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各位问问广州瑜伽教练证书好考吗?

题外话:首先这篇文章肯定值得收藏的,但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看到我发的东西,所以侥幸看到这篇文章的老铁,在往下看之前,麻烦在评论区给我不约而同打个“+1”好吗?打“+1”的朋友,我祝您过个好年!

现在是年底,你猜现在全国的人民不约而同在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

年底总结,这不是什么法定节日,却过得比任何节日都热闹。复盘2018展望2019,然后做新年的计划,无论旧年过得怎么样,“新年”好像打碎重来的按钮,一切重新充满希望……这好像有点熟悉呵,好像一年前的也是这样的。

话说,去年你做的计划实现了吗,疑或问,你还能清楚记得去年制定的年计划吗?

根据制作场景,可以把「做计划」分为两类:年底计划平时计划

年底计划,请大家问问自己,「年底计划」有多少具有计划本身的严肃性,乃不至于只是沦为一种祝愿?很多人不承认,实际上「新年计划」很多时候已经沦为一种类似「新年祝愿」的东西。计划该做就做,但不执行。我把这种计划称为『祝愿式计划』。

平时的计划,多少会得到执行,可惜我更多听到的是「不了了之」的故事,比如一位姑娘,兴致勃勃的报了理财班,学了点东西就立马对生活做出『改革』,但两个月之后呢,你只要不提,好像大家都忘了那一茬----你要是提起那就是不识趣了,戳人短,她准会生气。

做计划这种事情,它本身似乎承载的更大意义是,它可以缓解人们的一时焦虑,哪怕因由计划而进行一定的行动,那也是为了更好地缓解焦虑,好像大家并不关心计划的成功的?我把这种计划称为『缓解焦虑式计划』。

可事实是这样的吗,也不全是,很多人在做计划的时候,还是很希望计划会取得成功,那做什么样的计划最后可以获得成功,而不至于沦为祝愿式的或功能仅为缓解一时焦虑的计划,这是我最为关心的问题,我把这种计划称为『关注成功的计划』。

『关注成功的计划』,本质上它是注重成功率的,它一定要讲成本,并且需要有最大限度的产出,下面有几个建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计划的可实行性,以及进行到底的成功率。

建议一:5页纸法与参考法,深度扩充『计划』数据库。

首先这个建议一定是对大多数人有帮助,因为我知道大多数人做计划的时候,一般都是仰头想一想,想到一个写一个,最后看着列得挺多的了,然后就觉得自己的工作结束了。

这种做法没什么错的,我只是想提醒大家:1.你对你所列举之事,其实不必全部执行,最好只取20%;2.你的数据库显然大大不够,你想一个写一个,实际上它隐含的两个缺陷是,一,你想一想就会有「你想不到的」,二,对于你而言,你也许并不能全部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解决以上的问题,我给你放两大狠招:

在5页纸上,列出你新一年想做的任何事情,一定要把5页纸列满,绞尽脑汁点没关系,这是在无限挖掘自己内心的渴望,选项越多越有可能挖掘得彻底,找到自己力量最强大的渴望之事。

毕竟个人列举的事情还是有限的,我们得承认,另外一点也必须承认,这也是我们必须使用参考法的原因----个人视角是有限的。

网上有很多人会晒出自己的新年要做的100件事之类的,我们可以收集这些来扩充自己的视野,把别人想做同时你也想做的事情放进我们的选择数据库中。

建议二:对『计划』数据库进行狂野删除,进行意愿和刚需分析,根据匹配度排序。

经过建议一所作的事情,我们收集到了庞大的数据量,先狂野删除80%的内容,剩下的20%基本上都是你想做的意愿比较强的了吧?做事意愿推动我们的主观执行力,但我们还忘了,那就是客观执行需求,它来自刚需。

所以,对剩下的事情做两次排序,一次排序是意愿排序,就是按照『你想做什么』的意愿强度对纸上的事情进行排序,以0~100在每一项事情后面进行意愿赋值一次是刚需排序,按照『我必做什么』的必要性进行再度排序,同样,也以0~100在每一项事情上面进行必要性赋值。

最后,根据「意愿值+刚需值」的分数进行综合排序,最多取综合排序中的前10件事,切不可贪多,尤其是对于一个以前只做计划不执行的人来说,一年能够保证10件事做到底,做成功,那已经是一件很成功的事情,不妄自菲薄,但也不要高估自己!

这个计划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因为有些计划并不需要执行到1年时间,这时候,如果你前面的事情做完了,只要把综合排序中排名11的事项拉进执行项就可以,所以这个方法也不是限定你一年只能完成10事件事,能完成10件还是20件,完全取决于你的能力。

注: 刚需值往往比较稳定,意愿值往往会波动,而且于不同的人,浮动程度不同,想想自己,如果你在过往的时间里,自己做事经常是热情一阵冰冷一阵,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绪状态给意愿值打折,比如70%,折算进去再进行排序,这时,我们以刚需值为更高标准。

注2: 这一条也很有价值,对于做事会带有比较多感性、情绪色彩浓重的人,我建议你在计划列出之后,尽早执行,争取尽早完成,三分钟热度太有破坏力,夜长梦多。

做刚需和意愿结合强劲的事,你的成功率大幅度增加,成功率从30%提高到50%。

温馨提示:如果前面的内容你感觉有益的话,麻烦点个赞哦~感觉无益的话,说明你也不该继续往下阅读啦,及时止损吧~

建议三:进行必败论证,找到可能会出现的。

我们所作的计划实际上是一种行动方案,面对人性,我们最不可做的就是高估自己,所以,这些计划在执行之前,我们都要严肃的做一个假设:这些计划已经得到实施,成本已经产生,但计划不幸失败了。

严肃做出假设之后,我们要针对每一项计划详细列出失败原因清单,以此来评估潜在隐患是否做出排除工作。

彻底做好失败论证,提前排除隐患,做好防止失败的PlanB准备,你的成功率从50%加载到60%。

建议三:对于可开展的,我们无限降低执行难度---分解法、程式化执行。

接着,对于这些可以进行开展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做好技术上的优化,让它们的执行难度无限低,让他们的执行尽量顺应人性,避开人性之惰。

一个伟大的武器就是分解法,大家都知道目标分解法,但很多人只是看看而已,并且并没有多少人掌握它的使用精髓。

目标分解法表面上看起来就只是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举个简单的例子(本身这个例子的方法就是可用的),我要日更,为了保证真的做到日更,我一天写10个字可以做到吗?绝对可以。100个字可以吗?可以,而且还可以做到精雕细琢。500字呢?有点难度,但还是可以的。1000字呢?额,可能做不到----OK,我们不做这种“可能做不到”的事情,所以退回到800字,你可以吗?额,800跟1000差不多啊,还是有难度,我们再退,退到600字,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字,并且还可以对文字精心雕琢----这就是我绝对可以保证完成的任务。

如果我的大计划是写一本12万字的书,我在列计划的时候,绝不对写「2019年每天要写至少1500字」,600字才是我保证可以做到的数目,虽然600比1500相差很多,但更可能是,后者更可能是想当然的结果,最少600字,并不代表我不可以在某天写1500字或5000字,但如果我以1500字的高标准要求自己,那可能执行一段时间过后,我连每天600字都写不出来,为什么,因为把写作计划给放弃了!

所以目标分解的后面一句话是:把大目标分解到一个你「保证可以彻底完成」的小单位。

这个小单位是可以调整的,一天看书1小时可能不是你可以「保证彻底完成」的执行单位,那么就调到40分钟,30分钟……千万不要以为30分钟这个单位太小而不好意思,经过你执行的赋值,这个数字是一定可以增加的。

目标分解法得当,你的成功率再提高5%,成功率加载到65%。

这个工具极为强大,就像工厂的流水线生产对效率的提升一样,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计划执行融入到程式化的执行之中,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情绪干扰,成功提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20%也是少的。

这种事情会发生在那些严格自我要求者身上,但考虑到大家连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都难,对于普通人而言,我是持理性悲观态度的,因此普通人基本上还是停留在65%上。

建议四:为防止遗忘,将计划于日常生活绑定。

很多经历告诉我,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不想做,而是因为一些物理原因导致事情不了了之,其中最不可忽略但同时又得不到重视的原因就是----忘记了!

“你还记得你的初心吗?”、“你还记得你的初衷吗?”,影视剧里经常是主人公或反派误入歧途,最后在某个转折点他幡然醒悟或者被拷问,经常机会有这些灵魂之问,意思的意思都是“你的心怎么变了”。

为什么我们都要那么走心去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肤浅一次,为什么不能回答:我初心是忘了,但不是因为我的心变了,而是特么的我「确实忘了」!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祭出的大招是:“绑架”。

“绑架法”:把列出来的计划和每日必然执行的惯常习惯绑架在一块,造成视觉的直接提醒。

以前背单词刻苦的时候,还有人把单词贴士贴在洗涮间里,为什么我们的计划不可以?

而且我们就得这么做,据说暗示可以提高考场答题的成功率,那么明示就更厉害了,直接的视觉提醒有助你想起每日该做的事情。

贴在厕所、贴在桌上、贴在笔记本扉页……为了成功,希望我们都可以“不择手段”。

单此简单的一项操作,整个计划的成功率可以提高10%,成功率加载条升到75%。

建议五:永远有planB方案

建议五是建议二的升级加强版,在此考虑两件事:如果那时不想执行计划,你可以做什么?这是必然会出现的突发情况,你该找谁来封闭这种突发情况?

你做一件事情,虽然不能说肯定,但有极大的概率到某一天的某一刻,你会说:老子不想干了!

可能是因为情绪化做出的决定,可能是因为想到意义感,可能是因为产生自我怀疑……功败垂成之际,忽然因为这些问题决定不干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这是很多人在长期做一件事情过程中都有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我们也必然要考虑到,并且做出一个planB。

深陷自我的漩涡里,经常只会越陷越深,其实提前知道你可以寻求帮助的途径就会好许多,它们是你可以及时走出泥潭的保险:

如果有心理问题需要疏导,要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心理咨询师---付费有时候也是高效率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遇到专业困惑,要知道像谁去求助,平时该去做什么,可以认识到给自己解惑老师,到时就可以应对不时之需;动力不足则要考虑是否需要同伴的支持,或者是否需要社群的氛围来提供同侪压力。

PlanB ,它是一个外在的护航系统,是一个由人构成组成的护航计划,是一个你可以求救的对象,建立palnB ,功在平时,不过利在千秋。

PlanB是最后的15%,这是需要满满去积累的,成功率会慢慢的从75%爬上去。

即便是能进行「程式化执行」的人,其上限也还是90%,最后还得剩下10%,我们留给人为不可控因素,因为无论如何,谁也保不准计划实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个“黑天鹅”事件。

ps.活粉收集箱: ,平时内容会发布在微信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瑜伽考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