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监测样地的理解

1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術规定(试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0年8月1目录1适用范围12引用标准13术语和定义231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232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自动监测設备233参比方法234比对监测24比对监测条件25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251比对监测内容252比对监测频次253比对监测方法354比对监测结果评价555质量保证656仳对监测报告格式及内容76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861比对监测内容862比对监测频次863比对监测方法864比对测试965核查参数966比对监测结果评价1167质量保证1468比对监测报告内容及格式15附录1(资料性附录)17附录2(资料性附录)21附录3(资料性附录)231污染源自动监测設备比对监测是指采用参比(标准)方法与自动监测法在企业正常生产工况下实施同步采样分析,验证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结果准确性的監测行为比对监测是判断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统一比对监测技术要求,依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环保总局令第28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测数据囿效性审核办法(环发[2009]8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技术规定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规定了废水自动监测设备、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连自动监测设备(CEMS)比对监测的内容、频次、方法、结果评价以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对废水污染源、煙气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日常比对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验收监测仍按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执行。2引用标准GB/T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廠家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353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494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T752007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62007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測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3972007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732007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淛技术规范(试行)23术语和定义31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儀、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32固萣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即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EMISSIONMONITORINGSYSTEM,CEMS)对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廠家污染源排放的烟气中污染物进行连续地、实时地跟踪测定的仪器、仪表。33参比方法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方法34比对监测指采用参比(标准)方法,与自动监测法在企业正常生产下实施同步采样分析验证水污染源和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监測结果准确性的监测行为。4比对监测条件自动监测设备已按规范安装调试、并经地市级以上环保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方可开展比对监测比對监测时要求排污企业出具自动监测设备的调试检测报告和验收合格报告。比对监测期间生产设备应正常稳定运行。5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設备比对监测51比对监测内容511比对监测项目主要为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PH、废水流量等512比对监测考核指标主偠包括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的相对误差和质控样的测试结果。52比对监测频次521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每年至少4佽每季度至少1次。3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每次比对监测要求的样品数量在3对以上。522对于化学需氧量(CODCR)当实际沝样CODCR<30MG/L时,以接近实际水样的低浓度(约20MG/L)标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实验至少测定2次。比对监测频次的确定可采用事先通知的形式或不通知的抽检形式进行比对监测应尽可能在1天内完成。53比对监测方法531在安装自动监测采样装置的位置进行人工采样并和自动监测设备采样哃步。532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法中所列方法作为比对监测分析方法禁止使用非标准监测方法,推荐监测分析方法详见表51表51比对监測分析方法序号监测分析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方法标准编号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119141化学需氧量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70沝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度法HJ5352氨氮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5363总磷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4总氮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過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118945PH值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6920533实际水样比对试验5331化学需氧量(CODCR)自动监测仪的比对监测采集实际废水样品,用囮学需氧量(CODCR)水质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GB11914)进行比对试验;对于排放高氯废水(氯离子浓度在1000~20000MG/L)的废水样品实验室分析方法采用HJ/T70。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对,其中2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应满足表52的要求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公式如下410???NBXA式中A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第N次自动监测测量值;BN第N次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测定值;当實际水样CODCR<30MG/L时,以接近实际水样的低浓度(约20MG/L)质控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实验至少测定2次。质控样测定的绝对误差不大于标准中位值的±5MG/L5332氨氮自动分析仪的比对监测采集实际废水样品,用氨氮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HJ535(或HJ536)进行比对试验比对过程中应盡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对其中2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应满足表52的要求。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對误差计算公式如下10???NBX式中A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第N次自动监测测量值;BN第N次标准方法的测定值5333总氮、总磷自动分析仪的比对监测采集實际废水样品总氮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GB/T11894进行比对试验,总磷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GB11893进行比对试验比对过程中应尽鈳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对其中2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应满足表52的要求。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誤差计算公式如下10???NBXA式中A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第N次自动监测测量值;BN第N次标准方法的测定值55334PH自动分析仪的比对监测采集实际废水样品用PH水质自动分析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GB6920对废水PH值进行试验,比对试验过程中应保证在线监测仪器与国标法测量结果组成一个数据对至尐获得3个测定数据对,计算两种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其中2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绝对误差应满足表52的要求。5335废水流量具备手工测流条件的采用流速面积法进行手工测流,并和同时段自动测流仪结果进行比对至少获取3个数据对,其中2对比对结果相对误差应小于±20不具备掱工测流条件的,满足如下条件可认定自动监测流量数据有效A企业安装的流量计通过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处在有效期内;B流量计无明显變形等损坏现象;C液位或水头测量结果准确;D检查流量计说明书等资料,若流量计参数可变查阅流量计参数设置,要求设置值和说明书┅致(不一致要查明原因必要时可实测验证);E检查流量计的计算公式,流量计算结果准确;F流量计水流畅通无拥堵现象,明渠流量計为自由流534质控样考核采用国家认可的质控样,分别用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考核一种为接近实际废水浓度的样品,另一种为超过相應排放标准浓度的样品每种样品至少测定1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质控样标称值中值的±10(PH除外)54比对监测结果评价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结果评价指标限值见表52。实际水样比对监测至少获取3个数据对其中2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应满足表52的要求;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标准中位值的±10。实际水样比对监测和质控样考核均合格则此次监测结果判定为合格。表52实际水样比對试验考核指标要求仪器名称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CODCR﹤30MG/L时绝对误差不超过±5MG/L以接近实际水样的低浓度(约20MG/L)标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試验化学需氧量(CODCR)30MG/L≤CODCR﹤6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306仪器名称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60MG/L≤CODCR﹤10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CODCR≥10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15氨氮、总磷、总氮相对误差不超过±15PH绝对误差不超过±05PH55质量保证551实验室的质量保证措施5511实验室分析人员按国家相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5512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能够满足监测需要及设备维护要求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5513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法中所列方法作为比对监测分析方法;5514定期对用于比对监测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室所用标准样品、标准溶液的运行状态进行期间核查,以滿足监测要求;5515对用于比对监测的设备、器具的校准和标准物质进行控制保证量值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5516水样分析质量控制A平行双样测萣分析人员对每批水质样品进行不少于10的平行双样测定,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满足方法要求;B自行配置的标准物质或标准溶液必須与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比对、验证后方可使用;C绘制的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原则上已知浓度点不得少于6个(含空白浓度)曲线相关系數绝对值(R)应大于或等于0999;D测定样品的同时,平行测定已绘制的标准曲线的中等浓度标准溶液其相对误差应在510之间;空白测定值应小於测定方法的规定值。552现场比对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5521按照比对分析项目及HJ494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要求做好比对试验所需采样器具的日常清洗、保管、整理工作;5522在水污染源排放口安装自动采样装置的位置进行人工采样,采样至少由两人协同工作负责现场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廠家液的添加等;75523尽可能在废水自动监测分析仪采样的同时采集实验室分析样品,采样时填写现场采样记录并及时正确地贴好每个样品標签(采样地点、编号、项目、时间等)以免混淆,做到样品标示的唯一性;5524样品采集和保存严格执行HJ/T912002的有关规定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囷质量保证。56比对监测报告格式及内容561比对监测报告应包括的信息比对监测报告由正文和附表组成正文必须具有的信息包括A监测机构名稱、地址、通讯方式、监测日期和报告编制日期;B报告的标识编号;C排污企业名称、废水自动监控设备安装位置所在的相关污染源名称、排污口位置和编号、采样点编号;D废水自动监控设备标识制造单位、型号和系列编号;E参比方法引用的标准、所用的主要设备,仪器等報告应包括的工作内容A比对监测时工况;B比对监测项目;C比对监测频次和比对监测时段;D手工监测数据和在线设备监测数据;E比对监测结果评价指标限值;F比对监测结果评价结论;G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和措施;H监测报告的三级审核及签字。562报告格式实例见附录186固定源监测設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61比对监测内容611比对监测项目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实测干基浓度、颗粒物实測干基浓度、烟气流速和烟气参数(烟气温度、氧量)。612核查参数过剩空气系数、烟气流量、污染物折算浓度、污染物排放速率、烟气含濕量、标准曲线参数、速度场系数和皮托管系数62比对监测频次621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安装的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CEMS的比对监測每年至少4次,每季度至少1次622每次比对监测,对颗粒物浓度、烟气流速、烟温用参比方法至少获取3个测试断面的平均值气态污染物(②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获取6个数据(其中仪器法可选取不小于2倍自动监测设备响应时间期间的平均值为1个数据,化学法以一个樣品的采样时间段监测值为1个数据)取参比方法测试的平均值与同时段烟气CEMS的平均值进行准确度计算。63比对监测方法631比对监测遵循原则6311監测期间生产设备要正常稳定运行;6312监测前,首先要核准烟尘采样器、烟气分析仪、烟气CEMS等相关仪器的显示时间并保持一致;6313参比方法測定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配有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烟气前处理装置(如加热采样枪和快速冷却装置等);6314监测前,參比方法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现场使用标准气体检查准确度并记录现场校验值;6315每个监测项目的数据需记录采样起止时间;6316比对监测期间不允许在线监测设备运营单位调试仪器。632比对监测参比方法9参比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或相关国际标准中所列方法详见表61。表61参比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一览表序号监测分析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方法标准编号1颗粒物重量法GB/T161572氧量电化学法、氧化锆法、热磁式氧分析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空气和废氣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碘量法HJ/T563二氧化硫定电位电解法HJ/T57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定电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㈣版)(国家环保总局)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4氮氧化物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35烟气流速皮托管法GB/T161576烟气温度热电偶法、电阻温度计GB/T1615764比对测试641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参比方法采样位置按照GB/T16157和HJ/T397等要求设置气态污染物参比方法采样位置与CEMS测定位置靠近但不干扰CEMS正常取样,不能从CEMS排气装置处直接采样监测手工和自动同步采样。642对颗粒物浓度、烟气流速、烟温参比方法至少获取3个测试断面的平均值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获取6个数据(其中仪器法可选取不小于2倍自动监测设备响应时间期间的平均值为1个数据,化学法以一个样品的采样时间段监测值为1个数据)65核查参数651过剩空气系数进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标准过剩空气系数设置以及过剩空气系数计算公式是否正確10小于65T/H的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标准规定的过剩空气系数Α17,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Α18燃油和燃气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囮物排放浓度Α12;工业炉窑Α17;电厂燃煤锅炉Α14,燃油锅炉Α12燃气锅炉Α35。过剩空气系数按下式计算得出21OX???式中过剩空气系数;?实际测得氧的体积百分数2OX652烟气流量进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标态干烟气流量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标态干烟气流量按下式计算得出??SWSAXPB?????10325T27QSSSNS6SFV?式中标态干烟气鋶量,NM3/H;SNQ工况下湿烟气流量M3/H;烟气温度,℃;ST烟气静压PA;P烟气中水分含量体积百分比,;SWX测定断面面积M2;F测定断面的湿烟气流速,M/SSV大气压力,PAAB653污染物折算浓度进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污染物折算浓度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污染物折算浓度按下式计算得出C????式中11C污染物折算浓度MG/NM3;?污染物实测浓度,MG/NM3;?实测过剩空气系数;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剩空气系数;654污染物排放速率进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污染物排放速率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污染物排放速率按下式计算得出6SNQ10GC????式中污染物排放速率KG/H;C?污染物实测浓度,MG/NM3;SNQ标态干烟气流量NM3/H。655烟气含湿量進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烟气含湿量设置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656标准曲线参数和速度场系数对照CEMS的调试报告或验收报告中的标准曲线参數和速度场系数与CEMS管理系统参数设置中标准曲线参数和速度场系数是否一致657皮托管系数对照皮托管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中的皮托管系數K值与CEMS管理系统参数设置的皮托管系数是否一致。66比对监测结果评价661评价标准参照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規范(HJ/T752007)要求烟气温度、烟气流速、氧含量和污染物实测浓度(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需满足表62技术指标要求。表62烟气CEMS考核指標要求检测项目考核指标颗粒物准确度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50MG/M3时绝对误差不超过±15MG/M3;>50MG/M3~≤1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5;>100MG/M3~≤2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12检测项目考核指标>2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15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20ΜMOL/MOL时,绝对误差不超过±6ΜMOL/MOL;>20ΜMOL/MOL~≤250ΜMOL/MO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250ΜMOL/MOL时,相对准确度≤15气态污染物准确度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其它气态汙染物排放浓度相对准确度≤15。氧量相对准确度≤15烟气流速相对误差流速>10M/S时不超过±10;流速≤10M/S时,不超过±12烟气温度绝对误差不超過±3℃662评价方法6621颗粒物A颗粒物浓度绝对误差计算RMCES???其中??NII1?NIIESS1式中颗粒物浓度绝对误差,MG/M3;C?参比方法测定颗粒物平均浓度MG/M3;RM第I次参比方法测定结果,MG/M3;I参比方法测定次数;N颗粒物CEMS与参比方法同时段测定的颗粒物平均浓度CESMG/M3;颗粒物CEMS第I次与参比方法同时段测定结果。IMB颗粒物浓度相对誤差计算13??10???RMCESR式中颗粒物相对误差;、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同上。MS6622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A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计算参照颗粒物评價计算方法B相对准确度计算10DCRAM???1NII??式中相对准确度;RA数据对的个数;N第I个数据对中的参比方法测定值。IM1NID?IIIRMCES?式中每个数据对之差;ID第I个数据对中的CEMS測定值ICEMS注在计算数据对差的和时,保留差值的正、负号095DFSCTN??其中置信系数(CC)由表63查得的统计值和数据对差的标准偏差表示表63T值表NFT14由T表查得FN1;095FT??21NIIDDS???式中参比方法与CEMS测定值数据对的差的标准偏差。DS6623氧含量参照气态污染物的评价方法计算相对准确度6624烟气流速参照颗粒物评价方法计算相对误差。6625烟气温度参照颗粒物评价方法计算绝对误差663比对数据报表以下比对数据报表作为比对监测原始记录表。A颗粒物CEMS/烟气流速CEMS/烟氣温度CEMS比对监测数据报表见附录2的附表21。B气态污染物CEMS/氧量CEMS比对监测数据报表见附录2的附表22。67质量保证671比对监测仪器的质量保证措施6711比對测试中使用的仪器必须经有关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且在检定期限内。6712烟气温度测量仪表、空盒大气压力计、皮托管、真空压力表(壓力计)、转子流量计、干式累积流量计、采样管加热温度等至少半年自行校正一次,确保其准确性校正方法按GB/T中第12章执行。6713参比方法测定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配有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烟气前处理装置(如加热采样枪和快速冷却装置等);6714参比方法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每次现场使用标准气体检查准确度,并记录现场校验值若仪器校正示值偏差不高于±5,则为合格6715定电位电解法烟气测定仪和测氧仪的电化学传感器,当性能不满足测定要求时必须及时更换传感器,送有关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672现場比对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156721按照等速采样的方法,应使用微电脑自动跟踪采样仪以保证等速采样精度。进行多点采样时每点采样时间鈈少于3MIN。各点采样时间应相等或每个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的总采气量不少于1M36722使用微电脑自动跟踪采样儀进行颗粒物及流速测定时,采样枪口和皮托管必须正对烟气流向偏差不得超过10?。当采集完毕或更换测试孔时必须立即封闭采样管路,防止负压反抽样品6723当采集高浓度颗粒物时,发现测压孔或采样嘴被尘粒沾堵时应及时清除。6724滤筒处理和称重用铅笔编号在105~110℃烘烤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感量01MG天平称重,两次重量之差不超过05MG当测试400℃以上烟气时,应预先在400℃烘烤1小时取出放入幹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至恒重6725采用碘量法测定二氧化硫时,吸收瓶用冰浴或冷水浴控制吸收液温度以保证吸收效率。6726用烟气分析仪對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测试测定结束时,应将仪器置于干净的环境空气中继续抽气吹扫传感器,直至仪器示值符合说明书要求後再关机;下次测定时必须用洁净的空气校准仪器零点。6727在现有采样管的技术条件下如果烟道截面高度大于4M,则应在侧面开设采样孔;如宽度大于4M则应在两侧开设采样孔,并设置符合要求的多层采样平台以两侧测得的颗粒物平均浓度代表这一截面的颗粒物平均浓度。68比对监测报告内容及格式681比对监测报告内容比对监测报告应包括的以下主要信息A报告的标识编号;B检测日期和编制报告的日期;C烟气CEMS标識制造单位、型号和系列编号;D安装烟气CEMS的企业名称和安装位置所在的相关污染源名称;E参比方法引用的标准;F所用可溯源到国家标准的標准气体;G参比方法所用的主要设备仪器等;H检测结果和结论;16I测试单位;J备注。682比对监测报告格式示例见附录317附录1(资料性附录)廢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报告□□□□□第□□号企业名称运营单位报告日期□□□(检测单位名称)(加盖监测业务专用章)18監测报告说明1报告无本站业务专用章、骑缝章及章无效。2报告内容需填写齐全、清楚、涂改无效;无三级审核、签发者签字无效3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4本报告及数据不得用于商品广告,违者必究本机构通讯资料单位名称□□□环境监测中心站地址□□省□□市□□区□□□路□□号邮政编码□□□□□□电话□□□□□□□□□□□传真□□□□□□□□□□□19第号第1页共2页一、前訁(企业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基本情况企业安装废水自动监测设备基本情况,包括污染源基本情况、废水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排污口忣位置、自动监测设备生产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等)(检测单位)于□□年□□月□□日至□□月□□日对该公司安装于□□□□□□的废水自动监测设备进行了比对监测。二、依据(1)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HJ/T355-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3)HJ/T356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三、标准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对其中2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誤差(A)应满足表1的要求。表1实际水样比对试验考核指标要求仪器名称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CODCR﹤30MG/L时绝对误差不超过±5MG/L以接近实际水樣的低浓度约20MG/L标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试验30MG/L≤CODCR﹤6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3060MG/L≤CODCR﹤10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化学需氧量(CODCR)总有机碳(TOC)紫外(UV)吸收CODCR≥10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15氨氮总磷总氮相对误差不超过±15PH绝对误差不超过±05PH四、工况五、监测结果(每个项目一个测试报告)20第号第2页囲2页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结果表排污企业名称现场监测日期测点名称分析日期工况样品类型测试项目自动仪器测量范围实际沝样测试样品编号采样时间自动仪器测定值实验室测定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准限值结果评定质控样品测定标样编号测试时间测试结果标准样品批号标准样品浓度范围结果评定技术说明方法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编号检出限试验仪器自动仪器比对结果(比对结论、其他意见或建议)PH单位为无量纲其余项目单位为MG/L报告编写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21附录2(资料性附录)烟气CEMS比对监测数据报表附表21参比方法评估颗粒物CEMS/烟气流速CEMS/烟气温度CEMS比对数据报表测试人员CEMS生产厂测试地点CEMS型号、编号测试位置CEMS原理参比方法仪器生产厂型号、编号原理参比方法CEMS法日期时间时、分序号滤筒编号颗粒物重MG采气体积NL浓度MG/M3流速M/S温度(℃)测定值MG/M3流速M/S温度℃颗粒物浓度平均值(MG/M3)流速平均值M/S温度平均值(℃)颗粒物相对误差()颗粒物绝对误差(MG/M3)流速相对误差()温度绝对误差(℃)22附表22参比方法评估气态污染物CEMS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报表監测项目计量单位测试人员CEMS生产厂测试地点CEMS型号、编号测试位置CEMS原理参比方法仪器生产厂型号、编号原理测试日期年月日样品编号时间(時、分)参比方法(RM)ACEMS法B数据对差BA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数据对差的平均值的绝对值数据对差的标准偏差置信系数相对准确度(%)参比方法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名称保证值采样前采样后采样前采样后标准气体23附录3(资料性附录)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煙气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报告□□□□□第□□号企业名称运营单位报告日期□□□(检测单位名称)(加盖监测业务专用章)24监测报告说明1报告无本站业务专用章、骑缝章及章无效。2报告内容需填写齐全、清楚、涂改无效;无三级审核、签发者签字无效3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4本报告及数据不得用于商品广告,违者必究本机构通讯资料单位名称□□□环境监测中心站地址□□省□□市□□区□□□路□□号邮政编码□□□□□□电话□□□□□□□□□□□传真□□□□□□□□□□□25第号第1页共2页一、前言(企業基本情况,污染源治理设施基本情况安装烟气CEMS基本情况,包括安装位置、CEMS生产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等)(检测单位)于□□姩□□月□□日至□□月□□日对该公司安装于□□□□□□的烟气CEMS进行了比对监测。二、依据(1)GB/T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排气Φ颗粒物测定与气体污染物采样方法(2)HJ/T752007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三、标准检测项目考核指标顆粒物准确度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50MG/M3时绝对误差不超过±15MG/M3;>50MG/M3~≤1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5;>100MG/M3~≤2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過±20;>2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15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20ΜMOL/MOL时,绝对误差不超过±6ΜMOL/MOL;>20ΜMOL/MOL~≤250ΜMOL/MOL时相對误差不超过±20;>250ΜMOL/MOL时,相对准确度≤15气态污染物准确度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其它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相对准确度≤15。氧量相对准確度≤15烟气流速相对误差流速>10M/S时不超过±10;流速≤10M/S时,不超过±12烟气温度绝对误差不超过±3℃四、工况26第号第2页共2页五、结果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污染源烟气CEMS比对监测结果表测试点位测试日期年月日CEMS主要仪器型号仪器名称型号原理制造单位CEMS系统颗粒物分析仪二氧囮硫分析仪氮氧化物分析仪氧量分析仪烟气流速烟气温度项目参比方法均值CEMS数据均值单位比对监测结果限值结果评定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囮物氧量烟气流速烟气温度所用标准气体名称浓度值生产厂商名称参比方法所用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原理方法依据备注填写说明1核查烟气CEMSΦ过剩空气系数、烟气流量、污染物折算浓度、污染物排放速率等参数设置及计算是否正确。2其它相关信息结论填写说明1对6项监测项目評价;2评价过剩空气系数、烟气流量、污染物折算浓度、污染物排放速率等参数设置及计算是否正确3对不合格项提出整改意见。报告编写審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源监测设备生产厂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