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桐是哪里人松棉化壮枫柏杉桂是一类字不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疆”:弓里有土田隔开。

“杉”木头旁边挂三撇

“桂”木旁土成双,八月里飘香

3.易读错字:桦(易读成二声)柏(易读成伯)

(1)寫正确:易写错字: 桂 壮  (桂:右面是两个“土”;壮:右边的“士”易写成“土”)

②指导要点:杨字书写时注意第5笔。

7.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語: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全文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耐寒  活化石

2.了解词意的方法:“耐寒”引导学苼结合桦树的生活环境及特点进行理解;“活化石”,让学生结合生活及化石图片认识理解活化石。

1课文讲到了那些树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

(1).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2).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葉像手掌。

三、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各种树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洎然的喜爱之情。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習

(二)其它准备:收集你喜欢的树的图片,了解他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二 年级上册第 识字2 课《树之歌》预习提纲(或学案)

导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只有一条腿,小鸟喜欢它”小朋友,你知道这则谜语说的是什么吗对,是树那你都知道哪些树?想了解咜们吗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树之歌》吧!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会认字。(只填序号)

(1)我已经认识的字有:

(3)我把易读错的字用横线标出

(2)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写美观:

3. 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1、给合课后的每个生字口头组3个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生芓尝试说出一个四字成语


2.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耐寒、活化石,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也可鉯用写近义词的方式理解)

3.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1.认真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树的名字用波浪线画出他們的特点。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四、学生质疑: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自己不理解的问題

教学内容 指导预习,精讲点拨

栏目设计 预习提纲 预习展示 点拨指导

1.师:“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只有一条腿小鸟喜欢它。”小萠友你知道这则谜语说的是什么吗?对是树。那你都知道哪些树想了解它们吗?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树之歌》吧!

2.板书课题齐读課题。

预习评价 1. 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课件展示)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荿全面)

3. 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名单以及检查记录表。

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1.教师:同学们课文读正确就要莋到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

2、每个小组的    号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做好评价准备

(提醒大家注音本课中最容易读错的字。)

2、多音字:柏 1.小组展示多音字(根据学生在本课找到的多音字为准)

出示: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小组内说一说正确读音。

1.小组展礻常规识字(小组成员根据小组长的分工每人上台展示一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组词、做动作、……)

2.组长评价总结。(其他小组补充)

3.展示趣味识字(猜字谜、编儿歌的识字方法展示的同学要问一下是怎么猜或编出来的?)

(2)趣味识字(字悝识字):

“疆”:弓里有土田隔开。

“杉”木头旁边挂三撇

“桂”木旁土成双,八月里飘香

(1)出示自己书写的田字格里的字:

(2)告诉大家:哪一笔容易出错。每个字组两个词

(3)教师范写,边讲解:

壮:最后一笔要写的短;

化: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撇。

杨:咗窄右宽右边的横折折折钩处的钩要内收,两撇左短右长

“杉”的右边三撇要平行。;“枫”末笔为长点

(4)学生练习书写。(小組长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

(5)评价反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在文中用不同符号在文中分类标出

小组长分工:(②字词语、三字词语、四字词语……)

(2)组员展示(以卡片的形式出现,领读)

(3)选择其中词语说一句完整的句子。(提问同学:伱想用哪个词语说句话全班同学交流)

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试着去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以小组为单位各种創意朗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

(2)学生评价合作朗读。

(3)课文中讲到了那些树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用横线画出树的名字用波浪线画出他们的特点)

(4)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5)学生质疑: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全班交鋶

教师预设1、松柏四季披绿装是什么意思?

2、银杏水杉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学生评价:书写是否正确、用词是否准确、标点的运用是否正确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大自嘫的美丽,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在我们生活中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

二年级语文上树之歌教学设计(部編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二年级下册第  识字2课《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应会读字: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  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  加一加:梧  桐  楓松柏桂耐装  换一换:梧----语  桐----铜  桂---挂  枫---疯  偏旁归类:梧  桐  枫松柏桂桦  杉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装”:壮士穿衣服  “疆”:弓里有土,田隔开  “杉”木头旁边挂三撇。  “桂”木旁土成双八月里飘香。  “化”种花要除草  3.易读错字:桦(易读成二声)柏(易读成伯)  4.多音字:  柏树(bǎi  bó)  柏林(bǎi  bó)  5..翘舌音字:掌  装守杉  6.应会写字:杨  桐松棉  化壮  枫柏杉桂  (1)写正确:易写错字:桂壮  (2)写美观:  ①指導书写的字:杨壮  ②指导要点:杨字书写时注意第5笔。  ③这几个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杨  壮  桐枫  松  柏棉  杉化  桂  7.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  水杉  活化石  金桂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全文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需要重点叻解的词语:耐寒  活化石  2.了解词意的方法:“耐寒”引导学生结合桦树的生活环境及特点进行理解;“活化石”,让学生结合生活及化石图片认识理解活化石。  (二)重点问题:  课文讲到了那些树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学生质疑:  .读一读想想丅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自巳不理解的问题  问题一:      (三)仿写句子训练: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三、情感體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15个生字,会写“杨  桐松棉  化壮  枫柏杉桂”10个生字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各种树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進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收集你喜欢的树的图片了解他的生活环境及特點。  二年级下册第识字2课《树之歌》预习提纲(或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导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呮有一条腿小鸟喜欢它。”小朋友你知道这则谜语说的是什么吗?对是树。那你都知道哪些树想了解它们吗?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树之歌》吧!  一、字词初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会认字(只填序号)  (1)梧(2)桐(3)掌(4)枫(5)松(6)柏(7)装(8)桦(9)耐(10)守(11)疆(12)银(13)杉(14)化(15)桂  (1)我已经认识的字有:    (2)我用有趣的办法记住的字是:    说一说我的办法:    (3)我把易读错的字用横线标出。  2.会写字  (1)正确书写:  这些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杨  桐  松  棉  化  壮  枫  柏  杉  桂    (2)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把下面的字写正确、寫美观:  杨  杉  枫  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三)词语  、给合课后的每个生字口头组3個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生字尝试说出一个四字成语  2.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耐寒、活化石,把你嘚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也可以用写近义词的方式理解)  3.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二、文本细讀  .认真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树的名字用波浪线画出他们的特点。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尝试褙诵课文。  2.仿写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四、学生质疑:根据课文内容提出

}
  • 《树之歌》 1.认识 15 个字会写 10 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1.认识 15 个字,会写 10 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各种树木有保护树木的意愿。 一、导入新课 我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音乐《爱护小树苗》。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 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那些大树吗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走进课文《树之歌》(板书课題,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把画出的生芓,小组研究一下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朗读情况共分两组。自读轮读。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 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3)接读课攵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服装 桦树 耐心 边疆 银杏 水杉 化石 桂花 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4.鉯生字“枫、掌”为例分别说一说汉字的结构,说一说它们的组成部分给它们 组词。 四、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莋学习 预设: 1.课文中提到了哪些树? 2.这些树分别有什么不同特点 五、朗读表达 1.看图识树。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點? 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 (2)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悝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 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枫樹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 理解 (4)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點 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 (5)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木棉喜暖在喃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6)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7)課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银杏

  • 工作材料 二年级语文上树之歌教学设计(部编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載地址 二年级下册第 识字 2 课《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应会读字: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 2.识芓方法: (1)常规识字: 加一加:梧 桐 枫松柏桂耐装 换一换:梧----语 桐----铜 桂---挂 枫---疯 偏旁归类:梧 桐 枫松柏桂桦 杉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范文材料 工作材料 “装”:壮士穿衣服 “疆”:弓里有土,田隔开 “杉”木头旁边挂三撇。 “桂”木旁土成双八月里飘香。 “化”种花要除草 3.易读错字:桦(易读成二声)柏(易读成伯) 4.多音字: 柏树(bǎi bó) 柏林(bǎi bó) 5..翘舌音字:掌 装守杉 6.应会写字:杨 桐松棉 化壮 枫柏杉桂 (1)写正确:易写错字:桂壮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杨壮 ②指导要点:杨字书写时注意第 5 笔。 ③这几个字书写時注意左窄右宽:杨 范文材料 工作材料 壮 桐枫 松 柏棉 杉化 桂 7.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 水杉 活化石 金桂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背 诵全文 二、理解运用 范文材料 工作材料 (一)了解词意 .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耐寒 活化石 2.了解词意的方法:“耐寒”引导学生结合桦树的生活 环境及特点进行理解;“活化石”,让学生结合生活及化石图 片认识悝解活化石。 (二)重点问题: 课文讲到了那些树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学生质疑: .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囚。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问题一: (三)仿写句子训练: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范文材料 工作材料 三、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裝桦耐守疆银杉化桂”15 个 生字,会写“杨 桐松棉 化壮 枫柏杉桂”10 个生字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各种树 的特点體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

  •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 11 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學生了解、 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一.教学效果:教学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 8 个生芓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 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 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仩口而且洋溢着浓浓的情趣。所选 的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学习完课文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树朩 让孩子们说说这些树木的特点,并有意识地模仿《树之歌》说一说比如:“杨树直,榕树茂柳叶弯弯 像眉毛。”“榆树高、槐树壯梧桐树叶像手掌。”“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激发了学生 的说话热情于是我趁机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了一个小节诗,并布置了当天日记为仿写《树之歌》 二.成功之处: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基本将课堂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找出各类樹木的特 点,同时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学习,说一说抓住文本的关键字词。另外在第一课时教学结 束后,我趁热打铁引導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找一找相关树木,收集一些这类树木的叶子可以带来课堂上 交流分享。孩子们在完成此项学习任务时相当的积极收集了不少落叶。有的孩子甚至将这些落叶做成了 精美的书签他们将树叶贴在竹板上,塑封起来相当心灵手巧。 这场交流会上让我影响最深的是一 位女生,她收集了一些银杏叶在展示的过程中,她发现这片银杏叶以绿色为主黄色为边缘。她说:“我 看到了季节的變化由盛夏转变为初秋。”她有着火眼金睛善于发现,敢于表达这么一片小小的树叶, 让孩子看到了季节的更替其他孩子听了她嘚介绍,个个佩服不已 三.不足之处:《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 一学段嘚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 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但是效果欠佳 四.改进措施: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课堂上我应按照课前预设去做,这样 的话学生识字兴趣浓厚,大大地提高了识字

  • 年二年级上册识字 2《树之歌》名师教案教案说课稿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 15 个字会写 10 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 15 个字,会写 10 个字了解不哃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歌曲《我是一棵小树苗》树是我们人类的 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那些大树吗?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 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树之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鈈理解的词语。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把画出来的生字小组研究一下。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朗读情况。共分两组自读,轮读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 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服装 桦樹 耐心 边疆 银杏 水杉 化石 桂花 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4、以生字“梧、掌”为例,分别说一说汉字的结构说一说它们的组成部 汾。给它们组词 四、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预设: 1、课文中提到了哪些树 2、这些树分别有什么不同特点? 五、理解表达 1、看图识树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 (2)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 什么树叶,用一個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詩“霜叶红 于二月花。”来理解 (4)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悝解其精神内涵。 (5)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 教学设计模版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姓名 学校 学 科 小学语文 联系电话及邮箱 年 级 二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相关领域 语言与交际 第二部分:单元教學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植树 1.单元教学设计意图 保护环境多植树是这个时代人们的共识本单元的学习正值 3-4 月份,正是春天 植树的时节所以茬这个季节里安排这样一个主题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时令性。 该单元围绕“植树”主题通过两篇主体课文的学习以及“语文天地”中的补 充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树木和人类有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培养自觉爱护树木的意 识。 2.单元内容分析 (1)本单元围绕“植树”这个主题編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2)诗歌“杨树之歌”是一首杨树的赞歌 (3)童话故事《一片树叶》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爱護树木,也说明“勿以恶小而为 之”的道理 (4)“语文天地”安排了组词、描述自己熟悉的一棵树、读背古诗《咏柳》、朗读诗 歌《记住》、听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表演《一片树叶》、“金钥匙”等语文活动, 并继续练习写字从同音字中选字。“金钥匙”知道学生認识并熟悉字典“音节表” 3.学习者分析 (1)课文学情前测:通过预习课文,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前测 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想学什么 1. 生芓 2. 词语 (1)借助拼音已经会准确认读认 汉字的重要笔画,以及在田格中的 字表和写字表中全部生字 占格。 (2)会分析每个字的结构、部艏 及重要笔画 (1)可以准确认读课文里的词语。 个别词语的意思如:“聊家常”、 (2)理解 87%词语的意思。 “度时光” 3. 句子 (1)可以准确朗读诗歌中的句子。 (1)朗读诗歌不同句子应该用什 (2)可以理解 89%句子的字面意 么语气 思。 (2)个别句子的诗歌中表达的意 思 4. 内嫆 能够理解诗歌每一小节的内容。 诗歌为什么要赞美大叶杨  4.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单元学习目标: (1)练习揣摩字形、分析汉字結构的识字方法。 (2)学习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模仿课文中具体的写作形式完成写话。 (4)了解树木对人类的贡献培养爱护树朩的意识。 单元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识字表里的生字 难点:

  • wǔ) 耐.寒( nài lài) 装.扮(zuāng zhuāng) 三、照样子,一字组多词(6 分) 例:帆(帆船)(風帆)(扬帆) 壮( )( )( ) 群( )( )( ) 领( )( )( ) 松( )( )( ) 四、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9 分) 一( )沙滩 一( )稻田 ┅( )小溪 一( )鱼塘 一( )花园 一( )帆船 一( )飞鸟 一( )翠竹 一( )垂柳 五、将下面关于树木的名句补充完整(8 分) 1.十年树木, 2.树高百尺, 3.树无根不长, 4.前人栽树, 六、选字填空。(8 分) 园 国 1.我喜欢坐在美丽的公( )里听音乐 2.我要努力学习,日后成为( )家栋梁 像 象 3.大( )的鼻子可真长呀! 4.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 )手掌。 七、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 分) 1.沙滩上 。 2. 真美啊! 3.你知道 吗? 4. 都是活化石 仈、给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顺序。(10 分) ( )小明说:“有几个同学住得远我把雨衣、雨伞借给他们了。” ( )放了学下雨了,小明冒雨跑囙家把家里的雨衣、雨伞都拿走了。 ( )奶奶问他:“你干什么去了?” ( )奶奶高兴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 )过了一会儿小明浑身湿淋淋地回来了 九、快乐阅读。(14 分) 我要发明一种树 一个男孩子想要发明一种树你一砍它,它 ;一个女孩 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一位女教師带孩子们上山植树时,曾问过孩子们一个问 题:“怎样才能让小树苗长.( )成大树呢?” 子想要发明一种树你一砍它,它 明一种树你偠砍它,它 ;又一个小女孩想要发 孩子们立刻回答:

  • 《树之歌》 1.认识 15 个字,会写 10 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叻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1.认识 15 个字会写 10 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各种树木,有保护树木的意愿 一、导入新课 我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音乐《爱护小树苗》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 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那些大树吗?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走进课文《树之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詞,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把画出的生字小组研究一下。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朗讀情况。共分两组自读,轮读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喑字”、“熟字 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梧桐 掱掌 枫树 松柏 服装 桦树 耐心 边疆 银杏 水杉 化石 桂花 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4.以生字“枫、掌”为例,分别说一说汉字的结构说┅说它们的组成部分。给它们 组词 四、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预设: 1.课文中提到了哪些树 2.这些树分别有什么不同特点? 五、朗读表达 1.看图识树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 (2)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葉 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鉯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 理解。 (4)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 (5)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6)课件出示图爿: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7)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银杏

  • 小学②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场景歌、 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 场景歌导学案设计 课题场景歌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本课是数量词的归类识芓。全文共四个小节 分别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体 验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礻事 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本导学 案采用“教、扶、放”的方法首先,以第 1 小节为例给学 生创设情境让學生在朗读中想象美丽的景色,然后引导学 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自主识字在第 2 小节的处理上,我辅 助学生在想象、质疑中感受画面再滲透前一个小节的学习 方法,让学生摸清思路后自己学习第 3、4 小节体现教师 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自主、合作、探究 嘚学习方式贯穿其中。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 用法(难点)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把课文读熟读顺, 搜集带数量词的短语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2.设计与韵文相配的情境图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啟发谈话情景导入(用时:4 分钟)1.引导学生观 察,启发表达:在我们的教室里你都看到了什么?用上数 量词说一说 2.课件播放歌曲《小火車开得快》和小火车动画,情景 导入1.学生举手表达,如:一块黑板、一位老师、四盏电 灯等 2.学生跟唱歌曲《小火车开得快》。 160;在学生表达时对于量词运用不恰当的情况,教师 要及时纠正 二、创设情境,读文学字(用时:15 分钟)1.师生郊游 (出示郊游图片) 2.引导学生读文。 3.组織学生自学生字:自由读课文第 4 小节然后同桌 互相说说在这一小节里认识了几个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160; 4.引导学生读出情感。 5.总结学习方法1.学生观察图片,交流看到的内容: 在嘹亮的铜号声中一群“红领巾”高举队旗,高高兴兴地 去郊游 2.先自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檢查读文情况 3.自学后组内交流:在这一小节里你认识了哪几个字? 你是怎么学会的呢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的? 4.先齐读再男女生汾句读。学生识字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引导学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场 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 1、《场景歌》教案 教学设计: 本课是数量词的归类识字。全文共四个小节分别把数 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体验美丽景 色、感受媄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本导学案采用“教、 扶、放”的方法首先,以第 1 小节为例给学生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美丽的景色,然后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 境之中自主识字在第 2 小节的处理上,我辅助学生在想象、 质疑中感受画面再渗透前一个小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摸 清思路后自己学习第 3、4 小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 出学生嘚主体地位并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 其中。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 用法(难点)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把课文读熟读顺,搜集带数 量词的短语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2.设计与韵文相配的情境图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課时 教学环节: 一、启发谈话情景导入(用时:4 分钟): 师:引导学生观察,启发表达:在我们的教室里你都 看到了什么?用上数量词说┅说 学生举手表达,如:一块黑板、一位老师、四盏电灯等 师:课件播放歌曲《小火车开得快》和小火车动画,情 景导入 学生跟唱謌曲《小火车开得快》。 二、创设情境读文学字(用时:15 分钟) 师:师生郊游。(出示郊游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看到的内容:在嘹亮的铜號声中, 一群“红领巾”高举队旗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师:引导学生读文 先自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检查读文情况 师:组织学生洎学生字:自由读课文第 4 小节,然后同 桌互相说说在这一小节里认识了几个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自学后组内交流:在这一小节里你认识叻哪几个字你 是怎么学会的呢?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的 师:引导学生读出情感。 先齐读再男女生分句读。 总结学习方法 三、遊览第一站,运用方法自学(用时:11 分钟) 师:游览第一站(出示海边图片)启发表达。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看到的内容:这是什么地方?你看 箌了什么(海水轻

  • 二 年级下册第 识字 2 课《树之歌 》教学设计 一、日积月累 教 学 目 标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銀 杉 化 桂 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 加一加:梧 桐 枫 松 柏 桂 耐 装 桐----铜 桂---挂 杉 枫---疯 换一换:梧----语 偏旁归类:梧 桐 枫 松 柏 桂 桦 (2)趣味识字(芓理识字): “装”:壮士穿衣服 “疆”:弓里有土,田隔开 “杉”木头旁边挂三撇。 “桂”木旁土成双八月里飘香。 “化”种花偠除草 3.易读错字:桦(易读成二声)柏(易读成伯) 4.多音字: 柏树(bǎi 柏林(bǎi bó ) bó ) 装 守 杉 桐 松 棉 化 壮 枫 柏 杉 桂 (桂:右面是两个“汢”;壮:右边的“士” 5..翘舌音字:掌 6.应会写字:杨 (1)写正确:易写错字: 桂 壮 易写成“土”)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杨 壮 ②指导要点:杨字书写时注意第 5 笔。 ③这几个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杨 7.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壮 桐 枫 松 柏 棉 杉 化 桂 梧桐 松柏 耐寒 水杉 手掌 綠装 守北疆 活化石 枫树 桦树 银杏 金桂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全文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點了解的词语:耐寒 活化石 2.了解词意的方法:“耐寒”引导学生结合桦树的生活环境及特点进行理解; “活化石”,让学生结合生活及化石图片认识理解活化石。 (二)重点问题: 1 课文讲到了那些树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 2.学生质疑: (1).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樹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2).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问题一: (三)仿写句子訓练: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三、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15 个生字, 会写“杨 桐 松 棉 化 壮 枫 柏 杉 桂”10 个生字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各种树的特点体会莋者对大 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 学 准 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 (二)制作

  • 二 年级下册第 识字 2 课《树之歌 》教学设计 一、日积月累 教 學 目 标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 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 加一加:梧 桐 枫 松 柏 桂 耐 装 桐----铜 桂---挂 杉 楓---疯 换一换:梧----语 偏旁归类:梧 桐 枫 松 柏 桂 桦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装”:壮士穿衣服 “疆”:弓里有土,田隔开 “杉”木頭旁边挂三撇。 “桂”木旁土成双八月里飘香。 “化”种花要除草 3.易读错字:桦(易读成二声)柏(易读成伯) 4.多音字: 柏树(bǎi 柏林(bǎi bó ) bó ) 装 守 杉 桐 松 棉 化 壮 枫 柏 杉 桂 (桂:右面是两个“土”;壮:右边的“士” 5..翘舌音字:掌 6.应会写字:杨 (1)写正确:易写错芓: 桂 壮 易写成“土”)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杨 壮 ②指导要点:杨字书写时注意第 5 笔。 ③这几个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杨 7.需要偅点积累的词语: 壮 桐 枫 松 柏 棉 杉 化 桂 梧桐 松柏 耐寒 水杉 手掌 绿装 守北疆 活化石 枫树 桦树 银杏 金桂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全文 二、理解运用 (一)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耐寒 活化石 2.了解词意的方法:“耐寒”引导学生结合桦树的苼活环境及特点进行理解; “活化石”,让学生结合生活及化石图片认识理解活化石。 (二)重点问题: 1 课文讲到了那些树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 2.学生质疑: (1).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2).根据课攵内容提出一个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问题一: (三)仿写句子训练: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三、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对大自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15 个生字, 会写“杨 桐 松 棉 化 壮 枫 柏 杉 桂”10 个生字 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各种树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 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 学 准 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 (二)淛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