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医方剂大辞典内容药物重量是按现代计量吗

中医药计量单位换算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医药计量单位换算
&&中药计量单位的换算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古中医处方中草药方剂计量单位手写原图是什么样_百度知道
古中医处方中草药方剂计量单位手写原图是什么样
古中医处方中草药方剂计量单位手写原图是什么样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古代医师开具的中药处方计量单位是以钱为单位的,如人参俩钱、黄芪叁钱、等,这算现代的单位基本是1钱等于3克左右,现代的9克,也就相当于旧时的3钱。
采纳率:8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计量单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关于中药重量的换算
我的图书馆
关于中药重量的换算
关于中药重量的换算&&&&&&&&&&&&&&&&&&&&&&&&&&&&&&&&&&&&&&&&&&& &&&&&&&&&&&&&&&&&&&&&&&&&&&&&&&&&&&&&&&&&&&&&&& &&&&&&&&&&&&&&&&&&&&&&&&&&&&&&&&&&&&&&&&&&&&&&& &最近在看JT叔叔的文章时,看到中药的重量有“钱”,想弄明白这一“钱”是多少“克”,在网上搜了一下,没想到这小小的重量单位竟然几经变迁。把从网上的文章转于此,备查。&&& 经方计量换算表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仅供参考。  郝万山说的清晰透彻. 作为初学者, 按这个路子开始开方还是不错的. 这样的话, 小柴胡汤, 柴胡八两折成8*15/3=40克, 比普遍使用的8*3=24克多用了16克, 67%. 差别还是相当的大.  JT真的没有考虑服几次的问题吗?  桂枝龙骨牡蛎汤服用法:煎剂乘以0.1  桂龙牡就是三服, JT没有乘以0.3, 而是0.1, 说明也是考虑到了几服的问题. 这就与郝万山一致了.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节选) -lander  一两折 13.8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  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 13.8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防风汤八味计 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两小升则:13.8克×19 = 262克 水180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如是大两则一副药 798克,药量太大,不合理。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小两小升则药水为:290克,2000毫升;大两则882克。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120克,无理。  隋唐药秤沿古制,近900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13.8克×11 = 152克 。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8,是合理的。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 16两,13.8克×16 = 221克,加大枣 11枚约 25克,总计246克,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7。==========  以下来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民间中医版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 2 龠 = 20 毫升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② “龠”:读yuè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 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 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 约40 克厚朴1 尺 约30 克竹叶一握 约12 克=========================  以下,是李可老医师在火神讨论会里有提到的,「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  原则上折算方法,就是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625克。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病!关于古方,特别是伤寒论的剂量问题,过去大家都讲,好多古人认为仲景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我在一生当中,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误打误撞,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在60年代初期从甘肃回到山西,曾经治过7例心衰。心衰毫无疑问是少阴病主方四逆汤,但是用四逆汤这些人都没有救过来。以后我就想伤寒论四逆汤原方是,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过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约大者30g,小者15-20g,一两照3倍来计算,四逆汤用制附子,起码3-5两左右,就是古代剂量!但是从明朝李时珍开始,对古方作过一番研究,认为古今度量衡变化不太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办,他最后来了个折中,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也就是古方伤寒论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这样就等于把伤寒论阉割了。  我怎么样能发现呢,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她儿子和我是朋友。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准备后事,然后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开了三剂药!我说回去以后给他煮上吃,看情况,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药后温度回来,就可能就回来。结果第二天他又来找,说我妈情况很好,已经能够坐起来,已经吃了很多东西,同时自己张罗着要下地帮媳妇做点家务活。我说不对,我昨天给你开了三剂药。他当时,老太太病重的时候,手忙脚乱,又要准备后事准备老衣服,又要熬药,所以三副药熬在一块(一笑)。一副一两半,三副就是100多克,这就误打误撞,病人好得很快,据他儿媳告诉我,因为她急急忙忙,药熬得过火了,剩下不多一点,加了水量不够,过一会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钟,老太太眼睛睁开,药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药量问题是个关键问题。用药这么大剂量会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这个大家过虑了,这个剂量,我是从60年代初期开始做的,  一直到81年7月,我们国家考古,发掘出东汉的度量衡器——权。当时发现有量液体的,量固体的,量粉末药的方法,很全面。最后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统的总结。我当时就是误打误撞,发现这个奥秘后,我就逐渐的查找历史上为什么发生断层。为什么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治不了病。查来查去,从李时珍开始就是现在的小方子,几钱几分,虽然可以治好些个病,但是治不了大病。在重危急症领域起不了多少作用。=====================  倪海厦地纪日记三 河南省  比如说我一直在怀疑中国建国后的药物度量衡的问题与台湾不同,过去有人说台湾的一钱,是中国的5克,也有人说是3.5克,众说纷纭,这次我询问这位老药师,他很肯定的告诉我是过去的一钱就是现在的3克,不是五克,由于他从十四岁开始就在跟老药师学习炮制中药,当时就是以钱为单位,建国后改用克做单位,因此他曾经历过这两个时期的用药,所以他的经验是可信的=====================  台湾一两是37.5克, 一钱是3.75克. JT叔叔的教案中有时用钱.=====================  汉代是24铢是一两,然后六铢为一分,所以一两就有四分.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有桂枝&     台湾重量计量单位问题臺灣用的計量單位是:臺斤一臺斤=600克一臺斤=16两600/16=37.5公克一两=十钱37.5/10=3.75公克1 臺斤 = 0.6 公斤1 臺斤 = 16 台两&     百度知道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 结论:一钱=3.75克 &刚才把在网上查到的重量换算写下来,结论是一钱=3.75克。又看到一文章,说是一钱=3.72克,先转过来,再研究吧。&【中药重量单位换算解惑】&&& 中医临床及研究都会遇到中药重量单位换算问题,现代的重量单位换算很简单,即:1公斤=2斤、1斤=10两、1两=10钱、1钱=5克、1克=10分克、1分克=10厘克、1厘克=10毫克…… 但是,古代的量制单位不但与现代的不同,而且各个时期也不相同,这样就给后来的研究、应用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而初学者和中医药爱好者常常就重量换算问题产生疑惑;一些资料以讹传讹,更是曲解国粹、误人子弟。鉴此,愚斗胆献拙,将关于重量换算的资料加以整理,姑名《中药重量单位换算解惑》,供网友参考。愚学识有限、错漏难免,恳请先生、网友指正勘误,愚深表感谢!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 “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單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一斤等于十两:曰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两、钱、分” 等。  “钱”换算为“克” ,近代以来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克(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克(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算的(此换算方法实际上并不正确)。  综述: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克一斤改为500克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 3.72克(3.71875克)。【转帖】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现代中医药》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CN:61-1397/R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发行周期:双月刊
邮发代号:52-23
《现代中医药》杂志是陕西中医药大学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现属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期刊简介-&&Magazine Introduce
《现代中医药》杂志是陕西中医药大学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现属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往期期刊-&&To The Magazine
-栏目设置-&&Column Setting
本刊辟有经验传承,临床研究,理论探讨,方药新用,药物研究,综述与其他。
-征稿启事-&&Call For Papers
1、《现代中医药》杂志稿件要求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能够反映现今医学发展水平,要求资料真实、方法科学,统计合理。数据应准确,有可重复性,应做统计学处理;诊断和疗效标准应标明出处。
2、所用名词术语均采用国家标准或已约定俗成者,若使用简称,在首次出现时应用全称。中药使用常用名称,草药要注明拉丁学名。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且新制在前,旧制在后加括号。
3、题名应居中写,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文题下详细注明作者姓名、单位、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不同工作单位的多位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应的数字。
4、摘要 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及综述文章应写出100~300字的摘要,并在文后附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内容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段格式撰写,英文需隔行打字。
5、关键词 一般文章均应写出3~8个关键词。
6、基金项目 凡获得各类基金资助产生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其后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具体位置在首页地角处。
7、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作者若不同意删改文稿,请在来稿时声明。
8、参考文献 各类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期刊&J,学位论文&D,报纸&N,报告&R,格式如下:
&(1)书籍 [序号]作者(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列出前3名后加&等&。作者之间加&,&)。书名[M]版次(如第一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社(要写全称),年.页.&
&(2)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作者数同书籍要求).文题[J].刊名,年,卷(期):页.&
&(3)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
&(4)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
9、文稿要求字迹清楚,字体端正,标点符号准确,数字、图表清晰。统计表请使用医学统计学的三线表,并注明表内指标的单位。附图应是手工绘制,请用黑墨水在绘图纸上绘制,图面力求整洁、清晰。线条均匀,其中文字用铅笔轻轻注明,勿直接用钢笔写在图上。
10、来稿须附有单位介绍信,或加盖单位公章。本刊不退稿,请自留底稿,投稿三个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11、投稿请写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或手机号码和作者姓名,以便联系。请勿一稿两投,已在公开刊物上刊出的文章,请勿再寄本刊。
-相关期刊-
-热门新闻-
- 网站版权声明 -&&Copyright
(1)本网站内容全部来自网络资源共享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函告知,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2)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来电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
(3)本网愿与各期刊、网站、学校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内容等方面的共建合作,如有涉及一方权益,请及时通知本网。
医学期刊分类
支付宝特约商家
安全联盟认证
正刊通过真伪认证
不成功全额退款
微信关注华医期刊了解更多期刊详情
华医期刊 版权所有 官网域名:www.hqikan.com
网站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本网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ICP备案:京ICP备号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现代中药学大辞典 (上、下册)(宋立人 等编著)的用户评论
这资源是挺不错,不过已经有免费版的了。
发表于 21:56:16
中药学专科性的工具书,包含古今文献,涉及多种学科,对中医药学的教学、科研、药品检定及新药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参考价值,谢谢分享!
发表于 23:04: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方剂大辞典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