工厂和教务处,暑期开始全面搬迁。当时,迁校的整个工作十分艰难,长江流域突遭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威胁,波及几个省市,运输工作繁忙,但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属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一方面响应中共武汉市委 “战胜洪水, 确保武汉安全”的号召,坚持5个昼夜,在硚口区汉江堤上防汛抢险;一方面做好搬迁的各项准备工作。按原计划,全校师生乘火车到南昌,但由于洪水泛滥,铁路中断,学校不得不临时决定兵分几路, 水路不通走旱路, 旱路不通绕水路。1952级、1953级800多名学生和部分教职工乘轮船行至九江时, 因上不了岸又顺势乘船到了上海,在上海一所中学休整后,乘火车经浙赣线转南昌。途中一段铁路被淹,若隐若现,火车在车站人员手势指挥下缓缓而行,终于穿过了洪水漫漫的危险路段。另一批学生和职工也从株洲、九江等地辗转至南昌。8月6日,全校师生员工终于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了迁校工作。1954年9月,我校基本完成迁校工作,随后汉口航校也更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

学校迁入南昌后的珍贵航拍照片

这是学校迁入南昌后的珍贵航拍照片。南昌航空工业学校的建立正好填补了江西工科教育的空白,在1958年江西筹建江西工学院时,指定昌航进行对口支援,昌航的校长张时超同志担任了江西工学院的首任院长。教务、科研等处室领导也是从昌航选调的,还从昌航抽调了一批数学、力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等学科的资深教师作为骨干加强一线教学力量。一个中等专业学校对口援建一所高校确是史无前例的,显示了教育主管部门对昌航办学能力的充分肯定。
再一次重新建设一个新校园, 再一次面对艰辛,拓荒的前辈们有汉口历练的经验,更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开始了新一轮的“边学习边建校”的生活。新建的校园是一个独具匠心而又充满国防、航空气息的校园,校园的正门朝南敞开, 正对着320 厂宽阔的飞机跑道,整个校园设计成一个巨大的停机场。每天,320厂的飞机不停地起飞降落,在校园上空划过一道道美丽的云线。清晨,军号吹响,学员们迅速起床、洗漱、整理内务,然后集合跑向操场,早操的号子响彻晴空;上课了,一队队整齐的队伍走向教学楼;课余,到处是欢声笑语,清理建筑垃圾,拔除杂草,平整篮球场……俨如一支不穿军装的部队,给这片荒郊野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施工机械,但创业者们硬是靠手提肩扛,日夜施工,以航空人特有的速度建设着新校园。至1957年,学校建设基本完成,一个崭新的校园横空出世。从此,学校就在这片红土地上安上了新家。
2005年8月8日,学校向江西省教育厅提交关于更名大学的报告,经过层层考察和审批,2007年4月2日,学校正式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从汉口到南昌,从上海路校区到前湖校区,从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到南昌航空大学,半个多世纪风云岁月逝去,改变的是校园规模和师资力量,不变的是南航人不忘初心、不怕吃苦的本质。
人无精神则不立,校无精神则不强。前有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过程中生发出来的“西迁精神”,今有南昌航空大学从汉口搬迁至南昌不畏艰难、披荆斩棘、脚踏实地、同心同德的精神品质,我愿称之为“南迁精神”,激励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昌航人。昌航的历史文化是昌航的根与魂,是昌航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昌航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一代代人的付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鼓舞的成绩,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传奇。

如今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的风采

数易校名而航空之梦愈烈,数迁其址而教书育人风范日盛!虽然岁月更替,世事巨变,但当年那所简陋的学校永远是今天南昌航空大学的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如今的南昌航空大学正以其美丽、崭新的形象承载着每一位学子的求学热情!
本次的宣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倾听!

往期推荐 |击即可阅读

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工作部监制

}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一

能够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作为x届毕业生代表发言,是我大学生活中所获得的最珍贵、分量的一份荣誉!此时,每个毕业生心中都有千言万语,想要说给母校、诉诸同窗,但有一句话却一定是大家内心最无法抑制的,那就是:我们,毕业了!此刻,青海民族大学20__届的毕业生们已经褪去了迷茫,抚平了离殇,唯有胸中不灭的是未来憧憬的豪情万丈,心里不舍的是母校情丝的眷恋绵长。

是的,毕业了!从初入校门时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青涩与开怀,到今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与沉淀。正是在学校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氛围熏陶下,伴着何峰校长那篇文笔精炼、内蕴深厚的《磐石记》的引领,我们一点点发现着自己的内心,也一点点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这里,铭刻着我们的青春记忆,这里,铸就了我们的未来动力。

今天早上,我又一次漫步在校园里,历史的光影与现实的辉煌在我的脑海中不断的交错变换。第一次走进校园的欣喜,第一次住进宿舍的无眠,第一次感受到提前花完生活费、囊中羞涩的拮据,第一次独立处理那么多问题的紧张和解决问题后的兴奋想起了曾经军训时弄得自己满身泥泞的土操场,而今已成为绿茵缤纷、喷泉相伴的磐石广场;看到了在我们不长的几年大学时光中拔地而起的新图书馆、逸夫综合楼、小岛文体馆和即将竣工而我们已无缘入住的四栋崭新的宿舍楼;触到了20__年青海民族学院正式更名青海民族大学那里程碑意义一刻的兴奋与激动;听到了在60周年校庆大会上强卫书记对学校那三个基地,一个窗口的高度评价这些都让我愈发感到对母校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曾经,我们也会在私底下、闲谈中,抱怨学校的种.种:抱怨馨香餐厅的饭菜太差,抱怨那还在使用的60年代的绿桃公寓,抱怨鸿文楼阶梯教室的设备不清晰,抱怨学校时间观念差、办事效率低、官僚气息重,抱怨图书资料缺乏,甚至抱怨学校的漂亮女生太少。可是,当这所有的一切都即将成为过去,都和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一起凝结成一段化不开的回忆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正因为深深地爱着母校,我们才会对她如此挑剔。今后,步入社会,我们恐怕再也找不到一年只要1000块的房子,再也找不到这么多好朋友一起玩三国杀,再也找不到能在宿舍楼下点燃心形蜡烛手捧玫瑰的男孩儿,再也找不到这么多兄弟姐妹在一起的家。

然而,弹指一挥间,大学时光已经悄然结束了,我们终将背起行囊,开赴新的征程。母校以偌大的胸怀,包容过我们的稚嫩,见证着我们的发展,更将目睹我们的成功。李开复先生说:经过大学四年,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交流中锻炼表达,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在青海民族大学的时光,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灵动的个性;我们领略的,不仅仅是开阔的视野,更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伴的进取精神。虽然我们的母校与一流大学还有些许距离,但它同样给了我们一个奋斗的驿站,一个公平的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而我们正是这个舞台上自由的舞者。几年来,我们由当初的天真烂漫、懵懂无知,到今天成熟稳重、壮志满怀,因此,我们成长了。成长了,这便是我们在母校的收获。

我们会永远铭记,恩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亲切关怀。何其有幸,在大学里如饥似渴求学的我们,遇到过多少位德高学厚、兢兢授业,将我们这群懵懂无知的学子领进了神圣学术殿堂的授业导师;又何其有幸,遇到了我们的班主任和专、兼职辅导员,他们昭昭传道、孜孜诲人,对我们倾注了满腔的关怀和家人般的温暖。

让陪伴了我们整个大学生活的英华楼作证,让无悔的青春作证,承载着各位领导、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嘱托,青海民族大学20__届的毕业生们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德才兼备并勇于创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我们进德修业,允文允武,立地擎天,自强不息,同心同德,负重致远!在青海民族大学发展的史册上,我们注定会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光荣和梦想属于我们,我们将在您厚重的肩膀上展翅飞翔,在您宽广的胸怀里激流勇进,在您智慧的目光下高歌远航!

似水流年的大学时光匆匆而过,今天我们将在此离别。我们没有办法像徐志摩先生那么潇洒,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我们把成长的足迹留在这里,把美好的回忆留在这里,把一生中最动人最美丽并将永不归来的一段青春都留在了这里。从今以后,不论我们走多远,我们灵魂的归宿永远是雪域高原上青海民族大学的这片圣土。

最后,我谨代表全体毕业生衷心的祝愿:

祝愿我们的母校在《行动计划》的指引下与时俱进、蒸蒸日上、再铸辉煌!

祝愿我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芬芳,硕果累累,工作顺利!

祝愿学弟学妹们的青春时光精彩绚烂,大学生涯繁花似锦!

祝愿20x届的毕业生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再见了,纯真的青春时光;再见了,尊敬的领导和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兄弟和姐妹;再见了,我的母校,我的大学!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二

x六月,热浪一浪高过一浪。近段时期,美丽校园的夜空,总会划过宿舍里传来的阵阵欢呼声,我不知道那是同学们在为所喜爱的世界杯劲旅摇旗呐喊呢还是在为毕业欢呼。我知道,球迷很多,还看到我们的女同学上报当“非女郞”(好像一个叫舒舒,一个叫刘荫是吧)。只是足球固然精彩,但与我们相距遥远,泱泱大国目前只有“呜呜祖拉”,无缘“大力神杯”。我们还是为自己欢呼吧,欢呼我们的胜利毕业!

今天我们在这里万人集会,以最隆重的场面、最热烈的方式为20__届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在这盛大的节日里,所有的欢呼、所有的荣耀、所有的祝福都归属于在场的每一位毕业同学!在此,我代表学校对x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同学们健康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注学校发展、关爱同学们成长的家长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年复一年,我们在这里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学子。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情相似,心中既为你们的成才而欢欣喜悦,又为你们即将远离而依依不舍。你们在重大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母校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面对百年不遇的干旱和高温天气,毅然挺进虎溪,虎溪校区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勃勃生机;你们面对无情的汶川地震,虽心有惶恐却表现得井然有序,在救灾志愿者的队伍里出现了你们爱的足迹;面对来势凶猛的流感,你们镇定自若,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决定,让那肆虐的流感在我们校园未能得逞毫厘;不仅仅如此,你们还直接参与学校的建设,直接见证学校发展的历史,学校事业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你们的青春汗水,学校前进的每一个步伐都留下了你们拼搏进取的印记;特别是80周年校庆,你们意气风发、x怀,所表现出的重大学子风范让海内外校友深刻记忆。在此,我要代表学校向你们道一声谢谢,感谢你们对重大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我不能忘记,你们在为重大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同时,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也许对于你们大多数同学而言,我是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我的讲话不是那么睿智,虽然我的歌声不是那么动听,虽然我打网球的动作不是那么标准,虽然我的工作还未达到你们的要求,但你们给了我最响亮的掌声,鞭策着我为学校贡献毕生的精力!对于我,你们可以选择“爱我或者不爱我”,而对于你们,我只能选择“爱你们或者更爱你们”!此般感情,是师生情,是朋友情,你们离开学校,变换的只是从学生到校友的称谓,但永恒的,是我们的情谊!再过20年,李晓红,一位七十岁的退休老人,依旧愿意在这里等你们,将去学点新歌,上台再为你们演唱祝福!

连日来,不管太阳多大、雨水多密,只要没有特别重要的工作安排,我都尽力参加各个学院的毕业合影。给每一个学院的学生照相是我的初衷,不拒绝在任何场合任何同学拉我合影是我的职责,但由于特殊原因,仍有动力学院和艺术学院等少数学院我未能参加合影留念,在此抱歉地向你们说声“对不起”。

几年前,同学们怀着对大学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选择了重庆大学,在这里度过了你们人生成长过程中最为灿烂的流金岁月。大学生活是无比美好的,若干年后你一定还会记得,缙、云湖畔的晨读和x旁的吉他,教室里占座的水杯和球场上激昂的叫声,宿舍里常年召开的“卧谈会”和考试前的“挑灯夜战”,难忘的英语四六级和那幸运的“425”及格线,还有思群广场上惊艳的“阿凡达”和知名度颇高的“国民校花”,外语角的邂逅、临江路上的等待、竹林里的浪漫,所有这些都将铭刻在你们的记忆。当然,你们也一定还会记得食堂饭菜的“独特味道”,记得课桌、厕所里的“激扬文学”,记得操着一口“川普”的老教授,还有x论坛上宣泄的“酣畅淋漓”,不过到那时,再提及这些你们一定都会泯然一笑,因为这就是母校!华中科大的根叔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我还想再补充一句:“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左看右看不顺眼,但还要回来看的地方!”

大学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毕业之后面临的社会非常现实。从明天起你们大部分同学就要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临别之际,我作为校长,应当赠送你们临别寄语。在这里我不想用华丽的词语来堆砌赠言,只讲两个故事共勉。

第一个是关于不同大学文化培养出不同风格学生的故事。上司给下属布置工作,某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听完后,还没动手开干就给上司讲了一大通“理论”,论证上司布置的工作有缺陷,建议上司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老板对此极为不快,影响了这个毕业生的升迁和发展,不是炒鱿鱼就是被炒;另一理工科大学的毕业生,等上司交代工作完毕,立马表态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内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才给上司谈他是如何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并提了很多创新性的建议,所以这个学生得到了重用,并且这个高校产生了很多大领导、大老板、大人物;我们重大的毕业生呢,接到任务后,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循规蹈矩地完成了所有工作,但做完就完了,没有把如何创造性的完成任务向上司讲,也没主动给上司提建议,所以重大的毕业生大多成了总工程师或副手,没有产生太多的大人物。讲这个故事,我是想提醒同学们,埋头苦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为埋头而默默无闻,淹灭了你们的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希望你们既要传承“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精神,也要弘扬“求知、求精、求实、求新”的重大学风,甩掉第一个,赶超第二个,用你们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胆略去展现新一代重大人的风采。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我自己的故事。我89年赴美国学习,刚去的时候每个月只有420美元的生活费,生活相当拮据。于是,我埋头苦干了1个月,完成了4篇研究报告,并且每天我坚持早起到实验室,导师每天晨跑的时候都看到我在工作。导师见我这个中国人如此刻苦,问我在美国生活有无困难,我如实说:“钱太少了!”,导师觉得找这么个助手不容易,立马决定从第二个月开始再给我每月x美元的补贴,使我在那个年代一个月就成了万元户。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什么呢?我想告诉同学们在任何岗位,首先要苦干做出一番成绩,有了资本后,要主动地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诉求,体现自己的价值。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各奔一方。“喊楼大战”上演最后的疯狂,“散伙宴会”两眼泪茫茫,“毕业留影”定格美好的回忆,“叫卖旧物”传承节约的风尚,无一处不流露出大家对大学生活以及老师和同的眷恋与不舍。一朝重大人,永远都是重大人。请你们记住,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身居何职,当你成功时,请你告诉我们,母校会为你欢呼、与你分享;当你失落时,请你告诉我们,母校会为你分忧、为你祝福;当你思恋母校时,请你告诉我们,母校随时欢迎你,迎你回家看看。母校将是你们人生旅途中永远的港湾、坚强的后盾、温暖的家!

同学们,千言万语,难以诉说心中深深的离别之情;万语千言,难以表达心中真挚的祝福之意!我相信,今天,你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一定因为你们而骄傲!

再见了,同学们!祝你们一帆风顺,鹏程万里,一生平安!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三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作为一名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此时此刻我心里面是无比的激动,因为我将要离开培养我关心我的母校,将要和一起学会成长的在座朋友们分开。光阴似箭,四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学会了怎样去学习,学会了怎样去做人,学会了怎样去奉献。正是由于母校给我这样的机会去锻炼,如今才让我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次成功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在此我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如何去赢得公司的信赖,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

有人说如今找工作难,找到好工作更难!的确,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参加过就业招聘会的人都知道,现在大学生真是太多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大学生多仅仅是一个方面,工作岗位还是很多,尤其我们江苏地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够优秀,如果每个人都是用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真正在大学里面掌握文化知识,学会了为人的道理,学会了理性去思考问题,怎么可能会找不到工作了!我想这句话是很重要的“没有人会知道你有多大能耐,只有靠自己去证明给别人看”就这些方面结合我个人想法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谈:

第一、要树立自信的心理当然自信的背后也要有自己的汗水,要打有准备之仗,我相信上天总是将辛运之神降临到辛勤劳动的人。在我出去找工作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你要相信这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很多人心理总是有这样的阴影,认为我自己现在的双重身份会不会引起用人单位的怀疑,会不会招受到用人单位的冷遇,会不吃闭门羹,这种心理我想人人都会有,但是从我过来人来看,现在用人单位看重学校的越来越少,关键是你是否有这个能力能够打动面试的考官,有没有这个能力一下子让面试官对你有印象!在单位实习过程当中,我代表扬子江出去参加了七场招聘会,当然从被面试者转变为面试官当时还有种不太适应的感觉,但是我清楚的感受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差距,那种差距其实就是概括成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往往现在的学生都是比较自傲,没有一种虚心的态度,总是认为自己了不起,这种心理千万不能有,要努力踏实让其他人对你的评价是了不起,坦然的面对一切。从不要掩饰自己的身份,不管是那个学校,只要你认真对待,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你就能获得相应的成功。

第二、我主要讲的是要有执着心理,不能放弃每次的机会,不能总是认为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在我每次面试过程钟,我都是把握好机会,把每次的面试当作是最后一次,当作这就是我所想得到的工作,千万不要想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下次不行还有下次。这样你就会全力以赴去竞争这个岗位,当一个人充满自信,充满了渴望,我想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其实在座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只是你愿不愿意去做,有没有这样的习惯。机会总是赋予哪些有头脑、有准备,有毅力的人。

第三、我讲到就是心宽,在茫茫人海中,肯定有比你强的人,如果和他们竞争,也许你会感觉到心理不是那么自信,诚然,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是每一次都要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就算没有竞争过其他人,那么在这次面试的过程当中为什么输给了竞争对手,自己要总结,就算给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这就叫心宽,有了一次次努力,你就会自然的学会了如何去展现自己,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很强,只要你们有信心,有胆识,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竞争的骇浪中,你不前进必然要倒退,你不努力,必然会失败,现在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好的机会,我们就应该更加要努力,让自己在宿迁学院的校园里成长起来,再有着联建高校做坚强的后盾,尽管放飞自己的翅膀,飞的越高越远。

敬爱的领导,老师们,在次为我代表__级全体同学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在这四年来对我们的关爱和帮助,我们永远会牢记在心理。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四

一.活动主题:告别青涩的大学,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活动背景:坐落在庐山脚下,临着长江之水,在这个雪花纷飞|,童话般美丽的校园里,敲响了它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的钟声,也迎来了九江职业大学08届师范学院语教(4)班全体学生的毕业晚会,给寒冷的冬天在每个师生心里留下一页美丽而温暖的篇章。

三.活动目的:为即将踏出校门的08届师范学院语教(4)班全体的学生举行一个饯行晚会。给同学们在青涩的大学里留下一道青春而炫丽的回忆,同时也敲响了同学们即将迎接未来的挑战的警钟。老师和领导的参加,为全体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及一个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

四.活动形式:以班级组织为形式主题毕业晚会

六.活动时间:xx年1月1日,晚上7:30

七.活动对象:xx届语教(4)班全体同学

八.邀请嘉宾:老师,领导,班主任及各班班委

年1月1日晚7:30支持人宣布班毕业晚会活动正式开始

(1)热辣舞蹈表演 表演者:苏暖年,千雨野,左小岸,尹小夏

(2)朗诵毕业诗歌 表演者:江沫晨

(3)歌曲演唱《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表演者:苏智夏

(4)全班进行小游戏互动——传球开心大冒险,真心大比拼(把气球给第一个同学一直传到最后一个同学,全体学生互动,由主持人喊“停”时,球落在哪个同学手上,那个同学就要起来讲一句对这个班,同学或者老师的真心话,由大家评一评谁的真心程度。)

(1)街舞表演 表演者:夏末,肖劲,王熙

(2)诵读学生作品《告别青涩的大学》和《迎接未来的挑战》(由写这两篇作品的同学上台诵读)

(3)歌曲演唱《我要的飞翔》 表演者:李飞

(4)毕业宣誓(由每个同学都讲一句对于毕业后一个想法的宣誓)

(5)小品《我的青春我作主》 表演者:王小小,许小末,管小珍,肖亮,王辉

(6)集体大合唱《告别青春,我的未来》

4.主持人上台作活动的总结,宣布活动就此结束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五

二,地 点:闽江学院融侨文体中心

2,各处(部,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

3,各系(院)党政负责人,有关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根据上,下午的安排参加相应的毕业典礼);

4,全体应届本科毕业生(含专升本,成教本科毕业生),共计3262人.具体安排如下:

下午:中文系233人,外语系304人,电子系316人,化工系155人,计算机系329人,音乐学院45人,美术学院154人,成人教育学院19人,共计1555人.

5,部分学生家长(根据上,下午的安排参加相应的毕业典礼).

主持人:党委副书记叶锦文

1,全体起立,奏国歌;

2,副校长赵麟斌教授宣读20xx届毕业生名单及获得学士学位学生名单,宣读20xx届毕业生先进个人表彰名单;

3,主席台前排就座领导为20xx届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奖;

4,主席台前排就座领导为毕业班代表集体颁发毕业证书;

5,20xx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7,校长杨斌教授致辞;

8,主席台前排就座领导为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扶正学士帽流苏;

9,全体起立,奏唱校歌.

(1)会议总协调.负责校领导,各处(部,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系(院)党政负责人参会通知;

(2)主席台安排以及会务;

(3)校领导致辞,主持词的起草(教务处提供有关材料).

(2)做好各有关单位需要制作服装的登记,定制发放博士服,硕士服,本科毕业生学士服等;

(3)教师代表的选定及讲话稿(发言5分钟)的审定,上,下午两场安排不同的教师代表发言.

(1)主席台背景和会议横幅;

(2)校内宣传标语,横幅,彩旗等宣传氛围的营造(总务处配合);

(3)统一代办各系飘空气球(经费由各系自理,统一制作);

(1)20xx届毕业生先进个人表彰决定宣读稿,荣誉证书的准备(分上,下午两场准备);

(2)参会学生的座位安排,上台受奖的优秀毕业生代表,领取毕业证书的毕业班代表和上台接受学位的毕业生小组的组织(1名学生对应1位领导);

(3)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人选及讲话稿(发言5分钟)的审定,上,下午两场安排不同的毕业生代表发言;

(4)组织部分学生家长参会(分上,下午两场).

5,团委负责:安排15名礼仪小姐,协助做好授学士帽与发学位证书仪式.

6,总务处负责:会场布置,制作主席台台阶,场地周边环境卫生.

7,财务处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经费开支报销.

8,保卫处负责车辆合理停放及参加人员进出秩序的维持.

9,各系(院)负责组织本系(院)学生和有关教师参会;各系(院)党政负责人按照上,下午的安排参加相应的毕业典礼.

10,专科学生的毕业典礼由各系(院)自行负责.

11,校领导,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着校长服;系领导,老师着学位服;学生着学士学位服.

12,师生提前20分钟入场完毕.会议结束前不得退场

(1)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准备,授学位时发给毕业生的代用学位证书的准备,20xx届毕业生名单及获得学士学位学生名单宣读稿的准备;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非常荣幸能作为毕业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__级全体同学感谢我们的母校和老师,感谢你们这四年来的悉心教导和精心栽培!

现在我站在这里,很荣幸,也很忐忑。作为即将离开大学的年轻一员,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新一代人,在社会浪潮中该如何传承我们的文化,又该如何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

孔子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学校给我们的最大财富,不是权威的理论,不是枯燥的课本,而是一种对真善美的执着信仰和由衷热爱。当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们给我们如数家珍般地诠释深奥的学术概念时,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是大师的睿智;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中青年学者挥洒自如地展现他们恢弘的风采时,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专家的敏锐。在大学,每一次讲授都是一次教育,每一堂讨论都是一次提高,每一次体验都是一次升华。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校,用对理性的思辨和对人文的关注教出了一群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理论和实践同样出色的学生。弱者权利保护中心里的知行合一;辩论赛场上的理性与睿智;支援西部建设无私奉献;风云学子的成长舞台;学术科研,你我争占鳌头;综合竞赛,人人欲领风骚。这一切,是我作为20__级毕业生的普通一员,对自己成长在学校的总结,更是每一位从学校走出的学子丰富的四年生活,多彩成长足迹的缩影。因为这里自由的氛围,好学的风气,悠久的传承,厚重的积淀,已经在我们身上深深烙下了印记。每一位学校人拥有的三分信仰,三分思辩,三分历练,还有一分兼容并包,让我们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时刻秉承自强的品性,弘毅的精神,求是的理念和拓新的勇气。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请母校放心: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谨记母校的教诲,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晨钟催醒巍巍江城,东方朝日在此升腾,长江汉水春潮滚滚,扬起新的学校精神。让时间作证,承载着领导的殷殷期盼和老师的深情嘱托,我们20__级所有的毕业生,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智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于勇挑重担的人,不畏艰险、追求卓越,用我们的热血铸造起学校之魂,用我们的脊梁托起一个新的乾坤,不辱大学学生的称号。

最后,我代表20__级所有的毕业生,衷心祝福所有的师长万事顺意,每一位学弟学妹鹏程万里,祝愿我们的大学永远年轻美丽!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七

亲爱的20__届毕业生同学们:

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几年里,你们一定有很多珍贵的记忆!

你们真幸运,国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们大学的记忆中。08奥运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金牌数的第一,不仅是开幕式的华丽,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显示;六十年大庆留下的记忆,不仅是领袖的挥手,不仅是自主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仅是女兵的微笑,不仅是队伍的威武整齐,更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旗帜的威力;世博会留下的记忆,不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仅是中国馆的宏伟,不仅是异国场馆的浪漫,更是中华的崛起,世界的惊异;你们一定记得某国总统的傲慢与无礼,你们也让他记忆了你们的不屑与蔑视;同学们,伴随着你们大学记忆的一定还有什锦八宝饭;还有一个g2的新词,它将永远成为世界新的记忆。

近几年,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你们留下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渴与饥,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

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会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的那几分稚气,父母亲人送你报到时的情景历历;你或许记得“考前突击而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场时的悲壮”,你也会记得取得好成绩时的欣喜;你或许记得这所并无悠久历史的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许记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济传奇以及大师离去时同济校园中弥漫的悲痛与凝重气息;你或许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也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你一定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是否记得创新研究院和启明学院的耸起?是否记得为你们领航的党旗?是否记得人文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先生叔子?是否记得倾听你们诉说的在线的“张妈妈”?是否记得告诉你们捡起路上树枝的刘玉老师?是否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场的最初记忆。同学们,华中大校园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们记忆。

请相信我,日后你们或许会改变今天的某些记忆。瑜园的梧桐,年年飞絮成“雨”,今天或许让你觉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烦躁、郁闷。日后,你会觉得如果没有梧桐之“雨”,瑜园将缺少滋润,若没有梧桐的遮盖,华中大似乎缺少前辈的庇荫,更少了历史的沉积。你们一定还记得,学校的排名下降使你们生气,未来或许你会觉得“不为排名所累”更体现华中大的自信与定力。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八

尊敬的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在这难忘的、庄严的时刻,我谨代表全体初三同学的家长,向圆满完成初中学业同学们,表示祝贺!对__学校的全体领导和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三年前,我慕名把孩子送到__,三年来,我感受到了__卓越的管理,目睹了以___老师、__老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团队所付出的爱心、智慧和汗水,我也看到了孩子在__的优越环境中快乐地成长。比如,孩子的人格培养非常重要,学者研究的重要成果是进行感恩教育,但能把感恩教育做得非常有成效的'是加美,我家里的老人和周围的朋友都说我儿子懂事;再比如,我孩子的小学语文成绩一直不突出,来到加美后,由于遇到了优秀的语文老师,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三年来,语文成绩一直比较优秀;还比如,孩子在加美从没有感冒过,因为加美的饮食营养非常合理,反而孩子放假在家倒感冒过两次。因此,我很庆幸当初对__的选择。现在,孩子初中毕业了,但我和孩子都还留恋__,我给孩子说,努力学习,争取考过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但是,高中阶段继续在__读书。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人身自由,但能够真正实现的人身自由,必须有品德、有知识、有能力,有了品德、知识和能力,你才可以上清华、上中大;有了品德、知识和能力,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而高中阶段是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阶段,希望你们在未来的三年内,勤奋学习、好好做人,为实现更大的人身自由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让我们一起,将掌声献给我们的恩师,献给我们正在成长起来的孩子们!

祝愿__学校欣欣向荣、越办越好!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九

百年校庆的喜庆气氛还在清华园萦绕,我们又迎来了百年华诞后的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经过四年的学习,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在此,请允许我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你们毕业啦!同时,也向关爱同学们成长的各位老师和家长道一声──你们辛苦 啦!

大学的时光似乎转瞬即逝。此时此刻,大家有学业已成的欢乐与欣喜,也难免有同窗离别的惆怅与伤感;有走向未来的憧憬与忐忑,大概也有回顾过去的留恋与不舍。或许你们还在感叹文科图书馆的舒适便利,或是怀念“名厨进清华”带来的四方美味;或许你们还能记起入学时与家人在校园里的合影,而今天却穿上学士服,犹豫着究竟要摆一个什么样的雷人造型。

而在我的眼中,你们爱真理,也爱生活;爱自己,也爱公益;爱机械制图,也爱引体向上……没有什么畏惧与不可能,你们是 阳光的7字班!

我记得你们在汶川地震后的献血长龙,记得你们在奥运志愿服务中的忙碌身影,记得你们在国庆游行时喊出“祖国万岁,清华加油”,也记得百年校庆时用我的名字在人人网上写下“清华,生日快乐”,引来无数的转载和回复……有的同学说,7字班是最幸福的一届,因为经历了这么多的国家大事和学校大事。而我想说,你们不仅经历了这些大事,更在这些大事中奉献了智慧、付出了辛劳、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更为你们感到骄傲!

当然我也知道,学校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校园建设中的噪音、尘土和交通不便等,给大家带来了困扰,网络收费和宿舍搬迁也有令大家不满意的地方。我觉得,同学们的批评和意见,是出于对学校的爱护和理解。学校领导和各部门都会以虚心的态度去反思、以负责的行动去改进。在此,我要衷心感谢你们的包容与热爱,学校也一定会与同学们一起,把清华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为在清华学习工作了46年的一个“老清华人”,我能清晰地感到你们这一代人的不同特点。与我们那个时代相比,你们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思维活跃,多才多艺,也更加敢于展示个性、表达想法。我由衷地赞赏你们的这些品质,也因此愿意对你们寄予更多的期待。所以,在这告别的时候,我还想与你们分享一点我的体会,两句话八个字,希望能够对你们的未来有所帮助。

第一,独立思考。从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到蒋南翔校长坚持“不惟书,不惟上,不惟他,不惟洋,只惟实”,清华传统的深处,始终蕴含着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精神。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去分析、去判断、去决定。比如毕业时面临的选择,是读研,还是工作?是出国,还是留下?是到企业,还是去政府?是选择这个行业,还是那个行业?实际上,如果没有真正独立深刻的思考,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决断,将来在研究和工作中也难以有真正的创见,更难以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见异思迁,只会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

看到同学们毕业,不禁使我想起40多年前我在清华的情景。我是1965年进入清华学习的,刚入学9个月“-”就开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但我和一些同学依然坚持学习。书本被扔到垃圾箱里,就半夜打着手电去偷偷捡回来;学校呆不下去,就背起课本回家自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相信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有用之才。所以我常说,人要“循常理,不跟风”,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认识和坚持。我觉得,这是人在一生中有所成就的重要基础。

第二,善于作为。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当中,方方面面的不完善、不合理乃至不公平会有很多。这些也常常对同学们的成长带来困扰,造成影响。所以大家有时会抱怨、会批评、会发牢骚,这是难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仅仅有抱怨和批评还远远不够,更不能因此嘲笑和怀疑一切,而要善于从复杂的局面中找到解决问题、改变现实的道路。

我们要有批判,更要有建设;要有质疑,更要有行动;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我们不是旁观者,不是过客,我们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很多时候,真正去做成一件事情,比仅仅去批评它要困难得多。不仅有外部的阻碍,还有自己内心的动摇。要克服这一切,需要我们有坚韧与智慧,付出辛勤和汗水。而这才是清华人的底色!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同学们,清华过去百年的巨大荣誉,来自于17万名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而清华新百年的荣光,正寄托在包括你们在内的新一代清华人身上。站在新百年的台阶上,在大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之际,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八个字──独立思考、善于作为,并衷心期望各位同学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志趣高尚、身心活泼、家庭幸福,拥有更加充实丰盈的人生!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十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今天我首先要改改对你们的称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因为你们将要进入社会,将要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08机电一体化专业的184名专科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你们其中已有百分之90以上的同学签约了工作单位;已有24人专升本;已有51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时光如梭,转眼间,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了。三年前,你们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望踏入西安工业大学,在这片雁塔校区上留下了你们最美丽的青春的足迹。当你们再次回首大学生活时,你们一定会记得当年第一次远离家乡踌躇满志地踏入西安工业大学时的那份可爱与稚气;一定会记得军训时烈日下的辛苦与汗水;一定会记得同学们初次聚餐时的激动与甜蜜;一定会记得你们满怀激情的到地震灾区玉树去支教;一定会记得你们满怀热情地到烟台富士康去实习;一定会记得那些为你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以及为你们的成长默默奉献的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还有沐浴着晨光早读的校园每一个角落……同学们,在雁塔校区的三年里,有太多太多的人和太多太多的事值得你们回忆!

在这难以忘怀的三年里,学校伴随着你们一起成长!

在这难以忘怀的三年里,你们的出色表现也给学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你们即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人生征程,书写新的人生篇章。这个充满机遇、挑战和变革的时代赋予了你们无限的可能,你们要学会在变革的交织和激荡中思考、历练和完善自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在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作为你们的师长,你们的辅导员,我今早失眠了!久久不能入睡,三年的朝夕相处,此时此刻我想向大家唠叨,唠叨点什么!谨作临别赠言。

第一、希望同学们心胸开阔,志存高远

同学们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力量,希望同学们要有开阔的心胸、坚强的意志和荣辱不惊的态度,坚持把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结合起来,坚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祖国发展和民族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明确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以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第二、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求实创新

人生因学习而美丽,人生因奋斗而精彩。大学生活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繁重和迫切。同学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永葆学习的热情,努力在实践中探索新的知识,在学习中获取前进的力量。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实践,勇于求实,敢于创新,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创造辉煌人生。

第三、希望同学们正视挫折、勇于挑战

人生的道路没有坦途,未来还有坎坷和挫折。挫折是一种宝贵的受教育机会,你们要在挫折中使自己深刻而丰富,在挫折中使自己奋起而成熟,这样挫折就变成了人生财富。我知道有一些同学,就业的情况可能与自己的期望值差距比较大。大家一定要坚信: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希望同学们不要气馁,要耐得住寂寞,要经受得住磨练,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正确对待人生的不如意,做一个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勇于挑战、百折不挠的生活强者,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四,希望同学们心系母校、常回家看看

同学们毕业了,就是学校的校友。校友是学校的名片,更是学校的财富。校友的成就是学校办学成就的最好体现。目前,我校正处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离开母校之后,继续关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把西安工业大学建设成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西安工业大学永远是同学们的故乡和精神家园,离开学校后,母校仍将支持和关心你们,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母校都愿意分享你们的成功和快乐!同学们,有空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最后,预祝同学们一路顺风,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十一

亲爱的2019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首先,向你们完成学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过几天,你们中间的大多数就要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你们的同学、老师,告别华中科技大学。

也许近一段时间以来,你们早就开始了告别活动。听说紫菘13栋的同学们用感恩心语向周凤琴阿姨告别:“走得了的是人,散不去的是情。”我还知道,为了告别,你们很多人一定哭过、笑过、喊过;为了告别,你们拥抱过、沉默过、醉过。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只有你们最清楚。

你们即将告别抢座位的日子,告别没有空调的宿舍,告别你怎么都不相信没赚你们一分钱的食堂;告别教室里的乏味,告别图书馆中的寻觅,告别社团中的忘我;告别留下你浪漫、清涩的林间小道和石凳,告别你至今还未看懂、读懂的华中科技大学,告别你们背后的靠山——瑜珈山。

的确,人生其实是在不断地告别。初中后我才告别饥饿,文革中我告别了雄心壮志;长大了告别了一些豪言壮语,不再去想解放“世界上还没解放的三分之二的人民”;及至而立、不惑之年,我又告别“凡是”……那都是一些酣畅淋漓的告别。此外,还有很多不舍的告别,即告别那些我人生的征途中扶过我一把、陪伴过我一会的人。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是否真正懂得,为什么而告别?还应当告别什么?

你们应当为了“成人”而告别。

你的大学生活也许一帆风顺。成绩优异,运动场上吸引过不少异性的目光,社团中也不时留下你的身影。你觉得自己“成人”了,其实未必。也许,不久的将来你恰恰就会告别“一帆风顺”。你可能已有鸿鹄之志,志向满满没什么不好,但谨防志向成为你人生的束缚和负担。不妨让自己早一点有告别“一帆风顺”的思想准备,让志向成为你人生的一种欣赏,一种尝试。

要离开学校了,也有少数同学突然发现要“成人”的恐惧。想着终将逝去的青春,自己似乎还未准备好,懵懵懂懂怎么能一下子走向社会?睡懒觉的时候很香甜,玩游戏(打dota)的时候很刺激,翘课的时候很自在,挂科的时候很无奈,拿不到毕业证时两眼发呆……可生活还得继续,只是要永远告别游戏人生的态度。

为了“成人”,你们需要自由发展,这是华中大教育的真谛。在日后寻求自我的过程中,你们要告别浑浑噩噩,告别人云亦云,告别忽悠与被忽悠。保持一份独立精神,那才不枉在华中大学习过几年。

为了“成人”,你们又得告别过分自我。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在华中大几年,你可能不觉得受到过学校的呵护、甚至宠爱,你可能就像天之骄子。可是,真正到社会上,没有人再把你视为天之骄子,社会甚至会让你面目全非!为了“成人”,你们需要告别过分的功利、过分的精明。过分的功利会腐蚀你的心灵,过分的精明会扭曲你的人格。不要把与别人的交往看成实现你自己的预期和目的的工具。你自己太精明,别人可不是傻瓜;不如“傻”一点,糊涂一点,别人不致于对你使“精明”。让心灵对社会开放,对他人开放!

我相信,你们的告别更多的是为了相约和再见。很多同学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你们相约,十年、二十年再相见。那时候,你们可以交流服务国家社会的心得,可以交流奋斗的体会,可以分享成功的喜悦;那时候,你们再来瑜园,让母校以你们为荣。告别了,有一天,与老师相约,与母校相约,与同学相约,与初恋相约!有些告别特别艰难。

比如,你成绩优异,深具研究潜质,你将来有条件成为一个科学家;同时,你综合素养很好,将来也有条件成为一个好的政治家。现在,无论你选择其中哪一个,意味着你可能告别另一个你将来并不难得到的东西。你或许彷徨、犹豫、纠结了吧?亲爱的同学,只要懂得舍弃,就很容易告别选择的艰难。

告别某些风气或习俗也很艰难。尽管如今有拼爹的现象,但毕竟不是成功之道。有一个“好爸爸”,不妨告别对你爸的依赖;没一个“好爸爸”,那就告别羡慕嫉妒恨。过几年你们可能面临谈婚论嫁。要结婚,是否一定要有自己产权的房子?有些年轻人为此而不惜“啃老”。华中大的小伙子们、姑娘们,千万告别“啃老”,告别“俗气”。

在物欲横流的世风下,很容易忘记人的意义与生存价值,忘记信仰和独立精神等。中华民族的复兴可不能仅仅是经济的跃进,还需要精神的崛起。同学们,希望你们要有告别麻木、告别粗鄙、告别精神苍白的自觉,为国家,为你们自己!

如果使你自己置身于更大的天地,就会懂得有些告别特别伟大,如三十年多前党中央对文革的否定。否定文革,使国家告别了封闭,告别了破坏,告别了对人的蔑视;使人民告别了斗争,告别了恐惧,告别了贫穷。那是多么伟大的一场告别!“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等。告别权力崇拜同样是一场伟大的告别。希望你们今后在党的领导下,投身于其中,告别对法律的任何藐视!

虽然人生在不断地告别,但有些东西是不能告别的。

亲情是不能告别的。曾经我告别乡村,告别与我相依为命的奶奶。但直到今天,我内心从来没有告别奶奶的亲情,尽管她已经去世四十多年。我的一个已经去世的工人朋友,有一个儿子,上了大学,出国了,多年不与母亲联系。他可是告别了亲情啊!我就不明白亲情是在什么情况下能告别的呢?

学习是不能告别的,你们可以告别学过的知识,但不能告别学习的习惯;努力奋斗是不能告别的,不然,你一生大概都会不断地告别机会。

改革与开放是不能告别的,如果你们尚有家国天下之情怀,一定铭记于心。

同学们,关于告别,很难说尽,关键还得靠你们自己体悟。

不多说了,我也要向你们告别啦!让我们告别,其实也将是各自新的抵达!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简短篇十二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在座所有毕业生永远铭记的日子。我很荣幸又能够在四年后的今天重新站在这里,作为__届毕业生发言!在此,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__届全体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各位领导、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给予了我们美好的大学时光。

毕业了!从初入校门时“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青涩与开怀,到今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与沉淀。正是在

“博学弘德,自强不息”的校训熏陶下,我们一点点发现着自己的内心,也一点点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这里,铭刻着我们青春的记忆;这里,铸就我们未来的动力。

每一年,学校里都有这么几天,伴着酷夏的燥热,校园里处处充满了离别的伤愁。睡在上铺的兄弟,你为他找到理想的工作而高兴,可他明天就要奔赴远方;隔壁班暗恋了许久的女生,终于跟她拍了一张合照,可以后还能见到那一抹笑颜吗?还有许多我们经常亲切称呼的老师,昨天还是那么真实地存在,今天过后很快就会变成回忆了。

这段时间,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树下的长椅上与朋友聊聊这四年来的种种。第一次走进校园的欣喜,第一次住进宿舍的无眠,第一次独立处理那么多问题的紧张和解决问题后的兴奋……这些都让我愈发感到对母校深深的热爱和眷恋。曾经,我们抱怨过学校的种种:四十四亩地太小、教学楼太破、夏日燥热的宿舍难以入眠。可是,当这所有的一切都即将成为过去。心中留下更多却是丝丝的遗憾,遗憾没时间多去感受焕然一新的校园,没时间坐在校园的长椅多去聊一聊梦想,没时间多享受一下宿舍崭新的空调。四年的大学时光已逝,马上我们就要挥别母校踏入社会,而校园中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将与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一起凝结成一段化不开的回忆。今后,当你与朋友再说起大学时,说到的一定是四十四亩地中无尽的温馨,是缤纷多彩的校园活动,是老师课下与我们的闲谈,是同学每天的玩笑和鼓励。

脑海中还清晰的记得开学典礼上,那时我青涩的发言。转眼间,我们中已有不少人准备好背上行李,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也许你还没有从学生的身份中转换过来,咬咬牙以一个新的身份去处理问题;也许你会唠叨生活条件还不如大学,想一想只有艰辛的路途才会深深的脚印;也许你会讨厌与他人之间复杂的关系,回头看依然会有旧日的同学和你聊天解闷…太多的也许,但请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会属于抱怨的人,而是属于那些去克服种种抱怨的人。

最后,我想要告诉学弟学妹们,你们是幸运的,你们拥有比我们更好的校园环境.请一定要珍惜,学好专业知识,纵然专业没有学好,也一定要有一技之长,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永远都要懂得自己该做什么,永远都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永远都要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在青春最好的年华里做让自己无悔的有意义的事情。再见,尊敬的领导和老师;再见,亲爱的兄弟和姐妹;再见,我的母校,我的大学!

最后,我谨代表全体毕业生衷心祝愿:

祝愿我们的母校在新的时代蒸蒸日上,再铸辉煌!

祝愿我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愿学弟学妹们的青春时光精彩绚烂,大学生涯繁花似锦!

祝愿__届的毕业生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江十一中石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