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老师就说对孩子的qq空间第一印象怎么写不好

原标题:思潮英文 | 日本开学第一课火了 ,其他国家是怎么上的?

「德国——秘密的入学礼物袋」

德国小学一年级的开学典礼,是全家族的大事之一,其重要性及留下的照片张数,绝不亚于子女婚礼、受洗(相当于中国人的满月)。

父母在开学典礼前,除了替孩子选择适合的书包(重量不可超过孩子体重的10%)、书桌椅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孩子做好一个“入学礼物袋”,并秘密的用各种小礼物将它装满。

“入学礼物袋”是十九世纪末以来德国人极为自豪的一项传统。德文虽称之为“袋”,但通常是圆锥形。

每个德国人都保存有一张自己小学一年级开学典礼、抱着礼物袋的照片。德国人相信,装满糖果、甜食的礼物袋,有助于小朋友适应新环境、新作息时间、新规则,并且增强注意力和成绩。

现今,不希望孩子吃太多甜食的父母,就减少糖果分量,加进文具、小本书、故事录音带、CD、小填充玩偶等各种小礼物。

但是,孩子们要等到分班那天才能打开喇叭筒,揭开里面的“秘密”。当然,总是有那么一些孩子等不到分班那一天,早早就揭开了喇叭筒的秘密。

德国许多学校都有隆重的开学典礼,家长与孩子要一起参加。孩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将纸喇叭筒抱在怀里参加开学典礼。衣服与纸喇叭筒颜色相映生辉,气氛相当活跃。

「阿根廷——尊重学生意见,倡导宽松环境」

阿根廷每年新学期的开学时间是3月份。“他再也不愿意躲被子里睡懒觉了”阿根廷妈妈玛利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今年3月儿子丹尼尔第一天上小学时的情景。

7点,玛利亚准时将丹尼尔送到学校,丹尼尔看到学校里的一切都很新奇,一下子就“醒了觉”。

“小朋友们最近都看过什么书?”

没想到老师一上来就会问这些刚进校园的小朋友如此新鲜的问题。但这一问,却让丹尼尔骄傲起来。

“我来说,老师,我看了《哈利?波特》。”丹尼尔很自豪地向老师“汇报”。丹尼尔刚刚读完《哈利?波特》小说。他对这部小说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所以他强烈建议班上的小朋友看。

于是,这“人生第一课”在丹尼尔的高调建议下,小朋友们的讨论便以哈利?波特的魔法开始。

半小时后,老师会教小朋友们做九宫算术的数学游戏。丹尼尔又一次走在了同学们的前面,上学前,他就在报纸上找这类型题目做。所以,老师又一次给他加了一分。

「日本——先学规矩,不忘防灾」

日本认为小学一年级很重要。开学头三天,在日本有种说法叫“黄金三天”,教师工作安排表上写着:每个年级的规则在学年开始的三天里形成。

第一天是入学式,新入学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学校,领学习用品,还有四十五分钟入学式:新生入场,校长讲话,全校教职员工介绍,来宾讲话,校歌齐唱,退场式之后,按班级拍合照。

第二天一早,新生由住在同一个社区的高年级学生带队来学校。第二天虽然没有正式课程,但老师会告诉孩子们,各种物品如书包、雨伞、体操服、学习用具等放在哪里,喝水地点、上厕所在哪里,以及需要遵守的学校规则等等。各种无关紧要的小事,都有章法。第三天,主要复习第二天学的内容。

日本小学的开学日期与中国一样,也是9月1日。但9月1日在日本也是全国“防灾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开展防灾救灾活动,安排儿童“避难”是“防灾训练”的重要一环。

每年举行开学仪式时,校长会发表讲话,希望学生们以新的精神状态开始新的学习生活。接着,学生们回到各自的教室,班主任不仅要确认全班同学是否到齐,还要询问他们的暑假生活过得是否充实愉快,观察和检查他们是否做好了新学期的学习准备,然后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

「韩国——不讲课先教礼仪」

韩国汉城市松亭小学的赵副校长告诉记者,韩国小学开学的第一堂课不讲课,也不传授学生任何知识。

赵副校长解释说,学生之间都是陌生的,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好奇。大家非常注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有班主任和学生们会做一番自我介绍,让班级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具有亲和力。

老师会特别向学生强调,进入小学后应该抱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去学习,并且让学生们懂得热爱国学和遵守礼节。传统文化在亚洲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美国——学生要自主,家长要热身」

美国华人朱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自己今年送儿子上小学时的情景。朱先生说,第一节课老师会发给每人一张“行为规范”,然后老师逐条向孩子们解释,并告诉学生们,每一个小朋友都会成为你的朋友,大家要互相尊重。

接下来,老师让每一个同学走到讲台前,向大家自我介绍。老师会很和蔼地教同学怎么介绍自己。第一,介绍时声音一定要洪亮;第二,让同学明白你在介绍什么;第三,说话时,眼睛看着大家,不要看着椅子或者墙角;第四,双手不要插在口袋里,或者双手互相拧来拧去。

朱先生说,美国人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让他们学着更有自信。他认为,孩子从第一节课中学到如何跟朋友相处,如何遵守规则,这也很重要。

美国中小学在正式开学前,通常还有一个“热身活动”。在这一天,孩子和家长要去学校和老师见面,熟悉教室,并把新学年所需的文具用品带到学校整理归位。同时,家长还要填好学校所需的各种表格。

此外,开学前,学区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通知家长并转告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如何及时更新免疫记录,新学年在课程安排上有哪些新变化等等。

经过这些热身活动之后,开学第一天,学校的秩序忙而不乱,呈现出一副井然有序的样子。美国学校的免费校车会把孩子们及时送到学校。家长们也可以自己开车或步行送孩子上学,并和孩子共同迎接开学的第一天。

「英国——父母请走远一点」

英国圣玛格丽特小学校长伊恩?坎贝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国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天的活动,主要就是认识新同学和老师们。

而校方在开学第一天往往还会对陪孩子们来学校的家长们提一点要求,那就是“离孩子远一点”。

坎贝尔说,一般孩子们会对第一天上学表现出兴奋和积极的态度,反而他们的父母会担心孩子们在学校因为不适应而遇到各种问题而焦虑不安。

上学是孩子一生中的一座里程碑,父母在孩子初到学校上学时,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独立自主时间。

坎贝尔说,英国小学生的学习很自主、轻松,一般说来,小学生上课大多是坐在地毯上,教师坐在前面的椅子上授课。

}

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她是我们的临时班主任。第一印象就是有种beauty kill the beast 的感觉,而且是很会打篮球的那种。

而且她绝对有说过用“科目+老师”来称呼老师有点土之类的话,所以标题就不叫“数学老师”了。

虽然是数学老师,但是每次上午上课前我们起立的时候,她都是说:“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然后我们当然就是说:“Good morning Ms. Lv!”她的boys 和and是连读的,10来岁的我对英语一窍不通,还以为她说错了。由此可以推断老师当年英语应该学得不错。

因为数学要写的文字不多,所以印象中我没有因为字写得丑而被她批评过。不过,记得有次我在黑板上写的未知数X不太像X,被当场教育一次,教我怎么把X的四个弯曲的钩钩写得像样点。她的表扬我基本上不记得了,有次月考考了118分,结果被她当众训了一顿——因为有道填空题是问角度的,我光写数字忘记写右上角那个圈,被扣了2分,与满分失之交臂……

某年暑假,吕老师请了婚假。开学来上课的时候,我故意把声音拉大:“Good morning Mrs.Lv!”她听完了微微一笑。以后我们时不时就叫她Mrs.……

2007年,临近中考的时候。某晚,我貌似有点感冒,正好是她来值班。

Ms.Lv走进来的时候,我叫同桌帮我把她叫来旁边,然后,我指向窗外,对她说:

“老师,我想出去一下。”

“嗯,出来吧!”她说完便转身走了。

我一脸茫然,其实我是想接着告诉她我想去学校附近诊所。

十秒钟后,同桌笑着告诉我:“她大概是以为你想叫她出去谈谈……”

我心里突然一笑,将错就错跟老师出去。

在走廊的尽头,Ms.Lv问了我一些关于中考的问题,我猜她一定以为我很紧张中考所以才叫她来和我谈心。聊了一阵后我才不经意间说到我想请假看病,然后我鼻涕开始自由落体表演。

Ms.Lv 终于看出我感冒了,便叫我到她房间吃点感冒药。她房间在旧宿舍楼一楼,好像是英语老师房间左边那间。进去的时候她的老公好像在吃饭,我突然不知道怎么问,好像就说了声Hi。Ms.Lv拿了感冒药,发现没有开水,然后就带我去了文校长那里。说明缘由后,文校长给我拿来了别的感冒药和开水,此时我鼻涕已经是自由落体,感觉异常尴尬,但还是勇敢地把那些药吃了。

谢过老师们后,我激动地走回了教室。

心想,这大概是我最感动的一次了吧!

中考的时候,我把我叫我爸买给我的电子表给了班里一位女生。然后我突然想到了吕老师也有一个很酷的大概是乳白色的电子表,我便大胆地向她借来。中考那2天,我看时间都是看她的手表。

英语老师曾经担忧我的数学会考不好,在考数学的时候,我真的一度因为画图画得太难看而纠结了很久。但是看着左手戴着的手表,股股志气不断涌来,终于一口气把题目做到了最后。假如没有她的手表,我数学绝对考砸了,我的高中也就不会那么精彩了(后话:大学也不会一波三折了)。

高考后不久,我们班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聚会,把校长们都请来了,史无前例。吕老师一家三口都来了。中考的时候她还大着肚子,此时她儿子已经蹦蹦跳跳了。看到在晚宴上大喊大叫的小家伙,心里莫名的感动。

当一个人成长为一个家庭的时候,你才会知道时间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我们每个人,都长大了。

一开始有点陌生,第一感觉就是严肃的外表下藏着一个冷峻幽默的心。

有一次他在班上说谁要煮鸡蛋腊肠之类的可以拿到他房间去,于是我也开始从家里带东西去他那里。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是腊肠的香味和鸡蛋的热度,似乎还在浮现。那一周,我和我弟都吃得很幸福。

在很多人眼中他其实是很凶的老师。我弟班上的人就经常被他骂。有一次班里一个女生问他问题,他可以把人家回问到哭。还有一次我叫同桌买芒果汁之类的东西,自修铃响了,那时候梁老师就在教室里,同桌手提几袋果汁(当时条件比较落后,果汁是用塑料袋装的,而且也不是真果汁)默默低头走进来,被他的声音震慑得一直不敢抬头,提着果汁一直到下课……

已经不记得我初中化学是怎么学的了,但是每次考试都会考得出乎意料的好。后面班上的化学考试越来越难,我大概是考了几次57分左右的分数,却也属班上的最高分。没想到老师却在班上说了不止一次“能拿到五十六七分,肯定就可以考上玉高(市里最好的高中)”之类的话。每每听后都备受鼓舞。当然,他说的是对的。

在高中的时候我没有继承初中对化学的热情,竟然也就永远地荒废了。化学本该是我的特长。

但是谁也没预料到我会变得这么多,在渐渐淡忘知识的过程中,我至少不会忘记,那些教导过我的老师。

物理我从来就没有感到简单过。

有很多记忆,都存在了家里的日记本里。

在家的时候都是一个人住在二楼的房间,关灯后,视野一片黑暗,看不到窗外。

但是过了一会却可以看到窗外模糊的光景。

某次课下,我问文校长这是怎么回事。

他思考片刻,说:“应该是叫做视觉的适应性。”

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问题。

我弟后来突然终于在别的地方读完六年级,想要读初中的时候,入学手续之类的问题,貌似是我找物理老师帮忙了——因为他是副校长。

中考前三中每晚都有模拟测试,各科目轮着来。某晚考物理,不记得那天我怎么变正常了心情很郁闷,一眼看不懂的题目都没有做,已经做了的也不检查,然后趴着直到交卷。后来,卷子发下来,分数是60分。我想不可能,就数了一下各道题的分数,合起来其实不过50多。

有一次,我故意问老师问题,等他帮我解答完后,我就把他写的解答过程放好,当做纪念。(后话:那个时候的自己,大概就已经觉察大,人生就是要不断地离别)

可惜的是,现在也找不到了!

张老师是我们的第一任和最后一任生物老师。第一节课的时候,她没有教我们细胞增值分裂,而是教我们唱陈奕迅的《十年》。当然那时候不知道是陈奕迅唱的,但是在表哥家也听过《明年今日》,十年的粤语版,所以很快就学会了。

不得不说的是有一次月考的时候先考地理,然后我在我的地理试卷上发现了下午要考的生物的题目——当然我也没有报告老师,反正也不是我把题目印在上面的,于是就悄悄地记下了那些题目,现在还记得有一个图是说种子的结构的。因为不熟悉打印机的结构,所以现在也想不通地理试卷上会印有生物的题目。后来生物果然考得很好。

后来,也忘记什么时候了,张老师离开了我们班,然后换了班主任何老师来上生物。竟然还几乎没有印象了呢!

再后来,因为要会考,所以张老师回来做我们41班最后一任生物老师。

上课的内容也基本忘记了,所以很难说清楚为什么生物成绩可以从60飙升到90。

依稀记得她应该老是表扬着我——其实很少老师会直接表扬我,而且张老师貌似从来没批评过我呢!

我上了高中,她又成了我弟的生物老师。好多教过我的老师都成了我弟、我表弟的老师。这种感觉怪怪的。

但是老师没有忘记我们两兄弟呢!后来有次去三中,看到她在宿舍大门的长凳上抱着儿子呢!不过聊天的内容不记得了。

但是永远不会忘记《十年》,就要10年了哦。

后话:现在已经毕业十年,相遇13年。

何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当然之前不是他,是Ms.Lv,所以后来换了他做班主任表示有点小失望(no offense)。

关于何老师的印象就相当的多了。在那个以谁成绩好谁就当班长的年代,我想当学习委员都很困难,所以只好在他的领导下当了3年的班长——这大概是我在中学时代(包括高中)除了复读之外最屌的一件事了吧!

不过,其实,个人觉得自己当时没有做班长的能力或者自信,所以开班会的时候经常挺尴尬的。只是班会的细节记得不太清楚了,有时候是他主持,有时候是我。

有一次貌似是他出谜语给我猜,有一道题是,“什么屎我们会不介意用手去擦”(大概这个意思)。当时我就觉得这个题目肯定是从故事会还是什么街头杂志里摘抄的,心里对作为语文老师的他质疑声不断(当然没有大声笑出来)。然后有人说了正确答案——眼屎。老师马上说好厉害。然后我旁边就有人说了,那鼻屎也对啊……然后这次我真笑了。

有一次是“高层领导”来检查我们学校的“非法补课”情况,我被他神神秘秘地叫到了校长办公室。那估计是我初中时代见多的最大的官了吧(其实不一定是高层领导)。他们问我五一的时候做了什么。我说我去了我舅舅家——差点就因为太紧张而说成,我没有去补课而是去了我舅舅家……

当时个人觉得好做作,其实那些领导直接在街上找多几个学生询问就知道真相了的。好吧,其实我也不想学校被批评(虽然我觉得她各方面都很坑,但确实也是当时条件不允许)。毕竟,那些所谓的剥夺学生自由的补课,多少也造就了现在的我。

有一次是他问我我们宿舍谁谁谁有没有逃课之类的,作为班长的我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打好所谓的小报告,所以拐弯抹角了很久最后竟然说到了自己最近家里有事心理状态不是很好之类的,然后变成了老师在安慰我。现在我都很好奇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只知道那时候家里真的有事,曾祖母去世,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面对的生离死别。很欣慰那时候有老师在旁边倾听。

虽然我成绩很好,但貌似他很少表扬我——其实印象中他对我的批评比表扬还多。

比如有次期末考,还没考完,在某一科开始前,他很生气地在全班人面前说:“大家考试的时候要注意,和你们讲了很多遍的,一定要记得先写名字班别。今天的数学就有人没写名字,你们知道是谁吗!”

当时我心里就笑了哪个2B(当然,当时2B还只是铅笔)这么不小心连名字都忘了写。

然后他接着说,就是梁钦威!——还好监考老师发现了然后帮你把名字写上去了,以后一定要注意!

当时我各种尴尬——但是心思马上转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上:那老师怎么知道那张是我的试卷?因为那位是和我们班没有交集的数学老师(应该是3班的老师),这个疑惑至今我都没解开。

后话:我现在知道了,因为字丑——而且TM还都做出了。

还有一次更惨的,《岳阳楼记》,上一次课还是上一次考试没有默写出来的在放学后要留堂重新默写一遍。那时我也很郁闷自己也要默写,想暗示老师放过,结果又被瞪了几下。根据这些印象,班主任虽然平时看似和善,但发起脾气了是比Ms.Zhao还要屌的。

由于我们班的总体成绩一直以来都是三个班中垫底的,所以每次他生完气我们就会士气大振一次。

当然,最惨的一次是初一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刚来学校没多久。某次午睡的时候我和同床的同学扮了一下鬼脸,结果刚好被他看到。那时候我们午休晚修都是要被查房的,这2个时间段我们必须睡觉,据说是连睁开眼睛也是要被罚的。所以我就很无辜地被他捏了我的胳膊,表示有点痛。

不过捏的动作算是老师们最轻的体罚了吧,只是有点酸痛而已。

因为我曾经见过某些老师直接把学生放倒在地上狂打狂踢几百回合不罢休的场景(当然也有学生把老师放倒在地上狂打狂踢几百回合不罢休的情况,不过都是道听途说的)。

总之,这么小的小事老师大概不记得了,在此我表示很感伤——因为那时候搞得我被罚的那位同学一个学期都没呆够就走人了。据说是因为某天上学前在家里把碗打碎了,于是就不去上学了。有很多人都是没在班上呆够一学期,一年,两年,或者三年。虽然不知道他们的青春是不是去错了地方,但我想对于班主任而言,处理这些事也是相当的难做的吧。

其实班主任的老婆,师母,貌似对我的印象却很好(我对她的印象也很好O(∩_∩)O),平时在路上遇到的时候她都会和我打招呼(比如我锁车的时候就会经常发现她从旁边经过),于是渐渐地我也认得出她然后先和她打招呼。他们的儿子那时候还很小,而现在也很大了,假如我初一的时候是1岁,那现在至少也11岁了——肯定不止了吧!(后话: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是2014年)

其实我不知道一直写和老师有关的小事情有什么意义。比如有一次他问我们要不要再教室装几个壁扇,因为夏天天气很热,但大家马上否决了,因为也就只剩1年了,买了也不能用多久——其实主要是当时大家估计都没有那种权利意识,如果我们联合几个班要求学校出资装风扇的话,说不定还真的要到风扇了呢(当然现在的学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再比如某一次和他打羽毛球,他说我发球的方式不对,应该这样那样发,于是至今我都学不会发球;再比如,在我们毕业之后,他升了职做了学校的出纳(或者会计),不再教语文而是顺便教下历史,我就觉得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不教语文了呢……

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班上很多同学记得肯定比我记得多,不一定觉得有多感动之类的,却总是和老同学津津乐道,倜傥那时候乳臭未干的自己和故作严肃的老师。

班主任的作文课还是挺与众不同的。记得有一次的主题是春天,于是他叫我们到校园里寻找写作灵感。那时候可是很多人都想参考我写了什么,然后那一次我的作文恰恰写的好一般。

但是还是很感谢那次机会,原来上课还可以踏下青(其实只是走到农田里)和赏桃花(其实只有一棵,就在宿舍楼下,但至少花是开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有位女生在作文里写了“桃李满堂”然后被表扬了。所以对成语的运用在写作中是很重要的——虽然我很少用。

不过还好,我也被表扬过。《雨的三重奏》,名字灵感来源于某档电视节目,作文灵感来源于家里屋檐的雨。

内容已经忘记,但那篇文章老师说他看不懂,所以表扬了我。这让我觉得原来自己也是可以偶尔装一下的。

最后的一次深刻的印象,却是在中考的时候。那时候我没有自行车——说起来搞笑,初中三年我骑的都是小时候的朋友兼堂姨的二手自行车,而且因为我说不动班上的人志愿负责班上自行车的保护工作,在没有人帮忙之前基本上都是我每周开学之前用铁链把大家的自行车连在一起锁起来。而初三的时候那辆车报废了,我却也没有要求买一辆。

于是中考第一天就是班主任骑摩托载我去一中的考场的(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福利,那时候也载了1个或2个女生)。既然有老师载去考场,第一场又是考他的语文,所以自然心里状态又异常的很好,最后送了我一个A+。

PS:很邪门的是我不小心在中考前夕失眠,然后一直在构思作文,主题莫名其妙就和落叶相关(很感伤的题材),那晚就觉得这是我有史以来想到的最唯美的作文了,因为还用了不少古诗词(当然现在已经全忘了),然后中考试题竟然是半命题作文,所以,我花了有史以来最短的时间写了最唯美的作文,这对那个A+的贡献估计是第二大的了吧!

后话:这是我印象中写得最流畅自然最有成就感的作文,应该就是巅峰了吧!

谭老师,当年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她,现在我知道了,就是“女汉子”。感觉挺高调的,第一次来我们班上课的时候一进门就直接点名叫我站起来,而且声音还那么大,感觉她就是冲着我来的,吓了我一大跳。

而她叫我站起来只是想认识我一下,她的表扬实在太深刻,所以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穿的是哪件衣服,就是那件印着七喜公仔的白色无袖T-shirt——因为这件衣服也被表扬了。

这让当时毕竟腼腆内向低调的我觉得自己在学校原来这么的受关注。我唯一让她失望的除了我的身材估计就是其实我的历史成绩并非很厉害了(当然,中考那次除外)。

她觉得我是好人,因为她说我收资料费的时候会自己垫钱。我实在不好意思告诉她我垫钱的原因不是因为大方而是因为我自己不会算数收错了钱……

Anyway,我现在已经忘了为什么买历史资料会是我负责收钱了,就好像我忘了在高中的时候班里的团费为什么会是我这个劳动委员去收一样……

和化学老师一样,她其实也有叫班上的同学到她那里蒸鸡蛋之类的,我就看到有女生到她那里去了,表示当时也好想去。

初中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她给我们借了很多历史资料书,大家是通过我来借书的,所以是我负责书的流动,也就是在中考后我要把书收齐还给她。那时候我还真不想还了,因为考完试大家都想一走了之,宿舍的厕所还被不知名人士特意弄堵住了。但貌似我还是很自觉地还了回去,为此老师当时就表示感动了一下下。这大概是我当时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了吧!

后话:今年的7月底,我去镇上拿了快递,去一家常去的云吞店,下车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喊某人。“是XXX么?”喊了3次,我才意识到是在叫我。一眼望去,哈,一点没变,原来是历史老师。我完全没想过会在镇上遇到当年的老师。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吧。老师以为我会从政,我只好吹牛说其实我要成为作家,而且已经卖出了第一个故事。然后她就说,当年你其实也说过你要写小说之类的。我突然才想起来,原来我十来岁的时候就喜欢吹牛了。

唐老师,怎么形容唐老师,腼腆,还是可爱,还是温柔?很难形容。因为她其实是发过火的,那时候我坐的比较前面,真被她发火的样子吓到了。她是少数需要用小蜜蜂上课的老师——大概是因为她嗓门不是很大吧。

印象最深的是我竟然在城里遇到她和他老公和她女儿(很可爱的小孩,不知道她现在有男朋友没……)(后话: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加了这句),这是有史以来最巧的一次。地点是工业品(城里一个批发衣服鞋类的大商场),目测那个年代工业品就是我们最经常去买东西的地方了吧!现在工业品明显很没落了,想想有点小沧桑。

我只记得她经常说我字写的丑——不过她会先说别的同学字丑,然后说我的也是一样丑——而我总是马上在纸上写字跟她争论,老师你看,这哪里丑了,多有个性。

然后她淡淡地说,再写多几个就不是这样了。事实上,我写的字,单个看其实还算勉强,写多了,就真的很凌乱了。

其实她娘家也在我们村——至于我怎么知道,倒是不记得了。

对了,还有一次,宿舍没水了,我和同学到她家里去洗衣服。其实她家也差不多是快没水了,龙头都是细水长流……

那时候总觉得,她脾气这么好,肯定会经常被学生欺负,所以自己自然也会很认真地学她的政治,虽然平时考不好,但幸好中考没让她失望。

地理老师也姓何,而且和我同村。其实我想说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是在排队领热水的时候,那时候我跑到老师们排队的地方打热水,结果就被她骂了一顿,所以那时候觉得她是一个很凶的人。

后来她就做了我们的地理老师(至于之前的地理老师,不会又是班主任吧?不太记得了……)。关于她的很多事情貌似都不记得了,因为只是教了我们初二,会考结束之后我们就不学地理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她带我们的那一年班上很多人的地理成绩都提高了很多。当时还经常考了珠峰的海拔,不过现在已经忘了……

老师是用本地方言玉林话来上课,所以这也更显露出她的女汉子气质。我想“女汉子”应该是中性词吧,在这里自然就成了褒义词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Ms. Zhao是一个很屌的英语老师,用当时的话,大概就是脾气有点大但是很厉害的老师。脾气大体现在初一的时候有过几次因为我们班的同学上课不专心还是作业做不好还是什么,whatever,直接生气地走到了教室外面发呆直到下课。

厉害体现在她教的另外一个班(2班)的英语总体成绩一直很厉害。每次讲成绩之类的时候,她都会说,“你人睇睇2班(你们看看人家2班)”之类的话。当然在说这句话之前,她会先说到我,毕竟我当时的英语成绩基本上是一个人顶2班全班人的(剧情需要,no offense,2班的同学)。至于后来,也就是初二初三的时候,印象中Mr.Zhao再也没有因为生我们的气而不给我们上课了,大概是因为我们41班的同学都变勤奋了吧!

有一件我至今觉得很搞笑但是很感动的事,就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的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大概是初一的时候吧,我们学校有少部分学生报名参加了初赛,然后我是最高分——不记得满分是多少了,反正我是47分(这分数还真难忘,10年了还记得),全校最高分(不好意思暴露了那时候我们学校的整体英语教育水平)。

大概是每个中学都会有复赛的名额吧,所以我就代表我们学校去城里(目测是师院附中,厕所超级超级烂的说,no offense)参加复赛了。我想应该是代表我们学校吧,因为是Ms.Zhao带我去的。那时虽然底气不足,但也想着即使拿不了一等奖多少也要拿个全市第一之类的为学校争下光。

我们从三中搭班车到总站再搭公交去了附中(如果让我自己去肯定迷路)。然后我去上了个厕所于是见识到那里的厕所有多烂然后就开始考试了。

你造不那时候我的英语其实入门都算不上,因为我不知道Why是什么意思。

很多道阅读题都是Why……,Why……,Why,……我那时候就知道自己该放弃了。对于人生第一次参加这么“重要的”考试,我唯一记得就是我不懂why是什么意思以及貌似我给学校丢脸了——不好意思这个过程不太励志。

Anyway,Ms.Zhao通知我要参加复赛的时候就已经和我说了,这次考试不用太在意,考不好是必然的,因为我们的进度相对比较慢。

那时候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没想过其实我们的进度说不定比城里的慢了10年,毕竟很多人是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了,而我们这里的这一代基本是在初中才开始接触。

考试结束后,她带我逛了一下师院门口的那家书店(在当时的我看来挺大的,因为比镇上的艺风书店还大,书的种类很多——全是我看不懂的——现在看起来事实上那家书店很小……),之后她再带我去了附近的一家店吃了牛腩粉,不然就生料粉,牛巴粉,还是什么(这就不考究了……),wait,不只是我,她还带了他儿子一起,差点忘了。所以吃完之后Ms.Zhao送我到了车站,让我自己搭车回去了,因为她要带儿子再逛一下。

当然老师自然不会把我抛弃,她给她老公(难道要叫师叔?)打了电话,所以当我回到三中的时候,是他老公把我送回了家里。那个场景其实现在还稍微有点印象,感觉挺幸福的。总之,因为这件事,我觉得原来平时看起来火大的Ms.Zhao也挺暖心的。

初中里其实有很多事都是和Ms.Zhao相关的。每天给我们布置超级多的作业我就不说了(因为对我几乎构不成压力)。比如有一次中午放学的时候班上除了我之外的所有人都被留下来默写单词,只给我一个人回去打饭(因为只有我把单词全写对了),场面异常尴尬。

比如有一次全校的默写单词比赛,我竟然侥幸成为少数满分的人之一,因为其实我把其中一个单词,Shirt还是T-shirt写错了,只是她没发现,领奖时异常尴尬。

PS:关于改错分数的最离谱的一次其实是高三的一次化学考试,48变成98,而且没改回来(其实我有告诉班主任的哈,但是他说算了。我当时很邪恶地觉得:他是不是认为即使给我加多这50分其实对我的总分也没太大影响?好吧,这是题外话了)。

然后,某次期末考我考的不是很好,印象中是全校第六,然后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就被她批了一顿。

还有就是她给我们启蒙了一下什么是文科和理科,印象中是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旁边跟我和姚同学说的,表示那时候我觉得文理科都好高端啊高中这么酷的说。然后她说,以后不要学理科,因为不适合你。

因为她这一句话我铁定了心高中的时候一定要选理科,于是注定了我理科考不好大学学不好最终只能复读文科然后上演一段凄冷的逆袭故事的命运。

10年后来看Ms.Zhao这句话,想想有点小感激——很多事都是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线上看之后,就有了不同的意义(这句话改编自大鹏《在难搞的日子笑出声来》)。

此外,高考前Ms.Zhao还对我的数学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尤其是在最后一次模拟考的时候我的成绩竟然还在全校第六名之后的时候。幸运的是当时我有数学老师Ms.Lv的手表作为灵感和动力之源所以数学是表现最好拿了A+的。

对了,她还说到自己儿子的教育问题。比如,虽然她禁止儿子说脏话,但是她儿子还是在学校里学会了说脏话,在这里就不举例了。

初中一别,虽然之后,比如高中毕业后,大家一起回学校拜访了各位老师,Ms.Zhao也在。只是竟然却不记得那时候我们都聊了什么。可惜的是当时她没有去我们的班级聚会,那时候全校的领导都来了。虽然是我发起的,但是事实上大多是其他人组织的。

今天看来,虽然我本身做事效率不高而且很挫,但貌似如果让我稍微领导一下大家来帮忙的话,即使我只是打酱油,我们也可以做的很好(看来其实我应该相信自己还有点威信力的)。之后还有过一次在学校的烧烤,那时候Ms.Zhao也在场,11年的寒假吧,那时候她问我什么专业,我说通信工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一个表弟,还是在读小学一二年级。现在,他也是去了三中,她的英语老师就是Ms.Zhao.去年十一的时候我没事干回了一趟家,自作聪明地用广外的一张信纸写了几句话,没有留名字,叫我表弟带给她。事后我问了表弟,他说Ms.Zhao一眼就看出是我写的字了。

我顿时怀疑难道我的字还是一如既往的丑么(她也是当年说我字丑的众多老师之一)?但是她似乎也没多说什么了。就是不知道她会不会从我表弟身上看到当年的我的影子,想想我们其实还挺像的,都是那么的弱不禁风,那么的干不起架,于是就那么的听话。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也去了一趟三中,班上几个同学小聚,顺便吃下隔壁2班同学的烧烤,想想其实那时候挺尴尬的,因为我没考虑到自己喝了酒之后脸是很红很红的,而且还有酒气,所以见到Ms.Zhao的时候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虽然其实她还是很健谈,但碍于场合我就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了(我应该回去洗洗睡第二天再过来的)。

现在想来,似乎,毕竟,我不是十年前那个连公交路线都记不住的小孩了,现在她儿子都比当时的我都要大了,懂的脏话估计也比当时的我多了。这句话逻辑有点混乱,就是某种时空的错乱,10年,当老师们的儿子已经变成了当年的我们的时候,就知道岁月不仅苍老了他们,也成熟了我们。

十年前,我还不知道陈奕迅的英文名叫Eason;十年前,初一军训期间,貌似我连ABC都不会写,只好叫同桌帮我写英语作业;十年前,班主任的小孩还只是咿呀学步;十年前,Ms.Lv还没结婚,还没有那么顽皮可爱的儿子;十年前,Ms.Zhao的儿子只会一两句脏话;十年前,老师们的学生都只是小孩。

十年后,这些小孩,有的工作,有的结婚,有的还在读书……

一个十年已经改变了我们,或许我们甚至已经没有时间回首这些往事。

而下一个十年,改变的将是我们的孩子。

而这些改变,难道不是源于,十年前,我们遇到的三中的老师们吗?

感谢坚持阅读到了最后。

这些文字,除了后话,一半写于2012年,一半写于2014年。2014年,是认识初中老师的第十年。现在,已是初中毕业第十年。老师的小孩,都已经和当年离开时的我一般,有的甚至已经大学毕业。那一届的我们,有的也已成为了老师,不少人也为人父,为人母(其中有的还是班对),再也不是那群乳臭未干的小孩。

感谢班主任语文老师的辛苦领路,感谢数学老师Mrs. Lv的幸运手表,感谢英语老师Ms. Zhao的启蒙,感谢历史老师的厚爱,感谢化学老师的严苛,感谢物理老师的科普,感谢地理老师的教诲,感谢政治老师的帮助,感谢生物老师的《十年》,感谢所有老师对我写字的吐槽——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百度的人怎么知道你老师给你的第一印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空间第一印象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