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神经后支腓总神经阻滞疗法法可以根治吗

穴位阻滞下低温冷冻治疗腰神经后支受累引起下腰痛--《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1期
穴位阻滞下低温冷冻治疗腰神经后支受累引起下腰痛
【摘要】:腰神经后支受累后引发的下腰痛,与腰神经后支的解剖学特点有关,腰肌因疼痛而反射性痉挛,而使腰神经后支所经过的肌性隧道变窄从而卡压腰神经后支,这样又使腰部疼痛加重。使病情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状态,甚至病情加重而得不到有效缓解。穴位阻滞下低温冷冻腰神经后支可以获得长效的镇痛及缓解肌痉挛,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者单位】:
【分类号】:R681.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振平,牛松青,王晓慧,张振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勇,范遗恩,王日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年04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奚玉凤;;[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时光,赵国顺,吕国蔚;[J];北京医学;1980年04期
;[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1995年03期
刘飞,林玉冰;[J];福建中医药;1997年02期
王德强,舒春华,来庆阁;[J];实用疼痛学杂志;1998年01期
陈有国;[J];中国针灸;1999年06期
李友仁,高彩红,赵幸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4期
牛好敏,张艳丽,梁爱芳;[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1期
赵政军,孟平,肖万君,李小川;[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1期
陈有国,龙海鹏;[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4期
郝洪立,董卿;[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针刀闭合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16年05期
针刀闭合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闭合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应用针刀闭合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应用神经阻滞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1次,治疗3次。治疗后1周、6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后1周(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P0.05)。治疗组优良率93.8%,对照组优良率81.3%,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闭合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好,创伤小。
【作者单位】:
【分类号】:R246.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艳红;曹海青;;[J];上海针灸杂志;2014年07期
吴泰宁,章洪喜,袁登玉;[J];颈腰痛杂志;2000年03期
苏清伦;吴方萍;朱永刚;刘臻;汪洪燕;赵秦;;[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12期
杜志峰;徐山;李海然;于瑞杰;王书君;李连泰;;[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02期
马丽萍,李海涛;[J];新疆中医药;2002年01期
李红;刘方铭;;[J];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22期
陈志满,蒙海滨,庞任智,罗健平;[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马兴业;;[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年04期
陈小勇,徐维章;[J];针灸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J];;年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祥瑞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腰脊神经根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治疗
腰脊神经根阻滞疗法
脊神经根在结构上特点:1、脊神经根缺少周围神经所具有的神经束膜和外膜,其轴突只是由薄的根鞘(神经内膜)以及脑脊液所包绕。2、脊神经内无神经束支,神经内胶原数量比周围神经低五倍,神经根轴突无周围神经轴突所具有的“丰塔纳条文”,而这种条纹被认为能抵偿神经的牵拉。3、脊神经根的动静脉网不如周围神经丰富,神经根血流与周围神经血流的差异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神经根缺乏与周围****的血管沟通。由于以上特点,不难看出神经根的神经外膜极不发达,无弹性缓冲作用和化学屏障功能,极易受到外部炎症的侵袭。抵偿牵拉的能力又较周围神经低,加之血液循环差,容易招致机械性和化学性损伤。当局部出现无菌性炎症时不能及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而影响炎症的吸收。若炎症长期存在则导致局部出现纤维化变性。因此在椎间盘突出中,神经根损伤极为常见。神经根管解剖学特点神经根管的神经根自离开硬膜到椎间孔外口所经过的骨纤维管道,包括两个部分,即侧隐窝和由它向前外下方延伸的椎间孔神经根管,内宽外窄,前后略扁,如同小口朝外的漏斗。1、腰神经通道愈向下愈长。L5神经通道几乎是L1神经的两倍。神经根发出后斜向前下外方,从L1——L5至S1斜度逐渐增加,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由40度降至22度,因此也就是说愈向下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受压机会愈多。2、侧隐窝的外界是椎弓根,后壁是上关节突、椎板和黄韧带共同构成的顶部;前方是由上下椎体后外侧部以及相邻的椎间盘共同构成的底部。3、椎间孔上下界为椎弓体后上缘,顶部由黄韧带构成,黄韧带后是关节突关节。椎间孔内不仅通过神经根,而且有椎间动静脉通过,以及保护血管的结缔****,同时存在着一些纤维隔,连接在椎间盘纤维环与关节突关节之间,将椎间孔分为上、下二管。上管通过腰神经根、腰动脉椎管内支及椎间静脉上支;下管通过椎间静脉下肢。椎间孔在外口中上部另有一纤维隔,连于椎间盘纤维环与横突及横突间韧带,将外口分为上、下两孔,腰神经根由下孔通过。在上位腰椎,外口纤维隔位置高,较薄,但在下位腰椎则位置低而坚厚,呈膜状,将外口中大部分封闭。椎间孔外口与神经根的面积看起来似乎悬殊甚大,特别是纵向较横向尤为明显,似有较大活动空间,但实际上椎间孔外口为钥匙眼形,有效空间很小,同时椎间孔内存在有纤维隔,神经根被固定在一个比较窄小的孔道内(骨纤维管),又因为有动静脉通过,有效空间更为减少。因此,脊神经根自离开硬膜到椎间孔受到侧隐窝和椎间孔两部分影响。侧隐窝虽说其外界、后壁及前壁均为骨性结构,但其内侧是具有可溶性相当大椎管。当侧隐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狭窄时,神经根本身应该有能力向内侧(椎管内)移位而保持顺利通行。而纤维隔发生变性可使神经无法向其内侧(椎管内)移行而受到侧隐窝的挤压。椎间孔四面邻骨,有效空间小,神经根又被纤维隔固定。当椎间盘突出引起局部的病理变化时,在下位腰椎,由于固定神经根的纤维隔位置低而坚厚,其间通过的神经根没有能力保护自已而受到炎症侵袭。另外起于椎间盘纤维环的纤维隔由于以上病理变化则会出现纤维化挛缩,从而使通过此骨纤维管的神经受到卡压而引起症状。由此可见,椎间孔内纤维隔这一特殊结构在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症状中的临床价值。(nerve root infiltratiom)一.适应证:(一)腰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1、椎旁疼痛,静止体位加重,休息后无好转2、活动受限,改变体位疼痛加重3、无根性症状,可伴有腰背部疼痛4、神经系统体检正常5、辅助检查以脊柱退变为主,伴有或不伴有椎管内病变。(二)后神经痛。(三)手术后疼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等二.部位选择:1.臀部疼痛:按腰脊神经后外侧支在臀部的分布规律寻找脊柱横突上的压痛点。即疼痛部位靠近臀部外侧,压痛点位置越高,越靠近中线位,压痛点位置越低。2.腰骶中线一侧疼痛,向上三个椎体的横突上找压痛点。3.髂脊中外侧部疼痛,病侧L2以上的横突部位找压痛点。4.骶髂关节处疼痛, L5横突上找压痛点。后支性腰痛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均以准确的定位为基础。后支在发出至横突点是解剖上及生物力学上最易损伤部位,只有在此部位阻断后支的传导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而在腰1-4后支中,以腰2后支为最多发部位,定位时需加以特别注意。三.操作步骤1.椎间孔脊神经后支主干阻滞术适应症:腰脊神经后支病变累及内、外侧支,或后支主干本身受到刺激。脊神经后支主干长约0.5~1cm,L1~3脊神经后支主干约从距椎间孔外侧1.5cm处、L1~3脊神经后支主干约从距椎间孔外侧2cm处的从脊神经根分出。主干的体表定位:下位椎体横突的上缘、上关节突的外侧,椎间孔的背侧浅层。⑴患者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⑵腰椎棘突比较平坦且无明显的倾斜,棘突与同位椎间孔基本上处于相同水平面上。精确测量等大腰椎正侧位X片,以确定后支主干体表定位。⑶一般穿刺点可定在腰椎棘突间隙中点外侧3~3.5cm处。⑷常规皮肤消毒,7号10cm长带管芯穿刺针垂直穿刺,缓慢进针直达所拟阻滞阶段横突背面。通常从皮肤到横突的距离约为3~4cm,针尖抵达横突后,可退针少许更改进针方向,向上25°、向内20°继续进针,寻找横突根部上缘。⑸穿刺到位反应:患者常诉说轻度相应后支区域放射痛,此时穿刺针尖应位于所拟阻滞神经阶段的下位椎体横突根部上缘、上关节突外侧。(6)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可缓慢注入消炎镇痛液8~10ml。⑺注意事项:穿刺及注药时,穿刺针针尖斜面应向内而不可向外,可减少神经血管的损伤,并有利于药物向后支主干扩散。注意:一旦针尖抵达横突根部上缘,即停止进针。若针尖滑过横突上缘继续进针超过1~1.5cm时,则形成脊神经根(包括前、后支)阻滞。如要阻滞多个阶段的后支主干,可用同样方法进行穿刺。2.C臂机下腰部神经根阻滞术(1)俯卧位法①患者置于俯卧位,下腹部垫枕使背部与X线操作台面呈平行。②调节X线管球,使L5椎体上下的终板成平行。③穿剌点选择在椎弓根下缘水平上离正中旁开4cm处外侧(横突尖端附近)。④消毒皮肤,用7号9cm长穿刺针剌入皮肤作局麻,在C型臂X线监视下深入到横突基底部下缘,重新把针稍拔回,然后以L5神经围绕神经根离出椎管外的地方为目标,向横突尾侧方向剌进。从横突后面至神经根为2cm,当剌入神经时,出现突然体动的通电样放散痛⑤注入1ml造影剂,拍片注入2ml局麻药(含地塞米松4mg),操作结束后,疼痛消失。⑥阻滞后安静休息1h方可走动。(2)斜位法①取患侧在上的斜卧位,患侧下腹部垫枕,健侧下肢轻轻伸展,患侧(上方)下肢轻轻弯曲的半俯卧位,与X线台的角度为30~45°②在X线透视上成目标的椎体之下一尾侧的椎体上关节突外侧缘占终板全体的1/3~1/4的半俯卧位,一般在上关节突肥厚大的病例占终板外侧1/3为宜,变形小的病例占外侧的1/4程度较好。③确定斜位的角度后,使椎体终板(椎体下缘)成直线状。④穿剌点定在相当于“狗的下颌”之下部处、椎弓根紧靠下方的上关节突稍外侧、椎体终板的头侧之处。⑤注意事项:将穿剌针着X线管球轴相一致的方向椎进时到达神经根。如果达不到时,把剌入方向稍朝向腹侧或背侧改变寻找,但不可把剌入方向改变到尾侧,否则会穿剌到椎间盘。另外针尖若向椎间孔方向剌入时,可能有进入蛛网膜下腔的危险,应引起注意。注入造影剂及注入药物的步骤相同。斜位法的进针方向与透视方向相一致,因此容易预测进针深度,但决定斜位角度较为困难,而且患者本人也应保持好已调整好的体位,为此应利用好垫枕。⑥一般先行L5后支,沿骶骨翼和S1上关节突之间行走,前后位垂直进针即可。L234的后内侧支选择患侧15-20度角行斜位穿刺,靶点为横突的根部和小关节的外侧缘。深度:以侧位摄片针尖不超过关节面中点为限。斜位片可见L5针尖恰好位于骶骨翼和S1上关节突形成的内上方,因为L5阻滞的并非真正的后内侧支而是后支。侧位片对深度进行调节,超过关节面中点,表明针尖位置过深,只要轻轻后移即可,最好同时上下阻滞效果好3.射频脊神经后支阻滞的操作⑴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枕,触清棘突,并做好标记,棘突正中旁开大约2cm,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⑵用腰穿针或者是射频穿刺针从进针点垂直皮肤缓慢进针,直达横突骨面,再缓慢调整针尖的位置,直到尽量靠近横突的根部。⑶要是在X线下定位,正斜位侧位都证实针尖在横突根部,这种解剖定位就比较准确。⑷若要更精确的定位,也可以连接射频电极,用运动和感觉测试,一般来说,0.5V内就有明显的脊神经后支支配区域的肌肉跳动或者是痛感,就证明针尖离此处的脊神经后支很近,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就可以注射局麻药3-5ml。⑸一般脊神经后支的阻滞要同时上下约2-3条,因为脊神经后支的分支具有交叉分布的特点。四.并发症一般没有重症并发症,可能神经损伤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因此事前向患者解释清楚。1、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下阻滞,硬膜外了阻滞:针从椎间孔进入椎管内时,有时出现蛛网膜下腔阻滞。若遇血压下降,则应输液、吸氧,必要时注射升压药物。类固醇蛛网膜下腔注入则不应发生。2、神经损伤反复穿刺神经时有发生的可能性。在一段时期内该部位感觉消失、肌力降低。如果几次穿刺也不出现放散痛时,应调整X线透视的方向,尽可能避免频繁穿刺。另外,虽已出现较强的放散痛也可能发生神经损伤,遇此情况改期再行操作。3、高血溏对伴有的患者行神经根阻滞时用药中所含激素在注药几小时血糖上升,或致高血糖发作,因此对患者减量使用激素或有必要检查血糖,在门诊应详细询问既往史。4、除控制不良的溏尿液患者之外,常规操作充分消毒时一般不发生。若穿刺针部位有迹象时,改换其他部位进行。5、出血通常的操作不会发生出血,但正在服用抗凝剂的患者可能会发生出血,此时神经根血肿致神经损伤,应详细问诊。6、疼痛神经根阻滞后症状转轻,经数小时后反而较阻滞前更痛,这是由于神经根轻度损伤所致,一般在放散痛强时发生,术前告知患者。五.治疗时间每周一次,2~3次为一疗程。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0:09
王祥瑞大夫的信息
王祥瑞大夫电话咨询
王祥瑞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王祥瑞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祥瑞大夫提问
王祥瑞的咨询范围:
颈椎病,腰突症,肩周病,腰背痛,带状疱症痛,下肢痛,阴部痛
王祥瑞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全国疼痛诊疗中心好评科室
全国疼痛诊疗中心分类问答脊神经后支阻滞配合中药治疗下腰痛--《首届全国骨伤专科专院高峰论坛论文集》2005年
脊神经后支阻滞配合中药治疗下腰痛
【摘要】:正 自1997——2002年,我们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2例,经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42例中男90例,女5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4岁,平均44岁,病程2天——3年。根据临床
【作者单位】:
【分类号】:R681.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敖宇空;[J];江西中医药;2005年11期
朱毅;李凝;金宏柱;;[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陈德仁;;[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年09期
李文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23期
李俊宽;张玉涛;;[J];海军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王小明;赵道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01期
柴俊飞;;[J];福建中医药;2007年05期
果会玲;;[J];河南中医;2007年03期
卢毅;邓研;;[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10期
胡万钧;甘发荣;叶宝飞;黄兹瑜;;[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志军;韩浩峰;;[A];首届全国骨伤专科专院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林向进;;[A];第三届浙江省疼痛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曹鹏;潘玉涛;梁裕;龚耀成;郑涛;张兴凯;吴文坚;;[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曹鹏;梁裕;龚耀成;郑涛;张兴凯;吴文坚;;[A];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钱列;贾连顺;陈雄生;邵将;严望军;曹师峰;;[A];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李玥;;[A];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金建东;;[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李力;;[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助器具学组成立暨全国康复辅助器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汪琴;刘宏亮;吴宗耀;;[A];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朱高峰;姜淑云;房敏;沈国权;孙武权;张喜林;刘鲲鹏;黄斌;;[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海军总医院骨科
阮狄克 王德利;[N];健康报;2008年
武汉协和医院
周淑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廉万营 河南省中医院;[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蔡拉加;[N];潮州日报;2009年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 汪崇淼 副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 梁永瑛 主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尹薇;[N];中国医药报;2009年
武汉协和医院
周淑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刘临喜;[N];临汾日报;2010年
杨帆;[N];云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明宇;[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黄悦;[D];浙江大学;2004年
李长青;[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崔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赵亮;[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姚卫光;[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王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迟大明;[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郭继东;[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权学民;[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小明;[D];济南大学;2011年
丁福鹏;[D];吉林大学;2010年
劳迪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闫娜娜;[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沛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伟铭;[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江共群;[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汪志炯;[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姜剑;[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云峰;[D];吉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高位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4期
高位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高位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82例中单侧枕颞部疼痛16例,枕颞额部疼痛28例,额眼眶区疼痛13侧,两侧头痛25例,其中伴恶心、头晕、耳鸣55例,误诊颈椎病36例,偏头痛19例,紧张性头痛18例,三叉神经痛9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取诊断性阻滞后行选择性颈神经后支、颈第二椎体横突、颈椎关节突关节阻滞加或不加针刀治疗。结果82例平均随访7个月,总有效率90.0%。该类型头痛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颈部损伤史;②颈椎关节突关节、横突或枕神经压痛和肌肉痉挛;③疼痛常常不表现在它的病理改变部位;④物理学和影像学结果不相符合;⑤缺乏神经病理阳性体征;⑥影像学检查,颈椎退行改变。结论病人就诊多科室性、体检不细致性、临床表现的相似性、可能存在的病理相关性、诊断思维的局限性、治疗方法的雷同性、疗效短暂的有效性等均可能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重视病史和临床检查,影像学资料,结合诊断性神经阻滞,是提高诊疗水平、防止误诊的关键。
【作者单位】:
【分类号】:R74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杰;程华英;陈凌凌;;[J];安徽医药;2005年12期
皮晓红;;[J];按摩与导引;2007年02期
文马力;宋文阁;;[J];重庆医学;2006年03期
王小平,李雅兰;[J];广东医学;2003年07期
王春晓,于卫;[J];广东医学;2005年05期
周惠萍,刘家天,黄伟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卢正;罗世东;;[J];广西中医药;2006年06期
陈旭清;翁柱庆;潘向荣;周凯;韦敏强;王凤华;;[J];广西医学;2006年06期
刘显;[J];河北中医;2004年03期
赵秀云;刘卫校;;[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王斌;[D];中南大学;2006年
王常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朝辉;[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梁万增;[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杨方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曾力行;[D];南华大学;2005年
朱建兵;[D];苏州大学;2004年
郭海燕;[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张云凌;[D];福建中医学院;2006年
张磊;[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陈大志;[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张照庆;[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红,何成奇,丁明甫,张黎明,韩梅,张艳明,蓝群;[J];华西医学;2005年02期
陈红,王昊,江乐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年06期
黄德弘,侯铁英;[J];新中医;2005年06期
崔新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22期
陈超,郑卫红,熊素兵,钱京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年03期
张葵,童亚飞,田应昌,张之申;[J];中草药;1995年07期
洪翠英,钱立群,谢伟,阎琳;[J];中国中药杂志;1992年04期
秦彩玲,张毅,刘婷,孙有富,孙玉茹,刘虹;[J];中国中药杂志;2000年10期
张鸣生,许伟成,林仲民,陈茵;[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年03期
马超,曾海辉,伍少玲,肖秀红,黄利荣,燕铁斌;[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平;[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2年02期
林玉伟;;[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6期
张进增;;[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4期
林淑珍;史淑凡;高晓军;李雅琴;胡卫建;;[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1年05期
童晓欣,Miles E,Drake Jr;[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2年03期
李巍,孙丽,宋伟;[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15期
;[J];婚姻与家庭;2005年06期
姚胜;冯毅;周东升;白西民;党俊涛;赵金安;;[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年04期
王国伟;李宝明;;[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薛爽;李基文;;[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秀茹;;[A];中国民政精神医学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李文华;伍龙;刘一尔;;[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李石良;韩锋;张辰宇;;[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明明;[D];浙江大学;2007年
张红岩;[D];吉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神经后支阻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