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懂行的老师可以看出是农村合作医疗多大年龄就不用交了月龄的什么品种吗?

最早知道李玫瑾教授,是她在网上关于6岁之前孩子一定要管的视频,最近在图图的成长经历上,我发现她说到的一些育儿理念真的应验了。所以,这半个月,我陆陆续续仔细拜读了李教授的育儿理念、做法,还有她关于人生哲

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

最早知道李玫瑾教授,是她在网上关于6岁之前孩子一定要管的视频,最近在图图的成长经历上,我发现她说到的一些育儿理念真的应验了。

所以,这半个月,我陆陆续续仔细拜读了李教授的育儿理念、做法,还有她关于人生哲学的演讲,用醍醐灌顶一词绝对不过分。

为了把有用的做法、好的理念、接地气的故事分享给各位父母,同时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这个周末我整理了20段最受益的育儿理念和做法,望大家能有收获。

李玫瑾教授,1977年就读于人民大学哲学系,82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研究犯罪心理学。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过程中,李教授发现成年人的很多行为都和早年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以下都是我从李教授的公开演讲中整理出来的精彩内容。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未成年时期大体可以分为12岁之前的依恋期,12-18岁叫青春期,依恋期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关键期,青春期需要一些社会的参与。

以性格为核心的人格,是决定人一生,尤其是45岁生活的关键,所以人格教育家庭要重视。

一个人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对善待过,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之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孩子一岁以前,甚至三岁之前,最好由母亲亲自抚养。人在生命的早期是很无助的,他所有需要的满足和快乐都和抚养人息息相关。认人是最早的情感现象,也叫依恋,由此父母才获得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李教授在论述这个观点的时候,说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溥仪从小喜欢恶作剧,也不听老师劝,谁都管不了,唯独听他的乳母王焦氏的话。这个故事说明只有心理上依恋的人才对他有控制力。

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环境,我认为职场妈妈不要把孩子丢在老人家养育,利用工作后的时间高质量陪伴就是最好的做法了。

有一种人脾气暴躁、容易激动的人,还有一种人平和大度,前一种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亏欠的,后一种人早年的抚养一定是非常到位的。

真正的养育过程,肯定是唠叨的,是有言语的,这叫做有亲情抚养。言语发育和社会性发展(愿不愿意和人交流、亲近)、认知等能力都会在有亲情抚养和无亲情抚养的背景下表现不同。

孩子成长过程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所以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我一定让他活得快快乐乐,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在逼孩子,这种教育导致我们的孩子到后来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他的东西不能给他,怎么办?做到四个不要:一不要骂;二不要打;三不要说教,这个时候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在他耳边的都是噪音。第四,你不要走开,他闹给家长看 ,所以你一定要看着他闹,温柔而坚定的拒绝。

比如他要买小汽车,家里已经有无数了,他还要买,在商店开始闹起来,说我就要这辆小汽车,我不走。这时候,父母就一定要对他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把他抱起来抱回家,不要打不要骂,也不要管他,任他闹。抱回家把他放进卧室,因为卧室没什么危险,把门一关,一个人来管。

未成年人的很多问题是滞后问题,比如当你发现孩子已经很难教育了,其实问题发生在很早之前。

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我们话有时候只要说到了,孩子知道了,你就不要非得让他承认错误。青春期的孩子让他承认错误是很难得。不要和孩子争执到底,那吵到最后反而会让孩子对你不恭敬。

我的孩子高考前,她当时很痛苦,怕考不上对不起我,我说没问题孩子,就这些钱,你考不上你想开店,我把这钱给你做启动资本,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一个位置。

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到后来承受力就越好。除了他可能暴力一点,有些事情容易暴力,但他绝对不会有天有地,遇到挫折就去跳楼自杀。尤其家里有儿子的,一定要苦着养,千万不要照顾太周到。逆子很多时候是百依百顺造成的。

孩子6岁之前管什么呢?很重要一点,就是几个问题,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6岁时候说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打滚,可是你等他12岁再说不行,他可以拔腿离家出走,他可以说你不答应我,我就跳楼。

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相关,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吃一点体力之苦。

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怎么办?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大的身上,不要放在护小的上面。

只要发生争执,比如吃的,你可以对老大说这个吃的是你们俩的,你来决定怎么分,如果他都吃掉了,没关系,你就看着他。下次你还交给他,在这个过程中他就知道了爸爸妈妈挺在乎我的感受的,既然我决定,我也不能亏着弟弟妹妹,这样老大就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的成功在于他的自信,孩子学习很重要,但是不是唯一。老师有一个分数线有一个任务,作为家长,我们要顾及孩子的全面发展。分数是老师管的,父母要管的是孩子你上学快乐不快乐,有没有人欺负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可以帮助你什么。

要让孩子“参与”到家中的大事,不管他什么样的学习状态,家中的大事都要告诉他,听他的意见,让他做一点没有坏处。

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和家庭背景,孩子最好的朋友往往是孩子最大倾诉者,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观察孩子最好的朋友的行为,是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如果交的朋友不太好,你也可以问问孩子认为朋友的优缺点,表达你的意见就好。

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背景中的问题,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就用什么方式对你。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你不尊重他,他就不尊重你。

文章来源: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pkumum),三个北大妈妈,三个职业女性。六个萌娃四男两女,每家两只。每天原创分享科学育儿知识、素质教育心得、品质生活理念。探讨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吐槽家长里短、社会百态。

推荐一本书《华人育儿百科》

李玫瑾教授曾提到:养一个孩子,我们可能花3年花6年,或许再久一点,如果错过这个时间,可能要付出三四倍的时间,还不一定能达到头6年就培养的水准。最重要的是如果你不拿出这个时间,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一生的,而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教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这是我们每个父母都在关心的问题。

台湾前长庚儿童医院园长林奏延联合台湾前长庚纪念医院医疗团队所著的《华人育儿百科》就0-6岁婴幼儿的养育方法和医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全书包括300个常见的育儿问题、70种婴幼儿常见疾病、24个促进亲子关系和幼儿发育的小游戏,为父母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与教养对策。

叶圣陶说:“教育的要点,是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的精神和思想能力。”怎样才能养成孩子正确的精神和思想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

一、0到3岁是幼儿脑部发育的黄金期

研究显示,从胚胎期到满三岁的这段时间里,孩子的大脑发育最快,而多数外国医学研究的结论也表明,促进婴幼儿的早期发育,对孩子未来的神经发育也有积极的帮助。

1、三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宝宝出生时脑部就已拥有了1012个神经元,基本构造也都已成型,神经细胞数目也不再增加,大脑的发育主要是神经细胞的日趋成熟,与细胞间联系网络的建立。

神经学研究指出,三岁前是脑部细胞网络形成最迅速的阶段,新生儿脑细胞中有2500个神经突触,到三岁时会增加到/video/4373120

美国学校的防性侵动画片——简单三步,教孩子对性侵说不!

这两天,我无意间看到了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的儿童防性侵视频。看完感叹,有时候不得不服气老美在这方面的专业性,动画视频内容简单易懂,又实用有效。

所有在这里强烈推荐给大家!(文末有视频观看方式)

视频内容一点不复杂,三步就可以教会孩子“防性侵”的安全知识:

14岁出道,做歌手发专辑,

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

她是与邓丽君齐名的华人歌手。

当时她的人气不逊于山口百惠,

连现任日本首相都是她的粉丝。

张国荣也是她的好朋友,

他和陈美龄用同一个录音棚。

小小年纪就成了人气偶像,

陈美龄一天要工作20多个小时,

只有学到脑子里的知识,

于是在最红的时候宣布暂别歌坛,

前往多伦多大学攻读儿童心理学。

1986年,陈美龄在日本结婚,

她总是需要带着孩子去工作。

这件事还上了美国《时代》杂志,

关于有了孩子该不该工作,

成为轰动一时的“美龄争论”。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Myra Strober看到报道后,

邀请陈美龄去美国念书,

当时她肚子里刚刚怀上二儿子。

她最终选择带着大儿子和肚子里的二儿子,

去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

最后拿到了教育学博士学位。

(注:斯坦福大学是常年排在美国前三的名校)

要读书,要工作,要照顾孩子……

同时还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的身份,

她却总是尽可能陪伴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也都考进了美国排名第三的斯坦福大学。

她还很自豪地告诉我们:

我的三个孩子都会做家务哦!

她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写成了一本书:

《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孩子送进斯坦福》。

第一周就卖了3000本!

我们对陈美龄进行了专访,

她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秘诀,

家长千万不能对孩子做:

? 不要说:看看别人家孩子!

? 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

? 不要制定每天的时刻表

? 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

? 不要反对高中的恋爱

? 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 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让他“等一等”

让我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虽然不是专科医生,但自己养过娃也给许多社区儿童看过病。喜欢一句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调侃一点的说“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做宝宝看起来没有吃饱”。如果要想养轻松养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外加一条“陪孩子尽情玩耍”。

大家不要小看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道理总是简单的难懂,细节更是魔鬼,当你真的亲自养育孩子的时候,你就会明白,真实情况经常让你手足无措。我不是专业的儿科医生,但我学过,也在儿科病房呆过,同时,当全科医生的这些年,也给数百位孩子看过病,做过指导;而且作为一个四岁多基本不生病的孩子的母亲,比起只关注疾病本身的儿科医生,我更明白,孩子疾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本文着重分享婴幼儿在吃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即家长容易犯错或者忽视的地方,因孩子在各年龄段的喂养问题不同,以下,我从个人角度,将内容分为孩子0-1月,1-4月,8月-2岁,2岁-6岁,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个时间段的分法并无科学依据。家长可以直接根据宝宝月龄阅读。

0-1月(主要写给宝宝还没有出生的家长)

孩子出生,对一个家庭的挑战极大,如果妈妈有足够的母乳,那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这阶段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了:

1.不要把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这样孩子会不自信。他的潜力不敢让你看到,且常常会在比较中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是的,好与坏真的没有标准。后来渐渐明白,好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来自自我的认可及满足。

2.不要用物质奖励孩子。物质能给孩子带来的价值其实是很低的。

之前我回答过物质奖励孩子的相关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物质奖励对孩子到底是好是坏?会不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最原始的目的性,算是教育的失败吗?

3.不要制定每天的时刻表,这一点对我的触动挺大的。

是的,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都在教我们如何精细化的规划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成为一台定时操作的机器。其实大部分人忘了,学习是无时无刻的,玩也是一种学习,甚至能学得更快,不要将学习和玩儿分开。

如果规定了具体的时间,孩子就会将学习当成一件任务。而我们更应该做的事将孩子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中,让孩子养成随时思考的习惯。

4.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

提高分数的课外班,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学习是为了分数,把那些补习班的钱存起来,一家人去什么地方看看,反而比较好。

学习其实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眼界,而每天看着冷冰冰的文字最多只是知道,却不能感知不能内化,甚至不能运用到生活中。所有的学习都应该以如何运用到生活为基础。

比如说孩子对某样东西感兴趣那就带他去实地观看,这样孩子才能更清楚的认知,而不是通过文字的瞎想。

不得不说,懂得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出一个选择其实要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个能力更应该是从小就培养和锻炼。

6.不要反对高中生谈恋爱

恋爱能教我们被爱,也教我们如何去爱护别人。所以我很鼓励他们去交女朋友的,可是我只是叫他们一定要有责任,不可以有小孩子。他们高中的时候都是有女朋友的,看得出他们是很高兴的。

我们经常都是觉得孩子在大学前谈恋爱是一种不良做风,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但往往忘了如何爱与如何被爱其实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他能大大的增加孩子生活中的幸福感。

我是不赞成打孩子骂孩子的,打是很快的,孩子马上就会说“不做了”“不敢了”,可是他明白了吗?你给他说清楚,这就是做好的教育方法。

打骂其实是一种快速控制方法,而不是一种消除方法。小时候你可以用打骂的方式,请问孩子长大了呢?首先你是打不赢了,其次他可以离家出走了。

做父母的尽量不要向孩子撒谎,比如说我明天要带你去公园踢球,怎么累我也去的。要不然小孩就会觉得你是在撒谎。要是小孩子不相信人的话,他一生都是孤独的了。

要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保持善意,首先你得对孩子保持善意。不要让孩子觉得,如果孩子觉得连自己做亲的人都对自己撒谎的话,那他的内心是不饱满的。

9.不要因为工作忽略孩子

我也是做工的妈妈,所以很多时间都见不到他们。我的大孩子是很喜欢鱼的。他睡之前我就会跟他玩那个钓鱼的游戏。他现在还记得,说妈妈是鱼我是渔夫。妈妈跟孩子的时间,2分钟,5分钟对孩子来说是天堂,影响很大。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会直接影响孩子内心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孩子内在会更加的丰盈,做事情更有底气,遇到挫折也更加的坚强。

10.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让孩子等一等

他问我问题的时候,我永远不会说等一下。可是有些时候我在煮菜,那时候又走过来问我:“妈妈,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啊。”我根本答不了,可是我就是把火关了,我说你问的真好,等一下我们一起去找一个答案。所以就算是炒菜,我也绝对不会让他等一等。
我时常说教育是:教给他们一些工具,去寻找梦想。要是他们失败了,也不会气馁,继续找别的梦想。要是成功了,也要先谦虚,可以和大家分享,这样的教育是我的目标。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的真实场景是:如果再做事,孩子跑过来问问题,要么说我也不知道,要么说没见我在做事情吗?

孩子小时候的问题其实是很多的,他们会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产生好奇。我们应该做的是趁孩子的热情还在,尽快的引导孩子去寻找去探索,让孩子发现知识是很有趣的,他才会不断的去学习。

看完不禁觉得,如果让孩子拥有了这些品质,不管孩子将来处于何种境遇中,他们都会保持乐观,微笑的走出来。

如果觉得你有启发,请点一点赞▲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另外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莱思兔

做为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读过不少育儿书籍,虽然那些理论已经记不得多少了,但上次跟儿子班级的一名家长交流后,才感觉自己的育儿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还是受到了阅读过的那些书籍影响。现在孩子读一年级,最近有很多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体会,这些经验主要是针对一年级阶段的宝宝。
1、给孩子建立明确的规则制度
孩子天生好玩,做为一年级的孩子,有些事情不能完全让他自己做主。
比如昨天,孩子打电话跟我商量,希望英语打卡能只读老师圈出来的那张纸,我就一句话回复他,这个不商量,没有商量余地,必须按计划读英语绘本,孩子最后还是按计划完成了英语、语文打卡。
我买的英文绘本,每一本上面大概只有7到8句英语。一般情况下,我们三天读一本,然后每天读新的绘本加上之前读过的那些再读一遍,计划用这样的方式学习英语绘本。可儿子每次读到新的绘本时,都会觉得困难,不愿意阅读,会有情绪。
后来,我发现孩子并不是真的有情绪,他实际上是在试探大人的底线,孩子试图用闹情绪的方式确认他的边界,大人一旦失去底线,他们的边界就扩大一些,所以大人的底线一定不能破。
再说并不是真的困难,换做大人也一样,熟悉的觉得容易,陌生的感觉复杂,这都是正常的,大人要做的就是强迫他坚持,然后让他习惯成自然,让孩子自己体验困难变容易的过程,这也是学习的正常过程。
学什么都是一样得,孩子明白了规则,知道不能后退,只能向前,自己也会努力。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守住底线,建立好规则,当然这些规则家长自己也要遵守。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该家长控制,孩子也需要自己做主一些事情,不管大人小孩,都需要一定的自由,需要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这种掌控感可以带来成就,有了成就生活也能更加有动力
孩子有一个比较要好的玩伴,那个玩伴的家庭环境跟我们的家庭环境完全不同,那个孩子的妈妈全职在家带娃,他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同时对孩子的掌控也无所不在,一年级的小朋友,除了平时学校的测验卷子之外,孩子妈妈还从网站买来许多试卷,让孩子做试卷,试卷测试下来,觉得孩子学的并不好,于是,又是一番监督学习,这种过程一直循环。
一年级的孩子,我感觉儿子玩的时间挺多的,那个妈妈总在说她孩子根本没有玩的时间,他给孩子安排的太满了,全是学习。儿子邀请他到我家来玩,请了两次他妈妈也跟着过来了。
那个孩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不放松,一年级的孩子,还那么小,就有种被压抑的感觉,我觉得一年级也许还不知道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孩子的逆反心理也会增强,还不如尽早给孩子一些自由,在他把必要的事情完成之后,给他选择权,让他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和业余生活。
这一条非常重要,小孩子跟大人一样,你对他的看法将决定他未来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周末家庭聚餐,只有儿子一个小孩,其他都是大人,在大家碰杯的时候,我们希望儿子能主动跟长辈碰杯,当大家举杯时,儿子只是自己喝,并没有要敬长辈的意思,然后奶奶在一边说儿子,越来越不懂事了,快跟二叔和二婶子喝一杯,那一刻我也没有忍住去说儿子,跟二叔和二审喝一杯,我们说的越起劲,儿子越不动,只顾自己喝,甚至连杯子里面的饮料喝完后,都不愿叫二叔帮忙倒饮料,只是举着杯子定在那里。
后来我们不管他了,大人在那里吃喝起来。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好几次说到孩子在学校的优秀表现,夸他主动学习,一点不用我们督促,作业都是自己完成,完成的还很认真,很有责任心等,孩子自己就开始跟桌上的长辈一个个的碰杯喝起来了,也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自然了。
我是越来越相信那句话,你如何看待别人,对方慢慢就会成为那样的人。孩子也一样,慢慢会变成你口中或者眼中的那类人,所以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中独一无二,你对他其实很满意
4、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
孩子和大人一样,都是人,只不过力量不同罢了。试想一下,我们是信服以身作则的上级还是以身试法的上级,大部分应该都更加信服以身作则的上级,无需讲太多的道理,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年纪小,没有太多阅历,特别需要一个榜样,最初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这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反之,孩子虽小,但不要把他们当傻子,大人自己都不相信的事就是天天挂在嘴上教育孩子,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我现在一直坚持学习,一方面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让他看到我不单单是只要求他学习,妈妈也从来不停止学习。知识的重要和乐趣,妈妈不光嘴上说说而已,也做给他看。
最后我想说,教育没有止境,孩子每个阶段的情况都不同,家长多关注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多去思考,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对家长自身也是一次成长机会。我始终相信,教育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教育孩子也是完善自己。

曾看过一篇热点文章,讲怎么样教育孩子。观点很常见,就是父母不要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容易被父母的情绪吓出心理阴影。

我有点儿怕看这类文章,尤其怕后面的跟帖。

我总觉得,这些文章不只是在教人怎么做父母,也是在吓唬人,轻易做不得父母。

在跟帖中,随处都是对「父母」的失望与仇恨。文章举了许多真实的例子,每一个例子都是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身边的朋友,还是电视上面的明星,他们的育儿方式被断章取义地示众,作为反面教材。想一想都很可怕。文章作者下笔还有几分客气,后面的评论就无所顾忌了,骂得花样百出。

这些指责,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吗?

也许好了一点儿。最大的好处是,替孩子出了气。以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有问题,人们都说是孩子错了,父母永远正确,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知道,父母也有错的可能,开始反思父母的责任。这是这几十年来的重要进步。

但这个进步也是有限的。

这些指责仍然假定,问题是缘于某人犯了错。这个套路,和以前没有本质区别:出了问题,一定要找到一个坏蛋。要对犯错的人严肃批判。

批判当然重要,被批判的坏蛋是否真能「改邪归正」呢?情况并不乐观。每个人身上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按钮,一端是错误,一端是正确,要改变的时候,从一端可以「叮」的一下换到另一端。父母看了文章,知道对小朋友发泄情绪是「错」的,但他们并不能说:「换一下!」「叮」的一下,就把问题解决了。

一个人诚心想改变,能不能真的改变,不知道。说到做不到的情况不少。一切跟情绪有关的事,就不由自己的理智做主。一个人难过到了极点,别人说你别难过了,振作起来,但他们做不到。别人以为是说得不够大声,就会一遍一遍提高音量,但这个人仍然做不到。这个人甚至以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在头脑中不断自责。越做不到,越严苛,乃至怒吼,乃至谩骂。

但是没有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理智产生于大脑新皮层,其力量无法与大脑核心的情感中枢相匹敌。我有很多做父母的朋友都有一时冲动后悔莫及的时候:唉,当时气急了,吼了小朋友,现在想想真后悔……

怎么办?给他们看这篇文章,告诉他们控制情绪有多重要吗?

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只是忙碌了一天,就是很累。累的时候,就是容易烦躁。烦躁的时候,就是希望有稍微顺心遂意的一个时刻。更不要说也许还有委屈,还有孤独,还有对他人的表达不出的愤怒和觉得生活了无意义的怀疑。在那个时候,一旦孩子哭闹、惹事,给紧绷的神经施加一丁点儿的刺激,或是从他们身上透出自己厌憎的某个影子,就会顿时无名火起,全身的器官都扭到一起。什么正确的理念,那一刻都抛到九霄云外。

希望做到什么和真的有能力做到是两回事。

别人常常问我,学了十几年心理学,对自己也做了那么多观察和反思,对我的人生有多大的影响。我诚实地告诉他们,跟十几年前相比,我的脾气似乎好了一点点,有时候陷入情绪中,走出来的过程快了一点点。

他们总以为我在谦虚,怎么会是一点点?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曾看过一篇热点文章,讲怎么样教育孩子。观点很常见,就是父母不要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容易被父母的情绪吓出心理阴影。

我有点儿怕看这类文章,尤其怕后面的跟帖。

我总觉得,这些文章不只是在教人怎么做父母,也是在吓唬人,轻易做不得父母。

在跟帖中,随处都是对「父母」的失望与仇恨。文章举了许多真实的例子,每一个例子都是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身边的朋友,还是电视上面的明星,他们的育儿方式被断章取义地示众,作为反面教材。想一想都很可怕。文章作者下笔还有几分客气,后面的评论就无所顾忌了,骂得花样百出。

这些指责,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吗?

也许好了一点儿。最大的好处是,替孩子出了气。以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有问题,人们都说是孩子错了,父母永远正确,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知道,父母也有错的可能,开始反思父母的责任。这是这几十年来的重要进步。

但这个进步也是有限的。

这些指责仍然假定,问题是缘于某人犯了错。这个套路,和以前没有本质区别:出了问题,一定要找到一个坏蛋。要对犯错的人严肃批判。

批判当然重要,被批判的坏蛋是否真能「改邪归正」呢?情况并不乐观。每个人身上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按钮,一端是错误,一端是正确,要改变的时候,从一端可以「叮」的一下换到另一端。父母看了文章,知道对小朋友发泄情绪是「错」的,但他们并不能说:「换一下!」「叮」的一下,就把问题解决了。

一个人诚心想改变,能不能真的改变,不知道。说到做不到的情况不少。一切跟情绪有关的事,就不由自己的理智做主。一个人难过到了极点,别人说你别难过了,振作起来,但他们做不到。别人以为是说得不够大声,就会一遍一遍提高音量,但这个人仍然做不到。这个人甚至以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在头脑中不断自责。越做不到,越严苛,乃至怒吼,乃至谩骂。

但是没有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理智产生于大脑新皮层,其力量无法与大脑核心的情感中枢相匹敌。我有很多做父母的朋友都有一时冲动后悔莫及的时候:唉,当时气急了,吼了小朋友,现在想想真后悔……

怎么办?给他们看这篇文章,告诉他们控制情绪有多重要吗?

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只是忙碌了一天,就是很累。累的时候,就是容易烦躁。烦躁的时候,就是希望有稍微顺心遂意的一个时刻。更不要说也许还有委屈,还有孤独,还有对他人的表达不出的愤怒和觉得生活了无意义的怀疑。在那个时候,一旦孩子哭闹、惹事,给紧绷的神经施加一丁点儿的刺激,或是从他们身上透出自己厌憎的某个影子,就会顿时无名火起,全身的器官都扭到一起。什么正确的理念,那一刻都抛到九霄云外。

希望做到什么和真的有能力做到是两回事。

别人常常问我,学了十几年心理学,对自己也做了那么多观察和反思,对我的人生有多大的影响。我诚实地告诉他们,跟十几年前相比,我的脾气似乎好了一点点,有时候陷入情绪中,走出来的过程快了一点点。

他们总以为我在谦虚,怎么会是一点点?

一、怀孕期间避免压力,尤其是孕期最后三个月

我明白这一点说来容易做来难。如果孕妇的工作充满挑战,那怀孕后三个月无疑最是最难熬的。有证据表明,孕期压力会造成问题。研究发现,之前归因于基因的问题甚至会延续到怀孕时期。因此,人们应该努力冷静下来,特别是怀孕后期。想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关键在于正确看待母亲方式的身份。

我的书《怎样才能不伤害他们》(How Not To F Them Up)中,列举了母亲在临产和孩子幼年时的不同心理状态。研究表明,她们共分为三类。孕期减压方式会根据种类不同而变化:

这种母亲认为,婴儿需要学会适应自己及家庭的需要。她们对孩子的爱并不少,但所持的态度是「母亲即权威」。她们认为,婴儿无法彻底理解成人的世界,如果让它们处于饥饿状态就能使它们变得更好管控;如果管控不足,它们很快就会变得任性、自私、淘气。这类母亲主张将婴儿任性的心理及身体管控起来。这也是她们展现母爱的一种重要方式。她们认为,应尽快开始对婴儿执行喂养及睡觉例行程序,也愿意代为照料,认为例行程序对此很有帮助。生产后,这些母亲想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怀孕前的「正常」生活。这类母亲最可能拥有全职带薪的工作。

关于孕期减压,如果直到产前还在工作,她们的状态很可能最为轻松。闲在家中无所事事完全不是她们的风格,甚至会让她们变得焦躁不安。不像其他母亲,她们无法感受到与胎儿的感情联系,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拖累。相反,她们想要继续忙碌的生活,享受工作带来的挑战和认同感,乐于将生产留到最后去担心。

与组织者式的母亲完全相反,这类母亲认为孩子的需求高于一切。她们晚上和婴儿一起睡觉,随时准备着给婴儿喂奶(只要婴儿表现出饥饿就喂,而非强制实施一种例行程序),并认为只有自己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她们享受母亲的身份,很乐意暂停其他生活,会花至少三年时间专注于此。总体来言,她们享受和不满三岁的孩子待在一起。在三类母亲中,这类母亲拥有带薪工作的可能性最低,尽管有个别情况,但她们的工作很少是全职的。

她们最可能同胎儿产生强烈的感情联系,认为母亲心情不好,胎儿也会在腹中乱踢,胎儿还能听到自己唱的安抚的歌曲,等等。这类母亲想利用产假长期待在家中,孩子出生后会彻底放弃工作。她们预防自己苦恼的方式就是,孕期满怀对孩子出生的期待,憧憬人生的最大改变。

弹性型母亲是前两者的结合,她们会根据具体要求,在两种模式间转换。她们对婴儿的需要十分了解,也会按照他们的需要做出改变。然而,同拥抱者不同的是,她们从不忽略自身需要。她们可能会在孩子生病时同孩子一起睡,却也试图建立一种婴儿睡眠的固定模式。试图推行一种喂养制度,但不起作用的话也会随之放弃。最重要的是,她们想要创造一种「双赢」的局面,即:同时满足孩子和自我需要。她们中很多人都有工作,尽管一些拥有全职工作,而另一些是家庭主妇,这些全都根据经济状况调整。

她们对胎儿的态度经常改变,有时十分在意,有时却完全不同。她们可能希望在产前多休息一段时间来做好准备,但如果家中经济条件不允许,她们也同样可以在产前开心地一直工作。作为全然的实用主义者,她们采取的惯常做法是不抗拒,什么效果最好就采取什么做法。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一、怀孕期间避免压力,尤其是孕期最后三个月

我明白这一点说来容易做来难。如果孕妇的工作充满挑战,那怀孕后三个月无疑最是最难熬的。有证据表明,孕期压力会造成问题。研究发现,之前归因于基因的问题甚至会延续到怀孕时期。因此,人们应该努力冷静下来,特别是怀孕后期。想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关键在于正确看待母亲方式的身份。

我的书《怎样才能不伤害他们》(How Not To F Them Up)中,列举了母亲在临产和孩子幼年时的不同心理状态。研究表明,她们共分为三类。孕期减压方式会根据种类不同而变化:

这种母亲认为,婴儿需要学会适应自己及家庭的需要。她们对孩子的爱并不少,但所持的态度是「母亲即权威」。她们认为,婴儿无法彻底理解成人的世界,如果让它们处于饥饿状态就能使它们变得更好管控;如果管控不足,它们很快就会变得任性、自私、淘气。这类母亲主张将婴儿任性的心理及身体管控起来。这也是她们展现母爱的一种重要方式。她们认为,应尽快开始对婴儿执行喂养及睡觉例行程序,也愿意代为照料,认为例行程序对此很有帮助。生产后,这些母亲想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怀孕前的「正常」生活。这类母亲最可能拥有全职带薪的工作。

关于孕期减压,如果直到产前还在工作,她们的状态很可能最为轻松。闲在家中无所事事完全不是她们的风格,甚至会让她们变得焦躁不安。不像其他母亲,她们无法感受到与胎儿的感情联系,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拖累。相反,她们想要继续忙碌的生活,享受工作带来的挑战和认同感,乐于将生产留到最后去担心。

与组织者式的母亲完全相反,这类母亲认为孩子的需求高于一切。她们晚上和婴儿一起睡觉,随时准备着给婴儿喂奶(只要婴儿表现出饥饿就喂,而非强制实施一种例行程序),并认为只有自己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她们享受母亲的身份,很乐意暂停其他生活,会花至少三年时间专注于此。总体来言,她们享受和不满三岁的孩子待在一起。在三类母亲中,这类母亲拥有带薪工作的可能性最低,尽管有个别情况,但她们的工作很少是全职的。

她们最可能同胎儿产生强烈的感情联系,认为母亲心情不好,胎儿也会在腹中乱踢,胎儿还能听到自己唱的安抚的歌曲,等等。这类母亲想利用产假长期待在家中,孩子出生后会彻底放弃工作。她们预防自己苦恼的方式就是,孕期满怀对孩子出生的期待,憧憬人生的最大改变。

弹性型母亲是前两者的结合,她们会根据具体要求,在两种模式间转换。她们对婴儿的需要十分了解,也会按照他们的需要做出改变。然而,同拥抱者不同的是,她们从不忽略自身需要。她们可能会在孩子生病时同孩子一起睡,却也试图建立一种婴儿睡眠的固定模式。试图推行一种喂养制度,但不起作用的话也会随之放弃。最重要的是,她们想要创造一种「双赢」的局面,即:同时满足孩子和自我需要。她们中很多人都有工作,尽管一些拥有全职工作,而另一些是家庭主妇,这些全都根据经济状况调整。

她们对胎儿的态度经常改变,有时十分在意,有时却完全不同。她们可能希望在产前多休息一段时间来做好准备,但如果家中经济条件不允许,她们也同样可以在产前开心地一直工作。作为全然的实用主义者,她们采取的惯常做法是不抗拒,什么效果最好就采取什么做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际月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