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为什么要给小学生报名财商课程?

孩子越大,需要成长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例如逆商、情商、财商都要给孩子培养,这里就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成功对我的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

女儿已经6岁,一次跟着姥姥和弟弟下楼溜达,却非要去玩沙堡。要知道沙堡都是2、3岁孩子在玩,可是女儿却非要吵着玩。姥姥没有办法只有推脱说:弟弟饿了要回家吃奶了,明天带你来玩。

等他们回家后,姥姥和我说了这件事。我们大人一致认为她不该去玩小孩子玩的沙子,那对她来说太低级了。我们是这样说的:宝贝,你已经6岁了,玩沙子那都是些比你小很多的孩子在玩,而你长大了,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看电影、户外运动、游乐园等等,花同样的钱却可以有更适合你年龄的活动,更多的体验。可是女儿一口咬住奶奶答应她了,就要带她去。

看到这里是不是家长朋友们会反应过来说,其实玩不玩沙子不重要了,孩子看重的是承诺。这个事情是属于承诺了就要兑现的亲子课题。姥姥敷衍做出承诺固然不对。可是当天我却没有把这件事情归入这个课题,我想女儿已经6岁了,是时候让她明白如何思考花钱的事情了。于是我尝试与她开展新的亲子课题—财商。我准备从如何让金钱更有价值这一方面入手。

我带她回了房间,我俩非常悠闲的躺在床上,都翘起二郎腿来。

我说:宝贝,你看,玩沙堡要30元。而同样30元,我们可以有很多种花的选择,比如看一场你喜欢的电影也只要30元,马上比卡丘电影就要上映了。再比如30元可以选择去游乐场里玩3个你喜欢的项目,碰碰车、高空飞车、海盗船。而沙堡呢,都是些2、3岁的小朋友在玩,你一个大小孩进去和2、3岁小朋友也玩不到一起去啊。为什么不把钱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呢?

我想用对比的方法,就能让她先对金钱的价值产生认知。从而引导她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是谁成想没那么简单,她才不认可。

女儿说:妈妈,那个沙堡的老板说了,交一次钱可以玩一整天呢。

原来她觉得可以玩一整天很划算。

我说:是的,交30元可以玩一整天,看起来确实很划算,但是你确定你愿意玩一整天吗?

她马上摇了摇头,“我还得回家吃饭呢”,她笑着说。

谈话进行到这里还需要更进一步,钱的作用还可以变得更有意义一点。紧接着我给女儿讲了一个关于我小时的故事,那个故事里面有关于金钱的价值观,还有深深的母爱。

我说:“宝贝,我妈妈给你讲一个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妈妈小时候,家里很穷,住不起大房子,也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像你经常吃的苹果、桔子都不是想吃就买得起的。姥姥那个时候工作很辛苦,要到隔壁镇上去上班,下班需要坐大巴车回来。到了车站后,离家还需要走30分钟的路,而坐三轮车只要2块钱。要是这个事情发生在我们现在别说三轮车,马上就打出租了,对吗?”

我继续说到:“可是姥姥从来不坐三轮车,她都是走路回家的,路过水果摊的时候姥姥就在水果摊买大促销的苹果,2块钱可以买一大袋,因为妈妈小时候很爱吃苹果,特别能吃,一天可以吃好几个,是个小吃货呢。”

她咯咯咯的笑着,而我说到这里,心中回忆涌现,我出生在80年代末,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挣钱特别辛苦。是的,那是母亲对我深深的爱,这件事情到现在依然感动着我。

我略带哽咽地继续说:“姥姥选择走路回家,节省下来2块钱,可以给妈妈买一些吃的,或者做其他的用途。同样的2块钱,怎么会能让它产生的价值更大呢?姥姥觉得走路回家这点辛苦不算什么,而能让妈妈吃上爱吃的苹果更有意义。这是姥姥对妈妈的爱,对不对。”

女儿用稚嫩的语言说:“妈妈,我明白了,2块钱可以坐三轮车,但是和买苹果比,妈妈能吃上苹果更好,姥姥对妈妈的爱更有意义。”

“是的,长大后,妈妈经常会想起这个故事来,每次花钱的时候,妈妈都会思考,这个钱是不是可以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最后才会决定是不是要花这笔钱,”我说。

就是这个故事教会我如何更有意义的使用金钱。现在讲给女儿听,最后她也表示不去玩沙堡了,再想想有没有更有价值的花法。

育儿路上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亲子课题,而有时候问题会重叠在一起,这次我就用培养财商这个新的角度去解决姥姥答应女儿明天去玩沙堡的问题。孩子越大,越要成长,而家长也一样,需要教授孩子越来越多的知识面。试着多角度去解决问题,事情的结果也会出人意料。

又过了两天,姥姥又带着姐弟俩下楼玩。临走前,我给女儿领用了她的零花钱2块钱,我让她自己决定怎么花。她很高兴,她说要自己打一块钱的弹珠,给弟弟坐一次摇摇车。她会想到给弟弟花,着实令我意外和高兴。等她们回家后,女儿有些气馁的进门,原来她骑滑板车在路上丢了一块钱。她说:“妈妈,我骑的太快了,丢了一块钱。我只剩下一块钱,最后我想了一想,决定给弟弟坐摇摇车了,因为看见弟弟开心我觉得更有意义。”听女儿这么说后,我就知道上次的财商课起作用了,女儿不光学会如何更有价值的花钱,更学会了爱自己的家人。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 目前区块链给人的印象就是等同于数字货币。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主要的原因是炒币的太多一夜暴富了,大家都盲目着炒币,...

  • 过年时参加一位相熟同事的婚礼,前一刻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的画面让人觉得温情满满,后一刻新郎发表感言,“……我要首先感谢...

  • 2018-19赛季CBA联赛季后赛,广东客场以135-108大胜江苏肯帝亚,以3-0结束本轮系列赛,连续第17次杀...

}

时不时会看到这类新闻:某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几万块,某中学生将父母存款拿来充游戏卡……每次发生这类事件,父母才会醒悟:如果早点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该有多好!

但问题是,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财商呢?

先给大家讲一个网友分享的故事。

这个网友有一个学员是个小女孩,7岁半,特别喜欢学校隔壁一家精品店里的毛绒兔子玩具,小女孩就求妈妈给她买。

妈妈把小女孩拉到一边,从包里拿出900块钱,让她想买啥买啥,但是有个条件就是,她必须也给弟弟和爸爸分别买一个礼物。

小女孩很开心,拿着钱就开始去选礼物,但这家店的东西非常贵,根本没有低于400元的,所以,不管她怎么选,问完价格,加一加,最后都发现,她最多只能选2样。

如果她选了自己的兔子玩具,就无法再给弟弟和爸爸都买一件礼物了。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挣扎和纠结,最终,小女孩把自己最爱的兔子玩具放下了,只买了弟弟和爸爸的礼物。

小女孩的妈妈等孩子付完款,拿上那两件礼物就离开了。

10分钟过后,那个女孩的保姆来到了店里,买走了4个毛绒兔子,每个颜色一个。

这个网友跟那个保姆闲聊了几句。

保姆说:如果当时小女孩坚持要买那个兔子,她妈肯定不会给她买。孩子妈妈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当你愿意把好的东西给别人的时候,你会得到更好的。

这个妈妈相当于花了近3000块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财商课,不仅让孩子认识到了金钱的价值,更让孩子树立了“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的价值观。

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父母说“不要乱花钱,要好好攒钱”长大的。

还有很多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不但不给孩子零花钱,还把孩子的压岁钱牢牢地控制在手里,生怕孩子手里有钱就乱花,学坏。

父母的“良苦用心”,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匮乏感。

匮乏感越强, 越容易花钱没节制,反而容易走上了挥霍、赌博、非理性借贷的道路,甚至因此走上绝路。

我们和孩子都缺一堂财商课。

现在的孩子面对着更加多变的世界,诱惑和陷阱无处不在,财商的培养越早越好。

财商高的孩子,能理性地看待金钱,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财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一是,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现在有很多小学生,小小年纪就有生意头脑,有的把自己闲置的玩具或学习用品卖给同学。

或是用物物交换的方式,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还有的孩子会在家长的辅助下,利用节假日到街边巷口、或是公园边摆摊挣零花钱。

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实践,可以让孩子知道,每一分钱都是需要付出劳动才能获得的

除此外,可以带着孩子去银行开个账户,或是买个存钱罐,让他学着记账、储蓄和规划

二是,可以让孩子阅读来提升认知度。

幼儿园阶段可以给孩子看看《儿童财商启蒙绘本》

等孩子上小学以后,别忘了带他读读《小狗钱钱》这本书。

等小学三年级起,可以给孩子订阅一套财商启蒙杂志。比如,这本《商界少年》杂志,适合9-15岁的孩子阅读,可以从小学一直看到初中。

这本杂志是知名财经杂志《商界》 和知名教育刊物《课堂内外》联合打造,权威性高,干货足,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万象、经济运行,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每期10多个栏目,包括社会新闻资讯、经济事件分析、生活现象剖析、问题探讨等内容。

给孩子讲工作赚钱的问题,讲劳动分工,讲提升效率,让孩子从小有正确的择业观,不会好高骛远,对于将来选择专业方向和职业也很有帮助。

结合孩子关心的问题,比如,压岁钱是怎么回事,该如何使用等等,引导孩子合理规划压岁钱,孩子不仅能认识金钱本身,还能了解金钱背后的人际关系

杂志有丰富的金融知识,比如供需关系、价格、成本、利息等等,很多知识孩子中学阶段才会接触到,提前了解,无论对考试还是对生活都有指导意义。

孩子早一点接受财商教育,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将来就能少走一些弯路,不会为钱所困,也不会因为钱而误入歧途。

大家好,我是虫儿妈妈,多平台原创育儿博主,一个每天与8岁顽童斗智斗勇的中年girl,专注分享育儿干货,以及一位普通妈妈的社会人生观察。关注【虫儿妈妈育儿】,育儿路上有我不孤单哦。

}

请收藏甚至丧心病狂地“添加到桌面”

时而严肃时而笑岔气的干货Bing

带你鸡娃并客观认知这个世界


近来我大广州的一则新闻让我特别自豪。

4年前,广州就在多所学校试点“金融理财课”。

一开始由老师自己来。后来发现,咱们老师自己财商本来也不咋地,还是不要误人子弟了!

于是引入校外专业人士和专业金融机构,比如工商银行等,都进校园定期给娃上“财商课”。

西关文昌小学,学校定期请附近银行工作人员来校上课,教孩子认识钱、理解消费现象、了解银行、金融体系、理财手段工具等。

5年(1)班的陈华立和弟弟一起开了个账户倒卖邮票,现在账户有100多元利润。

财商高不等于铁公鸡哦,今年陈华立还从1000压岁钱中拿出500元捐给了孤儿院。

广州的很多中学都有商业社团。名校华附就有经济社。

而且其他社团运作也像经营公司一样,有财政,要招人、筹措经费,活动,还要搞公关,获取各方面资源。

低调务实的广东人,看来是在体制学校内贯彻财商教育的先头兵了!

所以“在广东你看不出谁是有钱人,在东北你看不出谁是穷人”。

广东咋能这么灵活开明?是和广东经商文化分不开的。

换到没有经商文化的地区,就会有人说:“钱钱钱,眼里只有钱!满身铜臭!人类传承千年的知识比钱重要的多。”(这是我在新闻下方评论看到的)

这种人怎么说你好呢。。。我祝你贫穷而高贵吧。将来哪天经济遇到困难不要怨党怨锅家怨社会就行。

看完这个广州的新闻,我思考到一个现象:世界上大部分锅家,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不教学生们如何挣钱。

“金钱是万恶之源”一说,出自西方的《圣经》。

马克思也说,金钱是罪恶的。

东方的佛教,对金钱,也大多是贬低的。

儒道以后,金钱更是肮脏的东西。读书人更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才是高人,洁士。传统文人,更是耻于谈钱,这会损他清誉。

但是这些读书人高举后进了官场又是贪得不行呢。难怪我觉得和珅特别可爱,起码他人并不矛盾。

不久前的某个历史时期,我国还倡导“越穷越光荣”,改革后,忽然一夜之间,被另外一句名言代替:“贫穷是最大的罪恶”(萧伯纳和雨果异口同声地说)。

既然时代变了,学校为什么不教学生挣钱呢?

我想了一下,有几大理由。

体制教育的根本工作目标,是培养”社会工具“,”合格公民“

公立学校是锅家机器,是为锅家服务的,为锅家培养”合格劳动力“,为这个锅家要产业结构所需要的工种,提供人力原料

所以,公立学校其实没有义务,去发展娃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所以你会发现,公立学校一般是在刷题,它把娃送进大学就功德圆满了。

而私立才有很多体育、舞蹈、美术、财商,演讲、口才、辩论这些和考大学无关,但有助全面能力发展的劳什子。

私立才会对”把娃培养成一个完整、优秀、富裕,最好还有名望的人“感兴趣,当然同时也要把娃送进大学,但不仅于此。

这个世界不允许所有人都当有钱人。

有钱从来都是因为:自己是聪明人,本质上通过信息差,又使用杠杆,才套得了巨利。无论创业还是金融还是倒卖,本质都是信息差,赚比你笨的人的钱。

也就是说或如果从公立学校层面,从小激发所有人对金钱的欲望,那社会上的聪明人就多了,信息差也少了,财富争夺的竞争激烈,矛盾也大了,既得利益者的垄断地位还会不保。

所以全民逐富,这不是什么好事。从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大家安分守己才是好事。

稍稍回望一下世界历史,长盛不衰的,大都是那些对金钱有着恒久追逐热情的家族。

改开以后,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当年被剥夺了财产的有钱人,他们的后代大多数仍然会成为有钱人。

而且世界上所有公立大学,课程设置一定是千方百计隐藏挣钱的秘密。因为大学作为国家机器,目标是让每个专业都有学生,而他们毕业后睡桥底那都不是学校关心的事儿。

德国大学提供专业选择咨询,千方百计地说服孩子去一些冷门专业,我认识几个人在指导人士说服下读了社会学,苦读八年毕业至今开出租车。

就算香饽饽的律师、医生、企业高管等高收入职业,说白了也只是高级的打工狗。

他们最多也只会达到高级的中产。要达到这个水平,孩子已经必须是学业异常优秀了(最高录取分数线,而且特别难读)。

而我身边那些早早财务自由的,大部分都只是学业中等偏上。当然不会太差,毕竟智商在线,但绝不是医生律师那种学历路线中的佼佼者。

他们有的是创业成功,有的就是普通上班族,靠工资买了七八套房(《》说过这个传奇牛人)。

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富人让穷人永远心甘情愿地穷下去的历史。

穷人穷下去,是因为对金钱的态度,前面那句经典评论:“钱钱钱,眼里只有钱!满身铜臭!人类传承千年的知识比钱重要的多。”,已经把人们心甘情愿穷下去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了。

不要信有钱人说他不喜欢钱——绝对的谎言。

贫穷是世袭的,是迷因(文化基因)的问题,所以改变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中了彩票的穷人,大部分会返贫,许多体育明星,晚年都债台高筑。

穷人讨厌钱,是因为他们贫乏的资源和落后的知识,因此求之而不得,钱既钱带给他们那么多痛苦,那不如痛恨它。免得心心念更加痛苦。

恨钱并且自寓清高之后,果然腰不疼腿不酸吃嘛嘛香了,社会也没那么多竞争了,安定和谐了,不得不说:恨钱大法好好好

然而弊端也有一个:那就是就此通向财富的大路,就此堵绝,甚至还会影响子孙后代,因为富文化和穷文化,都是代际承传的。

而我大广州居然如此顶风作案,可以说是相当开化了!必须赞一个。

不过,广州这次开的财商课主要是给娃上的,而我们的家长需要知道,家长才是财商教育最好的老师,所以家长往往是更需要上财商课的啊!

很多家长往往是一边羞于和娃谈钱,一边又给娃上着最贵的补习班,穿着最好的乔丹鞋,办着迪士尼的年卡,等到成年,恋爱还没开始谈,婚房已经准备好了。

当他们需要靠劳动所得去支撑起和薪水不匹配的欲望时,他该怎么办?

所以,当看到那些小学生天价打赏主播、花掉家里所有积蓄冲游戏币、大学生裸贷的新闻,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不面临着娃的财商启蒙问题:

比如果娃过生日让你给他送天价手办,路过玩具商店就走不动路,你应该如何拒绝的让娃心服口服?

摇摇车坐了一次又一次,还想再坐,你应该如何和娃有效沟通?

自己财商就不达标的家长,怎么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娃的财商思维?

不要急不要急,这次我Bing给你们找来了不错的课程,妈妈和娃娃都有份哦!

话说,几乎每天我们的读者都会cue到我Bing讲财商话题,大家总是追着我问:

财商启蒙不会搞怎么办?自己财商一塌糊涂,怎么给娃培养财商?哪里有靠谱的财商课程推荐?

当当当当!畅销书作者、豆瓣大V水湄物语研发的《亲子财商课》来啦!

水湄物语是一个理财达人,更是3个娃的妈。

她不仅自己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且善于带着孩子体验财富世界。

而且,她特别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寓教于乐,提高孩子的财商。

  • 第一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财富观,不要和孩子耻于谈钱;

  • 第二步:了解选择的种种情况,让孩子知道如何面对各种选择;

  • 第三步:让孩子更深入认识金钱的作用,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富;

  • 第四步:通过协作、共赢、分享等,培养孩子赚取更多财富的能力;

  • 第五步:通过交易和交换,让孩子理解经济运行的基础原理;

  • 第六步:让孩子拥有更宽广的思维模式,更好的计划自己的未来。

在每次财商训练的分享中,她都能让爸爸妈妈热血沸腾、受益匪浅。

其实,在缺乏财商教育的现状下,当你开始有意地培养孩子的财商,其实就已经超过了99%的父母。

而拥有科学系统的财商思维,和教育方法的父母,更能让孩子在金钱之路上,最终实现弯道超车。

水湄物语有着非常精彩的人生。她是豆瓣15万+粉丝理财大V,也是在行/分答资深理财专家。

写文10年,创业8年,30岁那年开始学习理财,在40岁之前,就提前实现了财务自由。

在过去8年里她所成立的长投学堂,帮助超过200万+的用户,从零开始,迈出理财的第一步。

在授课的过程中,她看到太多的年轻人,因为错误的观念,成为金钱的奴隶。

于是,她想:如果这些人从小就接受财商教育,是不是就能拥有更自由、更幸福的人生?

成为妈妈后,作为理财达人的她,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财商。

现在,她的3个娃都有自己的小存折,有自己的金钱规划。

即使看到喜欢的玩具,也能够分得清楚“需要”和“必要”,从小就懂得延迟满足。

更可贵的是,水湄物语一直坚持将财商培养的观念,分享给更多的家长。很多家长都受益匪浅,纷纷要求她开一门系统的亲子财商课。

她也觉得,帮助中国父母培养孩子们的财商,让下一代更幸福,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她发现市场上的儿童财商课,有的以理论居多,晦涩难懂;有的以西方财商教育为经验,不符合中国的育儿方式。

最终,她结合了调研所得的精华,将一生所学的财富知识,加上自己的育儿实践,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原型,精心研发出了这一套系统的、专门为中国父母所设计的亲子财课:

孩子多大可以开始财商教育?

自己不懂理财,怎么教孩子?

要给孩子多少的零花钱?

就必须马上买,这个怎么改?

你想知道的、你该知道的财商教育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现学现用的儿童财商养成课

超人气理财达人妈咪手把手教你

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财商教育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套课程有哪些内容:

干货多多,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通过财商培养孩子性格发展,为未来的幸福人生打下基础。

长投学堂,超过200万人共同选择的理财课程,感兴趣的直接拉到文末报名啦,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哦!

长投学堂亲子财商训练营

这套课程为什么值得学?

  • 课程科学、安全、有趣,从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压岁钱谁管”等世纪难题出发,教你轻松应对孩子关于“财”的问题;

  • 不仅仅是财商启蒙,更包含了儿童素养、性格养成的家庭财商升级课。让家长通过真实案例场景,快速获取育儿攻略,轻松弄懂藤校经济学原理;

  • 无需高难度专业模拟体验活动,教你通过日常小事情、小游戏开启孩子的财商启蒙教育;

  • 吸取中外儿童财商课程优点,归纳实用、简单且孩子喜欢的方向,形成最适合中国家庭的解决方案;

  • 学习的过程更是与孩子一起升级财商、共同进步的过程,是你和孩子宝贵的成长记忆。

  • 3-12岁孩子的父母;

  • 希望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时有所准备,有所思考的父母;

  • 愿意陪伴孩子一起升级财商的父母。

  • 科学系统的儿童财商培养方法;

  • 不错过孩子财商教育的关键时期;

  • 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亲子时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商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