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中考能不能重考?还有岳阳市最好的职业学校?

10.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注释]①[奚]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③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④故曰:教学相长也    

⑤非问无以广识    

⑥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2)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和[乙]论述了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    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    

(1)①美味的 ②好处 ③勉励自己 ④促进 ⑤增加 ⑥有时

(2)①教/然后知困 ②君子学/必好问

(3)①教人是学习的一半.②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4)教与学  学与问   甲文:实践出真知 乙文: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①句意: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②句意: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学:教人。②重点词有:好:喜欢。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可以抓住文章中的重要句子,不如甲文:教学相长也.充分说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乙文: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完成下列各题。

注释:①[蘸]zha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即惊喜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短短的四句诗却将诗人的情感写的很有波澜.第1.2句流露出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之情,第3句因下雨想回家却在渡口发现没有人摆渡的焦急,第4句发现有小船从树荫下突然出现的喜悦。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将“五育并举”和水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水润德育”,强调通过活动润物无声;以“水滴石穿”,强调教育教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以“水击三千”,强调体育力争上游的奋力拼搏;以“水墨书香”,强调…

伴随2022年岳阳中考成绩出炉,也到了各学校实力印证的时刻。

配套的岳阳县一中集英学校今年首次出战,表现不俗:

县一中录取率高达40.3%,平均分861.34分,稳居全县第一!

为什么一中集英学霸这么多?这是怎么做到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从各个角度为大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深度解密。

秉承岳阳县一中的优良传统,延续岳阳县一中的管理模式,一中集英学校以“上善若水”为核心理念,培养向上向善的学生为终极目标,确立了“以水载德,以善育人”为主题的水文化体系。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将“五育并举”和水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水润德育”,强调通过活动润物无声;以“水滴石穿”,强调教育教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以“水击三千”,强调体育力争上游的奋力拼搏;以“水墨书香”,强调阅读潜移默化的沁润浸染;以“水木年华”,强调劳动是以生命教育生命,以成长影响成长。

五个版块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提高,从而持续产生昂扬的生机与活力,让学校始终屹立于岳阳县教育之潮头

在德育活动方面,一中集英建立了科学、先进的向善徽章评价制度,关注学生成长的阶段性和连贯性。用各种奖章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榜样的力量辐射徽章评价制度的效果,通过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学校常规活动的管理,形成“人人都是德育管理者、人人都是德育受益者”的“全员德育”模式。

劳动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张名片,其劳动案例还被评为岳阳市中小学“五育并举”优秀案例。不仅打造了集劳动、研究和观赏于一体的生物园,还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让孩子们拥有幸福而快乐的“水木年华”。

在阅读方面,学校也给予高度重视。打造高标准图书馆,开设阅读课程,开展征文大赛,打造班级读书角,进行传统文化诗词朗诵会等。以多种措施多种形式让整个校园氤氲着“水墨书香”的芬芳。

一中集英压实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评价要求,深化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推行“五育并举”,打造文明校园,不断取得高质量、高品位的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岳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发展性评价综合先进单位”;岳阳市“文明校园”“课改实验学校”“消防宣传教育示范学校”“文明食堂”“劳动教育示范基地”“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遴选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湖南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

以费桂荣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以德治校,与时俱进推进教育创新,为争创一流学校、特色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工作天安排和行政值日情况反馈是一中集英行政管理的特色工作。而每天行政值日反馈是学校工作群里一道文化大餐,在这里,老师们可以汲取先进教师的榜样力量;发现自己工作存在的不足;看到值日人员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整改建议。

一中集英以“爱生爱岗,善研善教”为教风,不断锤炼一支德高业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由县一中派出15位优秀教师,引领并完美衔接初高中教学的基础上,实行年级组捆绑式评价,将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青蓝工程师徒互动活动做成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常规工作、特色工作。

在岳阳市首批高层次人才费桂荣校长和易雅琴等优秀教师的引领下,学校教师在市县级教学竞赛中频频获奖。特别是在“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遴选活动中,学校选送的五堂课全部获得了岳阳市一等奖其中两堂课获省级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部级评比。

荣湾城、岳州城,两城相守;荣湾湖、洞庭湖、新墙河,三水相依;学生、家长、老师、社会,四方相望。

这,就是岳阳县第一中学集英学校。绿茵映衬幢幢哈佛红的楼房,学习区、生活区、活动区合理规划,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鸟语花香。

一中集英拥有最全的功能教室:心理测评室、音乐放松室、沙盘室、团辅室、舞蹈教室、合唱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少先队活动室、团队活动室、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劳动教室、录播教室、计算机室等。

有最美的体育运动场地: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室内风雨操场;有最酷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图书馆、校园书吧、上善大讲堂和智能化可容纳500人的若水大剧场

【800万教育基金加持】

源于对家乡的深情,对教育的热情,对学校的钟情,大唐地产向一中集英学校捐赠了800万元教育基金,用于表彰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优秀教师及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未来大唐世家也将继续关注学校的发展,嫁接更多的优质资源,助力学校办学,为提升岳阳地区中小学办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800万教育基金捐赠现场

这样的学校,你心动吗?目前,一中集英学校秋季招生正在火热进行中,而得到教育高起跑线的“入场券”,注定是优先岳阳大唐世家的业主

现在置业,还有多重钜惠助您幸福筑家!看准优惠,及时出手,菁英未来由此开启!

一重礼:享1分抵100元,最高抵房款4万元

二重礼:转介即享1%佣金奖励

三重礼:购房即赠2万元车位券

四重礼:成交即可砸金蛋抽品牌家电

五重礼:团购享额外优惠

六重礼:购房享2%契税补贴

}

中国历代都城选址的条件是: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故多位于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优势,如南京有“龙盘虎踞”之势,北京有“背山带海”的形胜等。我国古代都城建设都有周密的整体规划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正朝夕”,“水地以县”,天子之国应“方九里”,“旁三门”,“有沟树之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市朝一夫”,“王宫门阿五雉”等。这一系列要求正是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礼制”的体现。根据这些要求所营建的都城,一般具有方正严谨,左右对称,棋盘式布局等特点。帝王深居宫中,远离市,幽静、安全,又足以体现帝王之尊严与天下归一的愿望。商业集中,便于贸易;百姓居小巷之内,既安静,又便于治安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条庄严、笔直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是堂堂正正的对称街区,城中部有层层叠叠的紫禁城宫殿群。整个北京犹如一个完整的协调的艺术品,结构严整,层次分明,布局井然,设计匀称,棋盘状街区格外古朴、完整、协调,还有大量方便舒适的传统住宅四合院与静谧、优美和凝聚着古老历史的胡同。北京的这一古都风貌,被丹麦城市规划学家S·E·R·休森称为“世界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城市专家E·贝康称它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西安的汉、唐都城,也具有上述北京古都特点,只是在宫廷、街区布局、古城设施等方面因经过几次迁址,遗址破坏较严重。但城区及其附近地下仍保存了非常丰富的文物古迹。
首先,古代都城选址对自然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所谓自然条件,第一就是山水条件.有一种说法叫选都城背山面水,也就是我们搞建筑.都城是一个建筑群体,跟盖房子一样.盖房子要采光,要朝阳.建都城呢,要选地形,要大的地形.背山面水的目的是什么呢 面水是为了生活需要,背山当然也有生活需要.背山既有生活需要,也有安全需要.因此地形对于都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都城它是政治中心.它要考虑政治的安全,考虑它经济的发展,或者正常的一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运作.所以说不考虑基本的经济条件,基本的环境条件是不行的.
第二个还要考虑居中,天下居中.不管是夏王朝,还是商王朝,它尽量考虑它的都城要能够便于控制它的国家.但居中这个理念并不完全的就处于整个国土的中间.长期以来,我觉得中国首都,在我统计了,千年以上首都立都的是西安,九百年以上的北京,八百年以上的洛阳,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期居中的地区,是居中的.而且是交通的一个中心枢纽.古代人重视交通,首先交通好多路是后人修的,没有修路条件是不行的.比如秦始皇上台以后就要修路,实际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有各种道路,有直道,一直到现在的包头,从西安到包头.有弛道,还有各种道路.东边可以到现在的辽宁绥中,甚至山东半岛.西面呢它可以也走的会很远,南面也修,一直修到现在长江三峡.有的通过栈道连的.因此呢,因为当时要想对国家行使统治,行使权利,没有必要的交通设施,那根本没法达到,没法满足你的要求.因此首都在选址当中,这些因素呢,就是地理形势,地理位置,都是非常关心的.
再一个就是人文的和经济发展条件.人文条件呢,包括它的发家,发展.比如秦人他起于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因此他的首都,就是他大本营.他首都往往定都在长安.我们说西周王朝,它也是,它主要起源于现在的岐山,扶风一带.就是宝鸡地区那一代,所以他把首都定在那儿.再一个人文背景,这地区相对应该说比较发达的或者比较先进吧,经济上应该比较发达,不能说经济上太贫穷或者说自然条件太恶劣.但是最起码的生活没法维持,这也就是定都的必要条件.比如说像秦定都完咸阳以后,到汉朝为什么不定都在洛阳而定都在长安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长安在当时的人认为来讲,人们把全国的土地分为九等,上中下三大部分,上中下又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六九等,分了九等.而现在的所谓的大西北,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当初是上上的,被称为"天府之国".现在我们天府之国是指成都平原,当时指天府之国是关中平原.当然这个很重要的原因,和秦始皇在公元前240多年,让一个非常有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叫郑国的给他修一条渠,叫郑国渠,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渠.郑国渠就是引泾河的水,大家知道有个成语叫"泾渭分明".就是泾河的水和渭河的水,一个清的一个浑的.把泾河水引到叫渭北高原,从而把它的当地产量大大提高,国力大大增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定都特别要注意的地形.产量提高了,粮食应该是最基本的.社会越落后,历史越久远,粮食对人们的重要性越大.到现在来说我们应该说粮食越来越大家觉得无所谓了,社会越进步,饮食在经济所占的比例越小,因此农业来说对一个古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洛阳,洛阳有伊洛流域,伊河,洛河.这地方呢,应该说各方面条件农业生产相当好.北京这个地区呢.应该说尤其元明清这三个朝代以后,这个时期经济的发展,因为整个中国经济的东移,我后面还要讲到这些事情.
它不单单是农业,涉及另一个方面的经济,经济重心的东移,而造成都城的东移,也是跟经济有关.我想呢,作为都城的选址这方面呢,这些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因素,还有个军事因素.比如像元代,当然它主要发源地是靠北的,内蒙古或者蒙古.比如清它是东北地区,但是明代为什么也立都北京呢 从南京要迁过来呢 应该说在明代的时候,当时作为军事的主要的来自军事外边的威胁,北面比南面要大得多,南面对它没什么威胁,在明代的时候,在元明清的时候都是这样.这样的话,把政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放在了北京,应该比放在南方,比放在南京更有利.这也就是为什么选址在北京.元明清,包括辽的南京,金的中都,它既不再往北走,也再不往南走,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选址这个问题呢.也不单单是看一方面,要看多方面因素.既有军事的;也有政治的;也有人文环境的;也有地理环境的;综合多方面因素.而且不同时代,有不同特点,所谓不同时代有不同特点.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要求;面临的不同军事任务,面临的军事形势.比如在汉代,西汉的时候,它的主要的威胁来自于匈奴,从北部和西部来的匈奴.因此它搁在长安,到了东汉的时候就变成洛阳了.相对来说那时候的匈奴威胁比西汉小多了.它更便于指挥了,为了和匈奴作战便于指挥放得更西部地区;再一个刘秀家的大本营在南阳,南阳在洛阳南部,洛阳离它更近一些;从他的政治势力发展来说搁在洛阳更好一些.因此呢,我就说作为都城的选址,我想不但是中国,可能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都是由多种因素所形成的.最后导致这么一个结果选在哪儿,有时选不好造成王朝的覆亡,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②京都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③京都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长治久安.历史上任何政权都城位置的选择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条件,而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相对有利的地点,所以都城的选定往往反映该时期总的形势.反之,都城一旦确定,也对整个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它有3千多年的历史,周武王封尧的后代于此,当时叫蓟丘,后来成为燕国的国都.辽代以北京为陪都,称燕京或南京.金代于1153年迁都北京,改名为中都,从此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元代以北京为大都,以"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建设北京,奠定了北京城的规模.明初定都应天(今南京),为了杀元代的王气,拆除了元朝的宫殿,把北城墙向南推移.明成祖迁都北京,为了体现皇权的核心地位,把全城的中轴线向东推移了150米,新建的宫殿都在中轴线上,又在线北堆筑了一座景山,用以镇元代残余的王气,以便明代长治久安.清代仍以北京为都城,增建了地坛,日坛,月坛,用以祭祀.北京城南面有天坛,北面有地坛,东南有日坛,西面有月坛,分别表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北京之所以历来成为军事重镇,政治中心,这与其地理形势有关.它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面之间,西北是燕山山脉,西南是太行山脉,南面是华北平原,东面是渤海湾.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成为拱卫北京的屏障.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处于北京小平原,南方大平原,北方山地之间,必然引起历代先哲的重视.
元代蒙古贵州巴图南曾对忽必烈极力推荐北京,《元史·巴图鲁》记载巴图南语:"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于是,忽必烈决定定都于燕.
元代的士人都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重要,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描述北京"右拥太行,左注小伙子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
明初,朱元璋攻下北平(北京),询问大臣可否在此建都.臣僚们认为这是元代亡国之地,王气已尽,不宜建都.翰林修撰鲍频说: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及是百年,地气已尽.南京兴王之地,不必改图.
明成祖在靖难之役赶走明惠帝后,他不愿意到南京去当皇帝,有意留在北京.因为北京是他的封地(时称燕京),龙潜于此,多有经营.上有所好,下必应之,他的臣僚纷纷表示赞同.《明实录·太宗实录》记载群臣上疏:"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万世之都也."
明人普遍认为定都北京是明智之举.万历年间修撰的《顺天府志》卷一云:"燕环沧海以为池,拥太行以为险,枕居庸而居中以制外,襟河济而举重以驭轻,东西贡道来万国之朝宗,西北诸关壮九边之雉堞,万年强御,百世治安."
明末,朱明政权江河日下,大厦将倾.有些风水先生认为应归罪于明成祖迁都北京,明代都燕200年,英宗被俘,武宗被围阳和,李自成围京师,多灾多难,政局一直不稳.
北京离北边的边界太近,确实造成明政权时有不安.但是,明政权衰败的原因不在地理,而在封建统治者.如果不是这样,清朝怎么能继续在北京建都二百多年
现在,北京正在全国,全世界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南京:虎踞龙盘,依山傍水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几句诗."虎踞龙盘"四个字是对南京地形的描述.
南京的西面有座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像一个蹲着的老虎,东面有钟山,像盘曲的卧龙.所以,历来的人们称南京为"虎踞龙盘".这个称呼由来已久,据晋代张勃的《吴录》,刘备派遣诸葛亮到南京,诸葛亮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南京先后有不少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三国的东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宋,齐,梁,陈连续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古都.以后,南唐,明朝,太平天国辛亥革命,蒋介石国民政府都在此建都.
南京的名称多有变化,战国时楚置金陵邑,秦称秣陵,东吴称建业,晋及南朝称建康.明称南京,南唐和清朝称江宁府,太平天国称天京.
南京地势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幕府山,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北边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南边有长命州,张公州,白鹭州等沙州形成夹江,这些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使得历代统治者都很看中这块宝地.
不仅如此,南京还处在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大环境中,东南的太湖平原和钱塘江流域是资源丰富的粮仓,形成了很好的经济基础.沿江可上溯到九江,武汉,沿江下行可到上海,加上秦淮河与太湖水系,使得南京四通八达.
据说,早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今清凉山筑城,又埋金以压王气.
元末朱元璋起兵,儒士冯国用,陶安,叶兑纷纷主张取南京而定天下.《明史·冯国用传》记载冯对朱元璋说:"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朱元璋曾命儒士为钟山赋诗,邓伯言云:"鳌足立四极,钟山一蟠龙."这是一句极赞南京有帝王之气的诗,朱元璋拍案大声叫绝,邓件言以为太祖发怒了,吓得半死.
朱元璋听从了儒士的建议,由刘基等人相地,精心营建南京.《明实录》卷21记载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修筑城墙和宫殿的情况:"八月,庚戌朔,拓建康城.初,建康旧城西北控大江,东进白下门外,距钟山既阔远,而旧在城中,因元南台为宫,稍卑隘.上乃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在旧城乐白下门之外二里许,故增筑新城,东北尽钟山之趾,延亘周回凡五十余里.规制雄壮,尽据山川胜焉."
明代的封建文人认为,天下能够作为帝王之都的地形不过两处,一是南京,一是北京.《日下旧闻考》引明代《杨文敏集》云:"天下山川形势,雄伟壮丽,可为京都者,莫逾金陵.至若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扼中原之夷旷者,又莫过燕蓟.虽云长安有崤函之固,洛邑为天下之中,要之帝王都会,为亿万年太平悠久之基,莫金陵,燕蓟若也."所以,明代一直有建都北京还是建都南京之争,明成祖后来终于迁都北京,但仍在南京留下了一套中央机构,负责南方事务.
太平天国也存在定都北京还是定都南京之争.洪秀全执意定都南京,认为南京地连三楚,势控三江,群山屏围,长江襟带,钟阜有龙蟠之像,石城有虎踞之形.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64年又被湘军攻陷,农民革命惨遭失败.许多史学工作都认为太平天国不应当定都南京,而应当锐意北伐,直取北京,夺取全国胜利.定都太早,只能使革命意志衰退.
风水先生对南京的龙脉走向有过描述.李思聪在《堪舆杂著》谈南京寻龙时说:"若南京牛首之龙,自瓦屋山起,东庐山至漂水蒲里,生横山,云台山,吉山,祖堂山而起牛首双峰,特峙成天财土星.左分一枝,生吴山至西善桥止,复于肘后逆上,生大山,小山.右分一枝,生翠屏山,从烂石冈落,起祝禧寺,至安德门,生雨花台,前至架,冈门上方门而止."这一套说法很烦琐,我们切不可拘泥.
西安:南阻秦岭,北滨渭河
西安,古代称为镐京,长安,它是我国著名的古都.西周以丰,镐为都,秦以咸阳为都,均在西安附近.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在西安建都.东汉,曹魏,后唐都在西安建有陪都.
历代统治者之所以看中了西安,这与西安的地理形势有关.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阻秦岭,北滨渭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汉代张良对西安的赞誉:" 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进而,天府之国也."
咸阳紧邻西安,秦朝建都咸阳.咸阳在九 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行"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体现了"万世一系"的秦帝国都城的宏伟和尊严.
隋朝立国后,放弃了原来的长安城,在东南另建新城,《隋书·文帝纪》记载:"此城从汉以来,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又非谋筮从龟,瞻星揆日,不足建皇王之邑."于是,选择了"山川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的龙首高原建新城.长安新城南对终南山及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 ,灞二水,城西一片平原.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宫殿坐北朝南,"南面称王".当时称为大兴城.
唐代改大兴城为长安,并且增修宫殿.唐朝皇帝认为隋朝的宫城建筑所处地势偏低,便在东北龙首塬高阜上新建了大明宫,又在城内修建了兴庆宫.整个长安城布局工整,它以南北御道——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东西两边各有54个坊和一个市,表现出对称美.长安城的格局对北京城的建筑形式是有影响的.日本的奈良和京都是仿照长安城兴建.
洛阳:天下之中,山河拱戴
洛阳号称九朝故都.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后),后梁,后唐,后周在洛阳建都.
洛阳位居"天下之中",八方辐凑.它北临邙山,南系洛水,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它有群山环绕,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北通幽燕,南对伊阙.人称"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风水先生认为洛阳是龙脉集结处.李思聪在《堪舆杂著》论洛阳龙势时说:"洛阳,即今之河南府也.从嵩山而来,过峡石而北,变作冈,龙入首后,分一枝结北邙山托于后.山虽不高,蜒蜿而长顿.起首阳山,分出一枝至黑石关为水口,中扩为堂局,而四山弘农,好阳诸涧,乃左界水,流入黄河,绕于北邙之后.洛河悠扬,至蛩县而与黄河合,一大聚会也."
早在西周初年,洛阳就被周公看中了,并且以都城的规模进行勘测.《尚书》记载周公摄政的第五年,以占卜的形式相洛邑."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 水西,惟洛食,我又卜 水东,亦惟洛食."《尚书》又记载"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洛邑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按照事前周详规划而建筑的城市.分元前 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这是洛阳作都城之始.洛阳有伊,洛, 涧,四条河流贯穿其间,它在洛水之北,从战国开始,人们称洛邑为洛阳.洛邑在战国之前称王城,地址在今洛阳以西.
东汉至北魏,都城建在今洛阳以东的白马寺.隋唐时,洛阳大加扩建,隋炀帝,武则天以洛阳为东京,经常住在洛阳.据说,隋炀帝,武则天以洛阳为东京,经常住在洛阳.据说,隋炀帝对洛阳的地形很欣赏,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初,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邪 自古保因不建都于此 '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
开封:北据燕赵,南通江淮
开封,在战国时魏国建都称大梁,五代后梁建都称为东都,后晋,后汉,后周在北建都称为东京,宋代在此建都称为汴京.因此,开封被称为六朝故都.
开封位于黄河中游的南岸,地处中原和华北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它北据燕赵,南通江淮,西峙嵩岳,东挤青齐.它的附近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它之所以被统治者看中,关键在于它处在经济富庶之地,交通方便,利于居内控外.
风水先生对开封的地形并不推崇,但对城内的建筑却自有见解.《挥尘后录》记载了北宋徽宗赵佶相信茅山道士的风水观,并且付诸实践.其文:"元符末,掖庭讹言崇出,有茅山道士刘混康以法 符水为人祈禳,且善逐捕鬼神,出入禁内,颇有验.佑陵登极之初,皇未广,混康言京城东北隅,形加少嵩,当有多男之祥,始命为数仞岗阜,已而后宫占熊不绝,上甚喜,由是崇信道教,土木之工兴矣,一时佞幸,因而逢迎,谒国力经营之,是为艮岳.
杭州:天目余脉,山青水秀
杭州,旧称临安,五代的吴越国和南宋在此建都.
杭州位于钱塘江的北岸,大运河在此与钱塘江相交.它的西北是天目山,西南和东南是龙门山和会稽山.它风景如画,封建统治者很乐意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所以在此建都.以至于宋代诗人林升斥责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有关杭州的风水,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记载明正德三年(1508)郡守杨孟瑛所述: "杭州地脉,发自天目,群山飞翥,驻于钱塘.江湖夹挹之间,山停水聚,元气融结……南跨吴山,北兜武林,左带长江,右临湖曲,所以全形势而周脉胳,钟灵毓秀于其中."
李思聪在《堪舆杂著》论杭州干龙说:"杭州干龙自天目起,祖远不能述.从黄山大岭过峡后,一枝起南高峰,从石屋过钱粮司岭,起九曜山,越天山,过慈云岭.起御教场,胜果山,凤凰山,过万松岭,起吴山入城.一枝起北高峰,从桃园岭青芝坞跌断,起岳坟后乌石山,从智果山保叔塔入城,来龙沿江而下,皆自剥星峦遮护,隔江诸峰,远映护龙,直从萧山至海门.坐天弧天角星,从别子门石骨渡江,起皋亭诸山,作下砂兜转.右界水自严州桐庐流入钱塘江;左界水自余杭西溪流入官河,惜两界公流未河,城中诸河塞阻秽浊,脉络不清."
银川:四塞险固,贺兰作屏
银川,西夏王朝的都城,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作为都城长达189年,称作兴州.
银川西北有贺兰山之固,黄河绕其东南流.四塞险固,可攻可守.
银川作为夏都,有个神奇的传说.《西夏书事》卷十记载,公元1017年,"夏六月,有龙见于温泉山(即今贺兰县暖泉以西的贺兰山),山在怀远镇北.(李)德明以为瑞,遣官祀之,于是有迁都之意."到了公元1020年,夏太宗李德明迁都怀远镇,改名兴州.
贺兰山山势雄伟,林草丰美,经济富庶,交通便利,这是夏在银川建都的根本原因,所谓" 龙瑞",不过是风水附会而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参加中考还能再重新上初三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