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40部队煤矿在灵石煤矿什么地方

 现代的晋中并非古晋之中,晋国的最早政治中心,史家一般认为在晋南翼城。当时晋国的辖区越当今山西西南一隅之地。晋献公时(公元前676年至前651年在位),国境的西和南以黄河为界,东不到上党,北不到霍州,所以《史记· 晋世家》有“唐(古晋地叫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的记载。周成王时,封其弟叔虞为唐王。叔虞死后,其子燮继位,因晋水横过其境,改唐为晋,自称晋侯。当时霍州以北,临汾以东属赤翟 、白翟 ,所以今天的晋中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晋文公(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后,军事势力逐渐向北发展,到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前,晋地已扩展到娄烦、忻州、代县和云中(大同)一带,晋阳城(太原)也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建立。山西的政治中心逐渐北移,晋阳也就成了山西的首府。

  晋中的地域概念,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秦汉以后,基本上形成近代晋中一词的地理范围。今日晋中东北与阳泉市接壤,西南与吕梁毗邻,西北与太原相连,南与长治、临汾为界。总面积16404平方公里,地形东高西低,有山地、丘陵和盆地,太行山横贯南北,是晋中的东屏障。西濒汾水,由北向南,是晋中西部的一带水界。小川河溪网罗全区,有潇河、象峪河、昌源河、惠济河、龙凤河和静州河,西入汾河归黄河;还有松溪河、清漳河和浊漳河穿越太行山归海河。晋中山川相间,美不胜收。

  榆次据传说是古帝榆罔的辖地。史载春秋时为晋大夫姬奚的领地,曾为姬奚辖地的首邑。春秋末,祁地被分为七邑后,榆次名涂水邑,是魏献子的领地,因此又称魏榆。战国时属赵,名榆次。秦统一六国正式建置榆次县。北魏、北齐时,一度称中都。隋开皇十年(590年),恢复原名榆次,属太原郡。宋初,太原被战火焚毁,榆次一度为并州的首府,县名至今未变。

  太谷在春秋时为晋大夫阳处父的封邑,名阳邑。战国时属赵,到西汉时正式定名为阳邑县。后也有曾有太州之称,但为时甚短。北魏时,县城由阳邑迁到白塔村,即今太谷县城。到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正式定名太谷县。后虽有变动,但太谷县名基本未动。

  祁县、太谷、榆次、寿阳正式设邑当在春秋晚期。晋平公封祁为姬奚的采邑,当时祁地几乎包括现在晋中平川各县。在晋六卿厮杀中,智、韩、赵、魏四家灭范氏和中行氏,祁奚孙祁盈因政争牵连被杀,其地分为七邑,邬(介休)、祁(祁县)、平陵(平遥、文水)、梗阳(清徐)、涂水(榆次、太谷)、马首(寿阳)、孟(孟县),这是介休、祁县、太谷、榆次、寿阳在战国前的基本设置情况。三家分晋后,祁属赵。西汉时,定名为祁县。西晋武帝时,县城由古县镇迁到祁城村,到北魏孝文帝,县城迁至今祁县城地。历代县名屡有更动,到590年(隋开皇十年),定为祁县。以后县名虽也有变动,但长期用祁县名至今。

  据传说,平遥是尧帝最早的活动地——陶。平遥在春秋时称平陶。战国初属魏,后属赵。到西汉时,境内设三县,名曰平陶、中都和京陵,均属太原郡。到424年(北魏始光元年),为避太武帝拓拔焘“焘”之讳,改县名为平遥,州属虽几经变化,但县名至今很少变动。

  介休在春秋初为隋(古邑名)之故地,晋文公时封为晋大夫士会的食邑,后为祁奚领地。当祁地被分为七邑后,介休曰邬。秦时设县,名介休。此后介休州属屡有变动,但市名至今未变。

  灵石与介休在古代皆为随地,初归平阳郡管辖,以后长期属介休辖区。隋初,隋文帝杨坚北上巡视,路过灵石,在此发现了墨黑闪烁的铁陨石,因此命名灵石县。灵石县在历史上郡属虽有变化,但县名一直未变。

  辽县古称僚阳,据说在氏族部落时期为氏族首领祝融所建,虽无从考证,但在春秋已称僚阳邑。战国初属韩,后属赵。秦时归属上党郡。东汉后,改称僚阳县或辽阳,县名以后几经改变。1942年9月,为纪念左权将军在此殉国,改名左权县。

  寿阳在春秋战国时期,名马首邑,秦统一六国后,行郡县制,马首属榆次县的东区。西晋时设县,地处寿水之阳,故名寿阳。隋初,一度名受阳,到唐初恢复原名寿阳至今。

  昔阳到春秋时已属晋管辖,战国属赵,县城在今昔阳东冶头建昔阳城堡,始有其名。秦在此设沾县,属上党郡,现成在今昔阳北掌村。东汉时,设乐平郡,县城移至今北野坪村。西晋时分设沾和乐平二县,县名一直延续到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江西乐平县相重,改名昔阳至今。

  晋中各县的设置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殷晚期,榆社已成为箕子的封地,后称箕城。战国时,箕城初属韩,后属赵。西汉时,设湮氏县,属并州。西晋时,属上党郡,改归武乡。以后州郡归属几经变化,到582年(隋开皇二年)改县名榆社,元时县城由社城迁至今榆社县城。

  和顺、昔阳在历史上都为乐平郡或乐平郡的属县,远在春秋时已载入史册。和顺名盖,属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和顺属上党郡辖区。县名以后几经改动。到590年定名为和顺,以后虽有改动但基本上延续至今

  太师箕子封邑于箕(今榆社县讲堂镇)。
  宣王驾兵伐姜戎,大战于千亩(今介休市南),周兵大败,元气大丧。

    春秋时晋国正卿封于随(今介休市),又称随会。
  晋大夫介子推焚死于绵上(今介休市绵山)。
  秋,晋败狄戎于箕(今左权县箕山),晋帅先轸与戎兵肉搏而死。
  前651年—前619年
  晋侯以阳地赐大夫处夫为食邑,处夫以地为姓,遂名阳处夫,为阳邑(今太谷县)之始。
  晋平公以祁地赐大夫姬奚为食邑,姬奚以地为姓,改名祁奚,为祁邑(今祁县)之始。
  晋顷公杀祁奚之孙祁盈,晋执政魏舒分祁氏之田为祁(在今祁县境内)、邬(在今介休县境内)、涂水(在今榆次市、太谷县境内)、平陵(在今平遥、文水县境内)、梗阳(在今清徐县境内)、盂(在今盂县境内)、马首(在今寿阳县境内)7县。
  韩、赵、魏三家分晋,赵在原肥国都城昔阳(今昔阳县东冶头)筑城戍守。
  秦、赵战于阙与(今和顺县西北),秦败,赵解阙与之围。
  置榆次县,隶太原郡。
  秦将王翦攻赵,取阳(今左权县)、阙与等9城。
置介休县,与邬同属太原郡。
  汉将韩信于阙与大败代军。


改榆次县为太原亭,阳邑县为繁穰县,祁县为示县,京陵县(今平遥县境内)为致城县,界休县(今介休县)为界美县(东汉时皆复原称)。
  建安二十四年(219)
置乐平郡(治所在今昔阳县巴洲村)和乐平县。乐平郡领乐平县、沾县(今昔阳县境内)2县。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
  西晋建兴四年(316)
  石勒攻乐平县,刘琨命姬澹率众2万救援,不敌,乐平遂被石勒攻克。
  东晋咸和七年(332)
乐平县大雨雹。雨雹起西河介山(今介休绵山),大者如鸡卵。“平地水深三尺,下丈余。大雨历经太原、乐平、武乡以北千余里,树木摧折,禾稼荡然。”
  北魏始光元年(424)
  平陶县治所由大陵(今文水县)移至京陵,因避太武帝名讳,改称平遥县。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
  中都县治所由平遥县徙榆次(遗址在今榆次区南合流村)。
  同年,废乐平郡,乐平县并入沾县。
  北魏延昌二年(513)
  寿阳大水入城,房屋均没。
  北魏孝昌二年(526)
  重设乐平郡,将沾县改名为乐平县,归乐平郡辖。
  北齐天保元年(550)
  置梁榆县(今和顺县)。
  北周大成元年(579)
  介休县改名为平昌县。
  隋开皇三年(583)
  改地方行政建置为州、县两级制,乐平郡废。
  隋开皇十年(590)
  隋文帝傍汾河北巡至平昌县境内,于开挖河道时得一陨石,以为瑞,取名“灵石”,遂置灵石县。
  同年,于西晋时寿阳故城重设受阳县(唐贞观十一年复称寿阳县)。
  同年,置辽山县(治所在今左权县故县村)。
  隋开皇十六年(596)
  置辽州(治所在今昔阳县巴洲乡北野坪),领辽山、交漳(后入辽山)2县。
  同年,置榆社县(治所今榆社县社城镇)。
  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阳邑县为太谷县,平昌县为介休县。
  隋大业八年(612)
  乐平大旱,百姓流亡。
  隋大业十三年(617)
  太原留守李渊率兵3万攻打长安途中,扎营于灵石县贾胡堡。
  唐武德二年(619)
  四月,刘武周引突厥兵陷榆次、太谷、平遥等县。六月,部将宋金刚再陷介州,大败唐军。
  唐武德三年(620)
  置太州(治所在今太谷县),领太谷、祁县2县(武德六年罢太州)。
  同年,秦王李世民大败宋金刚于介休县南雀鼠谷,收刘武周部将尉迟敬德。
  唐武德六年(623)
  辽州治所由乐平徙至辽山县。
  唐武德八年(625)
  突厥侵并州,唐将李高迁屯兵太谷阻之。唐右大将军张瑾战死后,李渊又命李靖为行军总管,率军1万屯太谷,抵御突厥。
  唐大顺元年(890)
  唐宰相张浚亲自督军讨伐李克用,与李义子李存孝战于阴地关(今灵石县南关镇),凡三战唐兵皆败。
  后唐清泰三年(936)
  契丹军袭团柏(今祁县东),唐守将赵延寿、赵德钧不战而溃,死者累万。
  后周显德五年(958)
  周将李钧率师攻北汉军占据的石会关(今榆社县境内),夺六寨。
  宋乾德元年(963)
  八月,宋进攻北汉,攻取乐平县。
  同年,北汉置银冶(货币铸造所)于祁县团柏谷,以供国用。
  宋开宝元年(968)
  八月,宋攻击北汉,北汉遣刘继业、冯进珂据守团柏谷,又派马峰监军。马峰至洞涡河(今潇河)与宋兵相遇,北汉军败,死2000余人,宋兵进逼晋阳城。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五月,宋兵焚毁晋阳城,并州治所徙榆次。
  宋宣和七年(1125)
  金兵南下围太原,破乐平、寿阳、榆次、太谷等县。
  宋靖康元年(1126)
  宋发兵救太原,收复寿阳、榆次等县。同年,金再次进攻,于太谷县回马谷大败宋兵。
  南宋建炎二年(1128)
  李实率抗金义军破击灵石县高壁店(即今高壁镇)金兵大寨。
  元大德七年(1303)
  平遥、介休、祁县、榆社等县地震。其中,平遥倒塌房屋2.46万间,公廨倒塌殆尽,死伤近8000余人,地涌沙水不止;介休官舍民房皆崩陷,庙宇震圮,地裂成渠,泉涌黑沙。
  元至正二年(1342)
  四月,乐平县地震,裂地尺余,民居皆倾。
  同年,太谷、榆次、乐平县大旱,人相食。
  元至正十一年(1351)
  榆次、寿阳、榆社、乐平等县地震,声如雷霆,房屋倒塌无数,压死者甚众。
  正德三年(1508)
  太谷县夏雨连旬,山水暴涨,环城垣漂没房舍甚众,溺死1000余人。
  正德六年(1511)
  六月,河北霸州杨虎率农民起义军由平阳、泽、潞州入太谷、榆次,旋东抵辽州而去。
  正德八年(1513)
  五月,介休县境内发生“黑眚”,伤人有血。百姓点灯戒备,鸣锣击鼓以驱之。
  嘉靖二十年(1541)
  八月,蒙古族首领俺答率兵犯山西,于榆次、寿阳、太谷等县大肆掳掠,逾月乃归。
  同年,襄垣县医生在太谷城西街钱市巷开设广盛号药铺,为今山西中药厂之前身。
  嘉靖二十五年(1546)
  五月,榆次、太谷雨雹大如拳,打死人、畜甚多。
  同年,榆次有狼集于野,食儿童数十名。
  嘉靖三十四年(1555)
一月二十三日亥时,灵石县地震,房屋倒塌不计其数。
  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平遥县大水,溺死1000余人。
  嘉靖三十七年(1558)
  七月,寿阳县大旱,至次年五月方雨,民死、徙者大半。
  万历十四年(1586)
  榆次、平遥、太谷、介休、灵石县大旱。其中,平遥县正月至七月不雨,五谷未种;太谷县赤地千里,人饿死者众。
  万历四十二年(1614)
  九月二十一日,平遥、榆社地震。其中,榆社县河南街倒塌房屋100余间,县南鲁仙山高塔震坏;平遥塌倒房屋数百间。
  万历四十六年(1618)
  介休、平遥、寿阳、榆社等县地震。介休城垣房屋倾倒殆尽,死伤5000余人。
  崇祯五年(1632)
  农民起义军一部攻破乐平,明三边总督洪承畴督领官兵分三路围剿义军。义军分散迎敌,终被各个击破,余部突出重围,翻越太行山转入豫北和冀南一带活动。
  崇祯六年(1633)
  农民起义军罗汝才攻陷辽州,义军部将紫金梁与明将曹文诏数战于太谷县范村一带。
  崇祯十六年(1643)
  十二月,明将白光木归降农民起义军,并率众多进抵寿阳县,在娄家坪、贾豹坪大败明朝追兵,明军遗尸遍野。
  顺治元年(1644)
  三月,李自成进军北京途中,连克太谷、榆次县城,并以周士达、萧恒分掌两县。同年五月,李自成军自京师败出,经榆次、太谷等县南退。
  顺治五年(1648)
  十二月,大同镇总兵姜 反清,派姜建勋领兵南下,于次年五月破交城、太谷两县后,又攻榆次。六月,不拔,乃退。
  顺治六年(1649)
  灵石县人侯应龙占据绵山抱腹岩,聚众数千起义,先攻破灵石县城,又率军直逼平阳府(今临汾)。
  顺治九年(1652)
  四月二十日,乐平大暴雨,冰厚1米?,3日尚未尽消。冰雹打死牛、羊300余头(只),大风拔起树木400余株。
  顺治十三年(1653)
  介休县商人范永斗被清政府封为皇商,并在张家口赐予房地产,可持“龙票”到各地经商。
  康熙二十二年(1683)
  榆次、平遥、介休等县地震,城垣塌毁,民房圮坏,人畜有压死者。
  康熙三十八年(1699)
  清朝政府特许介休皇商范毓宾(范永斗孙)承办从日本进口铜的差事,以供政府鼓铸铜币,于是在晋中商人中形成了以范氏为代表的对日贸易的“船帮”。同时,太谷、祁县、榆次的旅蒙、旅俄商人中以骆驼和车辆作运输工具的“驮帮”和“车帮”也开始出现。
  康熙四十二年(1703)
  康熙帝西巡路经平遥,修建四方大城楼。
  康熙五十八年(1719)
  榆次县地震,坍屋无数。
  雍正元年(1723)
  介休县疫,死亡甚众。
  乾隆二十三年(1758)
  六月,介休县大雨三日,汾河水涨,淹没礼世、盐场等18村农田300余顷。
  乾隆二十五年(1760)
  因上年遭灾饥饿,乐平县瘟疫大作,死尸枕籍,逃亡过半。
  乾隆四十八年(1783)
  介休县范氏皇商因在对日贸易中亏损白银156万两,被清政府满门查抄抵债。
  嘉庆元年(1796)
  乐平县降为乐平乡,直隶平定州。
  道光四年(1824)
  榆次县东双村赵添和之女赵二姑被邻居恶少阎思虎奸污,讼之县衙。知县贪赃枉法,诬为和奸。二姑不甘受辱,自刎公堂,添和愤而上诉,屡控于省,均以和奸作结。后赴北京上诉,经过御史梁中靖陈奏,道光皇帝命刑部详鞫,冤乃白。参与承审此案的榆次知县吕锡龄、太原县知县章颂春、太原府知府沈琮、平定州知州贾亮采、忻州知州庆纯、山西省按察使卢元伟被清政府革职,发配新疆充当苦役,山西巡抚邱树棠降为按察使。事后,奉道光皇帝圣旨在榆次县王湖村南的通京大道上为赵二姑建坊旌表。
  同年,平遥县城西大街西裕成颜料庄总掌柜雷履泰将颜料庄改为日升昌票庄,专营汇兑业务,创全国票号之始。此后,平遥、祁县、太谷富商巨贾纷纷效法,多在本县设总号,在全国各地设分号,逐渐形成了“汇通天下”的山西票号。
  道光八年(1828)
  介休县大靳村郭建馨创建竹风园晋剧社班。
  道光十六年(1836)
  寿阳人祁隽藻写成《马首农言》一书。真实记录了寿阳的农业生产,内容有地势、气候、种植、农田、农谚、水利、畜牧等,是山西省第一部农业科技专著,在全省影响颇大。(山西通志科技卷)
  道光二十年(1840)
  春,介休、平遥等地出现小规模农民暴动。
  同年,清政府严令禁止寿阳县太安驿官役借官差之便讹诈行商过客。
  同年,介休县义棠一带采煤者甚多,有小煤窑39座。
  道光二十四年(1844)
  夏,太谷、榆次一带出现反清秘密宗教活动,清政府命山西巡抚梁萼涵严加查办,务必要净决根除。
  咸丰二年(1852)
  三月,四川靖远游击占任和川北镇游击张延庆护送前后藏喇嘛进京,经过介休时,前藏喇嘛罗藏娃在驿站中滋事,后藏喇嘛也因病逗留。游击占任等失于约束,听任喇嘛讹诈勒索,肆意骚扰。
  咸丰三年(1853)
  八月十五日,清政府命内阁大学士会办军务胜保在灵石县韩信岭阻击太平军北上。
  同年,清政府将在劝捐中大肆舞弊、强行勒索钱财的介休知县程震佑革职,发配新疆。
  咸丰六年(1856)
  十月七日,祁县人许万年等因水利发生争执去县衙论理,知县王锦昏聩无能,竟不问情由,杖杀2人。清政府将王锦革职,并提省审讯。
  同年,徐继畲(山西五台县人)任平遥超山书院山长。至同治四年共主讲10年。(平遥县志)

  咸丰七年(1857)


  九月,河南省农民起义军一支入辽州,辽州饥民与之结合进占黄泽关,清政府派兵镇压。
  咸丰九年(1859)
  八月十二日,因捐输军饷有功,清政府批准榆次、祁县增加县学生员额各7名,太谷、介休县各增加4名,平遥县增2名。
  咸丰十一年(1861)
  四月,天津顺记洋行初次贩运洋布5995匹来榆次县售卖,洋行始入山西。
  五月,山西巡抚下令平定、乐平设团防,协助直隶省缉拿活动于乐平东南与直隶邢台、赞皇接壤处崇山峻岭中的“二字党”(因每人都以“二”字为名,称张二、李二等,故名)。
  同治七年(1868)
  闰四月十三日,和顺县烈风骤起,吹折云龙山松树800余株,甚至有连根拔者;南关城楼屋脊俱倾,东南关民房损坏尤多。
  同治十三年(1874)
  山西巡署向平遥、祁县、太谷3县各票庄借银21万两,以资军饷。
  光绪元年(1875)
  榆次县流村崔玉峰承办二保和娃娃班,开始招收部分晋中籍贫苦儿童学唱中路梆子。光绪八年(1882),杨青、马锣三等又办起三保和娃娃班,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散班,先后培养了200余名优秀演员和音乐伴奏能手,晋中民间有“无班不保和”谚语流传。
  光绪三年(1877)
  各州、县连续3年大旱,赤地千里,人相食,死亡过半。
  光绪四年(1878)
  春,寿阳发生瘟疫,民染病死亡者2—3万人。其他县群狼伤人,死者甚多。
  同年,清政府核准山西巡抚曾国荃奏请,向平遥、祁县、太谷3县各票庄借银12万两,酌给利息。
  同年,介休邑绅郭可观提倡蚕桑,置北坛地120亩作桑园,并在南街设立丝织机房。
  光绪五年(1879)
  寿阳、平遥、介休3县大雨雹。其中,寿阳十几村被灾;平遥县惠济桥堤决,水尽奔,房舍淹没;介休县北家庄等村被汾水淹没。
  同年,灵石县发生鼠患,群鼠出没,毫不畏人。
  光绪六年(1880)
  二月二十九日,清政府下令免除榆次县三郝村贡瓜。
  同年,灵石县发生狼患,全县500余村被狼食和伤者4000余人。
  光绪八年(1882)
  七月二十九日,山西巡抚张之洞调集榆次、太谷、祁县的金胜和、锦霓园、会音班、双梨园、双林园六大晋剧名班进省“会演”一月。名伶“三盏灯”受到张之洞召见。
  同年,祁县马肇元创立文和斋印刷店,为山西省最早采用铅字印刷的企业。
  同年,榆次县发生喉症,人多死。
  光绪九年(1883)
  美国基督教华北公理会在太谷县创立教会,并在南关建立教堂。
  光绪十年(1884)
  灵石县张家庄村人杨 用手摇发电机发电,供室内放映幻灯。
  光绪十四年(1888)
  太谷形意拳师车永宏(字毅斋)赴天津打擂,打败擂主日本武师坂三太郎,为国扬威,被清政府授予“顶戴花翎五品军功”。
  光绪十七年(1891)
  三月九日,介休、孝义县之间地震。介休县仓库、监狱、城墙以及楼垛、房屋均有塌裂。正午时复震,介休全县狂风大作,地动山摇,死伤100余人。
  光绪二十六年(1900)
  春,榆次大旱,至六月不雨,五谷歉收,饿死民甚多。
  五月中旬,榆次、太谷、平遥、介休、灵石、乐平、寿阳等县出现不同规模的义和团活动。
  六月三日,寿阳县义和团捣毁东关“北洋楼”教堂,捕捉英国牧师毕翰道全家以及汾州牧师的两个儿子,送交太原抚署,六月十一日处决于抚台衙门前。
  六月十五日,榆次县什贴镇义和团大师兄姜晋华率团民数十人进入太原,山西巡抚毓贤亲自迎入巡抚衙门,“隆以仪制,赉以马匹”,一时轰动省城。
  八月一日,太谷县72村义和团攻占南关福音院,杀死美国教士6人。山西巡抚毓贤也派一支马队助战。
  闰八月九日,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路过祁县,在乔家大德通票号设行宫暂歇,十日,慈禧一行抵平遥,十一日过介休,十二日出灵石。
  光绪二十七年(1901)
  三日十一日,寿阳知县秦鉴湖、太谷知县胡德修,因义和团运动被清政府革职,发往极边,永不释回。四月二十五日,受外国教会要挟,山西巡抚决定停止两县生员5年乡试。
  四月六日,榆次、太谷两县差役四处抓捕义和团民。榆次义和团大师兄姜晋华(16岁)被捕差夜间押送省城,七日“处以凌迟”。
  五月上旬,各地教民仗清政府撑腰,横行乡里,榆次教民因嫌县令断案不合心意,竟大闹公堂,辱骂县令,而县令不敢言语。
  光绪二十九年(1903)
  榆次县车辋村常麟书、常赞春合并本族私塾,创立笃初小学堂,开全省私人办新学之风。光绪三十二年(1906),增设中学班,改称常氏私立中学兼高初两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
  祁县创立益晋公司,采用手工织布,为山西省第一家织布厂。
  同年,美国基督教会用“庚子赔款”,在太谷孟家花园成立诊所,次年扩建为仁术医院,由美国公理会派韩明卫(美籍人)主持院务。并在辽县开办教会诊所。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榆次县车辋村常赞春创立私立常氏女子知耻学堂,让族中闺媳就学。
  同年,祁县巨商渠本翘创设祁县中学堂,校址在县城内原昭余书院旧址。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榆次县车辋村常家创办郭睦机器织布厂,为榆次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之一。
  同年,灵石籍同盟会员何澄由日本回国,途经太原时在山西大学发表演说,鼓吹革命。后回到灵石一带活动。
  同年,太谷籍同盟会员荣福桐由日本回国,在五台县向省内同盟会员传达同盟会总会关于实行武装起义的指示。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十月,正(定)太(原)铁路通车,经境内榆次、寿阳两县。
  同年,孔祥熙留美回国,受美国欧柏林、耶鲁大学委托在太谷创办铭贤学堂。宣统元年(1909)迁至孟家花园。
  光绪三十四年(1908)
  祁县巨商渠本翘向山西各界筹借白银200余万两,赎回被山西巡抚胡聘之出买给英国人的山西煤矿开采权,被公推为山西省保晋矿务有限公司第一任总经理。
  宣统元年(1909)
  祁县人乔殿森等投资,在益晋织布厂安装小型发电机两部,供本厂用电。
  宣统三年(1911)
  五月,介休县秦树、四家窑、西欢一带遭狂风冰雹侵袭,塌毁房屋数十间。
  临时政府废除州的建置,辽州改为辽县;各县衙改称行政公署,知县改称知事;同时将乐平乡恢复乐平县置。
  同年,政府教育部颁发《小学校令》,责令各县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及中学堂,一律改称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及中学校。
  2月6日,北洋政府交通部核定《山西裁驿归邮办法》,撤消驿站,境内驿站所有马匹、鞍屉、棚厂各物照价变卖,驿卒、马夫多改业为邮差。
  7月,涂水暴涨,榆次、太谷两县50余村受灾,禾木一无所余,为清朝同治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
  同年,太原利晋公司郭化成集资在榆次创办染织分厂,用化学原料印染各色布匹。民国10年(1921),正式成立利晋织染有限公司,除使用机器纺织棉布和蒸汽染槽外,还生产人造丝织品“明华葛”,为山西首创新工艺。
  4月17日,因山西省乐平县与江西省乐平县同名,经内务部协议,将山西省乐平县改名为昔阳县。
  同年,太谷县乌马河决水,由北门入县城,沿河诸村多被淹。
  太谷县广升远药店制作的滋补品龟龄集和榆次县生产的堡子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奖。
  同年,孔祥熙在太谷城内创办“裕华商业储蓄银行”。
  平遥县“公益生”织布局首次引进铁机织布。
  同年,美籍基督教人士贺芳兰在太谷创办毓德妇学校,主要招收教徒家眷学习教义、妇德。
  同年,介休县北贾村蔚丰厚票号驻京经理李宏龄筹资300万元开办“蔚丰商业银行”。(在哪)
  平遥县金井火柴公司创立。
  同年,各县开始推行阎锡山的“村本政治”,将全县分为若干区,区下设编村,编村下设闾,每闾管5邻,每邻管5户。
  孔祥熙在太谷城内西街成立祥记煤油公司,在天津设分公司,包销亚西亚煤油和壳牌汽油、机油等。
  同年,平川各县推行山西省长公署提倡的“六政三事”,设立蚕桑传习所、妇女纺织传习所等民间职业教育组织。
  榆次商业资本家贾俊臣、徐秉臣、郝星三与山西银行经理徐一清、省财政厅长崔文征以及榆次县乡绅赵鹤年等集资150万元,在榆次城北门外创办晋华纺织股份公司。民国13年(1924),正式建成投产,改为榆次晋华纺纱厂,为山西省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
  同年,山西省在榆社县建立省立第八中学。
  同年,太谷县北洸村曹家和榆次县车辋村常家设在中俄边境恰可图的锦泰亨、大德玉等商号最后倒闭并退回山西。
  2月,山西省银行榆次分行成立,资本2万元。
  4月1日,山西省长公署修筑的第一条公路太(原)风(陵渡)公路太原—平遥段开工。同年12月底竣工。
  同日,寿阳人李忠研制汲水机成功,呈送山西工业试验所鉴定。
  同年,榆次县城北关设军用电话局,开办长途电话和电报业务,主要供阎锡山军政机关通信联系。
  同年,平遥县聚兴铁厂建成,铸制扎花机、齿轮、农具及零件等。
  同年,榆次、太谷、平遥、介休、榆社、昔阳等大旱。
  9月23日,由美国红十字会捐资56万元修筑的平定县阳泉镇——辽县的平辽公路正式通车,公路总长121公里,境内长103公里。
  10月1日,太原私营公记汽车行在榆次永成栈、太谷巨成栈设立车站及售票点,经营太原——太谷客运,为山西省商营汽车之始。
  同年,榆次人常赞春、常旭春等集资2.5万元,在太原钟楼街创办范华印刷厂,先后经营35年,为新中国成立前山西省最大的印刷企业。
  7月24日,介休县大雨,山洪暴发,伤100余人,房屋、牛马、积粮损失无算。
  同年,太谷县北洸村曹家购进美国制发电机照明,装灯100余盏。
  同年,太谷农工银行在县城内成立,资本7万元。
  同年,祁县人孟步云发起成立了山西天文适用学会。
  山东人潘轶群创办太谷同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同年,具有200年商业历史的祁县乔家设在绥远、包头的复盛公、复盛全、复盛西等商号,集资垫付包头城内9行、16社(财帛行及鲁班社等)的大部用款,以发展包头的商业和手工业。
  3月,榆次县工商界集资5万元,由宋启秀、张学纲组建魏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安装48千瓦发电机1台,供县城及少数工厂用电。
  夏,在太原平民中学读书的祁县人阎毓珍,与同乡进步青年张惟琛、袁贵显、阎定础等发起成立祁县青年俱乐部,参加者有30人左右,在“研究学术,互相切磋,联络感情,服务社会”纲领下,探讨社会问题,宣传进步思想。俱乐部备有《向导》、《政治生活》、《平民》、《共产主义ABC》及孙中山的《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进步书刊杂志,供青年阅读。
  8月26日—27日,昔阳县立第一高小学生发起反对学校领导虐待学生和限制学生自由的风潮,罢免了顽固校长卜绪德。
  同年,祁县创办《民报》,为晋中第一份小报。
  2月,太谷铭贤中学学生张惟琛(祁县人)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晋中最早的中共党员。
  6月,张惟琛介绍同学赵品三、郝金和入党,组成铭贤中学党小组,为晋中第一个中共党小组。
  同月,中共太原党团组织发展晋华纱厂10多名工人入团,并于7月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榆次晋华纱厂特别支部。
  8月,晋华纱厂工人夜校和工人俱乐部成立。
  同月,樊钟秀建国豫军同冯玉祥国民军合作,由涉县经峻极关进攻辽县。晋军蔡荣寿旅、许成蔚团奉命堵截,突遭樊军袭击,惨败于辽县下庄村,余部退至蛤蟆滩,又被樊军缴械。樊军长驱直入,阎锡山急调第六团荣鸿胪部和商震第二、第三旅增援辽县。又调第六旅杨爱源部驻榆次,并命王靖国营由榆次向八赋岭堵截。樊军三面被围,被迫撤回河南。
  2月,太谷、祁县一带农民运动兴起,开始组织农民协会。
  同月,中共祁县临时支部在城内大盛川汇票庄成立,有党员3人。4月,改组成正式支部,韩钟乾任书记,为晋中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春,中共榆次县支部在榆次城隍庙街16号院秘密成立,籍中发任书记。
  5月,晋华红色工会成立,索清泉任工会委员长,为晋中最早的工会组织。
  6月,中共榆次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驻城隍庙街16号院,梁其昌任书记,为晋中第一个县级党组织。
  7月16日,榆次晋华纱厂1000余名工人为提高待遇、反对压迫举行罢工。17日,又进行示威游行,提出四项条件,要求资本家答复。罢工得到各界的支持,斗争持续40天,轰动全国。后资本家勾结“学兵团”进行镇压,逮捕工人代表和积极分子11人,封闭工会,强迫工人复工,罢工斗争受挫。延至12月中旬,在全国人民反对下,山西省长公署被迫释放被捕工人并答应了工人的条件。这是山西工人运动史上规模较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深远的一次政治大罢工。
  11月,瑞典国王的太子及后妃一行数人到介休绵山朝拜。
  1月,祁县益晋织布厂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和组织工会。斗争坚持一个多月,厂方被迫答应了工人的要求,这是晋中地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工人罢工斗争。同时,祁县工会也宣布成立。
  春,共产党员梁露、张宗试、马达等在介休县洪山、曹麻、张良等村组织农民运动,组建了介休农民协会,张宗试担任主席,会员达800余人。同时,梁露又发动介休城内女子高校学生组织妇女协会。
  7月上旬,中共临时山西省委因太原开始“清党”而迁驻祁县乔家堡,并先后派汪铭(化名王德昌)、邓国栋在乔家堡、张庄一带进行建党活动和组织农民运动。
  8月,中共祁县委员会在乔家堡成立。县委在县城、东观、乔家堡、贾令等地建立10个党支部,党员达40余人,其中有乔春娴、乔春静、王淑贤3名女党员。
  10月,中共介休县委员会成立,梁露任书记。
  冬,中共祁县县委领导农民协会开展以反贪污、反恶霸为中心的农民运动,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同年,榆次县城内北门街开设电报局,由国民政府交通部电讯局直管。
  2月28日,中共祁县县委在张庄村岳中泽(中共党员)家召开扩大会议,传达省委“霍州会议”精神,部署农民暴动。散会不久,国民党军警包围会场,将留在岳中泽家的省委委员邓国栋和祁县县委负责人弓晋祥、王德茂、岳中泽逮捕。第二天,又抓捕了县委委员阎定础等,祁县县委遭到破坏,造成了轰动全省的“张庄事件“。

  榆次实业家宋启秀在北关创办魏榆面粉厂,投产后,日产机制面粉500余袋。
  山西晋阳面粉公司在介休县城内庙底街成立,开始使用锅驼机动力磨面。
  3月,祁县白圭镇——晋城的公路建成通车,俗称白晋公路。
  同年,阎(锡山)冯(玉祥)倒蒋(介石)大战失败,晋钞与败军同时涌回山西,各县通货膨胀,抢窃成风,残留的晋中私营商业再次倒闭,民间遂有“中华民国十九年,票子毛的不值钱”的谚语流传。
  秋,榆次实业家宋启秀在北关羊毫街创办山西私立魏榆初级普通商业科职业学校(校址在今寿安里小学)。
  同年,北平地质调查所刘师国在榆社县考察,发现新生代晚期化石,引起国内外关注。第二年七月。地质调查所杨钟健教授与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再次赴榆社县考察。
  同年,榆次县反日救国会创办《榆次县反日间日刊》,揭露日军侵华暴行。
  太谷县铭贤学校农场从美国购进法国兰布耶美利奴细毛羊品种进行繁殖。但只限于本校范围,而未推广。
  同年,太原国民师范学生乔增禄在昔阳县家中休学期间,联合宋乃煊、赵邦汉等在铺上村创办贫民学校,秘密宣传马列主义。
  2月,原国民党第六陆军总指挥兼安徽省政府主席方振武从上海到介休、孝义一带与旧部鲍刚、张人杰等成立抗日救国军。3月1日,在介休县通电全国,就任抗日救国军总指挥职。
  10月,祁县贾令、南左、北左等8村群众在中共祁县县委领导下,联合反抗政府把持的大丰水利局对农民的剥削,迫使政府答应免交水费。
  同年,根据国民政府颁布的《县组织法》,各县公署改为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
  1月初,榆次城内装置民用电话,榆次、太谷两县之间可以直通电话。
  10月,灵石县桃纽煤矿有限公司在富家滩成立,经理杨明,共集258股,股银8750元,开有11个坑口,日产煤100吨,销往临汾、运城等地。
  11月10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由孔祥熙等陪同从太原到太谷视察,并在铭贤学校作了演讲。
  12月30日,南同蒲铁路太原——霍县段通车,纵贯境内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6县。
  1月,太谷县铭贤学校农科园艺场主任贾麟厚,在浒泊乡桃树岩创办苹果园,面积100亩,为全省第一个苹果生产园地。
  11月,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开始在境内市场流通。
  同年,中国北疆博物馆馆长、法国神父桑志华和汤道平在中国地质学会会志第14卷发表《山西中部上新世湖相地层》专著,首次论述榆社县地层及化石成因。自此,榆社化石名扬中外。(榆社县志)
  3月初,东征红军到达介休、灵石两县同蒲路以西地区,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并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宣传党的抗日主张。3月17日,红一军团进攻灵石县南部富家滩一带,占领南关火车站。同日,毛泽东率东征红军总部机关进驻灵石县双池镇西庄村,并和战士们一起为群众挖掘一泉,群众称之为“幸福泉”。
  冬,山西省牺盟救国总会向各县派出村政协助员,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和发展牺盟会组织。协助员在各县工作3个月,发展了一大批会员,并动员许多青年参加了国民兵团和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到次年6月,太谷、昔阳、辽县(今左权县)、榆社、平遥、寿阳等8个县都建立了“牺盟会”组织。
  同年,榆次城内仿照西方舞台型式,建成群英舞台,内分池座与包厢,开买票看戏之先例,为境内最早的新式剧院。
  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爆发。晋中各地群众在中共党组织和“牺盟会”的领导下,纷纷参加抗日斗争。
  8月,晋华纱厂300名工人组成晋华工人自卫队。
  同月,中共山西省工委在太谷建立晋中特别委员会(又称同蒲特委),负责同蒲铁路沿线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等5县的建党和党组织整顿工作。
  9月17日,八路军120师8000余人在贺龙、关向应率领下,由陕入晋,从侯马乘火车到达榆次车站,受到群众热烈欢迎。随后奉命开赴晋西北。
  9月,“牺盟会”在寿阳县组建正太铁路工人游击队,领导人为陶希晋、施恒清、田珍等。
  10月3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在寿阳县组建,全队共1500余人,队长李冠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戎伍胜。
  10月中旬,129师政委张浩、参谋长倪志亮率师部和386旅到达昔阳县城。
  10月22日,八路军总部在朱德总司令率领下,由五台山向太行山转移,经盂县进入寿阳县。同时,115师、129师在寿阳县境正太路南侧会师。
  10月27日,日机轰炸寿阳县城。朱德总司令率部队由寿阳县景尚村抵和顺县马坊。
  10月30日,八路军总部一部分人员由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从五台山出发,经定襄、忻县、太原、榆次,抵寿阳县龙泉镇。
  10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中共晋中特别委员会在和顺县石拐镇成立,陶希晋任书记。第二年5月,与冀晋特委合并组成晋冀特委,辖榆次、太谷、寿阳、和顺、平(定)昔(阳)东、辽县、榆社、祁县及平定等县。
  同月,刘少奇在太原向刘伯承、赖际发等传达华北局对129师的指示,指出“要把榆次东山的八缚岭变成华北抗战的井冈山”。
  同月,八路军129师教导团第5连及部分干部在榆次、太谷、寿阳等地建立游击队。11月18日,这几支游击队同王孝慈、侯富山领导的阳泉煤矿工人游击队汇合,组成晋冀豫抗日义勇军第一纵队(后称秦赖支队)。
  同月(11月5日),昔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为太行山最早建立的抗日县政府。
  11月1日,彭德怀率八路军总部一部到达昔阳县沾尚。3日抵和顺县马坊,与朱德会合。
  11月2日,日军20师团侵占寿阳县城。刘伯承指挥129师386旅在昔阳黄崖底毙伤日军300余人,缴获战马200余匹。3日,日军再占昔阳县城。4日、7日,115师、129师主力再设伏于广阳、户封地区,重创日军20师团两个联队,毙伤1000余人,迟滞了日军西进。
  11月4日,日军20师团分两路向榆次、太原奔袭,行至榆次县鸣谦镇小南庄与川军交火,川军死伤1000余人,榆次县城沦陷。
  11月7日,日军20师团攻陷太谷县城,杀死居民320多人。同时,日军一部袭入榆次县张庆村,烧杀奸淫3天,杀害群众120多人,奸污妇女数十人。
  同日,八路军总部在和顺县石拐镇召开重要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有关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朱德、彭德怀、左权、任弼时、刘伯承等参加了会议。
  11月8日,八路军129师、115师一部奉命挺进太行山区,开辟太行山抗日根据地。此后,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师师部等一大批党政军机关先后在和顺、辽县等地驻扎,晋中成为华北地区抵抗日军侵略的指挥中心。
  同日,日军侵占祁县城。
  11月13日,朱德、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总部驻榆社县城。当晚朱德在省立第八中学举行的军民联欢大会上发表抗日演说。(榆社县志)
  11月15日,129师师部在刘伯承、徐向前率领下由和顺县石拐镇移驻辽县西河头村,与中共冀豫晋省委在西河头开办游击训练班,训练部队和地方县、区级干部。
  12月12日,129师独立支队(汪乃贵支队)在昔阳关帝庙一带组建。
  12月13日,冀西游击队在昔阳县皋落镇组建。
  12月22日,日军从平定、昔阳、榆次、太谷县调集5000余人,分6路向正太路南侧寿阳、昔阳、和顺一带围攻,妄图消灭129师。刘伯承指挥129师主力,在秦赖支队配合下,与敌激战5天,歼敌600余人,取得首次反围攻的胜利。
  同年,榆社银郊村小深南沟出土“银郊中国肯氏兽”化石,为研究地球板块学说提供了重要资料。(榆社县志)
  1月18日,因张浩奉调赴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抵辽县西河头村接替张浩担任129师政委。
  1月(2月中旬?),中共冀豫晋省委在辽县西河头村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传达中共中央12月会议精神,北方局代表彭真做了报告。会议对抗战形势,争取抗战胜利的方针和党的工作,进行了讨论和部署,特别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同时召开了129师高级干部会议。
  同月,日军控制平(定)辽(县)公路,为适应抗战形式的需要,晋中特委决定将昔阳县分为昔东、昔西两部分。后又以平辽公路为界,分设昔东、昔西2县。
  2月13日,日军20师团侵占平遥县城,杀死城内外居民1000余人。
  2月15日,日军侵占介休县城。
  2月24日,日军侵占灵石县城。从此,灵石县以汾河为界,分为灵东、灵西两部分。
  3月19日,日军在太谷县井神、西山底、东山底、龙门、北洸5村大肆烧杀戮掠,杀害群众337人,烧毁房屋1500余间。
  3月中旬,中共冀豫晋省委在辽县西河头村召开了建立太行山根据地会议,主要讨论了建立根据地的基本认识,并具体部署创建根据地的工作。辽县、和顺、昔阳、平定及河北省部分县共10县区委以上负责人参加会议。
  4月8日,日军纠集3万余人,向晋东南地区发动“九路围攻”。14日,日军攻陷辽县城,八路军129师在辽县桐峪部署反“围攻”作战计划。27日,“九路围攻”被粉碎。
  4月10—13日,国民革命第十七路军169师师长武士敏率169师在八路军129师配合下,于祁县子洪口伏击东进日军,歼敌近1000人,毙日军联队长、中队长各1名,捣毁战车10余辆。此次战役,是国共两党军队并肩御敌,共同抗日的模范战例。
  4月下旬,晋冀豫军区司令部在辽县殷家庄村成立。晋中区划归第一军分区,秦基伟任司令员,赖际发任政委,以秦赖支队为基干支队,下辖3个支队。
  5月1日,中共晋冀特委在和顺县城关园街村创刊《胜利报》,为太行革命根据地最早的报纸之一。
  同日,晋中人民救国合作社在和顺县石拐镇建立,并在太谷、榆次两县设立分社,进一步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
  5月,根据中共冀豫晋省委指示,辽县改为中心县,下辖辽县、榆社、祁县3县。中心县委机关驻殷家庄,对外称“八路军工作团”。
  9月18日,晋东青年代表会在榆社县城举行,会上成立了晋东青年抗日救国总会。这是边区抗日根据地出现的第一个地区性青救会组织。
  9月,八路军总部在榆社县组建了最大的修械所,代号为“八路军流动工作团”,有职工250多人,除修理枪械外,平均日产步枪96支。
  秋,山西工卫队21团,在晋中办事处(工卫队派驻敌战区的工作机关)配合下,袭击祁县北关日军织布厂(抗战前的益晋公司),缴获大批布匹,解决了工卫队3000多人两冬一夏的被服所需。
  10月,平遥、榆社、昔阳、和顺、辽县设立战时特税局,通过征收出入口税,筹集抗日经费。
  同年,由榆社、辽县、和顺、昔阳、寿阳、祁县、平遥、介休和晋东南部分县工会组成的晋中工会联合会成立。
  1月1日,日军独立第四混成旅团等部6000人,向和顺、辽县“扫荡”。23日侵占和顺城。29日再陷辽县城。和顺、辽县军民展开反“扫荡”斗争。2月2日,129师一部收复辽县城,反“扫荡”结束。
  3月,晋东妇女工作促进会在辽县城成立。
  5月,晋冀豫军区接管晋中人民救国合作社,并扩大为太行合作总社,总社设在辽县芹泉镇,下设4个分社。
  6月11—13日,八路军副司令员彭德怀同国民政府河北省主席、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麟在辽县下庄村举行会谈,提出坚持河北抗战的8条纲领。
  6月,日军利用原白晋铁路支线路基修筑祁县东观至潞安铁路,企图分割包围太行革命根据地。
  7月3日,日军5万余人,由驻太原第一军团长梅津指挥,向太行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九路围攻”。5日占领辽县城。8日侵犯榆社县,在云簇镇遭八路军386旅重创,死伤180余人。八路军新1团团长丁思林在战斗中牺牲。同时,385旅在辽县石闸村附近设伏,歼敌一个大队,毙伤600多人。至8月下旬,反“扫荡”结束,八路军作战70余次,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收复榆社、武乡等县城,粉碎了日军企图聚歼八路军主力的阴谋。
  (#6月#)同月,129师师部由辽县西河头村移驻桐峪镇。
  9月1日,日伪山西省公署设立雁门道和冀宁道,将晋中境内榆次、寿阳、昔阳3县划归雁门道,道公署驻榆次,其余县划归冀宁道。
  9月,太行区贸易合作社和土货合作社在辽县成立,并在各县设分社,实行土货、山货统制。
  10月,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决定在辽县搞实验县。实验县的标准为彻底改造区村政权,建立民主制度;彻底实现减租减息;完成与超额完成扩兵计划;创建模范支部,组织4万群众坚持抗战与反磨擦斗争。
  11月12日,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在辽县芹泉镇举行各界座谈会,动员各界人士抗日,反对投降。
  1月10日,日军焚烧绵山,云峰寺等诸多古建筑被烧毁,一些群众惨遭杀害。
  1月,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决定,和顺县以平辽公路为界分设为和(顺)东、和(顺)西2县。
  同月,晋中抗日军民开始反击阎锡山顽军的进攻。29日,八路军385旅、386旅和晋中独立支队在榆次县黄彩村歼灭阎19军暂2旅500余人,毙正副旅长2人。2月2日,再于榆次以北地区歼灭阎军新2师。
  5月31日,晋冀豫区宪政促进会在辽县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102人,一致要求实施民主宪政,反对国民党包办国大。刘伯承、薄一波等35人被选为理事,陈大东被选为理事长。
  5月,129师组织白晋战役。八路军破坏了祁县东观——南团柏和太谷——祁县东观段铁路,断绝了日军交通线。
  同月,日军第四混成旅团1000余人扫荡辽(县)西,遭八路军385旅狙击,日军死伤500余人。
  6月22日,日军36师团4000余人分三路“扫荡”辽县、榆社、武乡以南地区。八路军129师以破击平(定)昔(阳)、白晋公路截击敌人,迫使敌主力撤退。
  7月,祁太游击队成立,担负太行二分区与晋绥根据地联系的地下交通任务。1942年冬改为同蒲支队。先后护送彭德怀、刘伯承、陈毅、杨秀峰等领导和团级以上党政军干部500余人及其他干部、学员、家属3000余人过境。
  同月,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总会决定在辽县成立北方办事处,负责领导华北各根据地青年新闻记者分会。
  8月1日,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简称冀太联办),昔东、和东归太行一专区管辖,昔西、和西、寿阳、榆次、太谷归太行二专区管辖,祁县、榆社、辽县、辽西归太行三专区管辖;平遥、介休、灵石归太岳区。
  8月20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129师破击了正太线榆次——寿阳段铁路,385旅13团破坏了榆(社)辽(县)公路,拔除敌沿线据点。在3个半月的战斗中,晋中区组织参战民兵2万余人,支前群众30万人,征调牲口4500头,供应军粮1.4万石。
  8月23日,129师模范医院迁驻辽县羊角村,改名白求恩医院。
  9月1日,日军出动3000余人和两架飞机,偷袭八路军129师前线指挥机关、战地医院和炮兵阵地所在地榆社县卷峪沟,遭八路军386旅狙击。
  9月4日,日军“扫荡”寿阳县范瑶、宣瑶等村,杀死群众137人。
  9月8日,寿阳县芦家庄据点日军血洗韩赠村,杀害村民364人,其中39户人家被杀绝。
  9月19日,寿阳县芦家庄、冀家垴据点日军偷袭羊头崖村,残害群众216人,烧毁房屋200余间。
  9月21日,寿阳县芦家庄、段廷据点日军“扫荡”王村,杀害村民137人。
  9月23日,八路军129师发动榆辽战役。25日收复榆社城,歼灭日军200余人和部分伪军,接着收复辽县石匣、管头等村。30日,在榆社县红崖头、官地垴地区伏击坂井大队,经两日激战,歼敌300多人。
  10月15日,八路军129师新10旅在和顺县弓家沟伏击一支日军运输队,歼灭日伪军近百人,击毁汽车44辆,缴获大批物资。
  10月21日,日军偷袭和顺县榆树湾八路军医院,杀害伤病员100多人,杀死村民50多人,烧毁房屋300余间。
  10月29日,冀太联办颁布《减租减息暂行条例》,决定实行“二五减租,一分减息”,各县随之贯彻执行。
  10月,为加紧掠夺山西物资,日军将正太铁路由窄轨改为准轨,并易名为石(家庄)太(原)铁路。
  11月1日,日军袭击太行二分区医院驻地榆社县王家沟,残杀八路军伤病员144人,群众62人。
  11月7日,八路军总部从武乡县经黎城、涉县抵辽县大林口村。翌日,进驻武军寺村。中共中央北方局及北方局党校、新华日报(华北版)社等也随八路军总部进驻麻田、桐峪等村。
  11月18日,日军突袭昔阳县西峪村,一次杀害村民386人,制造了太行根据地最大的“西峪惨案”。
  11月29日,日军在和顺县坪松村疯狂烧杀,残害群众108人。
  同年,八路军军工部在和顺县青城镇建立了生产炸弹的兵工厂,在辽县土棚、高峪分别建立了生产刺刀、步枪的兵工厂。
  1月5日,日军在寿阳县羊摩寺杀死群众211人。
  1月10日,日军36师团、独立混成旅团5000余人“扫荡”辽县、榆社、昔阳等县。15日,晋中区军民粉碎敌“扫荡”,毙伤日伪600多人。
  1月21日,榆社县5万民众联合签名,在《新华日报》上发表通电,要求国民政府制止内战,一致抗日。
  1月,昔阳、和顺、寿阳、榆次、太谷等县根据地农村开展村级政权选举活动,选出村长,建立村政委员会。
  同月,华北新华书店在辽县麻田镇开业。
  3月10日,灵石县富家滩煤矿100余名工人罢工,反抗日军压迫。
  4月3日,日军在和顺县羊蹄洼屠杀学生、群众100多人。
  7月1日,八路军总部移驻辽县麻田镇。一直驻扎至抗日战争结束。
  7月7日,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在辽县桐峪镇开幕,大会主席团决定,将会议名称改为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彭德怀、邓小平等领导和133名参议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并通过了边区政府施政纲领,选举申伯纯为议长、宋维周和邢肇棠为副议长,李大章、邓小平等15人为议会驻会委员;杨秀峰为边区政府主席,薄一伯、戎伍胜(戎子和)为副主席;浦化仁为高等法院院长。边区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完全统一和正式形成。8月15日会议结束。
  8月16日,冀太联办生产贸易总局在辽县武家 召开太行、太岳区贸易局长和各县分局局长及工厂厂长参加的联席会议,强调在对敌斗争中要掌握好发展生产、统制贸易和巩固货币的三个基本环节。
  8月30日,冀太联办撤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开始办公。太行区被确定为边区政府直辖区,下辖6个专区,其中昔东、和东归太行一专区管辖,昔西、和西、寿阳(南)、榆次(东)、太谷归太行二专区管辖,祁县、榆社、辽县、辽西归太行三专区管辖,平遥、介休、灵石(东)归边区第九专区管辖。
  9月,中共晋冀豫二地委在和顺县曲里村召开党员代表会议。晋冀豫区委书记李雪峰、太行军区政治主任黄镇和二地委委员、各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30余人参加。二地委书记赖若愚作工作报告,副书记陶鲁笳作组织建设报告。会议讨论通过《关于爱护党军爱护伤员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二地委领导班子。
  10月,日军侵占的灵石县富家滩煤矿大冒顶,压死中国矿工100余人。
  同月,驻武乡县日伪军1000余人,连续“扫荡”榆社县良效村一带,枪杀和毒死群众133人,烧毁房屋及抢劫粮食无数。
  12月15日,和顺、太谷、榆次、昔阳等县中西医师20余人召开座谈会,讨论治疗伤寒和时疫问题,并成立中西医师救国会。
  同年,八路军军工部在辽县尖庙村建立军工机器厂,后勤部在苏公村建立饼干厂。
  1月,太行革命根据地各级党政军机关实行精兵简政。至1943年底,全区党政各级机关脱离生产的人员编制比1940年前减少了1/3到1/2,其中边区政府机关由500人减少到100人。
  2月3日,日军1.2万余人“扫荡”太行区,重点对八路军总部驻地辽县麻田进行合击。4日,总部特务团在麻田毙敌100余人。各分区部队配合八路军于3月3日粉碎日军“扫荡”,共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
  3月,日军开始修筑武乡县(经榆社)——辽县的公路。4月底修通,将太行三专区分割为两块。同时,日军采取“扫荡”和“蚕食”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地向根据地进犯,太行二专区也缩小至方圆只有二三十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
  5月19日,日军3万余人向和顺、辽县发动进攻。25日,1万余日伪军包围八路军总部及北方局机关,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辽县北艾铺十字岭指挥突围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享年36岁。
  6月18日,八路军总部及辽县麻田镇数千军民隆重举行左权将军追悼会。彭德怀、罗瑞卿在会上讲话,鼓励根据地军民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8月,中共晋冀豫区委向全区转发《榆社县关于目前群众斗争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指示》和《三地委对榆社群众运动的初步总结》,推广榆社县减租减息的经验。(榆社县志)
  9月18日,辽县党政军民5000余人在西黄漳村举行纪念“九·一八”大会,同时宣布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了纪念左权将军,从即日起,辽县正式易名为左权县”的决定。
  同日,新四军政委刘少奇由华中回延安,途经麻田。10月10日,在下武村北方局党校作《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和策略问题》的报告。刘少奇在辽县停留一月后,由平遥县过汾河,转赴晋绥八分区。
  10月,由于太行、太岳区旱灾、虫灾严重,秋粮收获甚少,根据地军民陷入了最困难的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成立太行区旱灾救济委员会,杨秀峰兼主任委员。
  同月,日军“扫荡”榆社,在圪坨、岩良、偏良村一日三屠,杀害群众162人。
  3月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将晋绥区汾河以东、同蒲路以西的榆次、太谷、祁县地区划归太行二分区管辖;同日成立晋冀鲁豫边区经济委员会,陈子华为主任。
  3月,中共晋冀豫区委向全区发出《榆次反修路斗争总结》的通报,表彰了榆次路东县委从1942年10月开始,领导人民群众取得反对日军修筑马(坊)长(凝)路、黄(彩)庆(城)公路斗争的胜利。
  春,彭德怀、滕代远带领八路军总部直属机关在左权县武军寺后山、下武村马鞍山开垦荒地,开展生产自救运动。
  5月5日,日伪军1.5万余人向左权、榆社等县“扫荡”。21日,太行二分区部队在榆社县辉教村击落日机一架。22日,反“扫荡”结束。二分区总结出《坚持敌后格子网内游击战争的几点经验》。
  7月29日,左权县羊角村破获一起国民党特务投毒案,主犯侯伯周、侯鸿喜被处决,5000余名中毒群众除2人死亡外,全部得救。
  8月29日,太行数千军民在左权县麻田镇集会,公审并处决了汉奸刘三柱、贾三寿、王献林等。
  秋,同蒲支队护送赴延安参加整风的彭德怀、刘伯承从榆次县过境。
  10月,晋冀豫二地委改为太行二地委,领导昔西、和西、寿阳(南)、榆次(东)、太谷、榆太祁(路西)、辽(县)西及平(定)西8县,地委驻和(顺)西横岭村。
  冬,根据中共太行区委指示,各县开展冬学运动。
  同年,榆社县桃阳村妇女郝二蛮、大寨村农民张志全,以及昔阳县刀把口村张老太等创办第一批农业生产互助组,秋后获得粮食大丰收。
  1月8日,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建议,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左权县麻田召开财经会议。会议讨论贯彻毛泽东关于“组织起来”的指示,确定第二、第三、第四军分区的努力目标是“丰衣足食”,第一、第五、第六军分区的努力目标是“生产自给”。会议决定
  1月初,新四军军长陈毅从中原赴延安,途经左权县,在八路军总部停留1月多,写下《过太行山抒怀》等诗。2月初,经榆社、太谷、祁县渡汾河入吕梁区。过太谷时作诗《元夜抵胡家坪》和《水晶坡又阻雪》两首。
  2月29日,太行军区二、三分区部队收复榆社县城。
  4月17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麻田召开整风会议,邓小平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5月初,为保卫麦收,各县和太行二分区派出小股部队袭击日伪军,重点围歼驻左权县日军。
  8月底,左权、和顺两县组织1万余人开展剿灭蝗虫运动。
  9月初,日军1000余人“扫荡”和西县横岭、双峰一带以及和东、昔东等县。根据地军民顽强抵抗,民兵英雄朱银马率飞行爆破小组一次炸死炸伤日伪军12人。
  11月1日~20日,日伪军5000余人“扫荡”左权县及其以南太行根据地,太行军民在反“扫荡”中奋勇战斗,歼敌500余人。
  11月21日,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在黎城县召开,和顺县任毛小、朱银马,左权县陈炳昌被评为一等杀敌英雄;榆社县郝二蛮、寿阳县庞如林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左权县刘二堂,祁县胡彦铭被评为二等杀敌英雄;太谷县岳万寿、左权县赵申年、昔阳县芦有仁、刘凤翔被评为二等劳动英雄;太谷县程联如、左权县左文才、昔阳县段连新分别被授予杀敌英雄、植树能手、打柏油能手称号。
  同年,朝鲜人山大在平遥城隍庙内建立常识电影院,放映《滑稽漫画》等影片。
  1月17日,太行二分区特等杀敌英雄、侦察队长赵亨德带领侦察队、武工队在正太路寿阳县西庄村伏击日军火车一列,俘日本天皇外甥、少将铃木川三郎等高级军官8人,毙伤60余人,缴获文件8000余件。
  2月26日,平遥县襄垣村19岁的抗日女英雄梁奔前被日军俘虏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于三岔口村。1957年12月,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访日,原侵华日军译员渡边龟二郎有感于梁的英雄行为,致函代表团介绍梁的牺牲情况,表示追悼之意,并向其家属道歉。
  3月5日,太行二分区30团攻克和顺县马坊堆儿梁据点,全歼日军一个小队。
  3月,太行二地委、二专署在辽(县)西殿上村成立晋中干部中学(后改名太行二中)。
  4月6日,太行二、三分区部队和八路军总部警卫团,向祁县、太谷、平遥等县境内白晋、同蒲路沿线的日军发动攻击,攻克敌人碉堡10余座,并攻入祁县城,毙伤日伪军270余人,缴获洋布3000匹,棉纱200捆。
  4月26日,太行二分区部队同八路军总部警卫团收复左权县城。28日,又收复和顺县城。5月7日,《新华日报》(太行版)发表《和辽解放与太行区的新形势》的社论,指出和顺、左权两县的收复,改变了太行区北线整个形势。
  7月8日,八路军总部在左权县麻田镇举行抗战8周年纪念大会,参加大会的有5000人。
  8月22日,太行一分区昔(阳)和(顺)独立团解放昔阳县城。
  9月3日,日军签署投降书,根据地军民载歌载舞,庆贺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原来因战争需要分设的昔西、昔东、和西、和东、辽(县)西等县陆续合并,恢复历史建置。寿阳、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县县城和铁路沿线地区被阎锡山军队抢占。
  11月20日,晋冀鲁豫边区成立太行行署,并调整行政区划。榆社、左权、和顺、昔阳、寿阳、榆次、太谷、祁县划归太行行署第二专员公署管辖。灵石、介休、平遥3县仍属太岳区。
  1月,阎锡山向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县派出“解救团”,推行“兵农合一”暴政,规定凡18—47岁的役龄壮丁,以村为单位,每6人组成一个兵农互助小组,1人当常备兵,5人领种份地当国民兵(预备兵),并向常备兵及其家属提供优待粮棉。各县实行“兵农合一”后,大部分农村因多数男劳力被抽去当兵或为逃避繁重的徭役外出谋生,造成社会混乱,土地荒芜,粮食无收,许多农民被迫卖儿鬻女,家破人亡。社会上流传着“兵农合一好,遍地长满草”的歌谣。
  同月,阎锡山军队偷袭解放区太谷、祁县、平遥等边缘地带,各县军民奋起还击。
  3月7日,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坐镇平遥庄子村,亲自指挥白晋战役,打击沿白晋线南犯的阎军。
  6月,中共太行区党委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亦称《五七指示》),要求在6个月内完成全区农村土地改革任务。
  8月3—9日,太行部队及民兵2万余人向正太铁路榆次——寿阳段阎军发起反攻,攻克寿阳县马首、段廷、芹泉等车站,炸毁建公大桥,控制铁路40余公里。
  8月28日,解放军太岳部队沿同蒲铁路反击阎军进攻,并解放了灵石县城。9月1日,解放富家滩煤矿。
  12月2日,太行区第二届群英会在长治城举行,太谷县贾毛猴,榆次县田四儿被评为边地一等杀敌英雄;昔阳县张老太,左权县贾富魁和榆社县郝二蛮(女)、石菊花(女),左权县赵申年分别被评为老区一等、二等劳动英雄;昔阳县赵超明,和顺县冯林梅(女)被评为一等、二等翻身英雄;左权县赵春华(女)被评为一等纺织英雄;榆次县张炳龙被评为新区二等劳动英雄;昔阳县张振华被评为二等合作英雄;祁县李雨化,和顺县杨启元、李保孩,左权县袁广顺分别被授予模范武工队、退伍军人建家模范、翻身模范、村级模范工作者光荣称号。
  同年,土改后的解放区农民获得了粮食大丰收。为保卫革命胜利果实,人民群众掀起参军参战的热潮。
  1月17日,晋绥野战军和太岳部队在介休、平遥、汾阳、孝义交界一带发动汾孝战役,经过12天激战,击溃阎军。
  1月30日,太岳部队配合灵石县地方武装,第二次解放灵石县城。
  1月,中共太行区党委向全区发出《左权老区查田运动初步总结》文件,介绍左权县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2月19日,平遥县民兵英雄裴德福受到太岳区武委总会一等奖励,被称为“孤胆英雄”、“爆破能手”、“破路模范”。
  3月,太行区党委连续发出《祁县边沿区群众运动经验》、《榆次对阎斗争中的翻身运动》、《太行边地土地改革思想发动的经验》等文件,推动了边地游击区土改运动向纵深发展。
  4月8日,晋察冀军区部队发动正太战役,5月8日胜利结束。
  5月4日,晋察冀二纵队解放寿阳县城。
  6月,晋冀鲁豫军区公布一年来战绩,其中太行二分区部队歼敌1209人,缴获各种枪支761支(挺)、小炮38门。
  夏,阎锡山派梁化之到平遥领导“三自传训”。平遥县长尹遵党召集全县干部开自白转生斗争会,以刀枪棍棒威逼到会人员交待与共产党的关系,各区各村又行仿效,全县一天打死无辜群众700余人。阎锡山赞赏尹的做法,于12月通令平遥为“模范县”,擢尹为专员。
  7月5日,孔祥熙由王靖国陪同回太谷视察铭贤学校旧址,并祭扫祖坟。
  9月22日,阎军61军66师107团在团长曹玉民、参谋长赵维国率领下,于祁县谷村举行反内战起义。
  11月3日,寿阳县赵家垴村16岁的女共产党员尹灵芝被阎军逮捕后,英勇不屈,在宗艾镇被阎军用铡刀杀害。
  11月初,太行二分区部队破击南同蒲线榆次——祁县段,炸毁乌马河铁桥,断绝阎军铁路交通。
  12月,自阎锡山在寿阳和晋中平川各县推行“三自传训”暴政以来,晋中区被毒打、残杀的群众达8万余人。
  同月,晋华纺织厂厂长张作三试制成功可用棉、毛、丝、麻、人造丝等原料混合纺织20余种颜色线的“花线机”。
  1月,解放区各县根据晋冀鲁豫中央局在河北省武安县冶陶村召开的土地会议精神,普遍推行土改复查和部署新解放区的农村土改。通过复查,纠正了执行土改政策中出现的一些偏向。
  2月10日,阎锡山发表《告晋中人民书》,供认抓走晋中各县壮丁十六七万人,使种地农民减少大半,粮食只收三四成。
  2月26日,晋华纺织厂贾腾云改制成功大锡林浆纱机。
  2月,阎军骚扰榆次、太谷、祁县边山地区,洗劫近百个村庄,抢粮3470石,抢棉无数。
  3月,为配合临汾战役,晋中部队(42团、43团、榆次团和寿阳、太谷、祁县3个独立营)向境内阎军占据的铁路交通据点发动攻击,牵制敌人兵力。
  4月,阎锡山集中5个团的兵力再次袭扰榆次、太谷、祁县边山地区。
  5月10日,晋察冀人民解放军再次解放寿阳城。
  6月2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定组织晋中战役,由徐向前任司令员、周士弟任副司令员。
  6月11日,徐向前、周士弟指挥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8纵队、13纵队、15纵队和太行、太岳、北岳、晋绥军区部队及地方武装6万余人,向驻守晋中平川以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为首的13万阎军发起攻击,晋中战役开始。
  6月12日,太岳军区部队攻占灵石,灵石县城第三次解放。
  6月18—19日,隐蔽在祁县、平遥、介休南侧太岳山区的解放军主力部队8纵队、13纵队从子洪口直扑祁县、平遥平川地区,将阎军拦腰截断。
  6月21日,8纵队和太岳部队在介休县张兰镇歼灭阎军亲训师、亲训炮兵团7000余人,缴获山炮24门、重迫击炮12门。
  6月23—24日,13纵队在平遥县洪善一带设伏,歼灭阎19军军部、40师师部及两个团,共3000余人,俘19军少将副参谋长李又唐。
  7月3日,阎军集结9个团的兵力,以装甲车、山炮、迫击炮以及飞机掩护,猛攻太谷县董村,企图打通北逃太原之路。解放军太岳43团拼死坚守,获“稳如泰山”光荣称号。
  7月6日,阎军赵承绶部连攻董村不下,即向西北方向逃窜。7—8日,被太行二分区、北岳二分区组织的肖文玖集团和华北13、15纵队及8纵22旅等部合围于徐沟县以东、榆次县车辋村以南的徐沟、太谷、榆次间的三角地带。
  7月7日,华北8纵队攻克祁县城,全歼阎暂编37师等部,毙伤700余人,俘师长雷仰汤以下3400余人。9月,又北上参加围歼赵承绶集团的战斗。
  7月10日,解放军向被围于徐沟县大常镇、太谷县小常村和榆次县西范、南庄村之间的阎军赵承绶部发起总攻。华北13、8纵队攻占东、西贾村及三李青,各歼敌一部。12日,8纵队又攻克南庄,歼敌10总队及暂编44师两个团,毙师长杨栖凤。
  7月11日,阎19军一部弃城逃窜,平遥县城获得解放。
  7月12日,阎军9总队逃离太谷城北窜。翌日,被华北8纵队在榆次县朱村附近歼灭。
  7月13日,太谷县城解放。
  7月16日,华北部队攻占西范村、小常村,歼灭阎野战军军部及33军军部、暂编46师、10总队残部共1万余人,俘阎野战军中将总司令赵承绶及中将参谋处长杨诚、33军中将军长沈瑞、少将参谋长曹近谦等,毙敌中将副总司令原泉福(日本人)、46师少将师长卢鸿恩等。
  7月17日,介休守城国卫军副总司令郭晋武率部1000余人起义,介休县城和平解放。
  7月19日,阎军驻榆次县第八总队及县长等人弃城北窜,榆次县城和平解放。
  同日,中共中央发来贺电,祝贺晋中战役取得辉煌胜利。
  7月21日,历时40天的晋中战役结束,晋中全境获得解放。是役共歼灭阎锡山野战军总司令部和5个军部、9个师、2个总队、4个整团、4个保安团共10万余人,毙、伤、俘敌少将级以上将领28名。解放灵石、介休、平遥、祁县、太谷、榆次及孝义、汾阳、文水、交城、清源、晋源(太原县)、徐沟、忻县等14座县城。整个战役中,晋中各县支前民工达16.75万人,调集牲口9.8万头,大车1.44万辆,运送柴草210万公斤。
  7月22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相当于省级的太原区,下辖3个专区,分别统领榆次、太谷、平遥、祁县等20个县。
  7月底,人民政府接管榆次晋华纺织厂和榆次棉织厂。
  8月1日,中共太原区党委、太原行署、太原军区在榆次县李墕村正式成立。
  8月15日,太原区改名为晋中区,仍辖3个专区。寿阳县归一专区管辖,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5个县和平遥市归三专区管辖。左权、昔阳、和顺、榆社4县仍属太行二专区管辖。
  8月16—24日,晋中区党委在榆次李墕村召开各地委委员、专署正副专员、各县县委书记、县长以上干部会议,区党委书记罗贵波主持会议并作了报告。会议根据阎锡山在平川各县推行“兵农合一”暴政的不同情况,决定实行调剂土地或减租等项政策。
  8月25日,新华社晋中分社在榆次李墕村成立。
  8月底,榆次—灵石和榆次—阳泉间铁路修复通车。
  9月6日—13日,华北第一兵团在榆次县北蔺郊村召开政工会议,讨论与部署太原战役中有关党委领导和政治工作问题。
  9月16日,灵石东、西两县合并为灵石县,归太岳第一专署管辖。
  12月12—19日,中共晋中区党委在李墕村召开新区土改扩大会议,共240多人参加。会议总结了新区土改实验村的经验,决定在新解放区逐步推行土地改革。
  1月1日,《晋中日报》在榆次李墕村创刊。6月1日与《山西日报》合并。
  1月,太行二专区改名为左权专区,辖左权、和顺、昔阳、榆社、武乡、襄垣6县,专署驻左权县石匣村。
  2月5—12日,晋中区第一届妇女代表会在榆次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28人,选举产生了晋中区妇女联合会和出席全国妇代会的代表。
  2月6日,晋中各届群众以及太原前线部队指战员2万余人,在榆次城举行欢庆平、津解放大会,并进行游行示威,警告困守太原的阎军。
  2月底,晋中区与太原市合并,称太原市。
  3月4日,榆次市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正式成立榆次市职工工会。参加会议有41人,代表棉织、铁木、苦力等20余种行业的1000余名工人。
  3月27日,中共太原总前委在榆次县大峪口村召开扩大会议,由彭德怀副总司令主持。会议按照中央军委指示,组成太原总前委和前线总司令部,讨论并确定了太原战役作战方案。
  3月,华北兵工局在榆次成立。
  春,华北局从晋中抽调1700名干部南下,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4月5日,太原总前委在大峪口村再次召开扩大会议,部署总攻太原作战方案。彭德怀、罗瑞卿、周士弟参加并作重要讲话。
  4月10日—16日,太原市青年代表会议在榆次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太原市青年民主联合会筹委会。
  4月2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太原城。历时半年的太原战役中,晋中区先后出动支前民工19万人,调集牲口3.16万头,为部队供应小米2734.8万公斤,草料391.2万公斤。
  5月25日,中共太原市委在榆次召开农村党员代表会议,检查与布置农业生产工作,共有66名代表参加。6月2日会议结束。
  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榆次专区,管辖榆社、左权、和顺、昔阳、寿阳、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平定、盂县13县和阳泉工矿区。党史
  8月23日,中共中央华北局通知,成立中国共产党榆次地方委员会(简称中共榆次地委)。同月,华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西省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榆次专署)。9月1日,中共榆次地委、榆次专署在太谷县正式办公,池必卿任地委书记,岳宗泰任副书记,范新三任榆次专署专员,刘秀峰任副专员。党史
  9月15日—23日,中共榆次地委在太谷举行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共有76名代表出席,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决定》,要求在全区所有的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党史
  9月19日,榆次军分区在太谷县城建立。
  9月24日—29日,榆次专署、军分区、地委机关相继由太谷迁至榆次县城。地委驻北关羊毫街天主堂(今市委大院),专署驻城内富户街50号,军分区驻东湖井32号。
  9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榆次地方工作委员会和榆次地委妇女工作委员会成立。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区各县市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10月,根据专署决定,各县成立冬学运动委员会,进行文化补习和城乡扫除文盲活动。
  11月7日,山西省总工会榆次办事处成立。
  11月25日,中共山西省委发出《关于执行华北局(新区土改决定)的指示》,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6县展开土地改革运动。
  12月6日,晋东国际和平医院由左权县迁至榆次县城,更名为榆次专署公立医院。
  12月,各县先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月,全区首次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3月,中共榆次地委、专署通过实行调整税种、税目、税率,清理仓库,统收统支,推销物资,现金管理等措施后,物价基本稳定,全区商品零售下降30%以上。
  ?(简史为51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全区掀起宣传贯彻《婚姻法》高潮。
  4月,山西省农牧厅在介休县西湛泉村建立山西省第一个国营机械农场,配备苏联制链轨式拖拉机2台及耕粑机具。
  5月1日,榆次专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在榆次西门外举行,有14个县(区)参加比赛。
  6月,全区流行人、畜瘟疫,祁县死鸡1400只,平遥猪牛死亡70多头,平遥杜家庄吃了病死猪肉后病倒60多人,三区的府底、桑城等村70余名群众感染 “禁口痢”,其中15名儿童死亡。
  8月23日,山西省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专员公署。
  9月15日,榆次专署和山西省水利局在榆次县源涡村南动工兴建全省第一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潇河源涡大坝。1951年10月7日竣工。
  9月底,全区共镇压1328名特务、土匪、恶霸、会道道首等反革命分子。
  9月,榆次地委决定调整与改变区、街两级行政机构,取消街政府,成立居民代表会。派出所以街为单位设户籍警一人。
  10月27日,中共榆次地委工作重点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城市领导农村进行经济建设。
  同月,榆社县大寨村张志全赴北京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纪念章,并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榆社县志)
  11月12日,全区取缔一贯道,一贯道全部瓦解,道众纷纷退道。
  12月底,榆次新区土地改革结束,共有65.8万贫雇农及少数中农分到土地,占新区土改总人数的88.9%。农户领取“房产土地证”,土地可以转移、买卖、雇用劳动和特定条件下租佃,实行土地私人占有下的个体经营,保护废除高利贷后的私人自由借贷。
  同月,全区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高潮,群众踊跃报名参军、捐钱捐物。
  同年,全区城乡小学普遍恢复或建立,区(乡)所在地和较大的村庄设立完全小学校,学制仍为四、二制,初小课程设语文、算数、音乐、图画、体育;高小增加历史、地理、自然、农业常识等。教育方式以启发式为主,反对注入式。全区实行联区,中心学区和学校三级管理制,三级校长互相配合,密切联系。
  1月,榆次军分区组建独立营,下辖3个步兵连,分驻榆次、寿阳、平定3县。
  2月,各完全小学校和初级小学校由春季招生、升学改为秋季招生、升学。
  3月2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命令,撤消汾阳专署,所辖汾阳、孝义、文水、交城、清源和徐沟6县划归榆次专署管辖。至此,榆次专区共辖20县区。
  4月4日,杀害刘胡兰烈士的凶手、原阎军连长徐德胜(原名许凤英)在祁县伏法。
  4月21日,榆次县群众投票反对美帝国主义重新武装日本,并签名拥护世界和平理事会要求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的宣言,共有11.32万人参加签名投票。
  5月1日,上海国营经纬纺织机械制造厂在榆次县郭家堡村西动工兴建。1954年8月1日,正式建成投产,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等参加了典礼仪式。
  6月15日,太原火柴厂迁往平遥,改名为平遥火柴厂。
  6月24日,全区妇女开展“刘胡兰号”飞机募捐活动,支援朝鲜战争。(左权号、榆专工商号)
  6月,据全区19县统计,共扣押反动会道门道首1082人,罪大恶极判处死刑47人。大小道首声明登记者6000人,管制1995人,群众退道者28.89万人,占全区道众的65%。晋中境内的会道门组织基本被消灭。
  7月,个别农村开始使用化学肥料为作物施肥。
  8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组织的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和顺、左权等县访问。至1952年9月底,收集到627条群众意见,处理613条,解决了老区人民在金融、教育、医疗、畜牧、水利等方面的部分困难。
  8月,原汾阳专区公立医院与榆次专区公立医院合并成榆次专区人民医院。
  9月10日前后,榆社、和顺、介休、寿阳、灵石、昔阳、太谷、榆次、左权等县259个村遭受雹灾,受灾面积达26万亩,其中128个村减产七成以上。政府组织群众整顿残秋,扶苗捡粮。
  9月19(29?县)日,昔阳县张老太,榆社县裴志(凤?县)英,寿阳县胡玉清,和顺县王占元、左三小,左权县杨石锁、樊银九、郝海如等8名劳动模范代表赴京,出席国庆节观礼。
  10月,太谷铭贤学院扩建为山西农学院。
  12月,榆社县大寨村、左权县丈八村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全区党政机关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和在工商系统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群众运动,简称“三反”、“五反”运动。
  2月29日—3月17日,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代表朱曦、贾俊杰、徐树生、赵慧光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代表郑世焕、李英淑等,分别来榆次专区作报告及进行友好访问。
  4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撤消阳泉工矿区,设立阳泉市并划归山西省直辖。
  4月8—15日,中共榆次地委举办第一期农业生产合作社训练班,并在榆社、左权、和顺、昔阳、寿阳5县建立2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月,全区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再次掀起城乡扫盲运动高潮。
  6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撤消兴县专署,所辖临县、方山、离石、中阳4县划归榆次专署管辖。
  7月8日,祁县、太谷、平遥、寿阳、榆次、左权遭受冰雹、暴风雨袭击,130余村受灾。祁县最为严重,有19个村庄稼几乎全毁。全区山洪冲毁地8250亩,亡8人,伤61人,房屋倒塌499间。政府发动群众,组织变工互助展开生产自救。重灾区暂时停征公粮,发动群众打击谣言,防止劳力外流,用10天时间改种、扶苗82亩。
  10月21日至11月15日,榆次、太谷、祁县等10个县城和东观、义棠等8个城镇召开物资交流大会,成交总额209亿元。
  年底,榆社、昔阳、寿阳、左权等县共试办5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社员876户、3545人,其中劳力1784个;入社农户共有土地17671亩,其中入社15464亩,自留地2207亩。
  同年,财政收支实行以货币为单位计算,废止小米折算法。
  同年,平遥县搬运工会成立,有职工140人,为全区第一个集体运输企业,主要从事装卸和短途货物运输业务。
  2月下旬,灵石县农村发生群众性“求神讨药”活动。到3月上旬,蔓延到4个区的31个村庄,求神者达3万余人,有9人因服“神药”丧生。后经县委派人疏导,基本平息。
  2月,各县执行互助合作政策时盲目冒进,引起农民对合作化产生误解,加之山区、灾区受春荒威胁,全区农民普遍存在不安心农业生产的情绪,大量劳动力盲目流入城市。政府进行春耕生产大动员,救济山区、灾区的困难农民,发动爱国增产竞赛,基本上控制了农民盲目外流。
  同月,全区普查登记农村的人口、劳力、牲畜、土地。至4月底,普查工作基本结束。
  4月,经纬纺织机械厂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立达式梳棉机。
  5月11日,榆次专署开始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盲目冒进行为。
  6月中旬,全区抽调45人赴榆次鸣谦乡、祁县东观乡展开普选试点工作。在动员群众,登记选民,提出候选人的基础上,召开了乡人民代表大会。群众十分珍视选民证,称之为“主人证”,并以主人翁姿态监督政府执政。
  6月30日,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查清全区有40.75万户、151.47万人。
  9月,经纬纺织机械厂试制成功全国第一台立达式经纺机。
  11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开始在全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1月9—15日,全区大规模取缔“圣母军”,反动分子基本被清除出天主教。
  同年,首次在全区普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91.4万人参加选举,占全区选民总人数的93.6%。
  1月8日,人民银行榆次区各县支行发动农民售粮储蓄,全区收储农村存款292亿元,各县新建农村信用合作社15个,筹备102个,共扩60221股,股金15亿元,信用社在筹建中即吸收存款达11亿元。
  4月初,全区基层选举工作结束,各县及城关区、1505个乡共抽调普选干部4511人,训练技术员2000余人,并有农村党团员和积极分子3万人参加了宣传。
  5月21—27日,中共榆次地委召开各厂矿活动分子会议,动员开展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会议交流了富家滩煤矿康永祥掘进队推广“平形龟裂爆破法”,晋华纺织厂李保太试纺大纬纱成功,平遥火柴厂改进连续机等12个技术革新的典型事例。党史
  6月15日,榆次县张庆乡建立全区第一个拖拉机站,配备拖拉机3台和其他农机具15台。
  6月下旬,各县}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灵石煤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