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学注意什么?

小编同事的儿子9月开学升幼儿园中班了,可是昨天她家宝宝在晨检时发现口腔长了疱疹,校方通知同事把宝宝接回家了,后经我院儿科门诊医生诊断为得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在我市4~7月有一个发病高峰,而随着9月份开学季的到来,宝宝们增加了相互接触的机会,使得发病数快速上升,形成手足口病的又一个小高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6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临床上主要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现阶段可以通过接种EV71手足口疫苗预防EV71型手足口病。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家长该怎么办?

1、已入托儿童,家长要及时报告给学校老师或校医,以便学校做好消毒措施,防止传染。

2、及时去医院就诊,按医嘱规范用药。

3、好好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疱疹破溃发生感染。

4、轻症病例居家治疗的话,要做好隔离措施,隔离期一般为2周。在此期间内,注意不要让其接触到其他儿童,避免交叉感染,造成病毒传播。

5、密切观察病情发展,若出现反复发热不退、精神差、口唇发绀、恶心呕吐、抽搐等新症状,要马上就诊,以免延误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

6、做好家庭消毒:患儿的衣服、毛巾被褥单独清洗,使用7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有条件的话置阳光下暴晒;餐具、奶瓶等,使用煮沸法或使用高温消毒柜进行消毒。定期开门窗,做好室内通风透气工作,有条件可对室内进行紫外线消毒。

预防手足口,家长要怎么做?

1、  督促宝宝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吃干净卫生的食物。

3、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  幼龄儿童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消毒。

5、  手足口病高发期,避免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防止暴露。

6、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卫生,经常通风透气,定期晒衣被。

健康宝宝需要打手足口病疫苗吗?

据了解,我市的预防接种门诊提供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接种服务,属于二类苗,6月龄至6周岁可按照“知情、自愿、自费”原则就近接种疫苗,费用及接种程序等详情请咨询相关预防接种门诊。因为EV71型手足口病往往比较严重,接种EV71型疫苗能够产生对EV71的免疫力,能够降低得重型手足口病的风险。但是该疫苗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即便是接种了手足口疫苗,也不是说就100%安全,家长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孩子仍需加强日常防护,以免感染其他类型手足口病。

小编还听说现在大部分托幼机构在做预防接种入学验证时,会建议适龄儿童接种手足口和水痘这两种二类疫苗,因为这两种疾病在幼儿园及小学是高发传染病,而疫苗又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预防方法。综上,未接种过手足口疫苗的适龄儿童,请家长酌情判断是否要补打。

}


原本想到再也不用天天忍受小魔王的拆家捣乱和哭闹尖叫,再也不用担心屋里静悄悄孩子在作妖,想想都有点小兴奋。


然而,开学两周了,事情并不像想的那般美好。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为了不上幼儿园能有多拼。只需一句“今天去上幼儿园”,孩子就开始戏瘾发作,奇招百出。那 装病、撒谎、编理由 的架势,愣是把想象力、语言力、表演力全部潜能都激发出来,简直都要上天了好不好。


有的孩子开学第一天就放大招,妈妈叫一声起床,就像心里响起了一句“Action!”,自此 浑身上下哪哪都疼 。

妈妈,我明天肚子疼,能不能在家待着不去幼儿园啊?
妈妈,我嗓子不舒服,需要回家做会儿雾化才能去上学……


有的孩子擅长上演苦情戏码,无辜的表情加上泪汪汪的大眼睛,一字一句辩解着不去幼儿园都皆因舍不得你,暖男气质拿捏地死死的。

妈妈,天那么热去什么幼儿园啊,你辛苦我也辛苦啊~~


有的孩子甚至采取迂回战术。不屑于“抱妈妈大腿不让走”这种过时又无效的套路,现在的熊孩子为了达到目的,都是直接抱别人大腿的。

走在大街上,突然一个小女孩抱住路人的大腿说:“ 叔叔,娶了我吧! ” 后面传来一声洪亮的声音:你就是出嫁也要上幼儿园!


其实,孩子不愿开学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放假这么久,习惯了妈妈的陪伴和在家的作息, 早就把幼儿园生活抛之脑后。

与其到了开学才跟孩子斗智斗勇,妈妈不妨先和孩子做好开学准备。跟随这份开学全攻略,一起来帮孩子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吧!

想帮孩子摆脱“开学恐惧症”,关键就在于让孩子知道分离不可怕。

首先,我们要缓解自己的担忧和焦虑,避免把消极的情绪传染给孩子。

在妈妈看来,送孩子去幼儿园仿佛是一场拉锯战。 从起床开始,要应付孩子各种的撒娇和闹脾气。 到了幼儿园门口,孩子哭戏正式爆发,撕心裂肺,听得自己心都碎了。


然而妈妈没有看到的是,当孩子进去课室里看到新奇的环境和有趣的玩具,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时注意力已经从和妈妈的分离转移开来了, 慢慢融入幼儿园生活其实并不是难事。


孩子的情绪是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带动。 妈妈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去适应新的环境,探索外面的世界。

所以,我们可以在开学前,有意识地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引入“幼儿园”的概念,对宝宝表达鼓励:

“ 宝宝,我们下周就要去上幼儿园啦,妈妈相信你可以交到好多好朋友,和他们一起愉快玩耍。 ”

而不是 把自己对孩子进入新环境的担心向孩子表露出来 。

“宝宝要学会自己吃饭哦,下周上幼儿园就没有人喂你吃饭啦。”

开学后,妈妈可以在送孩子入园的时候,用欢快、幽默的语气跟孩子介绍幼儿园,引起他的兴趣比制止他的情绪更管用。

“课室里面有你最喜欢的滑滑梯,比公园里的更长更好看,你要不要跟老师进去看一眼呀?”

和孩子好好地说再见,承诺接送回家的时间并且说到做到。要用仪式感和行动,让孩子将对家长的信任转化为内心的安全感,理解与妈妈分开只是暂时性的,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如果孩子还在继续哭闹,妈妈就要狠下心,不能向孩子的哭闹妥协,该离开时扭头就走。只有你洒脱放手,孩子才有机会从消极情绪里面跳出来。

归根到底,想要孩子顺利入园,适应幼儿园生活,离不开家长正面的影响和引导。

一想到孩子上幼儿园, 妈妈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是否能适应集体生活 。

在家习惯了吃喝拉撒都有人照顾,去到幼儿园真的能自己吃好睡好吗?

暑假外出玩疯了,作息时间随了爸妈,开学之后早起和午休怎么办啊?

可想而知,让孩子把心收回来,将生活拉回正轨,何其重要。

我们可以在开学前一周开始, 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 ,参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在固定时间早睡早起,三餐定时。

按照幼儿园上课的时间,制定白天活动时间计划,并且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户外运动和益智游戏的时间。


同时,要 培养孩子的基础自理能力 ,鼓励他自己喝水吃饭、穿脱衣物、主动表达便意和自己上厕所。

在孩子能力范围内,家长要开始戒掉事事代劳的习惯, 让孩子去练习如何照顾自己。

妈妈也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孩子事事尽善尽美。只要孩子愿意自己拿起勺子吃饭,哪怕吃得慢、浑身脏,也总比依赖喂食要强得多。


在家尝到了“独立”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孩子就更加容易适应幼儿园生活了。

妈妈准备什么宝物,能够让宝宝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去?

答案就是,“ 旧的 ” 和“ 新的 ” 。

对于对新入园或者长假后回园的孩子来说,幼儿园就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自然而然就会感到害怕了。

这时候,妈妈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陪伴他面对新环境的 安抚物 ,比如喜欢的玩偶、在家里习惯用的杯子等等,让孩子把家里的安全感带到幼儿园里。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讲过,。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在开学季来临之际, 给孩子准备一个新的小书包 ,新的鞋子、雨伞,并提前告诉他:这些都是为上幼儿园准备的!


孩子有了这份仪式感和新鲜感,便会对不久的未来充满期待。

新学期才能用的新书包,在孩子看来,这是一份奖励,是一份鼓励。

既然如此,开学肯定就不是一件坏事吧?

看完这份攻略,你是否对孩子开学没那么忐忑了呢?

开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愿意去面对,家长没办法去应对。

我们都知道,孩子成长就是一步一脚印,有种才有果,没有捷径也不可逃避。

孩子哭一声,爸妈心就疼,尽管如此,但还是不得不放手让他自己去历练,去成长。

在去往幼儿园,以及未来的路上,我们和孩子一 起加油吧!

你家宝宝为了不去幼儿园

都说过什么异想天开的奇葩借口?

点“在看”,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开学需要准备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