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什么能力最重要?

怎么助力孩子顺利渡过幼小衔接?从现在开始到小学开学 家长要帮“准新生”做好这些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沫依 何宁 实习生 张瀛丹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因为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巨大转变,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长,都特别重视幼小衔接工作。不少幼儿园从大班开始采取了各种措施,确保孩子们顺利过渡,还有的幼儿园从小班就开始为幼小衔接做准备了。除了跟着幼儿园的进度走,家长还需要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呢?

小班开始分阶段培养阅读能力

“每个学段的学习都是在为下一个阶段打基础,对于起步阶段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幼小衔接是一个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院长蔡晓冰向记者提到,从孩子入园的三年来,老师们自小班便开始着手,分阶段逐步培养孩子的能力。

就拿阅读来说,小班的孩子往往会对绘本中丰富的图画感兴趣,在这一阶段就会以亲子阅读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开展早期阅读教育;到了中班,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提高,此时老师会通过看图讲述、戏剧表达等方式进行;大班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也拥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于是新闻播报、自编故事等方式便显得十分适合。通过一步步阶段性的培养,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孩子平稳渡过幼小衔接的阶段,顺利掌握在小学学习中所需要的技能。

在蔡晓冰看来,幼小衔接最关键的,应该是孩子学习习惯以及独立能力的形成。因此在这一时期,幼儿园会有意识地在专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能力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在游戏中也可能遇到诸如游戏伙伴缺失、游戏瓶颈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也是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小学的挑战相对于幼儿园较多,时间概念也较强,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老师也会通过一些策略,例如引导大班的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加强与人的沟通和交往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大班孩子重新分班适应不同环境

在海珠区为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在这一学期有了新的班级和伙伴。园长龚雪慧告诉记者,自小班入园,孩子们一直都在同一个班级,从这一学期开始,大班的所有孩子将重新分班,孩子们身边既有熟悉的伙伴,也可能有陌生人,这一初衷是给孩子设立一个与此前有所不同的环境,让其在变化中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伙伴和老师交往,这也正是幼小衔接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往年这个时候,大班的孩子会前往小学参观,走进一年级的课堂,来一场原汁原味的小学生活体验,而当下由于疫情,这一体验有了新的形式。今年,为明幼儿园特意邀请了为明学校小学部的老师来幼儿园,为孩子们带来绘本阅读、趣味思维以及科学课程的教学。龚雪慧介绍,老师会按照每节课40分钟,课间10分钟的形式进行,为孩子们带来少先队活动、文具准备、书包整理等方面的内容介绍,既能够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又为接下来的小学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建立孩子们对上小学的思想准备。

广州越秀区名班主任、黄花小学老师秦兴菊建议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从现在开始到小学开学这段时间,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

小学需要按时到校,而且大部分小学不提供早餐,所以家长要规划好时间,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幼儿园作息没有小学严格,但到了小学,迟到早退都是违纪行为。

可以带着孩子去买书包、买文具,告诉孩子要上小学了。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去附近的小学看看,让孩子实地感受小学的氛围,并告诉孩子:“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

上小学后,上课不能随便乱说话、午休不能吵闹、下课后要注意安全不能在教室里追逐打闹等,这些都是进入小学后要遵守的纪律。规则意识的建立是孩子能够迅速融入集体的先决条件。家长在家里可以提前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比如吃饭时不要随便说话,爸爸妈妈工作的时候不能吵闹,家里有人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等,从这些生活小细节中告诉孩子这是规则,大家都要遵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比如分小组劳动,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任务。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些分给自己的任务一定要认真按时完成,不要指望别人帮你做这些事情。

进入小学后,班集体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学生们合作完成,孩子要学会与其他学生和睦相处才能合作愉快。没有合作意识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让孩子迅速融入集体中,感受到自己被需要,才能增强自信心,提升幸福感。

遇到问题要主动向老师和身边的小朋友求助,不用害羞和害怕,这是进入小学后特别重要的一点。比如上课没听清老师讲的内容、不知道作业是什么、找不到厕所等。小学不像幼儿园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所以家长一定要在入学前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

孩子上小学后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按时睡午觉、自己整理被褥、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吃饭、自己如厕等。每年一年级中会有个别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的学生,这样会影响小学生活的适应。

广州黄花小学秦兴菊老师不建议家长提前教孩子学拼音,一是家长未必有老师专业,教错了难纠正;二是孩子如果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到了小学正常的课堂可能就不认真听讲了,这样不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学习上,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专注认真的学习品性。小学阶段,只要能培养学生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一定不要因为超前学习而影响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得不偿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的十大基本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