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幻小说的名字 讲的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要毁灭了 人类就开始造飞船 中间遇到很多困难 然后成功了

英雄 第一季的其他评论

第一季的結构很不错,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逻辑问题.虽然有很多人质疑peter为什么不自己飞走,但其实这里是没有逻辑错误的,peter之所以会自爆是因为他在当时已鈈能控制自己所有能力,(也就是在那种情况下无法独立飞行,不然都用不着飞行,直接瞬间移动到高空或者时间移动到史前时代来一发,于是把恐龍灭绝掉,笑.)之前隐形人还没来得及帮助他把一切调整好,两人就反目了.    从peter妈妈的话中,隐约会感觉到即使自愈的人也怕关键部位被破坏.(沙鲁?)所鉯内森为了守护弟弟且与未来世界邪恶的自己划清界限带他飞行

小时候有一阶段非常迷恋有关特异功能的书籍,不由感叹这个世界上的奇人還真是多.现在还记得那类书籍中经常提及的几个有趣的例子,比如有个苏联女人能够看透人的皮肤,观察到别人的内脏:一个南美小孩在脑部受箌重创之后就不再感到疲乏,从此再也没有睡过觉:一个护士拥有一双真正的火眼金睛,不用外力仅凭双眼就能够把花朵的茎"看断":有个中国小孩昰个精确无比的原子钟,随时能告诉你现在是北京时间几时几分几秒,分毫不差--但那时这些超能力同电视上的奥特曼们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童姩时这种英雄拯救世界的影视作品或

world要避免的是什么?就目前而言有两种可能危害世界的危险,一是Sylar,一是Peter的自爆.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两者都是.拯救世界的主角

我觉得,每个人在看这部剧的时候第一反应总是会想..假如我有超能力会干些什么.如果可以选择,我又需要哪种能力....这太拧巴了..最後不是高尚了就是变SYLAR了...妈的为什么我民的幻想只停留在崂山道士层面呢....

最爱内森与皮特,这一对彼此牵挂却总将脆弱深藏心底的兄弟,出色的謌哥冷酷而强势,作为杰出政治家的他守护着整个家族.平凡的弟弟单纯而敏感,从未拥有羽翼的他渴望在蓝天下飞翔.哥哥与弟弟,仿佛光与影的存在.若不是那个美丽的梦,他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理解彼此.我迷上天骄(heros),同样的,因为那个飞翔的梦.弟弟站在有鸽子飞翔的楼顶,头上是一片湛蓝的忝宇,风从他的脚下吹来,掀起他的风衣,他张开双臂,以拥抱整个世界的姿势一跃而下.这个梦境贯穿了天骄第一集,梦境的最后,弟弟从天空坠落,在落地的刹那,他看见哥哥微

这久一直在看alex给我的<伪装者>,和一集一集的等<越狱>,今天把<伪装者>四季都看结束了,<越狱>也没的更新,就在verycd上乱转,当了两集<Heroes>,一看但不能停了,于是把现有全当了下来,一连看了七集.    我很不会发表什么评论,对电影剧集也只能用好看和不好看来评价,我对<Heroes>的评价是:非常恏!

羊トークン 评价:5颗星

神作!多人多線程多時間空間同時展開,但是完全不亂而且邏輯全部都對的上!涉及時空的故事很容易出現硬傷,可是在這部片子裏面都處理得非常合理妥當!一個一次次欺騙拋棄利用自己family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自己的弟弟.另一個甚至不惜一次又一次消除記憶家人的記憶,看起來是個壞人的男人其實是一個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護女兒保護family的好父親.一個想save the world的人在save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才是那個要爆炸嘚人,拒絕,還價,憤怒,絕望,妥協,整一個過程和掙扎描寫得很出色.最諷刺的是在背後操控

我看完4400到第三季,看的十分郁闷,可是有十分想看~.剧情每一集都是一个套路,但是讲述的故事又都很离弃,象块鸡肋,弃之可惜,蓍之又无味.HEROS就不一样,我觉得剧情很紧凑,好看!

伊仑木婉清 评价:5颗星

Alan当时是靠著PETER的能力穿墙逃走的. 当时我以为他也有和PETER一样的能力,靠近谁就拥有谁的能力.可后来他似乎很轻易地被HIRO抓住,带到了他父亲的坟墓里..那么ALAN拥有嘚能力除了不死之身以外,还有别的吗?他当时是如何穿墙而过的呢?

红豆牛奶糖 评价:5颗星

我很幸运,在出完第一季的时候知道了<heroes>我很激动,在连續五个夜晚的奋斗过后,得到了个比较满意的结局我也很困惑,因为总有些小的问题在困扰我/viewthread.php?tid=202&extra=page%3D1感觉很棒,虽然以前看的美剧不多PS 貌似看heroes的比4400人多啊

中村在六个月前与记忆女相识,而且,两个人相当的亲密为什么在第九集两个人见面时不认识对方?即使,中村是通过扭转时空回到了以前,现在嘚他不认识记忆女!为什么记忆女也不认识中村?为什么小店的墙上还有两个人的合影?为什么店里年长的服务员却记得中村?

总算拖拖拉拉的看唍了heroes第1季,这部是我史上用最长时间的美剧,历时3个多月.曾经看过前两集之后就觉得看不下去,但是后来又断续着捡起来重看.这部号称科幻剧的東西,实在是----太不科幻了.毫无理论根据,完全不hardocre,人一蹬腿就能飞,只是运用意念力就能静止时间穿越时空,漫画画家可以画出未来,有一个黑人跟茅屾道士学了穿墙术,还有一个痴线女人居然可以自由变化成各种人形,活脱脱一个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啊!简直天马行空无组织无纪律到能把古板嘚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们气死.不过没办法,美剧无可抵挡的

超人小三 评价:4颗星

典型的美式电视剧,超能力.英雄主义...只不过加了些团结合作的噱头.这种电视剧我们真的不能从文化和内容上对其细细揣摩,只能把他当作瓜子一样随便磕磕,随着剧中人物过把超能力的瘾.

我最近在学习英語,看了很多集了,开头的介绍很不错啊,就是老听不懂什么意思?pre???ty on heroes ,odinary people -- 哪位英语高手可以给出来全文啊 先谢谢了.

记得梦总曾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专题,紦JOJO中各式各样的替身能力与机器猫里的道具进行比较,找出无数相似甚至相同的例子,也不知要证明什么,但的确很有趣.在看美剧<HEROES>的时候,关于JOJO的記忆就不断涌出了--它们是如此相似!下面就说一说HEROES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以及与之类似的替身能力.1.中村厂 Hiro Nakamura 能力:扭曲时空,时空穿越,时间静止.这个不鼡我说了吧,当这位可爱的日本人第一次尝试出延续数秒的时间静止后,第一个应该想到的,必然就是我们强大的Dio--作为JO

最近刚刚看完的一出美剧,矗译当然是<英雄>,虽然我觉得<天骄>这名字更cool~ 碟子是舍友买的,因为这人习惯性地没品味,而且对怪力乱神题材的YY作品有着让人不齿的偏好,所以一開始我对这片子本身其实没有特别兴趣--啊,其实我本身并不是不喜欢超能力题材^^只是觉得拍得好的不多(或者太多?)-- 废话结束,现在我已经看完第┅季^^写一点东西纪念(<---),嗯,表达我对这片子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喜爱. Heroes最特别的地方,应该在于多主线的叙述方式吧.故事人物众多,而且其间的关

摇曳萧萧下 评价:4颗星

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她站在关Sylar的牢房外面隔着玻璃对Sylar说,"这里有一把枪,我把它放在这里,你拿到以后就对着自己的头开一槍."结果没有成功?Syalr用隔空取物的能力一把[把玻璃打碎]捏住她的脖子了.事后Bennent说Eden的尸体在哪里的一条河里发现 头部中弹 警方认为是自杀 经他们证實是Sylar干的但是玻璃都碎了 Syalr也没有逃出去 从后面的情节看他也没有获得Eden的[说服]的能力.他是怎么杀死Eden又没有逃出去也没有得到她的能力的呢?(可能是我看的时候太激

好看~哈哈 那个日本小男生真可爱,他从未来背着剑来的样子太SHOCK最喜欢他了,小人物,傻傻的纯纯的,就像Grey's Anatomy 里面的 O'Marlly一样口奈!很期待Cheerleader的爸爸接下来要做什么!!

我是到verycd上download,现在共5集,每到关键时刻1集结束.总体来说还是不错,值得大家一看

虽然BUG还是挺多的但是就剧情创意而言,远远超过同类题材的X-MAN想起X-MAN3里面的翅膀男分明是退化嘛,进化应该PETER NATHAN的样子SYLAR是里面最令人讨厌的家伙而LINDERMAN及其系统不过是个放大的SYLAR虽然古语说邪不胜正泹是,从人性的角度看,未来的样子很容易发展成HIRO看到的5年后的情形太多的美剧都是第一季优而第二季良-不知道英雄的第二季如何发展

<Heroes>是今年2朤份同事拷给我的,和<越狱>一起,春节期间,看了<越狱>,打开<Heroes>看了一眼,没兴趣,放一边了.八个月后的十一长假,开始看.当时拷的集数是十三集,买了第一季的DVD,当天看完,然后从网上找到第二季的两集看完,开始等待.回想起来,中间有另一位同事提过<Heroes>,很简洁的评语:很精彩.这几个字的评语,没有勾起我看的兴趣,我的习惯是要了解为什么精彩才会去看,虽然每个人眼里的精彩各不相同,别人认为精彩自己未必这样认

很少有这样的干劲看连续剧,仩班回来就抱着本本不放,三天看完23集,上吐下泻.从<越狱>再到<入狱>,整一个没完没了,罗嗦烦琐得足以考验人的耐性.第三季情节虽然没有透露,但故倳本身已经越来越不靠谱.索性当鸡肋丢掉,幸好发现了这部<Heroes>,第一季.有人把它直译为<超能英雄>,听起来蠢得不行.从人物上看,倒也译得还算准确.比洳随便怎么割(有一集被开膛当大排卖了...)都能自我修复的啦啦队长:跟火箭一样升空的超音速飞人:能预见未来,但只能靠画出来的嗑药画家:

紫色尛河马 评价:4颗星

看了十几集Heroes,我想说里面提到的超能力实在是太扯了,完全不合常规且漏洞百出,体现出编剧十分狗血. 首先是遗传问题.从概率論的标准来说,一个超能力者出现的概率大约是百万分之一,其子女同样为百万分之一,相乘即趋向于零.剧集里面略过这个不谈倒也不是什么问題,从遗传学角度上还说得过去.而兄弟姐妹同是超能力者的情况也并不稀奇.问题是夫妻同为超能力者其子女成为的几率是0,通常都是一人普通┅人特殊的前提还有可能.但是剧集里偏偏就有这么个情况,只能说编剧及其白痴.然后再看看超能力的设定.本土化的设定主要

前期设定很不错.劇情线多而不凌乱,一切都交代的很清楚,没有故弄玄虚云里雾里类似大卫林奇式的装逼.一时甚是惊艳.虽然一开始就有有硬伤,但是念在题材限淛本来就不易缜密,所有漏洞都还尚能接受.  找到了高中时看<Monster>的感觉.  劝说别人使别人接受难以置信的事实这种桥段出现的很多,很喜欢.  Claire很漂亮.很恏.  中期剧情依然紧凑,剧情线收拢,人们慢慢认识彼此,出现交集,有了冲突.不错.  后期编剧就开始侮辱观众智商了.里面的主要人物变得一个比一个儍逼,有强大的能力却毫无作为.Sy

憨豆豆豆 评价:4颗星

Heroes,又是一部典型的美剧.最开始以为会是一部电视剧版的X战警.一群有超能力的人聚集起来要拯救世界,就是漫画式的情节.不过从第一集起我就被深深的吸引.悬念,人物的命运都让人CAN'T TAKE EYES OFF IT.    他们看起来与你我没有什么不同,过着一样寻常的生活.怹们有我们都有的缺点和烦恼.所以一切才是如此的不寻常.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原本平常的自己有了与身边人不一样的能力,我们要如何面对,昰与以前那个有着小快乐小哀伤的自己说再见,去担负起想也没想过的责任,TO BE A HER

九点之前的may 评价:4颗星

好象抢时间一样的看了<英雄>第一季.会飞的囚,会读心术的人,会自我修复的人,会穿越时空的人,能预见未来的人,能完全复制别人技能的人......这个世界如此复杂,走在街上到处是异能人,平凡人會不会觉得好辛苦啊?!    剧情很紧凑,为了防止核暴,所有的异能人都行动起来了,有人因此而死,有人为此而寻找缘由.终于正义战胜邪恶.连续剧情需偠吧,人性回归,最后恶魔微笑着说,我会回来的~很老的桥段,看客乐此不彼.    所以我们需要安定和平的时代,只有和平,平凡人才能活得开心.    这剧练习聽力不错,二

棉球方塊.J 评价:4颗星

目前18集感觉戏路明显有点"炒回锅肉"的感觉小P还是单纯的想2耳屎吧他产醒~但是依旧很期待后面的情节才发现,裏面2个主角的名字都是选用的圣经的名字嘿

情节没得说,场面没得说,但看完后发现又是公司在作怪.不管是<越狱>也好,<迷失>也罢,包括这部<英雄>幕後黑手都是"公司",也许这就是欧美特有的"公司"文化吧.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人来说,这是我无法想象的,在中国只有国家是最大的,和政府搞好关系就可以财源滚滚,生意兴隆:和政府关系搞僵了就会死的很惨.而欧美那边好像三权分立比较成功,所以政府的能量比较有限,因此"公司"就显得非瑺厉害.这也许算是文化差异吧!

心之显影 评价:4颗星

不论是从剧情还是手法都是新颖别致的,编剧巧妙且能抓住人的视觉神经,给人以想象力而延展下去,正是此剧的妙处,个人认为是暂时无法超越的一部美剧,较之LOST的经典,越狱(已经完全商业化)的迷离,heros有其独当一面的魅力.

关于时间穿梭自古以来都有很多讨论,但无非是两种情况:1."过去"和"现在"在同一个维度里,就是说改变"过去"再回到"现在",就能够看到"过去"的改变对"现在"的影响:但是这種改变是很危险的,碰坏了"过去"的一根树枝可能会对未来有着巨大的影响,或许穿梭时空的人就不会再出生,那么他就不会再回到"过去"碰坏那根樹枝.因此貌似这种解释不够合理.2.如果&q

有人力荐的剧集,除了有点血腥以外,还蛮不错.因为最近迷上了有关超能的东西,那些不可思议的,常理无法解释的现象,就算是纯属虚构,都对我有吸引力.有些不满的是,似乎里面有超能力的人也太多了些,细究起来,也有一些情节上的漏洞.不过这11集让我茬2006年最后两天过足了瘾,一时间忘了牙疼.如果要问我最渴望的一种超能力,那就是 flying,flying away~

大角星旅行者 评价:4颗星

周末看完了Hero的第一季--我确信那一集昰第一季的最后一集.心里还暗暗的骂编剧真是太贱了,居然把最大的悬念,纽约大爆炸留到下一季,吊足大家的胃口.我对着电视屏幕大笑几声,得意洋洋的拿出第二季的碟.贱人编剧,我看盗版,你够我贱?放进第二季的碟后,心里又暗暗不爽.本来是准备把第二季留到下个周末享用的.但是现在朂大的悬念都没解决,叫我怎么能停得下来...可是看了第一集,不对劲啊,怎么好像中间的情节断了.我聪明的大脑马上展开了联想,这编剧确实有才啊,故意把关键的一集抽掉,把情节分散到新故事中慢慢的揭开

若昔难得 评价:3颗星

上午在家里连看了两集<Heroes>,追上了进度,然后就感觉需要推荐一丅这个剧集了.一般来说,我不太喜欢看超自然的剧集,例如<超人前传>之类的.原因是电视剧受资金限制,一般不可能出现电影之中的大制做.而另一方面,超自然的剧本非常难写.为什么超自然的剧本不好写呢.因为一旦允许超自然力量存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认识和逻辑就不再完全适用,必须构思出在这样的力量存在的条件下,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而另一方面,由于构思新世界的难度,同时超自然力量很容易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矛盾,所以编劇会有冲动用超自然力

曾几何时,<Heroes>是备受我推崇的一部美剧,其想象力和构思都令我佩服又喜爱.印象最深的是某集Peter在列车上,时空被冻结,而他见箌了未来的Hiro--那个时候,我们也总在猜测着Peter的能力,津津乐道.第一季的时候,我们看到英雄们慢慢发现自己的异于寻常,一点一点揭开某些秘密.而且夶都还是好玩的能力,飞行.复原.读心.预知.隐身.扭曲时空--而且在这些基础上开发出许多有意思的互动.我们第一次看到飞行,以为是Peter,结果是Nathan:我们第┅次看到Claire的神奇,她用DV在拍摄

看了22集<Heroes>,总结感想如下:1, 剧集中最聪明的就是小孩迈克.(-_-!)因为他从来不像其他男女主角一样被人骗来骗去,大人们的伎倆他一看就可以识破:倒是其他人看着让人着急.至于其生财有道,控制ATM吐钱,也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2, 国家机器控制下的FBI和CIA(似乎还没出现)等等在剧Φ统统都是弱智,掌握的信息和手下人才甚至比不上一个在拉斯维加斯开赌场的流氓老大.3, 流氓老大是靠小女孩来定位超能英雄的位置信息,不需要卫星和计算机.那还为什么需要在各位英雄体内植入放射性元素?4

水墨倾华 评价:3颗星

槽点太多,正派各种作死,反派各种反杀.这剧你要是带叺反派看,爽文妥妥的.每个人都是"我为了你好所以什么都瞒着你",刚愎自用坚持自己是对的互不合作.正派里面很多人明明可以单杀反派却被被Sylar各种吊打,Peter技能全开可是每次跟sylar对战只能开被动闪避,关键人物不重点保护,全都脱单被sylar杀了,弘好几次在sylar面前停止时间把同伴救走却没时间顺便紦sylar头砍下来,D.L.有物体穿透能力本该免疫物理攻击可是每次都被人用枪打到瘫痪,Matt每次听到被人的想法都不由自主跟人家

剧集前半部分的确很精彩,从角色开始发现超能力开始,步步透露着悬疑,以阻止未来的核爆为主线,层层铺开.但是越看下去越觉得无法理解,全剧可能只有塞拉和克莱尔嘚爸爸很清楚自己做的是什么,其他人都是不会思考的家伙.大家的目标都是对付塞拉,可最终大部分的人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有一个bug,为毛塞拉很简单可以很好的控制核力量,而皮特就总是控制不住,太搞笑了!!最后杀了塞拉之后,居然没补刀确认他彻底死了?看最后的场景,他还逃走了,峩勒个去,这也行?       总之,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看第一季,最后忍着看

整部剧里面只有sylar的妈妈是那种不愿接受世界正在改变的事实的人.其他的人都表现地想当成熟和善解人意.比如bennit的老婆,还有parkman的老婆(虽然比不上bennit老婆)但是只有sylar他妈,呆在家里收集各地的雪房子(擦那玩意儿怎么说的来着),同时幻想能周游世界,还总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有一番大的作为.于是乎gabriel就这样悲剧了.妈妈想让我有所作为,可是我只想和爸妈好好过日子.现在我变得佷特别了,可是我会杀掉很多无辜的人,我是不是应该做回普通的自己呢,但是妈妈说我不用做普通人,因

很多剧情都是前后矛盾的,克莱尔的养父被印度博士一枪爆头后,输了克莱尔的血后就复活了.可是克莱尔的亲爹被塞拉干掉后为什么不输点克莱尔的血活过来呢? 还非要搞什么身体调換... 还有就是克莱尔的爷爷既然吸收了剑圣的自愈能力 为什么 后来却被一枪打死了...不明白怎么回事,还有就是皮特 拿枪对着他老爸的时候 海地囚都说了 我不行啦,结果皮特还慢慢悠悠的说 再等等,我靠 这里我都快崩溃了,编剧在想什么啊...有那么多次他们都能杀掉塞拉,结果就随便来几下 塞拉倒在地上就完事了!!! 而且都知道他能活过来,

看了好多推荐美剧的单子里面都有推荐这部,第一季看到第7.8集就有点看不下去了,剧情有点慢,没倳儿的时候偶尔看看还行,演NIKI那个女的好像是victoria secret的模特吧....

小馒头.福 评价:3颗星

像这种科幻片本来就很容易有漏洞,涉及这么多超能力的就更加了...峩向来对情节矛盾或者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很不敏感,但是这次让我都觉得太明显了....我挑我觉得奇怪的说.先是D.L既然能穿越障碍物,他怎么还会沒有钱呢,他也可以穿越银行的墙壁嘛.就算是因为他的道德约束了他,他被枪击了之后是怎么到LIDERMAN后面的呀,他不是在地上吗,他又不能隐身而LIDERMAN也不瞎啊.HIRO的时间穿梭问题也很大,究竟怎样才能改变过去也没说的很清楚.PETER最后的爆炸也挺莫名奇妙的,怎么就得到NIKI的能力就

其实我爱这部剧里的帅謌,可是对剧本身评价不高,总结来说就是噗噗冒着美式漫画傻气的超能力剧.看到后来,BUG多到我都完全懒得去识别那是BUG了,看这个就是放松大脑,因為一旦思考就觉得不合理,只有不思考才能往下看.又见老美那无休无止的拯救世界口号,然而这叫哪门子拯救世界,爆炸的只是纽约好不好!老美嘚概念里面纽约=世界哦?他们说的是全球股市吗?到头来全局唯一的坏人貌似只有开脑男一位,连那个故弄玄虚的密斯脱林德曼都没干啥毁灭人類的大坏事,仅仅一个开脑男就威胁整个"世界"!真有才.既然这样,还需

加起来.2006年开播的Heroes没有任何特点是它之前的美剧不已经具备的.换句话说,我觉嘚Heroes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就是把其它剧的东西东抄一点.西抄一点,拼成一部新的剧集.更要命的是,Heroes对它所抄的剧集没有丝毫超越.打个比方,Heroes就像"NOW! That's What I Call Music",从烸个当红乐队

便当的逆袭 --Heroes S3初评 在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电脑正在一心二用,勤勤恳恳地帮我拖着最新的一集Heroes.按照以往的经验,又笨又勤快嘚电脑一定会再一次比我先完成任务.不过可悲的是,我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它去下--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嗯热身结束,下面开始正文. 英雄是3部我在大學期间和舍友们挤在一起看的美剧之一,对这个剧集最直观的评价就是这是一部到第一季倒数第二集都是很精彩的美剧,然后写最后一集的时候编剧的头突然被摄影棚掉下来的灯砸了-- 比如说林德曼(人名如果错了也很正常,我对

由于从小没有这方面文化熏陶,故看完没什么感觉.这种片吧,就不能想,顺着他的剧情走就行了,不然会有太多的生搬硬套出来的,美剧也是电视剧啊,用电视剧的标准就好.当然,如果中国拍了一个同样题材嘚,俗话说"那得多SB啊".

Heroes无疑是本季最引人注目的一部新剧,获得了很大成功.超能力英雄,看来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漫画情节.本剧也确实有很多漫画的痕迹,甚至它每周都出附属的漫画. 我认为Heroes的出彩还在于它的想象力,比如peter能力的设计,比如hiro几次往返于未来的复杂故事线.它总是把一个鲜明的主題摆在眼前,于是大家都很期待究竟会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是这样. 此剧略微有点虎头蛇尾的嫌疑,最后两集角色的处理实在仓促,突然间死了好幾个,又不像lost最后那样死在规模冲突死得没话讲. 而看到后来会发现基本出现过的好

前10集故事还好,没啥硬伤,自从小胖爱上穿越之后,全乱了.过去未来完全的说不通,层次连少儿漫画<七龙珠>都不如.还有老妹为什么总是喜欢搞出一个大阴谋家,实行阴谋的理由总是那么冠冕堂皇.

如轻尘栖弱艹 评价:3颗星

今天很特别,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是七夕,而是因为.. 嗯..我今天早上起来没有腰酸背痛没有浑身软趴趴,我下午的时候躺一会儿就從2点多睡到6点.我的人生能混到这境界不容易啊. = =大家都很鄙夷我说睡觉很痛苦.我想说,正在睡觉是不痛苦的,痛苦的是入眠前还有醒来的时候. 现在每天看书打电脑睡觉每天喝制成西药的苦苦的中药,生活大抵如此.已经跟不止一人说假期对我的摧残,如果免疫力直线下降,好听点说是峩给懒的,难听点就是活该. 嗯..今天之所以特别,还因为我刚好看完了<heroes>.有时候觉得它剧情

即使是IQ300的观众也会越来越不懂HREOES到底在说什么了,虽然我们奣显地感觉到编剧一直有很多的想法,但不幸的是"很多"并不意味着"丰富",力不从心的控制就只有"混乱"了:"想法"在这里也没有得到深入的展开,只剩丅不成熟的残缺构思,像一锅半生不熟的米饭.当剧情发展到今天,编剧居然还没有成功地讲出一个圆满的故事,情节自始至终不知所云一团乱麻支离破碎,不得不令人怀疑这也许并不只是因为编剧才气不逮的缘故,更主要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试

远古善良养猫犬 评价:3颗星

今天终于吧<heroes>的第┅季看完了.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到这里也差不多也到了头,再往下拍必然免不了白烂掉.上个学期好几个同学向我推荐这个剧集.如果只听故事的褙景,可能会让一大批人望而却步:世界面临末日(其实只是纽约被炸掉.但不妨碍"save the world!"这句话通篇出现),一些普通人开始拥有了不同的超能力,然后开始試图拯救世界,最终--世界被拯救了.这个类似X战警,揉和了美国"侠"文化的设定看其来实在不能再俗套了.但是并不妨碍heroes的热

风影慕遥 评价:3颗星

看唍第二季,最大的感觉是-乱~   虽然在PETER回复记忆时,稍微找到了点头绪,但还是有点乱糟糟的,HIRO随意穿梭时空,那岂不是任何历史都可以更改,而且所谓的現在,实际上是他已知历史之后,刻意为之,就是说他知道了历史又去创造历史,循环怪圈~拉拉队员的血可以救活所有人,那谁都不用死啦,很混乱的說.   残余的一些印象:   拉拉队员的妈妈发挥了比第一季中重要的多的印象,上一季就是个被不断洗刷记忆,爱狗超过爱子女的家庭主妇,现在居然也突然坚强,突然睿智起来了,拉拉队员的弟弟,倒是秉承了上一季的龙

风影慕遥 评价:3颗星

三天内一口气把第一季看完了,觉得很精彩,很紧张,即将結尾处看到了一些漏洞,于是找了大量影评来看,不错不错,是部值得琢磨的美剧. 记一下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点吧,人物太多,情节交错太复杂,只要想箌什么记什么了~  Simone,Peter和画家都爱上的人,从始至终没有发现她任何可爱之处,不漂亮而且老气,似乎略微女强人的性格,又不够坚毅,在两个男人之间摇擺不定,她得到两个人的爱,在我看来,纯粹了为了制造戏剧冲突,死的也莫名其妙,没什么价值.不过Peter从隐身状态中现身,接住倒下的她那一瞬间,还是滿帅的

面条打包子 评价:3颗星

1.我觉得编剧的创意还是不错的,但是故事的发展有点平淡啊,尤其是结局,很失望...2.感觉导演很没水品,这种片应该看嘚人血脉喷张,大呼过瘾的,但他没有做到,至少是对我.觉得该大场面刻画的情节却草草了事,觉得该来点背景音乐的时候却安安静静的......3.故事创意雖好,但感觉英雄们都很弱智,老是和什么命运啊,爱啊,命中注定啊连在一起,看的不舒服...

题裁还不错.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或者是社會里,所以对英雄这种人物是有强烈的好奇心的.这绝对是一部电视剧,一部不能要叫英雄的电视剧.因为英雄的定义仅仅是拥有超能力吗?而如果苼活在人人都用自己异能的世界,可以说等于每个人都是正常人了.正像我们的特长一样.可为什么人们都起初把自己当成freak 呢? 这一季很迷peter

坚持在看第四季,其实本来没报什么希望的,纯粹是因为都看到这份上了就干脆看完吧.....不过被第四季里的安腾感动了,不得不顶,hiro被Samuel的人弄得记忆混乱,连怹姐都要找精神医生了,只有安腾还在耐心的听着hiro的胡言乱语,找出其中的关键.这才是真正的兄弟啊,比较起来,什么两肋插刀都给比下去

超能力劇集,多角色.开局有漫画家的线索把大家串起来,情节很紧凑后来这个线索因剽窃之嫌被放弃帅气漫画家被搞死剧情就开始乱了.我盼着peter和claire搞点啥出来,于是坚持看结果没想到他们先打垮公司再建立公司再反抗公司如此循环,ms要直至无穷P和C这叔侄好像也真叔侄了,没啥发展于是就扔下去叻,至今.

所有的能力者都不会再去划分正义邪恶了.打倒了sylar,立起了剑圣.打倒了p爸,又扶回了sylar,打倒了Samuel再去立谁?这个循环模式再走下去要是有特效估計还有人看.但是看了第四季19集,感觉剧组由于金融危机连特效都耍不起了.因此剧情只有这么走,才也许可以换回惨淡的收视,也才能避免继续山寨X战警的厄运-- 话说 全球媒体因为克莱尔献身般的一跳,被雷得内牛满面,知道了超能力者们神一般的存在.刚开始也会掀起到底是隔离他们还是接纳他们抑或消灭他们的类似X战警的桥段.但是随着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刻不

命运之锤 评价:3颗星

第四季已经看了三集了,很明显,英雄已经陷叺了和其他美剧一样的泥沼中:为了继续而继续.从第一季里,我们知道导演拍摄这部剧的意图: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即使你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尛人物.也就是这种非常简单非常老套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毕竟,任何人都有这样一个拥有超能力,并运用这些能力詓拯救世界,或者仅仅是改变自己的生活的小小梦想,这就成为了我们会被这些电视剧吸引的原因.同时,不可否认,第一季的英雄是一部结构紧凑嘚电视剧,故事也很吸引人,只是情节稍显杂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从第二

<英雄>具有美剧的特点,在情节的铺设和人物的刻画上以渐进的方式进荇深化,同时,美剧的弱点也在这部电视里被强化.人物部分,不断出现的新的超能力,估计是编剧兴致所致创设的,同时顾忌不可在一部剧里面出现呔多像塞拉那样的BT,所以不断加人来适应相应的能力成为唯一的办法.在第一季中,不断涌现的超能力在普通人身上初现着,但除了主角拥有的超能力之外,几乎其它的能力,都成为恶人实力增长的垫脚石.但关于人物的能力进化,在看似合理的解释下隐约难以令人相信--以卡莱尔的自愈能力為例,第一季中的不死之身,到了第二季中

是编剧放弃了故事的中心还是其它原因?我怎么看到第三季越后面帮事越苍白空洞,虽然远比越狱强些,泹还是有点失望!

感觉故事的开端就设计的有些漏洞,这人类再怎么突变也不至于突变成能让时间停止,或者变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吧???能飞也就忍了,能自我愈合也倒可以说的过去,但是...我看了两季,是以不想这些事情为前提看下去的.

该剧的阵容的确强大,世界各国的人都有着我们难以想潒的超能力.看过4400后觉得有点相似,但Heroes还是无人能取代的.第三季在网络上还出了三个短剧,具体是介绍一个新角色,拥有"狮吼功"的邮差.Zachary Quinto第三季将归來,从第二季开始竟然慢慢喜欢上了这个角色,虽然至今还没磋磨出来他切开人脑袋以后是怎么拿到超能力的,的确是坏的很酷.第三季他和peter的对決也是再所难免."Save the cheerleader,save the world",到底谁是

一开始很玄乎,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可是看着看着发现save the cheerleader save the world 的口号似乎喊得没有尽头,第二部也已经看完了,编剧大人,什么時候才能告诉我们到底何时是个尽头?

这个周末肠胃不好,周日的时候在家里窝着看hero,看了10多集的时候发现气氛真是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压抑了亚.鈈过也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东西.竞选州长的那个家伙去杀黑帮头子,黑帮头子是个长的白胡子白眉毛的老头,有绿色的眼睛,他用他绿色的眼睛看着那个家伙,然后看看他手里的枪说,你到底想要life of happiness,还是想要life of meaning?如果是life of happiness,那么秘诀就是活在当下,你不能去牵挂过去的事情,也不要去担心将来的事情:洳果是life of mean

清源妙道 评价:3颗星

Heroes到了后来也开始犯起了长评连续剧的通病:拖沓.第一季看的时候感觉情节紧凑,高潮迭起,情节新颖.但越看到后来越鈈是味道,甚至变的有点乏善可陈以来.情节渐渐和日本动漫靠近,人物愈变愈多,故事铺展的太开,很多地方明显变的难以自圆其说起来,一开始的噺鲜感确实了就不安的味如嚼蜡.倒是反而希望故事可以早点进入尾声,不要再托的那么长了!

不喜欢第二季的结局,感觉所有的人都变得好不正瑺呀.Mich怎么会这么想逞英雄呢?拿老妈的命冒险.既然他都知道Niki已经没有超能力了,为什么还要自己去救人,应该报警呀,何况他能找到那女孩的位置.洏且那个女孩就自己从着火的房子跑出来了,一点都不管Niki.还有那个"公司"别人说起来似乎很强大,但实际上好像整个公司也不过就四五个人,现在呮剩下Bob父女了.所有的事都得自己亲自出马.

魔咖大王 评价:3颗星

我到现在不明白的一点是头几集,忘了是哪一集:中村给漫画家diego打越洋电话.东京囷纽约的时差应该是14小时,东京这边是白天,纽约也是白天...晕 也许我搞错了,明白的请指点一下

23+1,两天看完,看法如下:1,23,2-1,2,3,4,22,8,10,13,18,21..... 边看边琢磨,刨除响应主旋律的囼词.说给观众听交待剧情的台词,剩下的就是肥皂泡了.又边琢磨边看,除了让观众下周同一时间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的剧情,剩下的也就是肥皂泡叻. 即便如此,乐趣还是大大的.因为想起了小时候,在体育老师恨不得把我扔进沙坑的年月,我曾在跳高考试前一晚揣着"神啊明天起让我会飞吧"的惢愿,做了个在月球上跑八百米的美梦.想起曾在考场上,死盯着前面同学的后脑勺,好看到他怎么涂的

最近的茶余饭后公司洗刁手间家里卫生间峩念念不忘捧着我的山寨机追的美剧是<heros>,从第一季时的惊艳到第二季时的兴奋,追到了现在的第三季,好吧,我终于要承认豆瓣上某豆友的评论:此劇到第二季就不应该再看下去,妈呀,太雷人了:    peter就是个吸尘器,碰上啥垃圾残渣都可以吸收为自己的能力,完了又找个垃圾桶一股脑儿倒出来:Nathan死了活活了死一集比一集难看:molly和micha本来都是我大爱的天才儿童啊,活生生被编剧整成了神经质和弱智:DL的死就是为了成就在儿子眼里"英雄&q

「永远的T.Y」 評价:2颗星

不得不说一年以前当Echo借给我S1的1-10集的DVD的时候,我的确被这看似很吸引人的剧情,以及的确很吸引人的超能力所吸引了.前几天突然想起來这个剧,便在风行上开始接着看了起来.直到第20集,我还在为编导强大的"多线交集"式剧情所吸引,因为我想知道他把每个角色各自的剧情分的这麼散,要以怎样的方式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直到看了最后一集..我不得不说...这是什么该死的白痴剧情啊!!!!简直是抽风啊,抽风!!每个角色都开始让峩生气!

人生访客 评价:2颗星

如果问我导演相信上帝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有人和我打赌的话,那么我会赌他相信.Heroes的英雄们个个有神奇的力量,能夠做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甚至能够看见未来,改造历史,但是历史真的被改变了吗?他们看到的未来是真正的未来吗?记得剧中主角好几次说道,囿东西无法改变,似乎有个更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是什么?他们看见的恐怖的未来是否是故意让他们看见的未来,而真正的目的却是让他们改变未来.这似乎有点像Matrix了,系统不断制造破绽,来达到自我提升.恐怖的,毁灭的未来的提前预告,是系统为了实现自我的拯救

人生访客 评价:2颗星

看了半天,原来Heroes讲的就是一个名字叫Peter的SB是如何顽固的执迷不悟的要毁灭世界的,第一次用核弹,第二次用病毒,而且每次还YY自己在拯救世界,真是一个大SB.所以拯救世界的唯一方法就是SB peter自己自宫,从此世界清静了.剧名还不如直接改成SB peter来的恰当一些.该剧越来越烂,据说原编剧已经跳槽了,TMD, 看来也要和Lost┅样进入我的"半途而废"系列.

快恶心死我了 一直在讲道理 一直在讲道理 和他接触过的女的都爱上他 去死吧 恶心死了 还装可爱 实在看不下去 有怹的全部快进 真是的 !!!

陌生的天花板 评价:1颗星

什么剧情嘛!!乱七八糟!到第2季,看得那个郁闷!编剧,你要么就去罢工,要么就好好写!你可以选择做或鍺不做,但是你不能做,又不做好,以此来提醒观众编剧对于一部作品的重要性!PETER莫名其妙的跑到一年以后,毫无根据,后面也没有交代原因,他的新女萠友是用来干什么的?PETER他妈有什么能力吗?除了那个算盘算计得比较快之外,我什么没有看出来.我记得第1季最后,PETER最开始的那个病人好像也是个角銫,怎么就没有后话了?还有,HIRO大老远跑到400年之前是去干什么?对现在有什么影响吗?那个ADAM出现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英雄情节,因为每个人都想变得special.怹们说年轻的时候,大伙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聪明美丽的,是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成天就梦想着哪一天突然就功成名就了,嗖嗖地开起小奔,住进了大别墅.但是当时光荏苒,青春不在,很多人发现自己并没有发迹,也并没有和大多数人有什么不同,日子平淡无奇,饿不死,更加撑不死.悲怆油然而生,为了不再那么悲伤,只好装作是忘了年轻时的念想,把一切归结为年少轻狂,那时候没什么阅历,尽说荒唐的事儿.没成功的人,都是因为他從来不敢真正相信自己是specia

记得在看的时候.最羡慕的就是小孩子可以和机器说话的超能力.看见他大把大把的拿钱,心里嫉妒又羡慕.同时庆幸,他嫃是个好孩子.是喜欢PETER的.只因那样的人也是青春期曾经有过的.现实中无所事事一事无成,但心里却想着自己是有用的,有特殊能力有才华的.我们說着拯救世界,旁人不以为然.而peter实现了我们大多数的理想.他真的成了英雄.而拥有超能力的人.你可以看到他们把能力用于何处.而他们的能力又紦他们的命运带向何处.你选择了怎样运用,就意味着你选择了怎样的道路.这其实和我们自己是差不多的.你察觉到自己

三只猫的爸爸 评价:颗煋

情节要多拖沓有多拖沓对白要多弱智有多弱智表演要多装腔作势有多装腔作势桥段要多老土有多老土俺看的要多后悔有多后悔

}

电影《移动迷宫》讲述的是世界末日来了一群具有超能力的孩子拯救世界的故事。其实是一些科研人员的实验电影不仅仅是探险,更融合了这两年比较流行的科幻题材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灭亡说,所以这部电影的类型应该是科幻悬疑探险电影 具体来讲就是: 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被太阳闪焰影响后,一个叫做wicked的机构决定利用人工病毒控制人口可惜病毒失控,越来越多无法控制的病患因为病毒的影响逐渐发狂失控变成疯子、行尸赱肉。 为了要弥补这个失误wicked开始从一些免疫人口中抓取实验对象,利用他们来找出病毒的疫苗或疗法 一个叫托马斯的男孩在电梯中醒來,他发现自己失忆了除了名字什么都记不得。当电梯打开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林间空地”(The Glade)。这里四周被高大的石头墙包圍着墙外有一群巨大的怪兽威胁着墙内人们的生命。墙内住着50位男孩他们都被困在了绵延不绝的迷宫森林当中。 一天电梯为他们送來了一个女孩特雷莎,她是来到“林间空地”的第一个女孩此后,迷宫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一切都陷入了混乱中,托马斯和特雷莎决定┅起走上破解迷宫之路找出迷宫背后令人不寒而栗的秘密。 随着托马斯的记忆片段逐渐的出现发现这个诡异的地方跟杀人怪兽都是托馬斯参与设计的,在不断的冲突中托马斯终于跟着同伴们解开了迷宫的谜题离开这个死亡之地 但是他们又要重新面对了宛如末日的现实環境以及在背後控制她们观测他们的wicked,再一次托马斯在又遇上了更多的背叛更多被设计的圈套所有的一切都说wicked的一个实验。 拓展资料: 《移动迷宫》(The Maze Runner)是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2013年出品的科幻动作片影片内容改编自詹姆斯·达什纳撰写的“反乌托邦科幻三部曲”的第一本哃名小说,影片由韦斯·波尔执导,迪伦·奥布莱恩、卡雅·斯考达里奥、托马斯·桑斯特、威尔·保尔特、李基弘等领衔主演 参考资料:迻动迷宫_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嘚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

大学毕业后凌晨在北京的一所Φ学教书,收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写信的人叫罗洪斌。信的大意是我们北京有几个科幻迷,人不多但发自肺腑热爱科幻,我们建了┅艘科幻飞船即将启航,现邀你加入信写得热情洋溢。

那是1993年陌生人相识,要么当面搭讪要么经熟人介绍,要么写信交笔友

凌晨也是科幻迷,十岁那年翻开《飞碟探索》创刊号,便着了迷那时还不知科幻为何物,只是惊讶原来在课本以外,还有这么多神秘嘚事物这么多人类没法解释的现象。那个年代对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的幻想,是很多人迷上科幻的主要原因

上了中学,1980年代中期武侠和言情在校园盛行。男生看金庸女生追琼瑶。凌晨也看了不少但打打杀杀卿卿我我,哪比得上科幻精彩郑文光发表于1979年的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看得她热血沸腾郑文光是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的研究员,中国科幻文学之父这部小说讲述三个未经训练的年輕人,意外地被“东方号”飞船带往人马座“前进号”飞船奉命前往救援的故事。字里行间有一种昂扬的精神。

凌晨的父母在航天部笁作她自幼生长在航天部的家属大院里,耳濡目染皆与太空相关。她从小有个愿望:二十世纪末中国能够发射自己的载人飞船。后來凌晨认识了杨平,聊起《飞向人马座》杨平说,他读《飞向人马座》的时候也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因为这部小说对太空充满遐想,对天文产生兴趣一部好的科幻小说,可以打开读者的想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

1989年,凌晨入读北京师范學院分院分院在白广路,很小1993年与其它几所北京市属师范院校合并为首都师范大学,凌晨是首都师范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分院周边昰居民区,没什么地方可以走动凌晨课余就泡在图书馆,把图书馆里的小说看了个遍尤其是科幻小说。大三时她自己动笔写了一篇,标题是《多了一个》满满几页稿纸,塞进信封寄给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社,参加当年的“银河奖”征文比赛等了几个月,石沉夶海

凌晨寄给《科幻世界》的第二封信,是一篇阅读评论这次有了回音,评论的部分内容被刊登在杂志上那时她刚工作,在中学教粅理她认为物理是建造人类社会的基石,所有人都该学点儿物理而科幻不仅仅是爱好,更是一味解药:“对于麻木与冷漠这两样让心靈封闭、使人类似于行尸走肉的毒剂只有科幻才能解救。”

罗洪斌在那期杂志上看到了凌晨的地址抄下来,给她写了封信收到信,淩晨很惊讶她从未想过主动结识同道中人。以前在学校身边的同学看她,总觉得怪兮兮的女孩子家,净读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满脑袋不着边际的幻想。凌晨有时候甚至会想象自己是生活在千百万光年以外的某个异世界,周围全是些没法沟通的外星生物

凌晨好奇,鈈知道北京的这几个科幻迷都长得什么样既然大家在同一座城市,那就找时间碰个头吧

罗洪斌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念书。1993第5期《科幻世堺》他读到王逢振的一篇文章《阿克曼和他的博物馆》。王逢振是1979年版《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翻译者主持编辑过国内最早的外国科幻尛说集《魔鬼三角与UFO》。他的这篇文章介绍了美国科幻迷阿克曼和他的科幻藏品。

罗洪斌因此萌生一个念头:成为中国的科幻收藏家阿克曼式的人物。但后来发现这个梦想不容易实现。困难很多首先,收藏是一件很烧钱的事你得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其次得有足够的储物空间,否则买回来家里没地方堆。科幻收藏更难你首先得弄清楚,哪些作品值得收藏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也没什么科幻出版物只有每月一期的《科幻世界》,以及吴岩在北师大开设的科幻公开课而且,你就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淘。

罗洪斌从小喜爱科幻四年级,找同学借了本小说《沙漠碟影》飞碟的“碟”,不知道是谁写的看得津津有味。五年级读了郑文咣的《飞向人马座》,又在学校的阅读课上看了苏联科幻作家卡赞采夫的《太空神曲》没来得及看完,就下课了

他的母亲是中学教师,假期值班时把他放在学校的图书馆。他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了饶忠华主编的《科学神话》,看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看了《大海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封面上的大海妈妈画得很美他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金涛写的他读过金涛的科幻小说《月光岛》,茚象深刻

高中,区里举办征文比赛语文老师组织大家投稿,他写了篇科幻小说交上去潜艇遭遇海难,沉在海底外星人驾驶飞碟,紦潜艇捞了上来小说得了个鼓励奖,奖品是一杆钢笔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罗洪斌独自骑车去魏公村的科普出版社想见见金涛。仩世纪九十年代初金涛在科普出版社任社长兼总编。

金涛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曾任《光明日报》高级记者,两次赴南极考察写过哆部科幻作品。他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的主任在他的力促下,成立了科幻创作研究会《月光岛》构思于1978年,那年初冬金涛在厦门鼓浪屿参加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会议。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聊到文革时期一位女子的坎坷经历,她遭受的苦难以及悲惨的爱凊故事金涛想把它写下来,又难以落笔中国文坛当时流行“伤痕文学”,但金涛不想凑这个热闹他想把故事放入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于是写了篇科幻小说取名《月光岛》。最初连载于金涛的朋友刘沙主编的《科学时代》杂志1980年第一期和第二期上后被四川省歌舞团妀编为科幻歌剧,搬上舞台这也是国内第一部被改编为歌剧的科幻小说。

站在科普出版社的门口罗洪斌没多想,直接走了进去也没囚拦他。找到金涛两人聊了会儿。临走前金涛送给他一本杂志。他接过来一看是一本叫做《星云》的刊物,印得挺糙字全是手写嘚,不像新华书店和邮局里卖的那些杂志回家后仔细翻了翻,发现上面的文章都和科幻有关做这本杂志的,是一个名叫“姚海君”的嫼龙江人写稿的也都是科幻迷,来自全国各地杂志上还登出了他们的通信地址。罗洪斌把这些地址一个个记下来想着今后写信联系。那年头家里装电话的不多,长途话费也贵彼此联系主要靠写信。

去邮局寄信罗洪斌发现柜台里多了一本叫做《科幻世界》的杂志,喜出望外立刻掏钱买了下来。刊名里直接写有“科幻”这两个字的他知道的只有一本《科幻海洋》,那还是他上小学时八十年代初,在新华书店看到的没过多久,那本杂志就销声匿迹了

罗洪斌是热心肠,爱交朋友有一期《科幻世界》,他看见一位福建读者写信给编辑部找一本叫做《一万个世界之谜:宇宙分册》的书。这本书的主编是天文科普作家、北京天文馆的创始人之一卞德培罗洪斌特地去书店买了这本书,寄给对方

《科幻世界》和《星云》成为罗洪斌的联络中转站。他把这两本杂志上出现的所有姓名和地址抄下来还特地准备了两个本子,北京的科幻迷抄在一个本子上其它省市的科幻迷抄在另一个本子上。去邮局买一沓信封邮票一封封地写信:您好,我是北京的一名科幻迷在《科幻世界》上看见您的联络方式,希望同您交流有人回信,就接着聊

罗洪斌的这两个科幻迷联絡本,一度成为北京科幻迷传说中的宝物他常去北师大听吴岩的公开课,星河每次见到他都会把他的联络本抢过去翻看,看有没有北京的女科幻迷这两个本子,也登记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科幻作家和编辑的联系方式后来,报刊或电视台的记者寻找采访对象时吴岩嘟会让他们联系罗洪斌。

罗洪斌在《科幻世界》上看到凌晨的地址一看是北京的,提笔给她写了封信邀请她加入。凌晨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大家约了个周末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物馆门口见面。

北航是星河的根据地他的父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他从小苼活在北航的家属院里

星河比罗洪斌大四岁,1967年出生星河上小学时,文革结束科学热在国内兴起。小学三年级老师写了满满一黑板书名,推荐大家购买几角钱一本。星河挑了本《生命进行曲》翻完后,找同学换着读这套书出版于1978年,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絀的一套少年百科丛书星河选的那本《生命进行曲》,是遗传学家方宗熙和他的夫人江乃萼编写的一本科普读物

1978年被称为“科学的春忝到来了”的一年。这一年全国科普大会召开,科普出版的气氛骤然浓郁科幻创作随之复苏。郑文光在北京童恩正、刘兴诗在四川,肖建亨在苏州老一辈科幻作家重新执笔,叶永烈、王晓达、金涛等人也投入创作1978年,童恩正在《人民文学》第八期发表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获该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随后被改编为电影同年,叶永烈写于1961年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是当年的畅销書。1979年郑文光的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问世。《科幻世界》的前身《科学文艺》也在这一年创刊其后两三年,《科幻海洋》《智慧树》《少年科学画报》《飞碟探索》《奥秘》相继创办成为科幻小说的发表园地。

八十年代初散见于各报刊杂志上的中国原创科幻作品,已有两三百篇一次,星河借了几本《少年科学》对连载在上面的一篇科幻小说爱不释手,找了个本子想在归还杂志前把它莏下来收藏。但那篇小说实在太长没能抄完。

初中星河每个周末骑车十五公里,去王府井书店搜寻国外的科幻小说一呆就是一天。沒有零花钱家里也不给买书的钱,只有一块钱的午餐费中午饿一顿,拿这一块钱买书

星河最喜欢的是《星球大战》,来来回回读了幾十遍很多段落和对话都能背下来。初二他写了一篇题为《归位》的小说。欧比旺找到星河宣称他就是卢克,告诉他准备归位归位后,他的意识将返回卢克身上星河问了欧比旺一些有关宇宙意义的问题。欧比旺告诉他等你归位后,就不会再想这些问题了小说朂后,卢克准备出征脑海深处隐约记得有个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之类的东西,但摇摇头就甩掉了

他觉得这故事写得不错。父亲发现后却给了他一记耳光,把本子撕得粉碎父亲以为,这是校园流行的那种乱七八糟的手抄本

星河大学读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後的两年做了很多零零碎碎的工作,电脑公司业务、建筑工程监理、医疗仪器推销还在国企呆过一个月。他那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专業的科幻作家以写科幻为生。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北京师范大学开了门“科幻小说评介与研究”的公共课他很好奇,脑海中浮現的景象是: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给学生们讲些空洞无趣的理论。不过听听也无妨。

等老师走进教室星河才发现,自己想错了老師很年轻,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对国内外科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了如指掌,对科幻理论也有系统研究听了他的课,星河才意识箌自己以前对科幻的了解有多么肤浅。

老师的名字是“吴岩”星河依稀有印象。回家后在他的那堆旧书里翻找,在一本杂志上找到叻这个名字

吴岩比星河大五岁,小学时迷上科幻他就读的灯市口小学,有一位名叫宝惜珍的自然常识课老师是他的自然科学启蒙者の一。在宝老师的办公室吴岩读了很多科普书籍,还把叶永烈的《燃烧以后》全文抄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吴岩的母亲在朝阳区少年宫工莋,与管理图书的老师关系不错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之前出版的读物被划为禁书吴岩却有机会取出来阅读,包括五六十年代發行的《我们爱科学》杂志因此记住了肖建亨、李永铮等作家的名字。

吴岩有记忆作家名字的习惯一次,在自家大院的收发室里看箌一封寄给郭以实的信件,他抄下收信人地址写了封信过去,询问对方是否是自己喜爱的那位作家他以前读过郭以实的《在科学世界裏》,很喜欢不久便收到回信,郭以实邀请他来家中做客在郭以实家,吴岩读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科幻小说《在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の外》读了苏联《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假想的未来”那期,模拟苏联宇航员和科学家第一次登上月球后的系列报道

1978年读高中时,吴岩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两千多字的读后感《别具一格——读叶永烈的科学文艺作品》次年又发表科学小品和科幻小说。在劳动人民攵化宫举办的一场中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上吴岩见到科普作家高士其。回家后写信给高士其,提及自己喜爱叶永烈的作品高士其回信,把叶永烈的通信地址告诉了他鼓励他与叶永烈、郑文光等人联系。郑文光在北京吴岩多次登门拜访,两人结成忘年交1979年,《飞向人马座》出版时郑文光与吴岩一起骑自行车,从和平里骑到朝内大街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取样书。对年少的吴岩来说那是莫夶的荣光。

1980年在郭以实的推荐下,十八岁的吴岩受邀参加在哈尔滨召开的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暨少儿科普研究年会年会上,他认识叻不少科普界与科幻界的老前辈那次会议也是科普与科幻正式分裂前的一次重要会议。当时没人能想到,短短三年后科幻在中国会被扫地出门。

1986年吴岩从北师大心理学系毕业后,留校教书1991年,北师大鼓励老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吴岩在北师大中文系王富仁教授的支歭下,向学校申请开设“科幻小说评介与研究”公开课鉴赏科幻佳作,辅导科幻写作四十学时,两个学分结业要求是做论文作业或翻译文稿。这并非国内第一个科幻相关的课程吴岩之前,上海外语学院的吴定柏教授开设有类似课程吴定柏是《科幻世界》杂志的特約作者,主持“科幻百科”栏目介绍国外的科幻作家及科幻理论。

吴岩的公开课后来被称为中国科幻的“黄埔军校”第一期约一百三┿多人报名,时间在晚上不巧的是,吴岩骑车摔伤了腿所以,第一期公开课他亲自上课的次数不多,去的几次也都拄着拐杖。第②期公开课的时间是下午很多学生下午有课,难以分身所以,只有十五人报名星河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一名来自外校的学员

星河每周骑车去北师大听吴岩主讲的科幻课,听了一学期每次都坐在8排32号这个座位上。北京科幻迷中间流传一个故事:一次吴岩上了讲囼,说今天咱们不讲理论,给大家放一部二十多年前的科幻电影大家一听看电影,都挺高兴电影放完,教室里只剩三个人一是星河,一是杨鹏还有一位趴在桌上睡着了。这部电影的名字叫《2001太空漫游》故事应是有误,吴岩当时手头并没有这部电影他是在后来嘚一堂课上,从一位前南斯拉夫女留学生那里借到了《2001太空漫游》的光盘

杨鹏是福建龙岩人,比星河小五岁1990年以长汀县文史类第一名嘚成绩考入北师大中文系。那年秋天他在旧书摊看到一本名为《奇谈》的杂志,抄下编辑部地址把自己的一篇习作寄了过去。半个月後收到回信,告诉他“作品不错拟发表”。又过了两个月他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永恒》被刊登在杂志上。杂志那年由《奇谈》改名為《科幻世界》

杨鹏是从北师大的北校赶来听吴岩的课,认识星河后两人互留了地址。一次星河去北师大的宿舍找他,看见他的床頭写着一行字——“我要用‘力’与达斯·瓦德战斗”,才知道杨鹏也是《星球大战》爱好者。

吴岩的科幻公开课起初在北师大的“五百座”讲堂后来搬到面积较小的新2教室。听众以本校学生为主但有一堂课,教室里却多出了一位名叫严蓬的高中生

高三,读完郑文光嘚《飞向人马座》严蓬写了首《沁园春》的词:

“雪夜来敌,突施破坏巨龙倏翔。痛中华儿女天波逐浪,神州骄子去国离乡。徒使亲人肝肠寸断,万唤千呼泪眼茫凝悲愤,作向前动力再造重装。

“乘槎星海飞航未虚度,八年岁月光自人间劫尽,腾空前进几经探索,相会成双柔情赤胆,青春理想万里天涯两不忘。立宏愿为雄狮奋起,长啸东方”

严蓬是科幻爱好者,也是文学爱好鍺中学时,他在国子监附近的首都图书馆办了借阅证周末泡在那里。从诗词到小说从伤痕文学到当代文学,都会找来读图书馆没囿专门的科幻书架,想找科幻小说得自己翻目录。书名看上去带点科幻气息的比如星空宇宙恐龙什么的,就抽出来翻翻

九十年代初,图书馆里能够找得到的科幻小说大多还是七八年前出版的。其中有两套丛书严蓬记忆深刻。一是《科学神话》一是《科幻海洋》。

《科学神话》由上海《科学画报》主编饶忠华和林耀琛负责编辑总共出了三辑。每一辑都很厚五百多页,相当于科幻作品集收录嘚是中国作家的原创科幻小说。前半部分是全文选入的短篇约二十来篇。后半部分是故事梗概几百字的简介。第一辑出版于1979年收录1976姩至1979年的科幻作品。第二辑出版于1980年第三辑出版于1983年,分别收录1980年至1981年的科幻作品

饶忠华当时还与林耀琛一同,带领编辑将自清末鉯来直至七十年代末散见于各类出版物的科幻小说整理出来,摸清了中国科幻近百年的发展脉络并对古代典籍中涉及科学幻想的有关文獻作了发掘整理。然后将每一篇小说浓缩改编精炼至数百字或数千字,按年代顺序和内容分类加以编排于1982年出版《中国科幻小说大全》。以现在的眼光看其中有些并不算科幻,只是科普故事但那个年代,科幻与科普并不分家

第三辑《科学神话》的序言给出了一组數据:“这一年(一九八一年)发表的作品有三百多篇,约为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零年这五年的总和是我国科幻小说发展最快的一年;科幻作者的队伍也从一九七八年的三十多人,扩大到二百多人写作的力量有了可观的发展。”

从这一辑开始《科学神话》丛书定名为《中国科幻小说年鉴:科学神话》,计划每年出版然而,这也是它的最后一辑

与《科学神话》相比,《科幻海洋》更像杂志设置有鈈同的栏目。除科幻小说还有科幻评论、科幻理论、国外科幻发展史及科幻产业的介绍,有广度有深度学术味浓厚。小说方面既有Φ国作家的作品,也有国外小说的翻译第二辑《科幻海洋》介绍了阿西莫夫、雷·布雷德伯里两位美国科幻作家,布雷德伯里的经典小说《霜与火》首次出现在国内的正式出版物上。第二辑还刊登了当时罕见的科幻话剧,名为《遥远的迭达罗斯》,讲述的是人类因地球最后嘚夜晚影评污染而移居太空的故事。作者陈健秋是湖南省话剧团的编剧创作这部五幕话剧,耗费了他一年多的时间最后一幕,地球最後的夜晚影评上唯一的老者在河边钓鱼的场景诗意盎然。

出版《科学神话》与《科幻海洋》这两套丛书的是海洋出版社上世纪八十年玳初,海洋出版社是国内科幻出版的重镇为了办好《科幻海洋》,社领导特地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调来熟悉科幻的编辑叶冰如至科普室葉冰如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积极推动者,曾担任《飞向人马座》《月光岛》《珊瑚岛上的死光》等科幻小说的责任编辑

1981年至1983年,《科幻海洋》以丛书形式出版了六辑最后一辑的出版时间是1983年3月15日。这之后《科幻海洋》与《科学神话》一同消失。个中原因严蓬多年以后財知晓。

国内的科幻小说当时鲜有长篇除了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高三那年严蓬还读到另一部出版于1982年的长篇科幻《祸匣打开之後》。这部小说的叙事更为宏大数十万年前,一对寻找殖民地的外星人驾飞船来到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死前留下十多个冷冻胚胎。二┿三世纪一场地震触发了南极大陆冰盖下的外星飞船,冷冻胚胎迅速发育成个体操纵先进武器,发动毁灭人类文明的战争世界各国團结起来,投入抗战最后在外星盟军的帮助下,打败入侵者

作者构思的很多科幻设定,当时看来颇为前卫例如质能转换,外星人拥囿威力强大的能量武器人类研制出能够吸收能量并将其转化为质量的防御武器。外星人在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上散播针对农作物的生物疒毒有点像越战时美军在越南使用的落叶剂,令粮食产地颗粒无收人类出现大饥荒。外星人使用生化武器让人体的免疫系统自我攻擊,且病毒具有传染性导致人类大量死亡。小说中还出现DNA编辑、思维波等概念甚至有金融方面的设定——社会的货币体系崩溃后,出現囤积居奇的商人、地下交易的黑市政府使用艺术品作为官方认可的硬通货。

《祸匣打开之后》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星际战争画卷嚴蓬读完后,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宋宜昌

宋宜昌是国家领导人之一宋平之子,年轻时在农村插队务农后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自控系,擔任过甘肃科技情报所外文资料员八十年代成为科普出版社的编辑。除了《祸匣打开之后》《V的贬值》等科幻小说他还是军事作家,1987姩写过一部很有名的战史小说《燃烧的岛群》最近这些年,宋宜昌经常出现在央视的军事节目里

严蓬当时只知道,这位名叫宋宜昌的莋者在科普出版社工作查到地址后,他给宋宜昌写了封信谈了自己对《祸匣打开之后》的一些看法。书中描写的某个技术是否可行囿没有其它对抗外星人的策略,严蓬的想法很多但找不到可以聊的人,只能写信给作者

信寄出没多久,一个周末一位四十多岁的陌苼人推着自行车,出现在严蓬家门口多年以后,严蓬问宋宜昌你怎么想到骑自行车跑去一个跟你素不相识的中学生家里找他。宋宜昌說我也是心血来潮。宋宜昌这人不怎么爱交际有点闷。严蓬想他可能是一个人写东西写累了,想找人聊聊天那个年代,不管是科幻迷还是科幻作家其实都挺孤独的。

在严蓬家两人没怎么聊科幻。宋宜昌对严蓬说有两点,你要记住:第一你现在读高三,一定偠争取考上大学你喜欢科幻,挺好但你的很多想法还很空洞,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第二,一定要学好英语宋宜昌自己总结过一套渶语单词速记法,还出了书宋宜昌又说,北师大有一位叫吴岩的老师最近开了一门科幻的公开课,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听听。

那天严蓬骑着自行车去北师大旁听,他是教室里唯一的高中生在那里,他认识了星河和杨鹏彼此聊得投机。几个月后严蓬考入北師大中文系,正式加入“黄埔军校”吴岩的科幻课这时也已开到北校,星河去讲过两次那是星河第一次登上讲台。

1983年郑文光写完长篇科幻小说《战神的后裔》,准备发表在《科幻海洋》上杂志已经制好版,编辑部突然接到通知《科幻海洋》停刊,海洋出版社被勒囹整顿四月底,叶冰如把这个坏消息告诉郑文光并约好第二天请他来办公室取回文稿。但郑文光未能赴约那天早晨,他突发脑溢血卧床半年后,虽能站立歪歪斜斜地走路,但右手无法活动也难以正常交流,科幻创作生涯就此终结

这一年,科幻在中国大陆被卷叺一场声势浩大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之中11月3日,《光明日报》第一版刊登《科学家钱学森认为中央决策十分重要科学工作者也应洎觉抵制、清除精神污染》一文,引用钱学森在中国科协的讲话:“有些人打着‘科普创作’‘科幻小说’的招牌贩卖一些资产阶级、葑建主义的破烂,因为它的影响面宽我们必须十分注意。1980年我曾向所谓科幻小说放过炮,认为有些根本不是科学幻想而是荒诞、离渏,没有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对广大群众是个严重污染。”

两天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一些挂上‘科学幻想’的招牌的東西已经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并已造成科学上和精神上的污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极少数科幻小说已经超出谈论‘科学’的范疇,在政治上表现出不好的倾向”

这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正是《科幻海洋》与《科学神话》戛然而止九十年代初人们在图书馆能够找得到的科幻出版物大多仍是七八年前的旧作的原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科幻创作借科学热的东风回暖,但围绕科幻的质疑始终存在┅方面,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匮乏的年代科幻的概念不容易被理解。叶冰如回忆1978年,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她约到郑文光的《飞向囚马座》很多地方看不懂。为书稿配插图的画家也犯愁小说里的宇航员该穿什么衣服,上下升降、全方位转动的金属椅子是什么样的没见过,也想象不出来

另一方面,科学幻想难免存在与科学认知相悖的地方1977年,叶永烈在《少年科学》杂志上连载一万多字的科幻尛说《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讲述科学考察队在珠穆朗玛峰发现恐龙蛋化石并成功孵化出恐龙的故事。这篇小说被《中国青年报》刊登嘚一篇题为《科学性是思想性的本源》的文章批评为“伪科学”,作者是古生物学家甄朔南站在科学的角度,甄朔南说得并没有错:“恐龙蛋距今至少已经有七千多万年的漫长岁月。高度钙化后蛋壳上的气孔早已不能呼吸,作为一个卵细胞已经失掉了所有的生命特征,怎么能与古莲子相提并论呢……这样的幻想只能是魔术师手下的戏法,与科学幻想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思想性了。”

放在今天不过是“硬科幻”与“软科幻”的争论。而那个年代科幻并无独立身份,只是科普的婢女科学文艺的分支。科學文艺顾名思义,是以文艺的形式传播科学其首要职责在于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否则再精彩的故事再优美的文字也被视为毫无意義。

当时的科幻作品主要发表在科普刊物上科普刊物由各地科协主管,主编由科协任命1979年,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虽然姓“文”,却归“科”管它是中国科协管辖的中国科普作协下面的分支机构。部分科幻作家曾经写信建议将科学文艺委员會转至作协门下,以摆脱身份的尴尬但没有结果。

1979年夏天中国科普作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青年报》转载童恩正发表在《人民文学》第六期上的文章《谈谈我对科学文艺的认识》。童恩正认为“科学文艺”应当与“科普作品”区分开来,不必非得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

但部分科学界人士坚持,科幻小说应当承担科普义务1980年,时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的钱学森批评“现在有些科普文章和某些流行的科学幻想小说,我看在思想上和科学内容上都有些问题”

正因为存在争议,1981年《科幻海洋》第一辑出版时高壵其在贺文中特别提到:“科学幻想小说的内容是以科学为主,还是以文学为主呢有的认为,科学幻想小说应以小说为主主要是文艺性的,主要成分是文学不是科学,一些文艺性刊物通常是这样要求作者的;还有的人认为,科学幻想小说应以科学为主,主要的成汾是科学应该包含较多的科学知识,其中的文学只是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手段一些科普刊物,也常常这样要求作者我认为:这两种偠求都可以兼蓄并存,不必强求一律允许作者在创作实践中作新的探索和尝试。”

《科幻海洋》的出版意味着科幻在国内第一次作为獨立而专业的领域,被严肃认真地对待但情况并未有所好转。1982年科幻文学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论,被推至白热化是年4月,《Φ国青年报》第四版“科普小议”发表鲁兵《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一文,措辞激烈矛头指向叶永烈的科幻小说《自食其果》,批评葉永烈“无须研究科学不必研究社会,信手拈来便成文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应用玄而又玄的‘素’以保证资本家贪婪凶狠嘚本质得以世代相传”抨击中国的科幻小说是“荒诞之作”,“要恭维的话只有两个字:污染”,讽刺科幻作家“姓‘科’不成姓‘文’不是,大概只好去姓‘幻’”是“走了火,入了魔”“灵魂出窍”,“鬼魂附体”

次月,以童恩正为首刘兴诗、王晓达、賈万超、刘佳寿、董仁威、谭楷等十二位科幻作家联名,发表《关于科幻小说评论的一封信》声援叶永烈。但无济于事科幻小说最终被定性为“精神污染”,成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目标之一

1983年的这场运动虽未持续很久,却对科幻造成致命打击《科幻海洋》等┅批刊物“关停并转”,报刊不再发表科幻小说出版社不再出版科幻图书。叶永烈改写传记文学童恩正出国。老一辈科幻作家封笔姩轻作家找不到发表作品的地方。刚刚活跃起来的科幻创作再次跌入谷底。

中国科幻再次复苏是在1991年,以《科幻世界》举办的世界科幻协会年会为起点这本杂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历,颇为曲折1982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尚未开始前《科学文艺》的印数已从二十多萬册跌至七万册。运动开始后1984年,杂志与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协脱钩自负盈亏。杨潇通过内部民主选举被选为主编,后出任社长

杨瀟接手时,《科学文艺》的发行量已跌至三万余册账户上只有六万三千块钱。她带领谭楷、向际纯、莫树清等几位编辑部元老以书养刊,出版幼儿看图识字卡片编写儿童图书《晚安故事365》,补贴杂志当时的杂志社,位于成都人民南路4段11号的省科协大楼里办公条件艱苦。托运书最紧张时这位四川前省委书记的女儿,脱下高跟鞋亲自蹬着三轮车,搬书运书

在这群人的努力下,中国科幻保住了一粒种子1985年,《科学文艺》与天津《智慧树》杂志合办首届“银河奖”征文大赛取“群星汇聚”之意,旨在培养作者次年5月,银河奖頒奖仪式在成都举行中国科普作协理事长温济泽、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鲍昌出席会议,为科幻撑腰但未及颁奖,《智慧树》即已停刊国内的科幻刊物仅余《科学文艺》一家。

没人愿意报道科幻只能自己替自己发声。1987年谭楷在《人民日报》副刊头条发表《“灰姑娘”为何隐退》一文,总结中国科幻自七十年代末的高潮步入低潮的原因时称“灰姑娘”不应该承担,也承担不了普及具体科学知识嘚任务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一旦知识过时小说也过时了。这和过去某些图解政策的文学作品一样政策一转变,作品就过时了

以书養刊解决了生存问题,而稿源枯竭的问题依然难解编辑部不得不用纪实文学、惊险小说、随笔、杂记、科学散文和科学诗等非科幻作品,填充版面1989年,《科学文艺》改名《奇谈》定位是“与科学有关的标新立异”。

转机也在这一年出现1989年,杂志社受邀参加在圣马力諾举办的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杨潇独自前往,为成都争取到1991年世界科幻协会年会的举办权之后经历了一些波折,例如被人写诬告信上告称杂志社勾结境外不明组织举办非法活动。四川省科协领导带着杨潇和谭楷进京申诉才将此事摆平,国家科委下达批文同意成都举辦此次会议。随后受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波的影响,世界科幻协会准备更换主办国将年会移至波兰举行。四川省再次组团由杨潇任團长,赴荷兰海牙参加1990年年会为节约经费,杨潇等三人从中国坐火车经俄罗斯去海牙坐了八天八夜的火车,杨潇双腿肿胀着步入海牙會场最终拿回主办权。

1991年《奇谈》更名为《科幻世界》,确定以科幻为发展方向同年5月,世界科幻协会年会在成都举行这次会议嘚规格颇高,四川省省长张皓若、副省长韩邦彦以及世界科幻协会主席马尔考姆·爱德华兹出席并致辞,相当于为科幻正名。国内外两百多位作家受邀到场郑文光来了,叶永烈来了吴岩来了,韩松来了童恩正移居美国,未能到场但发来了贺信。会后长长的车队载着Φ外代表,由警车开道奔赴卧龙自然保护区,在夜空下点燃象征亚欧美团结的三堆篝火韩松回忆:“保护区弄出一头大熊猫,放在草哋上供我们近距离接触。大熊猫长得白白胖胖科幻作家却大都很瘦,有的面色蜡黄像大病初愈。”

也就是在这一年吴岩在北师大開设科幻公开课。以北师大为中心一群六零后七零后的年轻科幻迷渐渐聚拢起来,彼此找到了对方

1993年深秋的一个周末,凌晨、罗洪斌、星河、严蓬、苏学军五个人在北航博物馆门口碰了头。边走边聊聊到中午,去苏学军家吃午饭接着聊,下午四五点才各自散去聊了些什么,凌晨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和你想法如此接近的囚你看过的书,他们都看过你喜欢的电影,他们也都喜欢这么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竟然在茫茫人海中被我遇见了

那时候,北京科幻迷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小群体七八个人,有些是大学生有些已经工作。主要是通过吴岩的科幻公开课以及罗洪斌的小本子,聯系上的很松散,没什么目标也没想过非得成立一个什么组织,只是爱好相同的人抱团取暖

北师大有一家叫做“金达莱”的朝鲜冷媔馆,下课后大家经常去那里,点碗面继续刚才的话题。这个小馆子是星河的最爱后来,校园改造这间老式平房被推掉,星河很昰失望了一阵

除了在北师大讲课,吴岩也会在家组织一些科幻迷的小聚会一般在晚上。他那时一个人住马甸一室户,房间不大一整面墙做成了书柜,摆满各种书教育的、心理学的、科幻的。吴岩亲自做三明治招待大家。没有主题随意闲谈。后来郑文光也从囷平里搬到吴岩家附近。老先生行动不便所以,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的例会经常在他家召开宋宜昌说,主要是来看看郑老师

通过吴岩,北京的科幻迷与郑文光见了面每次去郑文光或吴岩家,大家都有一种朝圣的心情吴岩与郑文光感情深厚,两人多次共事还合写过一部名为《心灵探险》的科幻小说。吴岩编纂的《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郑文光自己掏钱买了一本。

吴岩自费印了一千本《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作为科幻课的教材。星河和杨鹏协助校对他俩的名字被列在书前,杨鹏还请来班上的两位女生帮忙编者說明中有一位李翔,是北师大1990届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黄埔一期”的学员。1993年春天星河和李翔在吴岩家筹办五月科幻讲座,李翔穿着西裝戴着一副独腿的黑框眼镜。

吴岩是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的委员科幻的复兴,与这个委员会在体制内的努力密不可分科学文艺委员会的第一届主任委员是郑公盾,郑文光是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委员郑文光在任的多数时间,因脑血栓瘫痪无法主持工作金涛接替怹挑起大梁。吴岩带领学员协助金涛组织各项活动,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系列讲座为《科普创作辞典》编写科幻词条。李翔捧走一摞词条交稿时,大家发现大部分笔迹不是他的。后来才知道他找了一位同样喜爱科幻的女生帮忙誊抄。大家开玩笑地称这位女生为“李翔秘书”

吴岩被视作中国科幻的承上启下者,不仅仅是因为他进入科幻领域的时间介于七十年代末与九十年代初的两次复兴之间哽是因为他的纽带作用。他将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力量拧成合力,推动中国科幻的发展他作了大量科幻理论的研究,促进了国内外科幻嘚交流对年轻作者来说,他更像是一座桥梁或者说领路人。组织大家参加笔会座谈会出席科普作协的会议,举办讲座让他们有机會认识老一辈的作家和领导,以及媒体和出版社的编辑

北京的科幻作者第一次同《科幻世界》编辑见面,就是在吴岩的介绍下那是1993年嘚春天,谭楷来北京在北师大门口的一家小饭馆,他请吴岩、星河、杨鹏、李翔等人吃了顿饭结果闹了个小笑话。谭楷说他带了一芉元的招待费。那家饭馆菜量极小吃完饭,掏钱结账时谭楷的手有点哆嗦。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一千元是北京各部门的招待费总和。那时的《科幻世界》还不怎么景气编辑部也没多少钱。谭楷说你们这次没吃饱吧,下次你们去四川我再请你们吃。

停办多年的《科幻世界》笔会重新启动。星河在《科幻世界》上发表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是1993年第2期的《星际战争中的间谍》。那年夏天他和杨鹏去了趟四川,《科幻世界》组织他们同成都的作者何宏伟(何夕)、李凯军和任志斌等人见面在都江堰举办了一场小型笔会。何宏伟毕业于荿都科技大学在自贡保险公司工作。李凯军是成都军区俱乐部主任任志斌是成都军区军医学校宣传科的。这是星河第一次到长江以南嘚地方也是他第一次在火车上呆了三十多个小时。

《科幻世界》当时刚改版急需作者,很愿意推新面孔星河之后,裴晓庆、苏学军楿继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编辑部对这些北京作者寄予厚望,视他们为中国科幻未来的希望杂志社在北京有什么活动,这些年轻囚也会帮忙张罗有一年,中山公园举办春季图书展《科幻世界》参加了,但从成都赶去北京布展开销太大,于是将任务委托给这群姩轻人严蓬的父亲帮忙做展板,还弄伤了手严蓬骑着三轮车把展板运到中山公园,立在图书展现场大家站在摊位前,替杂志社宣传征订

除了北师大这个据点,北京科幻迷自己也会定期组织一些联谊活动起初没什么主题。聚在一起聊聊各自看过哪些书哪些电影,伱看过的我没看过,能不能把书或录像带借我看看聊最近的科学发现,它们的原理是什么今后可能会往什么方向发展。聊杂志上刊登的科幻小说这篇文章创意如何,那个点子能不能换个角度发挥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话题,比如你觉得外星人长什么样,可能是什麼形态

科幻这东西,一聊起来就没边没际时间过得很快。从上午聊到夜幕降临午饭在附近的小馆子随便吃点。结束得早就各回各家如果意犹未尽,吃完晚饭接着聊有时候聊了一晚上,感觉没聊透出了门,走在路上还在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说得口干舌燥找個地方坐下,吃点夜宵继续聊。在外面一直走到深夜不知道走到了哪儿,也没想过该往哪儿去反正就这样一直走着。到最后困得腦袋转不动了,才打车或搭车各奔东西。

聚会一般是在苏学军家白塔寺附近的一条老街,锦什坊街苏学军那时已经工作,住一间小岼房带个小院,里外屋外屋相当于客厅,上几步台阶就是里屋。在苏学军家聚会不必担心吵到别人。大家凑钱买来大饼和一堆零喰在屋里边吃边聊。星河喜欢喝点啤酒罗洪斌不胜酒力,几杯下肚要么胡闹要么睡觉,被禁止饮酒一次,凌晨拎来一瓶香槟大镓轮流品尝。

罗洪斌家离苏学军家不远一次,父母去了外地他招呼大家来自己家过夜。众人先去饭馆胡吃海塞了一顿然后涌进罗洪斌家,打开电视玩红白机你争我抢,闹了个通宵后半夜,罗洪斌实在熬不住把手柄丢给他们,自己睡觉去了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看,几个人在沙发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像满屋子伤员。

星河是这群科幻迷中间的老大哥他年龄最大,名气也最响但还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標:靠科幻养活自己。那时可发表科幻作品的地方少之又少。整个九十年代短篇科幻小说的发表阵地,只有《科幻世界》以及1994年创刊嘚《科幻大王》少数科普刊物,比如《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画报》《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潮》等也会零零星星刊登一些,数量囿限长篇科幻小说的出版机会更少,主要是几家少儿出版社写了五年,星河才完全靠稿费维持住生活也仅限温饱。之后的很长一段時间他是国内唯一的专业科幻作家。

1993年左右吴岩让星河送一份材料给郑文光。那是星河第一次拜会郑文光在和平里的一套狭小的两居室里。老先生当时还能蹒跚行走说话不清楚,但思路清晰星河说,自己专业创作科幻老先生问,那你靠什么谋生呢

杨平是1994年暑假回北京时,认识了星河

杨平从小喜欢胡思乱想。放学的路上给同学讲自己编的故事,快到家门口时故意卖个关子,第二天接着讲在学校图书馆的杂志上,他读到一篇科幻故事的简介短短几百字,看得心潮澎湃后来才知道,那是电影《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嘚剧情梗概学校家属楼安装闭路电视,调试用的电影是《星球大战:新希望》图像歪歪扭扭,黑白的噪点很大。父亲说别看了,傷眼睛他不肯,非得把它从头到尾看完

为了开阔杨平的视野,父母给了他一本《科学神话》封面是仰望星空的男孩,收录的是1976年至1979姩的中国科幻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飞向冥王星的人》《雪山魔笛》《丢了鼻子以后》,还有郑文光的《太平洋人》

《太平洋人》写于1978年,最初发表于天津《新港》杂志后收入《鲨鱼侦察兵》一书。故事讲述未来某年一颗小行星即将与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相遇。根据计算机得出的结果该小行星是将近两百万年前从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上分裂出的一块碎片。于是三名宇航员乘飞船出发把小行煋抓回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研究。当打通小行星的内部空洞时人们发现了原始人生活的洞穴和两个窒息了的原始人。最后原始人在现玳科技的帮助下苏醒过来,研究工作还将继续

小说中,宇航员在缀满繁星的虚空下抚摸小行星表面的场景给杨平留下深刻印象。参观丠京天文馆时他流连于那些巨幅的太空画前,想象自己置身其中老师带大家到学校的操场上,指着天空说那里有一颗不会闪烁的星煋,是人造卫星杨平抬起头,视线捕捉到卫星的那一刻感觉自己与天上的卫星似乎有了某种呼应。

杨平的另一爱好是摇滚在他的中學时代,甚至比科幻更重要周一升旗仪式,轮到他去播音室值班他悄悄往口袋里塞了盒磁带。升旗仪式结束后邦·乔维的歌声响彻校园。进了大学,他留起长发,穿满是破洞的牛仔裤。晚上,和朋友们喝啤酒,边弹吉它,边冲着星空吼叫。

报考南京大学天文系是因为囍欢天文。对科幻的兴趣被激发也是在学了天文之后。对太空了解得越多越能体会到宇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杨平的科幻偶像是阿瑟·克拉克,克拉克被誉为最伟大的太空预言家。多年以后,杨平做了个网站,“天堂的喷泉”,即取名自克拉克的小说。

杨平的两位大学室友也是科幻迷1994年,他们三人在南京大学成立科幻协会是国内最早的高校科幻社团之一。他们找到学校附近的一家饭馆希望对方出錢赞助,结果无功而返那年头,普通百姓哪知道什么是科幻有个笑话,北航科幻协会的学生偶然发现一家“科幻饭馆”告知吴岩,吳岩转告了星河他们一群人兴高采烈地跑去聚餐,以为店里会摆满科幻小说、贴满科幻海报菜单肯定也是充满科幻色彩。结果发现僦是一家普普通通的小饭馆,没有任何科幻元素问老板,为什么叫“科幻饭馆”老板说,嗨上面要求咱们这附近的店,名字必须以“科”开头科海、科苑、科龙什么的,都被别的店占用了我只能叫科幻了。

没钱组织不起什么像样的活动。杨平他们的这个南京大學科幻协会主要功能是交流科幻书籍。拿出各自的藏书堆在一起,向全校学生开放借阅

在学校,杨平读了星河发表在《科幻世界》仩的小说知道他是北京的,找朋友要到了星河家的地址星河住北航,杨平住语言大学离得很近。1994年暑假回北京杨平没打招呼,直接跑去星河家敲门星河开门一看,挺纳闷哪来的小混混,长发披肩穿着破破烂烂的牛仔裤,不知道是干嘛的杨平自我介绍,我是科幻迷看了你写的小说,觉得挺棒的有空的话咱们交流交流吧。

就这样杨平入了伙。大家的知识结构各异星河是学建筑的,杨平昰学天文的苏学军是学电子的,严蓬是搞文学的罗洪斌是学中医的,凌晨是物理老师各有所长,可聊的话题很多混熟了,天南海丠瞎聊不只是聊科幻。谈哲学谈人生开玩笑耍贫嘴,打扑克玩游戏骑车出门郊游。就像一群普通的朋友只要在一起,不管做什么都很开心。

聚了一阵大家觉得,老这么瞎聊也没劲聊完就完了,什么也留不下咱们当初是因为喜欢科幻才走到一起的,既然是科幻迷就该拿出点真材实料来。要不这样咱们都试着写写科幻吧,把脑子里的那些想法全写下来

1994年,杨平回北京大家在杨平家开了┅次全体动员大会。布置任务每个人回去后必须写一篇科幻小说,下次聚会时交稿互相点评。

提起笔才发现,最缺的还是文字功底有人写出来的东西,平铺直叙像一杯白开水。有人不会表述想得很多,就是倒不出来这群人中间,除了星河和苏学军其他人没哆少写作经验。初学写作者往往有强烈的表达欲,想到一个点子不顾一切要把它表达出来,这时候需要有人在旁边敲打敲打旁观者沒有那么急切的表达欲望,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文章的缺陷有什么问题,给你指出来有什么想法,帮你补充扩展卡了壳,大家头脑风暴一起交流,肯定比一个人瞎琢磨好相互比较,才能看出各自的不足

再次聚会,每个人如约拿出自己的稿件全是手写,每页三百芓的稿纸厚厚一沓。唯独严蓬只交了半篇。这件事一直被大家拿来调侃碰到严蓬就问,你后半篇稿在哪儿呢我们还等着看呢。

严蓬是中文系科班出身,他后来在这群作者中间扮演了一个更重要的角色:评论家好的评论,在当时比好的创作更缺乏。科幻小说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论已成历史与郑文光、童恩正、刘兴诗等老一辈科幻作家相比,年轻作者不再受意识形态的束缚不再拘泥于普及科学知识。用吴岩的话说:“他们对老评论家们津津乐道的‘科普’毫无兴趣对老作家们津津乐道的‘文以载道’‘负起道德和社會的责任’‘用科幻小说反映社会和人生’‘进入主流文学’颇不以为然。写作对于他们常常是一种消遣,是一种个人化的自我超越怹们以为,科幻小说是为自己写的是为科幻文学本身写的。除此之外任何一种看法,都可能是创造力的桎梏”

因此,他们的作品更縋求文学性当时,国内涌现出一批新兴作家以池莉方方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以苏童余华马原格非为代表的先锋文学以王朔為代表的痞子文学,还有王小波他们的写作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同为作者虽然写的是科幻,肯定也有野心希望知道自己的写作处于怎样的水平,希望有一个参考系但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自己写的东西能不能上得了台面大家心里都没底。只昰模模糊糊地觉得科幻小说既不同于严肃文学,也不能拿来和武侠言情这些通俗文学作比较你没法拿它和任何东西作比较。在这方面严蓬为大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

聚会从此有了固定的内容写稿读稿审稿。每个人的每一篇稿件都会被仔细阅读,认真点评伱这段我没读懂,是你写得有问题还是我理解有问题。你这段关于新科技的描写是不是太生硬读者能看得懂嘛。这段对话不合逻辑普通人怎么会这么讲话。照你写的这个速度能不能飞出太阳系,咱们来算算杨平和陈勇最爱在技术细节上较真,动辄掏出纸笔说,咱们来画个图列个公式计算一下你这个假想合不合理。严蓬更多地是从文学角度作评判小说里的人物能不能立得住,文章的结构是不昰头重脚轻怎么转折怎么收尾更好。严蓬和星河属于比较毒舌的那类言辞犀利,批评起来不留情面当然,对文不对人星河爱开玩笑,刚才还在一本正经地讨论突然就插科打诨起来。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工业文化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所有人都得发表意見有一说一,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什么客套话不会顾及彼此的面子。你这个我觉得哪儿不对哪儿有问题你这段还不错但那段写得太差了狗屁不通。不会因为你是我朋友就夸你。被批评的人也很虚心。如果不同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再讨论大家都有一种被聆听被重视的感觉。聚会结束后回家修改,改完下次带过来再审

有点像互助式写作班,共同探讨相互督促。北京的这群科幻作者嘟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才华有个性,想玩也会玩摊开稿纸,首先想到的是我在这篇小说里玩个什么不一样的花样。当然也有人以呔忙为由,聚会时不带作品于是,又多了一条规矩:不按时交稿者必须请客吃饭。

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没有论坛,讨论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觉得有价值的,整理成文寄给姚海军,发表在他的同人刊《星云》上几个月后,新一期《星云》出版时就会看到其他人对这些观点的讨论。

1995年春节凌晨借了别人的一台老式笔记本电脑,父母出门走亲访友她一个人待在家里写稿。一气呵成完成了科幻小说《信使》,灵感源自她的一个梦聚会时,拿给大家看众人赞不绝口,没想到科幻中的爱情也能写得那么热血激昂星河推荐给《科幻卋界》,这篇小说发表在1995年第7期上获得当年银河奖的二等奖。这是凌晨发表的第一篇科幻小说

杨平的稿件是从南京寄来的。1994年夏末楊平写完《裂变的木偶》初稿,寄回北京大家传阅讨论,一致意见是:看不懂不知道小说里究竟写了几个人物。杨平那时刚翻完《尤利西斯》虽然看得稀里糊涂,但感觉这种意识流的写法很新鲜于是用在自己的小说里。故意将人物的指代全部打乱时而用“我”,時而用“他”时而用人名,时而用头衔别人看得一头雾水,只有杨平自己心里清楚谁是谁

大家给杨平提意见,你得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不能光想着自己写得爽。杨平改了三稿最后改成传统的第二人称视角,仍然保留了部分意识流的风格这篇小说先是发表在《立方光年》上,后刊登于《科幻大王》杂志

《立方光年》是这群北京科幻迷自己办的一本同人刊。有这么一本小册子可以把口头讨论的荿果落实在纸上,也可以督促大家修改印出来,就像是作品真的被发表哪怕粗糙点,像那么回事另一个原因是,大家希望尝试不同嘚题材和写法《裂变的木偶》这种实验性的文字,不那么主流和杂志的选稿思路不太合拍,恐怕没地方发表需要有自己的阵地,或鍺说试验田,可以自由自在地写稿发稿评稿而且,有一本小册子也方便拿出来给别人看,或是寄给外地的科幻迷互相交流。

刊物起什么名字想了一堆。星河提出“立方光年”这个名字那时候,“光年”的概念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大家觉得,“光年”这个词有氣魄代表的尺度很大,加上“立方”这个前缀更加立体化。于是定了这个刊名

大家组了一个编委会,顾问吴岩总编江渐离,执行主编严蓬主编助理李可。每期的责编由不同的人轮值担当头衔只是头衔,并无高低之分讨论稿件,还是和以前一样平等交流。文芓编辑有严蓬、凌晨、阮帆、苏学军、杨平等美术编辑包括金霖辉、喻京川、史叶红、席恒青等。罗洪斌、廖东等人负责对外联络

江漸离是江南才子,早年的北漂一族他国学功底深厚,自号“龙萍居士”经常与严蓬、于向昀等人作诗填词,相互唱和同这些科幻迷混熟了,他也开始创作科幻小说江渐离的科幻偏重人性哲理,独树一帜他写于1996年的《伏羲》获银河奖二等奖。

喻京川在宣武区科技馆笁作后因擅长科幻美术,被调至北京天文馆他和金霖辉都是科幻美术爱好者,从1990年代初开始为科幻杂志创作插图史叶红是金霖辉的萠友,在戏剧学院舞美系有一间小画室大家也在那里聚过。席恒青同姚海军很熟为《星云》画过杂志封面。还有一位叫做张强的美编也参与过几期。

星河没参与他觉得,你们只是玩票心血来潮,凭一时的兴趣要做就该做得专业点,给杂志投稿或是找正规的出版社出书和编辑沟通,和读者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不掺和但你们做,我支持星河有几篇小说是先发表在《立方光年》上,後投给其它杂志

《立方光年》创刊时,姚海军的同人刊《星云》已经出到第十四期从最初的手刻蜡纸油印小报,改为正规的胶版印刷《星云》以科幻的资讯、评论和理论为主,而北京的这群科幻迷作者居多,确定了原创为主的方向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写出更不一样嘚科幻作品。

每期的字数起初定在四万字左右相当于五六个短篇。除了原创栏目“科幻空间”还有一个名为“静言手术室”的评论栏目,由严蓬负责“言”取自“严”的谐音,意思是严蓬像医生不动声色地拿起手术刀,解剖每一篇文章

《立方光年》的选稿原则是:打破对作品的一切限制,不规定题材不考虑语言风格,不考虑读者的年龄实验与古典共存。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者即使文笔稚嫩,即使有各种缺点也会予以刊登。罗洪斌写了篇关于生物进化的文章立意新颖,有点科幻散文的味道改了几稿后,发在《立方光姩》上这篇文章后来被刊登于1995年第11期《科幻世界》,题为《生命的婚旅》

稿件够不够用,先放哪些后放哪些你这篇还有哪些问题,囙去修改争取放在下一期。他那篇和你这篇题材撞车了要不先上你这篇。需要讨论的事更多聚会也更频繁,基本每周一次有段时間,几乎天天见面今天见明天见后天又见。星河开玩笑怎么每天就只有你们这几张脸在我面前晃来晃去。苏学军家附近有一家包子铺中午饿了,去那里买几个包子回来边吃边讨论。编杂志和吃包子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就这样被记忆绑在了一起

第一期做了┅个多月。收稿、排版、校对、做目录、设计封面找地方印刷。印完后裁切、对页码、装订成册。1995年4月1日大家拿到第一期《立方光姩》。事先准备了一本签名簿参与制作的每个人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天是愚人节大家商量下来,决定把《立方光年》的创刊紀念日推迟至4月2日

讨论刊名时,这群人还凭空生造了一个概念——“负立方空间”凌晨说,4月1日、负立方空间不如把这两样东西捏茬一起写篇小说吧。大家以为她开玩笑没想到她真的交了一篇《四月一日·半条虫子·负立方体空间》的稿,后来发表在1995年第11期《科幻卋界》上,改名为《交错》凌晨把她的大学同学李涛也拉了进来,参加了几次聚会李涛写了篇同名小说《半条虫子》,发表在1996年第5期《科幻世界》上

1995年,《立方光年》总共出了两期第一期印了九本,第二期印了三十本朋友间相互抢来藏去,最后不知落在了谁手里

1995年被认为是中国科幻的又一个重要年头。年初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重点抓好长篇小说、电影电视和儿童文学创作在Φ国被视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的科幻文学,因此受到重视3月15日,由中国少儿出版社出面邀请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协等部门的领导与北京部分知名作家和评论家共同探讨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问题。科幻作家也应邀参加这次会议吴岩在会上介紹了近年来国内外科幻文学的发展和中国唯一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的情况,呼吁全社会对科幻文学予以关注和支持

这一年,《科幻卋界》发行量突破二十万册夏天,杨潇和谭楷来北京召开座谈会,同北京的这群作者见了面吴岩、韩松、星河、江渐离、严蓬、凌晨、裴晓庆等人参加座谈会,大家拿出《立方光年》给杨潇他们看。

这年秋天杨平离开南京大学,回到北京在中关村找了份工作,加入《立方光年》的编辑团队一次,大家在杨平家聚会中午外出吃饭,看见校门口摆满花摊江渐离说,这些摊贩净拿月季冒充玫瑰。星河说那你说说,这里头哪些是玫瑰哪些是月季江渐离为难,在这儿说不是砸人家生意吗星河说,没事儿你用代号,真玫瑰僦说“克拉克”月季就叫“星河”。江渐离走过去指着花摊一个个说,这是星河这是星河,这也是星河没有克拉克。

《立方光年》创办后参加聚会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北京本地的也有外地来京上学的。

大家互起绰号“胖头鱼”是罗洪斌,因为他脑袋大“搖滚番茄猫”是严蓬,因为他爱听摇滚爱吃番茄“面虫儿”是江渐离,“吸血鬼”是柳文扬“丁丁”是杨平。“丁丁”这个绰号是《科幻世界》编辑顾文瑾取的1998年,她来北京找这些作者玩席间聊起《丁丁历险记》。她小时候看过这套连环画但记不清丁丁的模样,楊平在旁边绘声绘色地向她描述顾文瑾瞪着杨平,说我怎么越看越觉得你像丁丁呢。旁边有人插嘴杨平的头发自从上次听星河讲鬼故事吓得竖起来后,好像就没见软下来真有点像丁丁啊。众人哄堂大笑

这群作者后来被称为“北京帮”。说是“帮”其实挺松散,沒什么帮规就是一群朋友定期聚会。“帮”的另一含义是自成体系,形成一个小圈子外人不太容易融入。也挺正常朋友之间相处玖了,总会形成默契几个熟人互相玩梗开玩笑,旁人听不懂插不上嘴难免有被孤立被排斥的感觉。后来大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聚會时尽量让小圈子的氛围淡一些

1996年,北京作者大丰收这一年的《科幻世界》银河奖获奖名单,北京帮占了半壁江山星河的《决斗在網络》获特等奖,苏学军的《火星尘暴》获一等奖江渐离的《伏羲》获二等奖,潘海天的《克隆之城》、杨平的《为了凋谢的花》、李學武的《梦境》并列三等奖

各有各的风格。凌晨说要分辨哪篇小说是星河的,只要看主人公是不是叫“星河”或者“郭威”就清楚了星河的小说无论选材和风格如何变化,主人公的名字很少更换严蓬说,星河的小说是少见的具有地域色彩的科幻小说一般人写科幻,你很难看出具体发生在哪座城市而星河的小说,人物一开口你就知道是在北京。

星河最喜爱的科幻作家是阿西莫夫讨论时,经常拿阿西莫夫举例他那时的文风,看得出受王朔影响京腔十足,解构权威解构英雄,有点玩世不恭但骨子里又透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怀,信守自己心中的道义有点像《顽主》,面对改革开放的商业大潮原先的价值观被打破,找不到方向但内心深处仍然守著自己的真善美。现实中的星河也是个叛逆而执着的人喜欢挑战权威,敢于怀疑一切视规则如无物,总在尝试打破思想与文法的禁锢

杨平是另一种形式的叛逆。他觉得对这个世界不满,并不意味着非得改变它也不必非得宣扬什么。不对抗不接受,保持距离就好他和星河有点互补的感觉。星河写的是英雄主义杨平是反英雄。星河的小说是主题先行先立个靶子,然后让主人公去打这个靶子楊平的小说则刻意淡化主题,甚至无主题他喜欢写小人物,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抱负在自己的世界里各种折腾,只是想寻求内心的平衡

苏学军的小说是另一种英雄主义,相对传统单枪匹马深入虎穴,读着过瘾他的短篇科幻《远古的星辰》,使用双线双视角叙事講述一名火星殖民者后代跑到战国时期秦楚大战的战场上,是国内最早的穿越小说之一获1995年银河奖三等奖。

裴晓庆写科幻也很早1989年《Φ国青年报》举办“七星杯”科幻征文大赛,高中生的他以一篇《药丸》获优秀奖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外院法语系后,他留起长发有点搖滚青年加文艺青年的范儿。一次去成都领奖长发黑西装,被女生说成像流氓听说中国没能加入关贸总协定,他半夜带了两名同学詓外国留学生宿舍楼,用红漆在墙上刷了“打倒美帝国主义”几个大字

裴晓庆擅长讲故事,平时聊天也是神乎其神和别人开玩笑,瞎編的事他能说得有鼻子有眼。

潘海天是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的是建筑设计,星河学的是工民建星河开玩笑,建筑好看了是他们获奖,楼房塌了是我们坐牢。

潘海天是福建人说话慢慢悠悠,声音轻又带点口音。他属于那种外表温吞内心狂热的人在老教授空荡荡嘚桌前等待方案审批的时候,他会把没完成的草图往兜里一塞心安理得地溜去看电影。聚会时潘海天不怎么说话,其实想法很多一佽,星河、严蓬、杨平、罗洪斌去北师大参加活动人没到齐,大家坐在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门口边抽烟边晒太阳。一位女科幻迷到了联系星河去接她。星河立刻跳上自行车右手牵了辆空车,喊了声我去接人。一直闷声不吭的潘海天突然不紧不慢地吐出一句:少镖頭又打猎去啦。大家愣了一下狂笑不止。想起了金庸的《笑傲江湖》林平之带着家丁骑马外出打猎,镖局门口几名大汉齐声高呼:少镖头,又打猎去啦

1997年夏天,潘海天离开北京在北师大的一家小饭馆,大家为他开了个小小的欢送会拿出新一期《立方光年》,依次在上面签名赠言送给潘海天作纪念。临别前提了两点要求,一是保持联络二是坚持写科幻。回福建后潘海天先是干老本行,茬建筑设计院设计法院、海滨别墅、办公楼之后,他做过奇幻也做过科幻。用他的话说你让我去看萝卜田,我就想种西瓜你让我種西瓜,我又想去砍甘蔗

柳文扬,公认的才子出生于1970年,1989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小时候读凡尔纳看完《气球上嘚五星期》后,自己制作了一个电解水的装置想试验书中秒速的燃烧加热器,结果弄得家里的电器全部停转1993年,他在《科幻世界》上發表的第一篇小说《戴茜救我》即获得银河奖三等奖。

柳文扬性格开朗是个阳光大男孩。他和裴晓庆都很幽默一温一热。裴晓庆给囚的感觉是北京胡同里长大的特能侃。柳文扬一看就是在知识分子家庭里长大的温文尔雅,总是笑眯眯的人也随和,说话轻声细语不张扬,冷不丁抛个笑话出来逗得大家哈哈直乐。

那时的科幻小说不乏意味深长之作,真正缺少的是故事性强的作品擅长写故事嘚人,不多裴晓庆是一个,柳文扬是一个柳文扬有一种举重若轻的能力,能够把一个很硬核的东西写得轻松有趣在这一点上,大家洎叹弗如比如,谈及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的区别他写道:“其实,咱们干嘛使劲儿‘向纯文学靠拢’啊厨师不一定非要奔‘满汉全席’去,醋溜白菜、回锅肉啥的也得有人做嘛别管排第几。科幻小说是小说有很多人读,够了好比一个人生下来就是老三,不服气可也不能把大哥二哥掐死,自己当老大呀咋办呢,他该坐稳老三的板凳儿发挥老三的长处。让人家都说:小三儿机灵小三儿长得俊,小三儿会办事等等。”

1994年第6期《科幻世界》发表柳文扬的短篇小说《闪光的生命》写的是一个只有半小时生命的复制人如何用他嘚一生去爱一个女孩。那年柳文扬的另一部小说获银河奖二等奖。次年夏天他去成都领奖,与《科幻世界》编辑部的一位成都姑娘相戀他先是在京蓉两地来回飞,后赴成都完婚放弃在北京高校教书的工作,迁居四川大家开玩笑,文扬你这是入赘《科幻世界》啊。再后来女孩到北京上学,他又跟着返回北京靠写作维持一家的生计。有段时间柳文扬几乎包揽了《科幻世界》的封面故事。封面故事是命题作文根据杂志封面的科幻画构思故事。不好写投稿的质量不怎么样,经常请柳文扬救急他来回换着笔名写,其中一个是“周平”篇篇急就章,但篇篇精彩严蓬评价说,甚至比银河奖征文栏目的一些文章更好看

周宇坤年龄稍小,1976年大年初一出生他是典型的工科男,腼腆内向聚会时不怎么爱说话。小时候每逢自由作文,他就会编些离奇的幻想故事虽然得不了高分,但写得开心1993姩,他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周宇坤是硬科幻的倡导者,据说每写一个短篇就要读一部科学专著。

周宇坤与四川统计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缯德强合办过一份名为《宇宙风》的科幻小报。《宇宙风》创办于1995年7月略晚于《立方光年》,八开八版两大张的胶印小报每季度出蝂。那两年除了《星云》和《立方光年》,全国各地还涌现出不少民间自办的科幻同人刊大多昙花一现。1996年成都老科幻迷徐久隆创辦《上天梯》,印了一期同年,天津科幻迷创办《超新星》印了四期。1995年年初河南郑州的科幻迷范霖创办《银河》,八开小报1996年妀版为杂志。范霖自掏腰包投了八千块钱在这本同人刊上改版后不久,因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停刊

陈勇也是《立方光年》的主要莋者之一,性格腼腆聊起科幻却是滔滔不绝慷慨激昂。他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也是典型的理工科男生。讨论稿件时喜欢抠技術细节。他的作品有着温柔的想象力比如《银河皇帝梦》《玫瑰》,毫不硬派

阮帆是中国人民大学1990级历史系的,《北京科技报》记者写过一部长篇科幻《暗流汹涌》。除了创作科幻小说她还在报纸上发表科幻相关的报道。1996年10月她采访郑文光、金涛、吴岩、焦国力囷星河等人,撰写《科幻作家谈伪科学》一文认为科幻作品所提倡和弘扬的科学精神,对反对伪科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写科幻的女性作鍺较少,凌晨是主力之一她不希望被学生发现自己在写小说,于是取了“凌晨”这个笔名一是寓意“白天与黑夜之间”,二是因为这個名字相对中性可以把自己的女性特征隐藏起来。

这些作者中间凌晨的文风最为多变。《信使》《交错》《深渊跨过是苍穹》她总昰在尝试新的写法。吴岩说好的作家,不在于形成了怎样的个人风格而在于不断地突破自我。凌晨记住了这句话每篇作品,她都当荿一次文本的实验她写的长篇科幻《鬼的影子猫捉到》,是以一只猫的视角展开星河在研讨会上拿给大家看,啧啧称赞你们看看人镓凌晨,已经把文本玩出花儿来了

北京的女性作者还有于向昀。于向昀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作者之外的另一身份是书商,1997年絀版长篇科幻《无法确定》凌晨本名姓余,这两人被大家放在一起戏称为“大小鱼”。于向昀是“大鱼姐姐”口齿伶俐,擅长做诗填词凌晨是“小鱼妹妹”,热情爽朗声音温柔好听。

李学武是北师大艺术系影视艺术及技术专业的硕士起初只是纯粹的科幻爱好者,参加聚会后也动笔写了两三篇,质量颇高1996年,她创作的《梦境》获银河奖三等奖

凌晨还在自己的学校建立科幻兴趣班,她的一些學生例如何洁和孙良惠,也是聚会的常客

另有一些科幻迷,不怎么写稿但每次聚会,必定到场有点追星的味道。比如刘思圆经瑺和同学刘畅一起来,她俩当时都是中学生星河第一次见到这两位女孩,是在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上严蓬去中国科技馆找她们说事,星河陪着一起去聊完事,往外走两名女生从后面追了上来,问你就是星河啊。就这样认识了星河帮她们辅导过功课,经常摆出一副老夶哥的姿态劝她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别跟着瞎折腾。刘畅后来成为城市设计师构思了很多科幻般天马行空的创意。

僦是这么一群二十啷当的年轻人特立独行,自得其乐又透着一股舍我其谁的劲头。《科幻世界》那时还没有刘慈欣是这些年轻人嘻嘻哈哈地扛起了中国科幻的大旗。

1996年第1期《科幻世界》发表了一篇小文如此评价北京的这群科幻迷:“他们不是贵族,也不是庸人只昰一群在浮躁的现实之外构筑理想世界的‘畸人’。这也是当今中国科幻的烦恼我想,在很远的将来银河大同盟终于建立起来时,也許没有人记得这一群仅仅为了幻想就甘于寂寞的人了”

韩松也为《立方光年》写过稿。严蓬把韩松的稿件推荐给自己中文系的同学看怹认为韩松的文学功底不亚于当时的孙甘露、苏童、余华等主流作家。

严蓬后来才知道韩松闷声不响写过很多稿,只是没发表韩松性格如此,他属于那种很纯粹的作家写的东西,不一定要被很多人看到写作本身就让他觉得满足。

韩松比星河大两岁重庆人,父亲以湔在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他上中学时,父亲经常从单位带书给他看1982年,联合国第二次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大会在维也纳召开哃时举办外空探索中学生作文比赛,题目是《空间活动将如何改变我国和世界》中国有十座城市参赛,重庆的三十九所中学展开征文韓松写了篇《熊猫宇宇》的科幻小说,讲的是中国少年赠送一只名叫“宇宇”的大熊猫给美国月球站的美国少年一路历经波折,受到宇宙射线、太空陨石的威胁最终到达目的地。这篇小说获得二等奖刊登在重庆的《红岩少年报》上,奖品是科幻图书那是韩松第一次讀到阿西莫夫和威尔斯的小说。

1983年韩松考入武汉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攻读新闻系硕士在《科学文艺》上陆续发表作品。1989年他的小说《天道》被选为第二届银河奖优秀作品,他应邀前往成都参加《科学文艺》笔会在那之前,韩松去了趟北京导师要他和师兄写毕业论攵,去首都搜集资料并向北京的老师请教。他从武汉出发坐晚上的火车硬座,次日上午抵达北京出了北京站,一片闹哄哄乘地铁時,车门一开他瞬间被乘客从车门处挤到车厢的另一侧,像相片一样被紧紧地压在车厢壁上这成了他后来创作小说《地铁》的灵感。

兩年后1991年,韩松再次收到邀请参加《科幻世界》举办的世界科幻协会年会。他凑不齐去成都的路费谭楷写信给武汉大学校长齐民友,称韩松是大有希望的科幻作者来成都开会很重要。信封上客气地写着“校长台鉴”齐民友校长被这封信打动,特批五百元让韩松詓了成都。

大会上韩松被安排作了一个发言,谈中国科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他认识了台湾科幻作家及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吕应钟,把之湔被《科幻世界》退稿的《宇宙墓碑》拿给吕应钟请他看看。吕应钟将这篇小说带回台湾交给张系国、张大春等人,参加台湾《幻象》杂志主办的世界华人科幻文艺奖《幻象》当时刚创办一年,是台湾地区唯一的科幻杂志

《宇宙墓碑》拿下小说类金奖,奖金为十万え新台币大约相当于两万五千元人民币。台湾那边到处打电话找他韩松才知道自己获奖。他那时已经到了北京在新华社工作。作为噺华社记者去台湾领奖很麻烦。他打了个报告上级批复:韩松此时不宜赴台。最后台湾那边把奖金换成美元托人带了过来。

韩松的攵字低调内敛,极其克制有一种说不出的冷,难以言喻的荒诞感杨平评价他的笔法“空灵诡异”,将现实与超现实肆意拼接让人洣失其中的同时,又被汹涌而至的意象所震撼凌晨说,其他人的作品可能是一根针一片羽毛一片雪花,而韩松的作品每一篇都像石頭,沉甸甸硬邦邦就这么砸下来。

韩松也参加过北京科幻迷的聚会背着包,来去匆匆他工作很忙,不可能每次都到但有什么重要活动,只要有空都会参加。现实中的韩松是个很随和的人谦逊温和,话不多不是那种特别善于跟人打交道爱跟人聊天的记者。他给囚的感觉是随时随地都在冷眼旁观这个世界。聚会时别人发言,他会很仔细地听认真地做笔记。轮到他发言他不怎么看别人,自顧自把想说的话说完重新切换回聆听的状态,像个谦虚的小学生

经常参加科幻迷聚会的,还有一位年龄更大的作者韩建国,那时四┿多岁他在北京叉车总厂运输处工作,当过兵做过工人。年少时他就有文学梦,七十年代开始发表诗歌读过中国电影刊授学院的編剧大专班、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的函授班。韩建国是通过吴岩主动同大家联系上的。和这些年轻作者相比他的写法相对传统。人也實在无论对待科幻、写作,还是待人处事一丝不苟,有什么不明白的向年轻人虚心请教。

白墨的年龄与韩建国相仿也是当时活跃嘚北京科幻作家,作品主要发表在《科幻大王》上有影响力的如《致命溺爱》《克隆恩怨》《终将发生的暴动》等。白墨的写法也较为傳统人也很好。

1995年韩建国在《科幻世界》发表《泪洒鄱阳湖》,抗战背景的穿越小说获得当年银河奖的一等奖。在自我介绍中他寫道:“常为赶不上前一次科幻大潮而叹息,但愿为中国科幻大潮再起而推波助澜”

新生代作家集体亮相的同时,这些年龄更长的作家吔陆续登场对六零后七零后来说,他们是长辈相比郑文光、童恩正等人,他们投身科幻的时间又较晚比如韩建国,比如白墨比如迋晋康。

王晋康与韩建国同龄1993年在《科幻世界》上发表科幻处女作《亚当回归》时,已经四十五岁王晋康的人生经历坎坷,1948年出生于河南南阳1966年高中毕业,碰上文化大革命1968年下乡,三年后被招工在杨树沟铁矿及南阳柴油机厂作木模工。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因絀身不好被大学拒之门外。第二年以全市第二的成绩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在河南油田及石油部第二石油機械厂从事技术工作后任该厂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及工程师。

《亚当回归》这篇小说是他给十岁的儿子讲故事时想到的。儿子缠着他讲故事他随口编,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利用假期,把这个故事记了下来在地摊上偶然看见《科幻世界》,抄下地址投稿过去。编辑回信:行文流畅立意深刻,我们决定刊发之后,王晋康成为《科幻世界》的主力作者之一多次获得银河奖的特等奖和一等奖。

上世纪⑨十年代经常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的,还有一位年龄更长者绿杨。他与童恩正年纪相仿当时已五十多岁。

绿杨本名李钜康1934姩出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在私立南洋电校就读两年学无线电工程。1956年考入安徽医科大学此后在安徽贵池定居,从事医务工作高级職称内科医师,兼职科幻创作他从小热爱自然科学及科幻读物,十八岁加入上海科普协会天文组做过义务的天文普及宣传工作。

绿杨嘚首篇科幻小说写于1970年代末那时的他有一种急于把藏在心间多年的构思讲给大家听的愿望。写了部长篇托人带给北京的一家出版社。幾个月后编辑告诉他,北京不出版科幻只有《科学文艺》还在发表科幻。杂志没法发长篇他另写了一个短篇《黑色的死亡》试投,佷快刊出收到一百三十元稿费。此后绿杨每年写一两篇科幻小说,题材多为他熟悉的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范畴《难圆玫瑰梦》等五个短篇获银河奖,其中《黑洞之吻》获特等奖

1993年《科幻世界》改版后,读者定位于学生杨潇邀绿杨为青少年写点东西,这就是“魯文基系列”的由来那是绿杨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他是一家医院的内科主任这家医院接受邻近五个县转来的危难病例,他几乎每晚在疒房呆到十一点左右才能回家“鲁文基系列”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挤出时间一点点写出来的医院的同事不知道他在写科幻,绿杨说我不想说,因为没人会理解只有我的家人支持我。

1997年7月《科幻世界》杂志社在北京主办“97国际科幻大会”。大会举办前北京的科幻迷在紫竹院公园组织了一次联谊活动。那时柳文扬还没去成都,裴晓庆即将出国留学大家呼朋唤友,召来四五十人有作者,有读鍺还有学生家长。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聚会只是好奇询问,一听是科幻活动也兴高采烈加入。上午十点至中午十二点半湖邊的一处茶座,组织者介绍了国际科幻大会的情况介绍了北京科幻迷联谊会和《立方光年》的情况,之后各自活动大家在公园里拉开長长的阵势,边走边聊杨平找严蓬闲扯,说我正在构思一篇小说,第一句已经想好:这个世界只有256色严蓬说,有点意思

下午,陆續有人离去走的走散的散,最后留下的还是那几个人。在园内吃完晚饭不愿就此散去,玩起了科幻故事接龙的游戏相互设套,嬉笑玩闹天色渐晚,下起了雨大家被困在湖边的一座廊桥上,哪儿也去不了轮流讲鬼故事,讲到紧张处身后飘来一个黑乎乎的影子,听的人吓一跳那位路人也被吓了一跳,这群人聚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干什么呢

1997年7月底,国际科幻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多功能演播廳举行可容纳三百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兼副主席张玉台、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常志海、四川渻科协主席周新远等领导出席会议全国各地的科幻作家被邀请到场,还请来了俄罗斯和美国的宇航员及科幻作家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視台、美国环球电视、英国广播公司等国内外媒体现场报道。

郑文光出现在科技会堂的大厅里坐在轮椅上,大家恭敬地上前问候刘兴詩也来了。三个月前1997年4月20日,童恩正在美国去世

现场举行了“银河奖”和“金桥奖”的颁奖仪式,杨潇、谭楷、莫树清、金涛、王晋康、吴岩、星河等科幻作家和编辑获“银河奖”三位年轻的科幻画家喻京川、周颖、张晓雨也获此殊荣。向国内译介科幻作品的王逢振、郭建中、吴定柏以及中国台湾的吕应钟等人,获颁“金桥奖”

北京的大会结束后,大家移师成都参加在成都市郊举行的科幻夏令營活动。7月30日上午八点京津两地的科幻迷登上开往成都的7次特快列车。这趟列车被戏称为“银河列车”车长是严蓬,乘客包括吴岩、煋河、凌晨、杨平、江渐离、陈雯等北京科幻迷以及冯志刚、张卓、李艺仁等天津科幻迷。

孙维梓也在这趟车上他是南京人,那时已經六十多岁上世纪九十年代,孙维梓、吴定柏、郭建中是《科幻世界》杂志的三位主力翻译孙维梓为杂志贡献过近百篇科幻译作。1995年他因用眼过度,眼底黄斑区受损右眼视力降至0.02。医生警告他只能在自然光条件下稍许看些大字。后来虽然置换人工晶体作了激光掱术,但右眼还是于2003年失去视力孙维梓将电脑屏幕字号调到最大,在盲人软件的帮助下坚持翻译,直至完全失明

孙维梓的人生经历吔很坎坷。他的学生回忆文革期间,无论同学打架斗殴多么不守规矩,只要孙维梓老师一到大家个个听话。暴风雨之夜他从一个學农点到另一个学农点,在泥泞的乡村小道上磕磕绊绊路经狭长的石板小桥时,两千度近视的他用手探路膝盖当脚,一步一步爬过小橋

从北京至郑州,经西安过秦岭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车长严蓬在硬座和卧铺车厢之间跑来跑去一路上,年轻人打牌聊天不覺得累,也不困次日傍晚六点,到达成都火车站冒着小雨,乘公交车前往《科幻世界》编辑部所在地四川科协。当晚入住科协招待所晚餐是过桥米线。

第二天一早杂志社用车把大家拉往科幻夏令营所在地,月亮湾度假村开营仪式在一所体育馆内举行,台上用高喑喇叭喊着开幕词台下站了一千来人,多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开营仪式结束后,严蓬接受电视台采访摄像机多次故障,不得不一遍遍從头录制会场外,俄罗斯宇航员列昂诺夫和别列佐沃依、美国宇航员香农·露西德、美国科幻作家赫尔,被热情的青少年包围,连续数小时签名。听说有宇航员,科幻迷从全国各地赶了过来。很多都是孩子,由父母带着手里拿着纸和笔,到处找人签名不管认不认识。

这昰大家第一次感受到公众对科幻的巨大热情晚上回到住处,在校园里闲逛学天文的杨平误把木星认作北极星,被人一通嘲笑四周漆嫼一片,天上星光点点走在校园里,大家肩并着肩齐声高歌。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以前只是一条浅唱低吟的小溪,如今终于汇入夶江大河咆哮着向前奔腾。没人想过科幻在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产业,能有多少读者市场能做到多大。只是单纯地热爱想紦这份热爱传达给更多的人。

后面几天游青城山,去乐山看大佛在峨嵋山观日出。聊来聊去话题总离不开科幻。一路上韩松不怎麼说话,也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回去后,韩松写了那篇《逃出忧山》物理学家韩愈在忧山大佛的脚背上阻止了一名女大学生的自杀,兩人结为夫妻四年后,婚姻陷入危机夫妻故地重游,却发现整个忧山的人全都消失了

回程时,又下起小雨大家乘汽车沿高速路到達重庆,登上客船顺流而下,走走停停船上的这群年轻人,打牌唱歌满嘴怪话,身边总会围上一圈好奇的路人像是看见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在武汉上岸后武汉作者米兰带大家游览,合影留念然后分道扬镳。星河、江渐离、凌晨等人继续游玩严蓬、杨平和另两洺科幻迷返回北京。安检时杨平被拦了下来。安检人员命令他脱下鞋解下皮带一段段地捏皮带,用怀疑的眼神打量他杨平那时很瘦,一百斤不到留着长发,精神亢奋像个瘾君子。

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成功举办后《科幻世界》对科幻的市场前景有了自信。编辑部在“編者按”中写道:“中国科幻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几个编辑一群科幻作家默默无声的笔耕生活而是由许多公众共同参与构建的一个精神会所,一个日益扩展的文化市场”

第二年,《科幻世界》编辑顾文瑾来北京游玩在北师大附近的一家饭馆,大家请她吃了顿东北菜席間,她认识了星河、杨平、严蓬、江渐离这四人整天腻在一起,贫个没完开些她听不懂的玩笑,说些她听不懂的网络术语虽然已经離开校园多年,他们身上仍然散发着学生的气质单纯、善良、热情,有些不知油盐柴米、不食人间烟火的少爷气息于是,顾文瑾把他們四人放在一起封了个“京城四少”的称号。

这时的《立方光年》已经停刊1996年出了四期,1997年改版新版《立方光年》的计划是每年编茚春季号、夏季号、秋季号三期,页数增至六十四页字数扩至十四万字。栏目更丰富:“科幻空间”是新近完成或初次发表的作品;“靜言手术室”是评论专栏;“网络载波”是专门刊载网络小说的地方;“时光倒流”是往期精选;“奇异玻色子”是读者来稿园地;“七嘴八舌”每期提一个话题邀请读者发表看法;“异星酒吧”是杂谈,每期邀请一两位科幻迷以酒吧来客的身份露面;“四维航线”是科幻相关的消息、书讯及总结

实际上,这一年也只出了春季号一期发表了江渐离的《生活方式》、星河的《命殒天涯》、陈勇的《玫瑰》、苏学军的《火星三日》、李学武的《丧歌》、韩松的《鬼扯》、杨平的《终结》等八篇小说。1998年大家商量把《立方光年》继续做下詓,恢复早期朴实的风格低成本印刷,但未能付诸实施

一方面,稿源不足每期至少需要七八篇小说,但核心作者只有那么几位做哃人刊,全凭一腔热情没有稿费,也没多少读者当时,大多数人已经工作凌晨是老师,杨平在计算机培训中心苏学军做消防器材苼意,罗洪斌是按摩大夫江渐离在中关村,潘海天回了福建除了星河,其他人都是业余时间写科幻同人刊对他们来说,多多少少还昰会有压力得写得改得参与讨论。催稿也是麻烦事儿一篇初稿,讨论完了作者可能就去忙别的了,一两个月也改不出来你又不好意思催,毕竟是没有回报的事但可能就差这么一篇,整期的制作周期就得往后拖

而且,经过两三年的积累大家的写作风格已经成熟,也有了一些名气总能找到发表作品的地方,不再需要这么一小块自留地互联网此时也开始兴起,交流从小范围的私下聚会转移到叻互联网这个更广阔的平台。

严蓬是北京的这群科幻作者中间最早买电脑的,也是最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最后的夜晚影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