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羊驼教育吗?老师负责吗?

转载自:大学英语学习,原标题《深度解读英语专业》

整理: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

文章来源:沪江商务英语;文渊阁学士;穿prada挤地铁

今天来深度了解一下英语专业的一些吐槽、悲欢、无奈和理想等问题。虽然好像越来越多人吐槽并质疑英专存在的必要性。但总体而言,其实不是专业不好,是人不好,学校教学体制不好。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英专应该是比较好的文科专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找对了路子,把英语或翻译专业作为一个基础,再深耕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行业,比如金融、法律等等,经过学习和社会实践之后,慢慢积累下来就能有安身立命的资本。英语或翻译系的院校也是时候调整思路,给广大英专小伙伴带来一些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见解和实践了。

先来看看人们怎么吐槽的

如今英语专业似乎已经快沦为英语“砖”业:就业率不如早年,全民英语水平又不断提高,难怪英语专业被有人调侃成“不是专业的专业”。当然,英语专业的莘莘学子也有一肚子苦水要倒,以下的这些吐槽,英语专业的朋友一定能句句共鸣,不是英语专业的朋友也一定能对这个“不是专业的专业”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这些问题,以后还是别问了!


Q:你们是英语专业的吧,那英语一定很厉害。 
A:嗯,还行吧,专四基本都能过。

Q:那你们考雅思托福什么的应该很轻松吧。 
A:去俞校长/罗校长那送钱的不少。

Q:听说你们专业很多人都在准备GRE。 

Q:啊?你们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吗? 
A:我们是看电影专业的。

Q:这样啊,那你们看电影都不用中文字幕吧,真羡慕。 
A:不用字幕?那还要字幕组干嘛。

Q:我以为字幕组都是你们英语专业的高人在做呢。 
A:用不着,像生活大爆炸那样的烂片让物理系的去翻就可以了,我们主要负责看影片内涵。

Q:对对,那我看什么片子才能有英语系的内涵呢? 
A:入门阶段看看阿甘正传/死亡诗社之类狗血片的就差不多了。

Q:这些老的都看过了,还有什么进阶篇的电影给推荐一下? 
A:看看蒙娜丽莎的微笑/大鱼什么的就差不多能说自己是看电影专业的了。

Q:我想朝高阶看电影专业的同学看齐。 
A:那就去看猜火车/低俗小说那类的片子,再模仿影评谈谈解构、叙事和风格。

Q:你们除了看电影以外还干吗? 
A:文学/语言学/翻译。

Q:你们翻译都很强吧? 
A:呃,我们中文都有待提高。

Q:那你们英美文学知识应该很丰富吧? 
A:你找个英语专业的,问问莎翁悲喜剧都有哪些,能说齐四喜四悲的就是非常优秀的了。

Q:你们英语好,平时上网查资料都用英文Google吧? 
A:用百度知道的是主流。

A:反正“雅咩碟”/“傻驴”/“去死”都会说。

Q:听说英语专业女生都很文艺? 
A:你是说五点起床背书的还是五点从夜店出来的?

Q:听说英语专业男生都很博学? 
A:先让他们把Renaissance拼对、读准再说吧。

Q:你们是不是喜欢读英文原版啊? 
A:我们通常是自信地翻开Great Expectations,一个小时读了半页,然后丧气地合上。

Q:你们出国是不是很容易? 

Q:英语专业研究生都学些什么? 
A:大部分在学找工作。

Q:告诉我,要学点什么才能看上去像是英语专业的? 
A:文学方面你要知道英国有个天才,他叫王尔德,他是个同性恋,然后背点他的名句;语言学你要知道美国有个不务正业的老愤青,他叫乔姆斯基,他以骂他的祖国为职业;戏剧方面去了解下希腊的皮革马利翁和萧伯纳的皮革马利翁。嗯,足够了。我再说下去,你就知道的太多了。

Q:好吧,你们同学之间经常练口语吗? 
A:嗯,我们选择母语。

A:那是非英语专业去的地方,我们怎么能去。

Q:那你们都谈些什么?

A:发财/女人(款爷),或者用Euphemism的说法“追求事业/寻找爱情”。

Q:理解了,那你们上课时都讨论什么? 
A:如何——追求事业、寻找爱情。

Q:你们的教授们对此有何态度? 
A: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很大,师生经常就这两大永恒问题进行坦诚友好的交谈并交换意见。

Q:你们的课本怎么样? 
A:四年的精读课本旨在教会我们如何在经济赤贫的情况下过上精神上的富裕生活。

Q:很好嘛,你们对此怎么看? 

Q:英语专业的出路如何?能发财吗? 

Q:能给点正面评价吗?广告式的? 
A:选择英语专业吧,一切娱乐活动以学英语的名义进行。

Q: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们对英语专业的普遍感受吗? 
A:英语太XX难学了。


戳下方图片,更有精彩活动等你来!

}

随着数学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变化,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体例也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实现了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将“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

改变,在内容结构上,也将其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之中,结合“数的运算”

抽取和理解数量关系,这样做去掉了脱离实际、机械模仿的内容,扩展了“解决问题”的实

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

在呈现形式上也更注重学生的

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

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

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

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经过近几年的课改实践探索,

一、走进情境,获取信息

新教材借助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

创设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

实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

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

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

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的习惯,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可将课本上的主题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态的形

式展示给学生(注意画面中只给出信息,问题删掉)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有了前面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的经验,

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的能力,

人。看图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

的观察,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并为将来找中间问题打下基础。

。可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

组织学生开展收集矿泉水瓶的

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

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同学收

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由于是全员参与,

自己收集的真实数据,所以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的参与度极强。

二、处理信息,启动问题

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

从中筛选提炼有用的信息。

而应让学生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完成。

如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

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评价,

学生自己就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由于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

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

过的数学问题(例如学习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

要轻易给予否定,可以让学生马上解决,

点,最后选择例题进行研究。

。先请学生说出在情境图提供的信息中你能提出什

(例如:谁收集得最多?谁收集得最少?他们组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平均每人

这些问题中你认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为什么?经过大家的分析,

这样设计学生不但明确了学习目的,

:教学“人民币的计算”

。结合教材创设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

“机器人比足球贵多少钱?”

“买一个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要多少

元钱,买一个皮球应找回多少钱?”

}

周末,当很多孩子忙着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时,有一群孩子正在阳澄湖畔的森林里生火、烤肉、爬树、冒险……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野趣。

据扬子晚报3月20日报道,记者了解到,这是苏州85后老师Lucy打造的“森林课堂”。如今,这里已成为附近中小学的校外实践基地,家长们更是期待这里早日建成全日制学校。

搭树屋挖地道,还能认识中草药

记者前往“森林课堂”探访时,Lucy老师正巧邀请了树屋设计师前来勘察场地,她计划在这里建造12个树屋,为前来参加冬令营和夏令营的孩子家长们提供更多深入的自然体验。为了弥补平地的缺陷,Lucy希望在这里建一些有趣的模拟山洞,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森林场景。

据了解,“森林课堂”由3-12岁的孩子单独参加,Lucy老师的初衷很简单:“让孩子们可以真实地感知世界,从而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

沿着轮胎铺设的小路通往森林深处,便来到了“森林课堂”的所在地。在这里,Lucy自主研发的森林自然教育课程分为艺术创作、数学和语言、动手建构、自然科学四大门类。

Lucy介绍说,建构课需要孩子们自己动手,用树枝、木头建构山洞、树屋、壁炉、挖掘地道、建构昆虫屋,获得成就感,这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

自然科学主要引导孩子记录和观察森林里的动植物,通过观察、制图、描述等方式来记录森林中的自然元素,独立完成自然笔记。除此之外,孩子们还要在适宜的时间进行农耕劳动,来更深入地认识植物的生长。有个孩子在“森林课堂”通过观察认识了一种可以治咬伤的草药,之后在别处也寻找到了同样的草药。

数学和语言课生动有趣,包括树枝丈量距离、面积的大小、图形的组成、时间的感觉等。艺术创作课则是利用森林环境中自然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孩子们要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树枝相框、树枝风铃、根雕吊灯等。

Lucy老师是“森林学校”的创始人。

把孩子从培训班中“解放”出来,去野外!

1986年出生的Lucy从小在苏州木渎长大,童年和姐姐一起在农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大学念的是教育专业,从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她回到家乡苏州,曾经当过幼儿园老师,在苏州外国语学校教过书。2006年之后,Lucy开始自己创业做培训学校。慢慢地她发现,大部分家长依然看重学习成绩和效果,很少有人关注孩子们的感受。于是,她萌生出把课堂搬到野外的想法,让孩子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自由玩耍、随意奔跑,从中获得丰富的自然教育体验。

有了梦想,Lucy开始到处寻找合适的场所,从东山找到西山,最后在阳澄湖美人腿附近觅得一片心仪的世外桃源。据她介绍,这里一共50亩地,起初前后是菜地,通往森林的小路被杂草遮掩。和有关部门谈妥后,2016年3月,Lucy启动旧房改造计划。3个月后,这里焕然一新,废弃的村房俨然成了童话小屋。

记者看到,屋子里特地砌了一个烧火的土灶,可以用来生火做饭,墙上挂着孩子们做的每月一期的森林画报,屋外用篱笆围起温馨的小院子,放置几把桌椅,午后在这里喝茶聊天很是惬意。院子外面还有一大片菜园,放眼望去碧油油的,令人心旷神怡。农场外养了一只小羊和几只兔子,Lucy为它们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小窝,未来还将迎来马和羊驼。

“森林课堂”能不能办成全日制学校?

在森林学校里,孩子们是主人。所有的“学习用具”和“玩具”都是就地取材的,需要孩子们用原始的贝壳、木头等材料动手搭建而成。事实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升。目前,这里开设了陶艺、写生、花卉、绘本、木工、风筝、蝴蝶7个工作坊。树屋建造完成后,夏令营中将增加篝火晚会、萤火虫节等有趣的活动。

儿子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李女士认为,现在孩子课业负担比较重,每天被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占据了太多时间,本该属于这个年纪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热情正逐渐消失,写作文也常常找不到灵感。因此到了周末,就希望多带孩子出门去接触大自然,观察一草一木,呼吸新鲜的空气,提高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力,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体验。

记者获悉,Lucy的“森林课堂”已成为附近几所国际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未来还将成为上海师范大学的森林教育研究基地。

在采访中,有不少家长表示,自然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创造力方面的培养大有裨益,他们希望“森林课堂”能建成全日制的学校,让孩子们真正摆脱环境的束缚,在大自然里尽情徜徉,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将来才有可能实现自我价值。

孩子们围坐在森林里,生火、烧水,做着自然笔记。

课堂学习与自然教育应互为补充

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校长陈蕾在采访中认为,“森林课堂”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它为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理念值得倡导。目前,传统教育体制也在逐渐改革,提倡教育不但要让学生从书本上获得间接的知识,更要走出教室,到实践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知。如今,学校教育除了书本以外,还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提高感受能力,并且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触摸大自然,获取真实而丰富的教育体验。尽管自然教育有着课堂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课堂学习的课程资源和师资配套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自然教育和课堂学习两者最好互为补充,寻找到平衡点,共同为孩子铺设一条五彩斑斓的成长之路。

森林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丹麦, 如今已风行于德国。目前,德国全境已有超过1500所森林幼儿园,随后拓展到欧洲以外的地区,日本、韩国正在蓬勃发展,美国、加拿大也开始试办野外幼儿园。

记者了解到,南京目前暂无类似的“森林课堂”。南京的风景区都是火灾防范重点区域,要开辟“森林课堂”,可能没那么容易。

紫金山是严禁游客携带火种、火源登山,并严禁在划定区域进行用火活动。南京的重点景区牛首山,早先曾计划在湖边安排烧烤区,但最终取消,山内严禁明火。栖霞山景区和珍珠泉景区也同样如此,“以前珍珠泉的烧烤场规模是南京最大的,可容纳几千人烧烤,我们提供烧烤工具和食物。不过,前两年开始已经取消了烧烤项目。”珍珠泉景区负责人表示。

(记者 周晓青 徐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怎么感谢老师负责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