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点论证方法里可以写议论国家吗

【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议论作文提纲怎么写(共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此,感谢网友“小红花”投稿本文!

篇1:议论作文提纲怎么写

议论文写作提纲主要涉及:

1.拟写标题;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3.思路结构;4.筛选论据;5.论证方法;6.论据分析方法

议论文的标题相比记叙文的标题来说更显重要。

议论文标题应有的作用包括:或是揭示中心论题或论点,或是别出新意,吸引读者。

考场作文标题要有现实感、要有新意,拟题方式有直接点题法、概念并列法、引用化用法、形象修辞法、诗情画意法、设置悬念法、巧用算式符号法、中外结合法、怪异另类法等。

中心论点明确是议论文提纲写作的第一要着。

中心论点不能是否定句,应当是表陈述或判断的肯定句。

若要围绕中心论点设置若干个分论点,可以是不同角度的并列式,可以是不同层面的正反对比式,也可以是从低到高、由浅入深、从个体到群体、从现象到本质的层进式。

分论点的概念之间应当是或并列关系、或正反关系、或递进关系,绝不能是交叉甚至重合关系。分论点的句式结构可以是一致的,即排比的形式(适用于并列式、对比式),也可以是灵活多样的(适合于层进式)。

思路就是在确定论点的基础上构思如何写作,包括行文结构、行文顺序、写作素材的搜集分类。

议论文的结构从整体上说大都是总分总的形式,即从现象或问题中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正反分析问题,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尾照应全文,深化主题。

从局部结构来说,有并列(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正反(观点正反、论据对比)、层进(论点的主次深入)三种。

议论文的行文顺序比较好安排,但也要注意分论点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材料运用的顺序也要注意从古到今、由中而外、由详而略。

确定论点和分论点以及行文思路结构之后,就要根据写作需要广泛搜集相关素材,一是平时学习中了解的素材,二是有意识地积累的素材,三是现实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四是身边生活中现象细节。

素材包括你熟知的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中学课文(语文、历史、政治)中学习过的人物事例、课内外的古代诗文语句、平时积累的一些特殊事例、近几年国内外新闻事件、近几年著名网络事件、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等等,后几类优越于前几类。

搜集材料尽量的多,然后将其一个一个地与原材料进行比较,有较大相似之处的留下,没有共同点的统统排除。

根据论点尤其是分论点的侧重点,把留下的材料一一分配到各个段落,注明写作时的详略安排。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举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是议论文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包括个例与现象的运用,详例与简例的运用;更包括各种事例的相互搭配,如古与今、中与外、详与略、个案与现象、名人与普通人、正面与反面、自然与人类等。

比喻论证。运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与各种现象来比喻人生、社会、生活等;比喻论证一定要注意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并与中心论点一致。

引用论证。自己千辛万苦不如名家片言只语,适当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民谚俗语,不仅论证有力,语言也增色许多。

对比论证。有比较才有鉴别,好的对比能让人一目了然,能然中心更加突出。注意的是对比一定要有对比的点,此点得符合论点要求。

论据分析是将论据与论点有机融合的必需过程,缺乏有效的论据分析,文章势必显得浅薄(不深刻),论证显得机械(不严谨),结构显得太刻板(不灵活)。

论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效果分析法、层进分析法、剥皮分析法等。

无论运用那一种分析法,都要切中要点,指向中心。

无论运用那一种分析法,都要有理有据,切忌胡扯。

【议论文写作提纲范本1】

标题:…………………………

中心论点:……………………

结构:(整体为_式,主体为_式)

分论点1:…………(事例1、2、3)

分论点2:…………(事例1、2、3)

分论点3:…………(事例1、2、3)

论证方法:………(方法1、2、3)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层(引论) :用什么方法引出什么中心论点。

第二层(本论) :分几个方面论证。各方面都分别写清楚:主要论证什么,用什么论证方法、什么事例、用什么方法分析事例、引用什么诗文语句等。

第三层(结论) :用什么方法归纳全文,如何点题。

【议论文写作提纲范本2】

分论点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构件

论据: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分论点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论据: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分论点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论据: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

分论点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与尽。

论据: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过于斤斤计较的反面事例。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3并列,与4正反对比。

最简单的一种是使用小标题。例如《班有三宝》这篇文章,就用了“一宝——亲切妈妈型”;“二宝——西洋潮流型”;“三宝——温文尔雅型”。

这种结构的作文思路一目了然,简单易学,尤其适合于作文基础中下层的学生。

选用一个或几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或一小段话,在文章的若干处不断重复,形成间隔反复或排比,构架文章的主体结构,使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的谋篇方法。

篇2:议论作文提纲怎么写

分论点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构件

论据: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分论点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论据: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分论点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论据: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

分论点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与尽。

论据: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过于斤斤计较的反面事例。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3并列,与4正反对比。

最简单的一种是使用小标题。例如《班有三宝》这篇文章,就用了“一宝——亲切妈妈型”;“二宝——西洋潮流型”;“三宝——温文尔雅型”。

这种结构的作文思路一目了然,简单易学,尤其适合于作文基础中下层的学生。

选用一个或几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或一小段话,在文章的若干处不断重复,形成间隔反复或排比,构架文章的主体结构,使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的谋篇方法。

①基本义:(动)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②(名)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

篇4: 议论作文400字

无论你是富还是穷,是善还是恶,是美还是丑。我们都生活在共同的家园,那就是地球,让我们行动起来好好保护我们的母亲吧!

瞧,马路边有数不清的塑料袋,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可大了,如果把塑料袋烧了,气体会污染空气。如果把塑料袋埋在地里,它会破坏土壤。如果把塑料袋泡进水里,鱼吃了就生存不了。这都是“可恶”的塑料袋对我们的危害。让我们赶快把它抛出地球吧!

瞧,森林里粗壮的树木盘虬卧龙般向上生长,仿佛天地就是因为它们而撑起的。但是人类的破坏力太强大了,竟然把这些顶天立地的树木毫不费吹灰之力给锯断了,这实在是人间的一大悲剧。人类做了实在太多的亏心事,我们已经惹怒了宽容的上帝。它一次又一次地警告人类,可人类还是死性难改,一次又一次违背良心,犯下滔天大罪。

如今,酸雨连绵。可怕的生态环境空中“杀手”腐蚀人类灵魂的肉体,无辜的百姓受尽了它的折磨;河水酸化,水中生物神秘地死亡。尘土飞扬,世界上最大的少漠——撒哈拉大沙漠,西起大西洋沿岸,东抵红海岸边。连绵起伏的沙丘向我们展示干旱地区奇特景观。当风得意扬起时,沙娃娃疯狂地舞蹈,向外界不断延伸,可怕的沙漠军团不断地向我们进军。

愚蠢的人类,你还坐在那儿愣着干啥?赶快停止你那双罪恶的双手,铲除罪恶的根源。动起身来,为地球披上一层绿色的盔甲,还我们一片净土吧!

篇5:议论作文600字

如果人是在为追求完美而活着,那一定太累了,已至于渐渐麻木,当被问起究竟得到什么时,才发现已迷失在荒凉寂静,内心如此的惨白.所以,何必太在乎它呢?

有些完美是很空虚的,华而不实,一块头那么大的金子,有何用呢?无非就是要你做它忠实的奴仆,一辈子小心地守候它.

一本破烂不堪的人生哲理,有人会因它得到成功,有人却会嫌弃它的外表而视其为破烂.寒苦书生与花花公子到底哪一个是完美的呢? 完美应是种境界,如同罗莎.卢森堡所言:“无论我走到那里,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都将与我同在.”当我们与自然完美相融时,使会体会到这种境界.

有的人总要追求完美整齐的人生足迹,但请知道一位年老作家的话:“你的双脚踏碎了多少时间?但不要懊悔吧,只要踏的真实,谁的步子都会有深浅.”所以,不必为一两本复习资料的整洁而大动干戈.

记得曾有几张对我有特殊意义的旧版人民币,因天天随身携带而永远地把它们搞丢了,为此痛苦不已,但还终于想明白了:活着就是要为了幸福快乐,丢了自有它的道理,就像在极短的几天里认识了几个知心好友,而后如相交线的性质般越走越远,杳无音讯.只留下万千思绪,无限寂寞.

或许,你所追求完美,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誉,但你可明白:你的风光或你的失意只有你自己记得最清楚,只有你不会在意了,别人还会在意吗?

我们真的习惯了什么事情都联想到一生一世.

有人为了大脑更为充实而学习十个人的工作,但是,另外九个人的体力、精力他却永远不可能具备.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专研某一门使你快乐的学业了,这样你以后的生活会更完美,但也别忘记了,生活的更完美是为了更幸福、快乐.当有人故意问你什么是标点符号时,你可以得意地问他:“它能使你像我一样快乐吗?”那时,才是一种完美的境界.

【【精品】议论作文600字六篇】

篇6:议论作文600字

其实那时还小,不懂事,但我确实把它视为人生的目标而奋斗过!我流过汗,流过泪,但在这漫长的马拉松中终于我退出了,完全以失败者的姿态,我已被人甩开了,我失去了斗志,我没有了霸气,我在用脑供血不足等种种理由安慰自己,搪塞人生!我流着泪走开,我不会笑着回来!

人生会用梦想诱惑人,会用梦想的破碎打击人,会用新理想的树立来鼓舞人,一次次让人起伏,让人忘记了曾有过的梦,让人麻木了经历的痛!但我知道,我不会是最棒的,但我会是最成功的,我没有重拾旧梦,我也没有能力重收拾旧河山了!那是随着童年一起飞走的一只小鸟!今日提起,除了幼稚,的是曾经忍受住的痛,我深信一个道理:“这世上没有弱者,弱者早在竞争中灭亡了,你能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强者!”

我有傻傻的勇气,我会去创造奇迹!

曾经有一个鸟笼,一个孩子在捉一只鸟,但他没有成功,后来小鸟飞走了,孩子却被关在了笼子里,他望着飞走的那只小鸟,哭过,当他失望的低下头时,他没有失去希望吧。如今,那个孩子手中有一只笨拙的木刻的小鸟,它不会飞走,但他是孩子手中的一只鸟,一只他亲手创造,亲手托起的一只鸟,孩子会会心的笑!因为它的手中有一只属于他的小鸟。

我曾经失去过太多甜美的梦,苦涩了他人大多的希望,我曾在一封开导朋友的信中写道:不要去窥探别人的人生目标,纵然他们的目标是宝石,而我们最爱的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那枚鹅卵石!即使它微小,它也是属于你的追求,值得你一直奋斗下去!

我就是那个被关在鸟笼里的孩子,我失去了那只鲜活的小鸟,但我手中还托着一个僵硬的希望,我要打开我的笼门,和我的鸟一起飞向辉煌的远方!

理想,是那只永远飞走了的小鸟。

篇7:议论作文550字

议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轻则伤害一个人,重则毁了一个集体。这世界总是存在许许多多的议论,背后总是有数不清的嘴,在议论,在伤害。

就拿这届运动会来说吧,我们班经过了努力,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这本来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却遭人议论。我们班就是很多人才啊,破纪录,拿第一的都有,我们班也取得了超级好的成绩。可总有那么几个班,说我们是在背后搞小动作,拿的第一,我知道去年是他们第一,今年不服气就可以乱说啦?还发了一条说说讽刺我们阿,这样搞得全校人都误解了我们班,我们班的第一显得那么可笑。我知道我们替跑是不对,可该扣的分数也已经扣了,我们还是第一阿,难道不应该是感叹我们班实力的强大阿?对于替跑这件事我们问心无愧,毕竟比赛的同学身体有状况,我们也不甘心这样弃权。

即使我们有错,也轮不到别人在背后议论。我们多努力他们没有看见吗?每一天晚上,参加比赛的同学都过去练习,努力了这么久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有错吗?第一我们问心无愧,无需别人指指点点。我们在比赛时,运动员们跑到虚脱,用尽全力,拉拉队喊得响彻云霄,嗓子沙哑。我们就是团结,就是永不言弃,这也错了?可能那些议论的人,不懂那种努力许久却不得到认可的难受。我们是真的真的.超级努力,第一我们早就势在必得。我们努力的成果,轮不到别人来议论。

议论真的可以毁了一个人,一个集体,可能你们感觉不到它的威力,可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那种感觉,比针扎了还难受,很委屈也很无奈。我们都很爱这个集体,希望这件事到此为止,我们还是朋友,只是希望某些人闭上自己的嘴,别再议论了,好好看看我们班的成绩,希望你们也是从心底里服气。

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少议论一点,闭上自己的嘴,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应该被议论。少一些议论,世界就多一些美好。

篇8:议论作文300字

夜深了,小主人一家睡觉了。客厅里开始热闹起来。

椅子喘着粗气说:“伙计们,你们还好吧?小主人在我身上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快把我压垮了。我真不喜欢这个小主人。”

沙发皱着眉头说:“你还算幸运,我更惨啊!他总是在我身上蹦来跳去。你看我这一把老骨头,都被折腾得快散架了。”

桌子忍不住哭了:“看看我的脸都花成什么样了!小主人没事就在我身上东刻一道,西画一条,我漂亮的脸都破相了,呜……”

小主人梦见了客厅发生的事,听见了大家的对话,觉得很惭愧。第二天早晨,小主人一起床就赶紧把椅子上杂乱无章的东西整理好,并给桌子找了一块漂亮的桌布盖上。做完这些,他轻轻地坐在沙发上休息。

晚上,客厅里又热闹起来,家具们都觉得小主人变了。他们好喜欢现在的小主人啊。

篇9:议论作文300字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总想着为自己的孩子遮挡、应付一切,却不知自己的孩子早已可以独当一面。即使发觉,有的父母也不顾一切的庇护着自己的孩子,不让孩子去独立面对生活,独自解决困难,久而久之,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全家都供奉的小皇帝。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做得越多,孩子越心烦——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极度反逆和自己心的抽泣——即使这样,盲目的父母们依然溺爱着自己的孩子,处处顺着自己孩子的意,稍有差池,孩子便雷霆霹雳般的骂向自己的亲父母。这样的父母们,你们就自作自受吧。

所以,父母们。你们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那就不要过分干扰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独自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坎坷坷——这样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在这样般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父母们,虽然在你们心中,永远也摆脱不了我们是孩子的事实。但你们也要把我们当作小大人来看待,给予我们自己的空间,让我们进一步的蓬勃发展。

篇10:议论作文300字

“丁零零……”放学了。我背着书包回家去了。别看我只是背着一只书包,那可是一只又沉又大的书包。因为这书包很胖,所以我管它叫“小胖”。小胖是我买的第四个书包,也是我最喜欢的书包。

我看到书包这样沉重,就决定帮助它减肥。我把书包整理一下。我把那些用不着的书从书包里拿出来,放在家里的桌子上面。

第二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结果和以前一样一点儿也没有觉得变轻。

放学回家,我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想,为什么这书包还没有变轻呢?这时,我想到了我还可以把一些不上课的书留在家里。可是,下一天,老师说换课了,结果我因为没有带书,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其实胖并不代表这样东西或这个人的不好,胖也有胖的好处,比如,一个人虽然胖了,但是只要不是虚胖,肥胖,那他一定有力气。瘦瘦的,但是没有力气,一样不好。所以,我们不能够以貌取人,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篇11:议论作文300字

我认为在家里不能了解大自然的文字,因为只有走进大自然才能读懂大自然的文字,我们走进自然,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善于请教,在家不能与大自然接触,学到的知识都是呆板的,只不过是个书呆子而已!而且,在家里只能在电脑上、电视上和报纸上得来的大自然的文字不是全部准确。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年轮可以知道树活了多少年,也可以知道它几岁的时候下的雨多,几岁的时候下的雨少。看鱼鳞可以知道这条鱼多少岁了。看蚂蚁搬家知道快要下雨了,云也可以。看星星可以知道哪是北方……可是如果你不出家门、不亲身实践是不知道的,看似简单,做了就知道很难。

做井底之蛙,而不想去看天到底有多大。

在山脚底下看高山,而不去攀登。

只在家里坐等闲,而不去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丽。

大自然所赋予我们人的生命,也赋予给花,草,动物,植物生命。

它们都是需要我们去探究的,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大自然的奥秘吧!

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知识。

篇12:议论作文300字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气候恶劣,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但是,这里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20多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高原精灵——藏羚羊现在已得到有效的保护。你可知全长一万余米的清水河特大桥的特殊设计是专门为藏羚羊迁徙,能顺利通过青藏铁路而修建的。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不正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更好地珍惜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吗?

被称为生态“处女地”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治理这个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令地球人关注,哥本哈根人得低碳生活理念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为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努力。

篇13:议论作文300字

时已飞逝,我已长大,整日和父母嘻嘻哈哈,爱与痛,便是在此时产生了。

当我第一次取回考试分数时,我就?F了。思来想去,才明白,父母的严厉是一个“储蓄”,里面蕴含着父母的伤心和对我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父母看分数时,父母却鼓励我,说我下次一定考地更好。所以而然之,这次我考了99分。但是,当我第二次捧回那样的分数,却被老爸老妈臭骂一顿,对我说,失误是难免的,但是不能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说起老师,那其实是一个偶遇。那时,正逢我步入迷茫的天际,但见老师睁着慈祥的双眼,眼睛里泛起爱的浪花。同学也是在那个时候走进我们的心灵的,和同学相处久了,会把他们当成朋友,有的人认为,同学就是朋友。当时时属不明事理,日子就了才发现,同学和朋友其实不一样,是同学不一定是朋友,是朋友不一定是同学。可是无论是同学或是朋友,都有“友谊”。

“友谊”也是一种爱。古语云:人有七情六欲。“友情”是七情之一,“友情”即是“友谊”。

也是在此时突然发现,人离不开爱,爱离不开地球,人离开爱无法生存,爱离开地球只能做废物。

我们需要爱,有爱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明天。

爱,是一种永恒的希望。

篇14:议论作文300字

人间有真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心,都有同样红彤彤的鲜血。可是…日本地震后,在我看来,我们中国人有点不进人情。

日本九级地震后,在我耳边陆续传来:“日本人真该死,有报应了吧!”

虽然,日本人当初杀了我们中国三十多万人。而我每次看到打仗的电视,看到日本人杀我们中国人的时候,我也很愤怒。可是,我们中国的`队伍也杀了他们不少人啊!最终我们国家还是把日本人赶走啦!

日本首领曾开会的时候,向我们中国的三十万战士道歉,他们也悔改了,不是吗?而且,杀我们中国人的日本人过了这么久了,现在不也死了吗?那你们还怨什么呢?打个比方,有一家人,其中一个去抢劫,那个人是坏人,难道你说他们全家都是坏人吗?有这样的道理吗?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应该好好得清醒了。日本人杀我们的时候,是很可恶,那时候我们是要反击。可是现在,我们要这样做,不也像以前的日本人一样可恶吗?我们要有我们中国人的样子。雨果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是人的胸怀。”

篇15:议论作文300字

有一位长期参加极地探险的科考队员讲述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一次极地科考中,一只企鹅被海豹捉住了,企鹅发出凄惨的嚎叫,听者无不动容。这位科考队员就在不远处,只要威吓一下便可使海豹受惊而逃。可是他只能忍住泪水与愤懑,眼睁睁地看着海豹把企鹅拖入海里。

听起来的确十分残忍,但那位科考队员明白极地的生存法则。他出手可以救下企鹅的命,但也就此破坏了极地的不可侵犯的优胜劣汰法则。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悟到什么?

企鹅并非生下来就注定成为海豹的猎物,就像蚊虫并非被创造出来用来吸食人血。可是如果那位科考队员救下企鹅,究竟是正确的义举,还是残忍的同情?

大自然看似是个不公正的天平,让狮子雄踞草原,让鲨鱼称霸海洋,让雄鹰统领天空。可是大自然也有它的金字塔法则,越是金字塔顶端的猎手,数量越是稀少。当灾难降临时,它们也更难逃灭顶之灾。这是大自然所建立的至高无上、天衣无缝的法则,屡屡以同情的理由破坏法则,则会毁掉我们想要保护的生物。

由此再拓展到社会当中,我们又可以感悟到更多超越同情的举措,看到更多将私情埋藏在心里的伟人。

篇16:议论作文300字

此刻是xx年,我已满10岁。但我的性格变了,不像小时候那样爱说话了,不爱举手回答问题了,不爱和同学们交流了。总之,我的变化太大了。

星期四放学回家的时候,妈妈问我:“你这天上课举手了没有啊?”我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妈妈叹了一口气,说:“你为什么总不举手呢?你能不能改变一下长大后的自己呢?从下周开始,我要看到你的变化!”妈妈说完,转身过去做饭了。我想:妈妈说的对啊!我为什么不主动举手呢?回答问题也不可怕啊!于是,我下定了决心,要实行一个小小的计划。

到了晚上,我写完作业后,偷偷的写了一份“举手计划”,上面写道:语文最少举手三次;数学最少举手三次;英语最少举手五次。写完计划后,我把它贴到了学习桌上,让他每一天都提醒我。

第二天上语文课的时候,我想着那个“举手计划”,但我因少有一点害怕,而失去了三次机会,我失败了。

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尽可能的让自己举起手,但我还像是有一些压力似的,又没能举起我那“金贵”的手,又失败了。

一整天过去了,我一次手都没有举,我对自己好失望啊!但我没有灰心,争取下一次让自己取得成功!

}

1、学习并列式(横式)论证结构
2、学习对照式(横式)论证结构
3、学习递进式(纵式)论证结构
4、学习综合式(纵横)论证结构
5、学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复合式结构
先回顾一下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2、论据包括: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立论的角度:要小巧、要准确、要新颖、要深刻
5、论据的选择:准,具有针对性;真,具有可靠性;精,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新,具有鲜活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时代气息)
①正反分析法:“没有……,而是……”“不仅没有……,反而”
②假设分析法:“试想……”“如果(倘使 假如)……,那么(就)……”“若无……,怎能……”
③因果分析法:“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
④引申类比法:“都如那样”“......尚且如此,……又何尝不是这样……”“依此类推”
排比组合:“从……到……”“当……的时候”“无论……还是……”
一篇好的议论文,或者一段成功的议论,
除了在内容上要做到有理有据之外,
在形式上还要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二、两种最简单最原始的结构:归纳式、演绎式(论据并列式)
即先摆出一系列事实,然后归纳得出论点。  
归纳式主要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
而用作全文结构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1、片段示例:《劝学》第二段
结论:君子博学,则知明无过
2、全文示例:过秦论(贾谊)
事例1:秦孝公内立法度,外斗诸侯
事例2:惠文、武、昭襄三代秦君“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事例3:秦始皇“序八州而朝同列”
事例4:秦王朝的废、焚、隳、杀致使“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即先提出论点,再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与归纳式正好相反。
示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事例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事例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最常见、最实用的论证结构是:并列式、对照式和递进式。
三、并列式(横式)论证结构
1、示例:杂说《卫风.氓》中的水样女子(徐徐《清风徐来》)
读罢《卫风.氓》,静静地掩卷长思,

感觉有一个水样的女子立于了眼前

。这个从小长在淇水边,一生在淇水边浸透了悲欢离合的女子,竟也如水一般,有着鲜明灵动的个性。(总说)

她,有水一样的温婉多情。

当一脸憨笑的氓,抱着布站在她面前讪讪地说来换丝时,她聪慧的双眼一下就识破了他的小伎俩: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她虽不能接受氓的莽撞,但也将个中原因委婉地告诉了他: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带有那么一点温柔的嗔怪;但她又是善良的,她不忍心看到恋人的焦灼和失望,就用默默相送来抚平他躁动不安的心灵,陪他渡过了汤汤淇水,并明白地向他传达出了女儿家的心思: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至此,一个温婉、多情、纯洁的女子身影就轻轻地映在了淇水里。在等待婚期的日子里,她的痴情更是令人动容,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炽热:常常登上高高的垣墙,去眺望那男子的踪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就在这样一个个悲喜交加、苦乐相融的日子里,这个痴情女子演绎尽了她对爱的梦想,对幸福的憧憬,并带着它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走进那条后来如淇水般令她百感交集的旅程。(并列式分论点一)

她,有水一样的柔韧贤淑。

就像无数古代贤良女子一样,她勤劳,能干,贤惠,坚韧,如水一般终日围绕着她的家,滋润着她的家。多少年来,她在夫家过着贫穷的生活,催老了曾经美丽的容颜,可为了这个家,她认了;多少年来,她在夫家做着粗重劳苦的活儿,粗糙了曾经柔嫩的双手,可为了这个家,她认了;多少年来,她夙兴夜寐地打理日子,久违了曾经缱绻的温情,可为了这个男人,她忍了;多少年来,她勤心养公姥,一心事夫婿,看惯了丈夫的喜怒无常,可为了这个男人,她忍了。就这样,她用她全部的心血浇灌着这个家,用她单薄的肩膀挑起了整个生活的重担,如水般地柔韧坚强地活着。(并列式分论点二)

她,有水一样的沉静清醒。

当冰冷的淇水溅湿了她车上的帷幕,当汤汤的河水带走了她曾经的欢颜,她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哀伤沉沦。她有的只是冷静的思考,清醒的抉择。她静言思之:作为妻子的她,安守妇道,痴诚待他,并没有什么差错;只是作为丈夫的他,日久生了倦意,也就变了心意。是他,用“至于暴矣”的行径,践踏了两人曾经“言笑晏晏”的真情;是他,用“二三其德”的心思,粉碎了当初许下的“及尔偕老”的誓言。作为男人的他,为什么就如此寡情薄义?痛定思痛之后,这个有着水一样灵性的女子终于清醒地认识到:“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对自己一种深切地责备,更是对众多女子一种由衷地告诫!在这个男权社会里,男人和女人,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当她明白了这个至理后,她就变得格外冷峻起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凡事都有个限度,你既然这样不想约束自己,那我也就不想再委屈自己了;你既然这么不念旧情,那么也就不要怪我如此决绝了。我们从此拉倒,各走各的阳关道——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森严社会里,是一个多么凛然的声音,一个多么刚强的抉择啊!它斩断了无数缠绵依附的枝蔓,让一个女子独立地站起,从此站成了一个唯美的形象。(并列式分论点三)
正因为如此,这个水一样的女子,才能够穿越两千多年的风尘,长久鲜活在我们的视野里,时时清新着我们飞沙走石的心,最终成为众多女性形象中独具特色的一个。

可以说,她就是一朵花,一朵摇曳在淇水畔美丽而坚强的女人花!

(注:以上为“徐徐语文坊”点评)
总:要写好文章,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实践。
总:有了这三多,文章是可以写好的。
3、对语言混乱状况的批评(人民日报社论)
更严重的是文理不通……  (按从小到大排列)
在整个的篇章结构上……
分:时间不可捉摸(从不同方面揭示时间的意义)
并列式结构就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解成几层意思,逐层加以论证,
最后往往还要总括起来,回应论题。
因为中间几层在形式上是并列关系,所以叫并列式(横式);
又因为从整体上看有总有分,所以又叫总分式,或总分总式。
并列式结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打开思路,
构思出一篇说理全面、条理清楚的作文。
6、课文回顾:劝学(荀子)
分: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分: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
并列关系的顺序安排可以灵活安排,但是应该考虑并列关系的几个方面的轻重程度及其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应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当然,有时几个并列的方面并没有程度的差别,安排顺序只要符合一般的思维习惯就可以,不一定有严格的次序。
从形式上说,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几个并列的层次或段落,可以在前面或后面标以“第一”“第二”,“首先”“其次”,“其一”“其二”等等。
并列关系的几个方面不能出现包含、交叉、矛盾关系。
8、练习: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用并列式结构编写一个议论提纲,并注意并列部分的顺序。
分:细节可知兴衰   (并列分解“为什么”)
总:小小细节,魅力无穷
分:做大写的人,要有敢于正视的勇气。
分:做大写的人,要有接纳开放的心态。
分:做大写的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并列分解“怎么办”)
1、示例:重拾家书,感受文字的力量(熊飒飒 人民日报)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的几十年,从书信、电话到后来的聊天软件,再到如今的微博、微信,技术革新让生活日新月异,过去的一些生活习惯逐渐淡去。不过,依据这种更替来评判孰优孰劣恐怕不合适。 比如,言及书信,除了被认为是一种过去时的沟通方式,大家经常还会产生一种怀旧情绪——远离了书信,似乎总觉得少了一点东西,于是有的人突发奇想给朋友写封信,对方收到信往往非常感动——寄信人以如此“郑重”的方式与你沟通,这背后的情感该多么厚重!
互联网讲究效率,沟通快捷,信息快餐化,文字越少越好,能用表情不用文字,

。书信里的文字是用笔写出来的,它和在键盘上敲出来的字不同。靠信件沟通的时代,要付出较高时间成本,所以总会在信中写入更多内容、倾注更多情感,让人看到写信人丰富的内心。看看梁启超的家书你就可以发现,这位国学大师饱满且立体的人格画像,他既是充满爱国情怀的学者,在信中和子女讨论国家大事,也是一位体贴的父亲,时常事无巨细,嘘寒问暖。

家信丈量了家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

(从正面说明家书的力量)
如今有了网络,交流成本很低,而且比以前更便捷,但这也有着“另一面”。想到哪就说到哪,

因为成本低反而失去了交流的动力,和父母说几句便觉得无话可说

。而且,网络时代隐私成了大问题,前段时间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五百名家长中,80%加入了孩子的社交好友,但50%的学生对于家长涉足自己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圈表示反感。

大家的距离很近,但心却隔得远了。这是技术带来的改变,也是社会学家所谓的“现代化的后果”

。(从反面说明互联网沟通的不足)
网络时代有快的好,书信时代有慢的内容值得回味。1994年,那首《一封家书》的歌在全国各地走红,歌中唱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如今读到这样的内容还会感动不少人,在外工作远离父母的你,可曾想写一封家书寄给遥远的家人?从去年10月开始,人民网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共同启动“家·信——为传统文化接力”大型公益活动,线上线下互动,“晒家书”“写家书”“谈家书”,正是为了再次发现家书的文化价值、伦理价值和教育价值,践行最高领导人倡导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歌曲《从前慢》打动了无数人,过多了“快”的日子,“慢”的东西会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人开始思考“慢”。海子曾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与亲人朋友沟通,感受文字的力量,获得有质量的沟通,正是书信在当下最大的意义。
(注:以上为“徐徐语文坊”点评)
论点:告诫当今的各级领导同志也来个“悬赏纳谏”,听取批评意见,改进工作。
正:称赞齐威王勇于纳谏而取得“战胜于朝廷”的效果。(详写)
反:批评厉王的“止谤”最后落得个“流于彘”的下场。(略写)
从:幸福固然离不开合理生活需求的满足(略写)
主:幸福更源自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安静,灵魂的坦荡(详写)
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参与对照的双方,或者是一“正”一“反”,或者是一“主”一“从”。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因此,写作中往往是对一个方面用墨多些,作为论述的重点,另一个方面却起烘托、陪衬作用。
5、以“论合作精神”为题,用对照式结构写两种议论提纲。
正:合作利己又利他(详写)
反:各自为阵容易两败俱伤(略写)
从:个人奋斗固然能体现个人魅力(略写)
主:合作却能使成功加倍个人魅力更彰显(详写)
五、递进式(纵式)论证结构
就是后边的论证是在前边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不能随意改变顺序。这种层进式的结构,反映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一般的顺序,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
2、常见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种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1)提出问题:即引论,是文章的开头,用来提出文章的论点或用来点明文章的论题。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分析问题:即本论,是文章的主体,主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3)解决问题:即结论,是文章的结尾,或是得出结论,或是进一步强调论点,有时也用来提出希望、要求或解决问题的办法。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在实际写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部分,可任写一个部分,或者一个详写,一个略写。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3、课文回顾: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提出问题(是什么):梁惠王向孟子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
分析问题(为什么):孟子给梁惠王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比喻说理: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解决问题(怎么办):提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施仁政,行王道
分论点一:王道之始(三组排比)
不违农时、不入洿池、以时入林  (养生丧死无憾)
分论点二:王道之成(四组排偶)
树之以桑、畜养猪狗、勿夺田时  (黎民不饥不寒)
分论点三:王道之心(比喻对比)
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对比“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残忍
用“非我也,兵也”比喻“非我也,岁也”的荒唐
4、其他示例:当代青年是大有希望的
提出问题:当代青年是大有希望的
分析问题:当代青年为什么是大有希望的
1)当代青年不盲从,爱思考
2)当代青年不懦弱,有力量
3)当代青年不守旧,敢创新
解决问题:当代青年要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努力为国家作出贡献。
5、试按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为“人要严于解剖自己”这个论题编写一个写作提纲(答案见下边)
6、也可以在议论文的某一局部采用递进式。
示例(1):人要严于解剖自己
提出问题:人要严于解剖自己
分析问题:人为什么要严于解剖自己
1)严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2)严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包容他人
解决问题:人该如何解剖自己
1)对自己首先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提前,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2)光有自知之明还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3)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懂得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怎么办”部分的递进式)
示例(2):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
提出问题:读书人是幸福人
分析问题:读书人为何是幸福人 
1)阅读能增广人的经历和经验
3)读书能使人向善避恶,变得情趣高雅、心灵纯净而富有正义感。
(“为什么”部分的递进式)
示例(3):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提出问题: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
分析问题:孟子给梁惠王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解决问题:孟子告诉梁惠王怎样才能“使民加多”
(“怎么办”部分的递进式)
7、练习:为“知识与能力”和“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论题分别编写一个局部采用递进式的议论提纲。
示例(1):知识与能力
提出问题: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能力。
分析问题:既要重知识,更要重能力
3)知识与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什么”部分的递进式)
解决问题:努力掌握知识,不断提高能力
示例(2):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张烁 人民时评2020年4月2日)
提出问题: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分析问题:因为只有挥洒劳动的汗水才能理解劳动的内涵,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决问题:怎样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分论点一:把劳动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各学段
分论点二:还要创造条件,全社会协同支持
(“怎么办”部分的递进式)
六、比较特殊的递进式结构: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就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那么就要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如观点是“网红文化病得治”,那就要先摆“网红文化病”的现象,再分析它产生的根源及危害,并提出解决这种病的办法。
2、示例:国产品牌“傍名人”“蹭名牌”,可休矣(桂从路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4月17日)

近日,两起围绕品牌商标的争夺战引发市场关注。

一起是最高法对乔丹商标案进行终审裁判,4件商标发回知识产权局重新作裁定。另一起是N字母运动鞋之争在上海落槌,一审判处纽巴伦公司除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公开声明消除影响外,还需赔偿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80万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摆现象:两起围绕品牌商标的争夺战引发市场关注)
一起是商标注册争议的行政诉讼,一起是反不正当竞争的民事诉讼,虽然性质不同,但无疑都给国产品牌上了一课,给那些热衷于“傍名人”“蹭名牌”的商家敲响了警钟。在乔丹商标案中,虽然乔丹体育保住了绝大部分商标,

但旷日持久的诉讼不仅造成其上市进程一再搁浅

,接下来还将面临着乔丹本人的民事诉讼,附着在品牌的信誉和市场评价难免受损。而作为同业竞争者,“New  Balance”和“NEW·BARLUN”两个品牌,让许多消费者感慨“傻傻分不清”,

纽巴伦公司如今也将为其攀附名牌商誉、造成市场混淆的主观过错买单。

(析危害:商家经济和信誉的双重受损)
其实,类似侵权案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一点也不奇怪。放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大背景来看,这两起典型案件依法宣判,再次展现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惩戒力度,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数据显示,仅2019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专利侵权假冒案件6529件,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15万件。不断夯实的法律堤坝、越织越密的制度篱笆,早就向品牌“打擦边球”行为传递了“此路不通”的明确信号。
政策导向是鲜明的,相关企业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痛。但需要反思的是,“傍名人”“蹭名牌”为何屡禁不止,为何受到商家热衷?这里面固然有法律意识淡薄的成分,但更多还是面对市场竞争,少数国产品牌没有找到正确方法,甚至迷失了方向。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了,市场经济的法治篱笆越扎越紧,

如果企业发展存在思维惯性、形成路径依赖、抱有侥幸心理,在品牌建设上投机取巧,无异于自断前路。

(挖根源:企业发展存在思维惯性,形成路径依赖,抱有侥幸心理)
几十年的市场打拼,今天的中国企业对产业链“微笑曲线”并不陌生,也更加懂得了品牌的重要意义。

但如何塑造自己的品牌,这才是最关键一步。

其实“傍名人”“蹭名牌”也只是少数,很多国产品牌早就已经开始了“逆袭之路”。这其中,有的依托制造业的产业链优势,

通过质量抢占国际市场,有的借助创新实现产品迭代

,打造国货、国潮品牌,还有的深耕国内市场,赢得消费者喜爱。相比较那些投机取巧的行为,或许短时间内付出的成本更多、要走的路更为艰难,但长远来看,这些才是中国品牌走向名牌、走向世界的正确姿势。(指方法:借助质量、创新等塑造自己的品牌)

}

1、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2、“讲道理”(分析论据)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

议论文段的写作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

(1)第一步,段的首句:开门见山,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

(2)第二步: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即理论论证。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3)第三步:列举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议论文展开议论是以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它无论对什么问题、什么事物展开议论,无论在议论中表达什么见解,提出什么主张,讲述什么道理,或者反驳他人的什么观点,都是为了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如果说,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是它的解说性,要把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向读者解说清楚,那么,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则是它的说服性,从思维类型上来说,要回答出“为什么”,要讲出道理来说服读者。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文章例话》)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论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

论题并不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个设问句,无所判定,不表示判断,只表达发问,等待回答。“论权威”、“青年运动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也不是判断。它们都规定和限制文章的论述范围和论述的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线索。论题一般都出现在标题或序言中,论题的表达方式是设问句,如“什么是人才学”,也常用突出主要意念的词组,如“青年运动的方向”等。一篇文章论述的论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不仅议论文的议论部分要围绕它,就是非议论性的内容也要服从它,它是全文内容的中心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

论点,又叫论断,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

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议论文不分长短,皆须具有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共同完成证明任务。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着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议论文贵在新。不仅论据材料要新,而且立意构思也要新。那么如何才能富有新意呢?

首先要求思想新,有时代感,对间题的着法新颖独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要求构思新,不同凡响,不落案臼。

某年上海高考作文《清流与活源》,此题是从朱熹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化出来的。朱熹诗句本有“意”,为考生从大处立了“意’,作了提示。考生最主要的便是在正确理解诗句涵义的基础上,把原“意,具体化,从自己感受最深的角度,确定一个具体的中心论题,从而阐述见解。当年的考生、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陈易,曾在《语文学习》上介绍自己临场考试的作文经验,值得借鉴。

他谈道,在确定议论文的体裁后,立即从众多的素材中《环境保护、人才交流、经济改革、社会面貌、知识更新等)选择议题,并对其中三个较为现实的议题(环境保护、经济改革、知识更新)再思考,反复分析、比较。他感到文章不仅要有充实的内容,还要有鲜明的时代感.敢于标新立异,级终选择了知识更新这个议题展开论述。为什么他这样选择呢?

他的看法是:环境保护是个重要话题,但很有就事论事的味道,“流”与“源”本是环境的一部分,议论局限于环境这个问题,似乎“浅”了些,更何况这话题古人谈,今人谈,书刊杂志上常常谈,因而又“老”了些。于是排除这个论题。

经济改革是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他只懂得一点皮毛,要详细谈也谈不出名堂,别人当然更会感受不深。何况报刊上关于经济改革的文章多如牛毛,写这话题易走入俗套。因而也排除了这个话翘。剩下知识更新,他感到具有不少优越性。首先,它有时代感,新旧知识脱节不仅存在于老知识分子身上,同样也出现在青年学生身上,当前谈这问题确有必要。其次,它有新意,在种.种热门话题的排挤下,知识更新已不常被人们提起,而被埋没忽视之后再写它,会令人有新的感受。

其三,作为一个学生,对这个间题考虑较多,体会较深,容易落笔写出真情实感。因而最后确立了这个论题。确实,当时选择这个论题较为新颖独特,不同凡响。我们的时代正是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虽然正确,但已陈旧。如果永远停留在这个知识水平上,科学不能发展,社会不能进步。一唯有更新知识,才能顺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针对这个论题,深入展开论述,定能写出富有深意的好文章。

写文章总要表现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作者的思想观点,因而高考作文命题密切结合时代形势,符合时代要求,启发学生表现时代风貌。考生在准备应考阶段,务必密切关心时代形势,才能保证作文的选材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思想性。

北京20XX年夏季奥运会会徽在传统的红色中国印章上刻着一枚汉字。汉字下方用中国毛笔书写了“北京20XX”的英文字样。图画底部是奥运的五环标志。会徽中的人物象征了一位跑步者或舞蹈者,而汉字“京”的意思是“首都”。

这一会徽表达了当今的中国不仅个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国度,更是一个充满了现代活力的国家。首先,这一会徽是一次奔向未来之旅,是中国迈向20XX年奥运会的象征。其次,它是北京承诺将成功举办奥运的标志。因此,这一会徽代表了一种悠久文化拥抱现代世界的信心,以及中国人民迈向新征程的精神。

在我看来,奥林匹克运动会首先代表了体育的精神。它伸展了双臂邀请全世界及其人民分享北京的历史、魅力、能量及未来。此外,它是友谊的象征,以及希望国际社会通过体育运动进而和平共处。

在许多人看来,成功似乎是个高深的名词, 又有无数人为它而烦恼,苦闷。但成功却又像顽皮的精灵,看不见,摸不着,又难以捉摸。但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无处不在。

也许会有人说,在无数次的磨难中可曾见到成功的身影;可曾见到胜利在向我招手?怎能说它无处不在?

但是我却要说,也许一些所谓的小小失败令你失望灰心,但是如果你肯从另一角度看待,那何尝又不是一种成功呢?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从最平常的考试说起。我们经常会遇到考试这种事情,但这类事情永远不会一帆风顺,胜败乃兵家常事,考试也一样。也总有得意和失意时。得意时我们收获了成功和喜悦,也积攒了宝贵的信心,失意时我们则收获了一份经验,为下一次冲刺成功奠定基础,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相反,如果一有失意时就灰心丧气,丢失了再战的信心和勇气,必将导致下一次失败,然后一败再败,循环下去,得不偿失。与此相比,不如乐观地面对失败,看到所谓的失败中所蕴含的宝贵经验或是精神,争取下一次成功。

也许在某一方面,你总是做不好。也许是音乐,也许是舞蹈,也许是日常家务,又也许是一种习惯。也许你会因此而伤心、流泪,但是只要你为此而努力过了,奋斗过了,真真正正地体验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后,也就不会为自己留下些许遗憾,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能从失败的泥沼中站立起来,才是一种最宝贵的成功。

蒲松龄面对仕途的不顺,没有放弃自己,就此萎靡不振,而是从此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当中去,并在茶馆街巷收集民间传说,妖魔故事,及时地记录下来,几十年如一日不曾放弃,终于写成《聊斋志异》为后世所称赞。的确,他的仕途是失败的,但若没有仕途的失败,他又怎能看穿旧社会本质的黑暗,写出“刺贪刺腐入木三分”千古奇书。

总之,你在日常小事中积累了经验是成功;收获了信心是成功;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是成功;帮助了别人是成功……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这样,相信自己,从收获快乐开始,接着收获信心,最终收获成功。我们可能不会有伟人那般惊天动地的成功,但至少我们可以稍稍感受一下我们小小成功带来的喜悦,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更大的成功。

我愿意从现在开始,积累一点一滴小小的失败,把无数次的失败织成有力的翅膀,向着成功的彼岸,飞翔……

总结: 成功不是深不可测的东西,每一件小事中都埋藏着成功的种子,等待着你用美好的心情去浇灌它,然后它就会萌芽,长大,结出成功和喜悦的果实,收获必要的信心。

在不少议论文的写作中,我们通常会根据题目已出一个简单的论点,然后开始举例或者分析,对论点本身没有深刻的剖析,导致文章很直白,很难给人一种深刻的感觉。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写的好坏,重点就在于论点是否深刻,但是论点的深刻不一定代表议论文的深刻,还需要在论点中更进一步的表达出来。

二、论据陈述要契合深入

很多高中议论文的论据陈述或是出于字数的原因,或是对论据理解及角度的不同,很多同学在论据的表达上过于啰嗦,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全部写出来,这样的做法对于论证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反而因为占了太多的篇幅,而不能深入的分析了,最后草草结尾,这样的文章自然而然也不会很深刻。

很多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注重对论点的陈述,对论据的表达,却忽略了对主旨的提升,议论文的主旨需要相对鲜明,这就意味着在文章的开头和主体部分不能过多的表述,所以在文章的结尾需要对论点进行一个总的提升,达到点题的需要。

议论文段的写作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

(1)第一步,段的首句:开门见山,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

(2)第二步: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即理论论证。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3)第三步:列举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着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式,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如一篇评论加入WTO后中国文化将怎么样的文章,其引语:“WTO之后,全球的文化随着雄厚的资本入境,迎接或抵抗着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享受资本之中的快乐。”这段话虽简明,但失之简朴,如果稍加修饰,顿觉满目光华:“WTO之后,全球的文化携资本的凌厉之风而来,迎接或抵抗着不再具有史诗般英雄色彩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在资本之中快乐地舞蹈。”同是说理,修饰之后,用语虽繁,但神秀意满,令人赏心悦目,毫无枯燥之感。

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写出让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说理雄文、美文。

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

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例如有一篇文章谈到写作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时,举例道:

著名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就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写了大量的悲喜剧以及诗歌,终于成了不朽的艺术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傍晚乘凉时发现苹果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得出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一科学论断。

这里,举莎士比亚一例还可以,虽然说得不够透彻,但与论点总还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举牛顿的事例则不恰当,因为他虽然也观察、思考,但非写作中的事。

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先看下面一例:

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实事求是会怎样,而是从反而讲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意义。在论证中,凡是为了证明自己主动提出的论点的正确,先证明与这个论点相矛盾的另一个论点是错误的,或者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外一个论点是正确的,都是反证法。

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例如:

回顾苏联托洛茨基派在一九二三年这一年中反党篡权活动的史实,我们不难看出:王张江姚“”一九七六年在我国进行的篡党夺权活动,在很多方面就是托洛茨基匪帮的故伎重演。在本质上“”和托洛茨基匪帮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穷凶极恶的野心家,祸国殃民的害人虫,不择手段的阴谋家,彻头彻尾的反革命。这两个黑帮在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伟大领袖逝世前后,走的是同样的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道路,遭到的也是同样的人心丧尽,完全破产的可耻下场。

“”与托洛茨基派有许多相同之处,可以类比。通过类比,“”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面目暴露得更加清楚。

在进行这种类比论证时,特别应当注意所类比的事物一定是一类,具有本质方面的相同点,如同上例。如果不属一类事物,虽有某些相似之点,只可以比喻,而不能类比,例如把革命人民对反动派的坚决斗争同武松对老虎的斗争相比,只能说是比喻而不能类比。

最后谈谈练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

这里,写作、绘画、歌唱可以类比,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

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赞牺牲精神》,开始列举了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弗,归国定居的年轻女科学家赵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与王竹平等人,为建设四化甘愿牺牲一时一已的利益直至个人生命的模范事迹,作者热情地赞扬了人们的牺牲精神。接着,文章批评另外一些人:

可惜,现在有些人还缺少这种牺牲精神。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是四化大业,而是个人眼前的“实惠”。不是吗?……这种极端利已者的人生观,和前面那种人相比,显得何等渺小,和我们今天的历史重任何等不相称?

牺牲精神是可贵的、高尚的,由于以利已广义者的人生观来反衬,显得更为可贵、高尚。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写作中能够经常运用这种论证方法。

“纵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作比较。比如现在有些文章在论述党的某一经济政策的正确性时,往往讲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生产形势,群众生活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使用的就是这种对比方法。

这是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它可以用原因来证明作为论点的“结果”;以原因的必然性证实结果的必然性。例如刘少奇的《人的阶级性》中的一段:

人的阶级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这就是说,一定集团的人们,长期站在一定阶级地位,即站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地位,以一定的方式,长期的生产着,生活着与斗争着,即产生他们的特殊生活样式、特殊的利益、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心理、思想、习惯、观点和气派,及其对其他集团人们与各种事物的特殊关系等等,而与其它集团的人们不同,或者相反。这就形成了人们特殊的性格,特殊的阶级性。

这段文字先讲了结果,亦即论点,然后讲促成这结果的原因,也就是论据。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可以叫做“喻证法”。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喻巧而理至”,恰到好处的比喻往往能帮助说清道理。所以,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论证中。这类例子多得很。例如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针对一些同志对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的意义认识不足,一连用随季换衣,孙悟空对付铁扇公主,“黔之驴”等三件事作比喻,深入浅出地加以阐明。再比如前面讲“引论”时举例的《下蛋、唱鸡及其它》一文,通篇是用鸡的形象来帮助说明问题的,给人的印象是具体的生动的,比喻是一种帮助说理的好方法,但由于任何比喻都是缺陷的,特别是同论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有些喻体完全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事物),所以,它不能作为论证的主要方法。要透彻有力的论证问题,主要还是靠对实际材料进行研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说理透彻,令人心悦诚服,主要不是靠几个比喻,而是靠对当时形势的科学分析。

“归谬”,就是导致谬误。这种方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仅用于反驳错误观点。

上面列举了几种主要的、常用的论证方法,其中,除了“归谬法”专用于驳论文章外,其余几种对于立论、驳论文章都是适用的。

论证方法作为人类思维活动形式的反映,是不难把握的。有时,我们所以感到难,除了由于书本介绍有关知识时显得过于零碎、抽象的原因之外,也有学习脱离实践的原因。联系实际,任何理论、知识都容易理解,也容易把握。掌握论证的方法,也是这样。只要把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我们日常的认识活动联系起来,再借鉴报刊上的优秀文章,又坚持练笔,一定会很熟练的运用这些方法。

议论文一般两种思路,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按照这样的思路,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体现在:

一、新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论证结构。

“引”——概述材料。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

“析”——分析材料。“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提”——提出论点。“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引、析、提”可以为一段,也可以为两段)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二、其它形式的议论文(包含话题作文)一般体现在:

层进式结构(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分析对策、论证对策。)(参考1-2号文)

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参考3-5号文)

对照式结构(正反对比、转折补充)(参考6-7号文)

推迭式结构:立论(提出论点)——入据(论据最好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有时可以是寓言、传说、历史掌故、名人轶闻轶事等)——结承(小结,联系现实,阐释意义)——迭据(运用现实生活事例)——归纳(进一步揭示论点)(参考8号文)

特点:结构上,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包括名人名言、诗文、谚语等在内,都可以作为论据出现在议论文中。特别是引用或者化用诗文,能够将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哲理融入到议论文中去,既使得文章增加了文采,也会让文章在论证力度上得到提升。如在《不甘平凡》中,作者在开头就通过引用诗文来巧借意境: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于是,当我看到了新日初升的第一缕华光的同时,也看到了星星陨落前的最后一丝光亮,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不甘平凡。

作者巧妙引用诗人顾城的名言,将其中的意境形象化地描述出来,然后引出文章的主题,这样的写法使得议论文入题自然,意境显豁。同样,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诗文还可以直接作为论据出现,如文中这样写道:

要有不屈不挠创造成功的魄力,但也要有苏轼甘于平凡等待成功的心态。也许苍鹰翱翔九天的姿态让人仰慕,但蝶儿在花丛间翩翩起舞的姿态一样使人着迷;也许可能会失去“一览众山小”的奇观,但却收获了“柳丝榆荚自芳菲”的胜景。

作者引用诗句,是直接取诗句中的意境来行文,诗文已经成为论述的一部分,使得文章论述也更有诗情画意的文采之美了。

提高议论文语言文采关键在于词句之美,除了简单引用或化用诗文外,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议论中叙述,在叙述中议论,将优美的语言融于论据中,将文采镌刻在具体论证中。如文中作者是这样来写苏轼的人生选择的:

当一个百姓爱戴、君王重视的政治家固然是一种精彩,可是谁能说寄情山水、泛舟江湖就不是一种成功?皇城下的君威没有培养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黄州的山水却造就了一个万古流芳的诗人。皇城的土地上已有日月的华光,更何况还有群星闪耀,苏轼这一点微弱的烛光怎么可能脱颖而出,那一丝光亮必然要掩盖在华光之下,但他遇到了黄州这一契机,一次贬谪反而成就了他,给了他作为诗人一个发光发热的机会。这抹微弱的烛光终于可以照进千万人的心中,绽放出他特别的光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这样不甘平凡的萧瑟才造就了他精彩一生。

作者为了突出苏轼人生选择的不甘平凡,将作为政治家、寄情山水的诗人、超越平凡的思想家三种身份娓娓道来,款款而叙,一边讲述苏轼三种人生选择的经过,一边论述不同人生选择的不平凡之处,特别是作者叙议结合,巧妙地将苏轼的人生选择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铺叙出来,贴切而有文采。

有不少学生错误地以为,议论文中的论据就应该实事求是地简洁描述,以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结果为主要要素,将论据客观描述出来即可。其实不然,不同的论据有不同的呈现方法。“五何”法贵在简练,其重点在后面的论据分析中。对于论据的呈现,特别是对人物事件论据的叙述,也可以将其现场的画面感描摹出来,激发读者内心的认同之情,使得论据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同时也客观上让文章更加形象,更具文采。如文中作者这样写“无臂钢琴师刘伟”的:

当音乐从指头缓缓流过,这是一种优美,可是当生命一曲抗争的乐曲从脚下响起,这更是一种灿若烟花的绚丽。无臂钢琴手刘伟用不屈的奋斗创造出了人生的航向,当音乐响起的那一秒,一切灯光都因之黯淡,只有他能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让辉煌点燃每一个梦想。看,那是刘伟,没有双臂,他却用他灵巧而厚茧遍布的双脚轻盈地跳跃在黑白键盘上,用如水的音符击打在每个听众的心坎上,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用行动证明了一句话:“只要有勇气、有毅力,人生在零度也能沸腾。”

作者并没有仔细地对刘伟的事实进行举例与分析,而是通过细节描摹将刘伟用双脚演奏音乐的画面写得生动形象,极具现场感,让读者为之心动,同时借此来类比说明,以“只要不甘平凡的心还在,用脚也可以奏出最华美的乐章”来直接论述“只要不甘平凡的心还在,再无望的梦想也能诠释不凡”的观点,直观生动,极具说服力,从而揭示了主题“不甘平凡”背后的意义就是要有追求,可以说这一段论述,画面的感染力和语言的文采对论证力度的提升至为重要。

议论文的文采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华美、词句的绚丽上,更体现在文章的内涵上。如果说辞藻的美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文采,那么内涵深刻的文字才是带有底蕴的真文采。在具体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排比、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将文字中的内涵凸显和提升出来。作者是这样来对文题进行释义的:

最能打动人心的,不是白天如火的骄阳,而是夜幕下窗中透出的一抹摇曳的烛光;不是富人在捐款箱前的一掷千金,而是穷人小心翼翼地掏出手中的最后一枚铜板;不是巍峨宫殿庄严肃穆紧闭的大门,而是遮不住风挡不住雨的施粥棚……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平凡,才创造出了至美至爱至善。

文中,作者通过排比句式,将“白天如火的骄阳”与“夜幕下窗中透出的一抹摇曳的烛光”、“富人在捐款箱前的一掷千金”与“穷人小心翼翼地掏出手中的最后一枚铜板”、“巍峨宫殿庄严肃穆紧闭的大门”与“遮不住风挡不住雨的施粥棚”三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至爱至美至善”的深刻内涵,就是真正打动人心。这样的对比形象直观,比直接阐明道理要更加深刻也更有说服力,同时语言也显得有文采、有魅力。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可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后三点为议论文三要素)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论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

论题并不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个设问句,无所判定,不表示判断,只表达发问,等待回答。“论权威”、“青年运动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也不是判断。它们都规定和限制文章的论述范围和论述的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线索。一篇文章论述的论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不仅议论文的议论部分要围绕它,就是非议论性的内容也要服从它,它是全文内容的中心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

序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使读者对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引起注意。常见的序论写法有如下几种:

A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

B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

C提示内容,对全文作扼要的介绍。

D因事设问,启人思考。

E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安排得好,不但思路顺畅,层次分明,而且富有逻辑说服效果;相反,不但思路滞涩,层次不清,而且缺乏逻辑说服力量。可见,富有逻辑效果地安排论点、论据展开论证,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是多么的不可忽视。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四种。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引证法等。

即要注意各个材料之间的侧重点,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努力做到与观点的一致。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新鲜材料从哪儿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常走入“观点+材料”的误区,认为有了事实,就能自然地证明观点了,其实不然。有了论点和论据,还须进行论证,阐述论点与论证的内在联系,使论点统领论椐,论据支撑论点,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更具说服力。

如: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2)不同时空事例组合

文中常用“纵贯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等字句。也可用现实生活中日常现象作为论据来写以强化论证效果。

四、议论文见解新颖四法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作文发展等级第四项“有创新”,其中有一条“见解新颖”。何为“见解新颖”?就是“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这确实体现了写作上的创新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见解新颖”呢?

1、逆视法。就是在思考问题时,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

2、侧视法。就是运用发散思维,另辟蹊径,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引发新的认识,得出不同的结果,产生新的见解。

3、透视法。即在人们普遍认同的认知习惯或传统观念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就象做x光透视一样,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全新的见解。

4、统览法。即在思考问题时,不能执于一端,非此即彼,而应统览全局,全盘考虑,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形成新颖独特的见解。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让两人选择——可能马上就有人说,选择鱼竿好,或是选择鱼好,其实这两种见解都失之偏颇:因为选择了鱼,很快就会吃光,如果不能到达目的地,还是会饿死;若选择鱼竿,在到达水边之前,也有可能饿死。可见,这两种选择都是不明智的。那么,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其实,只要我们通观全局,分析形势,综合考虑,新的见解自然会产生——两个人合作起来,先填饱肚子,再带上鱼竿去赶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议论文论点论证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