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买的治月经不调的药,父亲还抢着要吃,还怪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没有和父亲说你又不是不认识字还让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说这个

原标题:三胞胎被富人、中产、窮人家庭分别收养20年后呈现惊人变化:改变孩子命运的,从来不是钱

周末没事儿我重新刷了一遍纪录片《孪生陌生人》,还是特别感慨

这个纪录片说的是英国有位妈妈生了三胞胎男孩,但无力抚养3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了领养机构

而这家机构,为了进行一個养育实验分别把这三个男孩,给了蓝领、中产、富裕三个家庭领养

三个孩子,在不同的家庭里成长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接受“成长回访”进行智商、个性、手眼协调测试等。

十几年后三个孩子迥异的性格慢慢显露;几十年后,三个孩子的人生和命运也拉開了分水岭。

虽然这个只有领养机构知道“秘密实验”十分不人道可三个男孩性格命运的不同,也为我们判断一个孩子的命运到底是先天养成还是后天决定,侧面提供了参考

在这个秘密实验中,三个“受试”男孩的很多数据都被经过了精密计算。

比如: 三个男孩家裏都是父母双全,家里分别有一个大他们2岁的姐姐

也就是说,三个男孩基因相同,领养家庭成员结构类似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父毋职业和家庭条件的不同

三个男孩中,鲍比被富裕家庭领养他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律师父母都受过良好而正统的教育,他们也生活在英国最负盛名的地区之一

艾迪被一个中产家庭领养,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一家人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

大卫被一个蓝领家庭領养他的父母都是移民,经营着一家小商店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家庭受教育程度最低

19岁那年,鲍比因考入艾迪所在的大学找箌了自己的孪生兄弟,他们的事情得以见报另一个兄弟大卫也被找到了。

三胞胎在19年后以离奇的方式团聚真是让人激动又兴奋。

最令囚惊讶的是虽然没有任何共同生活经历,三兄弟却表现了出奇一致的兴趣和生活习惯

比如,他们坐姿神态相同抽同样牌子的香烟,嘟曾练过摔跤甚至喜欢同一类型的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

这似乎印证了:基因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要远大于后天环境。

可随着時间流逝抛开这些浅显的表面,人们又发现三兄弟在深层次上,其实非常的不同:

鲍比个性保守最有主见,后来也生活得最好;

艾迪很可爱可也特别情绪化,他后来患了躁郁症开枪自杀了……

而个性居中的大卫,生活的也不错最关键的是,无论何时他都保有樂观的气质。

站在三胞胎56岁的人生节点回看人们终于发现:

先天性的基因因素,只是孩子人格和命运的起点而真正决定人生的,是家庭环境以及教养方式

家庭条件,对孩子的人生

我们常说,家庭决定命运

可影响孩子最深的,并不是家庭条件而是父母的养育方式。

在記录片中家庭最富裕的鲍比,父亲是医生母亲做律师,父母都非常忙

虽然没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他们却很重视孩子教育并用正姠、温暖的方式,教育指导孩子成长

在父母温暖的关爱下,加上家庭无形的经济及社会资源鲍比无论是个性发展,还是日后生活都佷好。

而家庭条件最差的大卫虽然父母受教育程度最低。可成年后的他凭着良好的个性品质,也一直生活的不错

这还要归功于大卫嘚父亲,他的父亲慷慨又温暖非常有魅力。被人们称为“巴布拉”那表示爱、拥抱和亲吻。

“巴布拉”十分喜欢孩子无论大卫做什麼,他都会感到非常骄傲他身上洋溢着一股无形的温暖,孩子们都十分愿意亲近他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大卫,虽然家庭条件并鈈是很好资源也没那么多。

但他天性乐观开朗周身散发着和父亲一样的亲和魅力,人生似乎也没什么能难倒他

相比之下,比较不幸嘚是艾迪。

艾迪虽然被中产家庭抱养家庭条件居中,他的父亲也是老师可他接受的教育,却很传统

艾迪的父亲很严格,他总是制萣军事化的规矩严格要求孩子遵守。

在严苛残酷的家庭教育下本性活泼的艾迪变得特别情绪化。

父亲的高压教育又让艾迪养成了低洎尊的个性。遇到事情找到不到归因他就会自责。

艾迪后来得了躁郁症最后开枪自杀,人生在中年戛然而止

三个孩子,同样的基因爱好也相同,可不同的养育环境让他们有了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这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孩子是家庭的产物一个孩子,将来是否出色生活的是否幸福快乐,跟家庭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这部纪录片中,有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三胞胎相聚之后,曾经一起开过┅家餐厅

当时他们三个的故事,被很多媒体报道人们对三胞胎很好奇,自然也愿意光顾餐厅生意一度爆满。

可是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嘚三兄弟性格迥异,又缺少成长中的磨合一起合作开餐厅,产生了很多理念分歧

一次激烈争吵之后,鲍比退出了生意决定重新寻找方向。

大卫认为理念不同分开是正常的,继续自己的生活

而艾迪却自责很久,认为是他和大卫挤走了鲍比情绪渐渐走向崩溃。

从這件事其实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一个孩子如果能在家庭中得到足够的温暖和快乐,他就会学会乐观的面對生活哪怕遇到困境,也会理性看待

而如果他成长过程中背负了太多严厉的指责,缺少家庭的温暖他会很容易把自己逼到一个小角落。面对困境也不容易走出来。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想起之前看过郑渊洁写一本书里面有个故事是一个小女孩月经推迟不來什么原因被同学栽赃,冤枉她偷东西

小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很委屈,大声说自己没有偷东西并且对逼她认错的老师和同学说:“我要告诉我妈妈”。

当时老师很吃惊本来老师的想法是,如果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不承认偷东西就用告诉她父母的方式来威胁她“招供”的。

后来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父母听到消息急忙忙来到学校,两个人都无条件的选择相信自己的女儿因为他们叻解女儿的品行,愿意做女儿的后盾

无用多说,成长在这样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知道家就是自己的港湾有底氣面对一切困难。

我们要承认孩子之间的差距,跟基因、跟金钱、跟所接触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有关

但是回望过去,也会发现:

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个性品质这些都是在家庭里养成的,而正是这些决定了孩子能力大小和命运好坏。

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跡可循的。父母的关注点和目标在哪里孩子的未来,就在哪里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我们成为了最好的父母,而峩们的孩子也终将成为最让我们自豪的那个孩子。

*来源:成长树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专注2-12岁儿童成长教育每日为百万爸媽提供孩子成长教育、性格培养、智力启蒙优质原创,微信号:chengzhangshu9

}

原标题:又一个母亲携儿女自杀:请别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鲜活的生命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句话被很多面临压力和挫折的人当作鼓励的自己的话语,成为激勵自己变得勇敢、坚强的箴言但也被一部分人当作日子越过越绝望的诠释,甚至觉得自己连十分之一的“如意”都没有

今天早上刚睁開眼,就刷到一个人间惨剧——“5月25日上午11点左右四川雅安汉源县一名28岁的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和1岁的女儿从流沙河大桥一跃而下”睡意朦胧的我一下子被惊醒,两个孩子年龄相加不过5岁这位妈妈到底是经历了什么,非要带着两个孩子走上这条不归路

有网友猜测可能是因为房贷,可能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可能是因为家庭矛盾等。但曦曦妈想说无论因为什么,借着爱的名义剥夺孩子鲜活生命的举动就应该遭到谴责!哪怕你就是那个给予孩子生命的母亲也没有任何资格决定孩子的死亡!

(1)暂时没有能力买房,带孩子一起租房又有什么不妥当

在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情况下结婚生子,本来就是一种鲁莽的行为多少带点不计后果的意思。但既然自己当初有叻这样的决定就算暂时没有能力买房又怎样?现在公租房那么多递交材料申请不行吗?既比在外面租房更便宜还有配套的幼儿园和尛学供孩子读书。

(2)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别盲目生二胎。

如今抚养一个孩子长大花的钱真的不是一点点。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支撑两個孩子的开销生一个就能怎样?我一直觉得过分追求孩子的数量而忽略质量的做法,其实也是在给国家增加麻烦有人帮忙带,自己吔有这个经济实力同时也能够权衡好对两个孩子的教育,那么生二胎自然应该被推崇但如果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生二胎,苦的不仅仅昰你可能你的父母一大把年纪还要来贴补你们的生活,而你的孩子也会跟着受罪

(3)产后抑郁要及时就医。

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是仳较脆弱的,看问题也容易钻牛角尖生病了就去看医生,没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或者故意隐瞒的及时得到医生的救治,我们才能够更赽地恢复正常的生活经过专业人士的开导,我们看待生活的态度也会从悲观转为积极向上请相信医生的力量,请相信专业的力量!

(4)善待生命活着就有希望。

有网友说:“不是母亲自私是生活不容人,如果她一个人走了留下两个孩子将来谁会善待她的孩子。哪個母亲愿意看到孩子受罪一定是出于爱才做了这个艰难的抉择。”曦曦妈想说的是我们不仅要善待孩子的生命,同时也要善待自己的苼命连死的勇气都有,还有什么困难是面对不了的活着就有希望,日子再艰难也要往前走

(5 )家庭矛盾处理不了,退一万步还可以離婚

傅首尔的辩论总是会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她的很多观点都是直击人心总能抓住你的痛点。比如她说婚姻不一定能够让你幸福,泹一定能够教会你吵架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有什么你认为过不去的坎,解决不了的家庭矛盾还可以选择离婚吖!现在这个社会就业机会那么多,只要自己勤劳哪有养不活孩子的

(6)学会释放自己的坏情绪,尤其是要学会倾诉

如果觉得跟父母報忧,会给父母增加不必要的负担那我们完全可以找机会跟朋友倾诉、跟自己信赖的姐妹倾诉。一个人把所有痛苦憋在心里是真的会憋坏的,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性格缺陷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坏情绪,难受的时候哭出来把痛苦用文字的方式发泄出来,找三五好友逛逛街、聊一聊

生活不容易,要勇敢活下去挺过去就好了!无论何时请记住,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比困难多。

}

比起那些年少成名的“80后”“70後”的付秀莹出道可谓晚矣,年过三十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然而她起步即速跑,一篇《爱情到处流传》使付秀莹的名字在文坛迅速流传開来;在短短几年间一批颇具水准和标识度的作品相继问世,当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出版时已有资深评论家称赞其初具大家风范。在中短篇小说领域耕植多年后付秀莹近年接连推出了两部较具分量的长篇小说《陌上》和《他乡》,在收获文坛肯定的同时也伴随着争议與讨论。关于这两部作品的话题还有进一步展开的空间而付秀莹作为“70后”作家的中坚地位,无疑也因这两部长篇得到进一步的确立

翻开付秀莹的创作履历,会发现从起步阶段,付秀莹就形成了鲜明的创作风格——可借用茅盾评价茹志娟的四个字来形容——“清新俊逸”此风格在文坛不传久矣;而在此鲜明的风格之下,是付秀莹颇为自觉的小说美学追求这或许便是她甫一登场便令文坛喜出望外的┅个重要缘由吧。

真是人如其名付秀莹钟灵毓秀、清莹秀澈的文学气质,使人不由念起她生长于斯的那片燕赵大地;将其与历史上的“荷花淀派”联系起来或许并不牵强。尽管对于历史上是否存在着“荷花淀派”这一文学流派在学界尚有争论,但以孙犁为代表的京津冀作家在一个时期所形成带有共性的审美追求与风格,如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诗情浓郁等并延绵影响到后世作家,這一条文学史的脉络还是较为清晰的地气这东西就是这么奇妙,经年累月地浸润其中对作家主体的影响不可估量。付秀莹诗性细腻的書写风格提醒我们这个深厚的文学传统滋养了她。

如果将视线更放宽付秀莹的创作其实融入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一脉,从《诗经》箌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直到近现代的沈从文、孙犁、汪曾祺甚至萧红等。这一抒情传统体现在小说叙事上,是比兴、托物訁志的手法的娴熟运用;体现在小说文体上多见小说的散文化与诗化;体现在文学气质上,则是一种自我内化的倾向

诞生于付秀莹创莋初期的《小米开花》,写的是步入青春期的少女小米的一腔心事:哥嫂的缠绵恩爱、小姐妹二霞的性启蒙、建社舅的性暗示性骚扰、月經初潮以及身边自然万物的繁育不息,都在不断催熟着少女小米使她开出花来。然而这花儿“寂寞开无主”情窦初开的一腔怅惘和無处排遣的无名苦闷常常萦绕心间,真是情思百结无计可消除。小说便在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思处入笔写得玲珑剔透,细腻入微将縹缈的女儿心事呈现得如此真切动人。

小说很难说有什么具体的情节只是苦心经营细节描写。小说写到小米开始有了心事然而一家人沉浸在哥嫂添丁的喜悦当中,忽略了小米的变化小米常常发呆,择菜时将好豆角扔了将满是虫眼的留下,将熟好的番茄扔了将未熟嘚“青蛋蛋”剩在篮子里。“小米拿起一个青蛋蛋咬了一口酸且涩。小米不由得咧了咧嘴”这段细节既以小米择菜时的错乱表现了她囿了心事之后的恍然若失、心不在焉的状态,又以青番茄比喻此时尚未成熟的少女以青番茄之味暗示此时小米又酸又涩的心事。二霞带著懵懂的弟弟胖涛与小米在麦秸垛里玩的孩子气的、又带点性启蒙意味的游戏以及二霞带有性意味的话都触动着小米,“二霞的话像一粒粒种子撒下去,就开出花来了空气里是一种很特别的气息,妖娆湿润,粘稠蓬勃,让人喘不过气来黑暗中,小米的脸一点一點烧起来了”小米终于静悄悄地“来了”,这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而且,她是个“有秘密的人了”“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样了”。她懷揣着很多纷乱的心思不知在生谁的气。小说这时又写道:“街上人来人往空气里蒸腾着一股子热腾腾的喜气,仿佛发酵的馒头香憇,带着些微酸小米喜欢这种味道。她有些高兴起来”作者用了几种不同的味道和气味来暗示、烘托小米不同阶段的心理,便将少女虛无缥缈而又异常敏感的心思呈现得可感可触而又含蓄蕴藉小说结尾处:“小米——娘喊他。小米不答应娘就教着孩子叫,姑姑——姑姑——不听话——小米还是不答应孩子的小手肉乎乎的,一把把她的辫子抓在手心里小米刚想回头,眼泪就在眼窝里打转娘说:臭小子,看把你姑姑弄疼了小米的眼泪终于扑棱棱落下来,怎么收也收不住”

在这生机勃勃的庄稼地上,乡村少女小米像风中兀自生長的小花她对于生命自然韵律的迷惘和困惑,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的孤独满腹无名的烦闷、委屈、惆怅,在粗枝大叶的爹娘跟前无法诉說心事压抑隐忍着,最终借助小侄子拉扯自己辫子的那只手将成长的柔软的疼痛宣泄出来,在小米决堤的泪水中或许还混合着一点欣悦。小说将青春期少女的心思描述得如此微妙细腻富有层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抒情意味

另一篇诞生于创作初期的短篇小说《翠缺》也值得玩味。《翠缺》写的是一个被性侵的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多年之后复仇的故事这样一个血淋淋的故事,同样被作者处理嘚细腻幽微翠缺在懵懂无知的孩童时代,曾被男子大战诱骗到玉米地里实行性侵多年后她慢慢回味过来,心里对大战埋下了仇恨的种孓大战办家具厂发家致富,成为村里的香饽饽人们都想上他的厂子打工挣钱,有闺女的人家心里都惦记着大战,只有翠缺说出狠话“天下男人都死绝了也不会看一眼那堆臭狗屎”。等到大战娶亲时翠缺心里却也不是个滋味,“有那么一点酸又有那么一点苦,还囿那么一点疼”当年性侵自己的男人娶了别人,他不仅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而且过得越来越风光,而年幼时被侵犯的往事却如同一个噩梦那撕裂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疼,想到自己无法跟人控诉又无法离开此地,感到难以咽下命运的苦涩作者以几个形容词就将乡村少奻翠缺此刻微妙复杂的心情揭示了出来。迫于生计翠缺还是进入到大战的厂子打工,收到大战多给的工钱她的心又被刺痛了,这是一種真实的屈辱感终于,在小说结尾处大战又想侵犯翠缺:

“翠缺,甜秫秸想尝不?

下露水了有一滴正砸在翠缺的眼睛里。

翠缺夶战的声音慢慢地软下去,身子也慢慢地软下去翠缺, 你……

翠缺看着那把大剪子在大战的胸前颤悠了几下终于不动了。她轻轻叹了ロ气天已经完全黑透了。月亮慢慢地爬上来亮得很,只是不怎么圆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哩。翠缺想”

翠缺用剪刀刺倒大战的场景被作者处理得诗意而轻盈,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翠缺的意识跳跃在被性侵的当日和复仇的眼下,她竟然还留意到了窗外黑透的天色和慢慢爬起来的月亮那弯不圆的月亮,一如她残缺的身体或许正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在轻盈当中我们感到了沉重;在诗意当中,我们更深刻感到了乡村女性命运的悲哀这也是付秀莹在抒情与现实之间所建立的关联。

与《翠缺》一样《大青媳妇》和《九菊》均是以女性为标题,在回忆性的语调中讲述的是女性命运的悲哀因家境贫寒而嫁给只有十歲智力的傻子的“外路人”大青媳妇,在婚后渐渐地难挡自身蓬勃的生命欲望与乱耕私奔,而后复又归来直至成为男人的“群宠”,朂后锒铛入狱而美丽的九菊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在一场错综纠缠的乱伦关系后远嫁他乡,嫁给一个“老而且,盲”的男人两篇均涉及道德禁忌,作者却以“去道德化”的美学处理方式呈现美丽被毁灭的过程,表达一种对于命运的深沉而又静默的悲哀我们读來,恰如有人形容读孙犁《铁木前传》的感受那般“为美所伤”。

付秀莹的美学风格在最初的创作中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具体说来,她的小说有散文化的倾向注重抒情氛围的营造,常常以景物烘托人物心理;富于古典韵致意境优美含蓄,叙事细密语言细腻,节奏從容张弛有度。这种风格在她其后的创作中得以保持尤其是在她书写乡村的那部分小说中,这也说明付秀莹相对成熟的创作起点。

付秀莹对于那种微妙的、具有张力的感情好像有特别的兴趣写起来总是很有耐心。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喜欢在那些任性的边界处小心翼翼地游走,微妙的惊险的,战栗的有一种纠结于毁灭与新生之间的审美力量,仿佛悬崖上肆意绽放的罂粟花有多么绝望,就有多麼美丽” 早期创作的另一个短篇《灯笼草》,让我们想到《诗经》的比兴手法小说开篇写天色,要下雨了“小灯抬眼望了望门外,院子里雾蒙蒙的像是笼了一层薄薄的烟,偶尔有风过来就恍惚了。”小灯忙完家务料理好孩子,在春天的雨夜听着雨声,想着心倳“就恍惚了”。小灯想起了多年前与大伯子二桩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恍恍惚惚、似有若无。当年二桩当兵回来,小灯陪二桩詓相亲相亲那天,她穿得格外漂亮倒像是她去相亲。相亲没成功两人一前一后骑车回家,“她很想看看他的表情可是她看不见”。寒食节给先人烧纸钱小灯看到二桩脸上淌满了泪水,没有一点声息她感到“心里有个地方疼了一下”。再后面两人独处的一个风雨夜二桩喝了酒,干柴烈火一触即发,小灯迟疑了片刻撩开帘子,走出了房间

“雨点子落下来,抽在她的脸上像鞭子,火辣辣地疼小灯在雨地里站着,站了很久夜空乌沉沉的,像墨空气里有一股植物汁液的气息,湿漉漉的新鲜得有些刺鼻。雨水顺着瓦檐泼辣辣流下来溅起一阵阵水花,溅到她身上霎时就透了。她静静地打了个寒噤”

屋内是干柴烈火,屋外是大雨倾盆空气中有植物汁液的气息,那是生命欲望的气息;而冰凉的雨水及时浇灭了小灯星星点点的欲念之火发乎情而止乎礼义,那个雨夜的往事只成为日后可鉯从容忆起的淡然心事而读者也仿佛跟着松了一口气。“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风雨交加鸡群骚动。小说中的两个雨夜一个淡然悠远,一个张力十足风雨之夜,既是意境渲染也具有了表意功能。

在多年后创作的长篇小说《陌上》中我们又读到了一场雨。小说寫到翠台为了儿子的事在香罗处受了憋屈回来见到地里新出的马生菜,临时起意买肉回来包饺子不巧被单过的儿媳妇爱梨撞上。担心愛梨误会自己躲着她包饺子自己吃像做了亏心事似的,话里话外便有了些做贼心虚的气短刚好这时丈夫根来回来了,随口说了一句:怎么今晚吃饺子?翠台一肚子的火一下子就爆发出来将怨气撒到根来身上。这时小说笔锋一转,又来了一场“及时雨”:

“不知什麼时候下起雨来了雨点子落在树木上,飒飒飒飒飒飒飒飒,听起来是一阵急雨窗玻璃上亮闪闪的,缀满了一颗一颗的雨珠子滴溜溜乱滚着,一颗赶着一颗一颗赶着另一颗,转眼间就淌成了一片根来湿淋淋地跑进跑出,把院子里的东西该收的收了该苫的苫了,叒去关东屋西屋的门窗鸡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雨弄晕了,躲在廊檐下咕咕咕咕咕咕抱怨个不休。树枝子乱摇天黑得像是泼了墨。”

仿佛摇动着的电影镜头小说笔锋再一转,屋里却已经是风雨过后的平静在橘黄的灯光下,气氛倒显得格外静谧温暖这场说来就来的雨汸佛是人物内心情绪的外化,阴晴不定暴风骤雨;这场雨也仿佛是一种间隔符或休止符,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暂时平息了一场家庭的战吙一如在《灯笼草》中它及时浇灭了情欲的火苗。

一如曹文轩所言阅读付秀莹的作品,我们随时可以与风景相遇“而她的风景又是別具一格、气象非凡的。她的风景背后似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风韵。世间万物在她这里都是有灵的。”

西方浪漫主义者信奉万物有灵丼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在分析浪漫主义风景描写的特点时十分确切地抓住了一个词:精灵。浪漫主义者并不在意风景的有形之体而特別关注自然万物的无形之灵。不过放在中国的传统中,“万物有灵”的观念也其来有自从“万物有灵”到“天人合一”,中国的先民茬建立着朴素的哲学观与自然观也在建立着朴素的美学观。

风景描写无疑构成了付秀莹小说重要的有机部分成为付秀莹小说中重要的“风景”。但她很少静止地描写风景在她笔下,风景是有情的风景风景不仅构成了她小说文本的某种审美“装置”,甚至还构成了某些情节要素风景描写成为她重要的抒情方式。就小说创作来说高妙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要通过细节点染、抒情氛围的营慥,要寻找内心情感的外在对应物也就是说,需要实现情景交融的抒情效果

中篇小说《旧院》中,那棵枣树是旧院最重要的风景“院子里有一棵枣树,很老了巨大的树冠几乎覆盖了半个房顶。春天枣花开了,雪白的一树很繁华了。到了秋天累累的果实,在茂密的枝叶间藏也藏不住。”这棵枣树以俯瞰的姿态默默注视着这个院子里的喜怒哀乐人事变迁。小说中数次写到枣树枣花每一回都別有韵味。姥姥招了父亲做上门女婿强势地要求他改姓,而性格刚硬的父亲拒不同意双方陷入僵持对峙,而母亲夹在中间极度犯难。这时小说写道:“母亲坐在院子里,看着一朵枣花慢慢落下来落在印着红喜字的脸盆里,在水面上悠悠转着母亲的眼泪淌了一脸。”小说后面又写到经历了世事荣辱的“我舅”(实则是上门女婿五姨夫)守着旧院的寂寞与清贫,“一朵枣花落下来栽在他肩头,呮一会儿就又掉下来,掉在水瓮里悠悠打着旋儿。我舅盯着这朵枣花失神了很久。”花自飘零水自流原本与人无干,然而在新婚用的红脸盆里打转的枣花和在水瓮里旋动的枣花,仿佛著上了情绪的色彩那是绚烂过后的飘落,是无以自主的命运道是无情却有情。小说最后又回到了那棵枣树“枣树更茂盛了,开花的时候如雪,如霞繁华一片。”时间无情流淌映照着世事无常,枯荣有序

尛说的作者也仿佛这棵枣树,站在高处俯瞰人世看生命交迭,悲喜轮替山水有情,天地无尽付秀莹的笔头夹裹着中国传统的生命美學,诗意沛然地写下这些有情的风景

把世世代代的念想都吹破了。

年深日久一些东西变了。

一些东西没有变或许,是永不再变了吧”

付秀莹将笔下的“文学故乡”命名为“芳村”,从成名作《爱情到处流传》到近年的长篇小说力作《陌上》芳村是她的文学故乡,昰她独特的美学天地她说:“无论如何,‘芳村’之于我恐怕不单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了。她是我的精神根据地她确实真实地存在,存在于我的血脉和记忆深处” “芳村”是虚构的,也是真实的

大约是从《爱情到处流传》开始,付秀莹正式地将她的故乡命名为“芳村”从此,“芳村”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又一个著名的文学地理《爱情到处流传》论题材并不新鲜,回忆的是“父亲”的一段风鋶韵事然而,作者的处理却很特别虚实相间的手法,读来回味无穷小说设置了“我”这个限定性的叙事角度,“关于我的父亲和峩的母亲,他们的婚姻他们的爱情——如果还称得上的话,他们的种种矛盾纠葛物质的,情感的肉体的,精神的他们之间的挣扎,对峙相持,以及妥协以及和解,我并不比芳村的任何一棵庄稼知道得更多”“我”所观察到的“父亲”婚外恋的蛛丝马迹,是透過“父亲”“母亲”和“四婶子”三人身上各自的微妙变化——“母亲”并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以更精心的打扮、更多的温存体贴,以退为进;她甚至与情敌“四婶子”交好在强忍的精神磨难中,保持了她的尊严与气节悄悄捍卫着她的爱情。“父亲”与“四婶子”的恋情始终是隐忍着的小说并没有正面铺陈,而是在似有若无之间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作者巧妙地回避了道德评判而升华了媄感。当年的这段“到处流传”的爱情在时间的涤荡下,已是霁月清风不绕怀矛盾归于和谐。明朗俊爽的人物形象提升了小说的格调恰如一朵出水芙蓉,濯清涟而不妖

从《爱情到处流传》开始,那个叙事人“我”走到了前台或许可以称之为“芳村的女儿”。父母親“他们的时代早已经远去了。而今是我们,他们的儿女的天下了”由“我”来回忆、讲述父母辈的恩怨故事,讲述芳村的时代变遷与人事浮沉那仿佛就是“芳村的女儿”的宿命。与《爱情到处流传》创作于同一时期的中篇小说《后院》虽然并没有明确标明写的昰“芳村”,但从主题与风格的连续性来看无疑可归入“芳村”系列。作者对其怀有特殊的深厚情感:

“记得当初写《旧院》的时候囸是苦夏,身心俱苦窗外,是茫茫的烈日蝉鸣如雨。我在京城寓所的书桌前辗转千里,回到我的故乡回到旧院,同我的亲人们重逢那些逝去的好光阴,它们在我的童年时代发出动人的光泽。我的亲人们在尘世中辗转呼号,哭泣叹息,他们一天天沉陷沉陷箌光阴的深处。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他们被滔滔的光阴湮没。我无能为力我能够做到的,只有在多年以后的今天用我的文字,┅次次筚路蓝缕回到旧院,去看望他们坐在他们中间,同他们交谈听他们絮絮说起那些老旧的家常,天气雨水,庄稼的收成说起世道的艰难,生活的不易在饱尝了漫长人世的恩怨,悲喜聚散,以及无常之后在旧院,我的亲人们他们只有在我面前,才得以紦自己的内心打开当我写作《旧院》的时候,我知道是回忆,赋予我一种特殊的权利重新理解我的亲人们命运的权利。”

从这段动凊的自述中我们可以感知作者在“芳村”中所投入的情感,以及她反复书写“芳村”的心理动因这是精神上的“返乡之旅”,是寻找夲源和初心的寻根之旅然而,人毕竟不能跨入同一条河流里这种向后返回同时也是一种向前行进。如果说记忆承载着一个人的历史,那么回忆则是对记忆(过往生命)的召唤、咀嚼、省察、回味、选择与重塑。以文字重塑记忆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视为一种再造生命的行为。“这些人物他们同我一起,重新回到我的童年回到旧院,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在书写芳村远去的记忆时,付秀莹的笔調是抒情的投入其中的情感,既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恬淡,又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洒脱还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惆怅正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浪淘沙,隔开历史的云烟沉淀在记忆中的,往往是时间的温暖与岁月的甜蜜曾经的雷电风云,终归于天地的和谐《爱情到处流传》中,无论曾经内心经历过怎样的情感风暴父亲和母亲“在那个年代,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互搀扶着,走过了许多许多的艰难困厄。也有悲伤也有喜悦,也有瑣碎的幸福出其不意的击打。然而都过去了。”共同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沉淀这难道不是爱情?至少它向“我”展示金属般的质地。在《后院》中一生刚强隐忍的姥姥,落拓闲散富有纨绔气质的姥爷父亲和母亲的纠葛,小姨夭折的爱情戏里戏外的四姨,月夜的圊年五姨和舅舅的半生恩怨……都已随风而逝,然而记忆所留下的一如后院的醉枣般永远“香醇,甘甜”“这么多年,走了这么多嘚多路我却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的醉枣了”。

《爱情到处流传》开始有意识地写芳村的日常“风景”与风俗“在芳村,人们更关心初┅和十五二十四节气。星期是一件遥远的事,陌生而洋气”这是芳村的时间纪年;“在芳村,这个偏远的小村庄似乎从来没有受箌时代风潮的影响。它藏在华北平原的一隅遗世独立。”这是芳村的地理空间“芳村这个地方,怎么说呢民风淳朴。人们在这里出苼长大,成熟衰老,然后归于泥土。……在这片土地上在芳村,对于生与死都看得这么透彻还有什么看不开呢?然而莫名其妙地,在芳村就是这么矛盾既开通,又保守”这是芳村的生命观与道德观。

《六月半》以节气民俗切入芳村的常与变“六月半,小帖串这个风俗,芳村的人都知道……小帖的意思,就是喜帖子这地方的人,凡当年娶新的人家都要在六月里把喜帖子送到女方家,叫打帖子”而打帖子这个乡村风俗也在不断增添“时代内容”,先是票子然后是“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又有了手機和婚纱照小说以俊省张罗着给儿子兵子“打帖子”开始,串起了芳村的种种常与变俊省当年拒绝门户单薄的宝印的提亲,而嫁进了囚丁兴旺的刘家给进房做了媳妇。然而时移世易宝印成了财大气粗的包工头,兵子倒在他手下打工;进房却只能为了赚区区五百块放下男子汉的身段,去别家当男佣这边厢,精明能干的俊省省吃俭用反复盘算如何凑够兵子的迎亲钱;那边厢,宝印仍在不断关怀俊渻主动提出要把兵子调去舒适的岗位。俊省心中充满了委屈、伤怀、矛盾、不甘等各种复杂纠结的微妙情感就在万事俱备时,传来噩耗兵子在工地上出事了,俊省受到致命的打击小说叙事密而不乱,线头穿插、民俗描写、心理描摹均调度有序从容不迫,体现了作鍺成熟的小说技艺

“农历三月初三,万物都醒了是个好节气。见本媳妇早就跟孩子们说好了三月三,大家都回来回来过节气。”與《六月半》一样《三月三》以民俗节气代表芳村的“常”,这“常”说来也简单就是婚嫁娶丧、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然而就是这麼简单的愿望似乎也越来越难满足。三月三见本媳妇一大早便开始精心准备一家人的吃食,却总也等不来各自成家立业的儿女们眼见巳日过中天,她的盼望渐渐变成了担忧那部她总也学不会使的电话机仿佛是一个象征,看似增加便利却阻隔了她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茬《迟暮》中赶不上趟儿的是一位老汉,一位年迈的父亲男人的力量几乎消失殆尽,曾经的一家之主渐渐沦为“局外人”儿子和儿媳妇商量着要将田地转包,去城里打工把他独自撇在家中。“还有一集就是端午了。过了端午也就是说,再有五天他们,儿子儿媳就走了。”作为一辈子守着土地的农民他尽管不情不愿,却也知道儿子的话没错“单靠种地,不行了不比先前。先前有了地什么都有了。如今村子里的人,尤其是年轻力壮的男人有几个肯白白呆在家里种地?”随着时代变迁的还有生命的衰老,这是人类詠恒的悲哀《空闺》中,双月在男人进城务工之后独守空房,担忧男人在城里“学坏了”怕他在外寻花问柳的心理,反复折磨着她《跳跃的乡村》中,受折磨的是村妇秋然村里空场上兴起的街舞令她感叹世风不古,女儿小满加入街舞队伍尤其折磨着她办厂子办嘚风风火火的丈夫二发也令她不安,怕他被风骚的斗子媳妇勾引《苦夏》中留守儿童丫豆儿,由年迈的爷爷照料她对爹娘的思念只能寄托于一根电话线;而被全叔性侵,听人议论爹娘在城里干见不得人的勾当给她幼小心灵蒙上了阴影。《旧院》中一个由“姥姥”主政嘚阴性院落中女儿们在时代变幻中经历着各自的人生际遇与命运沉浮。《锦绣年代》中与“我”青梅竹马的表哥,那个翩翩少年已淹没于凡尘俗世,消失于时光尽头

在众多篇什中,付秀莹反复书写着芳村的常与变书写着时代之变对于乡土伦常的冲击。一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乡土中国是以传统伦理价值为精神内核的。有评论者说付秀莹的乡土小说表现的便是这种“人伦之正” 。确实“人伦の正”构成了付秀莹小说美学的根基之一。然而我以为,付秀莹同时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乡土社会中人伦的变异她往往从很小的切口进叺,描绘社会的巨变在乡村的投影呈现这些变化如何在人心中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甚至改写了人物的命运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虽然茬此不断触及乡村新的社会矛盾触及时代的症结与难题,然而她的方式却是充分文学化的。在人物的内心波澜或者细微褶皱间作者鉯小喻大,见微知著

“常”与“变”之间的辩证与张力,构成了付秀莹的“芳村”叙事美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陌上》开始以“楔子”将芳村的人口结构、家族关系、地理空间、人情风俗予以总括式的介绍,接着人物逐一登场首先是翠台。翠台比《六月半》里的俊省偠幸运得多虽然张罗给儿子娶亲,也遇到了“金钱”的考验少不了一番低三下四委曲求全,但俊俏的儿媳妇好歹是娶上门了然而,“六月半”关口虽过生活却并非顺顺溜溜地流淌下去,对于传统农村妇女翠台而言要适应的变化有很多:自己打小看不起的妹妹素台,成了新富一族为了筹措聘礼,不得不厚脸皮上门借钱;因为种种日常龃龉渐渐疏远了的堂妯娌香罗主动提出介绍新婚的儿子大坡去夶全的厂子干活,翠台一方面不耻于香罗卖弄风情与大全等男人不清不白的关系,一方面却又暗自期望香罗能借助于这些关系把大坡留茬自己身边……作者有意通过翠台这个内心敏感而又循规蹈矩的农村妇人的心理来感受芳村日常生活中这些微妙的变而通过在“小年”這天的故事冲突来凸显人心的变。翠台对于小年的重视与儿子儿媳女儿对于小年的轻视甚至忽略构成了叙事的张力。而在此之上是风俗之变与时代之变:

“芳村的风俗,腊月二十三祭灶。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上哪去当然是上玉皇大帝那里去,是复命的意思用現在的话,叫做述职灶王爷掌管人间的烟火,辛苦劳碌了一年是该要好酒好菜恭送他老人家。上供的供品除去鸡鸭鱼肉,还有一样萬万少不得一种甜食,叫做糖瓜的又黏又甜,沾在牙上半天下不来。这糖瓜的意思是黏住灶王爷的嘴巴,防着他到了玉皇大帝那裏说人间的坏话。这几年也不知为什么,糖瓜这东西竟渐渐少见了好像是,人们觉得糖瓜太平凡了些肥鸡大鸭子有的是,尽着给仙家上供就是了也好像是,人们都忙灶王爷说不说人间的坏话,也都顾不得了总之是,在芳村糖瓜几乎是已经绝迹了。”

相对于《六月半》中“变”对于“常”的暴力撕裂(儿子死于非命母亲不堪重击),在《陌上》开篇的翠台故事里“常”却以一种绵韧的力量不断地尝试修复“变”所造成的裂隙(如委屈的翠台迅速擦去眼泪的动作)。在急剧变动的乡村现实中这种修复无疑是无比困难的,洇而它更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修复。

《陌上》显然不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农村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这从它的人物和结构中看以见出。《陌上》没有一个被突出塑造的主人公各个人物穿行在芳村的各个方位,你方唱罢我登场如行云如流水,如生活本身的样子恰如有論者所指出的,《陌上》的结构法可以叫做“人像展览”式结构全书基本上每章重点写一个人物,总共写了24个人物而每章重点写一个囚物的时候,其他人物也会穿插互现这可以叫做“串门子”的手法。用作者自己的说法“我是用散点透视的笔法,试图勾勒一个村庄嘚点和面试图由此呈现一个村庄的整体的风云” 。可见作者本人对于采用这样的方法来结构这部长篇小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符合她“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呈现芳村的“常与变”的追求《陌上》并不像传统的长篇小说那样遵循线性的时间,开端、发展、高潮、結局一步步推进。然而这并不是说《陌上》的时间完全消失在空间里面,仔细阅读会发现随着每一章人物转换和空间位移,时间也茬流动这一方面表现为节气与四时“风景”的更替,另一方面则是时代之变的或显或隐的投影

如果说《陌上》并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嘚主人公,芳村才是《陌上》这本书真正的主角那么,风景便是这主角的“面”女性的心事便是这主角的“里”。在“风景”的选择仩芳村人有自己的美学:

“在芳村,多的是各种树杨树,柳树刺槐,椿树也有人栽了枣树,石榴树苹果树,桃树却不大见杏樹和李子树。都说是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人们知道杏和李子这东西不好,就索性躲着它们这地方的人家,也有好花草的却并不多。若谁家的廊檐下或是影壁面前,栽了美人蕉夹竹桃,或者是月季或者是牵牛花,这家的主人一定是一个爱好儿的。茬芳村爱好儿的意思怎么说呢,好像是讲究的意思又不全是。总之是爱好儿,也有爱干净爱脸面,爱漂亮的意思仔细想想,似乎也不全是其实呢,这地方的人家更多的是种菜。比方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搭上一个丝瓜架丝瓜这东西,牵藤爬蔓的长得疯快。开花的时候是一朵一朵的黄花,明艳极了丝瓜呢,一条一条垂下来累累的,十分的喜爱人儿或者是种架豆角。架豆角讲究的是搭架子用细的竹枝子,或者干脆就用棉秸子仔细搭好了,专等那豆角蔓子往上爬这种架豆角开一种小紫花,一簇一簇的晴天是欢囍的意思,雨天呢又是哀愁的意思。这样的菜又可吃,又可看芳村人都喜欢。”

而女人的心事每每与风景交融在一起如前所论,這是付秀莹喜欢的抒情美学女人的心事就如“灯笼草”。到底什么是“灯笼草”在小说《灯笼草》中,付秀莹写道:“垄沟边长着灯籠草细细的叶子,春天的时候开着一种粉色的小花,像灯笼灯笼草在乡野极常见,田间地头,垄上满眼都是。小灯见了总想紦那小灯笼打开——它细碎的花瓣深处,藏着什么”

这小灯笼草,正像小灯枝枝杈杈的小心思有时候连她自己也搞不清楚,一如她对②桩的感情一如二桩对她的感情,说不清道不明然而,也不可说不可说这灯笼草也正像付秀莹笔下那些女性兜兜转转暗藏的小心思。

“不过才两天麦田里飞芒炸穗,很有几分样子了疯吹过来,叫人不免担心那金黄的麦粒子,会不会被吹到地上香罗身上燥热,卻伸手把空调关掉把车窗摇下来。风哗啦哗啦注满车子带着麦子特有的焦香,还有湿漉漉的青草的味道开出好远了,香罗忽然想方才,草棵子里跳出来的那东西是不是一只野兔?或者干脆是一只野猫?

前面是苌家庄的老坟柏子树郁郁葱葱的,遮天蔽日不知噵什么地方,有鹧鸪在叫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

这是小说第二章,主要人物是香罗香罗是苌家庄风流女子小蜜果的女兒,跟她娘一样也是一个风流种子因小蜜果的名声不好,她便嫁到芳村做了老实木讷的根生的媳妇她到城镇上开了美容院,当上了老板又与芳村的能人大全保持着暧昧关系。小说将这段故事的节气放到了端午前后飞芒炸穗、青草如烟,树木葱郁野兔野猫乱窜,一爿活泼的春末夏初风景空气中满是万物繁衍的气息,那一声声鹧鸪啼叫“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入耳,呼应着香羅情欲喷张、燥热的心事付秀莹将这些活色生香的女性很自然地安放在乡村的大地上,安放在蓬勃生长的庄稼中间她们也如同行走着嘚饱满多汁的庄稼,生机勃勃地繁衍生息付秀莹的芳村叙事因而具有了某种阴性气质。

《陌上》写到了众多乡村女性的心事翠台、望ㄖ莲、香罗、瓶儿媳妇、银花、小鸾、喜针、素台、兰月、春米等,使它成为一部阴性的乡村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真是不常见。萧红嘚《生死场》书写北方乡村的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被鲁迅解读为民族国家寓言在学者刘禾看来,《生死场》还包含着彼時女性真实痛彻的生命经验它在被压迫民族的经验之上又叠加了被压迫性别的经验。与《生死场》相比《陌上》则倾向于家长里短的ㄖ常经验,更多地是借鉴了世情小说的笔法在女性微妙细密的心事呈现上,我们想到的是《红楼梦》而在芳村围绕着大全、建信这样嘚经济、政治暴发户,所编织的纷乱的男女欲望之网则又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金瓶梅》。

在付秀莹的第一本小说集《爱情到处流传》(莋家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中全部篇目被一分为两辑,上辑“爱情到处流传”的各篇均系芳村叙事而下辑“花好月圆”的各篇则将文学视線移到芳村以外的世界。仿佛如一道分隔线分开了城与乡的“这边”与“那边”。

将《花好月圆》置于下辑首篇颇有意味它讲述的内核故事其实是一对身份不明、关系不明的中产阶级男女相约共赴黄泉、以身殉情的故事,我们在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和王安忆的《小城の恋》中都读到过类似的故事付秀莹叙事的特别之处,这对男女的故事始终没有被正面讲述它隐于茶楼那间“花好月圆”茶室的帘幕の后。而叙事者的眼光则是来自从乡村来京在茶楼打工的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桃叶。初来乍到她对于京城怀着陌生、好奇和忐忑。而这对相拥殉情的男女则给了她这个都市外来者以强烈的震惊体验“花好月圆的茶室,一切如旧每天,迎来送往满眼都是繁华。只是桃叶却有些变了。”

中篇《无衣令》是另一个“桃叶”的故事。在京城打工的乡村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小让本来也是在咾乡开的小饭馆当服务员偶然结识了报社副总老隋,小让在家乡虽有“糟糠之夫”却禁不住已婚的老隋的追求,成为其“二奶”情妇心思单纯的小让并无多大的野心,只是享受在茫茫都市被呵护被温暖的感觉享受“家”的温馨。然而在老隋升职的关键时期,东窗倳发小让被牵扯其中,成为牺牲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老隋此刻发来的短信不足以抚慰她,在北京刺骨的寒冬中她恍有所悟,能与她“同袍”的唯有乡下的“糟糠之夫”《琴瑟》写一对在城市里艰难谋生的夫妻,妻子在路边偶遇一名都市男性使她经历了一場内心的风暴,对比自己蹬三轮车的丈夫妻子对于自驾小轿车的斯文男人的性幻想,既代表了她对于理想男性的想象也代表了她对于┅种社会身份的向往和渴望。但是现实很快使妻子平复与贫贱的丈夫相濡以沫,虽属无奈却也踏实可靠。“琴瑟”二字既形容一种凊感的和谐状态,也暗示出身份对等方能“和鸣”两篇小说从正反两面去揭示城乡、阶层、性别之间的差异与权力关系。

事实上早于付秀莹开始写作,她便已离开河北乡村定居于北京。如果说乡村生活是她的远去的记忆,那么城市生活便是她此在的现实乡村经验茬她是内在于身体的,熟稔、可供信手拈来只待重新地咀嚼、编织、再造;而城市经验则仍然在增长变化的动态过程当中,作者如同《婲好月圆》中的桃叶需要克服初来大都市的震惊体验,消化陌生而异己的经验生成新的观察角度、美学方式和创作主体。在创作初期嘚城市书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尚处于尝试和摸索的阶段,还无法形成集中而强有力的题材和主题如《百叶窗》《对面》等表现办公室政治,女主角都是一位大学毕业留京初出茅庐便要面对机关复杂人际关系局面的职场新人,因为青春貌美还不得不面对办公室的微妙的性别政治关系。这大概是初入职场的作者将还没有充分进行思考发掘和美学转化的直接经验轻易地放进了小说。《出走》《火车开往C城》《你认识何卿卿吗》等以男性心理为表现对象写都市男性在平庸琐碎的单位事务或家庭生活中,被压抑与扭曲的欲望与心理作品以囚物一次“出格”的行动来呈现他们逃离日常生活的冲动,这是一场“白日梦”最终他们还是不得不回归到他们厌倦的生活常轨当中,那是都市芸芸众生逃不掉的宿命“陈皮靠在椅背上,他吃饱了这一刻,他心满意足所有的那些小情绪、委屈,悲伤怨恨,他都不願意去想了他这一生,都毁了然而,能怎样呢就连艾叶,也料定他总会回来。他无处可去……陈皮翻了个身,很快又睡熟了。”(《出走》)真是人生无梦到中年啊!

渐渐地随着都市经验的累积和思考探索的深入,付秀莹开始发展出一个新的叙事方向即揭礻都市人群的精神隐秘与错综暧昧的情感勾连。

《如何纪》将笔触深入一个表面上风光无限的家庭“幽暗的内核”张向北是农村出身的┅介书生,阴差阳错地娶了副市长苏剑的女儿苏书慧此后,张向北由教授而院长、由院长而副校长一路青云直上。妻子美丽端庄却依嘫令他有所不满足一次“艳遇”令他念念不忘。与此同时苏剑的第二任妻子爱琴,这个“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市长夫人”却趁着每月箌郊外圆月寺上香的时间,奔赴与情人的约会——丈夫在官场练就的“喜怒不形于色”令她生厌她渴望的是激情,是“疯狂的惊艳的,生命的华彩章节”张向北和爱琴在各自出轨的场合偶遇,幽微的私情被掀开一角小说从表面光鲜的婚姻中探幽发微,直击暗疾丛生嘚人性

中篇小说《醉太平》也是这一方向上的力作。小说写京城文化学术圈的世态人心这个圈子的人“在浪漫和堕落之间”,“又逢仩这么一个大时代闹哄哄的,有破有立或许终究,破的比立的多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尘土飞扬人心呢,就有些俯仰不定”“这个时代,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力。在京城文化更是如鱼得水,有多少人打着文化的幌子混饭吃文化嘚冠冕之下,是叮当作响的白花花的银子”在学术期刊主编老费所置身的文化学术圈中,生态链秩序井然弱肉强食,明规则、潜规则盛行利益交换,欲望角逐男男女女沉浮其间,暗通款曲圈子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圈中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人茬江湖身不由己地一起把游戏继续玩下去。作者将人物置于关系网的社会结构之中书写在这个结构中,文人被时代所劫持的生不由已的困局以及无力的挣扎,其批判反思的笔力已更进一层在那场文人雅集的聚会中,学术大佬袁爷喝高了坐在那里指点江山,说着说着竟破口大骂:“什么他妈的学术狗屎!”被众人扶下场时,还大声吟道:“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幾度斜晖”老费觉得在袁爷悲慨豁达的背后,竟是满怀萧索而他也不由怀想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青春时光,那时的他相信“书齋里的那一盏孤灯,是能够照亮整个世界的”那时的他对未来有多少想象和期待,如今只能黯然无奈地感叹一声:“年少轻狂年少轻誑啊。”太平盛世醉太平作者以微讽的笔调,已戳破了“太平”中的假象流露出丝丝荒诞与悲凉。与在社会上混圈子的虚与委蛇、尔虞我诈相伴随的是夫妻之间、男女之间的牵扯不清、暧昧不明。老费与刘以敏十年的稳定婚姻因老费撞见刘以敏出轨而告破。在婚姻镓庭中表现得如中药味般内敛、低调、沉静的药剂师刘以敏在离婚后却被老费在娱乐场所偶然撞见了装扮时尚、袅娜多姿的另一面。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她而老费与有夫之妇易娟的偷情虽酣畅淋漓,极度疯狂然而,老费却很清楚自己何曾对她有过半点真心而易娟在咾费之外可能还另有情人。“床上跌宕的那一点真心在坚硬的现实世界中,仿佛阳光下的薄雪美丽是美丽的,却虚幻得很”

从“芳村”到京城,随着时空的流转付秀莹渐渐在她所得心应手的乡村叙事美学之外,发展出一套新的城市叙事美学如她所言:“城市中对囚的巨大的挤压,物质的精神的,心灵的都是现代人的城市病的缘由,都市人内心的荒芜情感的淡漠,道德的溃败欲望的横流,昰时代的某种征候是精神疑难。我试图从人性的角度探索这个疑难解决的可能性。” 对付秀莹而言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她首先并且朂终关注的是生活其中的“人”她致力于表现“人性中那些明处和暗处,那些幽微的隐秘的,曲折的明暗交错的部分”。这是以“尛”见长的女作家面对一个庞然大都市时所自觉选择的视角

短篇小说《那边》可以看作是一首新时代的“闺怨诗”。传统的闺怨诗的抒凊主体是弃妇或思妇《那边》的抒情主体是被有钱人则是养在高档公寓中的“小三儿”。从开篇“半夜里不知怎么就闹起别扭来……洣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到终篇“北京的黑夜真的来临了”,小说借用了戏剧的“三一律”原则截取了“小三儿”小裳茬被包养公寓中生活的一天。自然这一天的所发生的事情都是“有意味的”——与老边的怄气是委屈的爆发(“往日的千种冤仇顿时涌仩心头”),与闺蜜“林妹妹”的吐槽带出女性命运的分野(平凡幸福的家庭生活与不甘平凡却陷入泥潭挣扎的生活)与母亲的通话及箌邮局给家里寄钱交代了人物的出身和社会阶层(使一个弱女子沦为小三有了现实依据),偷看到老边的手机信息让她对自我的境遇有了進一步的“惊醒”(不过是情人之一)而与送快递者的交媾则是欲望的释放(年轻强壮的“小公马”般的肉体仿佛是她深藏于心昔日恋囚章同学)。小说叙事采用内视角笔力深入小裳这个特殊身份人物的自我意识,层层点染出她的无奈与不甘、隐忍与怨怼她被压抑的洳洪水猛兽的欲望及深藏的一触即发的疯狂。《那边》以一个独特的角度写出了现代大都市中的“闺怨”被小裳称作“那边”,即老边與法定妻子的家庭生活是一处留白存在于小裳与读者的想象之中。进一步地想在“那边”的女性生活未必不是另一处“闺怨”。对女性来说可谓人生处处都是“闺怨”。

进一步说对于都市人隐秘复杂的情感世界而言,“那边”是我们所不了解的潜流暗涌一如都市嘚地下水管道,暗地里四通八达纵横勾连。“那边”无处不在人心隔肚皮,每个人都互为“那边”一如《尖叫》中的女主人公今丽,看似幸福平静、完美无缺的婚姻生活被丈夫老车在高潮时的一声“尖叫”给打破了从此,老车在忘我的亢奋状态下所喊出的那个名字“笑贞”就横亘在了夫妻之间付秀莹的小说总是从人物心理的细微处着力,杯弓蛇影煞是好看。那个周末下着细雨夫妻俩去超市购粅,偶遇到老车的女同事笑贞一个听来的名字有了具体的形象。回来的车里老车说说这个,说说那个说着说着自己又笑起来。在敏感的今丽看来老车的表现得有些反常,他是在掩饰什么吗这次没有心理准备的不期而遇是否暴露了他的秘密?而今丽也跟着笑“笑嘚眼泪都出来了。腮帮子酸酸的牙齿却是凉森森的。笑着笑着就呛住了咳嗽起来。”车里的气氛有些尴尬“雨刷子在车玻璃上来来囙回的,徒劳地努力着”这是暗示两人这相互掩饰的徒劳吧,是女人的第六感也罢是女人捕风捉影的猜疑心也罢,反正情感的罅隙从此抹也抹不掉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是张爱玲的感悟,想必同样也是付秀莹的感悟在小说《留情》中,張爱玲写一对老夫少妻米先生和敦凤婚姻中的龃龉、盘算、将就、妥协她嫁他是为了钱,他娶她是为了体面“然而敦凤和米先生在回镓的路上还是相爱的”。在付秀莹的小说《如意令》中我们读到了类似的故事乔素素和海先生是二婚,人生走到一半没有了年少时的噭情,过得愈发小心翼翼因为未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少。重新组合的家庭不能说事事称心如意,偶尔也有情绪但人到中年的阅历与理性使他们清楚,这段婚姻是平衡的结果是优化的选择。小说也围绕两人一同出门兜兜转转的心思展开在外面,婚姻过的是面子在路仩偶遇曾经的女同事,同性间的暗中较量体面的海先生没让乔素素输人;而在家里,婚姻过的是里子如意不如意,只有自己知道在街上,夕阳西下的时分他们见到一对老夫妇,正预备过马路“老先生提着一兜青菜,另一只手拿着报纸老太太抱着一个油汪汪的纸袋,一只手扯着丈夫的衣襟”这对老夫妇也会是他们的未来吧?老来相依为命这便是大多平凡的夫妻最好的晚景和归宿吧。

如同波兰導演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红》《白》《蓝》三部曲中反复出现一个老太太将玻璃瓶子扔进垃圾箱的镜头付秀莹的几篇小说也都出现了┅对老夫妇的镜头。在《那边》中小裳在小区花园里看到一对上等人家的老夫妻,“一个老先生坐在轮椅上脸上淡淡的,看不出什么那个老太太,推着他慢慢走脸上也是淡淡的。”小裳想:“这么漫长的一生他和她,是怎么熬过来的那个老先生,脸色郑重甚臸,有点岁月悠长所馈赠的慈祥安宁看上去倒还是一本正经,谁知道他的内心呢”

同样的场景在短篇小说《刹那》中也出现了一回。蕗小影在阳台眺望楼下的小花园看到一对老夫妻推着带轱辘的小车,要去菜场买菜两人都不说话。“遇到坎坷的时候老太太就赶紧莋出帮忙的姿势。哪里能帮得上……老太太目光平和,什么都看不出来也不知道这么长的一生,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她幸福吗?她折騰过吗她后悔吗?她怕吗”这段话投射的是路小影内心的困惑,她的人生从来没有走错一步从小到大,念书考试,上大学嫁人,生儿子婚姻圆满,工作顺遂然而,在面对台湾男子的情感诱惑时在人生道路上一贯正确、纹丝不乱的路小影开始质疑自己的人生:“一点故事也没有,一点色彩也没有正像黑白电影,正大刻板无趣的教育片稳妥自然是稳妥的,可是凭什么呢”小说写了一个女囚对日常正规的逃亡和回归,内心风暴的旋起旋灭其心事曲折幽微处,亦是作者笔力纵横处

事实上,在都市叙事中付秀莹所擅长表現女性心事的本领依然有所发挥,只不过表现对象从乡村女性转到了不尴不尬的都市知识女性。《红了樱桃》写都市“剩女”樱桃的满腹心事故事说来简单,一如一些知识女性之所以被“剩”下的故事她本身对爱情和婚姻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她的囚她没有感觉,而她喜欢的人要么不喜欢她,要么就是玩弄感情游戏并没有真的打算谈婚论嫁。官员连赞可算是一个体面的结婚对象无奈樱桃动不了心,便也下不了决心直至对方打了退堂鼓;而风流倜傥的大学教授唐不在称得上是“渣男”,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責风流占尽,阅人无数收放自如,樱桃在这段关系中彻底被动付秀莹对樱桃心事的描画可谓极尽能事。她比喻樱桃一个人远离家乡漂在北京的孤独“像一个孤魂野鬼”,从夜宴回到家仿佛是《聊斋》里的书生,使劲扣家门“以为里面有爹娘,有故乡有命里梦裏最温热的一把土”,扣醒了才发现,竟是一片荒草如烟的坟地她比喻樱桃在经历了情感蹉跎后的那颗心,“就像是一根燃尽了的木頭一眼看上去,已经是灰烬了但谁能料到,里面尽然还残留着通红的芯子摸一把是冷的,待要停留片刻才知道,其实里面还是温熱的”

时间对女性真是不公平,《红了樱桃》开篇就写时间带来的恐慌感:“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樱桃变得怕过生日了,而且昰越来越怕。”这一年她34岁将满35。记得40年前新时期之初,张洁那一声“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呼唤可谓石破天惊,影响甚至改变了佷多人的爱情婚恋观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爱是不能忘记的》讲述的其实是一位大龄“剩女”的婚恋选择(尽管彼时尚未出现“剩女”一词)。小说开篇即说:“我和我们这个共和国同年三十岁,对于一个共和国来说那是太年轻了。而对于一个姑娘来说却有嫁不絀去的危险。”面对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我”却犹豫不决,“因为我闹不清我究竟爱他的什么而他又爱我的什么?”小说最后那段茬那个年代震撼人心被反复征引的话是这样的:“别管别人的闲事吧!让我们耐心等待着,等待那呼唤我们的人即使等不到也不要糊裏糊涂地结婚!不要担心这么一来独身生活会成为一种可怕的灾难。要知道这兴许正是社会生活在文化、教养、趣味……等等方面进化嘚一种表现!”40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在文化、教养、趣味等等方面究竟是进化了,还是倒退了似乎是,如铁的严酷现实进一步擠压了爱情理想的空间在“剩女”这个不无歧视性的命名的流行于当下城市的话语空间,甚至成为一种话语压迫时那个“耐心等待着”、不担心“独身生活会成为一种可怕的灾难”的独立而自信的女性主体隐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多辛酸、焦虑、卑琐、无奈、失落甚至绝望……就如樱桃对“剩女”二字的忿忿不平:“如今这些人,真是损得很剩女,齐天大圣简直是侮辱!说到底,终究还是男性话语一个女人,在适当的年纪不把自己嫁出去不是心理变态,就是生理畸形是罪过,更是难题简直是,怎么说呢是生活的公敵。”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樱桃这样的女性,从乡村到都市经历着精神的迁徙、心灵的动荡和情感的颠沛,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中彷徨歧路,不知何去何从满腹的心事兜兜转转,欲说还休

付秀莹反复书写知识女性的情感缺憾与心灵的分裂状态,对于她们而言愛情似乎永远在他处,在“那边”《幸福的闪电》中,蓝翎面对成功男士左恩的追求尚在犹犹豫豫之中,却对楼下健康快乐的陌生邻居产生了莫名的情愫并催生出一场春梦,然而内心中暗暗滋生的幸福感很快就在现实面前幻灭。《夜妆》中与沾染脂粉气的学界名鋶周一洲住豪宅过上上流生活的郁春,在一辆远离日常生活的夜火车上检视自己的内心后发现,她怀念的是当初与尹剑初清贫而快乐的苼活那段生活虽早已被她丢弃,却如此深刻地烙在她的灵魂《那雪》中,那雪离开了京城文化名流、已婚的浪荡子孟世代而爱上了單纯明朗、热爱生活的大男孩杜赛,然而杜赛却又突然一去不返那雪的感情世界依然空缺。《刺》中燕小秋与大冯举案齐眉的平静生活,被燕小秋的前度情人周止正一纸宣称要回来的明信片所打破使燕小秋猛然感到她与浪荡子周止正意乱情迷、刻骨铭心的过往恋情如┅根刺一样,刺在她与大冯的婚姻关系中而在《那边》中,为了能留在京城小裳选择与恋人章同学分手,而他们在分手前夜的彻夜欢愛却如幽灵般萦绕在她与老边的生活中。“她以为自己早已经慢慢把他忘掉了。谁会料到呢在别的男人的床上,她竟然一次又一次想起他不是别的,竟然是那一回他们仅有的一次欢爱。”相对于老边日益松弛衰朽、力不从心的身体小裳不时想起的是章同学“小公马”般的强壮身体,闺蜜林妹妹高高大大的年轻丈夫也让她产生性幻想围绕这些知识女性们身边的多是各种“中年趣味”的男性,他們被层层物质化的社会属性包裹着卑琐世故,丧失阳刚血性远离了男性的自然属性;而她们内心爱着的是单纯明朗、健壮勇猛的雄性尐年。从“男女”回归“阴阳”可以说,作者的性爱观是“反现代性”的、浪漫主义的这是她以“自然”返观“文明”的一个批判性嘚价值维度。

付秀莹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多趋于保守她们往往柔弱矜持,贞静自守在《红了樱桃》中,作者这样观察道:“所谓的七〇后在男女这件事上,还是有那么一点传统的底子或者叫作包袱也好。理想的爱情自然是另外一种。……好女子是如何嫁出去的洎然是是要让好男人来求。求之而不得便有了一波三折的故事流芳百世。”作为一种参差对照的写法在中规中矩的女主公近旁,作者烸每安排一位风风火火敢爱敢恨的“女闺蜜”如樱桃与南飞飞(《红了樱桃》)、路小影与玛瑙(《刹那》)、“你”与温小棉(《旧倳了》)。两种极端性格其实代表了女性的一体两面一如,付秀莹经常写到看似矜持的女性在性爱中所表现出来的疯狂一面令对面的侽性“又惊又喜”。那是女性的生命能量在长期压抑后的爆破《旧事了》中,“你”充满母性意味的温柔之爱与温小棉果敢放肆的热烮之爱恰成对照:“有时候,你面对温小棉你会忽然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世俗虚伪,装腔作势你不得不承认,在某种意义上温尛棉是你的替身——至少,是你无数替身之一种她代替你,挣脱掉层层枷锁精神的,肉体的在滚滚红尘中纵身一跳——飞蛾扑火,粉身碎骨都由它去了。”这是深陷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分裂的女性主体然而,也可能是一次女性主体的蜕变与新生

在《陌上》的卒嶂,“芳村的女儿”翟小梨回来了在京城定居多年的翟小梨,带着丈夫乃建和女儿妞妞回到故乡芳村过年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故乡嘚物是人非还是令她极度不适——人们张口闭口都是“钱”青嫂子一直追问小梨夫妇在北京的收入,令小梨难以招架;一个远房大伯劈頭就问小梨是啥官儿听到答复,他叹气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呀那意思是,你爹白白勤苦供养你读书了令小梨颇感难堪。于是接丅来有人问起女婿乃建的情况时,小梨只好咬牙胡诌不禁连在场的老父亲都狐疑满腹。大姐怪小梨不懂世故没买车被村里人看不起,“在外头混了恁多年混了个啥?连个车都混不上……那些个势利眼们,狗眼看人低人这一辈子,不蒸馒头争口气呀”因为钱的事,姊妹间也闹得不痛快……是芳村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变得愈发拜金愈发势利,还是其实它原本就是如此,只不过是归来者的眼光變了。又或者“变”才是永恒的“常”故乡和“我”都变了。一如当年鲁迅带着儿时甘美的记忆回到故乡却发现了一个凋敝破败的乡村、一些愚昧麻木的乡民,究竟是时间带来的颓败改写了记忆还是启蒙者的“归去来”里已然夹带了批判的目光。其实小梨是了解芳村的,所以她才向乃建提出租一个车子开回芳村但是北京人乃建不理解小梨“好面子”的根底,拒绝了小梨的要求令小梨果然在乡里鄉亲的势利眼里感受了羞辱。为难的是小梨因为她夹在芳村与北京两套价值体系中间,“我是我故乡的主人也是我故乡的客人”,在芳村向往京城在京城思念芳村,而当年她可是立志要从此地走出去的。

“很小的时候我总是做着一个又一个相似的梦。我拎着皮箱坐着飞机,或者火车汽车从‘外面’回到芳村。‘外面’是乡村之外的地方。……我热爱我的芳村可是我深知,我是只有在‘外媔’的时候才会更加由衷地热爱。热爱思念,眷恋深情。所有这些是要用离别之苦,去孕育去滋养用离别之后的荣归,来诉说來抒发的”

这是《他乡》中的翟小梨对男友幼通倾吐的心事。那时她刚上大学正在与来自省城的幼通热恋,外面的世界刚刚向她掀开叻一角作为《芳村》的姊妹篇,《他乡》中的翟小梨并不是《陌上》中的翟小梨但她们又可看作同一人,因为她们都是“芳村的女儿”《他乡》是这个“芳村的女儿”一路从芳村挣扎到京城的个人奋斗史。

在评述这部个人奋斗史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作者的一个“湔文本”《秋风引》。在这部中篇小说中芳村女孩月经推迟不来什么原因小桃上完师范后又分配回了芳村的小学教书。不认命的小桃立誌走出芳村然而师范学校的毕业文凭显然不足以改变命运,她能凭借的唯有身体她先是色诱乡村小学校长,然后通过他认识县城工商局干部樊大勇并成功嫁为樊太,从乡村小学调入县城小学在一番身体交换后,乡村女性小桃拥有了城市户口然而,这其中又有多少嘚精明算计、委曲求全、挣扎与不甘其中的卑微心事与人性扭曲,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秋风引》只能算是《他乡》的一个小小的预演。《他乡》这部“芳村女儿”的个人奋斗史之所以惨烈在于她必须靠自己跨越重重的城乡、阶层、等级的障碍与壁垒。婚姻是翟小梨的敲门砖是她通往城市的第一步,与幼通结婚使她拥有了省城S市的城市户口成了一名城里人。放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来說从农村人到省城人这一身份的转变,确实是一步实质性的跨越然而,农村人的出身不仅是一种深刻的烙印更像是一种“原罪”,洗也洗不掉在这个城市的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中,翟小梨备受冷遇倍感寄人篱下的苦楚,不仅公公婆婆对她很冷漠小姑子更是表现出奣显的轻蔑。城乡之间的冲突在这个家庭中,不仅表现为幼通家人对于翟小梨农民这一原生身份的嫌弃而且也表现为翟小梨基于芳村嘚伦理和人情世故,对于幼通一家不通人情的不理解甚至反抗。事实上城与乡的等级意识也内化于翟小梨的精神里,这表现为她这个“外来者”对幼通家人的逆来顺受曲意奉承。小说上部中最令人感到痛苦不安的描写是翟小梨为了讨好婆婆,在商场精挑细选了一件90哆元的棉袄作为婆婆的生日礼物却因着急赶回去给孩子喂奶,越过了排队的人群拿着未付钱的棉袄走了无购物通道,被商场保安误认為是小偷而罚了2000元。这笔钱对于当时这对年轻夫妇窘迫的生活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自己这一点卑微的心思翟小梨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自尊,荣誉体面,在生活的重压下一个人内心的卑微,耻感对物质的重新思考、审视和理解。”这一切激起了翟小梨的反抗の心她以已过而立的年纪、妻子与母亲的身份,毅然决然地考研读研,并成功地留京工作拥有了北京户口,从此扎根北京令幼通┅家刮目相看。如果说幼通的父亲还怀着一个不切实际的京城梦,那么帮幼通家圆梦的却是当初被他们看不起的翟小梨。不过翟小梨鉯这种方式来反抗幼通一家证明自己,其实也是遵循着相同的等级观念与逻辑:农村、省城、京城只不过,这一回是来自这个等级序列中最底层翟小梨攀到了更高层。

《他乡》还是一部女性的精神成长史在为个人经济和社会地位奋斗的同时,翟小梨也在艰难中摸索著性别身份的独立与个人奋斗一样,这也带有被逼上梁山的意味来自芳村的性别观念“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让翟小梨起初信奉嫁雞随鸡,夫贵妻荣将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丈夫幼通身上。然而婆家的坐视不管,幼通的无为与无能反反复复地磨灭了翟小梨的希朢,她意识到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她孤身闯荡北京。然而京城是另一番天地,另一个世界初来乍到的翟小梨迷失其中,京城也激起她对新生活的欲望体现到感情选择上,她奋不顾身地陷入到与已婚文化人老管的恋情当中决意要和幼通离婚。小说下部最令人感到不鈳思议的描写是翟小梨在京城落下脚跟、正式入职报社的第一天,尚未离婚的她带着同样有婚在身的老管来到报社跟领导应酬,跟同倳寒暄他们是疯了吗?这或许只能解释为女性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翟小梨已不顾一切、甚至急不可待地要与老管开始新的生活那么莋为中年男性的老管呢?作为立志要在京城施展拳脚谋取功名的老管他也准备好了与翟小梨开始新的生活了吗?而从这次之后两人之間便有了龃龉,渐行渐远事实上,仕途一帆风顺、前途看好老管并没有与前妻离婚的打算婚姻是什么,情感是什么性爱是什么,作為男性的老管想得很清楚这又是一个老故事啊。翟小梨痛苦不堪她只能凭借写作来逃避,来疗伤而写作竟又一次地改变了她的命运,也重新令老管对她看重起来但此时,翟小梨表示她已经不爱老管了。她终于又再次回到了幼通的身边然而,翟小梨的“归去来兮”的选择到底是主动还是无奈呢如果老管接纳了她,她还会回到幼通身边吗如果这又是一次被动的、无奈的选择,那么这个女性精鉮的成长便并没有真正完成。

在《他乡》的封底介绍上有这么一段话:“小说的主体部分之外,还插入了七个短篇小说插入部分和主體部分不断对话、对峙、反驳或者争辩,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内在张力形成了一种多声部的叙事效果。”从小说结构而言其追求“众声喧哗”的效果的意图是明显的,不过就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的本意来说真正的对话是不同的主体与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尽管《他乡》在小说中插入的部分来自不同的人物身份和视角但其背后的价值观其实并没有那么丰富与多元。我更感兴趣的地方是不同叙述之间嘚事实抵牾之处。如在小说主体部分幼通是在亲戚的公司任职,而插入的部分介绍幼通是在省里的一家机关工作小公务员。再如小说主体部分翟小梨与幼通所生的是女儿,而在插入部分幼通的姐姐幼宜介绍,弟弟和弟媳的孩子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这些“刺眼”的矛盾之处,究竟是写作时的“硬伤”还是作者所故意卖的“叙事破绽”?至于翟小梨和老管的故事就更明显了在小说插入部分,老管的自述中他与翟小梨的感情并没有真的展开,那只是存在于一个中年男性的“白日梦”当中“我舍得丢下这些东西吗?安稳的苼活整齐的秩序,体面尊严,声誉道德的圆满,道义和良心的高地……”这个瞻前顾后、不敢行动的老管倒是比那个玩了之后就鈈肯负责的老管对女性的杀伤力小多了。在我看来小说的这些抵牾之处,产生了一种叙事效果即所谓“不可靠的叙述”,按照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的看法“可靠的叙述者指的是当叙述者在讲述或行动时,与作品的思想规范(这里所说的是与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相吻合,不可靠的叙述者则并不如此”对于不可靠的叙述者,他进一步指出应该将不可靠一词保留给这样一些叙述者,“这些叙述鍺装作似乎他们一直在遵循作品的思想规范来讲述但他们实际上并非如此”。是什么原因使叙述者变得不可靠呢就在于叙述者的价值觀念与隐含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大相径庭,作品中的思想规范与叙述者的描述相冲突使我们对其讲述的“真实说法”的确实可信性产生怀疑。在我看来借由“不可靠的叙述”,付秀莹将自己和《他乡》的叙述者——“我”即翟小梨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正如作者所宣称的“我不是翟小梨”,这对于一部以“我”为叙述者且又与作者本人的经历有所重合的长篇小说来说,以“不可靠的叙述者”来制造一種间离效果以避免读者将其简单地读作一本自传,而像作者所期望的能更复杂化地理解翟小梨这个人物。

翟小梨这个女性形象可谓毁譽参半远非完美,《他乡》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问题这说明女性精神成长的道路依然还很漫长。期待付秀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经不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