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地有多远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诗词赏析
我的图书馆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诗词赏析
  □聊城市司法局局长哈宝泉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杰出而伟大的诗人。无论是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青少年时期,还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抑或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他都创作了大量诗篇,有四言诗、五言诗、五律、六言诗、七律、七绝、七言诗、七言残句、各种词和三言韵语、四言韵语等约计111首。除少数几首外,几乎每一首都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1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诗词赏析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共写有诗词24首。  其中1906年秋写的《五言诗·赞天井》是毛泽东一生中写得最早的一首诗。当时他只有13岁:“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该诗喻指尚处在成长时期的孩子们,被困在狭窄的“天井”里,只能“喝井里水”,营养有限,得不到适当的锻炼,那样是永远也不能真正长大的。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宇居观此诗发感慨:“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毛泽东诗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从他的第一首诗起便初露端倪。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走出韶山来到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读书,行前写了《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此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渴望学习新文化、新知识,追求科学与进步。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同年,他在投考东山高等小学的试题《言志》的作文中,写了《七绝·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首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环境和它的形象及心态的描述,充满了无敌的霸气,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在少年时期就有远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表达了少年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意识,是一种王者之风的最真实体现。  毛泽东1915年夏天写的《四言·〈明耻篇〉题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和1915年5月写的《五言古风·挽易昌陶》以及1918年4月写的《七言古风·送纵宇一郎东行》都表现了青年学子奋发起来拯救祖国,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诗中洋溢出的报国之志,献身之气,豪纵崇高,是那一时代先进青年壮怀激烈的典型代表,有着激励人们奋起图强的精神力量。1917年夏写的《七言·残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更是欢畅淋漓,气势豪迈,显示出诗人对事业、理想充满信心,读来令人振奋不已。约1917年秋至1918年春,他写了著名的《四言诗·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首诗是作者自励的人生箴言,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曾给予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以巨大的鼓舞与激励。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他1925年写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这首词包含了远大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面对当时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处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重重压迫下的人民,青年毛泽东仰天长啸,发出“天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革命青年“指点江山”的远大抱负、担当起天下兴亡的壮志豪情和破浪锐进、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整首词充满了一种力争上游的积极心态,充满了一种激情迸发的活力,一种勇主沉浮的拼搏精神。在该词中我们看到他写的景物如“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等都充满着活力,充满着竞争。而当时的青年更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真个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2 毛泽东革命战争时期的诗词赏析  毛泽东革命战争时期()共写有诗词40首。毛泽东描写革命战争的诗词,气魄宏大,气势奇伟,气概非凡,通篇充满了诗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豪迈情怀和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特择其井冈山时期、长征路上、到达陕北、解放战争等不同阶段的名篇述之。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于1930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福建古田到江西吉安的行军途中:“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词的上阙描绘雪里行军的壮景,展现了当时自然环境的恶劣,描写了红军高昂的战斗激情和行军的雄壮气势。下阙写行军所向,“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这两句词把工农红军指挥之英明,军心之统一,军民之团结,纪律之严明,行动之迅速,方向之明确,决心之坚定都充分表现出来了。这首词语言精练生动,一个“卷”字形象地表现出风力之猛烈,红军之倔强;一个“过”字,含意丰富,气势恢弘;一个“下”字,写红军势不可挡,犹如江河奔腾而下,很有鼓舞力量。  写于井冈山时期、长征路上的《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五首诗词都描写了红军不畏强敌、英勇顽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和进一步去夺取胜利的豪情壮志。其中的名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更是催人奋进,鼓舞人心。  《沁园春·雪》写于红军到达陕北后的1936年2月,当时毛泽东亲率红军抗日先锋队东渡黄河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面对着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诗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词的上阙描写祖国北方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河山的无比壮丽,显示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的气魄。下阙评论祖国历史人物,借以鼓舞当今革命人民为祖国创造英雄业绩。结尾部分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两句,清楚地表明作者歌颂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为祖国统一、繁荣富强创造出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充分抒发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剧作家吴祖光曾评论这首词:风调独特,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于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之时。1949年初,解放战争已近尾声,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力。虽然国民党反动统治已面临崩溃的局面,但是反动派不甘心失败,一面展开“和平攻势”,玩弄和谈骗局,争取喘息以便伺机反扑;一面又积极部署所谓“千里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当时的苏共领导人斯大林也反对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建议划江分治。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历史上项羽的教训,识破了敌人的阴谋。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既是对项羽失败的历史思考,更是鼓舞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消灭一切敌人、夺取全国胜利的冲锋号角,读来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3毛泽东和平建设时期诗词赏析  毛泽东和平建设时期()共写有诗词47首。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毛泽东诗词政治性艺术性的成熟期、完美期,也是他诗词中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展示最充分的时期。1954年夏写的《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就是一首借景抒怀的杰作,整首词创作出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赞颂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新时代,雄豪的诗风超越古人,显示了作者的胸襟和抱负。《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6年6月。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1956年5月,毛泽东巡视南方,在武汉期间三次畅游了长江,这首词就是在畅游长江之后写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生动地表现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世界观和征服大自然的伟大革命气魄。  写于1961年的《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主要是赞美故乡及全国的大好形势,并有力回击敌对势力的反华叫嚣,坚定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勇前进。“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描写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冲天干劲和伟大的英雄气概,正如他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说的那样:“已经得到解放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从来也没有看见过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群众力量的无比信任,同时揭示出共产主义一定实现的必然规律,表达了诗人对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写于1961年12月的著名的《卜算子·咏梅》和写于1962年12月的《七律·冬云》两首诗词都写了梅花,都赞扬了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梅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他笔下的梅花更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也就是毛泽东生平倡导的斗争精神———一种积极面对困难敢于进取的精神,一种傲视群芳的霸气!《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写于1961年9月,是在我国遭遇自然灾害、原苏联赫鲁晓夫统治集团对我国极不友好、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又一起反华大合唱的背景下写的:“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首诗赞扬了在艰苦环境下仍能坚持斗争,顽强不屈、毫不气馁的崇高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必须像“劲松”(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那样有大无畏的精神,要经得起考验,立场坚定,敢于斗争,才能战胜重重险阻,赢得胜利,攀到顶峰,领略无限风光。  写于1965年5月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写于1965年秋的《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两首著名的词前者是一首诗情澎湃、格调清新、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杰作,给人以希望与信心、勇气与力量,鼓舞人们树立凌云壮志,勇敢地攀登我们壮丽事业的高峰。其中的名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充分说明:只要有雄心壮志,世界上任何困难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可谓言简意赅,生动有力,催人奋进。后者塑造了“鲲鹏”(共产主义战士的象征,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化身)的形象,作品写它迎着暴风骤雨展翅翱翔,搏击长空,鸟瞰大地,扶摇直上九万里。它告诉人们,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战士像鲲鹏一样,正掌握着大好时机努力奋斗,而且坚信自己的伟大斗争是一定会胜利的。充分地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激越豪情,展示了共产主义运动鹏程万里的光明前途。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作文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最近我拜读了《居里夫人的故事》,深深为居里夫人的事迹所感动。她先后发现了两种元素——镭和钚,在女科学家中。她是独一无二的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为她欢呼,向她表示敬意。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在她成为闻名于世的人物之前,曾被怀疑所包围呢面对舆论的挑战和科学实验中的巨大困难,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历尽千辛万苦,奋战4年,终于从8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0.1克的氯化镭,并初步测出镭的原子量,向全世界证明镭元素的存在。
在这成功的背后,除了一个科学家的艰辛劳动和献身精神之外还有什么呢
居里夫人一直这样说:“我们应该有信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他表现在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并不表示把自己看的完美无缺,自信也不是因自己有某种能力而封闭自己,自信是确信自己存在的价值,确信自己经过努力,终将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
自信来源于自知。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拥有别人所不能拥有的东西。一个人生活的过程,就是在寻找和探索的过程。只要自己的“人生密码”和“事业密码”对上号,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接着徐徐开启的,便是成功的大门。你不擅长数学,却擅长语文;不擅长体育,却擅长工艺制作;不擅长工艺制作,却擅长经营;不擅长经营,却擅长驾驶;不擅长驾驶,却擅长种养-------;总有一种事业、一样东西,会让你大放异彩,出类拔萃。只是一些人,在寻找和探索过程中,因为困难、压力、气馁,便轻言放弃。
因此,我们常常缺少的是“自信”,每个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储蓄”自己“自信”的“本金”。在做事业等过程中,树立“最优秀的人是自己”。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会给人们带来洒脱和豪情,带来博大和精深。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搜狐博客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请稍候,正在下载...
提示:您需要开启Javascript
检测到您使用的浏览器不支持脚本语言(javascript),或该功能已被禁用。
提供了一套非常强大的用户界面,可以让您很方便地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主页。
如果您想体验这些新功能,需要开启浏览器的脚本(javascript)功能,然后。、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现在用来比喻当我们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时,再看已过去或他人的某些成就时,就觉得微不足道了。也用来形容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
解读:那小麻雀怎么能够知道天鹅的志向呢?比喻胸无大志的人,不会理解志士的胸襟。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解读:前一句表现了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并非大言不惭,而是积极进取精神的自然流露,这是壮有原句,又解说,便于使用。后一句显示为了实现抱负,广结有识之士,为朋友慷慨解囊,轻财仗义,挥金如土,这是豪情。诗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自己应当珍视,不可妄自菲薄。千金散尽:相传李白游梁宋时,曾得数万金,一挥而尽。将进酒: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曲调,意译即“劝酒歌”。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解读:已衰老的千里马虽困居在马棚里,而它的志向还驰骋在千里之外;胸怀壮志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伟大的抱负仍不会减弱。
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联
解读: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10、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汪洙《神童诗》
解读:王侯将相本来不是天生的富贵种,贫穷人家的孩子发奋努力,也可以成为栋梁之才,好男儿应当发愤图强。
(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选自久久博文)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他集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表现了出色的才华。诗人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杰出的诗作。《沁园春长沙》便是其典范之作。
这首词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意象的选择固然很重要,但意象的表达则更应别具匠心。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是客观的白描,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为了给选取的客观物象“灌注”更多的生气,很注重意象的表达,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其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诗人除了表现山红水绿的静景的优美外,还着意描写事物动态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由于“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如果把“击”“翔”换作“飞”“游”,就表达不出雄鹰展翅飞翔时矫健有力的姿态,表达不出鱼游水中那轻快自在的情趣。诗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竟”字,则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诗词中的意境内涵不仅包蕴在一个个意象之中,更体现在意象的组合关系之中。诗人们写诗,往往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组成有机的、有时空距离的、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向读者展示绚丽多彩的生活图景,传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诗人们常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意象的组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主要采用并置式和辐射式两种方式。诗词意象的并置,如同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接,主要将单个的意象以并列的形式相互并置在一起,从而形成全词整体的“复象美”,亦即组合美。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从整体上看都是并列关系,诗人以并置的手法将意象组合在一起,并且注意动静搭配,远近结合,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又如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也是两两并置,突出了年轻的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
诗词意象的辐射,即在群体意象中以一意象为中心并由此向四周“辐射”而形成一个意象群。仍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七句为例,“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意象则是在中心意象“万类霜天”的辐射下形成的,下阕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两个并置的复合意象也是在“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的辐射下形成的。而从全词看,中心意象应该是“独立寒秋”的“我”,其他意象则是在这一中心意象的“辐射”下形成的。在这里,胸怀博大的看风景人也便成了“风景”,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呵!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由于选取物象典型,表达意象生动,组合意象巧妙,创造出了高远的意境,形成了一幅幅壮阔的画面,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效应。
这首词中对秋的歌颂独步古今。“自古逢秋多寂寥”,毛泽东的这首秋词,却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用高昂的笔调抒写了一首秋的赞歌,风华少年的奋斗之歌。在诗人的眼里,眼前的秋景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遍染红色;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奋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他们却没有自由!于是诗人为之“怅寥廓”,不禁发出了像屈原一样的“天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千多年前的屈原,对着茫茫苍天,一连问了一大串的问题。在屈原的天问中,我们读出了千年的沉重、千年的孤独。毛泽东在这首词中,面对大地,也发出了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这里,我们读出了诗人的一丝惆怅,但在这惆怅过后,更多的是主宰天地的豪情!与屈原的无奈和感伤,有天地之别!真正能将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的,就是这些“风华正茂”的书生。秋天的万物因“竞自由”而充满生机,风华少年因“竞自由”,为自由奋斗而英气勃发。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本诗实际上是一曲自由的颂歌。
这首词的写天写地,营造了一种相当壮阔的氛围。天下之高,无非天也,天下之大,无非地也,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到了天:“万类霜天尽自由”,写到了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两字之用,给我们描摹了极为壮阔的意境,使整首词的意境变得无比的壮美!
这首词透露了毛泽东冠绝古今的气魄。毛泽东本诗中的写景,富于吞吐今古的气魄。写鹰,是搏击长空;写鱼,是翱翔水中,上下皆极力表现出一种冲破一切牢笼的自由之气魄。写山、林、水等无生命之物也极富生命力,红、染、碧皆作动态,且用“万”、“遍”、“尽”一类表现极致的词语,表现出一种极致之美,透露了冠绝古今的气魄。全词有曹孟德《观沧海》之豪雄,而无曹孟德之苍凉,有李白傲视群伦的气魄,而无其玩世不恭之洒脱,可以说是卓绝古今!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的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报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军阀如粪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人在叙事之后,进一步抒发个人情怀。“曾记否”,是对同学遥远的亲切的问候,深情的怀念,同时也是激励自己和一切革命者应该发扬蓬勃的朝气,激流勇进,搏击风浪,做革命的中流砥柱。所以“独立寒秋”的“独”是形独心不独,是诗人在对大自然的激情关注中融入的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我们可以看到,在个人事业遭受挫折的时候,诗人依然是奋而前行,愈挫愈奋,砥柱中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从这首词的运用中,我们可以体察到毛泽东阔大的内心世界,五彩缤纷的精神视野,这不仅仅是逆境中的拼搏,还是诗人灰色际遇中的亮色,是丰富多彩的底色,是“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是“冬天到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哲思,是冬天中的诗人心中的春天。所以,当他面临生命的威胁时候,能够“独立寒秋”“怅寥阔”,能够发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动人心的呼声。
我们不能把诗人这种拼搏简单地理解成“让暴风雨来的更狂烈些吧!”简单的单薄的呼喊。
联系诗人以前的诗作,我们来看诗人的心路历程。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毛泽东在东山书院读书,他的同学们大多是纨绔子弟,衣着华丽,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境、衣着很差的毛泽东。因为被许多同学疏远,毛泽东在精神上感到有些压抑,一种“知音世所稀”的孤独感不时袭上心头,毛泽东写下此诗。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心态的描述,表现了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有的抱负和胸怀,也可以说是霸气,很年轻时就显现的帝王之气。
毛泽东一九一零年秋所作的《七绝·呈父亲》则体现了诗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少了《咏蛙》诗的个人境遇不如意时情绪的宣泄,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毛泽东要外出求学,父亲不支持他,但他毫不犹豫地离家而去。
到了写作本诗,已是1925年。三相比较,他的精神更丰富了,他的志向更明确了,他的人格更完善了。在自己的人生中,诗人不断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这才是人生真谛。一个发展的人才能正确对待个人命运的升降起伏。得意而不忘形,悲哀而不丧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亭信步”。这对我们是很有教益的。这警省我们要与时俱进,一步一层楼,一层一重天。要记住,时时丰富自己,人生无止境,避免人生无谓的悲剧。像中国哈佛学子自杀事件,这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国内学习是一路顺风,博得家长、老师、同学的赞扬,但到了哈佛,却忽然不优秀了,于是自残生命。今年北大发生了三件学子坠楼的事件,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原因,无非感情、生活、事业受挫。这真是些沉痛的事件,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挫折不是终极目标,却是丰富自己的磨刀石,怎可因挫折而自戕。自戕,表现的是生命的苍白甚至乌有。“懦弱的人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这句话真是大错特错了。任何对生命的自戕都是不负责任的,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对鲜活的生命的摧残,是可鄙可耻的!
诗言志,歌咏言。
在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下,在个人政治境遇不如意的情况下,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险境,毛泽东给我们吟唱了一首风华少年的奋斗之歌,挫折人生砺志之歌,王者风范的豪迈之歌。
(三)青年蒋介石的一首诗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对比
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在给表兄单维则寄的一张照片上题写了一首七言诗:“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常言道诗言志,这首诗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志向和抱负。
平心而论,很难说这首诗是虚伪之词,它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蒋介石在革命前夜的心境,蕴含着救国救民的民族意识。因为,他在旅日期间受到革命环境的影响。留学日本期间,经陈其美介绍加入了孙中山在日本刚刚创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当时同盟会聚集了诸如黄兴、蔡元培、章太炎、宋教仁、胡汉民、廖仲恺、朱执信、刘揆一等一大批革命精英。蒋介石虽然还是个无名之辈,但是,受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和人格力量深深的影响和熏染,激发了他的革命激情。在这一群体中,年轻人胸怀大志,指点江山,纵论天下大势,探讨革命真理。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载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等人的文章,冲击荡漾着人们的革命情怀。
1910年6月,孙中山自檀香山到达日本,由陈其美介绍,约见了蒋介石,孙中山虽对蒋没有特殊的印象,却认为“他一定会成为革命实行家”。还勉励道:“革命党的青年,应该不计名位,而要为革命任务牺牲。”蒋后来回忆此次会见时说:“我接受了这个训示以后,就立定了志愿,要实践这个训示,绝不辜负总理对党员的期勉。”蒋介石的这首诗是他接触革命志士后的心境写照。
当他得知辛亥武昌首义的消息后,立刻向部队请求退出,想回国参加革命。在告别酒会上他表示,此次回国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回到上海后,被派往杭州指挥光复之役,他给母亲写了一封诀别家书,表示决心殉身革命。他积极参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活动,在革命事业屡遭挫折的情况下,他没有放弃。正因为这样,孙中山表达了对他的良好印象,称蒋介石是“昂昂千里之资,虽夷险不测,成败不定,而守经达变,如江河之自适,山岳之不移”。这是一个方面。
与此同时,“东渡志岂在封侯”还蕴含着另一面,那就是干一番大事业,以达到个人出人头地的野心。这种野心在合宜的土壤中生长,在特殊环境显露,并随着权势的增大而急剧膨胀。
1925年5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最高权力出现真空,由谁来继承孙中山的位置,成为国民党内的一大难题。就蒋介石当时的地位和声望而言,并不在人们的视线内,也无力直接参与问鼎,但蒋介石权欲随之膨胀,窥测着时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和现实条件的变化,为蒋介石通向攫取最高权力的道路提供了良机。
自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之日起,国民党内部就开始分成了左中右三派,国民党内真正的左派,多在中下层,上层除中共交叉成员外,属于右派和中偏右的居多,廖仲恺在国共合作中起着关键作用,孙中山逝世后,这种在权力中枢的作用更加突出。胡汉民则是右派势力的核心人物,一开始就不大赞同孙中山联共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因慑于孙中山的权威,没有公开反对,孙中山逝世后,他便开始积极反共。汪精卫在党内和广东国民革命政府中的地位显赫,他一直是以左派面孔出现。支持他们继任的呼声都有。1925年8月,廖仲恺被刺杀,这给打着左派旗号的汪精卫带来了一次排斥胡汉民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给蒋介石带来了发达的良机。
从1924年12月离开上海开始,直到1925年10月他得汪精卫推荐担任国民政府的代宣传部长,这十个月时间毛泽东一直在湖南活动。如果站在1925年之后的角度来看毛泽东这段时间的生活,很容易将他理解到一种踌躇满志的状态之中。在此时所作的《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一种似可证明此观点的心态,“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因着主席之后的伟业显得慷慨豪迈。此点类似1945年之《沁园春'雪》,当时纷称此词有“帝王气象”,后人便多引此论赞颂主席之志。然而在我看来,后人凭着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掌控多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解读这两首词,也就是潜意识下以词作之后的历史发展作为解读词作的背景资料。
试图精确把握毛泽东作《沁园春'长沙》一词时的心境似非易事,但我认为对于研究者本身而言当有一前提作为基本原则,即只将视角投诸于1925年及之前时间毛泽东的生活状态,所有1925年之后毛泽东的春风得意对于当时的他而言等于虚空,并不能成为他作词时的情绪。1925年之后的毛泽东便基本确定自己在党内的高层地位,之前所有的失落和挫折都成为人生智慧的来源。
不妨从1923年6月的中共三大开始谈起,这次会议对于毛泽东而言意义重大,他成为中共中央局(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秘书,第一次进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之后一年的时间里,毛泽东的人生历程是稳步前进的,1924年2月,毛泽东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主持该部工作,事实上成为中共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中心人物。(当时上海执行部是国民党在国内重要程度仅次于广州的政治机构。)随后,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中央分设组织、宣传、工农、妇女各部,毛泽东担任组织部长。
如果不以这段一帆风顺般的人生历程作为铺垫,便不能显示之后毛泽东处境的艰难。在上海办事处内以胡汉民和叶楚伧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与共产党人矛盾公开化,八月有邵亚子被殴打事件发生,毛泽东在给孙中山的信内也说“自八月起经费即未能照发,近来部内更无负责之人,一切事务几于停顿”。随后著名的“西山会议”召开,国民党右派宣布接管上海办事处,该部办公地点成了西山会议派“中央党部”。毛泽东受到排挤,又因为积劳成疾,在十二月请假回湖南老家养病。更为沉重的挫折来自党内,中共四大于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毛泽东却没能继续当选,其原来的组织部职务也由陈独秀兼任。
从今天看来,毛泽东在1925年的农村生活使得他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有了全新的理解,甚至可以认为这一段经历帮助毛泽东获得了他人不能拥有的眼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篇文章是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们的出现离不开毛泽东在湖南的十个月生活。但毫无疑问,至少在当时蛰居农村对于毛泽东而言绝非内心的真实选择。1925年五月,上海发生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卅运动”,影响遍及全国,李立三、刘少奇、瞿秋白等人尽显风流。而此时的毛泽东呢?1925年6月,他在韶山成立了中共韶山支部;7月,他组织了韶山历史上有名的“平粜阻禁”。这些事情,对于立志救国、心气颇高的毛泽东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满意的成就。以人情论,毛泽东在这个时期应该并不缺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不得志之情。
虽然毛泽东此时的活动局限于湖南省内,但并非意味着他能有较轻的正面压力。当时湖南军阀赵恒惕悬赏几千大样通缉毛泽东,此事为局外人谈起往往显得轻描淡写,但若设身处地从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等人的牺牲来思考,则更可以领会毛泽东当时处境之险恶。也正是因为局势不容许他再留在湖南,在离开长沙前往广州的路上,他写下了本文所论中心《沁园春'长沙》。
1925年,毛泽东32岁,正值而立之年,人生道路却遇到如此的波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沉郁或会成为撰文的主基调,抱怨或会成为词作的主要内容,在此点上,纵然才如李白、辛弃疾者都不能免俗,但毛泽东却给我们带来了另外一片天地。
对本词的解读多有写到开首“独立寒秋”一句之中隐含萧瑟,但对此却并不深入挖掘,或被认为这是毛泽东以悲景反衬豪情。但如将背景纳入理解过程之中,或可认为这四字中确有毛泽东的真实情感。而后对于“怅寥廓”一句,也多从今人角度解之为领袖豪情,但我认为毛泽东其时的身份及他过去一年的际遇使得本句之中同样蓄有惆怅意味。下半阙的回忆以及词末的发问,尽显豪情壮志,似对未来绝对自信,但我感觉毛泽东自信之外同样也有勉励自己的意思在其中,这种勉励应该来自对自身现状的不满,或者大化为他对国家局势的责任感的体现。
始读本词,但觉慷慨而已,再读则微感词句之中似乎隐有悲壮之意,初以为是秋景动情,后因查本词背景,发现1925之毛泽东并不在当时的中共中央活动。我非圣贤,从俗人的思考角度揣摩主席当时心境,感觉这段时间在政治上的落差应对主席写作本词的基调把握有一定影响。
我以为1925年的这段生活对当时毛泽东的影响,不能从后人视角来分析。电影《毛泽东在一九二五》太过理想主义,须知此时的毛泽东只是对中国农村革命有个原始理念,这一不成型的理念并不足以成为坚定的信仰给他带来全面积极的情绪态度,一个略带失落的毛泽东或许才是一个真实的毛泽东。而当我们发现这位当时年仅32岁的领袖即使在情绪失落的状态下,依然能够做出许多具备实际意义的工作,并且能在农村之中为艰难潜行的中国革命寻找到全新的道路,我们更可以意识到毛泽东的过人之处,更可以体会出《沁园春'长沙》里那种逆境而行的大勇本色。
这首词是在一九二五年写的,词中有“独立寒秋”的话,大约是作于一九二五年的秋天。一九二五年春天,毛主席回湖南家乡养病。在养病期间,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几个月内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对地主进行了增加雇农工资和减租的斗争。
毛主席在一九二五年从湖南回到广州后,就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这个学校培养了大批干部,成为后来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①。毛主席这首词大约是写在回乡养病之后,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之前。
当时的形势是: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因为一九二五年五月上海工人反英反日大罢工而爆发了。五月十五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了共产党员工人顾正红。五月三十日上海工人和学生在上海租界举行了援助纱厂工人的示威游行。上
海租界英国巡捕在南京路枪杀了大批的游行示威的工人、学生,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激。在以后数日,上海工人、学生和市民,继续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枪杀中国人的示威游行,并继续遭受了英、美和日本巡捕的枪杀。全上海的工人举行了总罢工,学生举行了总罢课,商人举行了总罢市。①五卅运动发动以后,迅速地扩展到全国各地,形成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各城市的工人、学生和市民,都举行反帝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并发动了一个全国的(包括农村在内的)群众性的抵制英货、日货运动。这些斗争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是香港、广州工人的大罢工——“省港大罢工”②。由于当时在广东的革命政府支持了罢工工人和人民的反帝斗争,所以“省港大罢工”一直坚持了十六个月之久③。
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毛主席是怀着极大的革命激情来写这首词的。词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游览岳麓山和水陆洲(橘子洲)时的感触和学生时代的回忆,抒写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对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
(四)写给名人的颁奖词(选自久久博客)
风流人物:毛泽东
诗言志,歌咏言。在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下,在个人政治境遇不如意的情况下,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险境,你给我们吟唱了一首风华少年的奋斗之歌,挫折人生砺志之歌,王者风范的豪迈之歌。
你横空出世,掀起中国惊天动地的大变革;你纵横文坛,竟引无数英雄竞相刮目相待。
说你是文人,你却有“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韬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胆量。说你是武夫,你却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绝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妙语。你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领袖。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你的光芒染红了整片东方的天,照亮了星空,照亮了全中国,照亮了中华民族的铁臂丹心。
(五)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对比阅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好一个周天寒彻,好一场漫天大雪,好一番人间苦难!天地间被风雪改变了容颜,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滔滔黄河也被雪冻冰封,不再奔流。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种死寂状态。让人联想起了柳宗元写雪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936年2月,毛主席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准备转往绥远对日作战。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筹划渡河时,突然飘起鹅毛大雪,他登高远望,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其所在地,北距长城约150公里,东距黄河约25公里。可见,词中描写的不全是实景,而更多地是诗人脑海中的景象。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屹立在中华大地的辽阔北疆,它代表着中华儿女的顽强不屈,它作为中原的万里防线曾无数次阻挡了外族的入侵。在雄伟的长城内外,正是一片战火硝烟。日本人威胁华北,炮口直指平津要地;殷汝耕投敌卖国,组织“冀东自治政府”;蒋介石不顾大义,鼓吹“攘外必先安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奔腾咆哮着滚滚向前,它无私哺育着华夏文明,它与历史之河一同流淌见证着悠悠五千年荣辱兴衰。在浩荡的黄河之畔,又是一场生死搏杀。国民党集结了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几十万军队围攻解放区。而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人马只剩八千,立足未稳,粮弹奇缺。
站在群山之巅,顶着刺骨寒风,面对漫天飞雪,你会有怎样的心态呢?作为红军统帅,冒着内战炮火,迎对列强欺凌,你会做怎样的回答呢?广阔富饶的中华大地会冰封吗?浩瀚深长的中华历史之河会断流吗?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毛主席面临着怎样艰难的困局,拥有着怎样惊人的洞察,又进行着怎样深刻的思考!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于立意的,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就正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意”立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之“象”便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杜甫的《登高》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取之“象”也自然离不开那“哀猿”“落木”等。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还表现在意象的表达上。意象的选择固然很重要,但意象的表达则更应别具匠心。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是客观的白描,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为了给选取的客观物象“灌注”更多的生气,很注重意象的表达,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其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诗人除了表现山红水绿的静景的优美外,还着意描写事物动态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由于“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如果把“击”“翔”换作“飞”“游”,就表达不出雄鹰展翅飞翔时矫健有力的姿态,表达不出鱼游水中那轻快自在的情趣。诗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竟”字,则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诗词中的意境内涵不仅包蕴在一个个意象之中,更体现在意象的组合关系之中。诗人们写诗,往往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组成有机的、有时空距离的、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向读者展示绚丽多彩的生活图景,传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诗人们常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意象的组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主要采用并置式和辐射式两种方式。
诗词意象的并置,如同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接,主要将单个的意象以并列的形式相互并置在一起,从而形成全词整体的“复象美”,亦即组合美。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从整体上看都是并列关系,诗人以并置的手法将意象组合在一起,并且注意动静搭配,远近结合,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又如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也是两两并置,突出了年轻的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
诗词意象的辐射,即在群体意象中以一意象为中心并由此向四周“辐射”而形成一个意象群。仍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七句为例,“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意象则是在中心意象“万类霜天”的辐射下形成的,下阕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两个并置的复合意象也是在“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的辐射下形成的。而从全词看,中心意象应该是“独立寒秋”的“我”,其他意象则是在这一中心意象的“辐射”下形成的。在这里,胸怀博大的看风景人也便成了“风景”,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呵!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由于选取物象典型,表达意象生动,组合意象巧妙,创造出了高远的意境,形成了一幅幅壮阔的画面,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效应。
(六)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先秦:四言诗,《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风格。
楚辞体,也称骚体诗,代表诗人屈原,代表作《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浪漫主义风格。
汉代: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等,现实主义风格。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代表诗人曹植,代表作《白马篇》、《赠白马王彪》。
田园诗,代表诗人陶渊明,代表作《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诗》、《读山海经》,诗歌风格平淡自然。
山水诗,代表诗人谢灵运,代表作《登池上楼》;谢朓,代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唐代:初唐:陈子昂,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王维,代表作《山居秋暝》、《汉江临泛》、《惘川集》;孟浩然,代表作《过故人庄》、《春晓》。
边塞诗派,代表诗人岑参,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格浪漫主义;高适,代表作《燕歌行》,风格现实主义;王昌龄,代表作《从军行》
“诗仙”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诗圣”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北征》、《春望》等
中唐:新乐府运动,代表诗人白居易,代表作《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
现实主义风格。
韩孟诗派,代表诗人韩愈,代表作《山石》,风格以文为诗。
“诗鬼”李贺,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雁门太守行》。
晚唐:代表诗人李商隐,代表作《无题》、《安定城楼》;杜牧,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
《过华清宫》、《赤壁》、《山行》。
五代:婉约词,代表词人李煜,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乌夜啼》。
北宋:代表诗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代表作《念奴娇》、《水调歌头》、《饮湖楼上初晴》;
王安石,代表作《泊船瓜洲》;黄庭坚,江西诗派代表诗人,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
婉约词,代表词人柳永,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李清照,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
南宋:代表诗人陆游,代表作《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范成大,代表作《田园四时杂兴》;杨万里,代表作《初入淮河四绝句》;文天祥,代表作《过零丁洋》、《正气歌》。
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代表作《永遇乐》《水龙吟》《破阵子》。
婉约派代表词人姜夔,代表作《扬州慢》、《暗香》、《疏影》。
元代:散曲,代表作家马致远,代表作《天净沙 秋思》。
明代:代表诗人高启,代表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清代:代表诗人龚自珍,代表作《已亥杂诗》;黄遵宪,代表作《哀旅顺》、《悲台湾》。
(七)“现代诗”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中国诗歌以什么为界,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
是以“五四运动”为界,“五四运动”前的为古代诗歌,之后的为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o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八)各类诗歌鉴赏方法
1、仔细体察物关情 ——咏物言志诗的鉴赏
写作特点:(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二)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诗鉴赏
(1)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繁;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思江南方干)
鉴赏方法(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3、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征战诗的鉴赏
边塞诗赏析要注意:①了解时代背景;②体会思想感情;③感受艺术风格
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简介“大唐盛世”
: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渔家傲》范仲淹)。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第二、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
(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
常用评析词语:雄奇 奇寒辽阔 壮阔广阔 豪迈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英雄气概 昂扬精神 厌战情绪 深切同情
4、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鉴赏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风,甚至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怀古咏史诗有的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诗“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对项羽自刎的惋惜;王诗“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则是意识到了项羽失败的历史必然。有的把史事与现实结合起来,或借史抒怀,或借古讽今。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周瑜的少年得志,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六个典故,抒写自己理想落空,抗金复国无望的苦闷,讽刺南宋当局的用人不当,不思复国。有的就史论事,如杜甫的《蜀相》。
一要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三要领悟感情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借古讽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四要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五、把酒话桑麻——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6、聚散皆是缘——送别诗的鉴赏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送别诗的特征:季节:春季或秋季;时间:清晨或傍晚;地点:路口、驿站、码头等;景物:杨柳、酒肆等。
唐人送别的习俗: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
一是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是“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是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送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
一是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二是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
送别诗的情感:
或哀伤凄婉,或慷慨豁达。
7、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诗的鉴赏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描写对象:闺中少妇、宫嫔宫女、商妇、征妇
常见手法:比喻;对比、衬托;.细节描写(动作,心理、神态)
感情基调:怨——夫妻分离,年华空老;.不得宠幸,无缘爱情;.孤苦无依,少人关怀;.对丈夫的挂念与担忧。
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嘲小儿狂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