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学的励志语

近日,成都自闭症孩子包涵考上大学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他成为四川第一个考上本科院校的自闭症患儿。包涵能有今天的成绩,他的父母是头号功臣。

8月3日下午,成都市武侯区特殊学校校长蔡晓莉朋友圈里更新的一条信息,引来很多人点赞。

她发了一张照片——一张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颁发的录取通知书,被录取的学生名叫包涵,录取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蔡晓莉感叹,包妈妈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从外表看,包涵与普通小孩并没有区别。他在3岁那年被确诊为自闭症,不能开口说话、不喜欢与人目光直视、总是重复开门关门的动作、眼睛可以盯着风扇看几个小时、一个盆就能玩一下午……这些刻板行为,包涵都占齐了。

上幼儿园后,包涵更是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其他小朋友都在操场上做操,只有他一个人绕着围墙跑。”有同学追着他骂“傻子”。

自闭症的确诊,犹如一盆冰水兜头浇在包涵妈妈庞芝华身上。“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她这样描述那时的绝望。

儿子的病确诊时,庞芝华在一所中学教授生物课程。为了照顾儿子,她毅然辞去了工作。无意中听说学校在招清洁工,庞芝华前去应聘,一做就是三年。“我只是想离孩子近一点。”她说。

庞芝华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最初,包涵的爸爸每个月的工资只有900块钱,而花在包涵训练上的钱每个月就要1200元。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为了方便儿子上学,庞芝华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平时丈夫儿子睡一张床,她则睡在阳台的单人沙发上。为了能让儿子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庞芝华在小学里除了打扫卫生,每到课间10分钟,她还要陪着孩子们丢手绢、跳皮筋。

进入小学后,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包涵学起来很吃力。为了辅导儿子的功课,庞芝华向学校申请了陪读,并成为儿子的同桌。在课堂上,庞芝华会认真做好笔记,等到课后,将老师教的重点讲给儿子听。包涵的理解能力存在缺陷,庞芝华只能将知识点反复讲给他听,一遍又一遍地做题。就这样,从幼儿园到高中,庞芝华和儿子做了十余年的同桌。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类疾病,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无法与人交流,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很多家长会非常绝望和痛苦,但总有一些满怀希望的父母,用爱浇灌出奇迹。

自闭症如何早期发现?确诊后父母该如何面对?大河健康报记者采访了郑大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部的专家。

郑大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部副主任赵鹏举说,自闭症患儿通常有以下典型表现:

多数自闭症患儿有语言发育延迟或语言发育障碍,通常两三岁时仍不会说话,或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多数患儿表现为终身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

自闭症患儿多不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缺乏,不期待父母和他人的拥抱与爱抚,甚至拒绝拥抱、爱抚,分不清亲疏关系,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他人,喜欢独处。

3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模式刻板

自闭症患儿对正常儿童热衷的游戏、玩具不感兴趣,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物品,如玩瓶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可持续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大多数患儿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经常出现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舔墙壁、跺脚等。

多数自闭症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家长要这样面对自闭症患儿

郑大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部主任李恩耀说,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自闭症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一些轻度自闭症患儿早期经过规范的康复治疗,有机会恢复正常。

赵鹏举说,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家长要这样做:

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不少家长四处求医,希望得到不同的答案。此外,家长易出现三种现象:自责、埋怨孩子的照顾者、夫妻间相互抱怨。其实,自闭症是与生俱来的发育障碍,与后天教养无关。一旦孩子被确诊,建议家长积极面对现实。

当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后,家长往往会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建议家长在孩子确诊后,在教育方式上不要和以前有太大的区别,别过于严苛,也别过于退让,注意照顾孩子的情绪。

3心存希望,但请放下幻想

适合的治疗方法对于大部分自闭症患儿是有帮助的,但如不及时治疗,患儿的症状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或减轻,甚至会继续加重。

照顾自闭症患儿不仅是高强度的体力和精力的付出,还要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家长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适当请求帮助,为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

5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保证孩子情绪平和,减少冲动,可通过下棋、钓鱼、拼图等活动培养孩子平静的心态。主动与孩子进行语言沟通,帮助孩子与同学建立友谊,发掘孩子的优点与兴趣,寻求老师的帮助,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
  • 大家都对高中生考大学励志名言特别关注,东城教研特别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中生考大学励志名言的内容,其中,设计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生命的灵魂,是心灵的灯塔,是引导人走向成功的信仰.有了崇高的梦想,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就会成为现实,奋斗就会变成壮举,生命就会创造奇迹.20、XXXXXXXXXX

  • 在成长的额道路上免不了荆棘遍地,你或许是遍体鳞伤,但是只要穿过荆棘就是穿暖花开.

    1、学会与自己的伤痛和平共处,这就是成长的意义.

    2、很多的亲切、优雅,都是经历挫折、教训后的所谓成熟,甚至是世故,它是一种自保,它背后其实是一种沧桑.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 有关成功的名言警句说说励志短语45句

    1、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 1. 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就差一点点: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绝不轻易放弃目标;不成功的人总改目标,就是不改方法.

    2. 职业生涯没有目标不行,目标太多不行,目标总变也不行.对目标的处理方法是:选择、明确、分解、组合,加上时间坐标.目标分解是在现实处境与美好愿望的实现之间建立可拾级而上的阶梯.目标组合是找出不同目标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 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 1.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

    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用处.许多人之所以屡遭失败,就是因为一直在寻找麻醉自己的借口.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珍惜每一分钟.

  • 1、人们更容易和自己亲近的人发火,而不是他们讨厌的人.所谓亲近的人,就是大部分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的人——这一点很重要,这说明我们发火往往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亲近的人有更多期望,或者说,想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东西.

}

图为9月10日教师节,被誉为“最励志老师”的南昌启音学校美术教师李焕秋做客《今视直播室》

图为李焕秋在示范教孩子们发音的方法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老师,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们来说,老师是他们“聆听”大千世界的传声筒。在南昌启音学校,有一位被大家称为“最励志”的老师,他叫李焕秋,不仅自己从一名听障儿童成长为一名教师,而且他还下决心做了一名特教老师,教听障孩子们学习。

今年43岁的李焕秋少年时就双耳失聪,但个性坚强的他愣是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学习,追求上进,在父亲的帮助下来到南昌聋哑学校(现启音学校)读书。经过几年的学习,他顺利地考上了长春大学专科美术专业。

在大学里的李焕秋依然勤奋好学。他白天上课,晚上出去打工,用这种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了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后来李焕秋回到南昌到了南昌胶鞋厂做了一名工人。虽然自己的听力有障碍,但这并不影响他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学习能力。胸怀大志的李焕秋在工厂一边上班,一边自学课程,终于在1991年如愿考上了他梦想中的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

大学毕业后,李焕秋在事业上陷入了迷茫。是继续到工厂上班还是选择做其他的工作?李焕秋从小就很喜欢画画,经过大学几年的专业课程学习,李焕秋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画师了。除了热衷美术,李焕秋还对摄影等专业十分感兴趣,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又回到了自己曾经待过的母校南昌启音学校,见到了曾经的老师和学校里的残疾孩子们,这些只会用手语互相交流的孩子从再次触动了李焕秋的心。“我要当这些孩子们的耳朵!我要让这些孩子们都能像我一样读大学”。一个念头忽的闪过李焕秋的脑海,他决定要成为南昌启音学校的一名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这些孩子实现人生的理想。

很快,李焕秋如愿成了南昌启音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当了老师的李焕秋感觉自己也实现了人生最大的价值,因为他可以用自己学来的知识和能力来回报这所曾经帮助他实现大学梦的学校,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用自己的一颗爱心给予这些和他一样身患听障的孩子们帮助。

李焕秋说,在课堂上,孩子们从老师身上汲取的不仅是课本知识,还有与人交流的勇气和自强奋斗的力量。于是,李焕秋除了晚上回家休息的时间,白天几乎都待在学校和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教孩子们发音,提高听力能力,学习绘画专业知识。他还说,当一名特教老师,最重要的不仅要交给孩子们知识,还要当孩子们的家长,当他们的“耳朵”。

2007年,一个叫龙梦梦的女孩因为听障残疾一度想放弃求学。李焕秋认真地给龙梦梦做思想工作,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她帮助。他的妻子将龙梦梦接到自己家里吃住,而李焕秋则教她识字,绘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焕秋夫妻的努力下,龙梦梦也考入了李焕秋曾经就读的长春大学。

看到自己用爱心圆了孩子的大学梦,李焕秋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李焕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自己的梦想:“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大学”,在李焕秋眼里,听障并不是通往大学象牙塔的绊脚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励志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