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患有斜颈的几率是多少?

斜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歪脖子,是婴幼儿常见的头颈部疾病,经过正规的治疗,大多数都能恢复正常。姿态性挤压可引起斜颈。疾病也可以造成斜颈,肌源性斜颈是由于“胸锁乳突肌”痉挛引起的,有的斜颈是由于骨骼的畸形引起的。孩子小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头颈部情况,一旦发现斜颈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都能及时矫正。不是疾病引起的斜颈,坚持颈部按摩可以帮助孩子尽快矫正。

}

最近孕事妈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真是堪称恐怖片。

一名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男性按摩师,将一名小宝宝的头朝下吊着,双腿夹住头,并数次将头部旋转近180度。

多次旋转头部180度!小宝宝怎么受得了啊!期间宝宝一直大哭不止。

视频里的按摩师认为自己的这套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民间俗称“”。

这样的暴力操作,真的是在给孩子治病吗?

光看就恐怖可怕,真不怕扭断脖子吗?

孩子能活着长大真不容易……

佩服敢把孩子送去做的爸妈,我是不敢拿自己娃开这种玩笑的!

太可怕了吧,有点脑子的人都做不出来这啊!

哪个国家都有这样的巫医!

是啊,这么大幅度的转动宝宝的头,真是为孩子捏一把冷汗。

斜颈的治疗,确实是需要按摩牵引拉伸,但这样倒挂着转来转去,真的没必要!

宝宝斜颈,用错方法真要命!

其实像上面暴力治疗的按摩师,在国内也有。

还记得之前上热搜的“摇头爷爷”吗?因为对一位孩子进行“中医特色推拿康复治疗”,导致孩子成为了脑瘫!

还有一位妈妈也在网上分享过自己遇到过的情况:一位女医生疯狂的给一宝宝摇头,宝宝大哭。

“按摩手法和摇头爷爷如出一辙,真是没有想到都被报道了还有家长去!”

宝宝斜颈,其实只要用对治疗方法,宝宝根本不用遭这些罪。

孕事有位粉丝妈妈就曾分享过她家宝宝斜颈的经历,她家宝宝是从15天开始就检查出斜颈,并坚持在医院按摩治疗。

因为她及时发现,也坚持配合治疗,加上自己在家也会给宝宝按摩,宝宝恢复的比其他孩子都快。

她还特别强调:斜颈一定要及早干预,不能拖,有条件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是的,如果宝宝出现了斜颈,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找医生检查判断,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那些打着推拿按摩治疗斜颈(歪脖子)的私人诊所/按摩店等,千万别带孩子掉坑!

宝宝斜颈正确应对的第一步:及时发现,正确治疗!

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斜颈。

斜颈是描述颈部扭曲的医学术语,也被称为“歪脖子”,因为有斜颈的宝宝,头部向一侧倾斜,而颏部朝向对侧。

如果宝宝出生时就有斜颈,又或是医生说孩子“斜颈”需要手术的时候,这里的“斜颈”通常指的就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婴幼儿斜颈最常见的原因,就诊时的中位年龄为 2个月。

肌性斜颈是由胸锁乳突肌异常挛缩引起的,随着挛缩,会失去正常的张力,牵拉着头颈部导致歪斜,也影响头颈部的正常转动。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肌性斜颈呢?

目前关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有很多种,具体包括:

①出生创伤。颈部受压导致胸锁乳突肌的静脉受压,这会导致腔室综合征,并导致胸锁乳突肌组织纤维化。

②子宫内被挤压或处于异常位置。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

③辅助分娩。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使用过镊子或真空设备,那么这些也可能会给宝宝的胸锁乳突肌(SCM)带来压力,导致斜颈。

据调查,250名婴儿中约有1名出生患有斜颈。(10%至20%患有斜颈的婴儿也伴有髋关节发育不良和髋关节的情况。)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斜颈呢?

要判断斜颈很简单,因为“斜颈”的宝宝们有明显的症状:

①头部向下倾斜,而下巴向另一侧倾斜。

②头部一侧出现扁平区域或始终在侧着睡觉。

③颈部肌肉出现软块(这一般在宝宝斜颈的头几周发生)。

注意:如果孩子生后不久就发现头颈总是歪斜,尤其是在生后的一两个月内,那就应该去找医生看看,排查是不是肌性斜颈。

不是所有斜颈都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宝宝出生后,后天性创伤、不正确的抱姿等行为也会导致婴儿斜颈,比如:

①姿势性斜颈。不正确的抱姿,长时间使宝宝的头偏向一侧等会使宝宝的肌肉或神经系统受伤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姿势性斜颈。

②眼性斜颈。是由于孩子眼肌麻痹,斜视,内视(俗称“斗眼”)等眼睛疾病导致的颈部歪斜。

③骨性斜颈。是由于孩子的颈椎椎体发育异常。这种性质的斜颈,孩子的颈部会有活动受限,脖子转动不灵活等表现。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斜颈,家长们都不要急着自己去纠正,一定要先去医院检查,儿科医生可以通过一系列检查来诊断宝宝斜颈情况,包括:

●婴儿颈部的CT扫描。

●用于确定颈部以及肌肉是否受到影响的肌电图。

●诊断缩短颈部肌肉的状况等。

医生通过检查宝宝的颈部,看看有没有异常的包块,转动一下脖子看看活动有没有受限,再配合仪器检查,通常就可以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斜颈。

只有确定宝宝斜颈的情况,然后才能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斜颈的治疗,抓住黄金时间事半功倍!

斜颈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6个月之前,这个时候宝宝的头骨还在成长中,及时干预还可以纠正不对称。

如果发现晚,超过1岁,应进行手术治疗,切断已经纤维化的肌肉。

如果能在2岁前纠正斜颈,还不至于让宝宝发生严重的面部畸形,面部五官也可以随着发育逐步纠正。

如果拖延更久,对于大宝宝来说,即便手术,面部偏斜畸形也难以矫正。

所以,对于斜颈,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1、如果是骨骼问题,尽早带宝宝去骨科就诊,针对治疗。

2、如果是斜视导致的斜颈,则需要去治疗眼睛问题。

3、如果是姿势性斜颈,则要注意调整姿势,让宝宝伸展颈部肌肉,平时可以多趴练习抬头,抱、喂奶时注意换手,通常能自己改善。

4、如果确定孩子是肌性斜颈,通常通过物理治疗,越早干预,效果越明显。

物理治疗的方法是通过外力牵拉挛缩的肌肉,慢慢来改善肌肉的张力,建议家长让医生来进行治疗和操作,这样效果好而且又安全。

也可以先找医生或者理疗师指导,学会后可以自己在家操作,一天可以做4-5次,治疗操作可以参考下面视频。

除了医生的治疗方案,妈妈们在家也可以帮助宝宝来恢复“斜颈”。

试着让宝宝伸展颈部肌肉,这是对斜颈的最佳治疗方法,而且是安全的。

医生可能会教你一些与小孩有关的具体练习。这些动作将有助于延长宝宝脖子处紧致的短肌肉。

以下是家长们可以在家帮助宝宝恢复的小技巧:

①以宝宝的食欲为动力。给宝宝喂奶瓶或母乳的时候,引导他从他喜欢的一侧移开。

②用玩具吸引让宝宝双向看。那些有声音和灯光的玩具很容易引起宝宝的注意。

③让宝宝手和脚一起玩。婴儿喜欢把双手放在一起,双脚放在手上。当你的宝宝这样做时,他会锻炼他用来爬行的肌肉。

④给宝宝足够的俯卧时间。让宝宝自主抬头,锻炼颈项部肌肉力量,提高控头能力,有利于促进颈项部血液循环,促进患侧胸锁乳突肌局部的包块消退或挛缩部位的恢复。

通过治疗,一般90%的孩子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得到矫正,避免手术。

但如果治疗期间,物理疗法效果不好的话,家长要及时找医生复查,根据孩子的情况,也有可能需要手术进行矫正。

最后要重点强调的是:无论是姿势性斜颈还是肌性斜颈,都需要及早干预治疗。

长期的斜颈没有及时纠正,会导致习惯性斜颈,不干预会导致高低肩、大小脸、大小眼、大小耳、脸面部变形等。

斜颈关乎宝宝的健康和颜值,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同时也要注意,一定要带宝宝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文章:《drpei 宝宝脖子歪,是肌性斜颈吗?》 @河南商报洛阳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家宝宝5个月确诊斜颈,如果不是他确诊,我还真不知道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专业名词。

什么是斜颈呢?百度百科搜索到的解释是:

斜颈一般有先天性肌性斜颈和后天斜颈,先天性斜颈是患儿一侧胸锁乳突肌先天性挛缩,导致头和颈不对称畸形。后天斜颈有眼性斜颈、姿势斜颈。

临床表现:斜颈畸形、颈部肿块、颜面部畸形。

危害是:不仅影响美观,患者不能产生良好的立体视觉,以至于无法从事精细型工作,严重者会造成弱视,并发症是颜面部畸形。

病因是子宫内压力异常,胎儿胎位不正,难产及使用产钳等原因。

看完了这些,肯定知道什么是斜颈了。接下来我们聊聊斜颈的症状、如何发现、如何预防,如果出现了,如何治疗。

我家宝宝属于后天的姿势斜颈,算是斜颈里最简单的一种了,造成的结果是头偏。不过通过陪娃治疗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先天的有包块的斜颈,也做了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梳理。

大部分斜颈是先天性的,症状主要是歪脖子或者斜视,头习惯转向一侧,转向另一侧有苦难,其实就是老人口中常说的歪脖子。有的小孩子一出生就有,2-3周最明显,脖子里按压能触到肿块;还有一种小孩是眼睛斜视,其实不一定是眼睛问题,有可能斜颈导致了斜视;最后一种就是我家宝宝这种--姿势斜颈,主要是不良姿势导致宝宝喜欢看向一侧,长期下去,后脑勺睡偏,导致后脑勺高低不一致。

有的宝宝比较明显,直接可以看出来,如果有歪脖子、斜视的情况,及时就医,医生诊断。但,有一种不太好发现的,像我家宝宝这种,宝宝3个月时宝宝头偏,家人以为可以通过调整睡姿可以把头型睡过来,没太在意,直到5个月,先生建议我去正规大医院确定下是否和斜颈有关,我抱着无知的很不屑的态度去了医院,诊断结果:斜颈,需要X光和B超确诊是什么原因。当时感觉大脑轰的一声,一片空白,不想这么小的孩子出现任何健康问题。在我一个人带他的情况下,X光只能找医生一起按住他在床上,B超还算配合,结果显示他的颈部没有包块,基本确定是姿势斜颈。医生开了一周的按摩治疗,第一次,因为是被动牵拉,娃哭的厉害,他坐在那里,我用手卡住他的手和腿,医生开始各种姿势的“掰”、“牵”、“拉”,作为新手妈妈,看着孩子如此遭罪,眼泪都止不住。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自测呢?方法很简单:1.让宝宝平躺,观察是否偏向一侧;2.把宝宝坐在大人腿上,观察头部是否偏向一侧。当时以为宝宝小不会坐,从来没让他坐过,结果医生一检查,宝宝坐在那里,头部偏向左侧45度的样子。

作为新手妈妈,如何预防呢?首先,你要懂自测的方法,当检测出没有问题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安心带娃了。只是带娃的过程中有几个小问题,需要新手妈妈有意识去完成:1.头部睡姿需要经常转换,左中右交替。2.随着月龄增大,尤其是声音敏感期时,主要声音的来源,要从两侧。3.注意宝宝躺着的位置。我家宝宝的问题是横着放在沙发上,家人在看电视,宝宝顺着声音传播来的方向拼命想转头去看,结果时间久了,习惯转向了一侧;另外宝宝的床拼接靠近门口,每每他醒来都喜欢看门口有没有大人来抱他,这两个不良姿势是造成我家宝宝姿势斜颈的最大原因。

如果出现了,如何治疗呢?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是先天性的,孩子在半岁以内,医生建议保守治疗,通过保守治疗,消除颈部包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只能手术治疗。眼性斜颈是由眼病引起的,这个只能通过手术治疗。姿势斜颈,不严重的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反向引导,左右交替,或者反向给予更多的练习,均衡发展,严重的话要去医院配合医生的按摩。

我想说,不能,至少没那么快。我家宝宝最早期是向左偏,后来按摩完,又向右偏,然后再向左,向右,就这样反复了几个月。治疗过程是两个疗程,回家之后,有意识向另一侧引导,可不曾想,引导过度,导致往右侧偏,在引导的过程中拿捏不到位,后来查阅了很多资料,自学了简单按摩的手法,每次换尿布时,边逗他边帮他牵拉,孩子很配合,大概5个月左右,脖子稳定了很多。前期左右偏主要也是宝宝颈部肌肉力量太弱,头大,很难支撑。像我家宝宝这种情况,最好的避免方法就是在他小的时候多趴着,当时不懂,看他累了,立马就停了,其实找到一些玩具吸引他,找对一些方法,让他趴着从1分钟持续到10分钟的这种刻意练习,能很好的提高宝宝肌肉力量,为后续的翻身、坐、爬都有很大的好处,也能很好地避免斜颈的出现。

斜颈的出现基本在1岁内都能确诊,还是建议宝妈们培养孩子要有左右均衡发展的意识。

希望所有的宝宝都健健康康,远离病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斜颈治愈率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