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儿童尊老爱幼电影有哪些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色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我观看了红色经典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地道战》。故事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人民在敌后武工队的带领下,利用地道的方式,与日本鬼子展开了激烈的战争。为了躲避日军的扫荡,人民群众利用地道藏身。鬼子来了,找不到人,就挖地三尺也要找到人,地道口被发现了牺牲了许多人。后来,在毛主席和武工队的指导下,发动群众,动脑筋,想办法,改造地道。把地道口隐蔽起来,针对敌人放烟,放水,放毒的诡计。人民群众和民兵们又把地道做成防烟、防水又防毒,既能攻击敌人又能保护自己的多功能地道,地道家家相通,村村相连甚至挖到敌军的炮楼底下。这下我们民兵利用地道打起游击战,把日本鬼子打得晕头转向,粉碎了一次次扫荡。最后我们击毙了日军头目取得了胜利。看到这里我觉得我们的广大群众充满了智慧。用勤劳,智慧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就功无不克,战无不胜。

  平时我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电影,可对这方面的知识却知道很少。这次学校把一些相关影片的片段和资料放映给我们看,使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知道了:1938年3月,西特勒兵不血刃地吞并奥地利。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进攻波兰。1940年4月,德国发动闪电袭击,占领丹麦、挪威、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境内。不久,法国投降。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1942年夏,苏联与德国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血战。冬天来临时,苏军全歼了德军。1944年,苏军发动大反攻。盟军在法国诺曼地登陆,给德军致命一击,西特勒在柏林地下室自杀。

  我还知道了:在中国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宛平城外卢沟桥附近演习时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进城搜,但被拒绝。便发动进攻。从此抗日战争爆发了。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上海南站,当场炸死妇女孩子200多名。1941年12月8日,日军突然进攻珍珠港。1945年9月,美军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苏军也在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日本正式投降。抗日期间中国伤亡3500万人,受灾人口有2.6亿人以上。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一份力,决不让历史重演。

  学校为培养我们学生的爱国思想,激发我们的爱国激情,于4月28日下午,组织全体师生一起观看红色电影。

  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更具地的光辉历史。看后,我的'心情极为沉重,在战争年代的孩子,没有童年,他们有一颗爱国心,都成为了伟大的战士。重温这段历史,我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学习上懒惰,生活中懒散……知不足而改之,相信看过红片,我们学生都受益匪浅。

  回想自己的家乡鄂州,虽是一小城市,但也出过不少英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如李双河、刘新丹等都是我家乡的英雄。还有赵怡忠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彭楚藩烈士。我为自己出在英雄的家乡自豪!

  学红色精神,传爱国思想,可以让我们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希望学校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也多讲讲革命烈士为中国的和平解放的有关故事,这样我们新生代的学生才不会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才会更珍惜今天的和平!

  今天是清明节,学校为了让我们缅怀革命英雄烈士精神,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狩猎者》。

  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战时期,一个小村庄里,16岁的山子从小跟着爸打猎,练就了一身好枪法。有一回,鬼子下乡扫荡,山子的爸妈和全村的老百姓惨死在敌人的枪口下,山子化悲痛为力量,就去软磨硬泡加入八路军,好为爸妈报仇。连长嫌山子年纪太小,不收他。老胶东让山子给他打下手。鬼子第二次扫荡开始了,为了掩护老百姓和后方机关突围,山子所在的连奉命前去阻击。山子经历了激烈的战斗,看着自己的队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山子决心要为他们报仇。山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敌人对抗,最后倒在了敌人的炮兵阵地上。

  看完电影,我不禁泪流满面。既为山子的死感到悲痛,又为日本鬼子感到悲愤。想想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受着法律的保护。以前,一个个无辜的生命死于侵略者的枪口,我们还有什么样的理由不认真学习、做事。

  学习也是这样,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打好根基,持之以恒,就能走向成功。

  同学们,只要坚持,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百团大战》讲述了红军的一场著名遭遇战。我就举个例子吧,话说日军派了一个山崎团去偷袭红军的根据地。这群杀人狂鬼鬼祟祟地向根据地摸来,他们利用高耸的群山,便想瞒天过海,这分明就是异想天开。红军的火眼金睛还是识破了他们的阴谋诡计。彭德怀派出勇士们与恶魔们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由于我众敌寡,日本鬼子被我军团团包围。恶鬼们选择了一块高地,与我军作出了最后的斗争。有条不紊的指挥和勇往直前的杀敌,敌军被歼灭,但是战士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也为了自己,他们挥洒鲜血。

  相对于我这样的平民百姓,我不讲为她出生入死,我不说为她作多大贡献,因为至少现在,这一切都是大白话。

  我的职责就是从小事做起:比如不随地吐痰,尊老爱幼,彼此宽容。

  祖国,一片全宇宙最美丽的土地,是我的生命,如果我没有了她,就像没有家的流浪者,无论我有多么的强大。

  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祖国的救星,更是祖国的支柱。

  所以,我爱战士,我爱胜利,我更爱祖国!

  因为这是战士的鲜血,是战士的身躯,是战士死后的寄托。

  祖国的土地养育了我,祖国的乳汁哺育了我,祖国的希望激励了我。

【红色电影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

  安徽省阜南县位于淮河上中游结合部,地处皖北、襟带颍淮、承接豫皖,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座落境内,是传统农业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辖28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28个村(居),1801平方公里沃土孕育了174万淮河儿女,千里沃野也为农村电影放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近年来,安徽省阜南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始终坚持以党的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传承弘扬“王家坝精神”为依托,充分发挥影视文化滋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舆论导向作用,年均放映达3968场,并保持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服务群众超100万人次,放映质量稳定,没有违规放映记录,为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 既“重培元”又“壮筋骨”,让党性根基“活”起来。

  注重把党建文化融入到电影放映方方面面,让党组织和党员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

  强化政治保障。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农村公益电影事业发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争当文艺轻骑兵,占领农村思想政治文化阵地。2021年集中开展教育学习23次,组织全体党员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上的讲话,进一步坚定了全体党员的理想与信念,锤炼了党性修养,筑牢了党性根基。

  发挥示范作用。明确每辆放映车至少配备一名党员,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时刻刻让党员走在最前面,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同时定期组织放映队开展培训,在提高放映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放映员思想政治素质,打造一支标准化放映队伍。

  严格放映制度。成立电影放映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全体放映人员例会,加强对放映人员管理,全面实行农村电影放映远程监控,规范电影放映秩序,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群众全程佩戴口罩观看电影,加大人群间隔,全面做好消毒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 既“讲政治”又“重内涵”,让精神旗帜“树”起来。

  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市县上级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坚持公益正能量,让精神文明在乡村焕发生机。

  牢记嘱托下基层。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阜南后,阜南县电影公司紧跟总书记步伐,牢记总书记“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要嘱托,当年在蒙洼地区34个行政村播放优秀国产电影1020场次,为群众送上了丰富的精神大餐,提振了抗洪救灾的精气神,擦亮了“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为全局”的“王家坝精神”底色,凝聚了蒙洼群众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

  唱响时代主旋律。遵循“国产片为主、主旋律优先”原则,先后开展了“助力乡村振兴”百部优秀国产电影进万村,公益电影进社区、进乡村,“看电影 学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主题电影宣传放映活动,放映了《金刚川》《十八洞村》等40多部经典影片,放映场次达1200余场。

  夯实阵地强引领。把农村电影放映事业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文明创建、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综治禁毒等主题内容的重要阵地。2019年完成电影放映3942场,2020年完成3964场,2021年预计放映4000场。全年观看群众超30万人次,占在村群众的95%,有效发挥优质电影“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

  •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让文明滋养“强”起来。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本、以文化人,精心组织群众学技能、懂法规、倡新风、知礼仪系列活动,解决百姓精神“贫困”问题,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培育身有技艺的人。充分发挥电影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寓教于乐、聚众宣传的功能,根据群众需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农业科技等方面题材的影片,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既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种植、养殖等技术技能,又使群众对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让群众在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深受群众的一致好评。

  培育懂法守法的人。结合“八五”普法引导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紧扣法律法规、信访条例、打黑除恶宣传引导,平均每年放映法治电影近300场次,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意识、法律知识,为百姓送去了精神食粮。

  培育传承美德的人。精选群众想看、类型多样、质量上乘的影片,切实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公益影片作为主要放映内容,实现主题宣传和农村电影放映的有机结合。今年以来,已放映有效场次3100场,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等传统美德,滋养进百姓心田,熔铸进百姓血脉。

  • 既“送文化”又“重口味”,让文化大餐“美”起来。

  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放映工作成效的标准,及时掌握群众需求,真正把电影放映工作做到实处。

  想群众之所需。每年购买最新影片,年国产新片订购率高于80%(其中适宜中小学生的影片超5部),居阜阳市前列。让群众爱看电影,看好电影。同时在电影放映之前加映宣传片,内容涉及科教、种植、养殖、消防等,使农村电影放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所需。每年精选国产优秀新片10余部并且在电影放映前,通过村小喇叭、公开栏等形式预先告知群众放映片名、简介、时间,让群众有了观看影片、时间安排的选择空间。

  听群众之所盼。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对群众最想看的电影类型、题材进行调查、汇总,并综合放映员的意见,统一安排影片订购,真正选出让群众满意的影片。比如,在“七一”之际放映《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等红色电影广受群众欢迎。映后主动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观影感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合理调整日后的影片放映。

  解群众之所难。积极因地制宜培育农村放映点,着力推进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向“室外向室内、流动到固定、站着看到坐着看、看得到到看得好”转变,筹集资金30余万元,新建了3个室内放映点,不断改善观影环境,让群众不再受风雨天气和冷热气候的影响。

  重担在肩思己任,无须扬鞭自奋蹄。在今后工作中,阜南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将思百姓所思,想百姓所想,用严谨的工作态度为百姓放映好每一场电影,服务基层,奉献社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必看的教育短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