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孩子的画画,这几点你要知道

  • 孩子的画不止是一幅充满线条或颜色的作品,它所展现出来的是孩子身后的一个世界,是一种力量的传达。布里吉特·朗日雯编著的这本《看懂孩子的画,读懂孩子的心》将带领您走进孩子的世界,聆听孩子的心声。
    本书由哈佛教育学博士、金宝贝首席顾问、《规矩和爱》作者王涛博士,金宝贝首席早教顾问刘宁真诚**!

  • 孩子的绘画向我们透露了什么信息?作画的孩子究竟有怎样的经历和感 受? 通过绘画,孩子在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无论是孩子随便画来、快速完 成的画,还是他细心雕琢的美丽作品,都在释放一种能量,传递一种信息。 这份能量体现了孩子的个性,告诉我们他是独一无二的,也告诉我们他在画 画时的所感所想。如果能了解这种绘画语言,我们将更加深刻地触及孩子的 内心世界。 《看懂孩子的画,读懂孩子的心》所提供的方法,将使您重新认识孩子 的每幅画,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感受。色彩选择、大小、象征等绘画信息的 解读将使您从新的角度认识自己的孩子,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看懂孩子的画,读懂孩子的心》由布里吉特·朗日雯编著。

  • 第一章:孩子在成长,绘画在演变
    从十八个月到两岁孩子的画
    第二章:面对孩子的画必须遵循的黄金法则
    欣然接受孩子的画,即使画得并不美
    抛开审美观,换一种方式欣赏孩子的画
    切忌对图画含义做任何推测
    别对孩子说出你的想法和观点
    第三章:观察孩子的画:看什么
    静态画面还是动态画面?
    第四章:准确解读孩子的画:怎样做
    第五章:人物画:从“小蝌蚪”到“长脖子”
    第六章:家庭画:听孩子讲讲我的家
    第七章:房子画:观察孩子及其周围环境的一面镜子
    窗子:连接孩子和社会的纽带
    房门:代表孩子与他人的问题方式和对他人的接受方式
    烟囱:反映孩子的心灵状态和家庭环境
    第八章:象征物:孩子的自我表达
    第九章:如何培养未来的艺术家
    色彩填充册还是白画纸?
    怎样收集整理孩子的画?

  • 第二章 面对孩子的画必须遵循的黄金法则 在上一章中,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绘画特点, 想必你可以从中收获些许解读孩子绘画的方法和灵感。在这一章里,我们将 为那些期待走进儿童绘画世界的家长和老师们讲述几点黄金法则。
    欣然接受孩子的画,即使画得并不美 无论孩子画得怎样,都要欣然接受他的画。孩子交给你一幅画时,是在 释放某个信息,是在表露自己的情感——这**是爱的表现。某一个忽视或 不专注的目光,都有可能深深地伤到孩子。所以,请暂时把你的高要求高标 准高期望放在一边,严格遵守黄金法则一。
    抛开审美观,换一种方式欣赏孩子的画 一幅画是美是丑,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们的目的并 不是搞艺术评论,判断绘画水平及天赋,而是通过分析绘画真正读懂孩子的 内心世界 孩子的艺术天赋和其绘画作品的象征表现力并无直接联系。无论是否具 有绘画天赋,孩子画出的画都是映射心灵的一面镜子。因此,对我们解读绘 画而言,一幅具有艺术美感的画并不一定比一幅不怎么美的画*有价值。
    切忌由于画得“不美”或“不像”而对孩子的画说不。你该做的,就是 把它假想成一幅**无缺的杰作。下次孩子让你看他的画时,记得先谢谢他 ,然后再热情、温柔地鼓励他讲讲自己的画。
    让孩子自主作画 绘画能反映孩子的内心世界,因此,它应该受到极大的尊重。家长可以 通过绘画解读孩子,走近孩子,却万万不可参与其中,扰乱这片私密的净土 。
    一定要让画画的孩子成为说一不二的主人,不要在画什么,或者怎么画 等方面指手画脚。无论是消沉、好斗的画面,还是天堂般美好的景象,他们 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都是事物发展演变的一部分。
    因此,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引导孩子修改他的作品。比如,如果孩子画 的小人儿没有手,不要让他把手补上,不要对他说:“你的画不完整”。
    当孩子画“我的家”时,如果他的画与现实情况不符,我们往往会通过 这样那样的方式引导他修改本已完成的画。有时,我们会直截了当地说:“ 你好像忘了画妹妹了,不是吗?”;有时,我们会比较隐晦地问:“你确定 画完了吗?”面对家长的坚持,有些孩子会违心地加上这个被“忘了画”的 人物,有些孩子会说没被画上的那个人不在家,也有些孩子会一言不发,拒 *这一要求。
    如果你想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面对他“不完整”的画,无论你的 情绪如何,是感动、失望或者气愤,都要记住:眼前的这幅画是孩子的真实 状态和内心情感的写照。
    图12——芙洛朗丝,4岁,水彩笔画 咱们就以芙洛朗丝的画(图12)为例吧。小芙洛朗丝画画时,妈妈在一旁 看着。她本来不想画18个月的小艾田纳的,所以先是说他还在妈妈的肚子里 ,后来又改口道他去了爷爷奶奶家。可是,当芙洛朗丝停笔时,妈妈却还是 问道:“你画完了吗?”小姑娘犹豫了一下,说了句“没有”,*后不情愿 地拿起画笔,草草地画上了艾田纳。
    在这幅画里,小芙洛朗丝把自己画在了正中间,一边是爸爸,一边是妈 妈,三个人手拉着手。另外,所有的细节都在表明,她之所以画上艾田纳, **是为了让妈妈高兴。由此我们大概可以判断,芙洛朗丝还没有真正地接 受弟弟。但总的来说,人物的满面笑容和温暖的太阳,都诠释着和谐幸福的 家庭氛围。
    图13——兰迪,5岁,水彩笔画 再看图13。看到画面上所有的人物都挤在了右面,妈妈就要求女儿去掉 圣诞树重画一遍,好给几个小人儿腾出*多的空间。要知道,兰迪画这幅画 时正是圣诞节期间。她刚刚学会画圣诞树,而且为此感到**自豪,所以才 会一遍又一遍地画。为了让妈妈高兴,她重新画了一张没有圣诞树的画。不 过,所有的小人儿还和之前一样,统统堆在了画面右侧(见图14)。
    图14——兰迪,5岁,水彩笔画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兰迪在第二幅画上反着写出了自己的名字。这并 不是诵读困难症的表现,相反,这一行为体现了兰迪在成长过程中的早熟: 五岁半的孩子还没有开始学习写字,她却可以描出某些字样了。
    切忌对图画含义做任何推测 一般来说,有关图画的内容,家长自己猜测很危险,让孩子开口告诉你 则很安全。这其实也是个棘手的问题,需谨慎应对。
    图15——诺阿,4岁,铅笔画 面对孩子的画,我们有多少次都会迫不及待地说:“你画的蝴蝶真漂亮 !”可孩子却偏偏回答道:“这不是蝴蝶,是飞机!”当心哦,虽然这只是 个小小的错误解读,却有可能伤到孩子的自信心。和大人一样,孩子也需要 自信,也希望自己的能力、才智和力量得到他人的认可。为了建立这份自信 ,孩子需要经历的是成功,而不是失败。
    看看上一页的那幅画(图15),谁又能猜出小诺阿画的到底是什么呢?呃 ……潜水艇? 那这个呢?……火车? 图16——诺阿,4岁,铅笔画 还有这个……米奇?! 图17——昂托纳,7岁,铅笔画 别问孩子为什么 欣赏孩子的作品时,切忌让他解释这解释那,诸如“你为什么把小人儿 都画到左面了?”之类的问题都应避免。问孩子“为什么画太阳镜”,其实 根本什么意义都没有,孩子抑或回答“不知道”,抑或甩出一句“就是这样 的!”。
    实际上,正如我在前面所讲,儿童画的大部分内容都源于一种自发的、 无意识的即时选择,内里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因此,当你问出“为什么”时 ,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时的他会感到不自在,甚至会认为他的 画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令你很不满、很失望。
    让孩子讲讲他的画 这是**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孩子想画什么,想表达 什么。在用温柔的目光和认真的态度仔细看过孩子的画后,一定要马上对他 说出这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给我讲讲你的画吧。”鼓励他讲出所有的细 节……只有家长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孩子的想象力才能得以尽情地发挥。
    你也可以偶尔提个小问题,帮助孩子展开他的叙述,比如:“这只小鸟 在树上干嘛呢?”“坐在草坪上的这个小姑娘是在等什么吗?”这些问题必 须是开放性的,尽量避免在提问时侧面引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你将惊喜 地发现一个又一个能够反映孩子精神状态的细节。由此,你可以判断孩子身 边是否发生了特别的事,判断他的情感世界是否起了波澜。
    仔细倾听孩子的叙述,在画纸的背面标上日期,做好记录;如果家里有 好几个孩子,记得在记录时加上孩子的名字。想要记住孩子图画的内涵和所 指,这些记录弥足珍贵。
    别对孩子说出你的想法和观点 “我觉得你的画里好像充满了愤怒。”诸如此类的评价,如果孩子自己 没提,家长万万不可说出口。面对孩子的画,家长会有自己的解读,偶尔也 会产生诸多疑问或些许焦虑,无论是何种情况,我们都不建议家长把自己的 想法和观点说给孩子听。
    绘画是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一种工具,但有一个前提:使用方法必须 得当。
    那么,面对孩子的画,我们都该观察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 个问题。当然,我们这里探讨的都是一些简单、基本的观察点;其它*深层 次的内容就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了。

}

原标题:文殊宝缦:皮纹解密天性、读懂孩子心理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七岁看终身”。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对于人的一生来讲可谓黄金发展阶段,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个时期恰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教老师作为幼儿进入教学体系中的第一批启蒙者,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对于幼儿乃至其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天性,顺应天性,是主导命运的开始。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必须仔细观察儿童在各个阶段发展的行为,察觉儿童在各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提供正确的早期发展协助。若是错过此黄金阶段,将会事倍功半。而文殊宝缦进的美国先进的皮纹检测系统,能提供一套科学的统计数据供老师和家长参考,可协助老师和家长观察儿童的特质,提早发觉儿童的各项潜能和特点,及早规划合适的教育方针,而不是随波逐流,盲目跟从时尚来学习,而荒废了该有的专业培养。皮纹检测报告帮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天性、先天优势、最佳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等,将节省尝试、发掘的时间,通过因材施教,使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解,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对于皮纹心理有了清晰的认识,对皮纹世界的神奇之处感到惊叹不已。很多老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参加,现场进行了指纹采集,工作人员也及时为其他未到场的孩子预约了采集时间。

文殊宝缦作为国内领先的专业皮纹检测心理咨询公司,在经过多家皮纹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引进美国先进的皮纹检测系统,并在数百年来世界皮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以万计的国人皮纹检测样本,完成数千份回访与验证而优化出一套最具本土特色、最为专业的皮纹检测系统。更是提取了市面上所有皮纹检测报告的精华,被多家教育机构公认为“目前最系统、最全面、最专业的皮纹检测报告。”人生没有捷径,但正确的选择会引领人们找到成功的道路,为了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找到,好人生态不遗余力推广皮纹检测工具,传播爱和正能量,以爱之名,让爱发生!

下面是一个家长如何根据皮纹测试结果来提高她孩子智能的:

不管是皮纹测试分析师还是幼儿园老师,普遍认为我儿子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全面。但是,作为孩子的母亲,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接受了皮纹测试和分析之后,针对两个测试结果,我考虑了很多。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点不错,孩子从小受父母影响,平时与人和平共处,文明有礼,乐于助人,所以,原本先天居第四位的人际智能在孩子目前发展中属于最强项。孩子先天相对弱的项可以通过后天的有意识的训练得到挖潜和提高,由于从小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积木类型的玩具,并经常跟孩子一起做拼图、下棋等游戏,原本属于孩子最弱项的空间智能在孩子目前发展中与人际智能并列第一,这就是个有力的例证。

鉴于以上认识,我把培养孩子的重点放在了强化强项,弥补弱项上。

孩子的先天内省智能很强,这和我日常的观察结论基本是一致的,孩子虽然很小,但是有很强的自制力,只要是他认为对的事情,他会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努力再努力,这种品质在小孩子里面是难能可贵的。为此,我自创了一种针对孩子的“积分表”,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非常好的表现,就给他记下来,而且加相应的分数,孩子有不好的表现,小事情就先提出警告,对于原则上是错误的、或者以前提出警告还出错的,就毫不留情的扣分,如:“一天表现很好,知错马上改、认真学英语、听妈妈话,看电视不超过半小时、认真学认字、很累了还坚持洗刷完了再睡觉,+2”“早上好好吃饭、在幼儿园评上了文明小使者+2”“在商店赖着不走,要买不需要的东西,-1”“拿小喷壶乱喷水,-1”“爱护图书、画画好+1”“在幼儿园被小朋友不小心划破手,不仅没有哭,而且小朋友道歉时很友好的说没关系 +1”,通过加减分,让孩子逐步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为了让这个“积分表”一直具有“魅力”,也为了培养孩子的正确的消费意识,锻炼孩子的数学智能,我们还约定,每积两分,代表一元钱的消费支配权,如果孩子想消费,如:开电瓶车、买自己喜爱的玩具、去肯得基等,而妈妈不同意的时候,孩子可以行使自己的支配权。如:有一次我带他到小区踢球,他看到院子里有好多电瓶车,就非常想开,我故意跟他说:“今天我们出来玩的计划里没有开电瓶车这项开支”,儿子又踢了一会球,忽然跑到我跟前说:“妈妈,我不是有支配权吗?我很想开,我要动用我的支配权。”“可以,”我很痛快的答应了,并拿出两元钱放在手里,“你现在有16分,可以支配8元钱,开一次电瓶车2元,你先告诉妈妈,你开车后需要从积分表减几分,还剩几分?”孩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答到“我要减4分,还剩12分。”“回答正确,去吧”。我把钱放到孩子手里,看着他高高兴兴去开车了。回家的路上,孩子认真的跟我说,“妈妈,我今天特有成就感,我还要好好表现,挣好几千好几万分,我就可以自由做好多我想做的事情……”看样子这一招效果还不错。

孩子目前需要挖潜和提高的是音乐智能和肢体运动智能。为了让孩子在这两方面有所提高,我开始改变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前,我和儿子都属于“夜猫子”,晚上十一二点才睡,早上睡懒觉到不得不起时才起。现在,我和儿子晚上九点就睡,早上六点起床,然后到家附近的小山上,爬山、跑步、跳高、跳远、练腿脚等等,运动一个小时左右再回家吃饭、上幼儿园等,一方面通过运动,锻炼他的身体和意志品质,一方面通过单腿跳、双腿跳、踢腿、平衡等锻炼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遇到天气不好,就在家里放节奏比较快的音乐,让儿子在床上随着音乐节奏随心所欲的蹦蹦跳跳,而且不管是看广告、听录音还是在路上听到哪里传来的音乐声,我都会有意识的跟着哼哼,打拍子或者身体有节奏的晃动,儿子也会无意识的跟我学,现在,儿子在音乐智能和肢体运动智能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
英国艺术家瑞利认为,艺术是个人经验和自我外在的一种形式,是可视的思想和情感。绘画就是最直观的艺术表达形式,透过这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窥探到孩子内心的风景,体会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用更好的方式爱孩子。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将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孩子喜欢无序乱涂乱画,没有任何主题,也不拘泥于在纸上。拿着笔,只要高兴,什么地方都可以“作画”,最常见的就是雪白的墙壁上随心所欲。在后期,孩子会自己给画命名,家长可能觉得“无厘头”,而这正是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萌芽。  

孩子可以画出人的基本框架,并开始对事物进行象征性描绘,例如用圆圈代表人的头等等。这个时期的儿童所画的图形没有表现出远近、立体感,但可以将自己看不到却知道的东西也画出来。

可以精细表现人物、事物,突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有空间感,开始灵活运用色彩。这个时期的孩子有非常强的创造力,思维不受约束,是美术发展的黄金期。

孩子开始由抽象画转向对事物进行写实,体现事物的立体空间感,表现出一定的透视关系,出现重叠形式。绘画中运用了更多理性思维,创造性的发散式思维开始削弱,表现形式较为刻板。掌握了孩子不同绘画时期的心理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家长可以遵循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引导孩子发挥兴趣与特长。

绘画作为孩子的另一种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在孩子不善语言表达时,更准确地读懂孩子的内心,理解他的情绪,运用绘画作为媒介,来建立信任关系。

绘画是一种沟通手段 

儿童对绘画天然不排斥,拿起画笔,不受限制的涂鸦表达,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讯息。在一次幼儿园绘画课上,一个孩子画了一只老母鸡和两只小鸡。老师问孩子,“这个老母鸡和小鸡在干什么?”孩子的回答是,“老母鸡在不停的对着小鸡,咯咯咯,小鸡都烦死了。”孩子最擅长用象征性的事物表达身边的亲人、朋友与关系。“老母鸡”指的是她的妈妈,而两只小鸡分别是她和弟弟。然后孩子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原来在家里,妈妈总爱对孩子罗嗦,就像老母鸡对着小鸡“咯咯咯”一样,孩子不喜欢妈妈这样,但不知道怎么向妈妈表达,所以很不开心。

当我们从绘画中看到这一点,就理解了孩子的需求,原来她不喜欢妈妈这样对待她,妈妈也就会适时地做出改变了。

孩子在遭遇到伤害或者恐怖事件时,最本能的反应就是哭泣或者攻击,但也有孩子因为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不被允许这样表达。

小时候,我就是这样一个不被允许表达的孩子。有一次,在外面受到别人的欺负,我非常委屈,回家向爸爸告状。原想找他给我撑腰,结果他不听我的任何解释,反而还把我教训一通。

我内心更加委屈了,这份委屈就一直压抑在内心。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就选择不再告诉家人,自己一个人去承受;再以后,我就学会了只报喜不报忧的沟通模式,以获得爸爸的爱。

这个例子是想让家长明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情绪表达很重要。而绘画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表达他们的情绪,也能让父母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需要。

假如孩子只是一直处在情绪中,什么也问不出来,拿出一张纸,一盒彩笔,让孩子随意在纸上涂鸦。彩笔是家长赋予孩子的一件“武器”,表达他的愤怒与委屈。孩子可能会用力地在纸上画出一些杂乱的线条,在手臂运动的过程中,情绪找到了出口,慢慢的,他的情绪就会平复,不再那么焦燥。

再准备新的纸给他画,此时,孩子会尝试画一些图形,或者人物,线条也不会那么凌乱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委屈与愤怒,那么,负面的情绪就得到了较好的宣泄。

绘画是疗愈创伤的工具 

当年汶川地震后对孩子的心理危机干预,运用得最多的就是绘画。把孩子们集中在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下,让孩子自由绘画,表达悲伤与恐惧。

在情绪疏通阶段,通过绘画活动,疏通孩子被堵塞的情绪,引导孩子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

在重建阶段,通过一系列主题绘画的设计,给孩子植入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事件及图像,让孩子体会到积极向上的东西,改变就在画面中不断地凸显出来。

曾经有一位幼儿园老师找到我,说班上有个孩子最近有些反常,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情绪低落,问她什么也不回答,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推荐她让孩子画画,从孩子的画中找找线索。

当时绘画的主题是“我的家”,孩子画中呈现出一个乱七八糟的家:中间摆放了一张餐桌,餐桌的两头分别坐着她自己和妈妈。这样一幅反映家庭的绘画,明显有些缺陷,就是孩子爸爸的缺失。

我们通过这个线索打开了孩子的心门。原来孩子的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母亲对她的感受和疑惑不管不问,孩子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内心自责、沮丧、孤单、无助。

我们通过绘画了解了她的内心世界,然后鼓励她用绘画对父母离婚所导致的创伤性情感加以释放,从而引导孩子理解父母的行为,告诉她父母的分开不代表对她的爱有所减少,那是大人的事情,她不必为此而内疚。孩子逐渐从低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绘画可以提高儿童的自我价值 

在儿童画中,我们经常会让孩子画自画像,自画像可以投射出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当然,通过自画像分析孩子,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等很多背景资料,而分析的结果也仅仅是做为参考,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有一个网络成瘾的孩子,自画像的整个人物都非常小,头发像一团乱草,衣服涂成黑色,腿也涂成黑色,这些都投射出孩子自身价值感、成就感低,行为退缩,对自我的接纳度不高。衣服的黑色反映出对自我的否定,腿部涂黑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诱惑,这正是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通过儿童绘画治疗,可以帮助孩子缓解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将心中无法释放的恐惧与焦虑通过绘画和交谈表达出来,增强孩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自信。儿童从治疗初期到治疗结束的整个过程中画面的对比,我们也很容易看出孩子的变化。

绘画可以改进儿童的社交技巧 

小强是一个5岁的男孩,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不太喜欢与其他同伴一起玩耍,经常独自拿着玩具自言自语,但有时会出奇不意地把小朋友推倒,把小朋友搭好的积木掀翻,有时会抓人、咬人,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在通过对家长、抚养者、老师的访谈中,我们获得了比较详实的背景资料,在绘画设计上,让他完成了自画像、我的家、我喜欢的人、我的幼儿园生活等等主题,把他内心的冲突借着绘画活动向外界投射或转移。

情绪发泄后,逐渐唤起他的积极体验,引导他在认知上去发现攻击行为是别人不接受他、不愿意与他一起玩的原因,同时要求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孩子的攻击行为逐渐减少,可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完成游戏项目,使他与同伴的关系得到改善。

画心——通过绘画,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见孩子内心无意识的情绪和情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读懂孩子的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